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委市政府“首都红旗渠精神展”工作总结
在举国上下欢庆共和国55岁华诞的喜庆日子里,我们在首都北京成功举办了为期18天的红旗渠精神展,无论是在首都北京,还是在全国,都引起了强烈反响。现将整个情况小结如下:sO100
一、基本情况
此次展览在河南省委的高度重视和直接指导下,由安阳市委、市政府主办,林州市委、市政府承办,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筹备,9月29日在北京国家博物馆正式开展,原定于10月10日结束,应首都广大观众的强烈要求,报请有关部门同意,决定延期至10月16日,共18天时间。对此次展览,可以概括为四句话:领导重视,效果明显,反响强烈,组织严密。
一是领导重视。中央、河南省有关领导同志十分关心此次展览活动。筹备期间,河南省委书记李克强,省长李成玉先后做了重要指示。省委副书记王全书,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孔玉芳,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柏栓等同志多次亲自审稿、听取汇报。展览期间,正值国庆假期,王全书同志又连续多天坐阵指挥,现场指导。孔玉芳部长10月14日又在百忙之中参加了我们的研讨会。9月29日上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陈奎元等国家领导同志出席展览开幕式并参观展览。当天下午,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参观展览,并指出,红旗渠精神不仅是林州的、安阳的、河南的精神财富,而且是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不仅过去需要,而且现在和今后更需要。我们要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继续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进程。9月30日下午,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认真观看了展览。最后李长春同志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强调,我多次看过红旗渠,倡导弘扬红旗渠精神,你们来北京办红旗渠精神展览,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感谢你们。红旗渠精神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继续保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践行“三个代表”,坚持求真务实,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他指出,举办红旗渠精神展览很有意义,是对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有效方式,要组织更多的中学生和大学生来参观,使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代代相传。10月3日上午,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中央军委委员、空军司令员乔清晨,武警部队司令员吴双战,军委办公厅主任贾廷安,副主任曹一民参观展览。曹刚川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进的精神力量。军队也要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光荣传统,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把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提高到新水平。10月10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傅铁山参观展览。原党和国家领导人宋平同志,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吉炳轩等领导同志,也先后参观了展览,并对这次展览和红旗渠精神给予高度评价。
二是效果明显。在为期18天的展览期间,展馆内每天都是人头攒动,观展人群中,有北京市民也有外地游客,有白发老人也有少年儿童,有党政领导也有机关干部,有少数民族群众也有国外友人,还有军人、学生,他们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大都是慕名专程而来,可以说这次展览的规模在安阳、林州是空前的。据统计,整个展览期间,参观红旗渠精神展的观众人数已经达到26万人次,团体组织前来参观的单位达到250多批次。
三是反响强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闻宣传力度大。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网、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等各级各类共70余家媒体,对此次展览都给予了高度关注。从报刊到电视,从电台到网站,展览期间每天都可以在媒体上看到大量的相关报道,可以这样说,我们用红旗渠精神宣传红旗渠精神,打了一场漂亮的新闻宣传“立体战”。据不完全统计,整个展览期间,全国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已累计发稿800余篇(条),其中,中央和北京其他媒体230余条(新华社通稿16条,人民日报20条,头版1个,农民日报头版头条1条,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5条,专题4个,其中焦点访谈1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8条,北京电视台10条,20分钟专题节目1期),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网都开设了《呼唤红旗渠精神》专栏,整个展览期间网上宣传也是这次宣传的一个亮点,18天时间共有网页4000余个,700余篇(条),其中新华网86篇,人民网61篇,央视国际网102篇,新浪网54篇,千龙网45篇。在整个展览期间,我们的盛市媒体也做了大量的深度报道。记者们放弃节假日休息,不辞劳苦,连续作战,充分体现了我们的记者队伍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充分说明了在关键时刻和重大宣传战役面前,我们的记者队伍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另一方面是观众感受深。为使大家更好地了解红旗渠,理解红旗渠精神,我们选派了有一定经验的讲解员进行现场解说。观众中有的人到过红旗渠,大部分人只是听说过,看了这次展览,普遍反映红旗渠伟大,红旗渠精神更伟大。国外友人深有感触的讲,从红旗渠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
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我们要采取多种形式,多项措施,全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红旗渠精神为动力,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两个务必”,强化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做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为安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证。
二是继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必须与加快安阳发展紧密结合。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安阳市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特别是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我们还需要不懈奋斗。发展是第一要务。我们举办红旗渠精神展,根本的目的就在于以此为契机,通过弘扬红旗渠精神,更好地凝聚全市上下的力量,自强不息,团结拼搏,推动安阳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近年来,我们坚持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相结合,艰苦创业与科学发展相结合,确立了“农业立市、工业强市、三产富市、文化兴市”的发展战略,制定了提前两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提出了建成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规划。当前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推进“工业振兴工程”,充分发挥龙头和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工业化水平,加快从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的进程,要加大改革开放力度,非公有制经济与招商引资工作“内外并进”,促进安阳市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更加注重农村工作,大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有效化解“三农”问题。坚持科学统筹发展,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推动文化旅游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拓宽城乡就业空间,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全市各行各业中广泛深入开展“我为红旗渠精神添光彩”大讨论,及各种竞赛活动,使红旗渠精神进社区、进单位、进千家万户,在全市上下形成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干事创业、苦干争先的浓厚氛围,让红旗渠精神在我们安阳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第二篇:安阳市委市政府“首都红旗渠精神展”工作总结
