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4 20:37: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对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发展状况的调查

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仅是引导农民融入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组织形式。近年来,我市着力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工建设,有效地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以培育组织载体、创新经营机制,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为出发点,推动了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截止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7个,成员总数9182人。按产业类型划分,种植业25个,养殖业23个,渔业3个,农机3个,劳务、运输、草编等产业13个;从服务领域看,以技术及信息服务为主的41个,以营销服务为主的15个,加工服务的1个,提供产加销综合服务的10个;就组织形式而言,村支部牵头领办的25个,专业大户牵头兴办的34个,农业技术部门牵头兴办的4个,其他类型4个。

根据调查,虽然目前这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所联系的农户数量还不多,但在一定程度上将原来各自为阵的生产、加工、营销、科研、技术推广等环节有机的联结在一起,有效地解决了土地承包到户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经营粗放等问题,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其运作模式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大户带动型。主要由长期从事种养或运销的经营大户、能手等为了加快发展,共同低御市场风险牵头组建的专业合作组织,这是目前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主要形式,运作模式为“合作组织+农户+基地”,其组织-1-的民间性、独立性很强。二是村支部牵头带动型。主要是“合作组织+支部+农户+基地”的组织形式。合作组织把分散经营的农户联合起来,促进了主导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提高了市场的竞争力,增强了辐射带动力。三是涉农部门带动型。主要由涉农部门牵头兴办,其运作模式为“合作组织+部门+农户+基地”,这种类形的合作组织能充分发挥部门的技术、场地、营销优势,具有创新农技推广模式,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作用。四是企业带动型。即由运销、加工等龙头企业牵头创建的“公司+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形式。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企业优势,发挥合作组织的桥梁与纽带作用,联接基地、农户与市场,构建起联结比较紧密的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系,企业在组织中具有核心地位。

二、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与作用

调查发现,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体现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上。具体表现在:一是为会员提供生产与技术服务。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搜集,引进新技术、新品种,积极开展技术推广与培训,指导和引导农民科学生产,推进科学种养,增加技术含量,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二是提高了会员的组织化程度。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把分散经营地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农业生产、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生产经营活动,增强了农民抵御农业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解决了分散经营的小农户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减少了市场中间环节的盘剥,降低了农业生产经营成本,保护了农民利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如西渠草编协会。三是通过拟定行

业发展策略、制定行业标准、调解彼此纠纷,加强了行业自律,维护了市场秩序。

第二是体现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上。表现在:一是能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促进规模经济发展。二是整合农业生产要素,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地汇集和整合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土地、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自觉形成了“协会+农户+市场”的生产经营模式,把农业现代科技用于各个生产环节,从而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第三是体现在推进制度体制创新上。表现在:对改变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中“统少分多”的现状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对推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创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也促进了职能部门对农业农村工作领导方式方法的改进,由领导农业转向引导农业,从指挥农业转向支持农业,从操纵农业转向服务农业,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三、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虽然呈现出良好的开端,但在发展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不足,发展速度慢。由于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社会对专业合作组织的认识不足,指导、服务、扶持合作组织发展的力度不够。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还存在着发展较为缓慢、发展档次较低等问题,滞后于市场发展的要求。

二是组织较为松散,运作不够规范。一是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和自发性,没有按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和职能要求,建立健全

一个完善的章程,也缺乏应有的权益制衡、义务制约和利益联结等运作机制。加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营销实体数量较少,自身经济实力较弱,往往是大宗农副产品上市之前临时拼凑起来搞一阵子,真正形成紧密的经济实体并不多。二是专业化特色不明显,市场开拓能力有待提高。三是大协作意识不强,各专业合作组织尚没有联合起来形成紧密型的经济实体,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大发展、大提高。

三是经营规模较小,生产领域不宽。从分布的领域看,以“公司+农户”的生产领域较少,特别是在农产品加工、销售等领域中,农民合作组织较少。实际上,农产品的大部分利润来自于加工、销售环节,特别是农产品的深加工,附加值极高,这些环节在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非常缺乏,影响了农民的收益。同时,一些专业合作组织的兴办、起名、挂牌、运营、管理、监督、解散等都比较随意。

