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包头第十一分队三下乡活动总结
2011年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8月份是放假的时候,轻轻松松休息的时候,可是今年的8月却给了我一种全新的感觉。一直想去探寻革命遗迹等历史回顾,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今年我的愿望实现了,而且是我们以组队的形式并且自己还担任队长的职责参加这次社会实践的。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加了这次社会实践活动。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给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回信精神,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径,按照胡春华同志在“五四”前夕与高校学生代表座谈时提出的“各高校和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拿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为大学生提供一些有益有效的实践锻炼机会,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打造自己知识优势”的要求,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契机,进行正确的社会观察,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我队以“追寻红色足迹”为主题,组织开展2011年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真正实现使我们“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目的。
裴斯泰洛齐曾说:“实践和行动是人生的基本任务;学问和知识不过是手段、方法,通过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应该按实践和行动的需要来决定。”这说明智慧与实践永远是分不开的,在实践中可以检验真理,也能培养能力,弥补不足。这次暑期“三下乡”活动使我有了一个验证自我的机会,使我无论在能力上或是在心灵上都有了一次大的飞跃,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
作为内蒙古工业大学国际工商学院的一名预备党员学生,所以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组织我们小分队的8名学生开展寻访老党员(老红军)、探寻革命遗迹等历史回顾、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走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结合相关的研究课题开展实地调查研究活动,在寻访、考察过程中为老党员提供各种志愿服务,引导学生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我们团结在团队之中,独立于团队之间。我们顺利的完成了为期3天的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下面说说我们这几天在那里做的事情:
8月10日,是我们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一天,酷热的天气下,我们到达了位于包头市东河区通顺街3号(原泰安客栈)即王若飞纪念馆。今天的主要任务是听馆长给我们讲关于王若飞的事迹以及介绍展出的图片和一些珍贵的文物。其中,图片分为早年怀有救国志向、远渡重洋寻求真理、大江南北坎坷路、开辟内蒙古工作、狱中斗争、延安圣地抗日烽火、为争取和平民主献身等7个部分,详尽地介绍了这位英雄人物伟大而光辉的一生。珍贵文物有:王若飞当年穿过的西服(现为国家一级文物)、毛衣和乌兰夫夫人云婷亲手为他缝制的棉背心等;生前使用过的皮箱、笔砚、印章、自传手稿、往来书信和敌人强加给他10年徒刑的“判决书”等。还有宣传王若飞革命事迹的各种书籍等。馆长的介绍使我们对王若飞同志有了更深的了解,使我们对未来2天的工作充满热情与期待。
8月11日,是我们在包头市王若飞纪念馆工作服务的第二天。今
