第一篇:解读十七届五中全会之四—— - 湖南省党委中心组学习服务
解读十七届五中全会之四——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场深刻变革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教授赵振华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第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如果说以前历次思想解放更多是寻求政策层面的突破,要求体制松绑,那么现在解放思想更多地需要提高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文化、教育素质,更快地适应科学发展。思想的解放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需要我们深入地刻苦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传统的不合时宜的思想和观念决裂,特别是与一味追求经济增长而不顾及环境和社会代价的传统思想决裂。
第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然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切身利益,如何处理好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国家利益,需要审慎处理,处理好了社会就稳定,处理不好就会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源泉,最终殃及全社会。
第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科技进步和创新将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当前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次新的科学技术革命,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需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同时又将深刻地改变人类的命运,我们难以想象5年之后、10年之后、20年之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第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不仅仅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更多的是要解决人与经济、经济与社会、经济与资源、经济与环境、经济与文化等一系列
各个层面的问题,而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要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2010年10月19日
第二篇: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解读
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解读
(一)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续进发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2010-10-22 08:35 ]
编者按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10月18日在北京胜利闭幕。这次全会一项重要议程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站在两个五年规划时空交替点上,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会及其审议通过的《建议》,必将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确定主题——
以科学发展作为“十二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主题
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这是《建议》的一个最为鲜明的特点,也是时代的要求,事关“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发展是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潮流,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央党校副研究员郑权说,发展不同于增长,绝不能只看速度快慢、规模大小、一时得失。发展如果不科学,路就会越走越窄。我们所谋求的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全会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努力方向。
勾勒主线——
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全会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这样的新要求。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全会用“五个坚持”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出了明确部署。“五个坚持,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定了明确的路径。”国家发改委负责人指出。
围绕“五个坚持”,全会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目标——
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有助于解决全球失衡问题。”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劳伦斯·格林伍德说。
随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有理由相信,中国必将迎来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的新局面。(据新华社)
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解读
(二)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续进发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2010-10-25 08:09 ]
描画蓝图——
提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会对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明确定位。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过去五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 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全会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明确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这是一幅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宏伟蓝图,也是我们党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行动纲领。目标清晰,催人奋进。”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朱国仁说。
注重民生——
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会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了新的要求。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十一五”期间,无论是经历经济的“寒暑”,还是直面灾难的冲击,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的五年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共召开50多次会议,其中许多议题涉及经济、民生问题。
全会对中国进一步推进“民生工程”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目标——
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所谓发展不是简单地看GDP。在转型发展中,老百姓更看重的是收入增长、是福利保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说。
人们可以展望,在未来的几年中,民生将得到着力保障和改善,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调整结构——
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
全会提出“要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这与以往强调的‘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有新的变化,更加强调了消费的重要性。”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总裁关建中博士说,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不惜一切代价”投入资源能源,片面地强调增长,大量依赖廉价劳动力追求GDP的老路都是走不通的。