四、对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几点建议

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引导服务。相关职能部门要以农民为主体,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引导发展,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要“按照组建一批、规范一批、扶持一批”的思路,坚持“宽松进入、严格规范、择优扶持、多元驱动”的工作理念,引导合作组织建章立制,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帮助合作组织与企业、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扶持合作组织向实体化方向迈进,向产业化方向融合。要坚持“点面结合、典型培育与全面提升相结合”的原则,在政策指导、协调管理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服务。特别是要为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技术培训、资金投入、法律咨

询、市场信息等方面的优质服务,为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出谋划策。同时,要通过培育典型,树立样板,发挥示范引导作用,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

二是要明确发展思路,健全内部管理。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以壮大实体组织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种养加生产经营大户为切入点,以乡镇农技推广体系为依托,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不断推进各种协会组织向股份制、专业公司等高级形态方向发展。要把握“自愿、平等、互利”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强化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对专业合作组织的指导、协调、管理、服务职能,健全专业合作组织的各项管理制度,对建立起来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分期分批逐步规范,做到主体明确、产权明晰、制度健全、管理完备。

三是要突出办会重点,提高办会效益。一要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围绕“双赢”局面成立各种协会组织。要围绕发展长枣等水果产业、牛羊为主的草畜牧业、设施蔬菜为主的特色经作业,积极发展各类协会组织,使产业建设以协会组织为依托,协会组织以产业建设为基础,不断做大做强全市特色支柱产业,壮大协会组织,实现“双赢”局面。二要扩大规模发展各种协会组织。要在明晰土地所有权的基础上,突破地域和行业界限,依法推进土地有序流转,使土地资源通过承包、转包、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向各类经济组织和能人大户集中。三要以农民增收为重点,围绕可持续发展成立各类协会组织。要引导和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协会章程,健全规章制度,形成权益制衡、义务约束和利益联结的良

性运作机制,实现协会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标。四要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重点,围绕产业化经营发展协会组织,要在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扩大农产品基地规模的同时,把产业链条延伸到农产品加工和市场营销领域,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四是要加大扶持力度,促进规范发展。建议财政部门在本级财政支农资金预算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给予补助;各相关部门在资金、技术、信息、法规、注册登记等方面应积极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供规范化、系统化服务。建议市政府出台扶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制定优惠政策,明确职能责任,规范运作管理,以促进全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快速发展。

第二篇: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问题是“三农”工作的重大课题,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带着这个问题,最近,我就**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调研。从调研情况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是农村经济体制转型的基本方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把农民组织起来的最佳载体。