天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向馆长学习关于纪念馆,馆内图片及文物的知识,为最后一天的给游客讲解做准备工作。在结束了学习之后,我们一行人还帮助馆长打扫了纪念馆的卫生,擦玻璃,扫地等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一天的学习和服务让我们对王若飞有的质的认识,若飞同志一生所表现的坚定信念、顽强斗志、严明纪律和非凡才干,堪称共产党人的楷模和后世学习的榜样。我觉得我们作为年轻人,应该不忘历史,珍惜今天,努力的学习,才对得起前辈们为我们打下的这片江山,同时也使我们坚定了最后一天工作的信念与动力。
8月12日,是我们在包头市王若飞纪念馆工作服务的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我们终于迎来了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最令人难忘的经历,今天我们将当讲解员,给今天来参观纪念馆的游客讲解有关的知识。这激发了我们的热情和主观能动性,使我们更有信心去当好讲解员。通过参观和讲解,我们从心灵上得到升华,从精神上受到鼓舞,深刻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参观结束,怀着缅怀的心情,迈着沉重的步伐,离开了故居。我相信,每个人都思绪万千,涌现成千上万字的感慨。是的,硝烟已离我们而去,贫穷和落后也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生长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应该多多接受今天这样的学习,希望多开展这样的活动,以革命先烈的事迹洗礼我们的大脑,缅怀革命的先烈,更加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在今后具体的工作中,要勇于实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
学的发展观,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争取在思想上、工作上、学习上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身为这次活动小分队的队长,我秉着“运筹帷幄,全面策划;严格纪律,落实分工”、“统一思想,齐装出征;满怀热情,投身实践”、“整理问题,总结经验;发扬优点,找出不足”这些信念带好我们小分队完成这次任务。
“三下乡”活动确实是锻炼人的一种非常好的形式,尤其对于我们大学生。它能让你书本上根本学不到的东西,而且能使理论性的东西运用于实践中,真正运用书本上的知识办实事。我相信参加过“三下乡”活动的人都会认为,那短短的一个星期所得到的将会成为人生路上难得的一笔财富。生活就是这样,有耕耘才会有收获,耕耘越多,收获越多。人生路上充满了无数荆棘和难以想象的困难,只有我们用积极的心态和切实的行动披荆斩棘,克服一切困难。我认为“三下乡”活动的具体意义主要来自于以下几方面:
l、良好的团队以及队员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是完成一项工作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2、增长了才干,发现了不足,激发了热情。
3、展示了形象,发扬了学校作风,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应有的风采。通过实践活动,是我们大学生重新树立了人生观价值观。
4、提高了认识,明确了责任。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的思想认识水平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增强了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随着时间的流逝,三下乡活动已圆满地画上了句号。短短3天的实践生活,让自己变换一种角色,尝试另一种生活。尽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在大家的相互帮助和共同努力下,也都一一得到解决。其中的辛酸与感动,我想也只有我们自己才能体会到。经过这次三下乡活动,我重新认识了社会,重新认识了自己。这次活动也把我从理想社会拉回了现实,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各种不足,包括知识储备,涉世经验等等,同时给我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更重要的是让我重新树立了人生观价值观,敦促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促使我不断发展这些方面,以利于我以后走向社会。我更感受到集体的灵魂,这是一股强大的凝聚力,是一份强烈的团队精神。在整个实践活动中,队员之间强烈的团队合作意识表露无遗。我们的交际能力明显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办事能力也得到锻炼。我们一起拼搏,一起努力,一起欢笑。我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我们共睹大家进步成长。这一切并没有结束,我将以此作为人生新的起点,怀揣着这一段美好的记忆,带着感动与思考起程,去探索更加广阔的生命长河。
