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环球同此凉热 全新角度梳理人类文明进程
环球同此凉热 全新角度梳理人类文明进程
中国首部全景视野大型人文生态纪录片《环球同此凉热》11月19日在京举行了盛大首播式,19日22时正式登陆央视九套纪录片频道首播,为观众展现了人类文明和生态环境的共生与碰撞。该片缘起2009年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大会,跨越全球5大洲,在10余个深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和典型地区进行了实地拍摄,采访了近百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政要。19日在京举行的首播式上,该片出品人高峰介绍,创作团队要拍的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全球变暖警示录式的科教专题片,更想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去思考和梳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今天处于困惑中的人们提供一些关于未来文明走向的有益的启示。
高峰说,除了保持纪录片特有的画面效果,《环球同此凉热》还综合了手绘二维动画、三维动画、情景搬演、实景合成、角色旁白、纪实跟拍、政论评述等表现手法,力求为观众展现一幅宏大与精致共享的视觉盛宴。
近几年,中国纪录片进入一个蓬勃发展时期。中央电视台先后播出的《故宫》、《大国崛起》、《舌尖上的中国》等大型纪录片,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好评。《环球同此凉热》从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文明发展的全新角度,重新梳理了数千年的人类文明进程,跨越全球五大洲,在十余个深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和典型地区进行了实地拍摄,采访了近百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政要。全片共12集,历时两年半时间制作完成。
据介绍,该片拍摄周期历时2年半,出访全球十几个国家,记录了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和人文生态,从人类文明的角度阐释生态关系问题,对人类的过去与未来做了深刻思考。全片在时间上跨越近万年文明史,穿越五大洲时空,“镜头里所有的东西都是在变化的,我们没有刻意追求视觉上的统一,主创们为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地域、每一段文明找到了最适合它的视觉呈现方式,因此,环球 也是多变的,这是一部富有灵魂的纪录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纪录片《环球同此凉热》探寻很多不为人知的神秘地带,包括从未对公众开放的“末日种子库”等,都会在片里首次触及。
除了保持纪录片特有的画面效果,《环球同此凉热》还综合了手绘两维动画、三维动画、情景搬演、实景合成、纪实跟拍、政论评述等多种表现手法,让观众跟随时空转变,用9个多小时的时间跨越一万年的人类文明发展史。时空跨度之大,多元化的表现方式将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同时,这部纪录片尝试从人文角度来解读气候变化这一生态主题是中国纪录片前所未有的,极具创新意义。
第二篇:《环球同此凉热》-中国拒绝搁浅
中国拒绝搁浅
《环球同此凉热》观后感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种备受西方世界推崇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伴随着弥散的战火硝烟,和工业革命的狂潮,一度席卷全球,无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还是最年轻的国家,都被卷入到了所谓的进化浪潮之中,而当时封建的大清帝国,同样摆脱不了注定的命运。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古老的欧洲大陆的面貌发生了巨变,而这样的变化,却以一种直接粗暴的方式触及到了东方世界那块宁静的大陆。“火烧圆明园”便是一个典型的硝烟扩散事件,使得洋人在大清帝国的人民眼中,成为了野蛮,粗暴,恐怖的代名词。同时更直白些说,即是“落后就得挨打”。
工业革命给美国这个建国不足百年的国家带来了蓬勃的朝气,而一种称为“美国精神”的东西,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的新移民,在这片尚未完全开垦的土地上,去实现各自的淘金梦想。在这个“镀金时代”里,鼓励通过个人奋斗创造幸福生活,许多普通人在这个时期里成为巨富,过上浮华富有的金色生活。同时,也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为整个世界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然后此时,东方大国正在祭祀着农神,做着农业帝国重要的典礼仪式,农业仍旧是正业,而对于工商业是受歧视的。
当爱迪生的发明令珍珠街在夜晚灯火通明后,电力的使用进一步加固了煤炭这种化石能源对世界的统治。中国虽然已对外打开了大门,但是以一种独特的被动形式和部分留洋知识分子的推崇。而其中的煤炭业,增产的速度也是惊人的。中国传统的木船搁浅等待自然腐蚀的数量也逐渐增多。甚至蒸汽机车也有望在中国奔驰,然后当第一条铁路建成后,因为朝廷内保守势力的坚持,在铁路建成后的若干年里,在它上面拉着车厢奔走的竟然是骡马而不是蒸汽机车。
