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组稿员会议讲话稿
组稿员会议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行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古竹小学的组稿员徐丽。前几天意外地接到董岩芳老师的电话,说我们学校在过去的一年里往《武义师训》投稿的总数、刊出的篇数都还是不错的。让我在这今天的组稿员会议上做个经验交流。为了有东西可说我必须静下心来好好地对一年来的工作作个总结,而总结的过程正是促进自身今后取得更大进步的过程。在此我要感谢《武义师训》编辑组的老师们给了我这样的机会。谈不上经验,我所说的纯属自己的一点真实感受。希望各位组稿员能从中找到做好组稿工作的信心。
我们知道组稿员的职责是鼓励本校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随笔,发现、选择有质量的文章向《师训》投稿,以达到我县教师交流心得,共同进步的目的。要做好这份工作,组稿员自身应具备较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和一定的文学素养。我敢肯定在座的组稿员中大部分都是笔头生花的语文老师,而我是一名没什么文学细胞的数学老师,一直最怕的就是写作文。再加上平时周围的同事也很少有主动写点文章的习惯,觉得没什么好文章可投稿。于是一开始我只把它当成了一项任务。2009年我校的投稿数只有3篇,刊出篇数为0。年终组稿员会上,我只有眼巴巴看着其他老师领稿费的份,当时就像学期期末没得到奖状的学生一样,心里充满了羡慕,和没有做好本职工作的愧疚感。受到这样的刺激以后,我就下定决心,在接下来的一年里
要努力把它做好。
记得那次会上雷国强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如何提高自身写作水平的方法;明招小学廖迎春老师传授了可行有效的做法,这些方法非常有用,让我受益匪浅。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努力,2010年果真有了进步,我校的投稿数量达到了篇,刊出数量篇,其中有两篇是我自己的。虽然刊出篇数占总篇数的百分不高,也就是质量还待提高,但至少可以看出我校勤动笔的教师多了,投稿积极性高了。
前后两年有这样的差别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态度决定一切,现在我真心实意地把它当成一回事儿来做了。下面我就把自己的几点做法与大家分享:
一、学会“装”
打铁先要自身硬,要求别人去写,自己得先能写点像样的东西出来。但水平有限,怎么办呢?曾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这样的文章《人要学会装》,此装并不是故意做作、装模作样之意。而是指在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不满足现状、相信自己潜在的能力,通过各种学习,不断充实自我,更新自我,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工作的需要。这样理解装便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要装得好是要下苦功的。不想写装着想写,不会写装着要把它写好。知道自己的墨水不多就专门征订了一些像《人民教育》、《青年教师文摘》等教育教学杂志,要求每天睡前看书半小时。及时了解教育时事,学习最新理念。要想有内容可写,平时还得做个有心人。仔细留心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一旦有了思考就随手写进日志;参加各种培训后及时做好反思,反思自己的收获,提点自己的想法。并勤于手,做好
记录。看多了、练多了,写作水平无形当中就有了进步。
教育随笔的特色就在一个随字――随便、随时、随手、随心。绝大多数教师会说自己没有时间写东西,抑或是想起写文章就头痛,认为这是一件耗时耗力的事。其实在和教师接触的过程中,经常会听到教师讲很多精彩的教育故事,把这些故事写下来,从口头的变成书面文字,就是很好的随笔。我认为要想写出好的随笔,在掌握了它的基本要求之后,要做的就是以下几点:
随手:随笔中涉及的往往是一些即时发生的事件和看到事件当时产生的想法,那种想法也有点火花闪动似的,所以需要及时捕捉、记录下来。因为扔了一段时间之后,您对事件的记忆可能就不那么清晰了,故事就很难说得完整,思想的火花可能也消失不见了。所以要养成随手写的习惯。如果能坚持记教育日记,那么您会发现那其中有很多您可能已经不太记得的事,但是在当时它是如何地让您受到震动。随便:随笔没有什么格式的要求,不需要有什么论点论据,文字也可长可短,如果用200字就能把您想说的话说清楚了,也不一定要凑到1000字。如果没想好这件事说明了什么,但是这件事却让您有所触动,不说不快,也不必硬憋着,要找什么理论做依托,您可以把事情写出来,让读者自己去理解。
随心: 这里讲的随心有两层意思,一是随心所欲,没有太多的限制;二是笔要随脑。文章是笔写出来的,但却是大脑想出来的,所以随笔是笔要随脑。
随笔要想写好,必须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或是切入一个事件的角
度不同于以往,或是自己的观点不同于常俗。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所以工作之中要注意观察。教师生活于学生之中,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每个孩子都是一本待读的书,和孩子的每一次倾心的谈话,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工作之余要读一点书,用心去思考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的合理之处及与教育现实的结合点在哪里,所谓有正确的理念,才会有正确的眼光;有正确的眼光,才能有精彩的发现。
当然,要想写好随笔,关健还在于动笔,动笔写了,才能有好的随笔。
二、学会“吹”
要做好组稿工作,积极取得校长的支持与配合至关重要。每次《师训》一拿到手,我先把它拿给校长看,并先推荐她看封底的学校宣传图片、简介说明,从中大致地就可以了解到该校的办学思路、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这是个宣传学校的窗口,作为校长肯定也希望自己用心经营的学校也能在这里被宣传一下。于是我就告诉他要想承办专刊,必须要有一定的优秀文章、美术书法作品。必须让全体教师都来参加。此外再让校长看看本校教师的文章,同时还可以建立她有什么办学新思路、管理好方法也可以写成文章进行投稿。校长的积极性激发起来了,要做好这项工作就不难了。为了让教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勤于笔耕,我校把如何促进教师的读和写也列入了校本培训的内容。今年各教研组已精心选择征订了一些优秀实用的教育教学杂志,明年我们还将开设阳光书吧。让老师们人人有书看,看后有交流,真
正做到读有所获、读有所用。为鼓励教师积极投稿,我们还把教师的投稿情况列入了2008年成立的教师教育教学奖励制度,做得好的老师可以拿到相应的奖金。
三、学会“赞”
我们都知道,让一个人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能激发他进一步的努力,这是正强化的作用,而如果能放大某一点成功,又能收到以点带面的功效。每次教师会上我们都会对有文章发表的老师进行表扬,并鼓励其他教师积极向他学习。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若老师们写了某篇文章,就请其他老师帮忙一起修改,征求多几个人的议建,多改几次,有质量的文章也就改出来了。一旦这篇文章被刊出,不仅这位老师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参与修改的老师也能体会到互相合作的快乐。有了快乐的体验,老师们自然就不再讨厌写;有了大家的帮助,自然就有了信心,有了信心自然就能写出像样的文章。
最后我想说,全体组稿员们2011年让我们要继续给力,锐意创新,努力办出《武义师训》自身特色。进一步扩大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武义师训》,关注武义教师的进步与发展。
第二篇:编辑组稿心得
偶然在天涯论坛看到这个帖子,感觉很详细比较透彻,想了解图书出版事宜或者想正规出版图书的作者,看一看有关出版的那些事,作为参考,也许会少走弯路……详见帖子:做了十年编辑 聊一聊编辑和图书出版那点事http://
附目录
1.投稿选择
2.出版机构
3.销售常识
4.选题优化
5.作者分类
6.稿酬类型
7.版税稿酬
(一)8.版税稿酬
(二)9.为名誉类 10.出版故事 11.投稿技巧 12.递稿技巧 13.书稿资料 14.编辑审稿 15.造星秘诀 16.立项签约 17.交稿环节 18.出版流程 19.编辑加工 20.新书主发 21.营销例子 22.市场现状 23.二八规律 24.营销方式 25.炒作套路
26.小炒技巧
(一)27.小炒技巧
(二)28.盗版图书 29.侵权纠纷 30.稿酬纠纷
31.说几句话
在一家大的出版社做了十多年编辑,也想把自己做编辑(这里仅指出版社书稿编辑,杂志编辑不在此列)的一些心得体会和作者聊一聊。
想到那里说到哪里吧。
先说说投稿方面的事情吧。
每个出版社、每个编辑风格都不相同。经常有作者拿一本书稿,投到一家出版社,被编辑退了回来,就感觉在这家出版社再也出版不了了,其实不然。
一个大型的出版社往往有几百名编辑,这些编辑分属不同的部门,比如有的编辑是负责医学方面的、有的编辑是负责经济管理方面的,你把一本医学方面的书稿投给负责经济管理方面的编辑,他当然不感兴趣。
还有,每个部门、每个编辑的成长时期也不同。比如,一家以法律图书为核心的出版社,可能他的法律图书出版部门会比较成熟,所以这个部门的编辑会对法律方面的稿子比较挑剔;但是这家出版社经济管理图书出版部门可能比较年轻,那么他们对经济管理方面的书稿就会渴望由而放宽采用标准。
即使是同一个部门,干编辑时间长短也有不同。有些老编辑,资源多见识广,对稿子会相对挑剔;一些新编辑,资源少经验少,对稿子会比较饥渴。所以同一本书稿,在老编辑那里过不了,在新编辑那里就有可能通过。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该怎么找到合适的编辑?
推荐一个办法,可以在书城、网上书店,搜索你所投稿稿件同类图书,看看那些近年卖得好的图书,在版权页(书内有出版时间和定价的那一页)中有责任编辑,排在第一的那个编辑绝大部分就是这本书的组稿者,就可以直接打这家出版社总机找这位编辑投稿。一家不行,多找几家,不要怕拒绝和不好意思,这属于供需关系,成不成有各种原因,谁也不是求谁。
当然,也不是随便一本稿子都能出版,这就需要在写稿子之前,多少了解一下市场和出版社的需求。
一般编辑经手的书稿,主要有投稿和组稿两种。投稿占绝大部分,因为图书编辑的职责主要就是使作者书稿符合出版规范出版而已,本身没有创作的要求。从这一角度说,编辑更像个媒婆,看中一个适龄的小伙或姑娘(书稿),经手捣持打扮一番(编辑出版),然后推介给另一方(读者)。媒婆的重要意义在于伯乐相马和捣持打扮,而不是自己去怀胎生产,编辑也是这样。
作为出版社成熟的编辑,每都会有任务的要求。比如,要出多少品种、加工多少字数、销售多少码洋(图书界术语,定价*册数=码洋)等等。
一般一个成熟编辑,一年经手的选题(相对成熟的投稿意向)从几十到上百不等,最终能出版的,通常在十几到几十种,见过最能干的编辑一年可以海量经手出版上百种图书,不过这属于极少数。
书稿有厚薄,有好卖不好卖的。
有的书稿厚,一本书就几十上百万字;有的很薄,也就几万字。最常见是在10-30万字左右。字数太少了,不成书,薄薄的,放在书架上连个书籍都看不到。
有的书好卖,编辑一年出一种也可能能顶上十种书的码洋或销量,反过来也能出了十多种也顶不上人家一种书的销量。这种现象很常见,好卖的书可遇不可求,毕竟现阶段编辑仅仅是个媒婆,再抢手的姑娘也得有人生出来,不像电影导演或者节目主持人,可以建立品牌效应,观众可以冲着某个大导演或知名主持去捧场,还没听说哪个读者冲着哪个图书编辑去选购图书的。
编辑接触的稿件来源一般有几种。一种是,有作者投稿到出版社,出版社客服转到相关编辑手中,这种稿件来源比例很小;另一种是前面说到的有作者直接打电话、发邮件给某个编辑投稿,目前这种稿件来源也很少;最多的一种就是编辑通过拜访、网络、朋友推荐、作者圈子等五花八门的渠道主动联系、挖掘稿件。
从每年庞大的作者书稿和图书出版量来看,作者投稿和编辑约稿就像淮海战役,两股大军胡乱地搅在一起,都在寻找目标,又都摸不清对方,只好是碰上谁算谁。一场混战下来,有人兴奋,有人失落;有人斩缴甚丰,有人一无所获,但不管怎样,好好坏坏,一年总有那么些庞大数量的新书在出版,所以机会对于作者和编辑来说都是很多的。
现在不比十几年前。十几年前,计算机还没普及的时候,编辑接触的稿子往往是手写稿,就是在方格稿纸中一笔一划手写的那种。那个时候,一本书稿从酝酿、写作到出版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不像现在,很多人几个月甚至十几天就能攒出一本书稿。
从90年代初期到2000年以前,市场上的各类技术类、经济类、管理类图书还处于紧缺状态,通常普普通通一本图书首印都是万八千册,一种书几年卖个几万册很常见。这期间,各类以写稿为生的学生作者、职业作者、工作室大量涌现,到后期,连写稿子的耐心都没有了,一时,CV技术盛行(就是东摘西抄地攒稿子,Ctrl+C快捷键是复制,Ctrl+V快捷键是粘贴,所以业内把攒稿子技术戏称CV技术)。
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每年新书出版品种不断攀升,十年下来,平均每家出版社每年的新书出版规模已经翻了十几番,一些大型的出版社年出版新书已经接近或超过10000种。
品种急速增加了,直接结果就是单种图书的书均销量越来越小,到现在,一种新书刚出版发个千八百册就死掉的比例越来越大。
常常有作者抱怨现在书稿难出版,即使出版了稿酬少、销量少,越来越不如意。这个中曲折,听我慢慢道来。
现在的图书出版机构大约分为这么几块。
第一种是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有出版资格的出版社,比如一些知名的像三联、作家、人民等,地方的像内蒙古、北京、重庆等,大学的像清华、北大、复旦等,行业的像机械、人邮、电子,教育的像高等教育、广东教育、江苏教育,还有美术类、文艺类等等。这些正规出版社往往有自己独立的发行渠道。他们赚的钱主要是垄断利润,也就是图书定价乘以批发折扣减掉一些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剩下的利润。
第二种是挂靠在上述一些大型出版社之下的合作公司,这一般是私营与出版社合资按比例分成,前身往往一些合作关系比较久,做得比较好的图书工作室或者社内人员转型,它们经手的图书仍然署正式出版社名,由出版社代领书号,销售一般也走出版社的发行渠道,总体来说和社本部出版图书差别不大,在此就不列举名称了。这些合作公司赚得钱主要包括,一些自编稿件的稿费、编辑加工费以及图书销售的一定比例提成。
第三种是经销商或书商变相从一些小规模正规出版社购买书号,自己印刷出版、自己渠道发行,这些机构有的是经过多年作为多家出版社的经销商,经过长期积累有了自己固定范围的发货渠道,为了赚取更大的利润,就尝试甩掉出版社单干;另一种是有特殊渠道或者行政资源,有可以保障的发行量的一些书商。他们赚的钱主要包括图书定价乘以零售折扣减掉一些印刷、公关、稿费支出所剩的利润。他们经手的图书有一个缺陷是未经过出版社专业出版流程或过分追求利润,会导致图书编辑加工、印刷质量相对较差。
出版社的发行渠道基本由各级图书经销商(图书批发商)组成,通常每个省会有一两家一级经销商,负责覆盖全省的图书批销,各地级市会有二级经销商负责各自地市的批销,终端则是各地图书城、书店、学校和书摊。
十年前,图书品种还不时那么多,一个大型出版社,新书主发(新书出版后,第一次发出的主要用来各经销商、书店、学校作为样书展示的书称为主发,后来补货、订货所发的称作补发)数量往往可以达到几千册,一些大的书城、书店往往可以备货几十册、甚至上百册,全国主要书店加起来就有几千册。
但新书主发不等于实际销售,经销商和书店有可能退货。
一般出版社和经销商之间会有协议,几个月周期之内退回来的图书就冲抵货款,用来更换其他图书。一般经销商退回来的整包图书还可以再卖,不成包的零散图书只能化作纸浆。
所以,看似一种书出版社的垄断利润似乎很高,但也是存在很多风险的。
通常,按照业内的经验一种图书销售3000册是一个平衡点,一种图书从生到死,如果过连3000册都没有销出,那这种书出版社基本上是赔钱的;即使是销售了3000册,基本上也算是白忙活一场,持平而已;只有超过3000册才有可能赚钱。
当然,这仅仅是一种大致的说法,每种书情况都不相同。
比如,一种新书,首印了5000册,先后销售了4000册,然后再也卖不动了。一般出版社的新书会有一个平均的退货比例,各个出版社不同。假设这种书最后又退货了1000册,那么加上库存没有卖掉的1000册,实际上有2000册就废掉了。这2000册的成本就要摊到那实际净销售的3000册上,这3000册的利润空间也基本被挤没了。
再比如,编辑经常会遇到的一种情况。一种新书,首印5000册好久终于卖完了,还不错,正好有一点利润。重印不重印?不重印吧,可能还能卖一点,编辑、作者都有点不甘心;重印吧,一次至少要印1500-3000册,印刷成本才合理。狠狠心重印,完了!经常是重印多少,库存多少,先前5000册销售的利润又贴了回去还不够重印成本。
即使是最有经验的编辑也很难保证一种新书,首印8000册,就正好卖出8000册,一点不退一点不存。往往,新书首印册数,大部分是按照出版社的平均规律,比如3000、4000、5000这样统一的,只有少数个别图书会根据营销、包销需要特殊处理。
有些作者往往会陷入误区,认为首印册数越多,销量也会越大,其实,判断一本新书是否畅销,不是看它首印册数有多少,而是要看它重印的册数和频率。也有个别编辑盲目冲动或者为了炒作,主观增大首印数和主发量,动不动几万册,但轰轰烈烈一场过后,市场反应冷淡,可能发出去的几万册,只卖掉几千册,剩下的全部被经销商退回,成了废品。
到今天,每一家书店备货的数量,一般只有几册,甚至一两册。为什么?