国际工商学院
包头第十一分队
2011年8月16日
第二篇:暑期三下乡分队心得
暑期三下乡广西分队心得
为期十天的三下乡活动已经结束了。十天里面有五天义诊、一天调研、三天帮扶,还有一天是到达山心村整理宿舍环境。其实这次三下乡活动真的是多亏了校长的照顾,没有了校长的帮忙,我们真的很多东西都完成不了。我们还经常麻烦校长,天天吵吵闹闹,影响校长的休息。
其实在第十天上午收拾行李准备出发旺铺镇义诊的时候,我就知道,其实我还有很多遗憾,还有很多东西没完成。还记得孩子们在中午的时候跑上来喊:“小宝~~~小宝~~~教我们打篮球。”虽然那时候我还在睡午觉,还有一点厌恶他们打扰我的午觉。但转念间,我换上篮球鞋,穿着帆布中裤,没穿上衣,一身很具有街头风的打扮就下去了篮球场。在篮球场上,孩子们都很听我的话,一个个排好队。“运球,起步,一,二,三,上篮,对,下一个!”这样一个一个重复着。看得出,他们都很热爱篮球,对篮球有着满腔热情,每天来到篮球场扔篮球,因为缺乏有效的指导,他们对篮球的知识还很缺乏。其实他们对篮球的热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篮球是他们的唯一游戏吧。就这样,每次听到他们在喊“小宝,小宝”,我都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就在第十天我发现,这样的叫声,我听不到了。
在我帮扶的家庭里面,我发现了一个对中医很有兴趣的孩子,或许就这样我发现了一个中医的胚子,我送给了他一本经络的书,xx师姐送给了他一本曲黎敏的《从头到脚讲健康》,看得出,他真的对中医很感兴趣,我教会了他一些基本的推拿按摩的手法,他第二天便去他大伯家找来了一本推拿按摩的书来看。其实这里的家庭有部分还是很不缺物质的,他们缺的或许只是父母的关心,或者是接受知识的途径。从我帮扶的家庭可以看出这一点,他们家庭的物质条件不差,但接受知识的途径却相当贫乏,我想我们给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更多的是外面的世界,带他们去看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
作为医学院的三下乡活动,义诊活动是绝对少不了的。推拿按摩、拔罐、艾灸、量血压,我不是打酱油的存在,我在努力工作着,竭尽我所能去帮助他们,遇到不少在治疗后握着我的手说谢谢的乡民、遇到不少想享受按摩而反复来的、遇到不少贪小便宜来蹭药的。在村里面,确实看到了基层缺医少药的存在,有水平的医生实在不多,我们的到来确实能缓解一定的医疗压力吧。可我们的实力确实也不足,除了有个研究生师兄xx压压场,我们能做的确实不多,多数是以缓解症状为主。跟着王坤师兄,确实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无论是出于玩笑还是什么,xx师兄确实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也教会了我很多东西。在三下乡最后一天结束的时候我就发誓,下一年我来的时候,我会成为中流砥柱。不再迷茫,有实力有底气去应付状况。
调研是我的一块心病,在三下乡前期准备的时候因为对当地情况的十分不熟悉,只能大概的弄出了两个不太靠谱的课题,去到当地以后,我的担心也终于应验了。课题的不顺利,有我的很大责任,我不推脱,但得来的少许资料,我还没放弃,我会弄好出来的。在中风病人调研过程,看到了很多人情冷暖,看到了家里只有自己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皮肤因为不能清洗而长出皮炎的、看到了媳妇对中风的婆婆态度很差的、看到热情的热爱生活的。这个调研过程,想到了很多,感悟了很多,其实我的生活圈子,不也存在这些吗?
在三下乡整个过程中,我作为少有的师弟,有时候确实很难担负起什么东西,有时候不能太自负,师兄师姐们确实有我不及之处,每个人都是我该学习的对象。学会“示弱”也是我这一行的挺大的收获,改掉了之前“目中无人”的态度。虽然这有点假,但这确也是“谦虚”的一种吧。
在跟你们一起生活的这十天,我很开心,虽然条件简陋了点,但人心的单纯,真诚,让很感动。在第九天的晚上,我跟xx、xx、xx、xx师姐几个跟几个小孩子在操场上坐着,唱歌,聊天,我们喝啤酒。小孩子问了我们下一年还来不来,我说:下一年我会带个新队伍过来。不知道孩子们面对一群新的陌生人,会是什么感觉呢?为什么就不能一直是同一班人来同一个地方呢?
