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文章结尾
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文章结尾
目前,在小学生作文中,除了其他问题之外,不会 结尾也是普遍存在而又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有些小学生不知什么地方应该结尾,往往因时间不多匆忙将文章“拦腰折断”,草草收笔;也有不少同学的文章结尾流于公式。比如,不论记一次什么样的活动,结尾总是“我们排着队,唱着歌,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不管文章是什么内容,最后都是“我受到很大教育,今后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作贡献”等等。
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大概有如下三点:
一、是小学生初学作文,认识不到文章结尾的重要作用;
二、是缺乏写作知识,把握不住结尾的“火候”;
三、是老师在作文指导上注意不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向学生讲明文章结尾的重要性。这方面我有一个体会,我曾用吃苹果的例子给孩子们打比方,我说:“苹果味道鲜美,香甜可口,人人爱吃。然而,如果最后一口吃了个烂斑,那么,留下的全会是苦味。写文章也是如此。不仅要有好的开头,好的内容,而且还应该有精彩的结尾。这样才有助于主题思想的完整和深化,才能耐人寻味,增强感染力。相反,如果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流于公式化,或者堆砌一些与中心无关的乏味话,那就会象吃苹果最后吞下一个烂斑那样,败坏了全篇文章。
在使学生认识到文章结尾的重要性之后,还要教给他们结尾的方法。一般来说选上课本的文章,无论在思想内容或习作技巧上,都是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基础的。因此,课文就是范文。教师应结合课堂教学经常给学生灌输写作知识。例如《天游峰的扫路人 》一课的结尾是“‘三十年后,我照样请你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笑声惊动了竹林里的一对宿鸟,他们扑棱楞地飞了起来,又悄悄地落回原处,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驻地。”在分析课文时,我就问学生:“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驻地是什么意思?”学生稍加思索便回答说:“作者为老人的顽强不息的精神和对生活的自信和热爱的态度所折服。”我接着问:“作者在文章中并没有明确告诉我们这些,你们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这时就有同学回
答说是从课文内容和结尾部分体会出来的。我就进一步告诉学生,这就是作者结尾写的好,有引人遐想的魅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文有尽而意无穷”。这就是启发性结尾的好处。
再如《广玉兰》一课,课文不短,但作者最后只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了全文“我爱光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感到干脆利索,中心突出。我告诉学生这就是总结性结尾的好处。
此外,上好作文评讲课也是培养学生写好结尾的有效措施。我在批改《扫雪》这篇作文时,发现有个同学开头写下雪,中间写雪后景色,还写了雪厚、天寒,增加了扫雪的困难等等,描写真实,层次清楚,中心突出,本来可以写成一篇好文章。可惜结尾却写成:“雪扫完了,操场上干干净净的,这时,上课铃响了,我们就把工具收拾好,高高兴兴地回到教室上课去了,”评讲时,我先把这篇文章读给大家听,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提提意见。有的同学说这个结尾太罗嗦,没意思。有的说收拾工具,回教室上课等话与中心无关,是多余的。这时,我就引导大家修改这篇文章的 结尾。要求学生用
已 学过的知识,每人任选一种方法,给文章换个结尾。
这样一来,孩子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他们争着给文章“治病”。一位同学这样修改:“雪扫完了,我们看着干干净净的校园,别提多高兴啦!”还有的改成:“战斗胜利结束了,校园里立刻又热闹起来。看,跳皮筋的,踢毽子的,马上又摆开了新的战场!”最后,我让这两个同学说出自己这样结尾的 理由,并让大家比较与原来的有什么不同,好在哪里。这样不但使学生对作文评讲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也提高了他们鉴别文章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除配合讲读教学和作文评讲传授写作知识外,我还注意经常给学生介绍一些适合儿童特点的文章。或者读给学生听,边读边分析,有意突出结尾部分;或者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欣赏,同时也提醒他们注意人家文章的结尾。在这种长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中,大部分同学作文有了明显的进步,他们逐步抛弃了那种公式化的结尾法。如写《一堂有趣的体育课》一文,一个同学写的学跳木马,结尾这样写到:“看着眼前的木马,我想,在前进的道路上,还有什么障碍不能跨越呢!”再以《扫