一方面,书不好卖了,出版社不敢多发。主发10册将来退回来8册,多发那8册干什么?另一方面,书店也没有地方摆放,书的品种越来越多,房价越来越高,各大书城、书店寸土寸金,为了能摆放更多品种的样书,就仅能减少单书品种的备份量。
常逛书店的朋友应该有这个体会,十年前逛书店,一种书很容易找到几本新书供挑选,现在再看看,大多数只有一本,被人翻成半新不旧的,爱买不买,没有多余。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想,既然品种越来越多,单本销售量越来越少,出版社为什么不能少出一点品种呢?
其实出版社也是“骑虎难下”。
出版社和编辑何尝不想少出一点品种。出版社年年谈选题优化,编辑年年被新品种压得喘不过气,累得跟孙子似的——没办法啊,这就是市场经济。
别看出版行业属于垄断行业,行业内的出版社可不少,之间的竞争更是你死我活。
整个行业的圈子就那么大,你不出版别人家出。都是在大经济环境下生存,年年要增长,今年这个社发货码洋要超1亿,明年那个社发货码洋要超2亿,后年另一个社的发货码洋要超过5亿。怎么办,在单书品种销量不能显著提升的情况下,增加新书品种数是短期最有效的办法。
而且,出版社之间还要讲究个市场占有率和上架率。书店书架就那么大一块地方,该多摆哪家出版社的书?一些大出版社,书店得罪谁也不好。那么,只能是新书机会平等,谁出的品种多,谁占据的排放面积越大。这就好比,你一年出版500种,人家一年出版5000种,谁的图书“上镜”机会多?几年下来,一些小社挤也被挤死了,只能靠卖卖书号混日子。大社之间,对峙得脸红脖子粗,但是谁也不敢松懈。
不光出版行业,其他行业也是这副德行。
另外,选题优化也不是像说说那么容易。
出版社图书品种赢利的比例,可以用“二八原则”来作一个比喻,虽然比例可能不一定准确。那就是,基本上一个出版社80%的利润是靠20%的品种支撑的,其他80%的品种不是微利就是持平,还有很多在亏损,也就是撑撑总码洋数就是了。
但即使明明知道有80%比例的品种并不是优良品种,你也不能不做,这80%不做了,那20%可能连出现的机会都没有。
说编辑组稿是“伯乐相马”,其实哪有那么准?
除非是有比较雄厚的营销配套跟着,或者有垄断的资源罩着,或者有很知名的作者撑着,否则哪一位编辑也不敢夸下海口,我经手的这本图书可以大卖几万、几十万册。
有眼光、有经验的编辑相比普通编辑组稿,相差个一两千或者几千册的差距还是有可能,能有几万册的差距那实属碰运气。
通常一些超级畅销或长销的好书,不是靠伯乐相马“相”出来的,而是靠大浪淘沙“淘”出来的,回过头去看,很多长销十几年,畅销几十万、上百万册的超级优良图书,都是各种机缘巧合淘出来的,在出版之初,谁也未曾预料!
不过话还得辩证地讲,虽然超级好书的出现充满偶然性,但这些超级好书无疑都具有一些相似的品质,比如作者的沉淀、书稿文笔质量、独创性、开创性、迎合性等等。
这就引出一个编辑和作者共同关心的话题。
怎样去设计,才能使自己的书更有将来可能能成为“巨星”的潜质?
这个话题有点大,说来话长……
先阐述一下个人观点——“巨星”不可复制或者说“机缘”不可复制。
想通过研究、分析、设计,按照同样的轨迹完全复制一个比尔盖茨,复制一个姚明,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通过对“巨星”的研究、分析,来使自己的书稿的生命潜力提高一大截,那还是很有可能的。
周星驰版电影《鹿鼎记》中有这么一段:刚加入天地会的韦小宝被迫入宫偷经书,陈近南给了他一摞绝世武功秘籍,韦小宝说“还不得看个把月”,陈近南说“我是看了三年,练了三十年,才有今天的成就”……“看了就九死一生,不看就十死无生。”
所以说,对出版和市场不太了解的作者不能急躁,需要静下心来,容我慢慢梳理清楚,顺着思路走,自然会有所收获。
言归正传。
“巨星”也好,平庸也好,都是从地面上长出来的,还是先从地面收集收集典型。
这些年接触过各式各样的作者和书稿,先尝试把他们总结归归类聊一聊,没有褒此诽彼的意思,存在即合理,只是客观地点评一下。
按照作者出书的目的分可分为几类。
古人著书为立言,今人出书为赚钱——首先说“为赚钱类”。
(期望通过出书名利双收,那是人之常情,每一位只要出书的人怕是都有这一层期待,只不过有的强烈,有的平淡或者各有看重而已,这里只根据侧重分类)
到了今天,因为有计算机和网络的便利,人人都有出书的机会。
大作可以持家,小作可以零花,何乐不为?
现阶段,持有这类想法的作者占比较大的比例。
有的是工作室、公司团队运作,自己根据市场热点、出版社特点策划、编写书稿,这类作者的书稿优点是:有一定的市场敏感度、书稿像流水线产品,编辑不大用操心就可以顺利出版,卖得不好也不坏;缺点是:易稿多投、形式雷同、容易走进程式化现象常见,同时他们也是市场上雷同产品充斥的主要创造者。
有的是一些个人作者,写了一本书稿偶获成功,尝到甜头,举一反三,成了业余写手。
还有更多是门外汉,听说人家出书领稿费挺好,也跑步进场凑热闹。
为赚钱类的作者,大致可以分为成熟型和生涩型两种。成熟型一般上来就很老到地和编辑谈历史成绩、稿酬标准、提供样稿,基本上很麻利地“砍价、交稿、等着收钱”三步走。生涩型一般根本还没弄明白什么是千字稿酬什么是版税稿酬,一脸茫然地签了合同,后天交了稿子恨不得今天就拿到稿酬昨天就看到样书。
成熟型作者成功的例子不少,毕竟赚钱的直接目的驱使,要求他们必须要多花一些心思策划、打造书稿产品,才可能获利;另外写得多了,熟能生巧,比生涩作者有一定优势。但生涩作者群众基数大,选题类型分散,其中不免藏有好玉,况且成熟也是从生涩经历过来。
成熟也好、生涩也好,只要目的是为了赚钱,自然离不开“稿酬”这个焦点。
“我的书若出版有没有稿酬?”、“稿酬什么标准”、“稿酬能给多少?”、“什么时候能领稿酬?”……
可能编辑被“为赚钱类”作者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有关稿酬了。
没有什么好回避的,下面就来仔细说说“稿酬”那点事。
—————————————————————————————————— 6
“稿酬”,也称“稿费”。说白了,就是出版社分给作者的辛苦费,在图书不是按照内容价值而是按照纸张定价的前提下,只能这么理解。
出版社支付稿酬,主要有四种形式:千字稿酬、版税稿酬、一次性稿酬、不付稿酬。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收取出版费,这不属于支付稿酬,以后再讲。
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千字稿酬”。
随便找一本书,翻开版权页,里边会有一项“字数:***千字”。按照惯例,这通常是出版社和作者结千字稿酬的依据。当然也有少数出版社或者编辑或者中介者,按照页数、按纯文字数(插图不算)来作为结算千字稿酬的依据,这其中往往有隐情或猫腻,暂且不表。
千字稿酬的标准,一般是30-100元/千字不等(翻译类图书稿酬不在此范围),现阶段,最常见的是30-50元/千字。有一些知名作家、重大出版项目或者特项委托编写,会开到几
十、上百标准,这一般属于特例。
举个例子,如果一本书正式出版之后的出版字数是300千字,与出版社商定的稿酬标准是40元/千字,那么作者应得的稿酬就是300千字×40元/千字=12000元。出版社会根据作者人数和扣税标准代扣税额,剩下的就是作者的纯稿酬了。
千字稿酬一般与图书的销售好坏无关,仅仅与出版社编辑付给你稿酬的心情有关。只要在正式出版合同(注意:仅指与出版社直接签订的合同,与图书中介、个人签订的合同不算此列——不要告诉我你不会判断哪是与出版社直接签订的合同啊,再说下去,就影响一些人生意了)中列明按照千字稿酬标准结算,那么哪怕这本书最终只卖了1册,出版社也要全额支付稿酬。只是,如果这本书只卖了1册,那么如果合同约定图书正式出版后两三个月内支付稿酬,恐怕你就要等上个年半载,等编辑的心不那么痛的时候,再付给你稿酬;如果这本书大卖1万册,那么编辑肯定会乐颠乐颠地提前通知你领稿酬。
说到这里,也许有作者会问,“我怎么和出版社谈,到底是按30元还是50元标准呢?”
这不太好说,只能聊聊我个人的经验和看法,或许能给点启发。
一般出版社会根据编辑的级别、资历,限定编辑与作者商定稿酬标准的浮动范围。
假设啊,某家出版社,一个普通编辑,只允许他在25-40元/千字之间浮动,超过40元/千字标准,他就需要请示上级特批。
作为编辑,在与作者商定稿酬标准时,就会从多方面考虑:比如你是个新作者,一般会低一点;如果你的稿子乱一点,一般会低一点;如果觉得你的书稿卖不动,一般会低一点;如果谈得那天编辑刚被领导骂过,一般会低一点……
还有,如果你正好把稿子投给了一个部门领导,也许能高一点;如果你作为作者名气很大,也许能高一点;如果你和编辑很熟,也许能高一点;如果你的稿子质量或者潜力很好,也许能高一点……
还有,如果一个出版社效益相对好一点,也许能稿酬支出能宽松一点;如果一个编辑的考核效益比较好,也许能稿酬支出能宽松一点;如果你赶上了一个部门发展初期,也许能稿酬支出能宽松一点……
总体来说,在大致的范围内,会因为时机、机缘、对象等各种因素,稿酬标准或许谈得高一点,或许谈得低一点,这是常情。从长远计,要有一颗平常心,不必太较劲或者反复对比,你签的标准多5块,我签的标准怎么少10块。
拿郭德刚的话“你就看到赚钱的,那还有跳楼的呢;你失业了,那还有失身的呢!”
什么事都得往下看,你就会很快乐。
7.版税稿酬
(一)接着解释一下什么是“版税稿酬”。
同样随便翻开一本书的版权页,里边会有定价和印数两项。
正常情况下,版税稿酬是以定价和印数为依据计算的。
假设,你看到一本书版权页上印的定价为30.00元,首印印数是5000册,你与出版社签定的版税稿酬标准为8%,那么作者应得的稿酬就是30元×5000册×8%=12000元。同样是代扣所得税之后,剩下的就是作者的纯稿酬。
各出版社版税稿酬的幅度大致为5%-15%。最常见的幅度是6%-9%,更高或者更低的都属于特殊情况。至于每个人最终与出版社谈妥的标准,各种机缘状况,前面已经说过了。
现阶段,版税稿酬是上述四种稿酬支付形式中适用最广泛的支付形式。
主要原因是,版税稿酬将图书的销量与作者的稿酬收入挂钩,书卖得越多,作者能得到的稿酬越多,这样就把作者和出版社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免得像“千字稿酬”那样,常有作者领完稿酬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了,独留下出版社在寂寞承受。
按道理,在出版合同上,作者有自主选择或者商议选择稿酬支付形式的权利,但事实是,不讲道理的事情太多了。
其实也不能完全怪出版社。出版行业属于垄断行业,而且现阶段书稿总量是供大于求,稿酬还得指望出版社顺利支付……种种因素凑在一起,不得不让出版社相对于作者个体处于强势——相对比银行、保险、中石化,出版社还算讲道理得多。
现在稍正规一点的出版社,提供的都是定式合同,你如果不是个较真的人,合同条款不大用看(说实话,天天签合同,好多编辑也不全明白合同里到底写些啥),基本上对出版社有利的它都涉及,对出版社不利的它都规避,除了稿酬幅度,其他可供商量改动的条款不多。也不用太担心,多少年来多少作者都这么签下来的,一批定式合同也不会针对哪一位作者,至少这一层面是公平的。
早些年有一阶段,千字稿酬与版税稿酬还是可选的,这是因为千字稿酬与版税稿酬对出版社来说,有一个平衡点。
举例子啊,我现在从手边书架随便拿一本书,哈,一个大厚本《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它版权页上注明的字数是959千字,定价88元,首印册数6000册。假设本书稿酬可选40元/千字和8%版税两种,先算千字稿酬:959千字×40元/千字=38360元(税前稿酬)。
再换算平衡点的销售册数:38360元÷8%÷88元≈5448册。
也就是说,按照8%版税稿酬出版社要销售5448册才能冲抵预先支付给作者的40元/千字千字稿酬,而且这5448册还得是扣掉退货的净销售册数才行。
通过多本书的换算,出版社就可以得到一个平衡点的平均册数值。
剩下的道理就简单了,以前,大部分图书都可以销售过万册的时候,出版社当然愿意支付作者千字稿酬;现在大部分图书只能卖个三五千册,出版社自然是支付版税稿酬划算而且风险小——谁还比谁傻么。
啰里啰唆解释了一大堆,又是公式又是换算,还真有些枯燥。
忽然想起一件事情,是不是有人翻看版权页没有找到印数这一项?这是为什么呢?
呵呵,且看下文分解。
8.版税稿酬
(二)很久很久以前,大部分正规出版的图书版权页上,是有标有印数的。
但随着竞争加剧,市场越来越残酷,就有一些出版社变得“聪明”起来了,悄悄地把印数这一项去掉。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一方面,可以方便少给作者算点版税稿酬,我版权页上没标明,我到底印刷了多少册,就不告诉你,反正大部分作者不会费精力去查证。
另一方面,我出版社哪本书好卖哪本书不好卖,不让别的出版社知道。
再一方面,打碎牙齿,往肚里咽,现在图书卖得越来越差,还是不标印数,免得让别人看着寒碜了。
到了现在,还在版权页上标明印数的出版社越来越少,能坚持在版权页上真实标明印数的出版社则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在版权页上有可能找不到印数这一项,就不奇怪了。
除了上面介绍的这些,近些年来还有两点有趣无奈的变化,也在这里一并说道说道。
变化之一:版税稿酬结算依据,从“实际印数”向“实际销售数”再向“实际净销售数”演变。
通俗讲:最早,出版社是印了多少给作者结多少,后来是一定周期内发货了多少给作者结多少,再后来是一定时期内减掉退货净卖了多少给作者结多少。
变化之二:结款周期和比例,从两三个月内全额结款向两三个月内半额结款向若干月内定额结款演变。
通俗讲:最早,出版社是印刷一次两三个月内结一次全款,后来是结一半压一半,再后来是定期卖多少结多少,与印刷次数无关。
看了这些变化,是不是觉得世事险恶,作者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
其实何止作者,编辑、出版社一样不好过,现阶段整个社会都是这样。
产品越来越多,利润越来越薄,压力越来越大,回报越来越小。
要想过理想生活,只能多看新闻联播。
没办法,在困难时期,互相体谅和乐观才能保证更好地存活。
呵呵,有关编辑的“凄惨”,后文再说,下面接着说“一次性稿酬”和“不付稿酬”。
“一次性稿酬”和“千字稿酬”有点相似,都是一次性支付,以后再不给了。不同的是,一次性稿酬一般为先付款后出版,而且也不按照字数多少计算,有点像估价拍卖。一般在买断版权、求人出书或者有特殊利益考虑等情况下才会用到。适用机会很少。
“不付稿酬”更好理解了,那就是一分钱稿费不用给了呗。
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有作者不计较稿酬或者赠稿出版或者是指令性出版等,适用“不付稿酬”;也有一些常见的情况,比如编辑认为书稿不会创造多少经济、社会效益,也就是不值得出版,但是作者又扭捏或强烈希望出版时,一般会采用“不付稿酬”并结合“收取出版费”形式处理。
这就引出另一种作者出书目的类型——“为名誉类”。
这一类型就比较热闹了!
