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知识问答
2014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知识问答
1、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执政为民宗旨的重要举措;是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必然要求;是科学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完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加快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是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和谐安徽建设的有力保证,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影响深远的大事。
2、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原则是什么?
答: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步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省、市、县(市、区)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3、2014年,我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第一,补助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第二,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第三,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并补助学校公用经费。第四,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补助学校公用经费。第五,完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
4、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质集中体现在哪里?
答: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分担、经费省级统筹、管理以县为主。
5、“经费省级统筹”的涵义是什么?
答: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经费统筹以省为主。省级政府负责统筹省级以下各级政府的资金分担比例;统筹安排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统筹制定辖区内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各项具体政策措施。
6、“管理以县为主”的涵义是什么?
答:县级政府作为义务教育经费的直接管理者和使用者,要按照改革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将中小学各项经费全额纳入预算,科学合理分配资金;建立健全科学规范、高效快捷的资金拨付制度,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建立健全中小学财务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实施。
7、“两免一补”的涵义是什么?
答:就目前我省而言,“两免”指的是: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免费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一补”指的是: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含城市低保家庭学生)生活费。
8、我省享受义务教育保障改革政策的对象包括哪些?
答: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学生,包括特殊教育学校和职业初中的在校学生;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各地要本着“强化政府义务、减轻群众负担”的原则,完善民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相关手续,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在接受政府委托,承担义务教育任务的民办学校就读的学生,同等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县区方案报市备案。
9、我省实施新机制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是如何规定的?
答: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就读的,按照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电子教育券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教基〔2011〕19号)规定,由输入地教育主管部门每学年每学期对转学电子记录情况整理汇总后,于每年4月底和10月底前报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审核,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据此向输入地核补公用经费补助资金,并等额核减输出地下一年度公用经费补助资金,切实做到“钱随人走”。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输入地公办中小学就读,其收费项目和标准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一律不得收取借读费、择校费,更不得要求捐资助学或摊派其他费用。进入经教育主管部门核准的民办学校就学,民办学校在获取政府部门核拨的生均公用经费补助后,等额减收学费。
10、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补助公用经费标准是多少?
答:2014年,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补助公用经费基本标准为:小学585元/生.年,初中785元/生.年。
所需资金由中央、省、市、县(市、区)财政共同承担,地方财政分担比例具体为:比照西部大开发政策和加快皖北地区发展政策范围内的县(市、县改区)为8:2,其他县(市、县改区)为6:4。各地在安排使用资金时,首先要保证学校正常运转以及在教学活动和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必要开支,其次要根据不同规模学校的实际,科学合理分配中小学公用经费,并适当向办学条件薄弱的学校倾斜,保证较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的基本需求,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缩小区域内学校之间的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对在校生不足100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按100人核定安排公用经费。县区地方预算应按“一费制标准”继续安排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为:小学10元/生•年,初中15元/生•年。
11、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是多少?
答:2014年,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为:小学生4元/天、中学生5元/天,学生每年在校天数均按250天计算。所需经费,中央按50%给予奖励性补助,地方承担50%部分仍由县、区承担。各县区可在以上基本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调高标准,调高标准所需资金,由县区财政负责解决。享受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由县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做到逐年增长。
12.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免费教科书补助标准是多少?
答:2014年,我省继续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将《新华字典》纳入国家免费提供教科书范畴,向农村一年级新生免费提供《新华字典》。所需资金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
13、我省如何实施免费提供国家课程费教科书工作?
答:我省国家课程免费教科书由省实行政府采购,配发给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并建立部分科目免费教科书的循环使用制度。同时,全面取消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地方教材,地方教材中的有关内容纳入学校图书资料范畴,省财政将逐步加大对学校图书资料的支持力度。同时,将《新华字典》纳入国家免费提供教科书范畴,从2013年起每年向农村一年级新生免费提供《新华字典》。
14、如何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校舍维修改造新机制?
