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生实验操作及信息技术考查考务工作安排

时间:2019-05-14 20:35: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理、化、生实验操作及信息技术考查考务工作安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理、化、生实验操作及信息技术考查考务工作安排》。

第一篇:理、化、生实验操作及信息技术考查考务工作安排

永定区2011年普通中学理、化、生实验操作及信息技术考查 国光实验学校考点教务安排

一、考务工作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主任:欧文英

副主任:王宏星

组员:熊靓吴廷国王建定易有权胡家军

2、考务小组

组长:胡家军

副组长:龚福林

组员:实验员:夏成镇郑明祥覃学文屈福建龚党生

3、工作小组

组长:田鹰

领队:初

二、初三各班班主任

联络员:初二:

领考员:丁德玲陈菊英杨静

外派天门中学教师

领队:张志成组员:物理:胡雪松童双秋化学:刘爱华、张宏英生物:屈巧云丁利华 陈初发

第二篇: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工作总结

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工作总结

根据陕二办(2012)25号和x市考发(2012)39号等有关文件精神,xx中学于2012年3月7日举行了2011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应参加考试204人,实参加考试199人,5人因故缺考。根据考试情况来看,期中物理最高98分,平均86.1分,合格率100%;化学最高96分,平均89.9分,合格率99.5%;生物最高98分,平均90.4分,合格率100%。现将我校2011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部署,制定了严密的实施方案。

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实验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高考录取的参考。做好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是端正考风、树立教育良好形象,为国选才的重要工作,事关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因此县教体局成立了以龙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精心策划、精选监考,制定了严密的实施方案。学校也制定了实施细则,对考试的流程进行了精心安排、对考试的药品、仪器和器材进行了认真检查和补充。

二、准备充分,要求严格,进行了认真的考务培训。

3月6日下午,县考管中心全体工作人员、xx中学的主考、副主考、监考和考试工作人员29人在xx中学小会议室进行了考务培训。会议组织学习了《考试通知》、《考试方案》、《监考职责》。主考王彬校长做了动员讲话,县局刘书记强调了实验操作考试的极端重要性。会上主考与考管中心主任签订了责任书。会后分学科进行了监考培训、工作人员考务组织培训、抽签培训。学校还对考生进行了考前教育。

三、操作规范,公平公正,举行了统一的操作考试。

3月7日清晨,监考员和考务工作人员早早来到考点,做考前的最后准备工作,7:50第一组考生顺利完成抽签,分三科进入考场。每个考场安排一名主监考和六名副监考,每位副监考负责一道实验操作考试监考。考试进行了一整天,监考老师坚守岗位,认真监考,公平评判,始终如一。带队老师组织学生,先将每组学生(72人)随机分为三个学科小组,每个学科小组随机抽签决定考试试题,每道题由四人同时操作,整个考试过程井然有序。

四、总结及时,寻找差距,反馈了教学的得失建议。

理化生实验考试结束以后,学校抓住机遇,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制定了实验管理元绩效考核办法和理化生科任教师实验教学考核办法,对仪器、药品、器材进行了普查补充,重新核定了各年级理化生学生实验、演示实验、探究实验教学目录,作为检查实验开出率的依据。

第三篇:0412 崇仁县2014年中考理化实验操作考查考试工作安排

崇仁县2014年中考理化实验操作考查考试

2014年4月

崇仁县2014年中考理化实验操作考查考试

工 作 安 排

一、领导小组 组长:张益芳

副组长:胡卫敬、万国华 成员:局班子成员 纪检:洪汉文

二、监考组

主考:万国华(兼)

副主考:各考点所在中学校长、元云芸 工作人员:吴小平、梅娟(计时);

舒茂孙、魏群(检录、登分)。

监考人员:

1、物理科:周亮生(组长)、邓海全、章军明、黄建明、黎付昌、各学校实验助理员、中招干事。

2、化学科:王银根(组长)、胡荣、江胜章、刘敏、宁进明、各学校实验助理员、中招干事。

三、考点设置:

县城、农村各中学共18个考点。

四、考查考试时间: 上午:8:00—12:00 下午:2:00—5:30

五、考试日期安排:

以上安排,若有更改,请注意通知。

崇仁县中招办 二O一四年四月

第四篇:中学生实验课“四段教学”模式(理、化、生)

