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暑期征文]聆听古越文化,展望美好未来
[2012年暑期征文]聆听古越文化,展望美好未来
九十载风云变幻,九十载励精图治。沧桑的岁月,在岁月的年轮,辗转即逝,古城绍兴在岁月的长河中,逐步走向历史的最高峰!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红日”社会实践小队,来到绍兴博物馆,聆听上个世纪历史的声音。“背负讥嘲来此中,定将新颜洗旧辱。惟有年少多壮志,敢学勾践终破吴。”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为了报仇雪恨,苦身焦思,坐卧即仰胆,饮食亦胆也,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灭吴雪耻,兴邦富国。同时也留下了“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佳句。那种开拓进取,知难而上,发奋图强,勇于拼搏,历史弥新,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创业者。干戈不息,越国就是在不断争霸过程中崛起。在历史的洗礼中,越都曾经有过辉煌,也有过创伤,但这都见证了越地烽火,也承载了灿烂文化。绍兴是青铜剑的故乡,越国的青铜剑农具品种齐全,为越国人民提供了方便的渔猎生活;越国的工业水平在全国可谓是独一无二,一枝独秀,原始瓷的发明,也成为了我国陶瓷手工业的里程碑。陶瓷的种类繁多,更具鲜明的光泽,突显当年的气质。“赤堇之心,破而出锡;若耶之溪,涸而出铜”。作为“水乡”的绍兴,若耶溪汇集了会稽山七十二条支流,其源有平水铜矿。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越国的琉璃蜻蜓眼珠小巧玲珑,精美细巧,体现了越国人民追求形式美,也为世人诠释了“金石流芳”的真正内涵。建筑显文化和魅力于一地;青瓷集工艺和实用于一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很多文物和历史痕迹已不复存在,但作为民族文化,确实源远流长。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
领悟坚韧与执着,学会忍让与勇敢,带走不屈的胆剑精神,守望古城文化共同的精神家园。滔滔沅江边,巍巍阳山下,绍兴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必将演绎出更灿烂的精彩。
初三:韩婧
第二篇:走读家乡文化,展望家乡美好未来
走读家乡文化,展望家乡美好未来
合肥学院计科系11 级网络工程 专业2班
姓名学号11040320
41摘要:
近日来,新的“假日安排”占据了很多国人的心:究竟该怎样看待新增的传统假日?这对于弘扬传统家乡文化究竟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面对国内“洋节”火爆的现状,我们中国家乡传统节日该何去何从呢?作为大学生,我们该如何保护和弘扬优秀家乡传统文化,展望家乡美好未来呢?
关键词:文化家乡 未来
正文:
一,现今各地家乡文化氛围
我们这一代,吃着麦当劳,看着唐老鸭,玩着变形金刚,做着好莱坞的美梦,期盼着圣诞老人的礼物,讨论的是韩剧的剧情。这些无疑是吸引人的,可是,这些都是我们的吗?
