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团学组织工作流程第一批(试行)
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团学组织工作流程第一批(试行)
以下流程指院级团学组织工作流程,流程中所列的组织指院团学组织或院团学组织内设部门(机构),流程中所列干部指院团学组织干部。本流程由院团委和院学生会负责解释。
第一部分通用办事流程
一、使用公章
(一)公章:
指使用院团委、院学生会公章
使用院团委公章包括:院团委文件,表彰、荣誉证书,干部聘书,青年入党推优、考察材料,院团组织其他对内对外需加盖公章的材料。
使用院学生会公章包括:院学生会文件,院学生会组织其他对内对外需加盖公章的材料。
(二)办理流程:
1.文件:院团委制定的文件,由团委书记提出并在使用登记表上签字,机要员登记盖章发出(存档);
2.表彰、荣誉证书:根据活动的举办情况,由主办部门根据活动申请表所列事项提出,报请指导老师在使用登记表上签字,机要员登记盖章发出;
3.干部聘书:根据干部聘任情况和干部任职具体情况,由团委书记提出并在使用登记表上签字,机要员登记盖章发出;
4.青年入党推优、考察材料:由各系团总支提出,按规定在相关表格填写相关内容,提交人员明细表(电子档,需注明所在单位、姓名、专业班级,发机要员存档),送团委书记签字,机要员登记盖章;
5.院团组织其他对内对外需加盖公章的材料:由主办部门(人)提出,学生团学组织送团委办公室主任初审,团委书记审核签字,机要员登记盖章。
6.学生会组织使用公章参照以上事项结合工作实际办理。
二、人员进出
指院团学组织聘用、辞退学生干部和学生干部退出团学组织。
(一)干部聘用:
指学生团学组织负责干部和部门负责干部选拔及团学组织纳新。
1.学生团学组织负责干部:指院团学组织根据工作实际不定期选拔学生团学组织负责干部(学生团委副书记、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按照组织程序包括个人自荐、竞选演讲、民主测评、谈话抽查、“两委会”不记名投票表决(学生团委副书记、学生会主席由团委书记提名,通过团委会表决选拔;学生会主席团其他成员由团委书记提名,通过学生委员会表决选拔)。根据工作实际通过召开团员、学生代表大会讨论审议增补学生团学组织负责干部为“两委会”委员事宜。
2.部门负责干部选拔:指院团学组织根据工作实际不定期选拔学生团学组织部门负责干部(包括部门助理级及以上干部),按照组织程序包括计划编制制定发布、个人自荐、竞选演讲、民主测评、谈话抽查,院团委正、副书记和负责组织工作的委员、学生委员会部分委员讨论研究选拔。
3.组织纳新:在每年9月时由各部门负责人提出计划,报组织秘书部门(属院团委组织的向团委办公室,属学生会组织的向学生会秘书处)汇总,提请院团委集体研究下达,严格按下达的计划收纳。
(二)辞退干部(除名)
指学生干部因违反组织纪律和校规校纪被组织辞退。
1.组织指派相关人员查明事实依据;
2.下达辞退处理意见;
3.召集相关人员会议,提请研究;
4.研究通过,下达辞退意见到学生干部本人;
5.受处理人可在10个工作日内提出申诉意见,提请院团委研究;
6.院团委在5个工作日内研究审核并在组织内部公示,公示完毕后下达最终处理意见。
(三)干部退出
指学生干部因个人原因退出团学组织。
学生干部因个人原因退出团学组织应参照以下程序办理:
一般人员:在退出两周前提交书面辞职报告,向所在部门负责人移交本人承担工作及在办工作;移交完毕后,部门负责人在辞职报告上签署移交情况;部门负责人向组织秘书部门(属院团委组织的向团委办公室,属学生会组织的向学生会秘书处)上报登记退出人员情况,上交退出人员辞职报告;组织秘书部门向组织负责同志报告(院学生团委副书记、学生会主席);院学生团委副书记(学生会主席)在报告上签字确认;组织秘书部门提请办理退出人员聘书。
助理级及以上干部:在退出两周前提交书面辞职报告,向所在部门负责人移交本人承担工作及在办工作;移交完毕后,部门负责人在辞职报告上签署移交情况;部门负责人向组织秘书部门(属院团委组织的向团委办公室,属学生会组织的向学生会秘书处)上报登记退出人员情况,上交退出人员辞职报告;组织秘书部门向团委书记报告;院团委书记在报告上签字确认;组织秘书部门提请办理退出人员聘书。
(四)退出人员聘书发放:
1.在团学组织内工作不满一年的干部不发给聘书;