雪》为例,一个同学这样结尾:“太阳懒洋洋地露出了笑脸,阳光照在我们身上,我们胸前的红领巾显得更加鲜艳。楼顶上的雪开始融化了,正嘀哒、嘀哒为我们奏乐呢!”虽然不能说这些结尾就很理想,但较之过去确是有了很大进步。
第二篇:作文指导:如何写好结尾
作文指导:如何写好作文的结尾
作文的结尾古人称它为“豹尾”,意思是说,像豹子的尾巴一样有力。一篇文章的结尾自然、生动、有力,不仅能突出文章的主题,而且能深入主题,给读者以启迪和鼓舞。
一般说来,同学们的作文结尾易犯的毛病有:
1、画蛇添足。结尾时说一些与内容无关的话,费力不讨好。即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哆嗦几句,把无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待,把本可悟出的含义一语捅破。
2、空喊口号。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大喊着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口号,这种结尾大煞主题。
3、拖泥带水。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收尾,冲突了文章的主题。
4、有头无尾或虎头蛇尾,结尾时草草收兵,影响全篇文章的表达效果。
(一)首尾呼应式
包括结尾与标题呼应、结尾与开头呼应。这种结尾方式能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可以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它是各类文章中极常见的一种收束方法。例1:《背影》:(首)“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尾)“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哎!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例2:(首)有一种光华,笼罩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有一种火苗,跃动在民族灵魂的奥林匹克山上;有一种烈焰,温暖了绵远的文明情思,那就是友善!(尾)我们不能因为屡受伤害就失去与丑恶斗争的信心,因为我们需要守卫我们的精神火种——友善!《守卫精神的火种》
技巧点拨:首尾呼应是考场作文中最实用的方法之一,一般情况是作者先在开头提出文章的中心,然后在结尾时再次强调,照应开头,从而使文章的中心鲜明突出。练习与指导:以“懂得放手”为题,拟写一个开头和结尾,要求首尾呼应。
(二)画龙点睛式
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文章的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表明自己的观点,或者在全文即将收尾时,把写作意图交待清楚,所以又称“卒章显志法”。
例1:《枣核》结尾“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强调了中华民族高度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例2: 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的结尾段就属于这种类型,这段文字兼用议论与抒情的方式结束全文,最后一句话点题,更点出了文章的主旨:“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三)抒情议论式
用抒情议论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例1:《白杨礼赞》结尾大声疾呼:“„„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直接抒情,表达对白杨树的赞美崇敬之情。
例2:其实宁静就是那么简单,一个浅浅的微笑,一句贴心的话语,一颗能包含一切的心灵,足以使一张紧绷的脸松弛开来,让笑容在人们脸上轻轻地绽开,那笑容就如徜徉在天边的云朵,轻轻地点缀着那片蔚蓝的天,清新而自然。
《从天空想到的》
技巧点拨:发于心,出于情,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以优美的文字抒发内心的真实情感,并配以适当的议论,使文章结尾气势不凡,强劲有力。
练习与指导:以“捍卫尊严”为题,运用抒情议论方式拟写一个结尾。
(四)引用佳句式
引用名言、警句、诗句等收尾,着意于引申文章,揭示某种人生的真谛,用三言两语,表述出含意深刻、耐人寻味的哲理,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