在举国上下欢庆共和国55岁华诞的喜庆日子里,我们在首都北京成功举办了为期18天的红旗渠精神展,无论是在首都北京,还是在全国,都引起了强烈反响。现将整个情况小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此次展览在河南省委的高度重视和直接指导下,由安阳市委、市政府主办,林州市委、市政府承办,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筹备,9月29日在北京国家博物馆正式开展,原定于10月10日结束,应首都广大观众的强烈要求,报请有关部门同意,决定延期至10月16日,共18天时间。对此次展览,可以概括为四句话:领导重视,效果明显,反响强烈,组织严密。
一是领导重视。中央、河南省有关领导同志十分关心此次展览活动。筹备期间,河南省委书记李克强,省长李成玉先后做了重要指示。省委副书记王全书,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孔玉芳,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柏栓等同志多次亲自审稿、听取汇报。展览期间,正值国庆假期,王全书同志又连续多天坐阵指挥,现场指导。孔玉芳部长10月14日又在百忙之中参加了我们的研讨会。9月29日上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陈奎元等国家领导同志出席展览开幕式并参观展览。当天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参观展览,并指出,红旗渠精神不仅是林州的、安阳的、河南的精神财富,而且是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不仅过去需要,而且现在和今后更需要。我们要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继续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进程。9月30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认真观看了展览。最后李长春同志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强调,我多次看过红旗渠,倡导弘扬红旗渠精神,你们来北京办红旗渠精神展览,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 事情,感谢你们。红旗渠精神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继续保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践行“三个代表”,坚持求真务实,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他指出,举办红旗渠精神展览很有意义,是对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有效方式,要组织更多的中学生和大学生来参观,使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代代相传。10月3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中央军委委员、空军司令员乔清晨,武警部队司令员吴双战,军委办公厅主任贾廷安,副主任曹一民参观展览。曹刚川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进的精神力量。军队也要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光荣传统,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把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提高到新水平。10月10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傅铁山参观展览。原党和国家领导人宋平同志,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吉炳轩等领导同志,也先后参观了展览,并对这次展览和红旗渠精神给予高度评价。
二是效果明显。在为期18天的展览期间,展馆内每天都是人头攒动,观展人群中,有北京市民也有外地游客,有白发老人也有少年儿童,有党政领导也有机关干部,有少数民族群众也有国外友人,还有军人、学生,他们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大都是慕名专程而来,可以说这次展览的规模在安阳、林州是空前的。据统计,整个展览期间,参观红旗渠精神展的观众人数已经达到26万人次,团体组织前来参观的单位达到250多批次。
三是反响强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闻宣传力度大。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网、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等各级各类共70余家媒体,对此次展览都给予了高度关注。从报刊到电视,从电台到网站,展览期间每天都可以在媒体上看到大量的相关报道,可以这样说,我们用红旗渠精神宣传红旗渠精神,打了一场漂亮的新闻宣传“立体战”。据不完全统计,整个展览期间,全国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已累计发稿800余篇(条),其中,中央和北京其他媒体230余条(新华社通稿16条,人民日报20条,头版1个,农民日报头版头条 1条,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5条,专题4个,其中焦点访谈1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8条,北京电视台10条,20分钟专题节目1期),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网都开设了《呼唤红旗渠精神》专栏,整个展览期间网上宣传也是这次宣传的一个亮点,18天时间共有网页4000余个,700余篇(条),其中新华网86篇,人民网61篇,央视国际网102篇,新浪网54篇,千龙网45篇。在整个展览期间,我们的省、市媒体也做了大量的深度报道。记者们放弃节假日休息,不辞劳苦,连续作战,充分体现了我们的记者队伍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充分说明了在关键时刻和重大宣传战役面前,我们的记者队伍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另一方面是观众感受深。为使大家更好地了解红旗渠,理解红旗渠精神,我们选派了有一定经验的讲解员进行现场解说。观众中有的人到过红旗渠,大部分人只是听说过,看了这次展览,普遍反映红旗渠伟大,红旗渠精神更伟大。国外友人深有感触的讲,从红旗渠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参展的观众怀着崇敬的心情,用心听、用笔记、拍照留念、题词留言。很多北京市民自己看后,又第二次、第三次带着全家来看。热心的观众还对安阳、林州的发展,以及此次展览活动提出中肯意见。驻京许多机关、学校、企业把参观展览作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难得机会,作为进行党性教育的生动课堂,把党、团等组织活动放在展馆内举行。观众们的感慨、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整个展览期间,参展观众留言、题字、签名达30多本、3200余条。观众深有感触地讲,红旗渠是中国人的骄傲,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仍需要大力弘扬这种精神。时代呼唤红旗渠精神,民族振兴需要这种精神。大家普遍认为,红旗渠精神展办的及时,办的好,给全国人民送上了一份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是组织严密。此次展览从提出、策划、筹备到正式开展,时间很短。展览采用珍贵的历史照片,沙盘模型,部分实物,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分为《肩负人民的重托》、《千军万马战太行》、《红旗渠精神谱新篇》、《红旗渠连着中南海》四个部分,全面展示和回顾了红旗渠精神的孕育、形成和发展过程。同时,围绕“弘扬光大红旗渠精神”这一主题,结合此次展览,我们先后组织了红旗渠精神座谈会、红旗渠精神展笔会,安阳旅游推介会,红旗渠精神研讨会等一系列相辅相成的活动,掀起了一次又一次展览高潮。在整个展览期间,我们得到了中宣部、河南省委宣传部、国家博物馆等中央、北京市、河南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9月21日,我们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举行了新闻发布会。9月28日,中宣部新闻局又专门召开新闻协调动员会,强调中宣部非常重视此次展览活动,要像宣传报道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宣传弘扬红旗渠精神。要把红旗渠精神的宣传报道作为十六届四中全会后继报道的重要内容,并对展览的新闻报道工作作了非常具体、全面的安排。正是由于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此次展览活动才得以成功举办,顺利进行。同时,我们安阳市以及林州市的有关工作人员,用红旗渠精神来办红旗渠精神展,尽管工作任务繁重,生活条件艰苦,但却兢兢业业,毫无怨言,尽职尽责,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保证了活动紧张有序进行,确保了整个展览活动的成功举办。
二、举办红旗渠精神展的重要作用
最直接最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三点:
一是宣传了红旗渠,宣传了红旗渠精神,为进一步弘扬光大红旗渠精神增添了动力。40年来,红旗渠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胡锦涛同志强调,“必须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江泽民同志指出,“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人们呼唤红旗精神,弘扬红旗精神是时代的要求。作为红旗渠的故乡,红旗渠精神的发源地,我们有义务,更有责任把红旗渠精神推向全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次红旗渠精神展为人们更进一步了解红旗渠和红旗渠精神搭建了平台,选择了载体。从展览情况看,我们实现了这个目的,而且展览的规模和反响,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料。
二是宣传了河南、宣传了安阳、宣传了林州,扩大了安阳在北京、在全国的影响。安阳市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有着3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甲骨文的故乡,易经的发祥地,是一座既有古老文明历史,又具现代化生机的城市。通过举办展览,使更多的人在了解红旗渠的同时,进一步了解了安阳,认识了安阳,使安阳更好地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发展需要环境,招商引资需要环境,这次展览本身就是一次推介安阳的大好机会,也为安阳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环境,同时,也树立了河南在全国的良好形象。
三是鼓舞士气,凝聚了力量。红旗渠精神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安阳人。在新时期、新任务面前,举办红旗渠精神展,在全国具有较大的影响,在安阳上下的反响更为强烈。全市各级表示,弘扬好、发展好红旗渠精神,安阳必须走在前列,做出表率。近一个月来,安阳全市上下正在进行弘扬红旗渠精神的大讨论,形成了又一次思想解放的热潮。这次展览极大地鼓舞了安阳人民的士气,更加有力地凝聚了全市上下的力量,为振兴安阳而开拓进取,奋力拼搏。
三、如何进一步继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
作为红旗渠精神的发源地,作为主办单位,我们对此次展览的成功举办感到由衷的高兴,但同时也更为深刻地感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高期盼,进一步增加了做好安阳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对我们安阳市来讲,弘扬红旗渠精神就是要做到“两个结合”。
一是继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必须与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当前面临的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红旗渠精神忠实实践党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宗旨路线。历史上长期困扰林州人民生产生活的缺水问题,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才能得到根本解决,修建红旗渠的10年岁月,林州各级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3万多名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青年民兵始终战斗在第一线。红旗渠精神鲜明体现了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那么苦的条件,那么大的工程,如果不能求真务实,从实际出发科学决策;如果不能与时俱进,苦干加巧干,很难想像能够用10年时间建成一条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林州人民吃水难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现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与当年修建红旗渠时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少数党员干部身上,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有所淡化,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发扬不够,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成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我们要采取多种形式,多项措施,全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红旗渠精神为动力,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两个务必”,强化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做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为安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证。
二是继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必须与加快安阳发展紧密结合。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安阳市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特别是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我们还需要不懈奋斗。发展是第一要务。我们举办红旗渠精神展,根本的目的就在于以此为契机,通过弘扬红旗渠精神,更好地凝聚全市上下的力量,自强不息,团结拼搏,推动安阳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近年来,我们坚持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相结合,艰苦创业与科学发展相结合,确立了“农业立市、工业强市、三产富市、文化兴市”的发展战略,制定了提前两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提出了建成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规划。当前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推进“工业振兴工程”,充分发挥龙头和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工业化水平,加快从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的进程,要加大改革开放力度,非公有制经济与招商引资工作“内外并进”,促进安阳市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更加注重农村工作,大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有效化解“三农”问题。坚持科学统筹发展,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推动文化旅游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拓宽城乡就业空间,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全市各行各业中广泛深入开展“我为红旗渠精神添光彩”大讨论,及各种竞赛活动,使红旗渠精神进社区、进单位、进千家万户,在全市上下形成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干事创业、苦干争先的浓厚氛围,让红旗渠精神在我们安阳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第三篇:安阳市委市政府首都红旗渠精神展工作总结(精)
安阳市委市政府“首都红旗渠精神展”工作总结
在举国上下欢庆共和国55岁华诞的喜庆日子里,我们在首都北京成功举办了为期18天的红旗渠精神展,无论是在首都北京,还是在全国,都引起了强烈反响。现将整个情况小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此次展览在河南省委的高度重视和直接指导下,由安阳市委、市政府主办,林州市委、市政府承办,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筹备,9月29日在北京国家博物馆正式开展,原定于10月10日结束,应首都广大观众的强烈要求,报请有关部门同意,决定延期至10月16日,共18天时间。对此次展览,可以概括为四句话:领导重视,效果明显,反响强烈,组织严密。