答:从2007年起,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的测算单价标准,由原来的每平方米300元提高到400元,再提高到今年的600元。校舍维修改造所需资金,仍由中央和省级按照5∶5比例共同承担。各县(市、区)校舍维修改造所需资金超过中央和省级安排部分由各地自行承担。
15、特殊教育学校及其学生如何享受义务教育保障改革政策?
答: 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包括独立设置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不含普通班吸收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生均公用经费补助基本标准。2014年农村、城市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基本标准分别按现行农村、城市初中标准5倍执行。所需资金中提高前的部分仍执行原资金分担渠道和比例,提标部分由省与市、县(市、区)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补助公用经费省与市、县(市、区)分担政策执行。
16、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后,学校还可以向学生收取哪些费用?
答:2014年,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只允许向学生收取作业本费、经省价格、财政部门批准的教育招生考试费、向自愿入伙的学生收取伙食费(由学生自愿选择饭菜品种并及时付费),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规定向学生收取教材费(不含按规定享受免费教科书的学生)、作业本费、经省价格、财政部门批准的教育招生考试费、向寄宿在校的学生收取住宿费,其余费用一律不准收取。取消借读费。
17、如何建立教育收费公示制度?
答:2002年5月,原国家计委、财政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教育收费公示制度〉的通知》(计价格〔2002〕792号),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建立教育收费公示制度。
《通知》中规定,学校要在校内通过公示栏、公示牌、公示墙等方式,向学生公示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批准机关及文号)、收费范围、计费单位、投诉电话等内容;各级价格、财政主管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示各级各类学校收费政策与规定,以及调整情况,并督促学校做好教育收费公示工作。各级各类学校都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收费项目、标准及范围等。禁止越权收费、超标准收费、自立项目收费等乱收费行为通过公示“合法化”。
18、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后,地方各级政府如何保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
答:各地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原来已经安排的资金不能撤出,要继续用于义务教育,确保总体经费的稳定增长,防止出现“挤出效应”。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继续按国家规定用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19、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关键环节是什么?
答: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号),“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预算编制制度改革,将各项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农村中小学预算管理制度,是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措施,是规范农村中小学经费管理的关键环节。
20、什么是中小学预算?
答:中小学预算是指中小学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中小学预算反映了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的规模和需求,是中小学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是政府预算的组成部分。
21、中小学预算编制的范围有哪些?
答:政府举办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包括普通初中、职业初中、完全中学初中部、九年一贯制学校、普通小学和特殊教育学校。中小学预算以独立设置的学校为基本预算编制单位,教学点纳入其所属的乡镇中心学校统一编制。
22、如何编制中小学预算?
答:所有中小学校都要按照规范的“两上两下”程序编报预算。完善和细化预算内容,将教师工资和当地政府规定教师应享受的津补贴、公用经费、校舍建设和维修改造、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各项资金全部纳入预算,不得在预算外保留收支项目。
23、中小学预算管理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中小学预算管理的总体要求,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预算的内容要全,要把学校维持基本运转的日常经费和保证事业发展的经费全部纳入预算。
(2)预算的数据要实,收支标准要符合国家规定,各项收入的来源要可靠、稳定,支出要有政策依据。收支平衡,不留缺口。
(3)预算的安排要细,每项收入、支出要预算到具体项目,落实到具体部门、人员。
(4)预算的执行要严,要保证学校的每项经费支出都严格按批准的用途使用,发挥资金使用的效益。
24、实施新机制后中央和省对资金管理有何要求?
答:各地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经费使用管理“双审核”和“双报告”制度,进一步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费支出的审核把关和财务管理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中小学预算编制制度,将各项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完善预算资金支付管理制度,严格按照预算办理各项支出;加强中小学财务管理,强化内部控制和审计,推行中小学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制度,确保资金分配使用的及时、规范、安全和有效,严禁挤占、截留、挪用教育经费。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建立经费支出内控稽核管理制度,实行经费支出校长负责制,明确审批权限,严格按照预算批复的支出项目和规定的标准执行,同时,要加强学校货币资金管理,严禁私设“小金库”、公款私存;加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做到账实、账账相符;规范收费行为,加强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的管理;推进财务公开,实行民主理财,接受师生和群众监督。
25、中小学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包括哪些?