————————————————————————————————
9.为名誉类
相对于“为赚钱类”目的性的单一,“为名誉类”的目的性就五花八门了。
容我回忆回忆,多举些例子。
比如说,出书为评职称的。中级职称还好说一点,一般评高级职称时就会有发表论文或者出版专著的硬性要求。于是,经常会遇到作者问:你们是不是国家级出版社?能不能帮忙出本书?能不能帮忙在某本书上挂个名?能不能在某月某日之前拿到样书,急急急,单位评职称时要提供,等等。
比如说,出书为显摆的。一些官员领导、头头脑脑;学术、艺术、技术圈子;明星、达人……朋友同行圈子之间攀比什么?比奢侈、比享受?忒俗,比就比点有技术含量的——华丽丽地在某某知名出版社出一本书,自己的大名一署,多提气!你今天出本《日子》,明天俺就整一系列《月子1》、《月子2》、《月子3》……
比如说,出书为总结的。干点成就了、熬到退休了、玩到一定程度了……回想,几十年来干了好多事情、取得好多成就似乎还没有人知道,似乎不大甘心。于是,讲话、书信、诗歌、散文、书法、绘画、照片、日记……翻箱倒柜,可以找到的边边角角统统杂成一烩,交给出版社,书名就叫某某某某某集,也是华丽丽一大本。一摞样书拿到手里,给儿子孙子分几本、给朋友亲戚分几本,一页页翻,一页页回忆,油墨香混杂着唏嘘,你没出过你不了解,看着看着,自己都崇拜自己了。
比如说,出书想一朝成名的。我现在可以是草根,但不能阻挡我有个长成大树的梦想——这是人之常情,否则现在各种草根选秀节目就不会那么火爆。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俗话又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于是,出书就成了好多怀揣梦想的草根一朝成名的重要途径之一。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于是,孩子出书也开始大行其道,一个赛着比一个早。
比如说,出书为文学梦的。这一类和想一朝成名的还不太一样,好多人执着的成分大于投机的成分,就是这一点区别,让人能多一点感动。都是语文课害的,儿时的净土就被种上了文学的种子。什么李白、杜甫、徐志摩,什么鲁迅、胡适、朱自清,什么金庸、古龙、梁羽生,什么琼瑶、三毛、席慕蓉……这些人的花言巧语,如影随行,在一代一代年轻人的心灵深处编织着文学的梦想,使众前赴后继。
比如说……,一时想不全,先总结写这么多。
很多新作者不太了解,为什么都是向出版社投稿出书,有的能领到稿酬,有的不仅没有稿酬还需要自己交钱出版。是被人骗了,还是有什么原因?
其实道理很简单,羊毛出在羊身上嘛。
现阶段,出版社编辑在考虑一本书稿是否适合出版的时候,在内容、质量基本符合出版要求的前提下,首先会考虑经济效益,如果认为某一书稿能有一定的销售潜力,能为出版社赚钱,一般就可以顺利出版了。比如,于丹论语心得,那出版社还不挣着付稿酬抢着出版。其次会考虑社会效益,比如新领域、新学科、新技术专著,有珍藏价值的历史资料等,能为出版社扬名获奖,即使不赚钱,一般也可能考虑出版。
除了符合这两条和指令性出版,其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不具备的普通书,出版社只好婉言拒绝了。若作者执意出版,那只能不付稿酬并要求支付出版费用。至于要交多少钱合适,主要根据各书、各社印制成本再留出点利润空间,一般出一本书几万元左右吧。稍能卖动点的,出版社会卖一点;准知道卖不动的,一般印个几百册就都给作者自己回去分分了。10.出版故事
做编辑这么多年,经历了出版行业的兴衰起伏,也遇到不少的有趣人和事,随便聊一聊,放松一下。
关键词:著作等身。
著作等身,俗一点讲,就是自己出过的书摞在一起,有自己的身高高。
我认识的作者中,还真有那么一两位可以达到著作等身。还有一位,还真凑兴把出过的书摞在一起,站在一旁照了一张照片,哈哈。
我大致算了一下,书脊厚薄加在一起,至少得一百多种才行。
历史知识不扎实,也没认真考究。印象中,历史上能达到著作等身的也没什么人吧?四库全书?高度肯定够了,勉强算乾隆挂名汇编?据称,乾隆一生作诗42250多首,还有零有整,挺像真的,加上他的文章、书法、绘画啥的,如果都出版出来,估计肯定是够了。玄奘翻译的经书不知道够不够?其他想不起来了。
其实,现在的人能达到“著作等身”,也要拜计算机的功劳。基本上修订、再版的,易稿改编不同出版社出版的,参编的,挂名主编的,等等,全都算在一起才能凑够。
关键词:买车买房。
出书这一行,还真发了一批作者。
那些年,书市火的时候,认识的一些作者、工作室,稿费加起来可以领到上千万,羡煞个人。这倒真是行行出状元。
至于领到几十万稿费的作者就更多了。印象深的是一位教授,原来只知道闷头教书,家庭经济有压力,偶然机会,因为出了几本畅销的教材,几年间车子也买了,大房子也买了,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家庭地位也挺升了——这经历挺像易中天的,只不过他是靠百家讲坛火起来的。
赚钱的机会转瞬即逝,现在单个作者能领到的稿酬就没有那么多了。加上现在房价那么高,情况好一点的作者,几年稿费凑下来,怕是也只够买辆车了。
关键词:资产过亿。
十几年来,出版业的总规模也翻了十几倍。原来年发货码洋几千万的出版社,现在也翻到几亿。一些民营性质的书商、经销商,一年的发货码洋也可以做到一亿、两亿,其规模直逼一家中型的出版社。
还是前面说过的,总量翻是翻,但是出版社和书商的利润比例一直在持续下降。
现阶段书号还垄断在出版社手中,如果真有一天放开,估计大批出版社都得倒闭或被民营书商吞并。
关键词:全民编书。
以前大学里的教师,能出本教材,算稀少。看看现在,教授、讲师、助教、研究生、本科生都在编教材、教辅,好听一点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难听一点是“良莠不齐、杂乱不堪”。随便网上书店搜一下“大学语文”,就能有几千个版本。
以前全国统一使用几个版本,现在恨不得一个学校用一个版本。
很显然,无用功做得太多,绝大部分属于重复建设。但做编辑也难,明明知道重复,有时还得请人家出版。
唉,凡事得有个度,太统太分都不是啥好事,也不知道这算是进步呢还是掉沟里了。11.投稿技巧
聊聊投稿子的技巧。
投稿子就像投胎,投个好胎会有个好的起点。人投胎自己左右不了,稿子投胎还是可以做主的。
同一本稿子,投稿方式、方向不同,可能结果千差万别。
投稿子之前,先要想一想自己投稿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目的不同,处理方式也不同。
如果是为了出书赚钱,那就要随时关注市场的热点变化。根据做编辑的经验,推荐一套投稿的技巧,供参考。
第一步,网上可以找到各种出版社的名录信息,还有全国百佳、市场占有率、造货码洋排名,根据前面介绍过出版社的分类,从中大致圈一下自己的稿子适合的出版社类别,把这些出版社记录下来,作为第一手数据。
第二步,在各大网上书店搜索排行,比如销售、点击、评论排行,看看哪些出版社哪些类型的书经常上榜。可能一家网上书店的数据并不准确,可以多搜索几家,比如亚马逊、当当、京东商城、北京图书大厦等等,横向对比、汇总。
举个例子——亚马逊图书http://www.xiexiebang.com。
网站本身就有详细的图书分类,比如小说、文学、传记、摄影、少儿、历史等等,然后很容易就可以把自己的稿子对号入座,再通过各种排行,找找前一百前二百名中,都有哪些出版社经常出现,那这些出版社就是你投稿的范围,把这些出版社记录下来,作为第二手数据。
第三步,去身边的书城、书店逛一逛,可以和店员了解了解哪些出版社的书哪类书比较好卖,找找自己感兴趣的类别和图书,把一些出版社和版权页中责任编辑的名称记录下来,多逛几家书店横向对比,汇总成第三手数据。
第四步,将上边的三手数据进行对比,从中找出一二十家销售排在前边、畅销书概率多的出版社,作为自己最终投稿的目标出版社。然后从网上找到这些出版社网站和总机电话,直接给前边记录的编辑打电话就OK了,剩下就看你的运气了。
如果是出书出名,也可以参照上述的方法。出版社目录中的出版社好多空有虚名,毕竟只有在市场上活跃,有一定读者认知度的出版社,才能给你的书带来出名的机会。道理很简单,你参加选秀节目,总得找中央卫视、湖南卫视、江苏卫视,这些综艺节目收视率高的电视台才更有曝光率,不是么?
如果仅仅想自费出本书自己留念,那就没有必要找太活跃的出版社了。一般自费出版的书是不在市场上公开销售的,因为即使发到书店,没有什么人买,反而会坑了书店,给出版社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这类投稿,尽可能找自己或朋友认识的出版社,或者离自己近一点的出版社,多找几家,对比一下收费标准,差不多就可以了。这里提醒一下,自费出版收费标准和出版社大小关联不大,并不一定大社就收费高,每个编辑针对每本稿子的收费心情都不一样,所以能有熟悉的编辑是最好的。
如果是为了评职称,那当然最好是找国家一级的出版社了,一步到位,这是硬性要求,没办法。
其他还有的,就是留意一些出版社的征稿启事。属于出版社、部门发的,一般在出版社网站上会有链接,属于编辑个人发的会在各种网站、论坛、博客、QQ群,比如天涯这里,他们征稿时你投稿,会比较受到关注,但同时也会鱼目混杂,需要自己细心甄别。
12.递稿技巧
掌握了投稿的方向和目标,接下来聊一聊,应该怎样投递?
俗话说,条条大道通罗马。到达一个目的,有人走大道,也有人走捷径或者翻墙钻洞,我不能评价哪种走法是正道,或者就该怎样走,这是个人价值观念取向的自由。
这里,仅仅根据自己的经验,介绍出版社常规投稿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仅供参考。
邮件、电话、QQ(包含其他MSN、飞信等即时聊天工具),这三种方式,我推荐QQ。
邮件呢,现在垃圾邮件很多,编辑每天接到的投稿、业务邮件不会少,这样你的邮件很可能被忽视,结果是你自己在那里满怀希望地傻等,编辑可能连看都没有看到。
电话呢,通话时的状态不好把握。或者编辑正在忙着、或者在开会或者在和别的作者聊天,短短电话里的接触,很难把你投稿的真实情况反映出来。电话可以作为初步取得接触的途径,取得接触之后,就可以要来编辑的QQ、邮箱等联系方式,在进一步深入交谈。
QQ呢,是现在比较方便有效的投稿工具。一般编辑工作时间都会在线,交谈方便;QQ聊天不像电话那样急促,可以从容不迫,把事情聊开;QQ可以更婉转,避免当面被拒绝的尴尬;QQ聊天还可以记录,有什么关键的信息可以随时查找;QQ可以即时粘贴、发送文档,远比邮件、电话功能更全面。
当然,更多的时候,上述三种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使用,效果可能会更好。
接触之后,需要介绍和提供哪些信息呢?
建议可以先介绍一下,自己是通过什么渠道找到编辑的。不妨可以恭维一点,比如说,你是根据看到某一本该编辑经手出版的图书,感觉很好,顺而感觉这个编辑不错,专程找上门的,估计这个编辑会很受用,会对你有很好的印象分。再比如说,你是通过朋友口碑介绍的、通过网上某一篇文章看到的或者通过编辑的博客,等等,一些让编辑觉得体面的渠道,往往会给你带来好的开始。
然后,不要罗罗嗦嗦说很多,编辑会向主动你要书稿资料,你把准备好的资料发给他就可以了。
不论向哪家出版社、编辑投稿,最好事先准备好以下的资料。
首先是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中除了姓名、年龄、单位、职务、联系方式(电话、邮箱、QQ、通信地址等)这些必备的信息之外,其他最主要的就是与书稿内容相关的经历简介。比如:你写的是商战小说,最好表明自己有多少年、多么丰富的商战经验,如果作者没有职业经历背景,一般会减分;个人的学历、头衔简介,如果有什么博士、教授、作家、专家、领导的头衔,一般能获加分;以前的成绩介绍,如果曾经有论文、图书发表出版,有畅销的作品,有高点击率的帖子,有Fans群等等,一般能获加分。作者简介不是政审材料,不需要面面俱到,优势要强调,弱势要回避,有那么一两项,让编辑印象深刻就可以了。
编辑看到作者简介会有各种各样的反应,记述一二。比如看到某个作者,列举一大堆在某某出版社出版过的某书,编辑可能会反应,噢,这可能是个写手,书稿已经做乱了,要留意他在业内的口碑;比如某个作者之前有很丰富的从业经历,但没有出过作品,编辑可能会反应,咦,这有可能是部好作品,但不知道写作水平怎么样,要看看他的稿子;比如看到某个作者头衔、名气挺猛,编辑可能会反应,会不会对出版有什么特殊要求,会不会不好打交道,要摸清他的真实意图……总之,作者简介需要掌握好度,200字左右,简洁、客观说明情况就可以,不要过分夸大,免得适得其反。
接下来是书稿资料。
13.书稿资料
书稿资料要包含这么几块:书名、内容简介、读者对象、目录、字数、写作背景、市场预测、营销资源、样稿、书稿进度等。
书名很简单,就是你希望将来出版时正式的书名,是一本书的精神浓缩,一般编辑看到书名,就可以敏感预测到这本书稿的一些大致情况。书名是作者的最初建议,有可能编辑会根据市场需要商议调整。
内容简介就是这本书稿核心内容的简要介绍,通过内容简介,编辑或者将来的读者可以快速了解这本书稿重点写些什么。
读者对象就是你在写作这本书稿时心中默想的哪些人会看。比如给小朋友看的、给老年人看的、给学生看的、给求职的人看的……,最好要目标具体、定位准确,不要太空,说适合所有读者,那样等于没说。
目录可以帮助编辑和读者迅速浏览这本书稿的内容结构。教材、小说、专著、艺术集等各种类型图书目录形式不同,有的具体、有的抽象、有的或者就没有目录,不一一列举。讲一个通用的原则,就是把自己当作读者,翻开几本和自己图书类型相似的图书,看看人家的目录是怎样的,作为读者,希望这本书的目录是怎样的,哪一本书的目录作的比较好——设身处地,从读者的角度考虑,往往是最有效的通用原则。
字数可以让编辑迅速考量这本书将来的定价、厚度。字数按照Word里边的字数统计就可以了,或者常用的A4篇幅,5号字写满一篇,按1300字/页预估也可以。
写作背景就是要写清楚,你写作这本书稿的真实动机、目的、想法,是什么触动你想写这本书稿?你希望通过这本书稿的出版能带来哪些效果、哪些改变或者哪些积极意义?有哪些内容、想法或者创见是你所要重要表达的?建议作者不要忽视写作背景,越真实的想法越可能能打动编辑和读者,到图书正式出版时,写作背景可以作为这本图书前言、序或者后记的主要内容。
市场预测就是你对这本书稿将来市场销量的乐观估计。市场预测一般不大好写,很多作者是凭主观感觉,我感觉这本书稿能大卖,我感觉肯定会火——真正要你说明依据,往往拿不出来。通常的作法,你可以大体统计一下书稿潜在的读者群的数量,比如,一本素描培训教材的市场预测,你可以统计每年参加艺术中考、高考的人数;一本育婴手册,你可以统计年轻家庭群体的大致数量;还有,如果能找到相关数据,你可以列举同类图书的市场表现。市场预测是否准确不太重要,对市场尊重的态度最重要,这样,至少让编辑感觉你有认真分析、考虑过市场,而不是闭门造车,因而会对你的书稿更有信心。
营销资源就是你自己将来有哪些特有的、优势的、可以提供的营销手段或渠道。有多少列多少,越详细、越有可行性越好。比如,我有个人网站博客、QQ群、粉丝群;有配套的培训、宣传渠道;有一定的名气可以签名售书;可以有媒体、广告、网上书店渠道;可以发表软性文章;有特殊的行政渠道;可以请名人写序……每多一项,就会多加一分,只有作者自身的营销资源和出版社营销资源形成合力,书稿将来才有可能卖得更好。
样稿,这不用说,编辑肯定要通过样稿了解作者的文字功底、语言风格,书稿技术含量、价值取向等重要信息,这会直接关系到书稿是十分适合出版、可以修改出版、难以把握还是根本不符合出版要求。
书稿进度就是要讲清楚:书稿现在仅仅是设想还没有开始动手写作呢,还是已经写作了一部份或者已经完稿,如果签定出版合同,将来什么时间能够交稿?编辑通过书稿进度可以估算出版周期和销售档期,增加对书稿销售的把握。
以上,就是作者投稿时需要提前准备好的资料内容,作者简介、书名、内容简介、读者对象、字数、写作背景、市场预测、营销资源、书稿进度等可以放在一个文档中,目录、样稿可以单独一个文档,基本各个出版社通用,其他的一些作者自行补充的内容或者某个出版社、编辑特殊需要的内容以实际情况而定,这里不再赘述。
14.编辑审稿
给编辑发完上述主要的资料,就可以让编辑安静地看完,等待编辑的判断和反应。
除非编辑正好有事情岔开了,一般看完上述资料之后,当时就会有一个大致的反应。
如果编辑觉得书稿很适合自己这里出版,会很干脆地和作者补充了解一点相关情况,以验证自己的判断,然后会进入出版前的实际流程商谈。
如果编辑觉得书稿尚可以修改出版,会试探作者的态度,如果作者能够听进意见,愿意理解和配合,一般也会进入出版前的实际流程商谈;如果作者坚持己见,有可能就婉言谢绝了。
如果编辑觉得书稿难以把握,一般会征求领导或同事的意见,也会和作者进一步沟通,了解作者的意愿强度,如果作者不是特别坚持,多数情况下,编辑会报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婉言谢绝。
如果编辑觉得书稿根本不符合出版要求或者不适合自己这里出版,一般会直接婉言拒绝。
投稿能够顺利地出版,其实是作者和编辑都希望的事情。编辑也希望投来的稿子正好是自己这里需要的。但往往是事不如所愿,作者投稿一次就能顺利出版的比例是很小的。能够出版,皆大欢喜,双方都好说——难的是拒绝。
每个编辑的处事风格、性格不同。能够做到反映迅速、每稿必复、婉言拒绝的编辑还属极少数;大多数不好意思直接拒绝,往往要么含含糊糊、要么置之不理,拖一拖就不了了之了——如果看到编辑十天半个月还是这种反应,估计十有八九就黄了;还有编辑和作者有理有据地点评一番,然后毅然拒绝导致不欢而散的,也属于极少数。
下面聊一聊投稿环节作者和编辑的一些心态和状况,属于一家之言,仅供探讨。
偶尔会见到网上有作者骂编辑和骂出版社的,个人以为,作者和编辑间出现误解或沟通不畅的情况属于正常,某个编辑的个人行为代表不了一个出版社,更别说一个行业,私下的问题可以私下解决,没有必要放到网上用偏激的语言引导不明就里的网友进行攻击。我听闻曾经有个作者,把和一些出版社编辑QQ聊天信息、编辑姓名单位信息单方面截取放到网上,以证明编辑怎样“昏庸无光”不识他的大作,不必看其内容,换位思考,他这种做法本身就不够地道。
编辑其实属于“危险行业”,越是正规的出版社越有更多的条条框框在约束着编辑,所以编辑判断一本稿子能否出版,会有多方面的顾忌和考虑。从作者角度,一本书稿就像自己的一个孩子,容不得半点怠慢,越是如此,投稿越应持有平和心态。一个编辑或者一家出版社的否定,只能代表个别意见,代表不了全部。本身投稿就是一个完善、检验书稿的过程,换个编辑、换个出版社再投就是了,现在的编辑、出版社多得是,没准哪家就可以出版。没有必要大动肝火、非要扯出来骂街,那样只能说明对自己的稿子没有信心。