麦当劳、唐老鸭、好莱坞属于山姆大叔,变形金刚是日本动画的经典,就连和蔼的圣诞老人也是外国人。我们热衷的东西,真的没几样被打上“中国制造”。难道洋洋洒洒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没有为我们留下独一无二的文化?有。举个例子,最近备受瞩目的中国传统节日就是这样一种独特的文化。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传统节日正离我们越来越远。当我们为洋节火热的气氛而疯狂的时候传统节日沉默在角落,它
就像一件被压在箱底的旧衣服,备受冷落。也许会有人不平:传统节日,我们每年都有过啊,怎么能说冷落了呢?确切的说,我们平常过的与其说是节日不如说是一种形式。中秋端午除了吃吃月饼粽子外,节日与普通日子无异。甚至连一年当中最重要的春节,也过得越来越索然无味。节日一旦失去了内涵及背后得情感,剩下得也只能是形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完全归咎与我们这一代贪图新鲜好玩而追捧洋节恐怕失之于感情冲动。我们从小生活的环境就到处充斥着外国文化。大人们热衷于贩卖传播美国或日本的卡通片;图书出版,满足于翻译西方的畅销童话以获得高额利润;洋快餐店的连锁开了一家又一家。而我们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却少之又少。我们的学习,需要成人世界的言传身教。但是,我们却眼睁睁地看着传统文化在成人手中被摧毁。
二,如何现如今家乡文化冷落问题
传统文化遭受冷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地来讲,近代以来,由于国力的衰落导致传统文化在面对外来的西方文化的冲击时,无力抵抗。主观来说,五四运动时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以及文革时的“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等活动,都对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创伤。此外,没有固定的法定节日也是一个原因。像清明的祭祀和端午的划龙舟等具有浓重传统文化色彩的活动,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准备。没有法定节日,人们也就没有时间来好好过,就只能草草应付了。大家不重视,商家也就不会去挖掘商机,这就使节日的气氛变淡了许多,反过来这又影响了大家过节的情绪。现在我们将这些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这就使大家有充分的时间来好好过这个节,好好体会节日背后的传统文化了。
三,家乡文化的重要意义性
可以说端午、中秋、清明等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记忆和民族往事,集中展示着我们的民族性格、民族气质、风俗习惯和精神传统,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对于传统节日的保护和传承是无论怎么强调都不算过分的。
四,家乡文化现状
然而,在现代化、全球一体化高歌猛进的今天,我们不得不正视中国传统节日逐渐边缘化的尴尬。近几年来,除了春节,在中国最火的节日,无一例外的是代表西方文化的洋节。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都快成了全民节日,特别是城市的年轻一代,过洋节成为理所当然的时尚,而对传统节日,许多年轻人不是不屑一顾就是压根不知道。对于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来说,这难道不让人悲哀吗?
五,唤醒家乡文化的意义
拯救我们的传统节日,唤醒我们的历史记忆,留住我们的文化之根,已经迫在眉睫。其实,一些有识之士早已经清醒认识到传统节日式微的问题,并为此大声疾呼,但由于没有上升到全民意识,国家意识,往往不能产生实质影响。此次国家推动把传统节日列为法定节日,正是对民间要求的一种正面回应,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民族传统节日成为法定假日,不仅能够加深国民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还会在全球华人中间,形成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全球华人的交流。同时,本民族节日成为法定节日,也有利于中华文明与世界上其它文明更好的进行交流,起到文化纽带和精神桥梁的作用。总之,只有尊重自己的文化,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中华文明才有望在21世纪发扬光大,为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六,对于如今家乡文化问题我们自己应该怎么做
作为大学生最重要的是要重视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我们学校有很多境外生反映说,在国内过传统节日还不如在他们海外过的热闹。这是因为在海外,他们所在的国家很少会去过中国的传统节日。如何使他们在海外依然能找到民族归属感,找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标志呢?在这里,传统节日就成为他们相互交流的纽带,共同的文化心理使他们找到了认同感,找到了心灵的依托。只有全社会都行动起来,才