答:中小学公用经费是指保证农村中小学正常运转、在教学活动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开支的费用。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包括: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实验实习、文体活动、水电、取暖、交通差旅、邮电、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不得用于人员经费、基本建设投资、偿还债务等方面的开支。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年度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差旅费、伙食补助费、资料费和住宿费等开支。
第二篇:2016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知识问答
2016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知识问答
1.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意义十分重大。这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执政为民宗旨的重要举措;是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必然要求;是科学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完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加快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是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和谐安徽建设的有力保证,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影响深远的大事。
2.我省实施并逐步完善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第一,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并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第二,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第三,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第四,巩固和完善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
3.“两免一补”的涵义是什么?
答: “两免”指的是: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免费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一补”指的是: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含城市低保家庭学生)生活费。
4.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补助公用经费标准是多少? 答:2016年,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补助公用经费(含取暖费)基本标准为:小学625元/生.年,初中825元/生.年。所需资金由中央、省、市、县(市、区)财政共同承担。
5.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是多少?
答: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为:小学生4元/天、初中生5元/天,学生每年在校天数均按250天计算,小学生1000元/年、初中生1250元/年。所需经费,中央按50%给予奖励性补助,地方承担50%部分仍由市、县(市、区)承担
6.如何发放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
答:学生申请、乡镇村贫困证明、班级初审、学校评审(定)、公示、学生或家长签字、银行打卡发放。
7.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教科书如何发放?
答: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将《新华字典》纳入国家免费教科书范畴,向农村一年级新生免费提供《新华字典》。我省国家课程免费教科书由省实行政府采购,配发给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并建立部分科目免费教科书的循环使用制度。全面取消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地方教材,地方教材中的有关内容纳入学校图书资料范畴。
8.如何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
答: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舍抗震加固纳入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并将维修改造单位面积补助基本标准提高到每平方米600元。所需资金由中央和省级按照5∶5比例共同承担。各县(市、区)校舍维修改造所需资金超过中央和省级安排部分由各地自行承担。
9.如何强化教育事业统计和学籍工作?
答:各义务教育学校要重视和强化教育事业统计和学籍工作,要对教育事业统计报表统计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要建立完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定期对学籍信息进行清理和更新,并与教育事业统计报表联系协同一致,严格把“具有学籍并在每学年初进行学籍注册的学生数”作为教育事业统计的对象,切实保障教育事业统计报表统计学生数与学籍数的统一性。
10.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后,学校还可以向学生收取哪些费用?
答: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除按规定向学生收取作业本费、经省价格、财政部门批准的教育招生考试费、向自愿入伙的学生收取伙食费,其余费用一律不准收取。作业本费标准小学每生每学期10元、初中每生每学期20元。
11.如何建立教育收费公示制度?
答:学校要在校内通过公示栏、公示牌、公示墙等方式,向学生公示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批准机关及文号)、收费范围、计费单位、投诉电话等内容。禁止越权收费、超标准收费、自立项目收费等乱收费行为通过公示“合法化”。
12.代收费如何办理?
答:
1、学校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学生家长,2、学生家长书面同意,3、学校在规定的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项目内,按照学生自愿选定的项目和价格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集中预收费用,4、每学期末,分年级按多退少不补的原则及时结算预收费用,5、向学生家长公布收费支出清单,接受家长监督。
13.如何编制中小学预算?
答:所有中小学校都要科学合理安排和使用义务教育经费,优先保证学校正常运转以及在教学活动和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基本支出,分轻重缓急合理安排项目支出,按照规范的“两上两下”程序编报预算。完善和细化预算内容,将教师工资和当地政府规定教师应享受的津补贴、公用经费、校舍建设和维修改造、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各项资金全部纳入预算,不得在预算外保留收支项目。
14.中小学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包括哪些?
答:中小学公用经费是指保证农村中小学正常运转、在教学活动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开支的费用。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包括: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实验实习、文体活动、水电、取暖、交通差旅、邮电、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不得用于人员经费、基本建设投资、偿还债务、公款旅游等方面的开支。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差旅费、伙食补助费、资料费和住宿费等开支。
15.如何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财务管理?