现在最普遍的状况是作者的盲目投稿,这也是我写这篇帖子的主要原因。很多作者不了解市面上乱其八糟的征稿、出版机构到底是怎么回事,也不了解市场、稿酬、销售是一些怎么样的情况,更不了解一些出版的流程、惯例、规则。比如有的作者投稿盲目自大,动不动就是什么旷世奇稿、空前绝后、无与伦比,动不动就100万稿酬、40%版税、几家出版社打破头在抢——偶尔噱头一下还可以,噱头多了,就像“狼来了”,没有哪个编辑会当真;也有一些作者妄自菲薄,没有争取到自己该得的利益,比如明明市场前景不错,可以领到稿酬,作者因为不了解就可能被个别编辑误导,放弃稿酬或者自费出版。
还有一点想说的是,作者对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多下点工夫。自己的孩子不花心思培养、包装,还能指望别人另眼相待?花心思写好稿子内容,这自不用说。一些外围的,比如前面提到的一些出版常识了解、出版社编辑筛选、投稿资料准备相关工作做得越充分,对书稿出版越有利——别指望编辑会帮助你做这些,对于你来说稿子是唯一的宝,对编辑来说它只不过是数百、数千稿子堆中普通的一个。
15.造星秘诀
说到“造星”秘诀,实属嬉戏之言。真正的巨星,从来不会是通过某个定式培养出来的。
我一个小编,井底之蛙。不过是藉着一点编辑的经验,抓一点典型,牵强附会,谈谈自己的看法而已,谁觉得有点道理更好,没有道理,请笑笑而过,不必太当真。
前面说过,好稿子可遇不可求。
从编辑的角度来看,书稿立意好的可能结构不好,故事结构好的可能沉淀不够,沉淀够的可能文笔不够生动,文笔够生动的可能价值取向不妥……好不容易遇到一本各方面都比较好的,得,他还不在我这里出版了。
从作者的角度来看,我可能天生文笔好,但就是不会编故事;我可能天生对市场敏感,但是我就是写不好稿子;我可能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可就是倒不出来……好不容易吭哧吭哧弄一本稿子出来,得,编辑还都不给我出版了。
凡事从多个角度考虑,似乎就可以乐观得多。
我是不会编故事,但是架不住我文笔好啊,鸡毛蒜皮的小事经我一写就有人爱看,我干嘛要编故事,像三毛当年不是很火么?我是阅历少但是我会编故事啊,我整虚构的行不行,莫不成今天谁还有清朝的生活阅历,宫心计、甄寰传不是很火么?说我价值取向不妥,架不住我会骂人啊,从八岁骂到八十岁,从早上骂到晚上,句句“猪鸡”,还保准不带重样的,武骂那叫骂街,文骂那叫批评家,李敖、韩寒、孔庆东不都挺火的么?
这说明什么道理?那就是书稿筹划工作的第一项:扬长避短、准确定位。
筹划稿子时,一定要选择自己最擅长的类型去写。李敖号称白话文五百年来第一人,也承认自己不会写小说,仅仅尝试写了一篇《北京法源寺》就知难而退,李敖尚且如此,咱们普通的作者一定要对自己的长项有一个清醒、客观的认识。
当年梁羽生、金庸因为写报纸专栏小说谋生,竟开创了新派武侠小说之盛况;前些年,易中天、于丹上了百家讲坛,竟引发了品古典文学之盛行;这些年,各处网络社区、论坛更是奇作不断,《明朝那些事儿》、《诛仙》、《斗破苍穹》、《武动乾坤》等等,一个赛着一个火。说实在的,今天的作者幸福好多,因为有那么众多的网络平台可以展露拳脚。而且,有宽松的发表环境和数以亿万计的现场观众。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书稿写作最忌讳闭门造车、自娱自乐。
前面的这些例子都说明,一个开放可以即时互动的平台,往往能即时检验书稿的市场受欢迎热度并同时给书稿的写作者带来动力。
古代的作者没有今天这么好的条件,以至于好多作者直到死后,作品才逐步被大众认可,哪像今天,前一分钟发表的帖子,后一分钟就能看出火不火,作品还没有写完,已经有出版社等着签约炒作。
这算作书稿筹划工作的第二项:直面读者、因需而生。
随时写的稿子可以随时拿到网上发表,随时体会读者的反应,了解市场的真正需求。虽然并不是所有在网上火的书稿都适合正式出版,但大多数网上火的书稿若能出版在图书市场也会有不俗的表现。网上免费发表,只要不是签约收费,不会影响图书的正式出版,相反会彼此推动。
怎样筹划一本稿子才可能火?——这个话题真是很难以把握,想了一个晚上只写了这么多,而且又隐约感觉不妥。这一刻,我似乎陷入思维的悖论,一边在设想作者像天桥杂耍卖艺的,面对衣食父母,一味迎合,使出浑身解数,吸引他们的注意;一边脑海里又闪过《非诚勿扰2》中的那句诗“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一本书是一定需要那样去迎合读者?
思前想后,还得将这个话题放一下,没准等我把其他想聊的事情全部聊完,这个话题就迎刃而解了呢。
回到上一节,继续聊投稿被编辑认可之后的事情。
[补充说明]
经网友提醒,有点内容补充一下。
首先,大家不要受我误导啊,我前面反复强调是与正规出版社打交道的套路、事项,这些套路不适合与一些图书中介公司打交道使用。
至于正规出版社外围的,靠出版圈子吃饭的一些私营公司、工作室的一些套路,我会在最后专门开一篇介绍。
包括,一些热销,挂着某正规出版社名字的图书也不一定是出版社运作的,一般是书号变相外卖。
其次,说到版税,再多说几句。作者不能以版税率一个标准来衡量。
比如你有一本小说书稿,同样是7%版税,有的出版社小说销售渠道很好,可能你的书在他那里能轻松卖掉6000册,没准由此打开销路;有的出版社小说销售渠道很差,可能连1000册都没卖到就死掉了。
一个是实实在在的稿酬总额差距,一个是不同命运前途的差距。都能说明这点——版税率绝对不是唯一的判断标准。
这就是我前面提到不能太在意版税率高一个点还是低一个点的原因,你太关注于版税率,就像我们常说的那个笑话,什么还没干呢,就因为分赃不均打了起来,精力用的不是正确地方。
如果将来真的打开市场了,你出名了,还愁啥,照葫芦画瓢再编几套,自然会有编辑、高版税争着找你。
这才叫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吃不了小亏占不了大便宜。
16.立项签约
书稿被编辑认可之后,一般会进入出版社内部的一个选题审批程序(三级审批)。需要作者填一份出版社的选题申请表,然后再由编辑按照社内程序申报。
如果一个选题在出版社内批准通过,一般会生成一个选题编号,因为经常会出现书名、作者重复的现象,所以这个编号便是将来该书在出版社内从生到死的唯一身份ID。选题编号主要是给编辑和社内管理用的,作者无需理会。
常看到有作者反映,在投稿或者选题申报的过程中,有些编辑出尔反尔,一会说能出,一会又说不能出,这是什么原因呢?
如果不是编辑有特殊考虑,这一般是因为每个出版社、编辑以及不同时期选题申报的实际情况不同造成的。
前些年,有一段时间,大概是图书品种急速膨胀时期,新闻出版署对每年下放出版社的书号数额卡得比较严。这样,在出版社内部就会出现书号不够用的现象,选题申报就比较难,有些选题需要反复论证、修改,提交几次才能通过或者始终通不过。近些年,新闻出版署对一些信誉、资质比较好的出版社放开书号数量,选题通过相对容易一些。
所以当编辑首次和作者说可以出版时,一般代表的意思是在他那里通过了。但,每个编辑的情况也不一样,有的编辑比较成熟,领导放心,基本上选题通过率就高;有的编辑经验少,领导可能会帮忙把一把关,可能通过率就低一些;还有的编辑一向乱报、乱出或者和领导关系处得不好,可能通过率就更低了。
投稿初步认可之后,有的编辑可能对作者说的话满了一些,事后选题却最终没有批下来,或者编辑反复修改提交多次才获批,这期间就容易引起作者误解,以为编辑甚至出版社说话不算话。
至于选题审批的周期,各出版社、编辑不同,快的一两天就可以有结果,慢的一般一周两周,还有反复多次申报或者更慢的需要一两个月也有可能。
一个选题在出版社内批准通过之后,后边的程序一般是作者准备提交书稿,编辑准备出版合同。
出版合同签订的时间段,各出版社、编辑要求不同,有的编辑要求作者先交稿,感觉稿子符合出版要求时再和作者签订出版合同,也有的编辑先和作者签订合同再收稿。这方面没有严格的规矩,通常是根据编辑、作者、书稿的实际情况而定。
有的编辑与新作者第一次合作,怕作者担心,一般会早一点签订合同;也有的编辑因为对方作者名气大一些,怕稿子将来被别的出版社挖走,也会早一点签订合同。通常情况下,编辑并不刻意控制出版合同的签订时间段,有时正好赶上有空,就处理了一批合同,签的快一些;有时因为书稿加工忙,没时间处理合同,也许就会拖一拖。也有的和作者熟了之后,啥时候实在因为没有合同发不了稿子,才急急忙忙补签合同。
作者初次与某个出版社编辑打交道时,如果对这家出版社或编辑不太了解,可以要求先签好合同再交稿,以防万一。但也要注意,合同只能是防君子防不了小人,用心找一家正规可靠的出版社和一位和蔼可亲的编辑远比一纸合同重要得多。
一般在选题审请通过之后,编辑的权限就大了起来,基本上这个选题最终能不能出版、能不能卖好,命运就掌握在编辑的手中,所以除非涉及到一些原则性的分歧,与编辑搞好关系也是很重要的。
这里说的搞好关系不是指礼物人情,从个人所接触的出版社和编辑来看,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关系还算是比较纯朴的,大部分属于君子之交,个别会处成多年的朋友。当然也有见到、听到作者与编辑吵架的。
吵架的引子往往是关于书稿的修改。会有一些比较牛的作者,也会有一些比较倔的编辑,牛和倔若凑在一起,沟通不好就会吵架。这位非说要改,那位非要坚持不动,谁也说服不了谁。按道理,文责自负,作者意见最大,但编辑也有连带责任,也有不予出版的权利。但这毕竟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双方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书稿考虑,吵得累了,往往一方妥协就算了,因此结成矛盾的,属于极少数人。
我记忆中,几乎没有和某个作者吵过架,只是有一次,实在是被一位作者反复要补充修改搞死了,几乎是在印刷之前才强行定稿,在电话中冲他嚷嚷几句,后来这稿子印出来,卖得还不错,现在想想也觉得蛮可乐。
被读者骂,有过;被作者骂,记忆似乎还没有,等想起再补,当然,背后骂那就不知道了。
做编辑久了,对各类作者也有一些认识,基本上个别偏激的作者初次打交道时就能分辨个大概,也就直接回避了。
17.交稿环节
投稿、合同都说完了,接下来该重头戏了——交稿。
交稿(相对对编辑来说是收稿)是整个图书出版过程的核心环节,这个环节把握好了,后续出版环节就会顺利展开,作者一定要引起重视。
交稿环节有两个专业术语需要介绍一下,那就是中耕和定稿。
比如说,作者在写稿的过程中,不太有把握自己写的稿子是否符合出版要求,或者编辑觉得不太有把握作者写的稿子将来是否符合出版要求,于是把写好的部分稿子给编辑先看一看,提一提意见,然后再继续写,这就是中耕。
中耕可以防止作者走弯路、做无用功,也能避免作者闷头写了一大顿,最后出版不了。
定稿呢,就是作者觉得书稿写完了,自己也审过了,己方不需要再做修改,然后按照编辑要求准备好全部稿子文件。
一般情况下,按要求备齐以下一些文件的书稿才算作定稿,不是定稿,编辑可以不收。
扉页,也叫书名作者页。随便翻看手边的一本书,打开封面,紧跟着会有一页上面有书名、作者、出版社信息,就按照这个格式,做一页Word文件,保存名称为“扉页”。书名呢,就是你投稿最后批下来选题书名;作者呢,就是列选时你填的作者名字,是著、是主编、是编著要写清楚(这三者区别,后边再讲);出版社名,写你投稿的出版社就可以了。
内容简介页(版权页)。通常一本书的内容简介放在版权页中的上方,你可以翻几本书验证一下,也有的放在书的封底、封面勒口,也有少数书省掉了内容简介。前面说过,内容简介是给读者看的,读者通过它了解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和精神,再决定是否继续往下看还是买不买,这很重要,建议作者一定要用心写好。字数在200字左右,一般分为两段,第一段介绍书的主要内容、特色;第二段介绍适合的读者对象。写好之后,单独保存为一页Word文件,保存名称为“内容简介”。
序、前言、编者的话、出版说明。这些叫法不同,大同小异,可分开都有,也可以只有一个序。序可以请人写,也可以自己写。请人写,有点像书评,就是帮你吹一吹这本书怎么怎么好,一定要买;自己写,就是介绍一下自己写这本书的良苦用心。多找几本手边的书,参考一下,有谁写的好就照着写。字数在1000~2000字,写好之后,单独保存为一页Word文件,保存名称为“序”或“前言”。
目录。多翻看几本手边的书,看看人家的目录就很好理解了。除了个别小说、画集,大部分图书离不开目录。想想我们自己去书店买书,是不是都要先翻一翻目录?一般的目录,包含章、节、小节三级,对Word软件比较熟的作者,可以在写作的时候直接设定好各级标题的格式,最后用Word把目录抽出来包含页码就可以了。不大会用Word软件的作者,只能一个个摘出来,放到一页中,做成目录页。目录做好之后,单独保存成一个名为“目录”的文件。
正文。翻看一本书,目录之后从第1页一直到书稿结束的部分(不含参考文献、后记等)就叫正文。图书术语中,正文之前的统称“文前页”,正文之后的统称为“文后页”。注意,正文要插入页码,而且序号必须从1开始,中间不能断号,一直到最后一页。正文写好之后,单独保存成一个名为“正文”的文件。
参考文献、后记等页。有就有,没有就没有。参考文献就是你写这本书都引用了别人哪些书的内容,列一列。小说、散文等纯文学作品一般不需要,一些学术专著、教材,多整点参考文献,会显得你的书稿内容比较正式、可信。注意:参考文献有标准的格式要求,可以网上找找或者翻看别人的书参考,但一定不要乱写。后记就是自己还想说点啥,有了写写更好,没有也成。
以上扉页、内容简介、序(前言)、目录、正文,这5个文件是必须的。放到哪一家出版社都通用。所以作者在交稿子之前,一定要检查这5个文件全不全,全了之后,打成一个压缩包,就可以交稿子咯。
18.出版流程
为什么编辑会反复强调作者要定稿之后再交稿?我介绍完下面的流程你就会明白。
作者交稿子之后,就进入编辑出版流程。
下面来数一数,一本书从收稿到最终作者拿到样书,大致要经过哪些流程环节和经手多少人。
〉〉编辑收到稿子,要交给排版厂打印成纸稿(原稿),这经手第2个人(编辑算第1个)。
〉〉打印好后,如果编辑有空就自己看,没空就发给社外编辑逐字逐句进行审查、修改、提出疑问,经手第3个人。
〉〉社外编辑看完之后,返给编辑,编辑还要看,有问题要返给作者修改,经手第4个人。
〉〉作者修改好之后,编辑检查没问题了,发给复审——第5个人。
(一个月左右时间过去了)
〉〉复审审查书稿1/4左右内容之后,退给编辑解决问题,编辑解决好之后,发给终审——第6个人。
〉〉终审审查书稿1/4左右内容之后,退给编辑解决问题,编辑解决好之后,发给总编办,登记、发稿、向新闻出版署申请书号——第7个人。
〉〉书稿交给排版厂的排版员进行排版——第8个人。
(又一个月左右时间过去了)
〉〉排版好之后打印,和原稿一起交给校对人员——第9个人。
〉〉校对人员按照编辑、复审、终审留在原稿上的修改字迹对比新稿子进行核对,有问题作出标记,核对好之后返给编辑修改、确认,然后再发排版人员修改。
〉〉这样在校对、排版、编辑之间反复三次,最终没有错误了,才能到出片环节。
(又一个月左右时间过去了)
以上所有环节就是传说中的“三审三校”。
〉〉“三审三校”环节进行中,编辑还要请设计人员设计好图书封面——第10个人。
〉〉书稿片子出好之后(出片人员,第11个人),和封面片子汇到一起,发给印制员审核——第12个人。
〉〉印制员审核无误之后发给印刷厂开始印刷——第13个人。
〉〉印刷好之后,工人进行装订、打包——第14个人。
〉〉打包好的新书,拉到出版社库房,库管员将新书入库等待发货,作者样书送到编辑处——第15人。
〉〉编辑把样书寄给作者。
(又一个月左右时间过去了)
到此,一本书从收稿到最终作者拿到样书,至少要在15个人(这还是很保守的统计,实际不止)、几十个环节中转来转去。出一本书多么不容易!每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图书的质量和出版进度。
而编辑,是所有环节的枢纽,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要编辑处理,出了责任事故也大部分需要编辑承担。
所以为什么编辑会反复强调作者要定稿之后再交稿?因为中途的修改,意味前面的所有环节的工作可能都需要重新再来,每个环节都会有任务量,都需要费用支出。
通常,规范地完成上述的环节,需要4-6个月时间。
有的作者会问,为什么有的出版社只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
只能这样解释:有的可能是编辑不分昼夜全程催着流程(我曾做过最快的一次,40天内出版),但那实在不是常例;再有可能就是“偷工减料”虚走环节,互相糊弄呗。
看完这些,以后那些交稿刚一个月就天天催着要样书的作者,请可怜可怜编辑吧。
要想早点拿到样书,不如早一点把稿子写完,并把定稿文件一次性备好。
(政治审查这块,我后文提到,你问了,我就多少一点。
这一块其实比较宽泛,不仅仅是政治问题,我罗列一下。
比如,香港、台湾、澳门,你没改成中国台湾地区,或者你说台湾、法国、美国等国家,这都属于大错
比如,涉及宗教你有不当言论,亵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涉及西藏、新疆等不当言论
比如,涉及与主流价值相反的偏激、反动言论,特殊时期、特殊领域的敏感话题
比如,一些历史、国家、国外重要政治人物的评论、传记,涉及军队、国家机密、新中国历史、重要历史事件的,以及前面说的涉及宗教、民族的一些内容,涉及国家地图等,是不能随便写的,若出版需要重大选题审查、备案
比如,涉及低俗、庸俗、媚俗等,格调消极、悲观、黑暗,一般也要加以限制
……
有些是红线,坚决碰不得,有些则根据各出版社的取向,有严有松。
总之,现在相比以前,已经开明很多了。)
19.编辑加工
上节说到编辑加工流程,可能有作者和其他读者会问,编辑和校对忙忙碌碌都在搞些啥?我交的稿子我都看过了好多遍,觉得没有什么可改的啊。
我来举个例子,大家就很容易明白。
下面这一段文字是某一年编辑中级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中的题(稍有修改),其中,有11处错误,找找看,你能找到几处?