2.因违反组织纪律和校规校纪被组织辞退的干部不发给聘书;
3.在团学组织内工作满一年的,发给聘书,并在聘书中加注“X年X月因个人原因辞去职务”字样;
4.在团学组织内工作满一年并担任助理级及以上职务的,担任助理级及以上职务满六个月的,5
5.发给职务聘书,并在聘书中加注“X年X月因个人原因辞去职务”字样。
三、组织推优
指院团学组织干部未在系部层面确认为入党积极分子,由院级组织向系部推荐,原则上推优应从所在团支部、系部推荐。
(一)程序
1.干部报名,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或负责该项工作的负责人提交个人简介(入党动机、在学校参与集体活动、学习成绩、表现等情况);
2.部门负责人汇总上报至组织秘书部门(院学生团委所属机构部门交团委办公室,院学生会所属机构部门交秘书处);
3.组织秘书部门汇总各部门材料上报至团委负责老师;
4.院团委组织团委委员及在组织团委委员谈话调查(何时提交入党申请书、入党动机);
5.向所在系团总支(学工党支部)推荐人选;
6.所在系学工党支部审核确认;
7.通知审核通过人到所在系团总支领取、填写推优表;
8.被推荐人提交资料。
(二)推优报名时间
每年共四次,分别于每年3月10前,5月31日前,9月15日前,11月30日前。
四、活动举办
指院级组织各类文体、学习教育、讲座等活动。当月拟开展的活动,承办部门应于当月5日前将当月活动项目,地点、预算(各项分列)等明细上报秘书部门。秘书部门汇总后每月6日内上报院团委负责人。
(一)准备工作
指申请报批工作:
1.承办部门经过讨论,提出策划详细方案(方案内容至少应包括:活动主题、活动时间、活动地点、主办承办部门、预计参加人数、初步经费预算(不得超过月初报的预算)、活动过程各环节人员安排建议、宣传负责人、后勤保障各环节工作等项目),此项至少在活动开展十天前完成;
2.报请院团学组织负责同学初审:首先预审并提出预审意见(院团委各部门报请学生团委副书记或驻部委员预审,院学生会各部门报请分管主席团负责同学预审),承办部门按预审意见修改并经其确认后,初审完成,此项在至少活动开展一周前完成;
3.初审后填写活动申请表(活动申请表内容只包括活动主题、活动时间、活动地点、主办承办部门、参加人数,有设置奖项的需注明奖项的设置情况及奖金数额(按奖励标准设定),经费预算只另列出明细,暂不写入表格)、场地申请表等相关申请表格,同时根据策划拟写活动宣传初稿;
4.送联系老师审核:按照重要事项重点指导的原则处理,重要活动由部门联系老师在月初预算计划范围内提出经费使用意见,确认经费预算额度;
5.送院团委领导审批。
(二)活动过程控制
指活动整个过程包括布场、开展、收尾:
布场、开展工作由各承办部门按照方案控制,要求视具体情况在不改变基本的前提下进行调控。收尾工作包括场地清洁、宣传横幅(海报)撤除、宣传稿发布、活动成效调查、活动总结等,由主办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三)费用报销
指活动生成的费用,报销额度不得超过预算:
1.报请院团学组织负责同学初审:
(1)设置奖项奖励为奖金的,按照统一标准报请团委财务负责老师造表;
(2)其他项目包括购置活动道具、用品及设置奖项奖励为奖品的,提交购物小票或物品价、量明细单,院团委各部门报请学生团委副书记或驻部委员、院学生会各部门报请分管主席团负责同学预审在购物小票或物品价、量明细单审核签名,审核时承办部门应出示相应发票;
2.初审后,由承办部门负责人在相应发票上签名、写明活动事项,提交院团委领导签名;
3.发票送学院分管团委工作领导签名;
4.持活动申请表(具负责人签字)、发票(经办人、院团委负责人、学院分管领导三级签字)送学院财务处报销。
(四)活动登记(建档)
院团委各部门在团办登记,院学生会各部门在学生会秘书处登记,登记内容包括活动名称、活动主题、活动地点、活动时间、参与人员、使用经费(有设置奖项的还需填写具体获奖名单)。附:发票签字和报销须知
1.在发票左上角签上使用事项、经办人姓名和办理日期,如“红五月团知识竞赛”使用事项可标注“红五月团知识购买奖品(活动用品)”;
2.当月活动应在当月内报销完毕。
五、会议制度
以下会议出勤情况召集部门需记录在案,并做好会议记录。
(一)组织会议
指团学组织序列领导机构会议。
1.团委会全体委员(扩大)会议——学院各级团学组织最高等级的组织会议
