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验材料写法
经验材料写法之我见
经验材料是为表彰先进、传播事迹、交流推广经验做法所写的文字材料,用于大会发言、表彰评比、宣传印发或文件转发。按内容分,可分为全面经验材料和专项性经验材料。按用途分,可分为由下级向上级呈报的经验材料和由上级以正式文件转发或在会议上印发用来宣传推广的经验材料。
写经验材料,要特别注意它与工作总结的区别。从内容上讲,工作总结的内容讲究全面,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指出问题;经验材料注重讲成绩,要把最精粹、最闪光、最独特的东西提炼出来。从参照物上讲,工作总结是跟自己比,是纵向比;经验材料是跟别人比,是横向比。从作用上讲,工作总结主要是写给自己看,写给上级看;经验材料主要是写给同行看,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经验材料比工作总结要更深刻、更独特、更凝练。
经验材料通常写成四个部分:标题、导语、主体和结尾。标题,分为单行标题和双行标题。标题表明主题,概括内容,可分为直叙式、对称式、提问式。双行标题由主标题和副标题相结合组成,多用于单位向上推荐、呈报供转发的经验材料。
导语,导语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有关单位或个人的基本情况。二是对所介绍的经验进行高度的提炼。三是所获得的成绩、荣誉。
主体,主体是对开头概括经验的具体展开,是经验材料的主要部分。这一部分包括做法、成效和体会。
结尾,是对典型经验的高度概括,对亮点再次强调以加深人们的印象。经验材料的结尾大体有三种不同写法,即辩证型、体会性和启示型,总体要求是简短、有力。
第二篇:经验材料的写法
经验材料的写法
岁末年初,经验材料又多起来。如何写好经验材料?一般来说,经验性总结的写法大致是:
1.基本情况介绍。包括地理位置、概况、采取措施及取得成效(属于高度精炼、几句话总结完)。要求开门见山,属于文章的眼睛,别人看后就对本文介绍什么有个大概的印象。
2.主要做法。做了哪些工作,采取了什么措施等,一般包括加强领导、强化宣传、针对性措施等,属于文章的身体。这部分要求题目一定要新颖、对称、能够很好地总结下面要表达的意思——别人看主要看题目,内容基本不看。
3.存在问题。这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因为强调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客观存在的东西,空、大。一般来说像宣传不够、关心不够等客套话不要写——为什么不到位,这说明你工作没有做到家。
4.下一步打算。和第三部分一样,一般情况下没有新意。
例文:
完善体系创新机制
——积极探索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新方法
流浪乞讨人员处于社会的边缘和底层,加强对他们的救助与管理,既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省委、省政府所在地,总面积24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8万,流动人口30万,是**市乃至**省的窗口。(基本情况介绍)由于辖区面积大、流动人口多、地段繁华,流浪乞讨人员比较集中。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国务院《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在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中推进救助机构网络化、救助管理社会化、救助服务多样化,探索出了一套以社区为基础、以机制为保障、以安置为重点的救助管理办法,(主要做法浓缩)有力地保障了辖区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了良好的市容环境和社会秩序。(取得成绩)主要做法如下:
一、完善体系,健全机构,建立系统化的救助管理网络
为了保证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区十分注重组织机构的落实和条块之间的协调配合。
(一)构建了区、街道、社区三级救助网络。全区建立区级救助管理站1个、街道救助管理所12个、社区救助管理点148个,与市政府救助站自上而下形成了一个功能完整的救助系统。其中,区救助管理站由财政拨款,民政局专人负责,指导协调全区流浪乞讨人员的接收、救助、教育和转送。街道救助所由居民科长兼任所长,负责组织、协调所辖区域内的救助管理事务。社区救助点由社区主任负责,是整个救助网络中力量最强大的部分,成员包括社区干部、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巡防队员、楼栋长和离退休人员,主要承担对社区内流浪乞讨人员的巡视、告知、引导和临时性救助任务。此外,各街道办事处还在繁华地段、交通要道等重点区域建立了救助观察点,一旦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及时采取救助措施。