一是领导重视。中央、河南省有关领导同志十分关心此次展览活动。筹备期间,河南省委书记李克强,省长李成玉先后做了重要指示。省委副书记王全书,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孔玉芳,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柏栓等同志多次亲自审稿、听取汇报。展览期间,正值国庆假期,王全书同志又连续多天坐阵指挥,现场指导。孔玉芳部长10月14日又在百忙之中参加了 我们的研讨会。9月29日上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陈奎元等国家领导同志出席展览开幕式并参观展览。当天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参观展览,并指出,红旗渠精神不仅是林州的、安阳的、河南的精神财富,而且是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不仅过去需要,而且现在和今后更需要。我们要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继续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进程。9月30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认真观看了展览。最后李长春同志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强调,我多次看过红旗渠,倡导弘扬红旗渠精神,你们来北京办红旗渠精神展览,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感谢你们。红旗渠精神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继续保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践行“三个代表”,坚持求真务实,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他指出,举办红旗渠精神展览很有意义,是对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有效方式,要组织更多的中学生和大学生来参观,使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代代相传。10月3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中央军委委员、空军司令员乔清晨,武警部队司令员吴双战,军委办公厅主任贾廷安,副主任曹一民参观展 览。曹刚川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进的精神力量。军队也要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光荣传统,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把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提高到新水平。10月10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傅铁山参观展览。原党和国家领导人宋平同志,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吉炳轩等领导同志,也先后参观了展览,并对这次展览和红旗渠精神给予高度评价。
二是效果明显。在为期18天的展览期间,展馆内每天都是人头攒动,观展人群中,有北京市民也有外地游客,有白发老人也有少年儿童,有党政领导也有机关干部,有少数民族群众也有国外友人,还有军人、学生,他们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大都是慕名专程而来,可以说这次展览的规模在安阳、林州是空前的。据统计,整个展览期间,参观红旗渠精神展的观众人数已经达到26万人次,团体组织前来参观的单位达到250多批次。
三是反响强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闻宣传力度大。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网、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等各级各类共70余家媒体,对此次展览都给予了高度关注。从报刊到电视,从电台到 网站,展览期间每天都可以在媒体上看到大量的相关报道,可以这样说,我们用红旗渠精神宣传红旗渠精神,打了一场漂亮的新闻宣传“立体战”。据不完全统计,整个展览期间,全国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已累计发稿800余篇(条),其中,中央和北京其他媒体230余条(新华社通稿16条,人民日报20条,头版1个,农民日报头版头条1条,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5条,专题4个,其中焦点访谈1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8条,北京电视台10条,20分钟专题节目1期),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网都开设了《呼唤红旗渠精神》专栏,整个展览期间网上宣传也是这次宣传的一个亮点,18天时间共有网页4000余个,700余篇(条),其中新华网86篇,人民网61篇,央视国际网102篇,新浪网54篇,千龙网45篇。在整个展览期间,我们的省、市媒体也做了大量的深度报道。记者们放弃节假日休息,不辞劳苦,连续作战,充分体现了我们的记者队伍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充分说明了在关键时刻和重大宣传战役面前,我们的记者队伍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另一方面是观众感受深。为使大家更好地了解红旗渠,理解红旗渠精神,我们选派了有一定经验的讲解员进行现场解说。观众中有的人到过红旗渠,大部分人只是听说过,看了这次展览,普遍反映红旗渠伟大,红旗渠精神更伟大。国外友人深有感触的讲,从红旗渠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参展的观众怀着崇敬的心情,用心听、用笔记、拍照留念、题词留言。很多北 京市民自己看后,又第二次、第三次带着全家来看。热心的观众还对安阳、林州的发展,以及此次展览活动提出中肯意见。驻京许多机关、学校、企业把参观展览作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难得机会,作为进行党性教育的生动课堂,把党、团等组织活动放在展馆内举行。观众们的感慨、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整个展览期间,参展观众留言、题字、签名达30多本、3200余条。观众深有感触地讲,红旗渠是中国人的骄傲,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仍需要大力弘扬这种精神。时代呼唤红旗渠精神,民族振兴需要这种精神。大家普遍认为,红旗渠精神展办的及时,办的好,给全国人民送上了一份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是组织严密。此次展览从提出、策划、筹备到正式开展,时间很短。展览采用珍贵的历史照片,沙盘模型,部分实物,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分为《肩负人民的重托》、《千军万马战太行》、《红旗渠精神谱新篇》、《红旗渠连着中南海》四个部分,全面展示和回顾了红旗渠精神的孕育、形成和发展过程。同时,围绕“弘扬光大红旗渠精神”这一主题,结合此次展览,我们先后组织了红旗渠精神座谈会、红旗渠精神展笔会,安阳旅游推介会,红旗渠精神研讨会等一系列相辅相成的活动,掀起了一次又一次展览高潮。在整个展览期间,我们得到了中宣部、河南省委宣传部、国家博物馆等中央、北京 市、河南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9月21日,我们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举行了新闻发布会。9月28日,中宣部新闻局又专门召开新闻协调动员会,强调中宣部非常重视此次展览活动,要像宣传报道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宣传弘扬红旗渠精神。要把红旗渠精神的宣传报道作为十六届四中全会后继报道的重要内容,并对展览的新闻报道工作作了非常具体、全面的安排。正是由于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此次展览活动才得以成功举办,顺利进行。同时,我们安阳市以及林州市的有关工作人员,用红旗渠精神来办红旗渠精神展,尽管工作任务繁重,生活条件艰苦,但却兢兢业业,毫无怨言,尽职尽责,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保证了活动紧张有序进行,确保了整个展览活动的成功举办。
二、举办红旗渠精神展的重要作用 最直接最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三点:
一是宣传了红旗渠,宣传了红旗渠精神,为进一步弘扬光大红旗渠精神增添了动力。40年来,红旗渠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胡锦涛同志强调,“必须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江泽民同志指出,“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人们呼唤红旗精神,弘扬红旗精神是时代的要求。作为红旗渠的故乡,红旗渠精神的发源地,我们有义务,更有责任把红旗渠精神推向全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次红旗渠精神展为人们更进一步了解红旗渠和红旗渠精神搭建了平台,选择了载体。从展览情况看,我们实现了这个目的,而且展览的规模和反响,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料。
二是宣传了河南、宣传了安阳、宣传了林州,扩大了安阳在北京、在全国的影响。安阳市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有着3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甲骨文的故乡,易经的发祥地,是一座既有古老文明历史,又具现代化生机的城市。通过举办展览,使更多的人在了解红旗渠的同时,进一步了解了安阳,认识了安阳,使安阳更好地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发展需要环境,招商引资需要环境,这次展览本身就是一次推介安阳的大好机会,也为安阳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环境,同时,也树立了河南在全国的良好形象。
三是鼓舞士气,凝聚了力量。红旗渠精神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安阳人。在新时期、新任务面前,举办红旗渠精神展,在全国具有较大的影响,在安阳上下的反响更为强烈。全市各级表示,弘扬好、发展好红旗渠精神,安阳必须走在前列,做出表率。近一个月来,安阳全市上下正在进行弘扬红旗渠精神的大讨论,形成了又一次思想解放的热潮。这次展览极大地鼓舞了 7 安阳人民的士气,更加有力地凝聚了全市上下的力量,为振兴安阳而开拓进取,奋力拼搏。