国家发改委负责人认为,实现这些目标要求,我们不能简单复制从低收入国家迈向中等收入国家的既有路径和模式,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国内消费一直被寄予厚望,但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难以明显提高说明收入分配机制中还有问题尚待解决。”关建中说,只有理顺收入分配机制,依靠科技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经济发展,中国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展望“十二五”,中国经济总量将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将超过5000美元。而选择科学的发展方式,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抓住机遇使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社会各界充满期待。(据新华社)
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解读
(三)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续进发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2010-10-26 08:17 ]
提升文化——
文化产业有望跃升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面对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日益凸显的战略地位,全会提出——“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此,全会强调“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也是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数字清晰记录了几年来文化产业发展的足迹:2004年以来,全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达22%,比同期GDP增速高3.6个百分点,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
文化产业的快速增长,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等省市文化产业增 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5%。
“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会提出这些新的要求,体现了党中央对文化发展的新思路和新部署。
全会提出,要“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要求,让人们对“文化强国”充满期待。
推进改革——
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
全会公报指出,要“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
“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全会指出,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全会提出的“一揽子”改革方案,让人们对中国深入推进改革有了更多期盼。
“这是一个相当积极和值得期待的信号。”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在谈及公报中提出的“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时说,未来5年,中国将通过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依法行政、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来进一步创新政府管理体制,为“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奠定坚实基础。
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全会提出“一揽子”改革方案,预示着在未来几年,中国社会各领域改革将得到协调全面推进。(据新华社)
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解读
(四)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2010-10-28 08:11 ]
加强防灾——
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政府社会协同,尽快启动水利重点薄弱环节工程建设,加快建立地质灾害易发区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
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西南大旱、舟曲泥石流、严重洪涝灾害„„回首“十一五”,一连串突如其来的严重自然灾害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的灾害风险增高,灾害损失加重,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洪向华说。
“这必将从根本上提高我国防灾减灾能力,大幅度提升促进经济长期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保障水平。”洪向华认为。
保持先进——
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
“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全会认为,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
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到创先争优活动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从加大反腐败力度到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不断增强。五年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抗击各种自然灾害的一次次艰难困境之中,人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党所始终保持的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为此,全会要求,各级党委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
全会提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等一条条要求,就是要凝聚党心民心,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以党同人民更加坚强的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全会强调,全党必须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
(据新华社)
第三篇:哲学原理解读十七届五中全会(本站推荐)
哲学原理解读十七届五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内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针对其会议公报,我作了如下的哲学解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这一原理决定了一切要从实际出发,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中国共产党在制定规划时,着眼于我国当下面临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玉树强烈地震,舟曲物大山洪泥石流严重自然灾害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的。全会认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只有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才能作出科学决策。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全会提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建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存在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能动的反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社会意识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并作用于社会存在、影响历史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民主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民主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着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全会强调,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立正确政绩观。要加强反腐但是廉建设,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量变和质变具有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与质变是相互渗透;否定之否定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是统一的,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螺旋式上升的。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我国下个五年建设具有指导意义。我们国家在经过十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后,社会后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寒舍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社会主义建设不能一蹴而就,要经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历程。