(二)营造了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区委、区政府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纳入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工作的政策措施,成立了由民政、公安、财政、卫生和执法等相关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协调解决救助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全区形成了民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街道社区具体落实的统一组织体系。
二、以人为本,依托社区,建立社会化的救助管理机制
流浪乞讨群体多属老、幼、残、弱、病,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白天流浪于市,夜晚散布于隐蔽之处,再加上其因心理上的自卑而不愿主动求助等因素,给救助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来关注、关心、关爱流浪乞讨群体,努力建立社会化的救助管理机制。
(一)把社区作为救助的主要平台。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在全区148个社区深入开
展了救助管理工作进社区活动,以社区为单位,分片管理,力求将救助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城市的每个角落。各社区结合不同的情况,将巡防队员、楼栋长和广大低保人员动员起来,组建了专职救助队,队员轮流上岗,划片巡查,责任到人。目前,全区参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巡防队员已有1000多名、楼栋长1500多名、低保人员800多名。一些基础比较好的社区救助点还设立了触摸屏和专题网页,将政策法规、救助原则、救助程序、救助热线予以公开,方便群众查询。
(二)把社会作为救助的强大后盾。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救助活动中来,各街道办事处广泛招募辖区爱好公益事业的群众或在校学生,组织志愿者队伍,登记入库,动态管理,定期在周末和节假日协助开展救助政策宣传和街头救助工作,建立了一支庞大的以社区群众为主体、以广大志愿者为补充的救助队伍,全区各主要干道、重要场所、重点部位、人口密集区、流浪乞讨人员栖身地都安排了分包人员,救助工作做到了24小时不间断,重点部位不疏漏。
(三)把政府作为救助的主导力量。除了制订政策、强化指导、搞好协调之外,区政府和各个相关部门在整个救助工作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民政部门以各级救助站点为阵地开展救助;公安和行政执法部门将救助融入本职工作之中;卫生部门及时对救助对象进行病症医治;财政部门确保救助工作的资金投入;街道办事处在区政府的统一指导下积极主动地组织救助活动。今年上半年,我区***街道办事处投入200多万元,在辖区人员流量大、治安管理难、市容管理乱的区域安装了摄像探头,架设了光纤网络,建成了智能信息服务中心,主要担负治安防范监控、市容环境管理和社会救助三项任务。街道救助所工作人员随时可以在中心视屏上看到辖区各处情况,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立即进行救助,被社区群众誉为“千里眼”和“顺风耳”。该网络启用三个月就先后发现、救助街头流浪乞讨人员16名。
三、注重实效,分门别类,开展多样化的救助管理活动
食、住、穿、医是流浪乞讨人员的四大难题,关键是解决他们的生活保障问题。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因人定策,分类救助”。
(一)将本地流浪乞讨人员纳入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属于城市居民户口的,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属于农村居民户口的,纳入农村特困户救助;符合五保供养政策的,给予五保供养待遇;属于未成年人的,在给予最低生活保障的同时妥善安排其接受教育;符合本区城乡重大医疗救助条件的,按规定给予医疗补助。例如:***街道办事处以前有十几个曾有过乞讨经历的困难户,区政府及时给他们办理了低保,并在生活、医疗、教育和住房等方面给他们提供了基本保障,使他们再也不愿外出流浪乞讨。
(二)对外地流浪乞讨人员妥善安置。对户口不在本区,属于痴呆傻和患有疾病且说不清户籍的,积极联系市救助站,通过市民政局送到福利院安置;对于户口属**市范围、本人要求回乡生活的,联系当地民政局,及时护送回乡;户口属**市以外的,统一安排其返乡。今年上半年,全区已安置外地流浪乞讨人员300余人。
(三)帮助有条件的流浪乞讨人员自食其力。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流浪乞讨人员也不乏身体健康、有劳动能力、自愿参加就业者,只是他们的劳动技能比较低下。根据这个状况,我们有针对性地挖掘适合他们特点的就业岗位,一些苦累脏的工作,一般人不愿意干,把流浪乞讨人员进行简单培训,安排到这些岗位,既稳定了社会秩序,又使他们生活有了着落。例如***街道办事处安排了一支由流浪乞讨人员组成的废品回收队,统一在派出所备案、统一分配楼院、统一将废品回收到指定地点,效果很好。目前,我区共有30多名流浪乞讨人员走上了物业管理、保洁清扫、家庭保姆等工作岗位。比较知名的是一位名叫**的男子,之前因为受骗,不好意思回家而成为流浪汉,在**流浪了一段时间被送到**市救助站。我们了解情况后主动把他接过来,认真进行了上岗培训,并把他推荐到一家知名饮食公司**啤酒广场工作。经过个人的努力,现在,**已经从一名流浪汉一跃而成为该广场物业项目部经理。(以