能使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不至于迷失方向,被人们所淡忘。身为中国人,我们不应该比外国人更加了解自己的文化吗?非物质文化是笔珍贵的遗产,可惜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于是,我们不能一味地去埋怨韩国人抢了我们的端午节,是我们没有好好保护这一遗产,才让别人又了争抢的机会。在上一代手中,我们已经失去了一笔财富,难道还要让剩下的与我们渐行渐远吗?传统文化的流失,我们也是受害者。但是,失去的已经失去,现拥有的,需要我们珍惜。所谓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我们要做的,不是睁眼目送传统文化远去,我们要做的是及时伸出手挽留:传统文化,请你留步。我们具备了这样的条件:三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如今已是法定休假日。我们可以有一天的时间好好过节。这一天,怎样才算好好过?我们要做什么?单靠休息一天就妄想要“将传统节日发扬光大”未免有不切实际喊口号的嫌疑。我们只要吃粽子时想到屈原,抬头望月时想起广寒宫中嫦娥的美丽传说,回味古老的节日仪式,将真情实感融于节日中,足矣。那时,我们会发现,我们很自然地在好好过节中保护了传统。
结论:
总之,就业难既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的多种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政府部门就必须加大对人们扶持的投入,制定一些积极的文化扶持政策;让我们的文化氛围更加的浓郁,让文化节日更加的丰富多彩,这样才会调动人们的积极性。除此之外今年来政府对各个文化制定一系列的法定节假日也让人们更加深深地体会到了家乡文化的浓郁氛围。而,这也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所在。
致谢:
感谢辅导员给我们这个寒假实践的课题,让我有了许多的意外的收获。首先,最大的收获就是,通过这次实践让我更全面的了解到了当前家乡文化迫在眉睫的问题,让我明白自己应该以后要更加的重视家乡文化,这样我们几千年的文化才会源远流长的传承下去。其次,并且知道网络在学习上可以给自己带来便益。
第三篇:回顾百年党史,展望美好未来——建党一百周年征文
回顾百年党史,展望美好未来——建党一百周年征文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这是梁启超先生所著《少年中国说》中的名句。然而当时的晚清政府腐朽没落,中国社会已是列强眼中亟待瓜分的“肥肉”,危机四伏,民不聊生,哪有半点“少年中国”的样子?于是11年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发动武昌起义,各地军队纷纷响应,推翻了清政府;17年后,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的革命探索者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19年后,五四爱国运动轰轰烈烈开展。21年后,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对于那段历史,我们已耳熟能详,一说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大家总会想到当时南有陈独秀,北有李大钊,各地革命事业轰轰烈烈,社会思潮多么进步。但是,仔细研读那段历史,就会知道,我党诞生时的社会环境并非那么美好。十年的军阀混战,“城头变幻大王旗”,老百姓的日子并没有什么改善。军阀执政者穷兵黩武,为武力统一全国,甚至向日本帝国主义借款来充当军费。另一方面,孙中山先生虽然几番努力,然而“革命尚未成功”;各地工人运动虽然此起彼伏,但大多遭到军阀政府的无情镇压。党的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时,参会代表十余人,代表全国50余名党员,会址在一处民宅中,甚至在最后一天被军阀政府密探发现,只能转到游船上把剩下的议程走完。然而一百年后,这个政党已取得翻天覆地的成就,正带领十四亿中国人民迈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少年中国”已从作者的美好愿景成为了现实!每每对比百年前的中国与现在的中国,就让我心潮澎湃。是啊,这种壮举,怎能不让人心潮澎湃?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再仔细回顾百年来我党的历程,不可谓不艰辛。我们经历了国民党政府的多次围剿,辛苦建立的根据地只能忍痛放弃;在“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战略确定前,我们也曾在与国民党军队一次次硬碰硬的过程中无谓消耗军事力量;我们也曾迷信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只能被迫进行长征……然而“宝剑锋从磨砺出”,在一次次的挫折和失败中,我党愈战愈勇,不断成长,最终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抗日,建国,实现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一项项伟大的成就,怎能不让人心潮澎湃?