第四篇:十七届五中全会解读
十七届五中全会解读
第一个趋势:从“生存型”到“发展型”转变,科学发展是“十二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
专家解读: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引人注目地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这是《建议》的一个最为鲜明的特点,也是时代的要求,事关“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发展是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潮流,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央党校副研究员郑权说,发展不同于增长,绝不能只看速度快慢、规模大小、一时得失。发展如果不科学,路就会越走越窄。我们所谋求的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第二个趋势:从“国富”到“民强”的转变,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专家解读:全会指出“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十一五”期间,无论是经历经济的“寒暑”,还是直面灾难的冲击,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的五年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共召开50多次会议,其中许多议题涉及经济、民生问题。
全会对中国进一步推进“民生工程”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目标: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人们可以展望,在未来的几年中,民生将得到着力保障和改善,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第三个趋势: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在追求单纯“GDP”。专家解读:确定这样一个说法,是要引导我们各级政府在确定各个地方“十二五”规划的时候要彻底摆脱过去我们单纯的追求经济增长。GDP过去就像一个“指挥棒”,它始终在左右着各个地方的行为。这一次通过淡化这样一个目标,目的就是要把过去各级政府从争相追求GDP的传统做法当中改变过来,使各级政府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偏重于这些经济增长的成果,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来落实,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它的最大意义就是强调未来的发展是更加全面的发展。只有真正以这种转变发展方式为抓手,通过结构调整,通过保证民生,通过深化改革一系列的工作,最终的结果很显然比单纯追逐GDP,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来讲更有意义。
第四个趋势:从“投资、消费和出口”到“消费、投资和出口”的转变,消费成为主导。专家解读:我们常常把出口、投资和消费比喻成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本次《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中消费、投资和出口再度被提及,只是顺序已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消费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其中的原因在于:在“十一五”期间出口对GDP的贡献达到了一个历史得高位。金融危机时期外部需求再要想这么大的上升,其实可能性不大了,《公报》里也已经提出,冷静的评估了国际环境,不太可能再有这么大的一个外部的需求。而从内部的情况看,再过分的依赖高的资源消耗、高投资的增长,把大量的资源进行消耗的这个模式其实也基本上快走到尽头
了,整个国民收入分配过分的向政府和企业倾斜,居民所得占比也很少,很难有消费能力,消费对GDP的贡献不断萎缩,使得经济增长被动要靠外需。
第五个趋势:从“以往初次分配过分强调效益为先”到“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转变,大力推进分配公平。
专家解读:《公报》提到“要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其实用我们老百姓最简单的话讲就是工资收入或者是劳动所得,这个提法我们没有这么提过。“十一五”的时候我们提的是按照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所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就是,厂房设备的所有者比如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或者工厂的老板,按照大家贡献的大小来决定怎么分配,这样的分配方式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最大限度的扩大再生产,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但是一个负作用就是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过去我们初次分配讲效益讲的多了,讲公平讲的少了,而在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的时候才更多的讲到公平。这一次我们提出,初次分配的问题我们不留到二次分配,初次分配我们要确保劳动者的利益,要力保公平,如果还有问题我们二次分配,比如税收,比如通过慈善事业来调节,我想这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讲都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五中全会的《公报》读起来感觉的确让人感觉很务实。
第六个趋势:从“追求社会服务的总体化”到“追求社会服务均等化”的转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新趋势。
专家解读:与收入分配的公平相对应的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同样是经历高速发展后,中国必须要补的一课。
前一阶段,最初我们整合很多基础建设还有整个国力并不是很强,那时候说白了就是“挣钱”是第一位的。但是现在到了新的时期以后,社会成员的真正需求开始全面的增长,由于前期我们在追求基础的总体资金的成长方面并没有太多的去考虑公平的事情,导致的结果是有很多的地方,公民享受的社会服务是不对等的,或者是不均衡的的。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在农村和城市差别就很大,特别是在卫生、教育、养老这些方面,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农村的这些居民他们也开始对这种社会公共服务提出了一些全面的要求,我们已经到了一个发展型的社会,也需要去把整个社会的资源做一个平衡,这个时候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就是整个社会的一个要求。这一点是跟我们现在社会发展的阶段相吻合相适应的。
第七个趋势:从“十一五的文化产业理念”到“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转变,更加注重提升国家文化的软实力。
专家解读:文化产业的理念在“十一五”规划中已经被提及,但这次《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中有关文化的内容却单独成段,用了219个字加以阐述,文化产业也随之上升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地位。
文化产业的理念在“十一五”的规划里面就有了,但是这次把它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应该说是“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是它的产业逐步升级的一个结果,文化在今天特别要注重提升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在今天全球处在一个经济危机和萧条的情况下,中国能够率先复苏经济,那么这个率先复苏能不能持久,能不能持续?这里面有一个核心和灵魂的东西,就是文化的软实力能不能支撑得住它的经济的发展。
第八个趋势:从“某一领域的改革”到“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的转变,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