三、如何进一步继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
作为红旗渠精神的发源地,作为主办单位,我们对此次展览的成功举办感到由衷的高兴,但同时也更为深刻地感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高期盼,进一步增加了做好安阳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对我们安阳市来讲,弘扬红旗渠精神就是要做到“两个结合”。
一是继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必须与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当前面临的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红旗渠精神忠实实践党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宗旨路线。历史上长期困扰林州人民生产生活的缺水问题,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才能得到根本解决,修建红旗渠的10年岁月,林州各级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3万多名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青年民兵始终战斗在第一线。红旗渠精神鲜明体现了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那么苦的条件,那么大的工程,如果不能求真务实,从实际出发科学决策;如果不能与时俱进,苦干加巧干,很难想像能够用10年时间建成一条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林州人民吃水难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现在我们的工作和 生活条件与当年修建红旗渠时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少数党员干部身上,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有所淡化,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发扬不够,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成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我们要采取多种形式,多项措施,全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红旗渠精神为动力,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两个务必”,强化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做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为安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证。
二是继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必须与加快安阳发展紧密结合。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安阳市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特别是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我们还需要不懈奋斗。发展是第一要务。我们举办红旗渠精神展,根本的目的就在于以此为契机,通过弘扬红旗渠精神,更好地凝聚全市上下的力量,自强不息,团结拼搏,推动安阳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近年来,我们坚持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相结合,艰苦创业与科学发展相结合,确立了“农业立市、工业强市、三产富市、文化兴市”的发展战略,制定了提前两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提出了建成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 规划。当前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推进“工业振兴工程”,充分发挥龙头和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工业化水平,加快从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的进程,要加大改革开放力度,非公有制经济与招商引资工作“内外并进”,促进安阳市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更加注重农村工作,大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有效化解“三农”问题。坚持科学统筹发展,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推动文化旅游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拓宽城乡就业空间,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全市各行各业中广泛深入开展“我为红旗渠精神添光彩”大讨论,及各种竞赛活动,使红旗渠精神进社区、进单位、进千家万户,在全市上下形成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干事创业、苦干争先的浓厚氛围,让红旗渠精神在我们安阳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第四篇:红旗渠精神展新闻发布会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刚刚闭幕,即将迎来共和国55岁华诞之际,我们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弘扬红旗渠精神大型展览,纪念红旗渠通水4O周年,旨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记“两个务必’’,进一步提高执政为民水平。这将是继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展览后在京举办的又一个弘扬民族精神的大型展览。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领导有,中共安阳市委书记靳绥东,中共河南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姚立新,中共安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笑东,中共安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宋凤仙,中共林州市委书记来亮。同时我们邀请了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等70多家新闻单位,在此,对各位领导和新闻界的朋友们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相信通过各家媒体的大力宣传,将会进一步提高红旗渠的知名度,扩大红旗渠在国际国内的影响。
上世纪60年代,在共和国最困难的时期,为了改善生存条件林县人民在党的英明领导下,不畏艰难苦战1O年,修建各种建筑物7193座,挖砌土石方1696.19万立方米,投资7154.7万元,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人工天河——红旗渠。红旗渠的建成,彻底改变了林县干旱缺水的历史。红旗渠通水40年来,共引水85亿立方米,灌溉面积8000万亩次,增产粮食15.9亿公斤。同时,还带动和促进了林州各行各业的巨大变化。据统计,红旗渠年净创效益4000余万元,40年来共创效益17亿元,相当于建渠总投资的23倍。红旗渠被林州人民称为“生命渠”、“幸福渠”。
红旗渠成为我国水利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曾被周恩来总理称为“新中国建设史上的奇迹’’。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更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亲临红旗渠视察。1995年,胡锦涛同志视察红旗渠时指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仍要继续弘扬当年的修渠精神,把红旗渠精神代代传下去”,1996年,江泽民同志在视察红旗渠时亲笔题词:“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是一座不朽的丰碑,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永恒的旗帜,并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我们举行红旗渠通水40周年纪念活动,是为了进一步弘扬红旗渠精神,通过展览将全面展示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重新安排林州河山的光辉历史,充分展示红旗渠的壮观景象和林州的崭新形象,让世人更多的了解林州,认识红旗渠,感悟红旗渠精神。通过展览,充分展示设市十年来林州经济与社会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示林州人民不畏艰难、拼搏不止的创业风采,激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人民群众求真务实、干事创业的精神,共同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谢谢大家!