例1:佐拉说:“人生――只有两分半种的时间,一分种微笑、一分种叹息、半分种的爱„„”在我看来,在我陶醉于欣赏母亲的梳妆中,那一分钟的微笑不是勉强,那一分钟的叹息之后不再是叹息,而是爱的传递,母亲将她对生命的爱,对生活的爱,对亲人的爱融于平日的点滴中,我忘情天其中了„„ 《陶醉》
例2: 明日歌中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希望大家能把握今天,创造出美好的明天。(《创造美好的明天》)
技巧点拨:古今中外,名言佳句很多,作文结尾之时,若能巧妙引用,定能使文章增色许多。引用诗文佳句、名人言论,既增添了文采又加深了文章的意境。此外,引用的范围可大些,如俗语、谚语、流行歌词等均可引用。
练习与指导:以“热爱生命”为题,运用引用的方法,拟写一个结尾。
(五)景物烘托式
结尾把环境气氛加以烘托,给人更强烈更深刻的印象。
例1:渔歌远了,小船远了。听不见,也看不见。只留下一片碧蓝碧蓝的大海。大海上滚动着一层层美丽洁白的浪花。(《卖蟹》)
例2:风停了,暴雨也结束了,太阳重新露出了笑容,两代人的那扇玻璃也被那片残阳熔化了。太阳在远处逐渐隐去,消失在一片晚霞中,两者混为一体,没有距离。《雨中品读》
例3:此刻,一缕阳光从外面射进病房,我感到自己真像一棵受伤的小树沐浴着它。呵,成长的路上,虽然风云莫测,但是阳光毕竟很好!我想。《在阳光下成长》
(六)呼唤号召式
例1: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吧,把爱心带给他人,带给那些失学儿童,带给那些孤寡老人„„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当你把爱心献给他人时,你也获得了莫大的幸福。要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把爱心带给他人》
例2:春光似海,青春如花。青春是美丽的,美丽的青春在于奋斗,在于拼搏。愿天下的人们都能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出花一样的馨香!《花样年华》
技巧点拨:考场作文讲究情感真挚,要写出自己对真善美的呼唤,对假丑恶的鞭挞。这种情感不仅局限于自己,还可以在文章结尾发出真挚的呼唤,号召大家一起去追寻真善美,一起去鞭挞假丑恶。佳作赏析:
动力来自心中的偶像
当历史的长河消逝在时间的大海时,有些偶像却依然清晰地活在我们的心中。他们就像心中的一支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仅给予了我们视觉上的美感,更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
当你站在那汨罗江畔观看江流涌动的时候,是否记得那天地含悲的历史画面,是否还记得那“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英勇投江的场面。屈原,你是我们智慧与情感动力的源泉。当你站在那乌江边上观看波浪翻腾的时候,是否记得那楚汉争霸的纷飞战火,是否还记得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项羽自刎乌江的场面。项羽,你是我们英勇气概的源泉与动力。
顾城曾经说过:“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在我心里,每一位偶像,都给我带来了生命的激情与动力。也许洪战辉可以扔下小不点,可他选择了坚守责任;也许李春燕可以不下乡来,前往富裕之地就医,可她心里放不下乡亲;也许陈健可以违背诺言,到大陆去发展,但他铭记着他人的恩情;也许丛飞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但他心系着贫困山村的孩子。每一位不平凡的偶像,都以不同的方式在鼓励着我、推动着我。
偶像,他是你前进的动力,当你迷茫时,读到“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你会看清自己的目标;当你失落时,读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会看到一丝光明。即使你现在只是一只柔弱的雏鹰,但你有蓝天作为你的偶像,只要你心存高远,终可以直击蓝天,俯视大地。即使你现在只是一条涓涓细流,但你有大海作为你的偶像,只要你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即使你现在只是一株稚嫩的树苗,但你有大树作为你的偶像,只要你坚忍不拔,终会长成参天大树!
偶像,我们生命动力的不竭源泉!让我们用知识为船,用行动为帆,用偶像为舵,满怀激情地驶向成功的彼岸。
写作训练:以“我的财富”为题写一篇文章。
第三篇:学习写好文章开头、结尾
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达·交流”综合实践
——开头·结尾(2课时)
课前预习:
1.元代齐梦符提出作文“六字诀”:风头、猪肚、豹尾。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六字诀”的意思。(必做)
2.复习本单元小说,体会结尾的独特构思,评论各篇开头和结尾的优
劣。(必做)