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积极作用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民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建立了一批以农民为主体、以民办为核心、以利益为纽带、以服务为手段、以章程为依据、以增收为目的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从全市的情况看,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正处于从萌芽阶段向加速发展阶段转换的关键时期,尽管起步较晚,但近几年也获得了一定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56个,其中已登记注册的242个,占68%;会(社)员13.6万人,带动农户18万多户,占农业总户数的14.3%。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促进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连接,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从我市的实践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以下四个方面发挥了比较明显的作用:一是能够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集中生产要素,实现规模经营,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通过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产品销售,降低了生产与交易成本;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从而帮助农民增加了收入。澧县蜂业协会通过提供蜂资供应与信息服务等措施,为蜂农节约40%的成本。2004年,在欧美限制中国蜂蜜出口的不利条件下,及时引导蜂农调整生产标准,打破技术壁垒,全县蜂业仍实现增收230多万元。鼎城区中河口镇榨菜协会引导农户发展规模生产,签订购销订单,减少了因市场波动造成的不利影响,保证了菜农稳定增收。全镇种植榨菜2万多亩,年创产值8000多万元,户平增收近2000元。据统计,全市2004年各类合作组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200多元,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1300多元。二是能够带领农民走出“小农”。农村的第一步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小农”的回归,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制度创新。只有第二步改革才是“小农”生产的突破,是向市场化、社会化迈进的关键一步。而市场化、社会化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各种经济组织的发展和发达。因为合作组织架起了千家万户经营与千变万化市场的桥梁,使会员告别了一家一户的提篮小卖,走向了统一高效的市场,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有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这个载体,农民由分散走向联合,由单一的生产者变为生产经营者,获得了市场主体地位,摆脱了“小农”束缚,实现了规模经营,真正走向市场。石门县柑橘协会以“找橘农结亲、给橘商联姻、帮橘农致富、为橘业添薪”为宗旨,通过完善产销服务,开拓县外市场,不仅使石门柑橘在国内市场有较高占有率,而且远销欧美等10多个国家,去年出口柑橘1.6万吨,实现鲜果收入2.67亿元。正是由于协会的牵引,石门柑橘产业才得以放手做大做强。三是能够加速推进产业升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围绕同一产业进行劳动、技术、资金、知识等合作,促进分工分业,因而产业化程度提高,专业人才多,专业技术强,专业信息灵,与市场联系紧,有利于产业实现由粗放到集约,由单一到复合,由平面扩张到深度拓展的转变,走出一条由大户到大产业,由统一技术到统一标准,由大品牌到大集团的产业升级之路。市珍珠协会一手抓资源培育,一手抓产业开发,扩大了产业规模,提升了产业档次,全市珍珠养殖面积发展到31.7万亩,带动珍珠养殖户2万多户,创产值5个亿,我市成为全国最大的淡水珍珠养殖基地。桃源县三江养殖合作社走“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路子,吸纳养殖专业户300多个,年存笼蛋鸡70万羽,年产鸡蛋728万公斤,成为湖南省最大的蛋鸡养殖基地。临澧县清水鸭养殖协会通过实行“五个统一”(统一供应鸭苗,统一配送饲料,统一防疫检疫,统一销售和统一标准),打造出了 “洞庭清水鸭”知名品牌,并获得了绿色认证。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共办加工企业38家,年产值3.9亿元,创国家级农业品牌17个,省级金奖17个,银奖22个,获得国家绿色认证19个。四是能够提高政府领导农业效率。长期以来,政府在领导农业中管得过宽,管得过死,直接干预农业生产,往往是政府号召调什么,市场就多什么,农民就亏什么,既影响了政府领导农业的效率,又损坏了政府自身的形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使政府找到了调控农业的有效载体,能很好地解决政府“统”不了,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包”不了,龙头企业“办”不了、农民单家独户“干”不了的许多问题,使政府走出了以往用计划经济思维抓调整,只决策不负责,政府和农民各搞一套,“官逼民富,民没有富,官被逼到墙角”的怪圈,调查报告《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把广大基层干部从大量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搞服务、办实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之所以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发挥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主要原因三: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与市场经济有很强的共生性、共存性,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真正意义上农民自己的组织,是当前比较合理的农民权益保障和利益表达机制。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其它组织比优势明显:与行政组织比,能克服过多行政干预和计划经济惯性,更有效地组织农民按市场规律进行生产经营。与龙头企业牵头比,能有效摆脱受制于龙头企业的从属地位,自主进入市场。与分散经营比,更能有效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我国农村经济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必然选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各级政府必须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高度出发,把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对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广大农民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的又一次伟大探索。各级政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指导、协调、服务和扶持,在具体工作中帮助完善组织、创新机制、优化环境,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真正建成引领农民致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1.把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基本原则。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村改革的新生事物,为确保其健康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要坚持四条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原则。要在自愿、平等的前提下,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能改变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改变成员的财产所有权,不能干预农民家庭经营和自主经营。二是坚持“自愿、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自愿是前提,不强扭、不捏合;民办是本质,要按照农民的合作愿望,以农民为主体,独立自主地开展劳动、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合作;民管是关键,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充分保障成员对组织内部各项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民受益是核心,要通过合作经营获取最大效益,并按照惠顾返还的原则,最大程度地增加成员收入,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就是要围绕主导产业、拳头产品、优势资源分类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做到因地制宜,不定模式、不定规模、不定框框、不搞“一刀切”,让农民自己抉择,多领域、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发展。四是坚持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原则。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新形势下的体制和制度创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各级政府不能急于求成,不能下指标,分任务,搞运动,而要调查研究,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做到因势利导、稳步推进。2.指导农民探索专业合作组织的多种形式。各地情况千差万别,生产力水平很不一致,农民素质参差不齐,各地应当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合理选择发展模式。从各地实践看:可以选择农民合作创办型。就是通过专业生产经营大户、经营能手和科技人员牵头组建合作组织,在一定区域内联合其他生产专业户或农户进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营销。可以选择龙头企业带动型。就是依托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龙头企业(公司)建立合作组织,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协议或订单,合作组织向农民提供信息、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指导农户按照标准生产,实行产品回收。可以选择社区合作型。主要是在社区组织基础上进行专业合作制改造而组建的合作组织,将单纯的行政管理职能转变为集资源开发、经营管理、技术指导和资金服务为一体,开展统购统销等综合服务。可以选择能人领办型。就是以城乡经济能人为主领办的合作组织。这种组织形式由于牵头人经济素质较高,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各种经济关系比较多,接受新生事物能力比较强,虽然出现时间不长,但效果很明显。总之,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农民的选择。3.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协调各种关系。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必须协调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合作组织与内部成员的关系。合作组织对内不以盈利为目的,以最大限度为成员服务,增加成员收入为已任。内部成员要严格按照专业合作社章程办事,自觉履行相应义务,维护组织权威。二是合作组织与政府部门的关系。发展合作组织,政府部门不能包办代替、行政干预、拦关设卡,而要出台优惠政策,制定扶持措施,帮助完善管理,搞好协调服务,“扶上马、送一程”,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创造宽松环境。三是合作组织与农村基层组织的关系。农村基层党政组织主要是加强对合作组织的指导、协调、服务和扶持,专业合作组织按市场运作、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我管理、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4.制定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优惠政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树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民的观念。在政策扶持上坚持“七个优先”:各级财政每年优先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发展,创造品牌,提高带动能力;优先对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承担、组织制订的项目,给予适当补助或贷款贴息;各级金融机构要在授信基础上,适当放宽贷款抵押担保条件,优先给予贷款支持;优先为协会会员提供农业生产和经营信息服务;优先为协会会员提供生产和经营的场所,凡创办加工、流通企业的建设用地,可以依法优先办理土地征用手续,对建设用地优先安排指标,其级差地租经批准后予以全额先缴后返;优先为协会会员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优先为协会会员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其他具体问题。总之,要通过各个环节的优质服务,各项优惠政策的有力刺激,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造更加广阔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第三篇: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调查