************************************************************************
后海
后海成一个巨大的水滴状。它的西岸是一个大的半圆形,向东渐渐变细变长。银锭桥好象一条玉带系在 后海和什刹海腰间。从小,我就喜欢在银锭桥驻足观望。
顺着开阔的湖面向西望去,在湛蓝的睛空下,西山像长龙一般蜿蜒起伏。山势挺拨,一座座轮廓分明,像是身披绿色铠甲的武士,守卫着北京城。
“银锭观山”是北京八景之一。不知从那一天开始,一座座大厦昂首挺胸地矗立起来。似乎要比青山更雄伟,有的如顶天立地的巨柱,有的如滕空而起的金龙。它们个个气式不凡,羞得青山都躲到楼后面去了。
*************************************************************************
这上面的属于校对的内容,基本上存在的错误都是硬伤,相对比较明显;编辑加工的内容就没有那么明显了,不仅要包含上面的错别字、标点错误,还有书稿知识性、科学性和文字表述方面所有问题都要发现并纠正。
孔子老人家说:术业有专攻。
《冷眼观》第十二回也说:“隔行如隔山,我们局外人就是有什么事看在眼里,也是猪八戒吃人参果,食而不知其味。”
按照出版行业标准,一本图书,经主管衙门审查,差错率在万分之一以上万分之五以下的,出版单位必须自检查结果公布之日起30天内全部收回,改正重印后可以继续发行;差错率在万分之五以上的,出版单位必须自检查结果公布之日起30天内全部收回,再也别卖了。
万分之一什么概念?就是每页按照1300个字算,每7页半不能超过1个错误。
当新编辑时就经历过,因为封面一个错字,火急火燎,全国书店召回,更换封面。
当然,这还仅仅指技术性错误,扣扣奖金而已;如果出现个啥宗教、政治错误,那基本上是“一招毙命”,轻一点编辑下岗,重一点出版社总编引咎辞职,更重一点出版社关门整顿,乃至从此关张。
就是这么严厉!而且都有发生过——哪一碗饭都不好端的。
不能拿网文同正式出版物比。常有作者说,我在网上发就没问题,涉涉颜色、骂骂政府,随便什么口语、脏话、醉话、梦话随便可以写。
一方面因为网上多数马甲抓不着你或者说懒得抓你,编辑、出版社却是有小辫拽在主管衙门手里,可以随时敲打;另一方面,除了政府官方网站,其他网站、论坛个人发表言论不属于官方言论,并且可随时修改难以取证,而只要是有书号的正式出版物,就相当于官方承认的出版物,白纸黑字是要担一定的言论责任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你某个正式出版物中印刷的地图没有把我国该有的领土全部包括,别的国家就可以依此为凭,与你狡辩。
从这一角度来看,图书出版管理这么严,也是有他道理的。所以也建议作者在写作时,尽可能遵循书面语言,不要养成网上灌水语言那么随意的习惯。长此以往,真的怕不会好好讲话了。
编辑加工就先聊这些,后边介绍编辑职业的时候再详聊。
接下来,新书印好,该聊聊新书怎么卖的事情了。
书出好了,最终目的还是要卖。
一般有经验或有心的编辑,从申报选题那一刻起就开始筹划营销工作。
方法有很多,比如论坛发发帖子、发行人员那里吹吹风、媒体上做做预告、发一发软性文章、网站做做预售、印印宣传资料、整一整版式包装等等。
各种手段一齐招呼,整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这大概是传说中的“造势”吧。
不同的出版社,对编辑的划分有所不同。有的分得细一点,比如营销编辑只管做市场推广,组稿编辑只管收集选题,加工编辑只管交稿后的编辑加工;也有的不分那么细,一个编辑组稿、加工、推广全部负责到底。不同分工,各有各的好处,不作细讲。
这里只从图书的角度,聊聊销售有关的一些事情。
书印好入库之后,就进入图书发行流程。
大致来讲,在一个出版社里,编辑队伍和发行队伍是两支生力军,编辑负责生产,发行负责销售。不同出版社二者人数构成比例不同,有的是重编辑轻发行,有的是轻编辑重发行,也有的二者并重。
通常,发行部门会根据编辑意见,把新书分为店销、教材、包销三种类型。
店销的书主要发往全国各地图书卖场,如图书大厦、书城、书店、书吧、网上书店、报摊等。
教材的书主要发往一些专做教材销售的经销商、代办站、学校教材征订科等。
包销的书基本不向外发,等着编辑指令发往指定地区。
以上三种,咱重点聊店销图书。
出版社发行部门手里通常有一大批固定合作的经销商名单,发行人员会根据业绩把这些经销商分个三六九等,比如一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网络经销商。一般一些大一点的经销商对大一点的出版社的对口新书照单全收。也就是说,只要是适合我卖的新书,你就按照固定数量发就行了,比如50册、100册、200册。小的经销商可能要从出版社的新书目录中挑一挑,再发。
现阶段,一些大一点的出版社,店销图书的主发规模在1000-6000不等,一些小的出版社就更少了。
主发阶段,编辑能起到一点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向发行人员推荐某一本书会好卖,可以在平均基础上多发一点,当然,这也得靠点谱才行,否则发多了真卖不下去,编辑还得兜着;老推荐,老不好卖,人家发行人员也就不理你了。
新书发到经销商那里之后,经销商会把大部门新书继续下分到更小的经销商、分支、书店,来,一家给个3本5本。剩余一小部分,就留在自己的门店中销售。
门店接到新书之后,有的会摆在专门的新书架一周两周,再分门别类归位摆放;也有没有新书架的,就直接归类摆放。如果很快新书卖掉了,书店会订货添货,一般2个月之内,书架上的新书还没有卖掉,这本书就悬了。
门店销售是图书营销工作的主战场之一,常常硝烟弥漫,暗藏杀机。
下面就扒一扒一些图书营销的有趣例子。
21.营销例子
书接上回,扒一扒一些有趣的门店营销例子。
关键词:制高点
曾几何时,北京图书大厦的销售排行是全国店销图书的风向标。很多地方书店的业务人员会根据图书大厦的排行数据来选择自己要进的图书。行行业业都有跟风,这也难怪,谁知道哪块云彩能下雨啊。所以抢占北京图书大厦这个销售业绩的制高点,就成了各家出版社正面交锋的主战场。至于各省的制高点,只能充当次战场。
关键词:码堆
经常去大书店逛的人会发现,书店常会有一些漂亮的或螺旋上升,或巧妙交叉各种造型的书摞成堆销售,这就是行话说的“码堆”。真有的码堆,漂亮到堪称艺术。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这码堆可不是百给的。全国新书那么多,该给哪个“人见人爱”的码啊?一般情况下,各个楼层码堆的舞台是分给几家大出版社的,比如文史类会有几家大出版社;外语类也有几家;计算机类也有几家……一些大出版社会在图书大厦长期驻扎营销代表,营销代表和书店楼层业务主管混得很熟或者出版社要搞新书推售活动,会申请码堆十天半个月的。书店与出版社也是利益互惠,你乐得宣传,他也乐得支持,双赢嘛!
关键词:新书架
一般的大书店会设有一些新书架,新书来了,挑一些有卖相的书摆在新书架上一段时间。有的书店换得勤,三天五天就更新,有的书店换得慢,十天半个月的。好卖的继续留着多摆些日子,并换个更显眼的位置,不好卖的就按类别上架,再补充些新品种。码堆和新书架是书店最常用也最有效的“露脸”方式,有点像论坛的帖子推荐,如果这两种露脸的机会都没有把握好,基本上一本新书的销售就很难再火了。
关键词:店面维护
新书进了分类架,营销的竞争还在继续。放在分类架的书可不像码堆和新书架那样舒服,有宽敞的“大床房”可以伸胳臂露腿的,在分类架上大家只能挤“通铺”,也就能露个书脊。但即使仅露个书脊,也是有营销手段的。一些大出版社都会设有店面维护人员。有的天天去书店,有的一般会三五天去一次。去干嘛呢?帮助书店销售员码书。美其名曰“帮助”,实际上就是把自己出版社的书统统码到相对显眼的位置,给售货员捎个小礼品,她们会默认这种行为,因为她们知道,这家营销员走后,不出一天,另一家出版社的营销员也会来,也会给她捎小礼品,也会帮她把书架重新整理一次,如此周而复始,乐此不疲。
关键词:签名售书
其实在书店里也没有太多可用的营销手段,除了上边介绍的一些,再有比如购书赠小礼品、送光盘、设专书架、放个宣传片、摆个易拉宝、请作者现场讲课、请作者现场签名售书等。重点说说签名售书。像图书大厦留有专门的空间可以做现场活动,一些略小的书店,就只能放在书店门口进行。除非作者确有大名气,趋之若鹜,一般的小名气,很容易冷场。高签名售书也是需要很多造势准备的,甚至还要有临时拉人、自吹自擂的备案。
关键词:托
不知道吧,卖书的也有“托”。有的,签名售书搞砸场了,怕作者、领导脸上都不好看,营售员就得找托;码堆、新书架的销量没起来,偶尔也要找托;新书排行榜名次之争,有时也要用托。有人说得好,你亲眼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的。
关键词:蹲守
真有的作者和编辑,非常关心自己图书的销售情况,非常用功。他们会在大的书店蹲守好多天,观察哪些读者会浏览自己的图书,浏览之后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如果读者买了书,还会跟上去了解他选择这本书的原因,如果只看没买,也会了解没买的原因,以求改进。这样的作者值得钦佩,有耕耘就会有收获,相比较现在很多作者,把稿子往出版社一扔,不管不问,只等领稿费的做法,实在不敢恭维。
暂时想了这么多,都是自己亲历过的,很多出版社和编辑、作者也正在进行着的一些常见的店面营销方法
22.市场现状
这一节来做做数学题,看两组数据(大部分是网上公开的数据)。
第一组是政府官方的,新闻出版总署做的“2010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
2010年,全国共出版图书32.8万种,其中,新版图书18.9万种,重版、重印图书13.9万种;总印张604.7亿印张;总印数71.4亿册(张);定价总金额930.9亿元;总印数71.4亿册(张);营业收入537.9亿元;利润总额77.2亿元。
第二组是民间组织的,“开卷调查”(图书业内常用的一家发布图书销售调查数据的公司,不一定十分准确,但有一定参考价值;数据覆盖面约占1/5,75亿左右)2010的报告。
2010年,零售码洋近370亿元,其中网络销售为50亿元左右。全国图书动销品种大约有105万种。2010年零售市场单书平均定价是21.75元。每年零售市场上只有1/3左右的码洋来自于当年上市的新书,还有2/3的码洋来自于以往上市的图书。
在分析这些数据之前,先普及几个概念——畅销书、常销书、动销书、滞销书。
畅销书就是俗称卖的火的那类书。畅销书没有固定的数据界定,一个月卖1000册的肯定比卖100册的畅销,图书大厦可能一个月卖1000册以上的才算畅销,一个小书店可能一个月卖10册以上的就算畅销。
常销书就是不温不火的那类书。可能一个月卖不了很多,但月月都在卖,一年下来也能有个几百、上千的销量,还能一直连续卖个几年、十几年的。
动销书就是还没完全死、一年有几本销量的那类书,一般一年销售个10册以上的就算是动销。
滞销书基本上就是卖不动的那类书,一年没个销量或者只卖个几册。
介绍完毕,现在来分析数据。
官方数据:
根据全国总印数71.4亿册(张),定价总金额930.9亿元,可得平均单册定价约为13.04元。
根据全国共出版图书32.8万种,全国总印数71.4亿册(张),可得单品种平均印数为21768册。
根据定价总金额930.9亿元,总印张604.7亿印张,可得平均印张定价约为1.54元。
民间数据:
根据零售总码洋、总动销品种、平均定价可以估算书均销售册数:370(亿)÷105(万种)÷21.75(元)≈1620(册)。
接着分析。
还是开卷数据,2010年6月上架采样店的总体图书在架动销率为45.93%。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动销品种差不多只占零售全品种的一半,那些没卖动的也得算品种。
这样:1620(册)×45.93%≈744(册)。
一年全部零售品种平均下来,一种书只能卖个700来册,其中因为新书占掉1/3码洋,那样老书平均数差不多就是744(册)×2÷3≈496。
也就是说,一本新书,到第二年基本上只能卖到500册左右。
这还没完,接着刨。
开卷数据,2010年6月上架采样店超过90%的码洋是由销量排名前16.89%的图书品种创造的,而其余超过80%的图书品种,仅贡献了不足10%的卖场零售码洋。
这样:744(册)×10%×80%≈65(册)。
数据这么小,也没有必要再乘2/3了。
没算错吧?这难道就是骨感的现实?80%的零售图书到了第三年以后平均一年只能卖掉65册?