“四段教学”模式的实施

韩金岭

(长垣县教育局教研室,河南 长垣 邮编 453400)摘要:“四段教学”模式是一种初中化学“学生实验”课模式。其包括:启动课堂、学生实验、完善实验、实践延伸四个阶段。启动课堂包括:身心放松、实验准备(知识准备、学生分工、用品清点)、认定目标三个环节;学生实验包括:实验指导(习惯指导、要点指导)、学生实验两个环节;完善实验包括:反省实验、补救提高两个环节;实践延伸包括:推荐作业、实验延伸两个环节。“四段教学”模式体现了和谐教学、目标教学的精神,注重结合农村化学实验课条件和化学实验课特点,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探索。

关健词:启动课堂;学生实验;完善实验;实践延伸 “四段教学”模式的实施

“四段教学”模式,是我们对初中化学“学生实验”课教学改革的一种探索和尝试。是在领会和谐教学的精神,结合目标教学的精髓,根据实验教学的特点,在农村初中实验条件的基础上,摸索的一种“化学实验”课教学模式。一、四段教学模式的程序

启动课堂→学生实验→完善实验→实践延伸

(一)启动课堂

此阶段包括:身心放松、实验准备、认定目标。主要是调整学生身心,认定目标,做好实验的各项准备工作。

1、身心放松

化学实验常与高温、电源、有毒、强腐蚀的物质接触,学生难免产生紧张情绪;实验用品形形色色,学生会产生胡摸乱玩的现象;实验组成员又到了一起,学生说话自然会多等等。实验前期往往很乱,既不利于实验操作,也会损坏实验的盆盆罐罐。身心放松很有必要。具体做法:在课前2分钟左右采用和谐教学身心放松方法,使学生心态调平。常用方法有:放轻音乐、学生作闭目功、深呼吸、教师讲点化学家的轶事,等等。

2、实验准备

本环节包括知识准备、学生分工、用品清点。(1)知识准备

主要是使用目标教学的前提诊测,把实验课用到的知识、技能及学生预习的情况进行诊断测试,使学生做好知识的准备,使教师得到调控教学的依据。

(2)学生分工

农村学校一个化学实验组常常有五、六个学生,甚至有七、八个学生。为了顺利完成实验,学生必须进行分工,分工工作主要由实验组长完成。

(3)用品清点

实验组长带领本组学生,根据实验要求,检查实验用品,如有差漏,由实验组长领取。本过程一定要让学生养成习惯:即在进行各种实验前,要充分考虑实验用品的种类和数量。

收稿日期:2004年2月2日

作者简介:韩金岭(1963.12.26-)中教一级,现任新乡市长垣县教育局教研室化学教研员,从事化学教研14年。曾在农村中学任化学教师8年。

3、认定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与学的方向和归宿,教师根据目标教学的展示原则,结合本实验实际,使学生认定目标,明确做那些实验,观察什么现象,解决什么问题。给教与学定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学生实验

此阶段是课堂的中心部分,包括:实验指导、学生实验

1、实验指导

(1)良好实验习惯的养成指导

如遵守纪律、爱护仪器用品、密切合作、规范操作、精心观察、实事求是记录、服从领导等等。

(2)要点指导

如仪器正确使用、操作要领、注意事项、实验用品的调整等等。

2、学生实验

本阶段是实验课的核心,实验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根据教学目标,分工合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并且互相监督、提醒。教师在巡视中,指导操作,及时释疑,解决实发性问题,掌握学生实验情况。

(三)完善实验

传统式实验课,在学生实验后,教师小结一下就了事了。实际上,很多学生操作不规范,学生配合不密切,在乱轰轰中,或在忙乱中,或在比猫画虎中,部分学生猎奇一下,走走过程,就算做完实验了。本阶段是对实验进行系统、完善的过程。其用时一般在4-8分钟,主要有反省实验,补救提高两个环节。

1、反省实验

学生在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认识前提下,进行讨论,指出每个学生实验时不当之处和改进之处。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原因,讨论异常实验现象,找出实验中的疑点,设想创新。教师要密切注意各组讨论情况,并及时给予引导。这样基本上就杜绝了为实验而实验,为猎奇而实验的现象。