稽核管理制度,实行经费支出校长负责制,明确审批权限,严格按照预算批复的支出项目和规定的标准执行,同时,要加强学校货币资金管理,严禁私设“小金库”、公款私存;加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做到账实、账账相符;规范收费行为,加强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的管理;推进财务公开,实行民主理财,接受师生和群众监督。
16.如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校长应负什么责任?
义务教育保障资金实行“谁使用、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违反《会计法》,伪造、毁坏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会计资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给予相应行政处分,直至开除。以虚假、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截留、挪用财政资金,违反规定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的,应对学校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校领导及相关人员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记过、降级、撤职、开除等处分。
违反有关规定乱收费的,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并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直至开除。
附件2: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校长应知应会卡
1.国家给学校的钱有哪些?
主要有四大项:一是按照教师人头核发的教师工资,二是按学生人数和定额标准核拨的公用经费,三是按项目核给的校舍建设和维修改造经费,四是按学生人数核定的免费教科书资金和按困难学生人数核定的寄宿生生活补助。
2.学校应如何要钱?
编预算。学校日常运转和事业发展所需的钱都要纳入预算,向当地教育、财政等政府部门要。
3.学校应如何编制预算?
按照规范的“二上二下”程序编制预算。编制预算时应将学校所有预算内、外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勤工俭学收入、其他收入等全部纳入预算,统筹考虑,合理安排各项支出,重点保证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大型修缮(主要是校舍维修改造)经费支出。
4.学校应如何花钱?
按批准的预算花。一是专款专用,公用经费不能用于发放教师津补贴,不能用于偿还学校债务,用于学生的钱不能用于教师。二是调整预算要报批,不能自己随便改。三是花了钱要公示,要经得起审计和检查。
5.公用经费可以用来干什么?
一是“过日子”,如水、电、暖、交通、邮电等;二是教育教学,如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教学业务与管理、实验实习、文体活动等;三是教师培训,按学校公用经费总额的5%安排,用于教师培训的差旅费、伙食补助费、资料费和住宿费等;四是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
6.学校应如何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费(“一补”)?
一是落实国家标准。小学每人每天4元,初中每人每天5元,每年按250天计算。二是补助的发放要及时、公平、公正,不许挤占、挪用、截留。三是享受“一补”的学生名单要及时进行公示,不许弄虚作假。
7.目前学校还能收哪些费?
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除按规定向学生收取作业本费、经省价格、财政部门批准的教育招生考试费、向自愿入伙的学生收取伙食费,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规定向学生收取教材费、作业本费、经省价格、财政部门批准的教育招生考试费、向寄宿在校的学生收取住宿费,其余费用一律不准收取。
8.如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校长应负什么责任?
义务教育保障资金实行“谁使用、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
违反《会计法》,伪造、毁坏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会计资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给予相应行政处分,直至开除。
以虚假、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截留、挪用财政资金,违反规定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的,应对学校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校领导及相关人员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记过、降级、撤职、开除等处分。
违反有关规定乱收费的,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并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直至开除。
附件
3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宣传标语
免除学杂费,惠及千万家
免除学杂费,切实减轻人民群众负担 免除学杂费,体现党的关怀 农民种田不缴税,学生上学免杂费
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促进义务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政府资助贫困寄宿生,好好学习快成长 贫困家庭读书郎,没钱也能上学堂
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扎实做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
建立新机制,从制度上和源头上规范农村中小学收费行为 把握政策、明确责任、扎实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实施“两免一补”,减轻农民负担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惠及亿万农民的民心工程
建立新机制,从制度上和源头上规范农村中小学收费行为
附件4:
致全县初中、小学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学生家长们:
你们好!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免除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学杂费;免费向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补助在学校统一管理的学生宿舍住宿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标准为小学生4元/天、初中生5元/天,学生每年住校天数按250天计算,由学生或学生家长向所在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学校会同村(社)委会对提出申请的学生进行审查认定,对审查认定符合条件的学生在校内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县教育局,由县教育局会同财政局打卡发放。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影响深远的民生工程。
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后,我县公办初中、小学除按规定向学生收取作业本费(小学每生每学期10元、初中每生每学期20元)、经省物价、财政部门批准的教育招生考试费、向自愿入伙的学生收取伙食费外,严禁收取其他任何费用。民办初中、小学按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费。严禁学校和教师向学生收取多媒体网络电脑教室费、信息技术费、学籍管理费、建校费、课桌凳费、存车费、饮水费、补课费、试卷费、自习费、水电费、班费、扫帚费、午休费、代课教师补偿费等一切费用。