这样,80%的图书三年加起来:1727+496+65=2288(册)。
这应该是就是现在的零售图书市场状况。
我有点糊涂了,哪里出了问题?官方数据和民间数据推算的结果巨大差异该更相信谁?从我个人所了解的图书销售数据经验来看,我更倾向于民间数据推算出来的结果。
23.二八规律
我忽然想明白了。
官方数据的结果就是新闻联播,民间数据的结果才是草根生活——80%的底层“被平均”了。
补充一个官方数据,还是新闻出版总署做的“2010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共和国的脚步》、《公众防灾避险应急手册》、《首都市民安全用药知识手册》、《防震避震常识》等32种图书当年印数超过100万册。
相比这些,那些站在店面零售排行榜前端的图书,不过是小巫见大巫,更别说每年还有动辄千万册的中小学教材教辅、新政策文件、领导讲话等,这些往往并不通过店销,而是直接流入指定机构和学校分发。
(据“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到2011年底,我国小学在校生10331.51万人,初中在校生5584.97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2476.28万人。截至2010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8026.9万名。)
根据网络上各地方教育机构公布的各种数据分析,保守按每个中小学生年教材课本费100元计算,除以政府限定折扣,再乘以近2亿的中学学生总人数,这就有200亿左右的码洋规模(这与政府免不免收课本费无关)。
另外,每个学生作业本、教辅课本的支出与教材课本相当,又是200亿左右的码洋规模。
这两者相加,粗略估算,仅中小学图书市场每年大概就有300-500亿的规模。再按照官方13.04元的平均定价来算,中小学图书这一块年总册数就消耗掉23-38亿册。
还有各出版社每年10~30%比例的图书库存,以及全国各地码在书架上并没有销售的样书库存。
这些才是构成官方数据中2万多册平均印数的主要抬升力量。
再补充一个民间数据,还是开卷2010年6月上架采样店,销量前2.31%的品种,销售码洋占到总码洋的50%。
这样就基本解释通了,也验证了我前面所说的二八规律。
大致的金字塔结构:80%的草根图书销售占全国码洋总量的20%,这构成金字塔的底层;剩余20%中的80%,也就是16%的图书,占全国码洋总量的80%中的20%也是16%,这些构成金字塔的中层;剩余20%中的20%,也就是4%的图书,占全国码洋总量的80%中的80%也是64%,这些构成金字塔的顶层。
好了,数学题就算到这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收集数据验证。
没办法,因为仅仅是个小编,一些图书出版流程上的事情,属于政府和行业规定,各正规出版社出入不大,所以凭个人多年经验可以说个八九不离十;而有关图书销售的事情,更多属于市场行为,仅仅凭个人的经验和小局观描述,不免会失之偏颇、混淆视听,所以需要收集很多数据来验证一下。
接下来,我想收集一些数据,先来比较一下传统店面、网络、影视、平面媒体这几种方式,哪一种营销效果最好,对零售图书销售影响最大。
24.营销方式
列举数据考证的过程是比较枯燥的,这也不是什么学术专著,所以还是直接聊结果吧。
靠传统图书起家的,成名作者群体最多,群体图书作品店面零售销量总数也最大。像历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中的二月河、余秋雨、苏童、姜戎、王蒙、王朔、贾平凹、铁凝、莫言、刘心武等,个个都是当代名家,功力深厚。
靠网络起家的,不得不提痞子蔡,正是他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踢开了网络文学市场的大门。而近几年最火的无疑是郭敬明,从有中国作家富豪榜这个东东开始,连续六年占据中国作家富豪榜前五,2011年更是以2450万元版税收入高居榜首。连郭敬明自己也觉得作家这个行业是“弱势行业”,两千多万元就可以排行业第一,第30名的张炜却只有100万元。不过,郭敬明这2450万收入,有一部分来源于网络数字版权,他的图书单本销量比较好的基本在100万册的规模。
靠电视起家的,这几年最火的大概是于丹了。于丹与易中天的关系有点像金庸与梁羽生的关系,前者都是后来居上、竟成鼎盛,后者则都是开局之人。于丹一本《于丹〈论语〉心得》两年据称卖了500万册。另一位靠电视节目火的名人则要追溯到90年代初,谭浩强在央视1套系统向全国介绍了C、C++、JAVA等7种计算机语言,他的《BASIC语言》发行1250万册、《C程序设计》发行了1000万册,至今著作总发行量超过5000多万册。
靠平面媒体连载起家的,N多年最火的无疑是金庸大侠了,从1955年在《新晚报》连载《书剑恩仇录》开始,到1972年《鹿鼎记》刊完封笔,共15部作品,据称至今图书总销售册数已过3亿册,还不算还有1亿多册的盗版图书。当初的报纸应该是信息更替最快、信息量最大的媒体形式,不过在今天,网络平台取代了报纸的若干优势,信息更新更即时、信息容量更大。更多的年轻人痴迷于网络小说连载,而不是报纸连载。
还有两位我想提的人物。
一位是朱德庸,另一位是郑渊洁。一位是画漫画的,一位是编童话的。(咦,啥时候,朱德庸给郑渊洁的童话小说配漫画,没准又能火一把)
这两位也都是靠平面媒体连载起家的。2011年朱德庸以2001-2011十年在中国内地版税收入6190万元居榜首。郑渊洁则创造了连续27年一个人写一本期刊《童话大王》的奇迹,他的图书加期刊的销售册数估计也已经过2亿册。
总结一下,如果放在30年范围比较,无疑靠传统图书、平面媒体起家的作者强者云集、实力雄厚,是图书出版零售行业30年来的中流砥柱;如果放在10年范围比较,靠网络平台起家的作者风起云涌、奇才辈出,大有后来居上,与传统作者分庭抗争之势;至于源于电视、电影媒体而一炮走红的作者,群体数量不大、水平参差不齐,还没有形成一股稳定的力量。
当然,随着国外一些优秀营销理念的传入,现在作者赚钱的意识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单一。传统作者也有开始在网上“趴活”,赚个人气和数字版税;图书卖得好,就考虑改编成影视作品赚赚票房,影视作品火了就顺带出两本图书赚赚稿费;网络小说一边卖着,一边改编成游戏再火一把;图书出名了上电视节目,电视节目火了,又下来接着写书……现在作者也讲究个影视、图书、网络、游戏三栖四栖,看作家版税收入排行榜?那仅仅是各种收入来源的一部分。
除了上面介绍的一些相对单一的图书营销方式和几种方式的松散混合,图书炒作则是集以上各种营销方式于一体的“孤独九剑”。孤独九剑是一招御万招,同时也是集千万变化于一体。
接下来就调侃一下图书炒作的一些常规套路——孤独九剑式。
25.炒作套路
一、总决式
钱要花在刀刃上,用最少的投入,撬动最大的市场回报。
点要站在枪尖上,有机会争第一决不做第二,要知道第一与第二的效果绝不是数字上那小小的差距。
步要走在剑锋上,快进快出,见好就收,不可拖泥带水。
二、破名式
要炒作,首先要巧立名目。作者怎么也的是个某某专家、某某奇人或者像孙大圣那样某年某月某日突然从石头缝中横空出世,有条件再整点某某大拿考证、推介,就更猛了;书名也要考究,怎么也得让你看到书名就能触动心理最脆弱的神经——哥买的是书名,不是图书——就要达到这种效果;书号也要解决,小出版社不要,要就要行业内最大的,“堂堂正正”地整个书号,是基础工作都要做好。
三、破网式
要炒作,其次要占领媒体高点。现阶段,面对读者最有影响力的媒体莫过于网络。先砸点钱,搞定排名前三名的网络书店,长期占据首页推荐栏目显眼位置,天天在读者眼前晃,一天我让你看个百八十遍,不信你不好奇。然后雇一批小弟,天天在网站、论坛、博客、聊天群转悠,哪里人气火就往哪里钻,一帮小弟发言发帖,一帮小弟引头狂夸,一帮小弟追尾大骂,等一群不明就里的网友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嘿嘿,目的就达到了。
四、破电式
要炒作,不能忽视电视媒体的影响作用。图书极少有做电视广告,因市场总量太小,但并不妨碍可以做软性电视广告。比如,拉栏目组、主持人“下水”,合作某些节目、举办讲座,让作者或者推荐专家在电视上吹吹风、露露脸,弄点焦点话题,言语之间转弯抹角转向即将或已经面世的图书,吸引电视前的家庭妇女、老少爷们,跟着长吁短叹、相恨见晚。
五、破纸式
要炒作,各种图书行业报纸、各类专业报纸也要重视。图书行业几大报纸,那是必须要露脸的,做做关系,请报纸编辑做个采访,奉上早已准备好的软性文章,头版头条那是要的,专版头条那也是要的。俗话说,卖什么吆喝什么。卖书不仅仅要吆喝书,还要吆喝内容。这就得到书中内容涉及的一些专业报纸做做文章,比如与生活养生相关的,就需要在晚报、晨报这样的报纸上做文章——不求口碑,只求无处不在——即使是躲在角落里的“小强”也让他知道有这么一本书。
六、破商式
要炒作,必须快速占领主要渠道。一轮批天盖地的广告攻势下来,各地书商早已经摩拳擦掌,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为什么年年有企业要抢中央卫视广告的标王?那是因为标王就意味着订单,只有订单才能套现。广告做足了,卖方就成为强势一方,估摸着对手:有的必须要求现金拿货,你拍不出百八十万现金,说明你没诚意;有的必须要求包销量,你一次不进个十万八万册的,说明你没实力;有的必须要有求配套宣传活动,码堆、专架那都是小意思,还得配合着签名售书,大喇叭小喇叭地招呼。
七、破榜式
要炒作,必须要占领各种销售排行榜单。作假、回购、公关,不惜任何手段,也要让咱的书较长一段时间占据各主流书城、网店的周、月、季、年销售榜单榜首,如果正好撞到别的炒家,长期占不了第一,轮流占个榜眼、探花也行,但必须要保证前三名。道理很简单,排名第一,自然会有各种媒体帮着评论、采访、宣传、做广告,排在三名开外,主流舆论就不会把你当盘菜了。
八、破论式
要炒作,必须要及时左右舆论。与各类媒体记者、编辑关系要搞好,再派小弟,把各大网络书店的读者评价狠狠地顶上去,这时就不能骂了,只能一边倒地说好,把那些想露头的不利言论淹没在一片大好的评价舆论之中,再不行,打通网站编辑,把不利的言论统统删除。各种网络、电视、报纸媒体上的好评一律跟上去,成千上万的读者中总会有那么几个说好的,挖出来,作为读者典型,大张旗鼓地加以表扬、宣传,以正视听。
九、破溃式
要炒作,必须要面对风险。大投入大产出,固然是图书炒作目的,但也免不了会遇到阴沟翻船。炒作其实就是对图书作用瞬间的放大,有放大就会有泡沫,有泡沫就早晚要破碎。很多时候,炒作的功力不体现在开场,而是体现在收场。一旦有偶发事件导致主流舆论风向有转变苗头,必须快速做好撤退的准备。一边利用媒体关系延缓不利事态的进度,一边继续派小弟各方面封堵漏洞,一边加紧库存外放、书款追缴。等到下层、底层经销者明白事实真相,炒作者早已盈利隐退。换个马甲换个山头,准备去开下一枪。
以上秘籍纯属讹传,如有雷同,实属巧合。专业套路,请勿模仿;走火入魔,后果自负。
26.小炒技巧
(一)大炒作必竟是刀尖上的游戏,咱一般的草根作者和草根编辑脆弱的小心灵根本承受不住。
一通炒作之后,固然炒作者要殚精竭力、如履薄冰,被炒作者亦风头浪尖、惮扰终日。
凡事有度。
大炒伤身,小炒怡情。
作为草根群体,还是针对零售图书聊一点经济适用的书市小炒,来的实用。
根据个人的了解,自编一套“小炒九式”,把一些实用小炒技巧及其增损功效罗列一下,网络营销也放在这里讲了,我说得比较细,要耐心看哦。
第一式:披挂整齐。
(1)封面设计美观得体,人见人爱(增4分):封面是读者接触图书的第一眼,对于闲逛类读者,同类书中封面最入眼的无疑是他的首选,因为喜欢封面而买回家的读者也绝非个例。
(2)封面、书脊、书名放在书堆中显眼(增2分):在一大堆图书中挑选,最跳眼的书,往往会引起更多人的翻阅,自然多了被购买的机会,这和帖子标题加粗、加色产生的效果一致。
(3)封面上有适度的工艺亮点,如磨砂、UV、起鼓等(增1分):一些工艺亮点,不仅可以提高图书的手感、观感和价值感,而且还有实用功效,比如在封面上呈三点式添加磨砂、起鼓工艺,可降低图书封面贴身磨损,使图书封面保持常新——脏兮兮、发旧的封面可不是人人爱买的。
(4)图书开本适宜(增1分):太不合群的开本,不仅浪费纸张,而且也招书店营业员讨厌,一排书架大家都是16开或者32开一路过去,就你的图书另类,看似能引人注意,实际上会被营业员视为眼中钉,早晚扔到底层、角落或者干脆下架;另一个角度,不同类型的书,要充分照顾到读者,哪些是随身携带的、哪些是案头查阅的、哪些是教材、哪些是艺术书,都是要有开本设计考虑的。
第二式:表里如一。
(1)纸张得体、印刷清晰(增2分):纸张得体包括纸张颜色、轻重、透明度、厚度、质地、类型,学问很多,这里就不细讲了;印刷清晰包括墨重、墨轻、背透、分辨率不够等。
(2)版式美观、彩色印刷、有装饰插图(增2分):啥样叫版式美观?这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几本书拿在一起比较,会有个好坏的判断;有彩电就不爱看黑白电视,图书彩印一般要比黑白印刷增分,但随之而增的定价却要损分,所以这要视实际需要而定;图书的装饰插图就好比电影插曲,适当的装饰是不同艺术的结合,会带来增分——记得一些老版的章回小说常常配有插图,现在的小说好像不重视了。
(3)书稿内容质量高(增20分):归根结底,短期效果靠促销,长期效果靠图书自身质量。这个质量既包括书稿立意、文笔、情节等方面俱优,也包括编辑出版质量优秀。
第三式:设身处地。
(1)封面上有推荐文字,如广告语、推荐语等(增3分):读者把书拿到手里,除了封面、书名看什么?这个时候的读者是孤独的,他希望能看到别人的意见,每个人都会有一点从众心理嘛。这个时候,如果他正好看到几句广告语、别人推荐的话,没准就有哪句话触动他的认同,继而触动对这本书的认同。
(2)封面上有作者介绍,且作者有一定资历(增2分):除了个别知名作者,大部分图书作者对于读者来说都是陌生的,如果这个时候,读者看到作者的介绍,又恰好作者有若干资历、经历,或许能引起共鸣,或许就会增加信任。
第四式:粮草先行。
(1)合理开发身边的资源(增2分):编辑身边的,比如向领导、营销人员多吹吹风,取得认可和支持,帮你主发多发一点、向经销商多介绍一点、有便利营销资源多照顾一点;作者身边的,比如自己的朋友、圈子、同行,先获得小范围的认可,收集、调动可用资源。
(2)宣传文字齐备、优秀(增4分):现在读者挑书大致有两个渠道,一个是网上,一个是书店。书店里可以直接翻看样书,网上能看到什么?无非是封面、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目录、前言、样章,这些都不需要花钱,但是准备的是否齐全,是否花功夫去编写,带来的直接销量差距不小。
(3)配备宣传资料(增10分):这些宣传资料包括给经销商的、给书店终端的、给新闻媒体的、给网络平台的。给经销商、给书店终端的可以是目录彩页、宣传页、电子宣传材料、店面广告品、小礼品等,目的是让经销商、书店引起重视,多进货、多码堆、多促销。给新闻媒体、给网络平台的包括作者自己写的介绍文章、精彩样章;作者朋友、同行或者邀请的专家写的推荐文章;编辑写的推荐文章;代笔媒体写的软性广告文章、书评等。这些都是要在出版的同期准备好的。
27.小炒技巧
(二)第五式:排兵布阵。
(1)建立图书专用网页、博客、帖子、QQ热线(增2分):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把这本书的所有图片、文字资料集中展示,方便读者、媒体、搜索引擎查找、摘用、转发;还可以作为作者、读者、编辑互动的平台,可以收集各方面的反馈。
(2)专业图书网站有推荐(增5分):充分挖掘作者、编辑、出版社与图书网站的关系,给网站编辑发上精心准备的推介文章,如果文章足够精彩、推荐专家足够份量,网站编辑还是很乐意用这些好文章来充实网站的。
(3)平面媒体有推荐(增3分):也是挖掘作者、编辑、出版社与报纸、杂志的关系,给这些编辑奉上精心准备的书评、软性广告文章,甚至可以做个采访,如果文章好、份量足、有新闻点,一般也是不需要花费的,这些编辑也缺好稿子,让他们改一改署自己的名字,充一充工作量,互惠互利。
第六式:擂鼓助威。