架起农民进入市场的桥梁---全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调查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重要载体。最近,我们对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总的感到,近年来,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我市涌现出一批农民自发成立的互助性合作经济组织,对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改变农

民在市场交易中弱势地位,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作为一种新型的市场主体,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市还处于起步阶段,突出表现为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需进一步加大引导扶持力度,规范运作方式,使其真正发挥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桥梁作用。

一、基本情况据调查,至2004年底全市已有各类农村合作组织1055个,拥有成员14.3万人,辐射带动农户20.1万户。其中运行较好的合作组织(成员30人以上,辐射带动50户农民以上)464个。2004年,全市农村合作组织共代销农产品59万吨,代购农用物资3.75万吨,年内销售收入达到7.89亿元,盈余5616万元,组织成员人均增收500元以上,比其他农户收入高出10~15。历城区张而草莓协会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百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试点单位;章丘市食用菌协会连年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农研会”。从组织方式看,我市农村合作组织主要分为五种类型(以运行较好的464个合作组织为样本分析,下同):一是大户领办型。由农民经纪人和种养殖大户利用自身生产、经营、购销优势领办。这类合作组织共有327个,占总数的70.5。比较典型的是济阳县孙耿镇东盐村养猪协会,该协会1999年9月由养猪大户刘成海发起组建,现已发展会员400多个,带动章丘、商河、临邑、齐河等地的养猪大户2000多户。协会与济南、上海等地的几家大型猪肉加工企业签订供货合同,年销售商品猪3万多头,会员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二是农技部门领办型。依托乡镇农技服务部门建立,提供信息咨询、技术培训、生产资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等系列服务。这类合作组织有63个,占13.6。如平阴县平阴镇肉羊合作社,2003年4月由镇畜牧兽医站牵头组建,现已发展社员600户,户均增收5000多元,群众和社员赞誉“入社养羊,一只保吃粮、五只上学堂、十只盖新房、百只奔小康”。三是龙头企业带动型。由龙头企业牵头发起,组织农户共同参与的一种经济利益联合体。这类合作组织共有16个,占3.4。如槐荫区蔬菜加工协同协会,由樱龙食品公司牵头兴办,发展会员120个,以订单形式组织1000多户农民联合生产、加工、销售圆葱、牛蒡等蔬菜,基地面积发展到5000亩,年出口创汇300多万美元。四是专业协会型。依托当地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经政府部门审批或农民自发组织而成立,对内提供技术指导,对外推销产品、开拓市场。这类合作经济组织有28个,占总数的6.0。如1997年组建的历城区董家镇张而草莓协会,产品销售网络覆盖北京、天津等国内20个大中城市,现有会员200个,日均销售草莓4-5万斤,会员户均年收入4.5万元。五是股份合作型。采取股份合作的形式成立,对外一般称为公司。这类合作经济组织共有30个,占总数的6.5。如长清区万德种子专业合作社成立于1998年,现有社员8000多户,合作社资本总额71.66万元,分8334个股份,每股50元,集体入股30万元。这个合作社的建立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玉米制种业的发展,目前已形成制种基地3万亩,社员户均增收1000多元。综上所述的各类合作组织,不论层次高低和辐射面大小,都带动了当地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盘活了农产品市场流通,加快了农业标准化、集约化步伐,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虽然发展势头不错,但还存在 一些问题和困难,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不到位。调查中发现,社会不同层面对合作组织的性质与发展尚缺乏足够的认识,存在“合作制过时论”、“经济条件论”等错误看法。部分基层党委政府特别是村级组织认为合作组织发展是农民自己的事,政府和集体不宜插手干预,存在“缺位”、“错位”的问题,合作组织生产经营中遇到的许多实际困难还难以靠自身力量解决。同时,少数农民担心加入合作组织是“重新入社”,心存疑虑,积极性不高。