中小学按规定收取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依据:皖价费〔2010〕222号),必须严格遵循学生或学生家长自愿及从严控制的原则,学校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学生家长,经学生家长书面同意后方可实施,并及时向学生家长公布收费支出清单,接受家长监督。中小学向在校学生收取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必须坚持非营利原则,不得在服务性收费中加收其他任何费用。学校和教师在为学生服务、代办有关事项的过程中不得获取任何经济利益,不得收取任何形式的回扣。确有折扣的,须全额返还学生。严禁强制或变相强制提供服务并收费。严禁将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与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并收取。严禁学校及教师参与针对学生的各种商业促销行为,坚决制止将正常教育教学内容与商业服务捆绑的做法。
家长们,请你们放心,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之后,我县坚决杜绝“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对违反规定乱收费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经办人一律严肃查处,决不姑息。欢迎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监督。
第三篇:2011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知识问答
2011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知识问答
1、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意义十分重大。这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执政为民宗旨的重要举措;是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必然要求;是科学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完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加快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是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和谐安徽建设的有力保证,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影响深远的大事。
2、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原则是什么?
答: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步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省、市、县(区)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3、2011年,我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第一,继续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并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第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的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第三,完善城市免杂费和公用经费补助资金分担办法。第四,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
4、建立新机制的实质集中体现在哪里?
答: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分担、经费省级统筹、管理以县为主。
5、“经费省级统筹”的涵义是什么?
答: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经费统筹以省为主。省级政府负责统筹省级以下各级政府的资金分担比例;统筹安排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统筹制定辖区内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各项具体政策措施。
6、“管理以县为主”的涵义是什么?
答:县级政府作为义务教育经费的直接管理者和使用者,要按照改革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将中小学各项经费全额纳入预算,科学合理分配资金;建立健全科学规范、高效快捷的资金拨付制度,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建立健全中小学财务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实施。
7、“两免一补”的涵义是什么?
答:就目前我省而言,“两免”指的是: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免费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一补”指的是: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含城市低保家庭学生)生活费。
8、我省享受义务教育保障改革政策的对象包括哪些?
答: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的学生,包括特殊教育学校和职业初中的在校学生;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按省文件精神,民办学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本着“强化政府义务、减轻群众负担”的原则,由各县区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政策予以妥善解决,使凡是义务教育的对象,都享受到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县区方案报市备案。
9、我省企事业单位所属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如何实施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
答:企事业单位所属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与所在地区同步实施。按教育事业统计口径,统计为“农村”、“县镇”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按属地管理原则,执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改革政策,所需经费中央和省按统计学生数补助各地,由所在地政府落实到学校;统计为“城市”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执行城市义务教育经费改革政策,所需经费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予以保障。
10、我省对城市学校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如何规定的?
答: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学生按省定“一费制”标准免除学杂费,补助资金下达到学生学籍所在学校。
11、我省实施新机制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是如何规定的?
答: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就读的,以及城区“农村”学生统计为“城市”的,人随学籍走,执行所在城市同等政策,由流入地政府统筹解决。
12、实施新机制改革如何区分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答:中央和省在核定义务教育补助经费时,以上教育事业统计学生数为准计算。按教育事业统计口径,统计为“农村”、“县镇”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纳入农村义务教育保障范围;统计为“城市”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纳入城市义务教育保障范围。
13、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补助公用经费标准是多少?