第五篇: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是上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人民历时10年建造起来的一条人工天河,誉满华夏,播扬五洲,可以和我国历史上任何一条名渠相媲美。周恩来总理曾说:“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外国朋友来到中国,应该去参观一下红旗渠。”从1969年红旗渠竣工以来,先后到此参观的外宾就有来自五大洲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700人之多,他们无不对红旗渠发出由衷地赞叹。红旗渠也是全国的一面红旗,40多年来国内前来参观学习的达162.4万人,现在它已成为太行山上著名的旅游胜地。
红旗渠的确是一个奇迹,它奇在哪里呢?
第一,跨省跨县跨流域引水,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农耕社会,水是生存的命脉。历史上因水利纠纷,省与省之间,县与县之间,甚至鸡犬之声相闻的邻里之间,时常发生争斗,有的还开枪动炮,造成死伤悲剧。河南省林县与山西省平顺县相隔巍巍太行山,将平顺县浊漳河的水引进林县,是林县人民千百年的梦想,这一梦想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变成了现实,而且主干渠有20公里建在平顺县境内,施工三个月。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体现了山西人民顾全大局的崇高精神和风格。
第二,劈山填谷,工程艰巨,改变了河山旧貌。红旗渠从1960年2月动工,到1969年7月建成,历时10年。总投工3740.2万个,总干渠长达70.6公里,干渠、支渠和斗渠总长度1520多公里,削平了1250个山头,打通了211个隧道,挖土石方1818万立方米,相当于从哈尔滨到广州修筑一道高3米、宽2米的“万里长城”。同时,修建小型水库48座,塘堰346座,各种建筑物12408座,架设渡槽157个,还建起了扬水站、水电站等等,重新安排了林县的山山水水。
第三,困难时期办大事,展示了人民群众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红旗渠开工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国际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封锁、制裁我国。林县人民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毅然上马红旗渠项目,“流自己的汗,干自己的事”,充分体现了不怕困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气概。当时,新中国成立只有10年,尚属“一穷二白”,科学技术落后,没有任何现代化施工手段,这样一条人工天河基本上是靠人一锤一钎干出来的。期间还历经了“文革”十年的曲折及影响。在重重困难的情况下,建成红旗渠如此宏伟的工程,实在是可歌可泣的壮举!
第四,结束了林县人民祖祖辈辈缺水盼水的历史,为提高群众生活和发展工农业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林县历史上严重缺水,十年九旱,小旱薄产,大旱绝产,人畜吃水十分困难。红旗渠的建成,功在当代,造福千秋。不仅解决了全县人畜吃水困难,而且把大部农田变成了水浇地,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为逐步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奠定了基础。
红旗渠的建成,铸造了宝贵的红旗渠精神。今天,我们回顾总结和弘扬红旗渠精神,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关键
红旗渠的建设,从计划的提出到勘察、设计、施工,时任县委书记杨贵同志是最直接的领导者、组织者,被誉为是建设红旗渠的旗手。当地群众说:南有都江堰,北有红旗渠;古有李冰,今有杨贵。这充分说明了杨贵同志在红旗渠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杨贵同志是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逐步成长起来的干部。正是因为他长期坚持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树立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使他能够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领林县人民干出了红旗渠这一惊天动地的伟大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林县人民政治上翻了身,但经济上还没有完全翻身,许多人仍过着糠菜半年粮的苦日子。缺水,是影响林县发展的主要矛盾,也是全县父老乡亲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1954年,杨贵同志到林县担任县委书记后,对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医疗、文化、教育等问题全面调研,特别是把解决缺水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提出了水字当头、全面发展的方针。他积极发动群众挖掘山泉水,管住天上水,开渠、打井,修建中小型水库、塘坝„„,建起一批水利工程,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1959年遇到特大旱灾,全县无水可用。在这种情况下,县委派出三个调查组到外县找水源。杨贵同志带领的一组,越过太行山来到山西省平顺县,发现浊漳河水源丰富,大胆提出了“引漳入林”的方案,希望从根本上解决林县人民的困难,辛苦一代,造福万代。经河南、山西两省协调,批准了这一工程。