2、补救提高

本环节可以通过反馈释疑、重做实验、对比实验、操作比赛,师生总结等形式完成。(1)反馈释疑

由实验组长代表小组,提出疑难,教师进行释疑或再实验。(2)重做实验

每实验组不成功的实验,或实验不成功的某一步,在必要的情形下,可以让学生重做。(3)对比实验

实验中的重点、疑点、难点,教师再示范一下,增加对比性,以达到巩固和深化实验的目的。

(4)操作竞赛

由每实验组派出代表,师生做裁判,让小组间进行操作比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5)实验小结

师生总结实验,教师表扬先进的小组或学生。

(四)实践延伸

本阶段主要包括:推荐作业、实验延伸

1、推荐作业

教学中,为了切实解决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要结合教学实际,依据“下不包底,上不封顶”的原则给予推荐作业。作业中可分选作作业和必做作业。

2、实验延伸

一是教师根据本地实际推荐一些课外实验。例如:学过酸、碱实验后,让学生测试食用醋、白酒、化肥水溶液的酸碱性。学过二氧化碳性质后,让学生做面缸中杀死面虫的实验。这样经常性地把实验内容与生活、生产相结合,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防止学生变成书呆子。

二是学生在实验中产生的疑点、创新想法可以在课外进行实验实践和学习。这是学生的原动力,学生为解决自己的问题而学习,远比我们的作业、考试效果好的多。因此我们要注意对他们的实验延伸多多给予指导和鼓励。

二、本模式实施后的几点体会

(一)促进了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形成

教学实践证明:“四段教学”模式的实施,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实验认真程度得到了提高,实验操作更为规范、准确。

(二)学生的实验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本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用学生监督学生、用学生的示范作用指导学生。在和谐有序的环境中,在操作中观察,在观察中分析。因此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三)对学生进行了素质教育

学生在同学监督中实验,在分工中配合,培养了学生竞争、合作的精神。学生在实践延伸中,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提高了课堂效率

学生在和谐教学的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实验,在目标教学中完成学习目标

三、本模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要注意培养好实验组长。

充分发挥他们的领导作用,让他们带领小组互相学习、互相监督、密切配合、大胆实验、认真操作。

(二)本模式各环节的时间分配要合理。学生实验、完善实验是重要环节,其他教学活动要简洁,要注意及时调控教学。

(三)整个教学过程,既不能控制过严,也不能放任自流。过严:就会缺乏灵活性,学生会逐渐失去兴趣,课堂气氛沉闷,难以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放任自流:就会形成放羊现象,不能确保学习目标的完成。参考文献:

[1]王敏勤.和谐教学的原理与模式[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99.9.[2]李洪山.创新理念下的目标教学[M].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1.10.

第五篇:开题《初中理 化 生演示实验的实效性研究》

《初中理 化 生演示实验的实效性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我国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这是建国以来,国家投入人力物力最大的一次基础教育改革,在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管理等方面同步进行,力图改变以往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倾向和单一的课程结构,构建充分体现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的新的基础教育体系。课程改革充分借鉴了国际先进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改革的成果,具有相当程度的创新力度,引发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材以及教学评价的重大变革。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用所谓的三维目标代替了传统的知识、技能目标,教学过程结果与过程并重、知能与情意并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意义、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展示和发展聪明才智、培养独特个性、继承和创新的过程。学生在这种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快乐与烦恼的经历和体验是学生个人成长的要素,将长久地融入学生的思想深处,甚至产生终生的影响。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是为了增进人的自由,是为了人生活得更加快乐。健康和谐的社会只能由全面发展的人构成。对理 化 生实验教学进行深入研究的迫切性日益显现。一方面,理 化 生课程标准及配套实验教材与原教材相比显现出明显的变化,形成与原教材相匹配的实验教具器材与实验教材教学的实际需要匹配失衡,出现品种上诸多断口及数量上的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实施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教和学的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构建知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根本转变;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教学教法的创新,探究方式发生转变,都必须依靠教学装备来支撑。素来以实验为基础,现在又强调科学探究为教学之本的物理教学,失去了实验教具、器材的支持,便无异于在做无米之炊,严重地制约了试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开展初中理 化 生演示实验的实效性研究,对拓展和开发课程资源,对新课程实验的深入发展,三维课程目标的落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事件,而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加涅,1992)。