答:2011年,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补助公用经费(含取暖费)核定基本标准为:小学425元/生.年,初中625元/生.年,实际执行中将以财政部、教育部进一步提高后的最新基本标准为准。所需资金由中央和省级财政共同承担。中央和省下达的公用经费补助相对宽裕,各地在安排使用资金时,首先要保证学校正常
运转以及在教学活动和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必要开支,其次要根据不同规模学校的实际,科学合理分配中小学公用经费,并适当向办学条件薄弱的学校倾斜,保证较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的基本需求,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缩小区域内学校之间的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14、我省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免学杂费和补助公用经费标准是多少?
答:2011年,我省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免学杂费补助标准为:小学234元/生.年,初中330元/生.年;公用经费拨款标准为:小学30元/生.年,初中45元/生.年。所需经费按9个地改市(含15个县改区)、5个县级市省级以上与市、县财政8:2比例,其余8市(含所辖区)省级以上与市财政按6:4比例承担。
15、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是多少?
答:2011年,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为:小学生3元/天、中学生4元/天,学生每年在校天数均按250天计算。所需经费,中央按50%给予奖励性补助,地方承担50%部分仍由县(区)承担。各县(区)可在以上基本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调高标准,调高标准所需资金,由县(区)财政负责解决。享受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由县(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做到逐年提高。
16.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免费教科书补助标准是多少?
答:2011年,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免费教科书补助标准为:小学生均每年90元、初中生均每年180元,所需资金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
17、我省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的30个县(市、区)改革资金如何分担?
答:我省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的30个县(市、区),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所需资金,由中央、省、市、县(区)财政共同承担,地方财政分担具体比例: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的30个贫困县和皖北三市七县中未在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的10个县(区)为8:2,其他县(市、区)为6:4。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补助学校公用经费,所需经费9个地改市(含15个县改区)、5个县级市省级以上与市、县(区)财政按8:2比例承担,其余8市(含所辖区)省级以上与市、区财政按6:4比例承担。
18、我省如何实施免费提供国家课程费教科书工作?
答:2011年,我省国家课程免费教科书仍由省实行政府采购,配发给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并建立部分科目免费教科书的循环使用制度。同时,全面取消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地方教材,地方教材中的有关内容纳入学校图书资料范畴,省财政将逐步加大对学校图书资料的支持力度。
19、如何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校舍维修改造新机制?
答:从2007年起,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的测算单价标准,由原来的每平方米300元提高到400元。校舍维修改造所需资金,仍由中央和省级按照5∶5比例共同承担。各县(市、区)校舍维修改造所需资金超过中央和省级安排部分由各地自行承担。
20、特殊教育学校及其学生如何享受义务教育保障改革政策?
答:我省特殊教育学生全部享受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特殊教育学校及其学生享受义务教育保障改革政策执行同期初中标准,21、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后,学校还可以向学生收取哪些费用?
答:2011年,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只允许收取作业本费和向自愿在学校就餐的学生收取伙食费,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规定收取教材费、作业本费、寄宿生的住宿费,其余费用一律不准收取。取消借读费。
22、如何建立教育收费公示制度?
答:2002年5月,原国家计委、财政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教育收费公示制度〉的通知》(计价格〔2002〕792号),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建立教育收费公示制度。
《通知》中规定,学校要在校内通过公示栏、公示牌、公示墙等方式,向学生公示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批准机关及文号)、收费范围、计费单位、投诉电话等内容;各级价格、财政主管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示各级各类学校收费政策与规定,以及调整情况,并督促学校做好教育收费公示工作。各级各类学校都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收费项目、标准及范围等。禁止越权收费、超标准收费、自立项目收费等乱收费行为通过公示“合法化”。
23、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后,地方各级政府如何保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
答:各地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原来已经安排的资金不能撤出,要继续用于义务教育,确保总体经费的稳定增长,防止出现“挤出效应”。城市教育附加费和地方教育附加,继续按国家规定用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24、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关键环节是什么?
答: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号),“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预算编制制度改革,将各项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农村中小学预算管理制度,是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措施,是规范农村中小学经费管理的关键环节。
25、什么是中小学预算?