上几点为主要做法)
通过以上工作,全区的流浪乞讨人员减少了,强讨强要的现象减少了,以乞讨为业的行为减少了。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立足于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努力探索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新路子。(下一步打算)
以上总结属于通路性质,可以说是一个模式。好处在于很多人写、读、用,弊端是落于俗套,给人印象不深,不能直截了当地表达意思。下面,介绍一种写法,也许别人早已采用(如果是这样的话算我班门弄斧),效果不错。
1.与上面一样。省略。
2.直接写运行模式:由哪些构成因素,每个构成因素是什么。这样让读者一看题目就被吸引,有耐心读下去,比较独特、新颖,能够抓住人心。
3.政府在该项工作中的作用。该项工作中政府干了些什么,怎么样。作用无非是提供信息、提供服务等。
4.该项工作的推进措施。在推进工作中,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无非是三个层面:试点、分工协作、社会参与等。
下面是例文:
居家养老为主 社区养老为辅 机构养老为补充
构建多层面的城区社会化养老新格局
**区是**省委、省政府所在地,也是**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2005年,全区常住人口98.5万,其中60岁以上9万人,占总人口的9.1%,老年人口平均增长率在3.2%以上。为了应对和破解人口日趋老龄化形势下的社会养老问题,**区从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入手,以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加强管理等为主要手段,通过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组建社区托老站、规范社会养老机构管理等措施,率先在**省构建了新型城区社会化养老体系的基本框架,深受辖区广大居民欢迎,引起省内各界广泛关注,取得明显社会效果。基本做法如下:
一、**区城区社会化养老的运行模式:以居家养老为主,以社区养老为辅,以社会机构养老为补充
**区开展城区社会化养老的主要着眼点是现实形势和群众需求。针对当前大部分老年群众养老不离家的传统观念,我们强调养老工作要以居家养老为主要形式;针对当前社区已经成为老年群众主要活动区域的新形势,我们强调养老工作必须以社区为重要依托;针对当前政府在资金、人员投入方面精力的局限性,我们强调养老工作还应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
(一)建立“家庭养老院”,以老年家庭为依托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居家养老的服务对象主要是60岁以上老人。我们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建立专门的养老服务队伍,对生活在社区里的老人,分门别类地定时上门提供生活照料、家务家政、康复保健、文化娱乐等方面服务。服务方式分为两种:一是对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和无人照料的孤寡老人实行政府全额买单,提供无偿服务。其中60岁-70岁的孤寡老人,每天提供1小时上门服务;70-80岁的孤寡老人,每天提供2小时上门服务;8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每天提供3小时上门服务。二是对除孤寡老人以外的其他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采取政府补贴一半,服务对象支付一半的形式。目前政府每小时付酬6元。服务内容包括基本服务和专业服务两种。基本服务包括提供一日三餐饭菜采购、烹饪、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等各种日常生活需求;专业服务包括提供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服务,不仅要满足于让老人吃好、住好,还要满足老人在康复、护理、精神等深层次需求。居家养老服务开展后,在我区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老人含着泪对我们讲,感谢政府给他们送去了“好女儿”、“好儿子”。
(二)建立“社区养老院”,以社区托老站为依托开展社区养老服务。**区共有社区171个。2002年以来,我们实施社区建设“三个一工程”,先后投入资金4600多万元,在各社区建