太多无奈,现在的我已经回到了家里,在舒适的房间坐着,在打着这篇心得,山心村恢复了以往的平静,孩子们不知道有没有按照我的吩咐在练习篮球。
孩子们,我们下一年还会来的。
第三篇:优秀三下乡日记—华西村分队日记
赴华西村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日记
摘要:7月14日我们在路途中度过,15日全天候深入“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在这短短的两天里,我们走访村民,问卷调查,参观了解,一步步走进华西村,走进华西人民,探索华西的成功之道,关注新农村建设。在这过程里,我们“华西之星”调研小组积极热情,认真负责,面对意外情况灵活应对,将活动进行得有条不紊。虽然活动时间不长,但是我们收获很多。
2011年7月14号小雨
今天是我们三下乡实践活动正式开始的日子,由于要赶8点的火车,我们一大早就在学校北门集合准备出发。虽然外面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天气不算太好,但是我们几个都很兴奋,因为大家为了这次活动已经细心准备了好久,每个人心里都充满期待。
我们先从合肥乘火车到无锡,然后步行到无锡汽车站再坐车到华西村。虽然路途比较远而且需要转车,但是大家都非常积极,没有一句怨言。尤其是当我们坐上开往华西的汽车时,组员们更加活跃了,纷纷跟车上的本地人攀谈起来,认真向他们了解当地的一些情况,收获颇丰。
大概下午三点钟,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安置好住所以后,我们召开了一次简短的工作会议,为接下来的活动做最后的准备,确保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然后,我们参观了华西走廊,这条走廊是华西村建村60年来不同发展阶段的介绍,浏览着一幅幅生动的图片,华西村从贫到富的发展历程也呈现在我们眼前。从这些图片中我们发现,华西村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走在农村发展的前列!是什么力量推动着华西村不断进步呢?对此,小组成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华西人在改革创新这方面的努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华西村从早期的发展规划到现在的运营模式,到处都闪烁着创新的光辉。作为当代大学生,这种精神是非常可贵的,我们应该向华西人学习!同样,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不能把华西模式生搬硬套,还是要结合自身情况,勇于创新!
接着,我们还参观了幸福园,这里的风景建筑都非常有特色,文化气息非常浓厚,十二生肖等雕像巧夺天工,让我们赞叹不已。沐浴在这样祥和,宁静,和谐的氛围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身为华西人的那种幸福感!
在参观华西走廊和幸福园的同时,我们向路过的村民、游客发放了一部分我们精心准备的调查问卷并且做了简短的采访,了解当地居民和游客对华西村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回到宾馆的时候,大家都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回顾我们一天的行程,还是很顺利的,其中虽然有一些曲折,但是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和虚心请教,问题最终都得以解决。希望明天的活动一切顺利并且取得较理想的成果!
2011年7月15日上午 小雨
这天一早我们就迫不及待的在当地居民的指引下来到了华西村农业科技园。鉴于农业是一个国家的立国根本,新农村的建设同样也离不开农业,理所当然的调研华西村的农业到底发展的如何是我们这次三下乡的重要目标之一。我们一行人刚来到华西村农业科技园就受到工作人员的热情招待。他们很细致的介绍了科技园的规模,农业种植的主要模式以及在科技园中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我们听了工作人员介绍后深深地为华西农业的现代化所折服。
听了工作人员的介绍后,我们了解到面前的就是华西村著名的山北的高科技农业大棚,就迫不及待的踏上了我们的寻访之路。、首先穿过了果实累累的葡萄采摘区来到了高科技农业大棚。尽管已经有了准备,可是我们一进去还是暗暗吃惊。无土栽培、智能浇灌等先进农业技术立即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这些技术在华西科技园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且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200公斤重的大南瓜,一棵西红柿达到500公斤的采摘量。这说明了,现在的农业不像过去,靠一个肩膀两条腿,农业也是要靠投入,按我们的话说华西村农业的过去主要是靠体力,现在要靠脑力,它是发生了一个质的变化。这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无疑有着重要的带头作用。