答:中小学预算是指中小学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财务收支计划。中小学预算反映了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的规模和需求,是中小学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是政府预算的组成部分。
26、中小学预算编制的范围有哪些?
答:政府举办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包括普通初中、职业初中、完全中学初中部、九年一贯制学校、普通小学和特殊教育学校。中小学预算以独立设置的学校为基本预算编制单位,教学点纳入其所属的乡镇中心学校统一编制。
27、如何编制中小学预算?
答:所有中小学校都要按照规范的“两上两下”程序编报预算。完善和细化预算内容,将教师工资和当地政府规定教师应享受的津补贴、公用经费、校舍建设和维修改造、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各项资金全部纳入预算,不得在预算外保留收支项目。
28、中小学预算管理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中小学预算管理的总体要求,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预算的内容要全,要把学校维持基本运转的日常经费和保证事业发展的经费全部纳入预算。
(2)预算的数据要实,收支标准要符合国家规定,各项收入的来源要可靠、稳定,支出要有政策依据。收支平衡,不留缺口。
(3)预算的安排要细,每项收入、支出要预算到具体项目,落实到具体部门、人员。
(4)预算的执行要严,要保证学校的每项经费支出都严格按批准的用途使用,发挥资金使用的效益。
29、实施新机制后中央和省对资金管理有何要求?
答:大力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预算编制制度改革,将各项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完善预算资金支付管理制度,严格按照预算办理各项支出;加强中小学财务管理,强化内部控制和审计,推行中小学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制度,确保资金分配使用的及时、规范、安全和有效,严禁挤占、截留、挪用教育经费。
30、中小学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包括哪些?
答:中小学公用经费是指保证农村中小学正常运转、在教学活动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开支的费用。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包括: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实验实习、文体活动、水电、取暖、交通差旅、邮电、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不得用于人员经费、基本建设投资、偿还债务等方面的开支。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差旅费、伙食补助费、资料费和住宿费等开支。
31、中央和省对规范办学行为有何要求?
答:规范学校办学秩序,严禁收费办班、补课。学校不得举办或参与举办向学生收费的各种提高班、补习班、特长班、竞赛班等,所有规定的教学内容必须纳入正常课堂教学之中。教师为学生补课不得收费,但可计入教师工作量,作为工作考核的一项内容。
第四篇:安徽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安徽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工 作 简 报
第20期(总第44期)
安徽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8年9月16日
目 录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维芳听取义务教育法执法情况汇报会并做重要讲话
省教育厅: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省财政厅: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省编办: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并启动新一轮中小学核编工作
省人事厅:保障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资待遇,确保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
省发改委:积极推进基础教育建设工程,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
省建设厅:加强校舍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为中小学生打造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
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比例,保证生均教育经费、生均公用经费和教职工工资的逐步增长。这是一条刚性要求,各级财政在编制预算和财政决算中应按照规定的口径,依法落实。二是要保障义务教育的各项开支,把财政拨款与项目编制紧密结合起来,如期拨付、规范使用,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三是不得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不得向学校非法收取、摊派经费,不得向学生乱收费。四是县级以上政府应尽快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的审计监督和统计公告制度。
省教育厅: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实施新《义务教育法》以来,省教育厅狠抓义务教育投入、师资建设、均衡发展和学校安全等关键环节,立足依法办学,从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建立和完善“四项机制”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实行义务教育经费单列,依法保障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的安排和执行。2008年,全年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共需资金46.3亿元,其中中央承担31.4亿元,省级承担11亿元,市县承担3.9亿元。全省城乡义务教育阶段900多万名(农村785万人、城市116.9万人)在校学生从中受益,生均受益额达500多元。目前这项改革推进顺利,成效明显,社会各方面反响良好,受到财政部、教育部和全国义
督促和激励各地切实开展工作,我省将保障义务教育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作为对县(市、区)党委、政府及其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作为省教育厅对各市教育局重点工作评估考核的重要内容。2007年,启动了安徽省义务教育发展先进县(市、区)评选,指导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工作。
四是建立和完善学校安全工作机制。全省教育系统坚持“生命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的原则,做好校舍安全、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学生安全教育和安全事故防范工作。我省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普遍建立了安全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安全工作督查制度、安全事故通报制度、安全工作考核制度和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这些制度的建立对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责任,科学应对突发安全事故发挥了重要作用。