新式煤矿、铁路和船厂,这些变化发生在沿海地区和通商口岸等一些小而孤立的土地上,农业与手工业依然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对于广阔的乡村世界来说,生活仍如几十年前一样暗淡迟钝的进行着,洋务运动并没能改变中国的面貌,而实际上,兴办洋务的目的,正是为了抵制外界的影响,从而维持在这片土地上循环了几千年的生存形态。在如此的世界背景下,这听起来执着又可笑。当战争爆发的时候,一直自傲的国人才痛心的发现,曾经最强最富的大清帝国,原来是这么的不堪一击!无论是帝国的精英还是民众,最后的自信心和优越感随着炮火声与自己所生存的大地一同崩溃了。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开始主张国家应该奖励工业制造,甚至用自己的生命呼吁中国摆脱农耕文明,全盘西化。当各国以追求国家工业化为目标的一种新的社会运动来全面反抗殖民化,以建立新的国家,新的社会为革命目标的时候,整个世界开始以征服为首要任务,既包括征服同类,同样,也包括大自然。
然而当时的中国注定是要被欺负的。当整个京城都弥漫着硝烟,当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渐渐在国人的眼中变的模糊的时候,他会不会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彻底的解脱呢?既解脱了同类间为了生存与进步的厮杀,也解脱了自己与同族的愚昧。
面临生与死的艰难抉择。中国将耗尽每个时代的所有的能量,来建立向往已久的工业文明。为了进步与发展,为了与同类间的竞争与自身在地球上生存。也许在今天我们看来,这样为了自己不考虑环境是自私的,然而那一步在世界的历史长河中却是不可缺少的一步。
第三篇:环球同此凉热跨越千年的气候文明之旅
环球同此凉热 跨越千年的气候文明之旅
近百年来,地球气候经历着一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变化。由中央电视台制作的12集高清纪录片《环球同此凉热》正是以中国视角对当前世界气候问题做出的思考与回应。该片分为三部分:工业文明、农业文明、生态文明,以此串接起人类文明的整个发展历程。因此,该片力图从气候变化角度,从人与自然生态关系角度,从文明发展角度讲述人与自然的故事,为今天处于困惑中的我们提供关于未来文明持续发展的启迪。
例如,在《海平面?大气层?世界末日》一集中介绍了一座人类用来应对末日灾难的“种子基因库”—— 在位于北纬78度,荒无人烟的斯匹次卑尔根岛上,一个巨大的永久性仓库深藏在地下120米的山体之中。这是一个耗资300万美元打造的地下粮仓。如今,种子库已收到全世界228个国家送来的种子样本,这些种子在零下18度左右的温度下长期保存。种子库的设计考虑到各种可能发生的意外,包括核战争、自然灾难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种子库位于海拔130米的高度。即使全球的冰都融化,海平面上升100米,种子库也是安全的„„
该片将于11月19日在央视纪录频道(CCTV-9)晚10点首播,不落俗套的构思、严谨科学的创作、深入浅出的解读、极富历史感的故事,震撼心灵的画面,将带您亲身体验一次跨越千年的气候文明之旅。精彩不容错过。
一、穿梭万年回忆,跨越五洲寻访
正如该片的宣传语所言“穿梭一万年的回忆,跨越五大洲的寻访”,摄制组历时两年多的艰辛拍摄,足迹遍及几十个国家,每位成员都付出了大量艰苦而极具创造性的劳动。幸运的是,该片在海外部分的拍摄非常顺利。主创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说:“在全球变暖这个全人类共同的难题面前,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成为世外桃源。我们登上了因海明威的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而闻名于世的乞力马扎罗山,目睹了那里的冰川和积雪正在大面积消失。”
在跨国拍摄中创作团队也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发。总导演祁少华在拍摄期间带领摄制组走访了丹麦、英国、德国等几个国家。正如他所言:“让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最初按照我们的习惯思维,我们认为在低碳经济领域,最前沿的技术和模式应该是在国外,但是再走过一圈之后,很多外国专家都对我们说,你们为什么不在中国拍摄呢?中国做得要比我们好。我们的国内拍摄放在最后,欣喜地发现,在新兴的低碳经济领域,中国的推进速度确实是惊人的,正像气候司司长苏伟在接受我们采访的时候所言,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节能减排,对中国而言不仅仅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更是一次机遇。如果说中国在历次技术革命当中曾经失去了先机,但是在这一次新的机会面前,中国与发达国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例如:片中展示了中国首批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深圳。在深圳的街头,我们会经常看到完全依靠电力驱动的公交大巴。电动车无污染、无噪音,真正实现了零尾气排放。根据测算,这种电动大巴每年的燃料消耗成本还不到同类燃油车的1/3。而中国山东德州则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和真空集热管制造基地。当地生产太阳能设备的企业,所用的电力,也完全来自于太阳。这里集中了世界最先进的太阳能技术——太阳能照明,太阳能空调,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的各种新兴技术被大规模地应用于人居生活中。
二、创新讲述视角,丰富表现手段
那么关于千万年人类的文明史,主创团队究竟如何从生态关系的角度,以一种轻松活泼易于理解的方式讲述给观众呢?