接下来我们与大棚内正在工作的工人进行了交流并在他们的指导下共同对农作物进行了修剪,在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山北的高科技农业大棚内有江苏省内最大的牡丹园,以及特色茶花园、葡萄园、石榴园、柿子园、枇杷园„„成为了一个集生产、科普、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态园,在大棚里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植物的国度。在交流中我们情不自禁的把惊叹之情转化为对华西村人智慧的赞赏。在谈话中我们详细了解了华西村新农村建设以来的变化。
现在,华西又把农业作为旅游资源,打造集观赏、品尝、科教、生产于一体的农业体系,让游客既能观赏到华西的特色景点,又能体会到农业的科技含量,还能品尝到健康的绿色食品。目前,在栽植上,有“五木”:沉香木、檀香木、楠木、红木、菩提树等;在种植上,南瓜最大的近150公斤、最小的不到100克,小黄瓜亩产1万公斤,一棵番茄树可产500多公斤;在养殖上,大牛1000多公斤/头,大猪500多公斤/头,大羊100多公斤/只,大鸟200多公斤/只,大鱼30多公斤/条,火鸡25高科技农业大棚公斤/只。另外,还有天鹅、麋鹿、红豆杉等珍稀动植物。由此,一个由“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科技农业、绿色农业”汇聚的新型农业体系,已经在华西逐步形成。
2011年7月15日下午小雨
远看碧波荡漾的龙西湖,穿越华西的千米隧道,离开瓜果满枝的生态农业观光园。下午我们来到了华西“世界公园”。我们此行的目的旨在探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框架下,华西村是如何利用天然的条件开发出全面、环保、协调、可持续的旅游资源的。
然而天公不作美,淅沥的小雨依旧与我们相伴。不过雨中的“世界公园”可谓别有一番风味。入口处的华西“卢沟桥”与周围的杨柳、荷塘、民居在雨中构成了一幅江南水墨画,清新别致,引人入胜; 高大雄伟的凯旋门、自由女神像、德国天文台等国外知名建筑,庄重严肃、人文气息浓厚的孔庙、孟庙等我国建筑以及青青草坪上的几匹骏马同时引入眼帘,很好地诠释了中西融合、古今结合、人文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深刻内涵。这些美景无一不使我们眼前一亮,我不得不为华西人的聪明才智拍案叫绝!
还有更绝的呢!那就是“万米长城”!当我们兴致勃勃地准备上矽山爬“万米长城”时却得知由于连降大雨缆车已经停运,但我们还是决定走上山目睹一下“万米长城”的尊荣。这砂山上是华西村的后山,山上绿树成荫,鸟鸣不断,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屹立于山正中的顶峰之上,雄伟庄严,这里的天安门虽无法与北京的天安门相媲美,却也着实让我们领略了它的雄姿。两侧“万米长城”蜿蜒在山峰的绿林之中,十分壮观。还有隐约可见的上山的6OO米长的空中索道,据说有52个缆车,可乘坐104人呢!站在小山头,俯瞰大地。在那沉沉的雾霭中,华西村那华丽的别墅群与碧波荡漾的龙西湖宛如仙境一般美丽迷人,似乎在向游客展示这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丽画卷。
参观过“世界公园”后,我们采访了一位景区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华西村始终把优化环境作为重要目标,坚持环境优先、和谐、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坚持均衡统筹的生态观,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各项资源,把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环境统一起来,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具体来说就是“两手抓”:一是把旅游业和优质高效、生态观光农业作为重点产业来发展,旅游业产值比重已占全村经济总量20%以上,平均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0万人次,被评为全国十大农业旅游示范点,并且成为全国首家通过ISO14001国际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村庄。二是重视营造优美洁净的生产、生活环境,成立专门的环保公司和污水处理厂,强化环保监管力度,着力改善水、气环境。2004年,毅然关掉年产值1.5 亿元、利润超千万元的3家化工厂;还先后投资数亿元,综合治理工业园区环境,使工厂变成了花园。