由院团委书记提出,团委办公室主任(委员)负责召集,讨论审议院团学组织各项重要活动的策划开展、规章制度的制定、重要人事任免、机构调整和组建。根据需要组织召开。
2.学生委员会全体委员(扩大)会议——学院各级学生会组织最高等级的组织会议
由院学生会主席提出,院学生会秘书长负责召集,讨论审议院学生会组织各项重要活动的策划开展、规章制度的制定、机构调整和组建、章程修改(草案)。根据需要组织召开。
(二)议事会议
指团学组织各级议事会议。
1.院团学组织全体干部会议——院团学组织最高等级的议事会议(学期)
由院团委书记提出,院团学组织全体干部(系部团学组织部长级以上人员)参加。院学生团委副书记、院学生会主席分别指派团委办公室主任和院学生会秘书长负责通知各部门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召集,布置落实院团学组织学期(学年/年度)相关工作和其他重要事项。原则上至少每学期组织1次,根据工作需要可增加。
2.院团学组织联席会议——院团学组织高级议事会议(月)
由院团委书记提出,院团学组织副部长级及以上人员(必要时可以通知部门助理级干部参加,由书记决定)和各系团学组织负责人参加。院学生团委副书记、院学生会主席分别指派团委办公室主任和院学生会秘书长负责通知召集,并整理汇总相关材料,布置落实院团学组织月度相关工作和其他重要事项。原则上至少每月组织1次,根据工作需要可增加。
3.院学生团委副部长(助理)级及以上干部会议——院学生团委高级议事会议(两周)
由院学生团委副书记提出,院团委副部长(助理)级以上人员(根据需要可通知系部团总支相关学生干部)参加。团委办公室主任负责通知召集,讨论布置落实院团委相关工作和其他重要事项。原则上至少每两周组织1次,根据工作需要可增加。
4.院学生会副部长(助理)级及以上干部会议——院学生会高级议事会议(两周)
由院学生会主席提出,院学生会副部长(助理)级以上人员(根据需要可通知系部学生会相关学生干部)参加。学生会秘书长负责通知召集,讨论布置落实院团委、院学生会相关工作和其他重要事项。原则上至少每两周组织1次,根据工作需要可增加。
5.院团学组织各部门系统专业议事会议——院团学组织条块管理高级议事会议
由相关部门负责人(主任、部长或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副部长)提出,相关人员参加。提出部门负责通知召集。布置落实院团学组织相关工作部署和其他重要事项。根据工作需要提出。
6.院团学组织各部门例会——院团学组织一般议事会议(周)
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织召开,相关部门人员参加。传达学习上级会议、文件、重要工作精神,布置本部门相关工作。原则上至少每周组织1次,根据工作需要可增加。
(三)工作会议
1.学院团组织负责人工作例会——学院团组织工作会议(月)
由院团委书记提出并通知召集,院团委书记、各系团总支书记、院团委指导老师参加。传达学习上级有关工作部署,布置团组织月度工作任务,讨论研究相关事项安排。原则上每月月初组织1次,根据工作需要可增加。
2.院团学组织部门(系统)专项工作会议——按类别分为组织口、宣传口、文艺口
由院团委负责人或指导老师根据工作需要提出,对口部门(组织部、宣传部)负责召集,相关人员参加。传达学习上级有关专项工作精神,布置落实专项工作。根据工作需要提出。
(四)其他会议
1.院团委在任委员会议
由院团委负责人通知召集,院团学组织在任团委委员参加。院团委办公室主任(委员)负责召集。先行讨论协商相关工作草案,研究布置相关工作,达成共识。根据工作需要提出。
2.院学生会在任委员会议
由院学生会负责人通知召集,院团学组织在任学生会委员参加。院学生会秘书长(委员)负责召集。先行讨论协商相关工作草案,研究布置相关工作,达成共识。根据工作需要提出。
3.院学生会主席团会议
由院学生会主席负责通知召集,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主席、副主席、主席助理)参加。先行讨论协商研究布置相关工作,达成共识。根据工作需要提出。
4.院团学组织各部门本部门负责人会议
由院团学组织主任、部长(主席)负责通知召集,本部门助理级及以上人员参加。先行传达学习相关工作部署和精神,达成共识。根据工作需要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