3.课前准备一两篇微型小说。(选做)
课程标准:
“掌握故事情节,明白文章的构思特点,比较赏析,留意优秀作品开头、结尾的多样性学习写好文章开头、结尾。”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特别是文学作品开头与结尾重要。
2.了解文章基本的结构美感形成一定的文章“结构”概念懂得初
步的形式美追求。
3.在阅读中留意优秀作品开头、结尾的多样性。
评价任务:
1.仔细比较本单元其他小说“结尾”的独特构思,比较并评论各篇开
头结尾的优劣。
2.学生当堂鉴赏交流微型小说的结尾艺术。
3.完成补写结尾的创作,并实物展台展示、交流、评价。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开头结尾的重要性,在阅读中留意优秀作品开头、结尾的多样性,归纳写好文章开头、结尾的方法、技巧。
教学难点:
学习写好文章开头、结尾。
教学过程
导入:
作文和任何美好的东西一样,既要有内在的美(“质”),也要有外在的美。巧妙地开头与结尾就是作文的外在美。为了美化作文的外貌,所以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开头和结尾的写法。
一、学生展示预习:
风头、猪肚、豹尾“六字诀”的意思。
教师总结明确(课件展示):
六字诀”:风头、猪肚、豹尾。巧妙地运用比喻,说明文章开头要像风头一样精致:中间要像猪肚一样充实、丰满、九曲回肠;结尾要像豹尾一样精悍有力。
二、范文解读:学生交流探讨。
仔细比较本单元其他小说“结尾”的独特构思,并评论各篇开头结尾的优劣。让学生明确本单元各课的开头结尾的特点,让学生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认识、理解和感受。
展示本单元各篇文章的开头结尾示例:
《麦琪的礼物》开头:直接叙事并设置悬念。德拉只有一元八角七分钱,可是明天就是圣诞节了,她钱不够给丈夫买礼物,作者接着围绕德拉 1
一头美丽的秀发和杰姆的金表展开描写,德拉为了给吉姆买他梦寐以求的金表表链,忍痛割爱,卖掉了一头的秀发。等到吉姆回来,她发现丈夫看见她的短发,神情不对,在这里又设下了一个悬念,待德拉打开杰姆送给她的礼物,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吉姆送给妻子一套发梳,德拉已经用不着了,接着,德拉送礼物给吉姆,再次出人意料,德拉的礼物也派不上用场了,因为吉姆的金表也卖掉了。故事到此结束,却给人回味无穷。这是典型的“欧·亨利式情节”和“欧·亨利结局”,欧·亨利的写作风格我们可以从这里大概了解到一些。
《艺术品》开头:直接叙事并设置悬念。他们一个个明明承认这是艺
术品却又努力地摆脱,到头来礼物又回到医师那里。这样的结尾相当别致。小说把谜底藏着,直到最后才让读者知道,萨沙幸运地再弄到一个烛台,可它原来就是医师唯恐避之不及的那个。小说的结尾造成了萨沙和 医师之间的如愿以偿的极大错位,一个真心实意报告“妈妈快活极了”同时表现出自己如愿以偿的极大兴奋,一个却惊讶、尴尬得说不出话来。反差极大,喜剧效果特别强。使小说更深刻、含蓄、隽永。这是契诃夫小说“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特点,首尾相扣,期望落空,不得不赞叹作者的高明。
《悔的边缘徘徊》开头:叙事、描写不断设悬。结尾小偷和老人都在在“悔的边缘徘徊”。一个小偷偷了老人的钱包,是出于对世界是否有真善和信任的怀疑;受到老人的热情帮助,在“悔的边缘徘徊”,因为觉得世界上善意信任太少。一个在发现了自己的钱包被盗以后,也曾经怀疑过乐于助人的正当性,但最后觉得自己以十二分的善意待人,没有错,以往所做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今后要继续以乐于助人“来增加社会的人际温暖与亲善”。点明主旨同时引人深思:期待人与人之间应真诚信任、乐于向善。深化中心。
《百合花》开头:平实铺垫。结尾:新媳妇低下头,一针一针地为已
经牺牲了的小通讯员缝补衣肩上的破洞,轻轻地为小通讯员盖上那床百合花被,对通讯员的歉疚、悼念、崇敬之情无法控制,这时我们对于小通讯员对新媳妇的形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小通讯员、新媳妇却像一朵百合花,小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的军民情就像散发着人情美,人性美的百合。
三、总结方法:小说的独特构思之美,说说开头结尾的形式作用。
(由学生先交流展示),教师总结进行相关理论指导:
1、文章的结构美
开头
文章如何开头,事关重大。从文章的本身看,它要能理出头绪,确定
基调,笼罩下文,提携文章,便于下文的生发、延展。从读者的心理考虑,它要具有吸引力,“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李渔《闲情偶寄》),激起一睹为快的兴趣。所以,高尔基说:“开头第一句是最困难的,好像在音乐里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很长时间才找到它。”
结尾
古人有结尾“词意俱尽”与“词意俱不尽”的说法,词意俱尽就是说
结尾收煞得及时,把所要说的意思都说清楚了,例如《麦琪的礼物》;“词意俱不尽者,不尽之中,固已深尽之矣。”(姜夔《白石道人诗说》)前者直截了当,后者含蓄隽永,例如《艺术品》,二者都不失为好结尾。大致