设了社区活动室、图书室、卫生服务站等场所,并对各社区硬件设施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这为社区养老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我们实施“和谐社区建设跨越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开始在全区建设社区托老站。社区托老站在资金投入上,以政府为主,同时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在经营运作上,采取政府补贴和低偿收费相结合的形式,向社区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提供日托、就餐、康复、休闲娱乐、学习等服务,让大部分行动方便的老年人走出小家庭,融入社区大家庭,促进了社区和谐。在人员配备与管理上,以专业服务人员为主、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志愿者为补充,注重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服务质量。社区养老的形式不仅有效地利用了社区内各种资源,同时也推动了社区建设向纵深层面的迈进。
(三)建立“社会养老院”,以社会机构为依托开展社会养老服务。“未老先富”条件下社会化养老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是大部分老年人传统家庭养老思想根深蒂固,对自己的家庭和居住环境产生依恋情感,一般不愿意轻易离开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网络,这导致了社会养老机构的生命力和活力往往不足。但是同时,政府财力有限、精力有限,社会养老机构又不可或缺。针对这个特点,我们对社会养老机构一手抓扶持、一手抓规范。一是对兴建的养老机构在审批、各种手续办理等方面给予最大优惠,对有关手续费用给予减免,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种福利性养老机构。二是对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服务机构实行免税政策,加大对其宣传力度,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鼓励各种社会资源参与。三是严格按照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福利机构管理的有关规定,规范管理,加强监督,确保老年群众的合法权益。目前辖区内有敬老院3所,民办老年公寓7家,安置老人520余人。
二、**区城区社会化养老中的政府作为:搭建“三个平台”、建立“三项机制”
**区十分注重政府在城区社会化养老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型政府职能,从政策、资金、服务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一)积极搭建信息、服务、就业三个平台
一是搭建信息平台。我们对辖区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了摸底,根据不同情况,建立了“空巢”家庭、独居老人、病残老人、高龄老人信息库,将他们的生活习惯、健康状况、家庭情况、子女联系方式、希望得到的服务项目等相关资料输入电脑,一户一档,实施动态管理。同时,将社区各种服务资源、服务工作人员等分类输入**区社区服务网,在全区统一调配、统一使用。
二是搭建服务平台。我们邀请专家对养老服务人员进行了专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老年心理学、老年人起居护理常识、家常烹饪、家居保洁、病人护理等知识。建立了家庭养老服务中心,接受需求登记、服务咨询以及投诉,确保服务质量。实行跟踪服务制度,对接受服务的老年人和服务人员统一建立档案,定期征求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水平,提高服务质量。
三是搭建就业平台。我们在选择服务人员时,强调尽量以下岗失业人员为主,对其进行培训后上岗。这一做法开辟了新的就业渠道,促进了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发展,引到了一举两得之效。
(二)建立政策支持、资金投入、行业管理三项机制
一是建立政策支持机制。区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通知》、《和谐社区建设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明确要求全区各级把社会化养老工作提上重要日程,明文规定了社会化养老工作的各种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既为整体工作的开展明确了方向,又极大地激发了基层的积极性。同时,进一步规范了社会养老机构在简化审批程序、完善服务管理、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规章制度。
二是建立资金投入机制。首先,将为“空巢老人”购买服务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按照人口比例拨给民政部门。今年区财政预算投入100万元。其次,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
从今年开始,要用三年时间使全区老年活动室、卫生服务站等社区用房面积达到400平方米以上,区政府每年拿出300万元用于奖励。再次,加大对社区托老站所的扶持力度,在场地选择、手续办理等方面给予优惠;对社会养老机构免征各种税费。