专家解读:五中全会一道道新命题,一个个新亮点,为我们拼凑出了一幅未来中国发展的美好愿景。发展是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潮流,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而为发展的提供动力和保障的,则是未来全面推进的各领域改革。
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一揽子”改革方案,预示着在未来几年,中国社会各领域改革将得到协调全面推进,依靠改革的力量推动未来中国的发展。
我们在《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里面看到,五中全会对改革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给予了浓墨重彩。中国社会的每一步发展,它其实背后都是要靠制度体制来推进的,也就是说我们要把中国社会在“十二五”中刚才所提到的那一系列的发展,要从规划蓝图变成现实的一种实践,单靠一厢情愿的这种正面推动是不够的,还需要一系列的制度体制的配合。
我们这次特别重视要扩大内需,这背后就是涉及到了我们这个社会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背后,又会牵扯到社会经济运行体制乃至政治体制的变革。所以我们就突然会发现一个具体的发展行为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制度体制在那边发挥作用,不仅仅是经济体制的改革,还要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文化体制的改革,社会体制的改革。
第五篇:十七届五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解读
十七届五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解读
十七届五中全会将集中讨论审议“十二五”规划建议,勾勒出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民主民生方面的发展路径与图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此前的2010年9月16日,胡锦涛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的致辞中首次提出“包容性增长”的概念。这一包含“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等深意的新概念,是否会如某些观察家的预测,被写入“十二五”规划,也颇为引人注目。
另据悉,此次全会还可能涉及一些人事变动事项。“比如根据《党章》,中央委员的递补等人事变动,要根据条件和需要,须召开全会决定等等。”中央党校党建专家叶笃初教授近日表示。
据了解,“十二五”规划的主基调是“加快经济方式转变”,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入手,在健全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创新公共服务体制等方面,提出重大改革任务。
经济学家、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常修泽认为,“十二五”规划将为我国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奠定体制基础。未来几年,中国发展转型的基本方略将围绕“人本、绿色、创新、协调”的主线,推进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和谐化、生态文明化,以及价值观的先进化和多元化。
(一)五中全会前瞻之一:“十一五”传给“十二五”什么样的接力棒?
如果说,从“一五”计划开始实施工业化战略,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就是一场拼体力、拼智力、拼耐力的接力赛,那么“十二五”时期无疑是最关键的一段赛程。把握过去才能更好的展望未来。在讨论“十二五”规划建议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冷静思考“十一五”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规划是我国第一个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之前是发展计划),它顺应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斐然,几乎所有的指标和目标都顺利实现,在22个主要定量指标中,“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15个指标属于“超额完成”或“提前完成”。特别是党和国家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自然灾害、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大幅提升;我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生,在社会保障建设、公共医疗事业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但是在创造辉煌的同时,我们发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成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面临的巨大挑战。
(二)前瞻之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核心任务
在我国“十一五”与“十二五”相交之际,世界经济已逐步步入了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可以肯定,世界经济将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大调整时期。其间,全球经济将低速增长、供求结构将发生较大的变化,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将日趋加强,世界经济及国际贸易的发展将更具不确定性。
为适应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的新变化,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和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的整体转型。因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是我国在“十二五”期间所面临的最重大的任务。
在当代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指要在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包括产业优化升级、节约能源资源、保护改善环境、分配合理、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内的经济发展总体方式的历史转型。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来看,要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转型,就必须实现五个历史转变。
(三)之三:“十二五”推进我国工业化的关节点
据预测,2020年前后,中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因此,“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化推进的关键时期,推进工业化的任务是如何从一个工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强国。但是由于资源环境的压力,推进工业化仍然面临严峻挑战,需要在技术创新、结构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下功夫。
(四)之四:拆除农民工市民化障碍的根本出路
目前,我国在城乡两栖流动的农民工大约1.3-1.5亿人,正处在代际交替的过程中,第一代农民工由于年龄、知识、家庭等原因,逐渐开始离城返乡,第二代农民工成为主力军。“十二五”时期,如何使两代农民工能够进的来,留得住,使他们成为市民,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难题。
(五)之五:扩大居民消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完成这项战略任务,必须按照中央有关精神,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为着力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六)之六: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突破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快的提高,从1978年的17.92%,上升2009年的46.6%,目前,已有将近6亿人口生活在城镇,大约2.3亿农民走向非农产业,其中1.3—1.5亿生活在城市。城镇化加速大大地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但是,我国的城镇化与世界各国的城镇化不同,受城乡二元制度的制约,人口城镇化过程被割裂为劳动力的职业转换与身份转变两个阶段,目前,仅完成了农民向农民工的职业转变,还没有实现农民工向市民的身份转变,形成“就业在城市、户籍在农村;劳力在城市,家属在农村;赚钱在城市、保障在农村”的“不完全的城镇化”的特征。这种“不完全的城镇化”,不仅削弱了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还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加快城镇化必然成为我国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