2、管理比较混乱。目前合作组织还处于多头管理状态,缺少统一的管理协调机构。许多合作组织由于怕麻烦、怕“双重收税”不愿登记。全市登记注册的合作组织只有126个,仅占总数的27.2,其中在工商部门登记的40个,占登记总数的31.7;在民政部门登记的63个,占50;在农业部门登记的23个,占18.3,登记的名称也不尽规范。这就使许多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不明确,自身的合法性令人质疑,其市场主体地位在交易中也不被认可。

3、内部运作不规范。由于缺乏统一的制度规范引导,合作组织在内部运行机制上呈现多样性。一是章程不规范,流于形式,有的甚至没有

第四篇:*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为贯彻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我区组成了由区、乡两级农经人员参加的26人的调查组。调查组从3月15日开始,历时近1个月对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包括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各种协会、专业社、服务站(中心)、研究会等专业合作经济组成中介服务组织和未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但符合“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已成雏形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官办的、也有民办的。特别是近年来,围绕我区四大基地建设,民办的以协会、研究会建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主要分布于温室大棚、红枣、水果、养牛、养鸡、酿醋、种植等产业当中,以民办联办、自发半自发组建的“民办、民管、民受益”组织已达22个,目前已有会员1767名,可带动农户33192户,这些组织的发展,大力促进了我区四大基地的发展。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形成背景和发展现状

从我们这次调查情况看,我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分为官办、民办、官~办、企~办四种形式。官办的主要以在科协管理登记为主,这些组织主要是按农业服务体系,以农技、农经、畜牧、水产、林果、农机、水利、乡镇企业、科技服务等组织建立的行业协会组织,这些组织主要是依托区、乡两级服务部门,结合村级干部与技术能手,行业带头人建立的组织。这些组织的建立与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以来,这些组织在推动农村各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耕作技术、管理技术、品种改良、生产环节,到灌溉、施肥、防病治并新技术推广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官~办是第二种形式。象我区的枣业协会、奶业协会、养牛协会等都属于官~办,这些组织是适应我区近年来绿色农业中心建设,建立蔬菜、红枣、养殖、加工四大基地应运而生的。因为随着四大基地的建立,大量的产品要进入市场,这些产品能不能占领市场,这就需要生产者在生产和销售环节当中,推广优良品种,按无公害标准化规程组织生产。想按这样生产销售,就必须把生产者组织起来,但是按计划经济的老一套去组织生产,生产者接受不了,所以这样就形成了官~办,政府主要进行技术服务、技术指导、人员培训、信息咨询,生产者自己按自愿原则以产品组建协会,在生产技术、园区管理、产品包装销售等环节进行合作。

企~办是第三种形式。象我区的博瑞乳业奶牛合作社和怀仁醋业协会都属于这种形式。这种形式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因为单家独户的农户小生产很难适应市场的要求,从产品质量、生产规模、加工包装、产品标识、宣传广告都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农户自发的组织起来,与企业联手组建协会,进行合作生产、销售。