听了工作人员的话我不由感叹:华西人利用天然的条件,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凭着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奋斗精神,创造出了“天蓝山绿人增寿,世界公园将更美”的旅游品牌。并借助公园内建的孔、孟庙,宣扬中国古代文化、文明社会;借助西方建筑吸收西方文明的精华,走出了一条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道路。
第四篇:三下乡活动总结
“三下乡”活动总结
为期一周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虽然我们十分疲倦,但我们收获很大。这次三下乡活动使我深入了解了舒城农村的基本情况,体会到当地农家老人的质朴真诚。在整个六天的行程里,每天我都有新活动,新感受。
7月13日,也就是下乡的第一天。我的心情有点激动。这里是完全不同于大学校园的另一片天地。这里有炽热的阳光,巨大的昆虫,成群的蚊子。下乡第一天下午我们就去了当地敬老院。敬老院的老人们的生活都有着落,这令人很宽慰。虽然有几个老人对敬老院的物质生活条件不太满意,但从后面几天的调查来看,敬老院的条件比起那些在农村破旧砖房里生活的孤寡老人的条件是好多了.在几天的调查中,我深深地理解了敬老院院长的那一番话:“没什么好抱怨的,国家给钱给房子就够好了。”诚然,敬老院的条件的确可以现进一步提高,但对于那些同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进敬老院的孤寡老人来说,敬老院真算得上是一个天堂.7月14日,下乡第二天.我们前往大别山区参观新四军第四支队旧址.清晨,我们便早早出发,从广袤的平原驶进跌宕起伏的大别山区。我们眼中看到的是碧绿的梯田,嶙峋的山石,蜿蜒的公路。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来到了新四军第四支队旧址纪念馆。纪念馆矗立在一座丘陵脚下。台阶陡而高,门框正而直,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爬上台阶,迎面就是一座敬亭将军的铜像。纪念馆是四合的构型,一草一木都使人敬畏,使人唏嘘。
讲解员是一个大伯,他带我们参观了战史陈列馆等几个分馆。通过讲解我们大致了解了红二十八军的战史以及名将高敬亭的生平。高敬亭将军背负国仇家恨,开辟了抗日根据地,屡立战功。虽然高敬亭将军最后因党组织决策问题被错杀,但他的一生仍旧是抗日报国的一生,仍旧是忠诚于党的一生。我们还了解到,除了高敬亭将军,新四军第四支队为国捐躯的共产党员还有很多,他们长眠于青山荒野之中。他们用自己的鲜血与生命守护了他们的下一代,守护了泱泱中国。我想每个人都要从被寄予希望的人变成了寄予希望的人。每个人都要经历一个从被守护到守护的过程。每个中国人都要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守护自己的下一代,守护古老的华夏文明。
此时,7月14日我们还来到新四军第四支队的纪念塔下瞻仰。三段陡峭的台阶并一个加高的石墩使纪念塔直插青天,屹立在丘陵山谷之中。这是后人为纪念无数为中国解放而牺牲的人们建立的,它时刻提醒着人们不要忘记历史。
7月15,16,17日,下乡第三、四、五天。这三天我们团进入了问卷调查的关键时间。每天我们都深入周边农村调查当地留守老人的生活情况。在每天的调查中,每次的交谈中,每次的回答中,我们都有新心得,新体会。三天下来,我积蓄了太多的感慨,惊叹,欣喜,暗然。我有太多太多的要说,去表达当地农村老人的喜怒哀乐,去表达当地老人的期望与要求。
在三天中,有许多老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在这许多老人中,总有那么四个老人让我一直念念不忘。第一个老人是在高塘村调查遇见的。当时我们小队初出茅庐,对如何调查以及如何起头都不是太了解。但就是这个老人,他主动找到我们要求配给我们。当时我们小队顿生感激,在交流中,我们又发现老人声音已经哑了,但他竟已有高中文化,可以通过学习书写与我们交流。老人很是积极,虽然人已苍老,但他仍保持一颗热情向上的心。正是拥有这样的热情,他才能如此敞开心扉的帮助我们,正是拥有这样高的方化,他才能如此开明地填写问卷,没有一丝犹豫。每二个老人叫陶方英(名字硬是要与我们说),她的儿子因工殉职,他现在孤苦无依,亟需救助,但她不知什么原因,不能享有低保,她希望社会上的好心人帮帮她。第三个老人是个共产=党员,他叫甘颜发,开了四十多年的车,也不知什么原因,不能享有低保,他只有一个女儿。由于脑血栓,他半身不遂,生活很是艰辛。以上两个老从使我意识到我们的农村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还有许多老人需要救助,我们的社会救助仍需完善,农村低还有待合理化。第四个老人是在孔集遇上的,他苦口婆心的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养大你们不容易啊,要善待老人啊”老人的话很朴实,却深深的触动了我,老人为家庭为子女会出了一生,他们需要我们的关爱,需要我们的报恩。