回顾党的百年历程,我们更加坚信,我们的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也是我们党能够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得到如此多的人的拥护,具有如此美好的活力和未来的原因。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习党史,归根到底要回到“怎么做”这个问题。作为一名党员,学习党史让我更加深刻了解了党的光荣历史,理解了党能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也深刻认识到了每一名党员身上肩负的重担和责任。特别是作为一名检察官,更加深刻理解了为何要在办案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何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因为这是百年来每一名党员一直坚持的信念,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继续向着美好生活大步前进的根本动力。
第四党支部 何磊
2021年3月18日
第四篇:红色绿色古色文化征文
红色绿色古色文化征文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梅窖寨脑小学 通讯地址:兴国县梅窖镇寨脑村 年级:六年级 班级:2班 学生姓名:刘富仁 指导老师:王海燕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342432
所谓红色,国旗红领巾自然是红色的象征会想到什么?看到它们我会想到革命战士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情景,会想到革命先辈们那种宁死不屈的伟大精神,会想到„ „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什么抛头颅、洒热血是不可能再现了的,那么,去哪儿感受这些呢?对了!那就是书了!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有许多写革命先辈们英勇事迹的书籍,如:“《红岩》、《永远的丰碑》等。因为我热爱红领巾,所以我也就爱上了这些红色经典书籍,与它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记得《永远的丰碑》中的赵一曼烈士所受得刑法,惨不忍睹,什么:老虎凳啊、电击呀、灌辣椒汤啊等等、等等。但是这些并没有使她屈服,她宁愿付出自己的生命也不泄露半点机密,时刻将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个人的利益置之度外,她那宁死不屈的精神,人们永远铭记在心,不会忘记她为我们付出的一点一滴,她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这种精神是不会朽的。
虽然像她这样的事迹是不会再发生在现在这样的和平年代中了,可是在生活中这样的精神还是存在的。就像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那些武警官兵、医务人员们,他们奋力战斗在生命战争的第一线,奋不顾身,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他们也是时刻将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个人的利益丢在一边,奋力抢救灾区人民,在多少次的余震中,他们不怕困难,不怕危险,抢救了多少人民,从死神的手中拉回了多少条生命。不管而自己受了多少伤,不管肚子多么饿了,也还要去抢救别人。不耽误一分一秒、只为多救一个人。宁愿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别人的生命,这种精神是不朽的,会永远刻在人们心中,会继续发扬光大会变得更美、更加灿烂。
所谓绿色自然风景区那是再恰当不过了,初春,我和家人来到位于浙江省的顾诸自然风景区体验了一段难忘的绿色文化之旅,让我感受到平淡的“绿色”中蕴含着无限文化魅力。到达那里,我发现自己俨然身处在一个“绿”的世界里。
远处墨绿的小山连绵起伏,眼前大片大片的翠竹,脚下刚长出来的绿油油的小草。满眼的绿色,让我的心情舒畅,神清气朗。我渐渐深入绿色,走进最吸引我眼球的竹海中。刚入,竹子自然散发的淡香气息扑鼻而来,香气牵引着我向前走。当我已完全被无穷无尽的翠竹包围时,眼前出现了一把小巧玲珑的竹椅,似乎是周围的翠竹们特意为我准备的,我便顺它们的意坐下,不知不觉中我闭上了眼睛,听觉变得极为灵敏:竹子上小鸟叽叽喳喳的啼叫声,微风吹过的沙沙声,人们愉悦的笑声,涌入耳中。闭目想象出周围的绿山,翠竹,青草,再经过大脑的细致处理,一幅绿意盎然的初春景象深深地映入脑海。这宁静的绿色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我仿佛看见山在歌唱,竹子在舞动,小草在拍手······
这一切都是如此美妙真实!我深深爱上了这奇妙的“绿色”自然文化!顾诸还有一抹特殊的“绿色”,那就是绿色饮食文化。顾诸的每家村民的后院几乎都有一个小小的私家菜园,种着各色各样的蔬菜。初见此景时,我很是欣喜,一颗颗碧绿的蔬菜,“活生生”地扎根在肥沃的土壤,从未被农药侵蚀过,每天只是接受着大自然的洗礼,多么纯洁多么可爱。欣喜之余,我向菜园的主人请求体验这绿色饮食文化。满满一篮的“绿色”有机蔬菜,一点儿调味料和几滴菜油桌陪衬,再经过村民灵巧的双手处理过后。一盘绿色佳肴就上桌了。颗颗蔬菜仍然保持着绿油油的本色,整齐地躺在洁白光亮的瓷盘上,我的眼睛首先被俘获;热乎乎的清香气息自由弥漫,立刻又俘虏了我的鼻子;我拿起筷子兴奋地夹起一口菜,放入早已垂涎欲滴的口中。奇妙的化学反应出现了,蔬菜在口中翻覆,与牙齿和舌头不断碰撞,清脆爽口,淡淡的甘甜让人回味。一口,两口,三口······
我开心地咀嚼吞咽着,一种满足感油然而生。即使不是山珍海味,并且极其平凡,但却具备了中国美食的特点:色,香,味俱全。受这绿色饮食文化的影响,我仿佛感受到了知足常乐的幸福。难忘这神奇的“绿色”饮食文化!这次的“绿色”文化之旅,让我感叹绿色自然文化的美妙和绿色饮食文化的神奇。这就是我热爱向往的生活:充满“绿色”和文化的生活!