(1)网站论坛、微博随处有身影(增3分):再一次说明提前配备好宣传资料的重要性。有事没事,一些适合的、热闹一点的网站、论坛,就摘一些资料发一些帖子上去,反正也不花钱,心里想着发一个帖子可能就多卖1本,这样就有干劲了。
(2)百度知道、百科、贴吧有地盘(增2分):百度知道、搜搜问答可以自己问、换个马甲自己答;百科可以主动建词条,自己吹自己;贴吧也可以主动申请建吧,自己跟自己人讨论;还有一些知识库、文件库可以主动上传资料,这类免费的宣传不做白不做。
(3)搜索引擎有搜量(增2分):随时查看搜索引擎搜索结果,注意观察相关搜索结果的数量和排行,随时作出相应的发帖手法、关键字设置调整。保持搜索数量和排行的稳步上升。
第七式:走街串巷。
(1)选对渠道(增10分):一个是出版社的总渠道实力、一个是出版社的专类渠道实力。不同的出版社差距还是很大的。
(2)上架率高(增5分):新书上市之后,作者、编辑应该至少到身边的大小书店还有各大小网上书店观察图书是否到店、是否断货、摆放是否合理,如果有问题,随时溯源解决。
(3)有店面促销(增5分):如果编辑能通过出版社营销人员或者经销商争取到部分书店码堆促销、新书架促销,无疑能给销量增分不少。
第八式:抛头露面。
(1)举办作者讲座(增2分):如果作者有讲座的经验和能力,不妨向编辑申请在一些身边的大书城,搞一搞现场小讲座,一般不需要花费,但能对个别大书店的销量排行产生影响。
(2)自录讲座视频(增1分):不愿意现场露面的作者,可以自己在家录一些讲座视频,交给编辑在一些书店免费播放,或者发到网上供观看、转播。如果更精致的,没准有机会投到电视节目中播放。
(3)讲座、开店售书(增2分):作者有什么活动、讲座,可以带一些书作作宣传;也可以在淘宝等网上平台开个小店,出售自己的新书,或者弄一个团购,作者从出版社购书有一定的折扣优惠,当然不为自卖书赚钱,主要为宣传。
第九式:善始善终。
(1)随时修正图书缺陷(增2分):从新书到手开始,作者、编辑就应该留意书中是否存在文字、结构、知识等错误,如果有每次加印都应该修正;同时根据销售、网络、读者反馈,修改完善封面设计等。
(2)网上书店有点击、有书评(增3分):作者、编辑自己以及呼朋唤友,经常养成点击自己图书、用不同马甲写点书评,这些都会影响排行和销售。
(3)认真对待读者的意见(增2分):一些读者提出来的问题、需要的资料、渴望的交流,如果作者、编辑有机会,不妨积极回应,这些都是口碑积累。
好了,差不多是这些了,欢迎补充。
凡事亦有利弊。
以上“小炒九式”27小招,需要作者和编辑充分配合,全是细节功夫,差距也往往体现在细节上。每一招做到恰当都会为图书的销售增分,反之会损分。每增损一分,或许就能影响几十本销量,99分下来(各分值不一定设定合理),或许产生的影响不止几千册的销量差距。
在意不在意,在乎作者、编辑是否把自己的书放在心上,功夫不负有心人,不求能全部做到,但多做一分工作应该会有一分收获。
28.盗版图书
有关图书销售的事情就聊到这,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接下来,聊一聊出版行业一些容易引起伤害、误解、纠纷的一些琐事。
首先说说盗版图书。
盗版图书是很多出版社和作者都头疼的事情,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盗版图书?还是缘于有利可图。
盗版图书不用支付作者稿酬、不用支付编辑加工等间接成本、排版印刷费用也会省下不少,里外里,一本盗版书的成本大概只有图书定价的一至两成,它就可以以3-4折,甚至更低折扣的供货价格冲击市场。
而且,盗版书往往针对市场上畅销的图书,比如畅销教材、教辅、小说,这就为盗版图书的销售和利润实现提供了保障。
图书批发折扣是出版行业的生命线,别看市场上似乎折扣战打得如火如荼,其实那些大部分是非主流,比如一些小出版社在大出版社夹缝中生存,价格战往往是短期或局部求生存的手段之一;还有一些大出版社把一些非主打产品或者新开拓产品降低折扣,去冲击别的大出版社已有市场。真正的主流的产品,大出版社之间会坚守折扣底线的。
10多年来,基本上各社主流产品在台面上的平均批发折扣一至坚守在65-70%幅度。因为这是一个行业合理利润空间的保障,合理利润空间若没了,这个行业也就危险了。
正是这样,多数主流出版社库存的图书、退书再多,宁可化成纸浆,也不敢以低折扣甩货到市场,反过来砸了自己的饭碗。
不过正是由于主流出版社的折扣坚守,才给盗版图书、一些非主流市场留下生存空间,否则,主流出版社三四折发货,靠书吃饭的都不用活了。
现在的盗版图书五花八门,高级一点的,比如盗创意、盗成稿等;低级一点的,比如盗印、拼印等。
从作者创意到图书出版、销售的整个过程,会有很多漏洞,给图书盗版提供可乘之机,下面列举一二。
比如作者刚有一个好的书稿创意,把书名、写作思路、写作大纲、样张等发到网上,被盗版者的慧眼看上了,他就可以以先于作者、出版社的速度按照这个创意,编攒、印制成书投放到市场上,甚至可能是不改书名、有正式书号的正式出版物。等到作者把书稿辛辛苦苦写完,交到出版社辛辛苦苦编辑加工到一半,才发现人家“李鬼”早已经在市场上蹦达了。这样一来,作者和出版社都尴尬了,编辑说你这本书稿要砸手里了,市场上已经有同类产品占了先机;作者说我把稿子交到你出版社了半天没出来,市场上怎么会有模仿产品,是不是你们出了问题。作者和编辑在这边掐呢,那边盗版者偷着乐。即使明白过来起诉盗版者,也不免证据不足,又是一场扯皮的官司。
还有的,把一些作者网上发的不太出名的成稿,改吧改吧名字,冒称是自己的作品,四处找出版社投稿。编辑也无法一一分辨,网上真名假名一大堆,谁知道谁是正主,编辑只认你拿着合法的身份证签署正式的出版合同。书出版之后,也许一两年原作者都不知道自己的书稿已经被出版了,等到发现了,估计编辑都联系不到投稿者了。
书稿交到出版社,也会有漏洞。比如,个别不遵守职业道德的编辑监守自盗或者无意外泄;排版环节,个别排版人员也可能致使书稿外流;到了印刷厂也可能有个别直接多印,而不知会出版社的。
当然,以上所说都属于极个别的个案,只是说明有这些漏洞存在,也不要因此对整个出版环节产生不信任——绝大部分同志是好的,我们应该坚信这一点。
图书出版之后,如果卖得比较火,就有可能被盗印。
像纯文字的图书,找个速录排版人员,花不了多少钱和多少时间,很容易就盗印了。
不太讲究呢,还可以直接用扫描仪,扫描完简单修一修再印。
还有更省事的,现在很多作者把原稿发到网上连载,直接复制、下载,连录入、扫描的费用都省了,真是太感谢作者了。
29.侵权纠纷
再来说说各种侵权纠纷。
抄袭,这个不用多解释,白纸黑字在那里,哪怕过了十年八年都是证据。
通常,被抄袭者发现被侵权,会首先找到出版社——俗话说“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嘛。
出版社会责令责任编辑处理。
为啥叫责任编辑,在这一点上就体现出来了——凡是图书出了啥问题,你都要担主要责任,所以叫责任编辑。
责任编辑只好在抄袭者和被抄袭者之间调停,说说好话、谈谈生存艰难,这边抄袭者赔偿、道歉,那边被抄袭者认可赔偿和道歉,顺了气,这事情也就这样了。
也有抄袭者百般抵赖或者被抄袭者坚持要起诉讨个说法的,就会启动诉讼程序,出版社一般会有专门的法律顾问或应诉部门。等到法院判决下来,有什么赔偿,依然都要转嫁到抄袭者连带责任编辑身上,出版社是不能因此受损失的。
出了这样的事情,最倒霉的还是编辑,责问、处分、扣奖金,连带着背黑锅。
一般很明显的抄袭,比如原文不动,成段照抄,法院比较好判。但也有一些比较掩蔽,比如换种说法、模仿创意、换个案例等等,就需要费些口舌了。不过近些年,一些不太好界定的侵权诉讼,法院有意无意会做出有利于弱势一方、不利于出版社的判决。
因为这些年新书的泛滥、一些作者维护版权意识的提升,出版社每年接触到这些方面的诉讼呈上升趋势。少的时候,出版社还比较紧张,怕影响出版社的声誉;等到多起来了,出版社也麻木了,侵权纠纷家家有,有专设的部门应诉就是了。不仅仅是出版行业,其他行业也如此,不像以前,打了官司老死不相往来,现在市场经济,打完官司,还可以继续做生意。
除了抄袭,还有一稿多投。
这一般就是出版社和作者的官司了。一本书稿一字不改,在两家出版社出版的,还算少数,因为这个太明显了,一告一个准。大多数是一本稿子,先投给一家出版社出版,然后再改动三分之一,再投给另一家出版社,再改动三分之一再投给第三家出版社,如此周而复始,就可以不断地修改、投稿了。这个一般适用于一些教材、技术性图书,小说就不太适合了。
现在出版社、编辑孩子生得多了,也顾不过来,这就给这类一稿多投者留下可乘之机。出版社毕竟是个机构,如果编辑不知道或者懒得管,出版社也没专人去管这个事情。
说到这里,大家不要学坏啊。因为这样做,吃亏的是读者,归根结底损害的还是出版行业本身。
另外容易引起误解或纠纷的,还有图书再版、重印环节。
再版一般是原书合同到期,觉得还好卖,就重新申请书号、签订合同,书名不动,定价、封面、版式、内容等都可以动,再次当作新书出版。如果原书合同没到期,但内容过时了,要在同一家出版社出第二版,一般需要更新30%以上的内容才可以。
如果再版想更换出版社,则必须要等第一版的合同到期。
有些时候,可能第二版图书上市了,原来出版社的第一版图书还在卖。作者就有责任通知第一版的出版社立即停止销售,哪怕他还有存货。否则作者和第二版的出版社都有权追究其侵权责任。
再版的图书是需要再次主发的,而重印则一般是原封不动加印,偶尔也只能改个封面、定价、局部改改错误,书号不变,也不重新主发。
随手翻开一本书,看看版权页上。版次就是指第一版、第二版(再版);印次则是指第几次印刷,首印为第一次印刷,重印一次为第二次印刷,再重印为第三次印刷,依此类推。每一次印刷都会有累计印数——如果版权页上有标注的话。
一些针对印数的纠纷,涉及出版社的诚信。一些规范的出版社和诚实的编辑,好说一些,直接打电话给编辑查一查,会有准确的数字;但是还是有一些出版社在印数上做文章的,成心玩赖,还真是不大好办。
30.稿酬纠纷
最后聊聊稿酬纠纷。
因为稿酬引起的纠纷有多种多样,这里只聊聊自己了解的一部分。
稿酬纠纷可大致区分成两种,一种是直接与出版社打交道,一种是间接与出版社打交道。直接打交道和非直接打交道这一点很关键。
直接与出版社打交道引起稿酬纠纷的原因,可分为制度原因和人为原因两种。
因为现在绝大多数正规出版社,提供给编辑和作者的是定式合同,是出版社领导集体意见的固定格式,比如有的出版社领导开明、有的苛刻;有的在发展阶段,宽松许诺稿酬,有的在维持阶段收紧稿酬,等等。这就决定了这个出版社对待作者的态度,在这个大态度下,编辑和作者都是无力反抗的,作者只能享有两个权利:选择出版社和弄清合同条款的权利。
选择出版社这个道理很简单,就像你选择哪家保险公司上车险,选择哪家银行办信用卡一样,在这些垄断行业的定式合同面前,我们几乎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利,只有“百害之中取其轻”,从小群可选的对象之中选择相对看起来友善的那一个。
弄清合同条款就是在选好出版社之后,签订合同之前,把合同中的一些关键点了解清楚,比如稿酬支付的周期、方式;拒付的条件;免责条款;违约处理等,如果自己接受不了,可以不签,另选出版社。很多稿酬纠纷都是源于作者签订合同时没有认真看清条款,而是依据与其他出版社的合作经验或者主观想当然导致的。
以上可归结为制度原因,它主要决定了稿酬的支付政策;以下的人为原因则主要会影响稿酬的支付执行。
很多种情况可以导致人为原因影响稿酬支付。比如,部分出版社人员流动频繁,编辑之间缺乏合理的业务交接,上一个编辑遗留的出版、稿酬问题,无人去接,就成了出版社内的一个“烂尾楼”,作者抗议无门。比如,支付稿酬往往需要编辑、领导、财务多个环节经手签字,哪一个环节的人员颓废了,一晃就能使稿酬拖上几个月,要知道码洋、毛利才是他们工资、奖金需要关注的点,对支付稿酬他们没有积极性。还比如,极个别出版社人员利用出版社管理上的漏洞,私吞作者稿酬或者挪作他用的。
对于制度原因引起的稿酬纠纷,只能怪作者自己,没有选对出版社或者签订合同时没有看清条款,这个不多说。下面,主要尝试讲一讲上述一些人为原因导致稿酬纠纷的解决办法。
其一,稿酬要经常催。什么时候催?在合同中约定应该支付的时间段,催一次,看看编辑的答复,再决定过一个月还是半个月再催一次,也不能三天五天太频繁催。事实上编辑的工作很琐碎,大部分编辑不会刻意地关心哪本稿酬是否到了支付周期,而是顺着流程走,所以隔一两个月就和编辑保持联络,了解书稿、稿酬的动态,还是很重要的。
其二,对于因为编辑离职而导致的稿酬拖欠,需要了解编辑之前所在的部门,一般编辑离职之后,他的稿子若没有编辑接手,至少会归责到他之前所在的部门,找到这个部门的领导说情情况,一般就可以解决。切忌浮躁,胡乱找到一个人或部门责骂,一个出版社大则上千人,小也有百众,关系、责任错综复杂,漫骂只会导致更多的人退避三舍、唯恐粘责任上身,使问题更复杂化。
其三,还是要有协作意识,你在出版环节多配合编辑,编辑也不好意思不在稿酬支付环节多配合你。虽然合同是和出版社签订的,但归根结底是要与编辑打交道。作者、编辑二者与书稿的关系,一个是“亲爹”,一个是“干爹”,出发点是一致的。
其四,作者遇到稿酬拖欠或有其他稿酬异议。不要急躁,需要理清出现问题的原因或者环节,先对照合同条款找出有哪几条出版社没有按照合同履行,然后联系编辑问清稿酬是在哪个环节耽搁的,要一个电话,可以直接催这个环节,有时效果比编辑自己催更好。
其五,如果是编辑刻意刁难,可以逐级向上反映,部门领导、分社领导直到社领导,正规的出版社一般不像私营企业,它的好处是总有上级管着他,他不怕作者总会怕上级,只要方法正当、理由充分,总有一层领导会引起重视。还是那句话,在逐级反映之前,不要先使矛盾激化。
大致总结这五点吧,只要耐心找对方法,一般的稿酬拖欠都可以解决。至于诉讼手段,那是万不得已的办法,就不讲了。需要提醒的一点,在稿酬支付上,编辑与作者对待时间的感觉是相对不同的,同样是两个月时间,作者这边可能觉得已经过去两年了,还赖着不给我;编辑那边可能感觉才刚过了两个周,怎么就着急上火地催。
以上是针对直接与出版社打交道的稿酬纠纷问题及解决建议,至于非直接与出版社打交道产生的稿酬纠纷那更是五花八门,后面可能会有提及,这里就不讲了。
补充话题1:自费出版
自费出版分很多种形式,我将能想到的,逐一列一列,介绍一二。
情景1
一个草根作者,自己写了一本书稿,比如诗集、小说等,四处投稿,没有出版社收留,但就是想圆出版梦,最后没办法,咬咬牙自费出版吧。
花个两三万块钱,图书的编辑、印刷和发行全部由出版社按照正常出版流程进行,如果编辑觉得该书还能卖个几千册,可能会适当少收几千元,印出来之后,出版社正常公开发行,个别也没准能卖个保本,出版资助就等于赚的纯利;如果编辑觉得一点市场潜力也没有,则多收个万八千的出版资助,印个千八百册,让作者自己拿回去,美其名曰“赠送的”。其实一般的编辑,也不太爱接一点市场潜力没有的书稿,即使有出版资助,也没有多大利润空间。又有不确定的市场潜力,又有出版资助,才是编辑最喜欢的,毕竟有一点预期存在。
情景2
一个政界或者商界大拿,自己一时兴起,收集一点书法、绘画、散文汇集成书,不差钱,几万元甩给出版社,出版社高定价精装印个几百册,也不发行,一股脑把印出来的书全部回报大拿。
以上情景
1、情景2,属于出版社常见的比较规范合法的自费出版形式。
情景3
一个公职人员,职务之便弄了一本书稿,单位可以报销出版资助或者作者有科研经费。出版社收取其单位高额的出版资助,开具发票,然后再以稿酬形式返回一部分给作者个人。这种事,心照不宣,互惠互利。
情景4
一个有点特殊背景的人员或机构,弄了一本书稿,自己单位或者特殊渠道可以包销使用不小的量,这种情况下,可能不仅不需要支付出版资助,还可以以领取稿酬,以及赚取批发价和内部零售价的差价。
以上情景
3、情景4,属于出版社存在,表面规范合法、实际不太合规的自费出版形式。
情景5
一些个人或者工作室(暂称其为中介),看到自费出版之中有赚头,利用自己对出版业的熟悉和一些白菜作者的无知,收集一些书稿,本来这本书稿有可能不需要自费出版,还会有不错的销量,但经中介一通打击和游说,让作者觉得能自费出版也是幸运的,然后中介将书稿按正常出版投稿给出版社,并且领取稿酬,而作者缴纳的出版资助也截留归为己有——这叫“一稿双吃”。
情景6
还有更狠的中介,遇到一些更烂的稿子和更无知的白菜作者,书稿明知连销量潜力也没有,照收出版资助不误,然后真模真样做几本假书,弄个假书号或者花个千八百买个香港的书号,寄给作者。不知情的作者还挺美,以为真的出版了,有些后来知道真相,中介早就换了马甲或百般抵赖,上哪里去说理?