7月18日,我们参观了当地的乡镇企业。从地的企业发展状况来看,当地的乡镇企事业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有相当的产值,但我感觉这些企业的发展潜力很大,他们的在产业结构优化和环境保护方面仍可做很多工作。
一周的三下乡活动即将结束,这次“三下乡活动我受益匪浅。通过此次活动,我第一次体会了农村生活,吃了不少苦。通过这次活动我再一次增长了见识,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这次活动,我磨砺了自己的意志。虽然活动结束后,我们这个团就将解散,但这次经历我会一直铭记,这次活动的宝贵经验将使我终生受益。
第五篇:“三下乡”活动总结
三下乡活动总结及心得
为了落实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同时也为了让我们医学学子的专业特长得到充分发挥,我们校团委决定在2010年暑假开展一次最适合我们医学院学子的三下乡活动。
2010年7月12日,在学校三位老师的带领下,以及通过我们团委干部们的共同努力和配合,我们顺利的完成了这次的三下乡活动。活动中,我们不仅为乡亲们带去了欢乐,同时也让我们所有参与的老师和同学受益匪浅。这次活动,让我们更了解农村农民们的生活,进而也增强了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下乡”活动确实是锻炼人的一种非常好的形式,尤其对于我们大学生。它能让你书本上根本学不到的东西,而且能使理论性的东西运用于实践中,真正运用书本上的知识办实事。
一.运筹帷幄,全面策划;严格纪律,落实分工
为确保我团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顺利展开和进行,7月9日,我们一起开会分配了这次活动的工作以及对活动进程的大致规划,同时也强调了这次活动的纪律和严谨性。二.统一思想,齐装出征;满怀热情,投身实践
7月12日早7:00,我们统一从学校出发,在车上重声了一下此次活动的安排和 纪律,并且统一穿上我们的工作服。8:00,我们到达活动地点,下车后,大家就马上投入到之前安排好的任务当中。这次活动的主要任务有:文艺演出、免费发放药品和书籍,免费为乡亲们量血压以及做推拿按摩、并且还发放了关于老年人养老问题的问卷调查。
这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我感觉自己长进了懂得了更多,成熟了成长了。现在,就来说一说我的心得体会。其实,在活动前,我就遇到了一些困难,在确定自己要参加这次活动的时候,感觉自己很大压力,当初我的任务是分配任务,统筹大局,但那是我第一次统筹这么大的活动,而活动也准备得非常仓促,一开始我就乱了分寸,幸好有各位同伴以及老师的帮忙,但我也知道,作为团委学生中的领军人物,我得学会如何应对类这些大型活动。
为了这次的三下乡,我们还准备了一些文艺活动,但其实活动前的第四天,我们还在参加期末考试,要排出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非常的困难,但是在我们文艺部的带领下,我们的文艺演出非常顺利,并且还受到了相亲们的好评。活动上,我们为乡亲们带去了一些医学书籍和一些药品,还免费的为乡亲们量血压、做推拿按摩,让乡亲们感受到我们热情服务的同时,也让我们操作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感到自己学的东西太少,能够帮助和给予他们的也太少。作为大学生,我们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我们应当努力学习,不断成才,主动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作为湖南中医药高专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去主动承担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现在我们就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激发对生活的热情,要把学习和成才当作头等大事,我们要利用医学这个平台,发扬医学精神,要勇于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成长,要用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去展示医学大学生的风采,去为日后救死扶伤,以及人们的健康生活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这次活动也使我意识到“服务社会,实行自我”是人生的一件乐事。社会是需要我的。社会培养了我,然而我应该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们应该为人民干实事,做有贴亲人民生活的事。虽然自己的力量很小,但总可以让温暖的花朵灿烂碇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