然而,好事并不好办,真正办好,困难重重。当时不仅在技术、物质方面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更重要的是大家对能否建成红旗渠的看法不尽一致。有人表示怀疑,有人甚至坚决反对。究竟是干还是不干,是大干还是小干,是自力更生,还是等、靠、要,从领导干部到群众,从党内到党外,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终,绝大多数人认识到“引漳入林”是一个关系林县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林县县委经过分析,下定决心,无论困难有多大,也要把这件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办好。1960年农历正月十五,全县3.7万民工浩浩荡荡开赴主干渠第一线,正式拉开了工程的帷幕。
40多年过去了。实践证明,修建红旗渠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效益是巨大的。当杨贵同志调离林县时,自发为他送行的群众排成了长龙,一片感谢、赞扬声。有的端着一碗清水,有的泣不成声,苦苦挽留,还有的打出横幅“太行一渠清水,杨贵一身正气”。群众的感情说明,领导干部只有心里装着群众,时时刻刻为群众着想,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才会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做出经得住历史检验的功绩。历史的脚步永不停留,情况时刻变化,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也在不断变化,而我们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任务是无限的,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而不懈奋斗。
二、相信和依靠群众,是我们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
红旗渠的建设,是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没有群众的愿望和创造,不会产生修建红旗渠的设想;没有干部和广大群众的苦干精神,也不可能建成红旗渠。
修建红旗渠的设想来自于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创造。杨贵同志多次深入山区,既了解各地严重缺水的状况,又总结群众因地制宜创造的新鲜经验。他在下乡调研中发现,地处深山区的桑耳庄和马家山劈山修渠解决了人畜用水的经验;了解到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修建的爱民渠,解决了几个村的用水问题。在许多典型经验的启发下,他逐步形成了劈开太行山、“引漳入林”的思路。实践证明,领导干部只有参与群众的生产活动,才能掌握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在红旗渠的建设中,每一寸渠道、每一个涵洞、每一个渡槽、每一座桥梁„„,都饱含着人民群众的心血和汗水。建渠10年间,参加建设的民工约30万人。领导、群众、技术人员同心协力,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遇到问题同群众商量,相信和依靠技术人员,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期间,人民群众也表现出了巨大的牺牲精神,危险中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令人无比感动。工程技术人员吴祖太在一个隧洞施工出现塌方时,明知有危险,但为了民工安全,他和姚村卫生院院长李茂德一起入洞查看,不幸牺牲。除险队长任羊成,每天腰系大绳,飞崖除险,为崖下修渠民工的安全开路。有一次从半崖上掉下来,掉到荆棘窝里,浑身扎满了枣刺,还被磕掉了三颗牙,仍不下火线。建渠的10年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模范,先后有81位同志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将永远受到人民的敬仰。
修建红旗渠中惊心动魄的场面、可歌可泣的故事数不胜数。它说明,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被发动和组织起来的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可以改天换地!领导干部要永远和人民群众在一起,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成功的法宝。
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革命和建设的传家宝,要世世代代发扬光大
兴建红旗渠的年代,我国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是干还是不干?是早干还是晚干?当时的林县县委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早干早受益,晚干多受苦,全县群众为解干旱之苦,迫切要求早干、大干、快干。县委分析了自身的实际困难,提出用精神凝聚力量,号召全县人民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保证了工程的胜利。任村公社承担渠首截流任务,指挥部派出500名强壮劳力组成突击队投入战斗。截流筑坝需要大量沙石,队员们在羊肠小道上迅跑如飞,脚上磨出血泡,肩膀压得红肿,也不停歇。一个月内平均每人穿破四双布鞋,磨烂六个垫肩。最后截流的10米工程,河水翻滚,奔腾咆哮。人们喊着口号把一块块巨石、一筐筐石渣、一个个沙袋同时投向龙口,但随即被激流冲走。几个人将几百斤重的巨石抛下,亦无踪影。在这种情况下,群众激情满怀,124人组成了三道人墙,手拉手,肩并肩,挺立在寒冷的河水里,在人墙的掩护下,垒起了一块块巨石,贴上了一个个沙袋,填上了一筐筐石渣,终于使大坝合拢,截流成功。
红旗渠建设中,群众按受益面积出工,自备工具,自带口粮。石灰自己烧,水泥自己造,节约每一分钱。整个红旗渠建设总投资6865万多元,其中国家资助1025万多元,仅占总投资的14.94%。更为值得称道的是,在红旗渠建设的10年中,没有一次请客送礼,没有一处挥霍浪费,没有一例贪污受贿,没有一个人挪用建渠物资,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啊!这不就是我们党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吗?这不就是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的传承吗?