教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教学科学这一坚实基础上的技术,因而教学设计也可以被认为是科学型的技术。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创设和开发促进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梅瑞尔,1996)。

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物理实验是对自然界的物理现象通过突出主要因素、排除次要因素的一种简化和纯化,并在实验室里重演的过程。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物理新课程标准尤其突出了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科学探究需要一定的实验技能,如使用基本工具和仪器进行测量和观察的技能、基本的实验技术、查阅信息资料的技术等。

然而,由于中学物理实验装备投入上长期的亏空以及新课程带来的教学理念和

内容上的变化,造成目前物理实验装备与教学脱节。自主研发适应不同特色教学需要的实验器材和装备,不仅可以解决实验装备上的不足适应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而且制作教具和学具的能力也是对实验能力的一个重要补充。

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在特定文化背景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作产品的非常重要的能力。以促进物理课程建设为背景,解决教学装备不足或陈旧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和创新,正是开发智力提高能力,使师生共同获益的一条很好途径。实践表明,在教具学具的制作和创新过程中需要调动每位参与者的各种智能。

陶行知先生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指出,教育要教人发明工具、制造工具、运用工具,教育有无创造力,也只需看他能否发明人生新工具或新人生工具。师生自主研发、创造出个性化、本土化的教学装备和器材,不仅是课程资源建设的有效途径,同时研发和创造活动本身应该作为新课程的重要内容,这将给物理课程带来新的活力,使学习变得更有意义。

师生自主研发、创造教学装备和器材,从物理课程的教学上来看,具有建构主义的特质,会使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走向深入。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以保证对知识的主动建构。面对一个学习课题,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或制订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种目标下师生结合现有条件通过动手做来学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活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实际上,师生间共同研究、开发与学习主题相关的教具、学具就是一种典型的认知学徒。

因此,进行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可以促进理化生课程资源建设,完善实验室条件,使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物的保障;其次,通过广泛开展自制、自创活动在本地区形成良好的风气,让广大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第三,师生合作研创教具、学具是对新课程理念的良好实践形式,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和形成优良品格;第四,可以促进课程的民族化、本土化、个性化,提高课程对师生的亲和力,使学习更有趣、更有意义;最后,努力促进自主研创教具、学具活动与课程教学的整合,使之成为一种有益的学习方式。

三、国内外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研究现状和水平

时代在发展,课程总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和变革过程中,课程的内容是变化的,课程的发展性决定了课程资源建设不是一种一次性工程。作为理化生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化生实验教学的改革,不能就实验谈实验,而应当将其置于整个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加以思考,构建新型实验教学模式。实验设计着重完成课程理念与实验教学的整合,自制教具学具充实教学资源,搭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在国外自制教具、学具进行的实验一般属于所谓的低成本实验。在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中,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较高,但仍热衷于低成本实验的研究,因为他们认识到理科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实验技能的培养是无法单靠黑板或屏幕来达到的。在日本,有一大批热心物理低成本自创实验的教师,自创了许多高智慧的低成本理化生实验。在美国,非常重视低成本实验,电视节目上经常制作一些趣味的低成本实验指导学生,各学校实验室都使用大量的自制实验器具,甚至还占相当大的比重,一些自制教具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英国,当教师要接受制作和表演低

成本实验的技能培训。当今的世界各国理化生教学中,都对理化生教师自己设计和制作的教具和低成本实验非常感兴趣,提倡利用低成本实验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创新思维己成为一种共识。

尽管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自制教具、学具,但总的来说不外乎是将其定位为三个方面:①解决教学经费不足造成的实验器材不足问题提高教学效果;②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训练创新思维;③增进理化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品格。还没有从实验教学的教学设计角度,从课程实施的人、物、环境、课程整体出发,将实验设计和自制教具作为一个相互支持的整体来加以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前期工作和准备情况

我们理化生教研组在实验设计和自制教具学具方面开展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主要工作有:

①对新教材的实验教学进行全程研究,对教材中每一章的教学实验及实验设计进行深入研究。

②自制了大量的教具学具。

③组织了大量科学探究和实验教学的研究课和公开课,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物理实验教学的设计策略和组织方式,在帮助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实践能力,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④开展学生课外实验和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研究,成绩显著。