以上情景
5、情景6,属于非出版单位,钻出版社和作者空子,中介产生的伪自费“出版”形式。
情景7
一些有一定批发、零售能力的书商,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自己便宜收集、编写书稿,然后和出版社谈条件,图书的编辑、印刷放在出版社按照正常出版流程进行,不允许出版社公开发行,作者自己以较低的批发折扣(比如四折、五折)包销全部图书。这时实际上属于把作者包销的购书款去掉出版者成本,转化为出版资助。
情景8
个别有资本和炒作能力的公司,和出版社谈条件,给出版社一定数额的出版资助费,出版社只负责提供书稿,图书的编辑、印刷和发行全部不经出版社之手,作者自己想印多少饮多少,完全自产自销。这一种,实际属于买卖书号,出版社要承担一定行政风险。
以上情景
5、情景6,属于非出版单位,利用自身渠道优势,利诱出版社产生的伪自费出版形式。
其实以上罗列的这些情景,在我原计划的第三篇聊“非主流”中都会零散讲到,只是为了满足部分网友的需求,集中起来,作为一节补充专题内容。
有两处笔误。
出版社只负责提供书稿=出版社只负责提供书号
以上情景
5、情景6,属于非出版单位,利用自身渠道优势,利诱出版社产生的伪自费出版形式。应该是情景
7、情景8。
第三篇:渠道建设(组稿)
航标卫浴上市2周年创新商业模式成果报告
近年来,国内卫浴行业竞争陷入愈加白热化,在这一场行业洗牌淘沙的激烈卡位战中,航标卫浴却逆势突围,成为当仁不让的一匹行业黑马。2012年7月13日,随着香港联交所一声锣响,Bolina航标控股让有着三十多年发展历史的中国厨卫行业随之一震,成为首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陶瓷卫浴品牌,推进了中国卫浴制造行业向更高更宽泛的平台快速发展的步伐。上市两年来,这个品牌凭借其独树一帜的经营之道屡掀厨卫行业巨浪,牢牢占据着中国卫浴领军地位。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航标卫浴的发展神话。
蓄力九年 谱写上市传奇
2002年到2010年航标卫浴的发展可以说是快速扩张式的,可以用“一年一进步,三年一大步”来形容,短短九年间,航标控股从无到有,从普通的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工厂成长为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工厂,由国外转国内,从被动变主动,并进而成为拥有自主品牌的制造商。
航标企业发展充分重视人、财、物的重要价值,通过企业内部的资源平台的整合,加速推进企业成为集研发、制造、营销一体的战略规划。2010年10月,航标卫浴经过精心的谋划和多方筹备,集团按照香港联交所的上市规则,仅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对企业的全部审计工作,并出具了审计报告。由于集团从创立企业之初就着手建立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并强化规范管理,所以严格做到“产权清晰、股权清晰、管理规范、账务规范。”仅仅经过一年多的努力,2012年7月13日,航标卫浴打破行业神话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陶瓷、卫浴企业,开创了行业与资本对接的历史性跨越。上市首日,航标控股收市报每股港币2.32元,比招股价2.15元高7.9%,IPO全球发售募集资金近5亿港币。更有投资人表示航标是一匹优秀的黑马,航标卫浴上市两周年,每年市值成倍增涨,目前公司的市值近30亿元。
优化内部结构 快速提升行业竞争力
针对终端发展战略,航标在企业内部进行优化管理的升级,在筹建各区团队时就邀请相当一部分具有多年行业经验,熟悉市场营销、渠道建设、管理服务工作的人才到各子公司负责相关领域的工作,努力为终端经销商带来顾问式的经营辅导和保姆式的全程服务。同时,寻找区域内营销实力和资源最强的经销商加入到我们的营销队伍当中,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打造出强势经销商团队,最终形成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局面。
组织化系统运作实质上就是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实现企业高速运转。2013年,集团围绕“产、销、人、发、财”设置13个中心组织,启动扁平化与垂直化叠加的管理模式,并对锐变进行目标升级:品牌升级、市场升级、集团化运作管理升级、物流升级、研发升级、产品管理升级、财务体系升级、人力资源升级、公司流程升级九大系统升级,不断实现组织架构调整和流程梳理,提高集团运作效率,推进企业管理迈上新的台阶。
突破传统 成功创新商业模式
航标卫浴作为陶瓷卫浴行业首家香港上市企业,航标卫浴的成功不仅仅得益于资本优势和有效管理,更得益于其大胆创新,突破传统经营模式,创新企业运营格局。航标控股董事局主席肖智勇表示,航标控股进入资本市场解决资金问题、并购投资解决资源问题、管理整合解决效益问题、模式创新解决产业领风问题。
十年间,航标卫浴不断探索终端运营模式,并最终成功颠覆创新商业模式,在总部的带领下,布局全国全面发力。航标卫浴以组建国内八大分公司、九大仓储式基地,逐步向设备自动化、生产集约化、产能规模化迈进,树立市场旗帜,打造区域霸主。
在Bolina新十年战略规划中,总部通过以“打造区域旗舰、拉升品牌形象”为举措,为经销商转化终端经营模式持续提供强有力的推动力。2014年航标控股提出“品牌进化、崛起终端”的市场规划,品牌进化经过了产品升级、形象升级、渠道营销网络升级等多方位系统推进,既彰显了全员、全程、全心、全意为终端服务的品牌进化本质,也彰显了航标发展的规模化运营独到之处。
重视渠道建设 八大军区战略夺取终端
航标卫浴充分发挥成功上市所带来的资本优势,当众多同行都在为缺少订单发愁之时,航标卫浴却在不断地扩张产能、拓展市场。从扩产来看,目前航标控股已拥有三个现代化工业园区,第六条年产百万件的生产线正在建设中,投产后将使航标卫浴产能达到近600万件,成为中国卫浴行业真正的领航者。从拓市来看,自2012年11月8日首个分公司——华北分公司在天津成立以后,华南、华中、西北三大分公司也相继建立。除此之外,至2013年底前,公司已先后完成东北、华东、北京、川渝、云贵五大仓储式办事处的整合成立,把航标卫浴的品牌大旗插到东西南北。
上市两年来,航标卫浴品牌效应不断攀升,销售网点与日俱增,络绎不绝在中华大地遍地开花,2014年上半年又相继在北京、沈阳、西安、昆明等近20个城市新店开业,提前实现除西藏外,全国省会城市与一二线市场的全面覆盖。目前航标卫浴已实现全国地级市覆盖率高达近80%。出口额和国内销售额同时实现高速增长,彰显出航标卫浴品牌的强劲发展势头。并和众多大型房地产开发商达成战略联盟合作,并逐步将市场开拓到海内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国内、国外市场共同良性发展。
航标卫浴借助上市后的优势资源,在工程项目、终端推广等得到有力的支持,市场销售业绩倍增,成绩喜人。总部对天津、北京、包头、保定、运城、武汉、郑州、西安、南京、漳州、佛山等市场实行重点打造,陆续实现了三四线市场区域的品牌崛起与市场标杆。不仅实现销量翻番,更将专卖店建店数量扩大至两位数,营销渠道也形成了集零售、批发、工程、家装、工程、团购、集采于一体的立体格局。
特别是今年以来,航标卫浴凭借自身品牌实力从竞争白热化的卫浴行业强势突围,2014年上半年航标控股取得丰硕成果,与去年同期相比,保持200%以上的超高涨幅,航标卫浴品牌,无论是在终端市场的影响力、宣传推广、或是产品开发等方面均高居行业前列。
跨界电商 内外兼修促发展
如今,电商浪潮已经势不可挡,航标迅疾转变思路,在这个硝烟弥漫的战场中,航标卫浴加快脚步,凭借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抢占电商市场,完成品牌的曝光和各网络平台的覆盖,借助整个行业井喷之势压制住对手,逆势冲天。2014年,航标卫浴先后入驻天猫,亚马逊、国美在线、京东商城、苏宁易购、易迅等平台,开设航标卫浴线上官方旗舰店,旨在沸腾的电商大潮中占据一席之地,短短半年时间,销量成百倍攀升。此举在卫浴行业并不多见,让航标卫浴的品牌在网络布局更加完善而宽广,航标卫浴的渠道模式由卫浴卖场、传统建材市场、延伸至多元电子商务平台,全方位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求。
除了将品牌进驻多个国内大型电商平台外,近日航标控股更是在漳州市委、市政府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注资牵头,携手漳州市首个电子商务创业园共同建立“漳州产业在线”线上交易平台,打造漳州本土最大的网上购物商城,为上市公司注入新的经济增长活力。作为从漳州制造业十年磨剑、厚积薄发而成功上市的航标控股,将成为此次地域产业资源的大整合者,充分发挥自身的平台与资源优势,合力助推全漳州传统企业同时实现“网上购物交易”,推动“漳州制造”的优化转型。这也是国内陶瓷卫浴行业首次实现的依托地域经济优势的一次跨产业抱团联合发展创新。
下一步,航标卫浴将继续深化战果,继续深耕和巩固国内市场重镇之余,还将着力把自主品牌推向海外,朝着“百亿航标,构建全球卫浴航母”的目标继续腾飞。
第四篇:防疫员讲话稿
在巴东县阳光工程(村级防疫员暨养殖大户)培训班
开班仪式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县领导的直接关怀下,经过县农业局、县财政局和巴东农广校学校的认真筹备,今天,村级动物防疫员和养殖大户培训正式开班,在此,我代表县农业局对这次培训班的开班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在百忙中莅临这次培训工作的各位领导,以及能积极参加这次培训的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今天,我主要将两个方面的意见,一是介绍 “阳光工程”,二是讲讲几点意见。
一、什么是“阳光工程”
阳光工程是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通过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和农村带头人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农民就地就近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引导农民转变就业观念,由单纯外出务工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转变,由服务城市发展向支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转变,这是从今年开始,对原来“实现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目标进行的正本清源式转变,实现稳定就业,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对办好这次培训班讲三点意见:
随着近年来动物疫情形势复杂化和各类畜牧兽医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对畜牧兽医工作者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和更高的业务要求。我们在这新的形势下没有很好地去更新、充实业务知识,必将影响到我们工作的开展。所以,加大培训力度,系统学习畜牧兽医业务知识,提高水平,已成为推动我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和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和当务之急!培训的举办,对于确保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培训要体现以人为本。要以提高学员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促进农民由体力型输出向技能型输出、加强在农业产业延长链中就地就近转移为目标,既要保证培训的质量,又要保证培训的数量,力求提高培训实效,确保培训学员圆满结业。
二是培训机构要下大力气改善培训条件,强化培训管理,注重培训宣传。要组织培训骨干,精心编写教学计划,严格拟订培训大纲,科学设置培训课程,科学使用培训教材,确保参加培训学员学到一技之长。
三是培训学员要珍惜培训机会。这次培训,学员参训的培训费用全部由政府全额补助,主要包括培训费、教材资料费、实习材料费、住宿费,除此之外,不收取其他任何费用,规范教材,教学的老师均由专业技术专家担任,广大学员不花一分钱就能学到技术,因此,机会非常难得,各位学员一定要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眼光放远,要坐得住、认真学,学得精,这次培训,仅仅是抛砖引玉,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提高。
最后预祝这次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第五篇:《杏坛春晓》组稿通知
湖北省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 “我与我的书”征文一等奖获得者:
今年三月二十日,由湖北省教育工会委员会、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两家牵头,湖北省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具体实施的全省中小学“我与我的书----教师阅读年”征文比赛活动,受到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和中小学教师的热情参与,自七月底,湖北省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秘书处共收到各地中小学教师撰写的征文达四千余篇,评审小组对应征稿件进行了认真地评议和复核,评选结果已经揭晓,您的征文喜获一等奖。(一等奖名单已刊发于湖北教师教育网“教师教育分会”栏目,网址为:http://jsjy.e21.cn/,请您自行登录查询。)教师阅读年活动,不仅有效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也使广大教师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提升了精神境界和生活品位。此次应征的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许多亮点,令人欣慰。为了充分开发与利用征文的教育价值,使之产生更加深广的社会影响,经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同意,湖北省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拟从获得一等奖的作品作中择优收录200篇佳作,再作进一步加工、整理、编纂,报湖北人民出版社编审、出版。全书约40万字,计划于2012年7月问世。书目暂定为《杏坛春晓〃教师教育读本》,与2011年出版的《杏坛风流〃 教师教育读本》一书组成我省教师教育的姊妹篇,由新华书店公开发行。
为此,湖北省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特向您——“我与我的书”征文一等奖获得者郑重发出邀请,希望您能将作品按照出版社写作要求(见附件),作进一步加工、修改与校正,务必将最终的电子文稿于2011年12月20日前,发送给湖北省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秘书处,秘书处邮箱为:hbjsjyfh@163.com ;同时在2012年1月10日前通过当地邮局寄汇审稿费及工本费280元,汇款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首义路首义新村159号”,曾监利收,邮编430060。
湖北省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温馨提醒“我与我的书”征文一等奖获得者,希望能将您的肺腑之言与同伴分享,给他人以启迪与教益,我们愿竭诚为您提供 关于《杏坛春晓〃教师教育读本》特约文稿的函 这方面的技术服务与信息咨询。如您的作品能闯关入选,学会将为您寄赠一套价值48元的精装本《杏坛春晓》,供您鉴赏与收藏。万一您的文稿未被采用,编辑部也会悉数退还其审稿费及工本费。
湖北省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秘书处的办公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首义路首义新村159号四号楼;
联系电话:027—88312256
联系人:曾监利、胡松林。
附
件:《杏坛春春》文稿写作、修改要求
湖北省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日
附件:《杏坛春晓》文稿写作、修改要求
《杏坛春晓》一书,拟于湖北人民出版社编审出版。鉴于您的文稿属于“特约文稿”,为此,特对您提出如下写作要求,请认真阅读,慎重对待,按相关要求修改好文稿。
1、文稿必须符合当代主流价值观,真实典型,内容健康,心得一定要联系本人的工作和生活实际,给读者以某种启迪与教育,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
2、内容要求原创,严禁剽窃,文责自负。为保护隐私,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文中的校名、人物可采用化名。
3、文稿要求立意新颖,讲究思想性和文学性,生动形象,可读性强,主标题不能直接写成“我与我的书心得体会”,篇幅一般在2500字以内。
4、文稿要求版面规范、朴素。作者要逐字逐行认真校对,确保无错别字,无多字漏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全角打印。文稿中年份、一位数字用中文。标题用二号华文仿宋居中,接下是五号揩体的【作者小传】,“小传”为本人姓名、学历、职称、任职单位、主要业绩、教育信念与理想追求等内容。“小传”要求雅致,富有情趣和哲理,三百字左右即可,行距18磅。稿件的正文用小四号宋体,行距24磅。文末注明详细通讯地址与作者联系电话。
5、文稿一律采用电子文稿,电子文稿务必于2011年12月20日前发送给湖北省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秘书处,秘书处邮箱为:hbjsjyfh@163.com。
6、如有疑问者,可与我会联系。联系人:曾监利、胡松林,联系电话:027—8831225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