四、坚持实事求是,讲真话、不讲假话,就会无往而不胜
求真务实,勇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是红旗渠成功的又一关键所在。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杨贵同志作为主要领导经常听取群众和技术人员的意见。当“引漳入林”工程开工20多天后,在工地上参加劳动的杨贵同志,发现战线太长,力量分散,工效很低。他随即与民工、技术人员座谈,听取意见;紧急召开县委常委会议,作出决定,缩短战线,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把主要力量集中摆在山西境内20公里长的渠道上,既可尽快把漳河水引入林县境内,又可减轻山西人民的负担。这样调整力量后,只用3个多月就把20公里的渠道建好。1958年,许多地方刮起了“五风”,不少领导干部被吹得东倒西歪,杨贵同志却始终坚持实事求是。1958年夏收后召开小麦产量汇报会,不管上级怎么施压,怎么诱导,他始终说:单产114斤。1958年秋种时,地委要求深翻1米,他算了一笔账,如果这样深翻,必然耽误播种,在受到严厉批评的情况下,他仍坚持从实际出发,第二年小麦获得丰收。大办钢铁时,没有矿石的南乐、清丰两县也来林县炼铁,地委要求每县5万人上阵。结果,炼出来的只是一些含硫很高的铁疙瘩。期间,毛主席路过新乡在专列上召开座谈会。杨贵当着省委、地委同志的面汇报了大炼钢铁砍了不少树,铁的产量很低、质量不高,影响秋收等问题。毛主席听了汇报后说:“毁了林又炼不出铁,劳民伤财啊!”“粮食是农民的血汗,那么好的庄稼没人收,烂在地里,农民要骂娘的,那我们就对不起农民喽!”当杨贵向毛主席汇报,大炼钢铁中自己也有浮夸时,毛主席说:“这不怪你。是一股风啊!风吹草动,风旋树摇哇。风来了,你不顺风走,风会把你吹倒,甚至会把你吹到大峡谷里去的。”第二次郑州会议时,毛主席就公社规模,纠正共产风、浮夸风、办食堂等问题召开座谈会,杨贵同志也参加了。他把看到的问题如实地向毛主席汇报,再一次受到毛主席的赞许。
还有两件事也充分反映了只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就最终能够坚持真理、纠正错误。1961年7月,在一次会议上,一位领导同志批评红旗渠建设是“左的阴魂不散,死抱着红旗不放”,“杨贵是个死官僚”,要撤销他的职务。小组讨论时,林县县委组织部长路加林说:领导同志对林县的批评不符合实际。这位领导很生气,确定撤销他的组织部长职务。随后,通知各县县委书记参加会议。杨贵同志到会后即找到地委书记提出三条意见:第一,组织部长的意见是对的;第二,不同意撤销这位组织部长的职务,如果修建红旗渠是错误的,责任在他,由他承担;第三,请地委将他的意见报告省委和党中央。在第二天的会议上,杨贵同志介绍了林县缺水的历史及修建红旗渠的意义,并表示不同意撤销组织部长的职务;提出对当前农村出现的问题,要实事求是地分析,不能只责备下边。他的发言得到与会同志的理解。这位领导同志在派人作了调查之后,承认自己批评错了,不久就恢复了那位组织部长的职务。
1962年11月,上面派人来调查林县银行行长路明顺同志“违规”动用退赔款用于建设红旗渠的问题。杨贵和县里其他领导同志共同向调查组汇报,说明动用的是退赔以后的余款,是县委决定用于红旗渠建设的,与路明顺同志无关。调查组要处理分管书记,撤销路明顺职务,县委不同意,最后给了路明顺一个党内警告处分。事情报到分管副总理李先念那里,李先念说:“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也不要把它看得过重了。动用这个钱合情合理,只不过有点不合乎当时的规定。”1970年财政部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向党中央报告,肯定了林县当年的做法是正确的,终于分清了是非。
红旗渠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领导干部要做到实事求是,其最核心、最关键的是不计较个人得失,而以是否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党的事业为标准。只要有这样一种精神,就可以做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因为任何真理都是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党的事业的;同样,任何错误都是不利于人民、不利于党的事业的。执行上级指示,要把坚定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观察和处理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样就会无往而不胜。
五、加强党的工作是完成好各项任务的根本保证
在修建红旗渠过程中,林县县委首先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成为带领群众前进的坚强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杨贵和县委一班人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优良传统,把党的基本理论与林县的实际紧密结合,抓住了干旱缺水这一主要矛盾,大搞水利建设,因而取得了显著成效。
杨贵同志是修建红旗渠的举旗人,但在这一旗帜下前进的是县委领导集体,是全县的广大党员干部和千百万群众。由于始终把坚持民主集中制摆在重要位置,所以他做到了既大胆负责,又集思广益,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从不个人说了算;尤其是注重发挥每一个领导成员的作用,从不包办代替,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创造性。红旗渠兴建伊始就注重发挥党团员、党团组织的作用,加强思想教育,使党员、干部正确认识修建红旗渠的意义,自觉成为修渠的宣传员、工作员、战斗员,成为走在前列的带头人。每一个党团员都充分发挥了先锋战士的作用,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吃苦在前,艰巨任务在前,危险在前,是每个党团员的自觉行动。24岁的女党员李改云,是姚村公社第一营妇女营长。有一次她检查施工情况时,忽然看到崖壁上有碎石滚落,判断崖壁要坍塌,立即呼喊大家赶快躲开。有一青年姑娘吓得不知所措,她急步向前将其推出。就在这时山体崩塌了,李改云被压在了乱石下,救出来时她已不省人事,人们火速将她送进医院抢救。她稍一清醒,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还有人压在下面吗?”她身体好转后说:“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流点血算得了什么?为了水,就是把一腔热血都洒了也值得。一个人的鲜血和生命,哪有全县人民的水重要和宝贵呀!”英雄说人民之水贵如血,人民说英雄之血浓于水。水与血,血与水,其中的深情厚意,比山高,比水深。
红旗渠精神将永远鼓舞和激励我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