我市教学仪器研发工作受到各方关注:

2008年5月、市装备中心举行全市教具自制、实验说课竞赛。我校涂传国获各项三等奖。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方法

(一)本课题的基本内容:

1、新课程背景下物理实验设计与自制教具的原则、策略和方法的研究。

2、探究教学的实验设计与自制教具研究。

3、自制教具学具对新课程教学的支撑作用的研究。

4、课程标准中新增内容的实验设计与自制教具研究。

5、利用随手可得的生活物品开展实验教学的实验设计。

6、学生课外探究的实验设计。

7、学校课外科技活动的设计和组织。

其中1、2、3、4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

(二)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

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就自己教学中困境与难题,以科学的方法做有组织,有系统的计划,开展行动探究,收集资料和纪录,进行反思与改进。由于是教师自我选择,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又源于自觉的自我反思,所以不但能反映教师的个别性和自主性,更能敦促教师在不断反省实践中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

2、文献研究法

收集、整理有关实验设计和自制教具的资料文献。

3、案例研究法

对典型的实验教学案例进行研究,总结实验设计和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作用。

4、经验总结和理论提炼研究

通过经验总结和理论提炼,得到较为全面准确的研究结果。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预期的课题效果与影响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1、理化生实验设计的课例与教学实录。

2、自制教具和学具(包括作品与论文、经验介绍、实验录像等)

3、课题组成员撰写的论文

4、本课题组活动的记录和图片、录像资料

5、研究过程性结题报告书、资料汇编。

预期的课题效果与影响:

1、总结新课程背景下理化生实验设计与自制教具的原则、策略和方法,总结研究制作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心得,提高实验教师的理论修养和动手能力。

2、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发展实验教师的教学和研究能力。

3、推动三维课程目标在物理教学中的全面贯彻和落实。

4、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研究制作一定数量的教具、学具。

5、提供适当数量的典型课例(或主题活动案例),以便进一步研究和学习。

6、在参观、交流和学习活动中,提供示范和研究的案例,推动课程改革实验深入进行。

七、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进度安排、经费来源及预算

(一)题组成员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

课题组成员基本上经历过市区级的课题研究,在实验教学和自制教具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和研究水平,动手能力强。主要成员均为各校骨干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有很高的热情。

研究工作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课题组成员加强网络通信联系。周二理化生教研组活动,为课题组集中研究时间。

(二)相关资料、设备、科研手段的准备情况:

相关资料、设备由学校和教仪站提供。

经费来源:由学校提供。

(三)课题组人员的分工:

①协调组:负责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协调工作

组长:涂传国组员:余健

②实践理论组:负责课题方案的制定、实施和总结

物理组:潘素群

化学组:余健

生物组:熊墨莲

(四)本课题研究的总体安排。

1、每学期以备课组为单位,深入学习有关新课标文件,学习有关理论,认识这一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以备课组为单位,结合学科特点,制定出相关的研究方案或计划。

3、以一个学期为一个阶段,进行阶段性小结。小结分三部分:

(1)研究的过程和实施方法;(2)研究的成果或经验;(3)理论的上升或论文。

4、研究阶段划分及预期研究成果。

第一阶段:2009年10月始—2009年12月学习、订案、实施研究

第二阶段:2010年1月—2010年10月

1)演示实验内容的选择和实验过程教学设计;

2)搜集素材,分阶段开发演示实验教学教具等资源。

3)初中理、化、生演示实验教学课件制作(等)

4)初中理、化、生演示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提交一个演示实验教具教学资源包;

5)撰写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

第三阶段:2010年11月结题验收

叶圣陶先生说:“儿童遇到事物,发生了求知的动机,于是亲自主观察,去试验,结果,他们对于这事物得到了一宗新知识,他们在生活中就有了一个新趋向。这种活动创造的能力,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用得着,这才是做人的根本方法。学校教育能注重这一点,学生就能不断创造,以谋求社会的进步”。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学生的活动创造能力得到提升,同时教师自身的活动创造能力也得到极大的发展。这正是新课程所期待的变化。

下载理、化、生实验操作及信息技术考查考务工作安排word格式文档
下载理、化、生实验操作及信息技术考查考务工作安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