总导演祁少华对此表示:“在这部片子当中,我们把纪录片讲故事的方式往前又推进了一步,这一步可能是会有些争议的,就是对虚构人物故事的使用,这种方式在中国纪录片中也曾出现过,但是像《环球同此凉热》这样规模化的使用,几乎是没有过的。当然我们的人物不能是凭空捏造出来的,人物必须符合特定时代思想状态,生活方式,以及那个时代的特定情境,所有这些我们都严格遵照历史还原,甚至很多人物故事都是有一个或者几个原型人物存在的。因此主人公所折射出来的文明关系是真实的,所代表那个年代的大众生存和思维方式是真实的„„他会经历到那个时代的科技、自然、政治、经济大事,也会以那个年代普遍的心态来思考人类的进步以及人类对改变自然的态度。”
例如:在该片第二部分第三集中,虚构了一个蒙古战士“勃日特”的形象,他出生在中亚细亚草原长途跋涉的马背上,母亲用生命换取了他的到来。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勃日特跟随成吉思汗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也见证了12世纪末到13世纪蒙古帝国成长的整个过程,同时也经历了大草原气候冷暖交替的变化。12世纪转冷的气候威胁着蒙古人的生活,持续干旱无雨的气候,使草场大面积枯死。而伴随着13世纪的到来,温暖湿润的气候也重新降临在中亚草原,它为成吉思汗的霸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为了实现上述艺术创意,该片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段:手绘两维动画、三维动画、情景再现、实景合成、角色旁白、纪实跟拍、政论评述等,表现手段的丰富多彩令这部纪录片充满惊喜的看点。该片基于全球国际视野,从历史和现实多重维度全新阐释气候变化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是一部全景式的大型人文生态纪录片,无论从主题的立意还是内容的广度与深度,都是中国纪录片前所未有的一次尝试和创新,期待您的收看,精彩不容错过!