民办是第四种形式。象东赵温室蔬菜协会、演武养殖协会、修文芦笋协会都是“民办、民管、民受益”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温室园区生产、养殖园区生产等都与其他生产有着质的区别,这些生产都要求生产者在产前、产中、前后的各个环节进行合作,从购买基建材料、农业生产资料到产后销售,从产中技术交流到防病治病,从园区管理到供水供电等都需要合作起来。开始是农民互助合作打墙建舍到互助合作购买建材,这样都可以提高效率,节省开支,特别是防病治病防疫这都需要大家共同协作,才能实现最高利益。在此基础上,农民建立了松散型的合作组织,通过合作使大家得到了好处,提高了知识,成立了紧密型协会组织。

二、组织类型与特征

1、生产合作型。象我区以乡(镇)组建的温室协会,就是以生产合作为主,辅以销售合作技术服务合作的民办组织。如东赵乡温室协会目前有分会9个,会员454名,他们的主要合作内容有流转互换土地,协调担保贷款,建棚物资购买,互助整修墙体,供水供电收费管理,疫病防治,新品种推广示范,园区管理,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协调合作销售等。他们通过几年来的合作生产、销售,有力地推进了全乡温室大棚的发展,三年的时间由过去200余亩发展到现在的2000多亩。

2、销售合作型。象我区的奶牛协会,从94年以来,主要以销售合作为主,如我区的博瑞乳业从94年以来发展销售合作型会员进行牛奶生产,至2002年,全区已有会员100多个,多年合作销售牛奶300多万斤。从2003年开始博瑞乳业组建了奶牛生产合作社,计划建成千头奶牛养殖园区,与养殖户进行生产、销售、技术合作。目前,这个合作社正在建设张庆乡北胡乔奶牛园区和修文镇陈侃村奶牛园区,入园奶牛已达500余头,预计两个月后,这两个园区就可投入生产。

3、科技服务型。象我区的红枣协会就是以产业规划、培训枣农、传授信息、出谋划策、咨询服务为主的服务组织。目前已有会员100多名,这个协会的建立大力推进我区红枣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红枣加工的大发展。目前已有50多户红枣加工户,如协会副会长创办的丰元枣业已形成600万斤的生产加工能力。

4、中介服务型。象我区蔬菜流通协会,如东阳镇张辛丑创办的流通协会,他就是以蔬菜营销为主的组织。这些组织的创办为蔬菜生产与销售架起了桥梁,有力的推进了全区蔬菜产业的大发展。

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我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中所起的带动和促进作用是特别明显的,并正在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向方面:

1、推动了农业生产技术以及其他技术的大发展。如我区的蔬菜、红枣生产。近几年来,我区新建温室大棚3万多亩,温室大棚生产在农业生产中是技术含量高的生产,从温室大棚购建,到生产中每一个环节都要求农民掌握施肥、浇水、控温、控湿、移植、授粉、嫁接、采摘、防病治病都要严格掌握,方能实现高产高效。红枣生产从过去不管理发展到现在优种栽植、酸枣接大枣、低位换接、直播和老枣树修剪五种模式发展,这些技术的推广都是依据这些组织推广下去的。使我区迅速地崛起

第五篇:*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为贯彻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我区组成了由区、乡两级农经人员参加的26人的调查组。调查组从3月15日开始,历时近1个月对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包括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各种协会、专业社、服务站(中心)、研究会等专业合作经济组成中介服务组织和未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但符合“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已成雏形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官办的、也有民办的。特别是近年来,围绕我区四大基地建设,民办的以协会、研究会建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主要分布于温室大棚、红枣、水果、养牛、养鸡、酿醋、种植等产业当中,以民办联办、自发半自发组建的“民办、民管、民受益”组织已达22个,目前已有会员1767名,可带动农户33192户,这些组织的发展,大力促进了我区四大基地的发展。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形成背景和发展现状