说来,说明性文体应把某一事理穷尽,做到言尽理亦尽;议论性文体固然要言竟意明、图穷匕现,但也不排斥发人深思的结尾;记叙性文体(尤其是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则贵在词意俱不尽,或是言虽尽而意有余。因为,作品结束的时候,正应是读者思索开始的时候。
综上所述,文章结构的基本形式和一般要求,可归结为:(课件展示)
开头——奇句夺目;
结尾——媚语摄魂。
2、结构的审美意义(课件展示加粗字)
文章的结构不仅是个次序的编排问题,而且具有一定的审美意义。
借助一定的技巧使内容的表述取得更为完美的效果。
(1)完整匀称 :一篇文章犹如一座建筑物,要有整体感、稳固性与匀称性。
文章构造的完整匀称主要是指各个部分要比例协调、条理清楚、详
略得当等。
(2)上下连贯:若是把组织结构比作制木器,那么,层次、段落就好比板块、条柱等部件。要把它们组装起来,就需要事先设计好在什么部位凿
眼穴、制榫头、涂胶水。文章中的交代、照应和过渡就是衔接各个
层次、段落的眼穴、榫头和胶水。要使得层次连贯,就需要在组
织结构时注意“承上启下加粘合”。上文启下文叫交代、下文承上
文称照应;过渡犹如上、下文之间的黏合剂。交代是一种有计划的提示或暗示目的是使人物、事件在下文中出现时有个来龙去脉,不致感到突然。照应是一种有意识的反复,以便使上文的交代有着
落,这既是一种强调,又意味着对上文的引申和发展。过渡是上启
下承的中介,它要发掘上、下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文字使之
衔接、沟通、浑然一体。、常见的照应方法有:开头与结尾照应、正文与标题照应、文章各部
分随时相互照应。习作者在构思时须注意瞻前顾后、上文埋伏下的每一件事,下文不能没有着落,切莫顾此失彼、歧路亡羊,使读者
到篇末还茫然若失。
3、微型小说的结尾艺术
突转与发现是微型小说复杂情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缺少了它
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微型小说就丧失了应有的生动的情节
就会缺少它应有的特殊艺术魅力。因此,无论微型小说的创作者还
是评论研究者都不得不特别关注它的存在价值。
课件展示:
4、体会文章巧妙的开头和结尾(学生自主完成后交流)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列文章开头的特点。
(1)“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文章开头短短一句,点出主题,设置悬念、引起下文,起到统摄全篇的作用。
(2)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开篇点题,领起全文,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运用反复、拟人表达盼春的急切心情。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列文章结尾的特点。
(1)我的主人啊,你瞧,——我的猫在炉火的前面,把身体伸得长长的,说出它的结论来——真正的幸福与天堂,就是关闭在一间有肉吃的屋子里挨打。
我说的是猫的事。
明确:结尾意味深长,作者再一次强调了这种“幸福”属于“猫”。而非那些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人。点明主旨,加深认识,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2)孩子,让我们多谈谈心吧,让妈妈多讲讲当“馋丫头”时的故事给
你们听吧。想想你们妈妈当年挖荠莱的情景,你们就会珍爱荠菜,珍爱生活。你们就会懂得什么是幸福,怎样才会得到幸福。
明确:卒章显志,引导读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去寻觅更深的思想收藏。
3、(实物展台展示)学生展示准备的微型小说讨论交流开头、结尾的特点。
引导学生交流,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
总结方法技巧(课件展示):(引导学生从学过的文章中列举实例)
开头:
1、设置悬念、吸引兴趣
2、开篇点题、统领下文
3、背景描绘、烘托渲染
4、抒情议论、题记开头
结尾:
1、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2、首尾呼应、凸显主旨
3、拓展联想、升华主旨
4、抒情议论、增强气势
5、启发深思、意犹未尽
6、出人意料、戛然而止
四、学以致用:下面是三篇微型小说,请你根据它的内容及表达思想,拟恰当的开头和结尾。(学生自主思考创作后交流展示)(课件展示):
1、果然,从那以后妈妈每天只跟他说这三句话。
这让他很愧疚,也渐渐平静下来配合治疗。
一年后,他终于复明了,却没看到妈妈。
家人告诉他:妈妈一年前就去世了,去世之前录下那三句话,不想影响你的治疗„„
方法点拨:文章好的开头要尽快切题,少绕弯子,切记拖沓冗长;
开头要新颖,引人入胜,切记千篇一律。
写作示例:失明后他脾气暴躁。妈妈呵斥道,你这样自暴自弃,从今后我只喊你起床吃饭睡觉,不再管你。
2、书法比赛会上,人们围住前来观看的高局长,请他留字。“写什么呢?”