近百年来,地球气候经历着一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变化。由中央电视台制作的12集高清纪录片《环球同此凉热》正是以中国视角对当前世界气候问题做出的思考与回应。该片分为三部分:工业文明、农业文明、生态文明,以此串接起人类文明的整个发展历程。因此,该片力图从气候变化角度,从人与自然生态关系角度,从文明发展角度讲述人与自然的故事,为今天处于困惑中的我们提供关于未来文明持续发展的启迪。
例如,在《海平面?大气层?世界末日》一集中介绍了一座人类用来应对末日灾难的“种子基因库”—— 在位于北纬78度,荒无人烟的斯匹次卑尔根岛上,一个巨大的永久性仓库深藏在地下120米的山体之中。这是一个耗资300万美元打造的地下粮仓。如今,种子库已收到全世界228个国家送来的种子样本,这些种子在零下18度左右的温度下长期保存。种
子库的设计考虑到各种可能发生的意外,包括核战争、自然灾难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种子库位于海拔130米的高度。即使全球的冰都融化,海平面上升100米,种子库也是安全的„„
该片将于11月19日在央视纪录频道(CCTV-9)晚10点首播,不落俗套的构思、严谨科学的创作、深入浅出的解读、极富历史感的故事,震撼心灵的画面,将带您亲身体验一次跨越千年的气候文明之旅。精彩不容错过。
一、穿梭万年回忆,跨越五洲寻访
正如该片的宣传语所言“穿梭一万年的回忆,跨越五大洲的寻访”,摄制组历时两年多的艰辛拍摄,足迹遍及几十个国家,每位成员都付出了大量艰苦而极具创造性的劳动。幸运的是,该片在海外部分的拍摄非常顺利。主创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说:“在全球变暖这个全人类共同的难题面前,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成为世外桃源。我们登上了因海明威的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而闻名于世的乞力马扎罗山,目睹了那里的冰川和积雪正在大面积消失。”在跨国拍摄中创作团队也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发。总导演祁少华在拍摄期间带领摄制组走访了丹麦、英国、德国等几个国家。正如他所言:“让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最初按照我们的习惯思维,我们认为在低碳经济领域,最前沿的技术和模式应该是在国外,但是再走过一圈之后,很多外国专家都对我们说,你们为什么不在中国拍摄呢?中国做得要比我们好。我们的国内拍摄放在最后,欣喜地发现,在新兴的低碳经济领域,中国的推进速度确实是惊人的,正像气候司司长苏伟在接受我们采访的时候所言,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节能减排,对中国而言不仅仅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更是一次机遇。如果说中国在历次技术革命当中曾经失去了先机,但是在这一次新的机会面前,中国与发达国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例如:片中展示了中国首批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深圳。在深圳的街头,我们会经常看到完全依靠电力驱动的公交大巴。电动车无污染、无噪音,真正实现了零尾气排放。根据测算,这种电动大巴每年的燃料消耗成本还不到同类燃油车的1/3。而中国山东德州则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和真空集热管制造基地。当地生产太阳能设备的企业,所用的电力,也完全来自于太阳。这里集中了世界最先进的太阳能技术——太阳能照明,太阳能空调,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的各种新兴技术被大规模地应用于人居生活中。
二、创新讲述视角,丰富表现手段
那么关于千万年人类的文明史,主创团队究竟如何从生态关系的角度,以一种轻松活泼易于理解的方式讲述给观众呢?
总导演祁少华对此表示:“在这部片子当中,我们把纪录片讲故事的方式往前又推进了一步,这一步可能是会有些争议的,就是对虚构人物故事的使用,这种方式在中国纪录片中也曾出现过,但是像《环球同此凉热》这样规模化的使用,几乎是没有过的。当然我们的人物不能是凭空捏造出来的,人物必须符合特定时代思想状态,生活方式,以及那个时代的特定情境,所有这些我们都严格遵照历史还原,甚至很多人物故事都是有一个或者几个原型人物存在的。因此主人公所折射出来的文明关系是真实的,所代表那个年代的大众生存和思维方式是真实的„„他会经历到那个时代的科技、自然、政治、经济大事,也会以那个年代普遍的心态来思考人类的进步以及人类对改变自然的态度。”
例如:在该片第二部分第三集中,虚构了一个蒙古战士“勃日特”的形象,他出生在中亚细亚草原长途跋涉的马背上,母亲用生命换取了他的到来。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勃日特跟随成吉思汗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也见证了12世纪末到13世纪蒙古帝国成长的整个过程,同时也经历了大草原气候冷暖交替的变化。12世纪转冷的气候威胁着蒙古人的生活,持续干旱无雨的气候,使草场大面积枯死。而伴随着13世纪的到来,温暖湿润的气候也重新降临在中亚草原,它为成吉思汗的霸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为了实现上述艺术创意,该片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段:手绘两维动画、三维动画、情景再现、实景合成、角色旁白、纪实跟拍、政论评述等,表现手段的丰富多彩令这部纪录片充满惊喜的看点。该片基于全球国际视野,从历史和现实多重维度全新阐释气候变化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是一部全景式的大型人文生态纪录片,无论从主题的立意还是内容的广度与深度,都是中国纪录片前所未有的一次尝试和创新,期待您的收看,精彩不容错过!