省财政厅: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发挥财政杠杆作用,以巩固和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为基础,以提升欠发达地区、薄弱学校师资力量和改善办学条件为重点,以加强经费管理和提高办学效益为抓手,积极支持义务教育事业发展。
一是深入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在做好原有经费保障工作的同时,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继续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工作;完善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体制,统筹各级
一是执行国家编制标准并实行合理浮动。我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按照高中、初中、小学等不同教育层次和城市、县镇、农村等不同区域,根据师生数的一定比例核定,同时结合省情,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和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的原则,在国家编制标准的基础上下浮2个点。
二是对山区农村中小学实行政策倾斜。在制定具体核编政策时,对山区农村中小学采取了增加3%附加编制、分精简人员和各地在总编内重点照顾农村山区中小学等三项倾斜政策。同时要求各地要加大中小学布局调整力度,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在方便学生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扩大校均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
三是对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实行动态管理。随着近年来我省中小学在校学生数区段发生的变化,原核定的编制已不太能适应当前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为此,省委、省政府已将新一轮中小学核编工作列为2008年重点工作任务。新一轮核编将重点解决当前中小学学段结构、区域分布、山区农村教学点、特教学校等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四是推进中小学配套改革。把核编与配套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在核编的同时,大力推进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和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全省中小学初步实行了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和岗位责任制,建立了较为合理的教师补充和退出机制,完善了城镇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服务制度和区域内城乡“校对校”教
教育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确保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资所需资金落实到位。
省发改委:积极推进基础教育建设工程,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
近年来,省发改委按照义务教育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的要求,与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科学合理安排投资,加强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推动义务教育加快发展提供支撑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四项基础教育建设工程:
一是开展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自2001年到2005年,会同有关部门先后组织实施了一、二期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累计投入危改资金36亿元,改造危房840万平方米(其中改造D级危房627万平方米),新建校舍823万平方米。从2006年开始,计划用5年时间,争取中央补助和省级财政配套共18亿元,再改造校舍357万平方米(其中改造D级危房304万平方米)。目前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已完成282.2万元平方米的D级危房改造任务,完成目标任务的92.8%。
二是开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从2OO3年到2007年,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的支持下,由中央、省、县三级配套,计划共投入资金64322万元,为我省105个县(市、区)的中小学配备了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先后共建设了8382个光盘
一是统筹规划,科学选址,保障校舍工程场地安全。省建设厅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要求,在制定规划过程中统筹考虑学校设施建设,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凡新建居民区需要设置学校的,做到与居民区的建设同步进行。在学校的规划选址方面,注意避开地震断裂带、低洼地、滑坡地段、泥石流地区、洪水沟口或泄洪区等自然灾害频发地段,并且远离集贸市场、公共娱乐场所、生产贮藏易燃易爆物品的车间库房、物理化学污染源地段以及高压架空输电线路附近等不利于学生学习、身心健康和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
二是严格标准,精心设计,保障校舍工程建设水平。同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在校舍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贯彻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基本建设程序,要求承担校舍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要求设计单位在学校建筑设计中,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标准规范要求,确保校舍质量。
三是加强监督,严格施工,保障校舍工程建设质量。加强义务教学工程施工现场检查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得交付使用。在城镇规划区内规模以上中小学校舍工程,执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情况良好,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达1OO%,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工程质量总体水平逐年稳步提高。
第五篇:安徽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安徽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工 作 简 报
第3期(总第53期)
安徽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9年3月19日
目 录
省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我省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王明方副书记作重要讲话
我省开展2008年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教育督导考核工作,义保改革政策落实情况作为重要考核内容
省财政厅、教育厅转发财政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
我省健全治理教育乱收费“四项制度”,2008年取得阶段性成效
黄山市全面部署2009年教育民生工程
阜阳市印发《继续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