高局长笑眯眯的提起笔,歪着头问。“写什么都行。写局长最得心应手的好字吧”“那我就献丑了。”高局长沉吟片刻,轻抖手腕落下笔去。立刻,两个劲秀的大字从笔端跳到宣纸上:“同意” 人群里发出啧啧的惊叹声。有人大声嚷道:“请再写几个!”
3、一单身女子搬了家,晚上忽然停电,她赶紧点起了蜡烛。忽听有人敲门。
原来是隔壁的小孩子,只见他紧张地问:阿姨,你家有蜡烛吗?
女子想:天哪,刚来就借东西,以后就更没完没了了.于是她冷冰冰地说:“没有!”方法点拨:好的结尾不仅要自然收束全文,而且要点明文章主旨,帮助读
者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充分挖掘文章的深刻含义,使文章增
色,并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在本篇小说中,开头已经点出人物、事件、环境,并写明了情节的高潮。续写时本着合乎情理又出人
意料的原则,突出高局长的尸位素餐的官僚形象。
写作示例:
1、高局长循声望去,面露难色地说:“不写了吧——能写好的就数这两个字„„”
2、小孩笑了,还带着一丝得意:“我就知道你家没有!妈妈怕你害怕,让
我给你送蜡烛来了”
五、作业 :课下自己练习开头、结尾写作训练在练习中要充分体现元人齐梦
符对结构的三部分的形象说明凤头、猪肚、豹尾。题目可以自拟。
教学反思:
1、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改革中必须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加强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已经引起每位教师的高度重视。都在主动地去探究,不断地去实践,认真地去反思,总结出好的方式方法为学生所用。
2、其实作文和任何美好的东西一样,既要有内在的美,也要有外在的美。而巧妙地开头与结尾就是作文的外在美,教学中我以课本为据,总结文章开头结尾的方法,并进行相关的理论指导,引导学生对作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了深刻的认识。让学生效仿训练,强调实际运用新总结的写作方法。
3、教学时没有过多地分析、欣赏课文实例,因为这样会耗掉大量时间。教学的重点是放在对于开头与结尾方法的归纳及写作实践上。具体的一些修辞方法、遣词造句的能力,还是要放在日常更多的训练中去。
第四篇:指导小学生写好钢笔字
指导小学生写好钢笔字
1、如何练好钢笔字。
1)、在选好字帖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读帖:首先看这个字是什么结构,是上下结构还是左右结构等,然后依着这个字的结构顺序,看各部分搭配穿插是否和谐。学钢笔字要讲究“读字在先”,然后再动笔练习。读懂字的结构、读懂这个字的重心,读懂这个字的笔画粗细,该怎么起笔、运笔,收笔,这样写出这个字的神韵。
2)、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练习要领:练字的过程,也是一个磨练人的过程,首先要能坐得住,要平心静气,注意力集中。其次,无论哪种字的结构,都要紧凑,不能写得七零八散,笔画要轻重有致,结构匀称,重心稳当。
3)、引导学生注意写后欣赏,与字帖比较,评价自己的字好在哪里,还有哪个地方需要改进。再重写几个试试。
3、开展各种钢笔字比赛。
为了提高学生练字的积极性,我们可以组织各种比赛:
1)、水平差不多同学之间的对抗赛。
2)、自己跟自己前后一周变化比较赛。
3)、全班全体之间的竞赛。
4)为了提高学生积极性,还可以选几个优秀的同学作评委,举行读字比赛,书写比赛,写后评价性比赛等等。