第四篇:环球同此凉热 另辟蹊径还原不一样的中国近代史
环球同此凉热 另辟蹊径还原不一样的中国近代史
中国首部全景视野大型人文生态纪录片《环球同此凉热》,日前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环球同此凉热》由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气象局等联合支持,由中央电视台、华风气象传媒集团、中央新影集团联合摄制。《环球同此凉热》全片共12集,从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文明发展的全新角度,重新梳理了数千年的人类文明进程,其主旨是倡导全球协作,通力应对气候危机,积极建设生态文明。
新型人文生态纪录片《环球同此凉热》正在爱奇艺热播。作为近年来国内同类型题材中不可多得的佳作,这部12集的纪录片将人类历史的发展与生态自然的变迁完美衔接在一起,巧妙通过动画、影像记录、政论评述等多种表现手段来展示历史长河的全景,“力图把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的相处之道传递给观众”。
11月21日,《环球同此凉热》已在爱奇艺更新至第三集《先农坛 珍珠街 适者生存》,片中将镜头对准了19世界中叶的中国。在这个清政府统治的晚期,西方国家正在全面侵蚀着东方最古老的“天朝上国”,象征着征服自然的工业文明即将全面替代崇拜自然的农业文明,在新的纪元里占据人类社会的主导地位。这一集里虚构的动画人物和真实的历史影像交替出现,不仅反映了中国在面对世界潮流时承受的阵痛,也展现出自然环境在人类智慧面前的脆弱之处。
对于这一段历史,曾有不少影视作品从不同方面进行过各种探究。无论是几十年前的老作品《火烧圆明园》,还是今年新上映的电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大部分作品均是从政治、军事的角度对当时历史进行阐述。此次《环球同此凉热》“另辟蹊径”,以自然生态的视角还原出一段“不一样”的中国近代史,彰显出与众不同的一面。
央视再推力作 打造中国生态视角:《环球同此凉热》是央视继《舌尖上的中国》后推出的又一纪录片的佳作,其片名源自毛泽东诗词《念奴娇·昆仑》“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这部全景式纪录片在拍摄过程中,摄制组除了查阅了大量图书和影像资料外,还先后造访了全球数十个国家,与不少专家学者及深受自然生态影响的当地居民交谈,显示出应有的全球视野。同时,也将中国人特有的人文史观融入这部纪录片中,打造出全新的中国式生态观点。据导演祁少华介绍,《环球同此凉热》分为《黑色·困惑》、《黄色·回忆》和《绿色·抉择》三大篇章,视听风格分别对应凝重、浪漫和纪实,贴切表达出人类在现代工业文明中对自身、社会和自然问题所产生的“困惑”,对农业文明田园生活所保有的“回忆”,对生态文明所作出的“抉择”。
第五篇:纪录片《环球同此凉热》提供关于未来文明持续发展的启迪
纪录片《环球同此凉热》提供关于未来文明持续发展的启迪
纪录片《环球同此凉热》的总导演祁少华对此表示:“在这部片子当中,我们把纪录片讲故事的方式往前又推进了一步,这一步可能是会有些争议的,就是对虚构人物故事的使用,这种方式在中国纪录片中也曾出现过,但是像《环球同此凉热》这样规模化的使用,几乎是没有过的。
《环球同此凉热》分为三部分:工业文明、农业文明、生态文明,以此串接起人类文明的整个发展历程。因此,该片力图从气候变化角度,从人与自然生态关系角度,从文明发展角度讲述人与自然的故事,为今天处于困惑中的我们提供关于未来文明持续发展的启迪。
这是中国第一次以影像作品的形式切入气候变化这一极具国际意义的命题,这样一部纪录片,不仅仅是践行国家领导人面向全球的承诺,更重要的是向世界展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对于整个世界的关注与责任。
“环球同此凉热”出自毛主席的诗词《念奴娇—昆仑》,“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而在气候变化愈演愈烈的这个星球,没有人能够安然地置身世外。应该说,中国缺少这样一部纪录片,以一个国际化的客观视角,来探究人类与自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讲述中国人关于这个蓝色星球生存与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