所谓古色,那自然要数中国的传统节日了,今年春节老师带领寨脑我们班七彩阳光假日小队的队员,举着红红的灯笼,穿着喜庆的唐服兴致勃勃地来到古色古香的河坊街,体会传统节日里的文化气息。近年来,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一些“洋节”越来越成为时尚,传统节日在年轻人的脑海里日益模糊。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小队员以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出发点,在家长的带领下寻访身边的传统文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前逛河坊街就是走马观花,但这次我们是真真切切的感受了一回传统文化的魅力。从酥油饼到画糖人,我们这群吃货,看到好吃的就迈不开腿了。一路上,我们品尝了美味的传统小吃,体验了名点的制作,此外还“挥毫泼墨、传情达意”把将满满的祝福,寄情于一副副传统对联赠予过路人。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对这些“新鲜传统绝活”拍手叫好。我们和家长纷纷表示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经过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绝不能让它失传,表示一定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我爱中国的红色绿色古色文化,愿它们能够永远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第五篇:国庆60年征文:为残奥会捐献古瓷传播祖国文化的人
张连志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慈善事业,身为天津市残联理事的他这次为了支持残奥会,无偿向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捐赠了500片珍稀的古董瓷片。每一片瓷片都有很高的标本、艺术、经济价值。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在看过张连志的精心打造的“当代艺术精品-瓷房子后”激动地为之题词“瓷美楼奇”,更是盛赞每一片瓷片都是很珍贵的文物研究史料,标本价值极高。此次捐赠的瓷片年代久远,釉色纯正,画风典型,艺术价值不可低估。在9月8号中央电视台2套的财经报道节目《中国瓷-文明与碎片》节目中,对瓷片的经济价值更是可见一斑,一片普通的明清花价值在300元左右,精美的则高达上千甚至几千元每片,像我们经常提到的“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宋元钧瓷更是高达上万元每片。随着人们对文化的日益重视,瓷片的诸多价值更会水涨船高,有更大的增值空间。一块小瓷片不仅承载着极高的经济价值,更是中国几千年瓷文化的厚重载体,每一片瓷片都是中华文明的一个历史搜素引擎,见证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本届残奥会冠军孙长亭等人也怀着一颗爱国的热忱来到瓷房子来感受古瓷所承载的中国历史文化的厚重与奢华,中外友人更是对瓷房子啧啧称奇,赞不绝口。在中国申奥成功之际,张连志更是在他能吃的博物馆粤唯鲜举办了盛大的庆祝活动,而这个活动的方式更是让所有人瞠目结舌,当天晚上,为了表达自己对中国申奥成功的喜跃之情,张连志当即宣布到粤唯鲜用餐全体免费。此外,为了迎接奥运,张连志更是将珍贵的古瓷打造成古瓷吊钱,挂于中国疙瘩楼古城堡外,主题分别为“奥运五环”“我爱祖国”“祖国万岁”的古瓷吊钱更是表现了张连志的拳拳爱国心。张连志感慨的说“国家给了我太多,祖国的强大,我才有今天。为国家做点什么,是我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