从我们这次调查情况看,我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分为官办、民办、官民联办、企民联办四种形式。官办的主要以在科协管理登记为主,这些组织主要是按农业服务体系,以农技、农经、畜牧、水产、林果、农机、水利、乡镇企业、科技服务等组织建立的行业协会组织,这些组织主要是依托区、乡两级服务部门,结合村级干部与技术能手,行业带头人建立的组织。这些组织的建立与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以来,这些组织在推动农村各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耕作技术、管理技术、品种改良、生产环节,到灌溉、施肥、防病治病、新技术推广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官民联办是第二种形式。象我区的枣业协会、奶业协会、养牛协会等都属于官民联办,这些组织是适应我区近年来绿色农业中心建设,建立蔬菜、红枣、养殖、加工四大基地应运而生的。因为随着四大基地的建立,大量的产品要进入市场,这些产品能不能占领市场,这就需要生产者在生产和销售环节当中,推广优良品种,按无公害标准化规程组织生产。想按这样生产销售,就必须把生产者组织起来,但是按计划经济的老一套去组织生产,生产者接受不了,所以这样就形成了官民联办,政府主要进行技术服务、技术指导、人员培训、信息咨询,生产者自己按自愿原则以产品组建协会,在生产技术、园区管理、产品包装销售等环节进行合作。

企民联办是第三种形式。象我区的博瑞乳业奶牛合作社和怀仁醋业协会都属于这种形式。这种形式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因为单家独户的农户小生产很难适应市场的要求,从产品质量、生产规模、加工包装、产品标识、宣传广告都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农户自发的组织起来,与企业联手组建协会,进行合作生产、销售。

民办是第四种形式。象东赵温室蔬菜协会、演武养殖协会、修文芦笋协会都是“民办、民管、民受益”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温室园区生产、养殖园区生产等都与其他生产有着质的区别,这些生产都要求生产者在产前、产中、前后的各个环节进行合作,从购买基建材料、农业生产资料到产后销售,从产中技术交流到防病治病,从园区管理到供水供电等都需要合作起来。开始是农民互助合作打墙建舍到互助合作购买建材,这样都可以提高效率,节省开支,特别是防病治病防疫这都需要大家共同协作,才能实现最高利益。在此基础上,农民建立了松散型的合作组织,通过合作使大家得到了好处,提高了知识,成立了紧密型协会组织。

二、组织类型与特征

1、生产合作型。象我区以乡(镇)组建的温室协会,就是以生产合作为主,辅以销售合作技术服务合作的民办组织。如东赵乡温室协会目前有分会9个,会员454名,他们的主要合作内容有流转互换土地,协调担保贷款,建棚物资购买,互助整修墙体,供水供电收费管理,疫病防治,新品种推广示范,园区管理,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协调合作销售等。他们通过几年来的合作生产、销售,有力地推进了全乡温室大棚的发展,三年的时间由过去200余亩发展到现在的2000多亩。

2、销售合作型。象我区的奶牛协会,从94年以来,主要以销售合作为主,如我区的博瑞乳业从94年以来发展销售合作型会员进行牛奶生产,至2002年,全区已有会员100多个,多年合作销售牛奶300多万斤。从2003年开始博瑞乳业组建了奶牛生产合作社,计划建成千头奶牛养殖园区,与养殖户进行生产、销售、技术合作。目前,这个合作社正在建设张庆乡北胡乔奶牛园区和修文镇陈侃村奶牛园区,入园奶牛已达500余头,预计两个月后,这两个园区就可投入生产。

3、科技服务型。象我区的红枣协会就是以产业规划、培训枣农、传授信息、出谋划策、咨询服务为主的服务组织。目前已有会员100多名,这个协会的建立大力推进我区红枣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红枣加工的大发展。目前已有50多户红枣加工户,如协会副会长创办的丰元枣业已形成600万斤的生产加工能力。

4、中介服务型。象我区蔬菜流通协会,如东阳镇张辛丑创办的流通协会,他就是以蔬菜营销为主的组织。这些组织的创办为蔬菜生产与销售架起了桥梁,有力的推进了全区蔬菜产业的大发展。

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我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中所起的带动和促进作用是特别明显的,并正在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向方面:

1、推动了农业生产技术以及其他技术的大发展。如我区的蔬菜、红枣生产。近几年来,我区新建温室大棚3万多亩,温室大棚生产在农业生产中是技术含量高的生产,从温室大棚购建,到生产中每一个环节都要求农民掌握施肥、浇水、控温、控湿、移植、授粉、嫁接、采摘、防病治病都要严格掌握,方能实现高产高效。红枣生产从过去不管理发展到现在优种栽植、酸枣接大枣、低位换接、直播和老枣树修剪五种模式发展,这些技术的推广都是依据这些组织推广下去的。使我区迅速地崛起了一批技术含量高、农民投入高的高产高效产业,促进了农民的增收,如一户种一个温室一年就可做到纯收入12000元以上,一户养3000只鸡一年就可实现纯收入3万元。