三是建立行业管理机制。我们下发了《关于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的实施方案》,成立了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监督员队伍,开展服务质量跟踪和服务需求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调整服务人员和服务内容,实行动态管理。我们为服务工作人员建立诚信档案,详细登记家庭住址、家庭关系等信息,以消除老人家庭的各种顾虑。我们定期开展评议活动,由老人对工作人员进行满意度测评,对于连续三次满意度在60分以下的工作人员,坚决予以辞退。我们还公布了监督热线电话,随时接受服务对象投诉。
三、**区城区社会化养老的推进措施:循序渐进、分工协作、整合资源
(一)循序渐进——试点先行、分步推进。在服务类别上,我们强调首先从目前急需的居家养老服务抓起、从需求最迫切的群众抓起,然后在社区养老中探索规范化的经营管理机制,再向社会养老机构延伸。在组织实施上,我们强调从经济条件好的街道和社区抓起,逐步在全区推广。
(二)分工协作——民政牵头、条块配合。系统的组织领导体系是社会化养老工作开展的必要保障。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区、街道(镇)、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管理体系和服务实体组织(**区爱心服务队),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在这个体系中,区民政部门是社会化养老服务的主管部门,负责对养老服务进行宏观调控,制定有关政策和进行综合协调,以及养老服务资金进行拨付。街道是居家养老服务和社区养老服务的具体组织者,负责做好服务统计、制定各种规范制度、开展服务评估、监督服务质量以及结算服务费用、托老站日常管理等。服务机构面向老年人直接开展面对面的服务,在民政部门的具体指导和管理监督下开展服务工作。部门和社会机构根据各自不同的职责与分工,共同做好推进工作。
(三)整合资源——政府为主,社会参与。在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初始阶段,要想保证其正常运行,必须以政府投入为主要方式,同时应高度重视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我们目前在社会化养老中的资源整合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政府资源,包括社区活动场所、医疗卫生机构等,属于免费性质。二是公共单位资源。包括大型操场、医院、食堂、娱乐场所等设施,属于低偿和无偿性质。三是居民个人资源。包括居民图书等居民个人资源。
以上是**区社会化养老工作的基本概况,一些做法、措施还处于探索阶段。我们将按照民政部的统一部署,继续加强领导力量,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创新步伐,不断完善新型社会化养老模式,造福辖区老年群众。
如何写好典型经验材料?
经验材料写作包括以下几部分:
(1)标题。有多种写法,通常是把典型经验高度集中地概括出来,一般不采用公文标题的写法。这种集中概括出来的标题,既包含正文中各部分典型经验的内容,又不是这些内容的简单重复,可以说就是典型经验的主题。
(2)开头。一般是展示典型经验的背景材料和突出的成果。背景材料包括典型的自然情况、社会背景等,既要写出典型经验出现的环境,又不要冗长、罗唆。成果,要概括写出最为突出之点,并尽可能与背景材料相映衬。有的也把成果放在材料的尾部来写,这要根据具体材料安排。
(3)主体。对典型经验的具体展开,是典型经验材料的核心部分。写作这部分内容,一般是从总体上把典型经验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分成几个部分。几部分都是紧紧围绕标题,服务于标题,说明标题;各部分之间要有内在联系,但不能互相重复,互相包含,要相对独立地处在一个统一体内。
一般来说,这部分内容的表述,应当既要有思想,又应有具体做法或实例,既要有面上的综合,又应有点上的说明,最好还要有一些必要的数字。
写作先进典型材料,应当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事实必须真实、可靠。先进典型材料的先进事迹是否真实,直接关系到先进典型的生命力。只有绝对真实才能使先进典型真正具有教育人、鼓舞人的作用。因此,凡是材料中反映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一定要认真核对清楚,不允许有半点虚假、拔高或拼凑及张冠李戴的情况,不能把道听途说、未经核实的“先进事迹”和“经验”写入材料。如果确实一时难以搞清楚,宁可暂时不写,也不能勉强凑数。
(2)观点和提法要分寸恰当。在叙述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和经验时,要注意摆正先进典型和其他群众、集体的关系。许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的事迹,都不是单枪匹马干成的,是与周围群众和其他集体、单位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因此,讲先进典型的事迹、经验,一定要注意切不可讲那些脱离群众、脱离整体观念的过头话。否则,就不能起到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