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形成人人认真练字的浓厚气氛,努力练就一手漂亮的钢笔字。e.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3~5年级)阶段要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实现这一标准呢?俗话说,“不具规矩难以成方圆”,写字也亦然,要写好钢笔字,就必须得讲究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是初学者,除了首先要强调写字姿势、执笔方法、书写规则等方面的规矩之外,还应该在书写过程当中着重做好:“分析—临写—对照—调整”四个环节。现具体介绍如下,虽不成熟,愿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
(一)分析
分析什么?如何分析呢?我们知道汉字不同于其他文字,是一种很讲究的艺术形体。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
要写好钢笔字,首先必须从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和笔画的书写顺序入手,这是写好字的先决条件。
就结构来讲,可分为: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等。而每一种结构又都可以细分为好几种具体形式。如左右结构的字:有左窄右宽的(例:他),有左宽右窄的(例:部),还有左右相等的(例:即);上下结构的字:有上大下小的(例:冒),有上下相等的(例:弄),还有上小下大的(例:昌);半包围结构的字,有左上包右下的(例:压),有右上包左下的(例:句),有上包下的(例:孕),有下包上的(例:幽)。除此而外,还应该注意笔画间的搭配、衔接,重心平稳等问题。
其次是分析笔画顺序:即先写哪一笔,再写哪一笔,最后写哪一笔,都得弄清楚才行,因为笔顺错了,笔画间的搭配就很难到位,自然会影响到整个字的结构形体;另外,还应该进一步掌握笔画的变化规律。如:“木、火、禾、人、车、土、月、金”等独体字做了部首以后,其笔画常常会发生一些变化——“捺”变成了“点”的;“横”变成了“提”的;撇变成了竖的等等。诸如此类问题比比皆是。因此,写字时,笔顺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
认识总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没有丰富的感性基础,是不可能自觉地去总结规律,从而提高识字、写字水平的。因此,在书写时我们务必做到认真、细致。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眼看”与“手写”结合起来,做到成竹在胸,有的放矢。
(二)临写
在上述观察、分析的基础上,紧接着就需要动笔来写,由于是初写,对刚才的分析不可能完全记住,因此,写的时候有必要一笔一划看着写,以便尽可能把字写正确、写规范,这就是临写。对于个别特难写的字或笔画,可通过描红来亲身感受、体验,从而掌握其书写规律。
(三)对照
由于刚才是边看边写的,难免就整个字的形体结构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这就需要“对照”,把自己刚才写的与书中的样本进行对比,俗话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通过比较,找问题,寻差距。多年的写字教学实践使我深深感到: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比较,既有助于学生正确把握汉字的笔画和结构,提高分析能力、书写能力和欣赏水平,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浓厚的练字兴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师者务必引导学生做到认真“对照”。
(四)调整
即就是对症下药,在“比较”的基础上对不如意的地方作进一步的修正。使其更加完美规范。
以上四个环节可以说是步步为营,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只有认真做好每一步,方可笔下生花,写出规范、大方、美观的字体来。俗话说:“师傅引进门,修行靠自身”,掌握了方法,并不等于把字写好了。其实“分析、临写、对照、调整”中的每一个环节需要的是一遍又一遍的苦练,需要的是持之以恒,永不懈怠!