2、解决了农民一家一户不能干、不好干的问题。如我区演武村的养殖协会,他们的主要合作事项是园区管理、防病治病、技术交流、推广新品种、协调贷款等。在今年的禽流感高发期,能不能搞好疫病防治,这关系全村40万只鸡以及全区禽流感能否做到防治的大事,在这个时期,就是演武村养殖协会在广泛宣传禽流感危害的基础上,动员安排协会会员共同管理、共同约定。轮流值守园区路口,任何人不得进入,园区内会员出入严格消毒,出售鸡蛋统一拉到园区外指定地点销售,园区内鸡群全部按协会安排打防疫针。最后在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好成果,保住了鸡群,防止了禽流感传染与曼延。

3、推动了农业经营的产业化。如我区博瑞乳业合作社,这个合作社在奶牛养殖园区建设挤奶台,改变了过去人工挤奶,实现了机械化奶台挤奶、无菌包装。在奶牛园区建立兽医站、消毒池、消毒房、检测室。入园养殖户每户建设210平米的牛棚,饲料饲养室以及牛栏活动场和贮粪池,饲料统一配制。合作社的建立推动了我区奶牛的产业化经营,使养殖户提高了技术,提高了应对风险的能力,基本保证了养殖户收入的不断提高。

4、提高了农户和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如我区的怀仁村醋业协会,他们就是单家独户经营的无序竞争导致失掉市场的情况下产生的。在20世纪90年代,怀仁村曾以“山西酿醋第一村”而闻名全国,在山西也是首届一指,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临近的清徐酿醋产量,质量价格连年攀升,占领了国内外不小的市场,而怀仁村不但没有扩大市场,还在逐步失去市场。究其原因是全村288户酿醋户各自为阵,11个加工销售企业各打一个牌,各唱一台戏,无序竞争这成为他们发展的大敌。为此,他们自发成立了由11个企业合作,200余户参与的醋业协会,协会首先在严把质量关上下功夫,专设化验室,进行检查检测,统一最低限价,制止无序竞争。通过近期合作,提高了怀仁村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我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多年来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还处于官办向民办的体制转型期,官民联办,企民联办和民办的组织虽然是雏形时期,但却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从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角度看,还有很多急待解决的问题。

1、加强指导和引导工作。不少专业合作组织虽然迫于市场的需求进行了合作,但连章程都没有,还处于一种农民的自发合作,并且随意性很大,时间一长,很可能出现很多矛盾解决不了而使合作关系破裂。各级政府应总结经验,加强指导和引导,对合作经济组织骨干力量进行专题培训,只有做好指导和引导工作,才能保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的健康运行。

2、加大扶持力度,解决资金严重短缺。各级农业部门应按照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标准化、无公害基地建设、农产品市场营销及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等专项资金。应安排专项经费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进行专题培训,培训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管部门组织。通过培训使合作经济组织成员提高合作认识,确立合作观念,为进一步加大合作事项,为实行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奠定基础。

3、要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试点,引导农民组织起来,共同发展。通过积极组织开展指导试点,为农民建立“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组织摸索经验。我区计划在东赵温室协会试点的基础上,再确定四个试点,即:修文镇陈侃村奶牛协会、芦笋协会,张庆乡演武村养殖协会、怀仁村醋业协会。通过这几种类型的试点,为全区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结经验。

4、民政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办理注册登记时,应放宽条件,简化手续,要允许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国家没有禁止或限制性规定的一切区域内,自主选择农产品

下载关于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充分运用工商行政管理职能 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总体上仍处于传统、封闭、分散、小规模的状态。这种状态造成了农业......

    关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报告

    关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2005年12月12日县政协主席会议通过县委、县政府:2005年8月下旬,县政协副主席...带队,县政协经济委员会对全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关于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关于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

    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调查

    一、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近几年来,##县积极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不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农民与市场对本稿件版权属......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正当其时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正当其时文/郑卫星 王福临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对农业和农村原有生产方式、经营模式、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是广大农村干部群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 1、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已初具规模、广泛分布、多类型并存。 调查表明,经过农村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中国部分省份和地区发展农村专业......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 汪金敖 涂建明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由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民自愿组织起来,在技术、信息、资金、购销、加工、......

    -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最近,根据省人大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关于开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调研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