当今,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脑在人们生活、工作中的广泛运用,以至在很多场所把执笔书写变成了“弹钢琴”,从而更多的人对炼字掉以轻心,认为写不好字并无大碍。在此,愿我们大家从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出发,在加强自身书法艺术修养的同时,尽可能的激发、培养广大青少年学生的书法兴趣,好写字,写好字。
第五篇: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
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
[导读] 作文教学是一项长期工作,面对如此情形,我们不能听之任之,盲目拔高。
摘要:作文教学是一项长期工作,面对如此情形,我们不能听之任之,盲目拔高。通过“兴趣—信心—积累”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提高。
关键词:小学写作兴趣信心积累
小学生怕写作文,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一开始写作文,就好像面对一道难关,心里忐忑不安,无从下手,无言可写。能出口成章的学生寥寥无几,大多数学生要么难以下笔,要么内容空洞。面对如此情形,我们不能听之任之,盲目拔高。写作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提高。
一、让学生自由表达,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美国著名心里学家布立诺说:学员学习任何事物的动因皆来自于对事物的兴趣。给学生三个自由:自由选择题材,自由表达感想,自由表达语言。让学生用“平常话写平常事”而不要求学生非要用“优美”的词句去写“有意义”的事。当我们让学生用平常话写平常事的时候,学生就不会感觉到作文难、作文没啥可写了,不会为写什么而犯愁和苦恼了。
生活多么广阔,语文就有多么广阔,写作也就有多么广阔。让学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轻轻松松地写着玩,一定会有惊人的效果。
1.为满足日常应用的实际需要而写。哥哥考上大学了,他很想家,想亲人,那就一段时间给他写一封信,告诉他家里的情况吧;想和同学去看展览,可是事先没有告诉家长,那就给他们写张留言条吧;感冒发烧了,医生让你在家里休息,给老师打电话又不方便,那就写张请假条,请同学转交给老师吧;误会了朋友,又不好意思当面去说,那就把想说的话写在纸上转给他吧;有同学想去你家作客,可是他不认识你家,你就给他写下地址,画张路线图吧;在网上看到了一篇不错的日记,给作者回复一下吧„„
2.满足收藏、保存的需要。慢慢地长大了,有了一点自己的小秘密,想悄悄地记下来,以后慢慢回味,那就写吧。
3.满足与他人共享的需要。读了一本书你觉得好,就写一篇读后感来介绍这本书,把它推荐给其他同学;还有自己编了一个故事,或是有什么奇特的见闻,想让大家都知道;你的一些喜怒哀乐想向大家倾诉;你们班里有意见很有意义的事,你想通过学校的广播告诉其他班级的同学;你想竞选班长,于是精心打造了一份“竞选宣言”„„既然是写给别人读的,那么,就与大家共享吧!
总之,生活需要随时写,个人秘密悄悄写,与人分享自豪写,天长日久不怕写。这样写作兴趣会越来越浓。
二、享受成功的快乐,增强写作文的自信心
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适时地对他们进行鼓励,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不比别人差,自己好能写好作文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一篇作文从篇、段、句、词逐一找出学生作文中的的闪光点。就是字写得工工整整也算优点,这样就不会使学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从而激发学生继续写作的信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作文是学生水平高低的一种见证,是学生的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成果,对此他们渴望别人的赞许与肯定。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很好地把握学生的这种心理,给予积极的鼓励,给学生一定的成功感。如“你真棒,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老师很高兴”,“你很仔细,观察事物非常周到,重点很突出,下次一定要更努力”,“这次写的不太成功,但老师坚信你下次会很好”等一些激励性的评语,给他们指出诸多不足,更能使学生产生写作的力量。这样就会愈加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并且发挥学生写作的主体作用,消除学生专门依靠教师改文的惰性,实现了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训练主线,让学生能自主积极的修改自己的作文,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从而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处处需写作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就会做成什么文字”这句话十分明确地阐述了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想让你们的家庭生活更有趣味吗?过春节了,自己动手写几幅对联,给自己的书房里设计一条座右铭;用旧挂历的背面来练习写古诗,制成你自己的书法挂历;做几套和家人做游戏的拼音、常用字、成语、谜语卡片,开辟一个留言板,搞一次家庭联欢会„„
想让你们的班级更有趣味吗?同学们自己来设计班训、班歌、班徽;开办新闻发布会;举办故事大王评选;举办诗文朗诵比赛;进行好书、好文章的推荐活动;让教师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每人办份手抄报;结合重大节日搞主题班会„„
想让校园生活更有品位吗?组成文学社,让它成为小作家的摇篮;谋划学校橱窗的宣传内容;举办自己的书市;为学校的建设提出建议„„
给家庭添趣味,给班级增滋味,给校园赋品位,你的信心就会到位。
四、要达到质的飞跃,必须要有厚实的积淀,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在对学生语感的训练过程中,选择有价值的语言进行积累,只有对富有表
现力的词语、句子“胸有成竹”,才能把事物描绘得形象、生动。
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了“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中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资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通过写日记来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
在课外阅读中积累。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让学生时常拿起积累本读一读、背一背,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在语言活动中积累。抓住有利时机,设计“赛诗会”、“写诗会”等形式,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学生搜集、背诵的过程,同时也是积累感染的过程。感受古代文学语言中的精炼、生动,感受诗歌中蕴涵的深远意境。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项长期工作。通过“兴趣—信心—积累”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作文一定会旧貌换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