(3)文字要朴实、简明。整理先进典型材料,主要是通过实实在在的事实说话。这就要求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一定要善于选择那些实在、贴切的词语。不要过多选用做修饰成分或言过其实的形容词。不要讲空话、套话,硬拉架子做文章。话要说得简洁明了,凡是能用较少的话把事情说清楚的,就不要把话拉长。
第三篇:典型经验材料的写法
典型经验材料的写法
典型经验材料是党政军机关为了表彰先进、传播事迹、交流和推广各种经验所写的文字材料。这类材料的写作是各类机关、团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文体之一,其材料质量高低,是衡量一级政治机关写作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但在部队调查了解中发现,师团机关和基层中,一些干部的文字能力较弱,只能应付要求较低的一般文字材料,对于要求较高的典型经验这样的大材料,往往感到无从下手。这与当前急需用典型经验来推动军事斗争准备向纵深发展的时代需要很不相称,如何帮助政工干部攻克典型经验材料写作的瓶颈,促进政工干部岗位写作水平向纵深发展,研究典型经验材料的写作规律,帮助初学者掌握经验材料的写作技巧显得十分重要。
一、典型经验材料构成的内在规律
(一)典型经验材料的写作难点
经验,是人们针对某一实践活动,通过对成功因素的分析和研究,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归纳概括出来的做法、体会、规律。反映上述具有指导性、代表性的做法、体会、规律的文字材料称之为典型经验材料。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写作典型经验材料难也就难在对规律的揭示上。主要表现在:一是不知道典型经验材料有什么内在规律;二是不知道如何使总结出来的经验更具有指导 性;三是对如何提炼经验观点感到无从下手;四是对选取的经验实例怎样更具有典型性把握不准。
(二)典型经验材料的内在结构形式
我们在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并且阅读、分析大量的典型经验材料后,发现典型经验材料像议论文离不开论点、论据、论证这三要素一样,也有反映其内在规律的三个要素。
(三)“三要素”是快速驾驭典型经验材料的金钥匙
在经验材料中,无论是文章的前言、主体还是结尾都离不开经验观点、经验解说、经验实例这三个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经验观点是“灵魂”、是“统帅”;经验解说是“桥梁”,连接着经验观点和经验实例,对经验观点起理性说明和解释作用;经验实例是“证人”,对经验观点起证实作用。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从这三个基本要素切入,通过层层剖析,就可以把握典型经验材料内在规律,从而帮助初学者找到一把快速驾驭典型经验材料的金钥匙。下面就从这三个基本要素入手,探讨典型经验材料的写法。
二、注重指导性,提炼好经验观点
凡是写过经验材料的同志都有这样的体会,最费心思的就是提炼经验观点,因为它既要有时代气息,又要有思想深度,还要体现个性特征,在文章中它又是点睛之笔,一旦观点提炼出来了,典型经验材料的写作也就完成了一半。对于初写经验文章的同志来说,提炼经验观点更是一件头痛的事,不是观点不鲜明,就是“缺胳膊少腿”。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一)宏观上要把握指导性,走出评功摆好的误区
占有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后,在确定经验观点时,不仅要表现出“点”上的新招,关键是宏观上要有“面”的需要,着重看它有没有指导意义,否则就会使典型经验材料陷入为典型本身“评功摆好”的怪圈,因为推广经验是为了指导工作的。那么在提炼经验观点时,宏观上如何把握指导性呢?
简单地说,就是在写某一篇典型经验材料时要先调查了解,弄清它同类的单位或个人在这个问题上共性要求和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再去了解典型本身,调查研究在典型身上是如何有针对性地回答上面所提出的问题。具体地说,一要紧扣时代脉搏。采写典型经验材料,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提炼出有时代意义,满足时代需求的经验观点,以推动社会发展。二要体现上级精神。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规章制度是大家共同遵守的,这是共性要求,哪个单位执行效果好、成效大,推广出来指导性无疑很强。三要抓住个性特征。指导面上的经验,关键还要点上过硬。我们要着眼于执行上级精神过程中呈现出的共性问题,找出我们单位或个人是如何结合实际解决这些问题的,使之表现出鲜活的个性色彩。四要具有推广价值。推广经验不是推广成绩,不是为典型评功摆好,而是推广典型取得成绩的灵魂——经验之所在,方法之所在。而这种经验还要对别人有指导意义,从中得到启示,值得借鉴。否则经验再好,也只是摆不到桌面上的“土”办法。
(二)微观上注重操作性,掌握好经验观点的提炼方法 典型经验材料的主体多为向心式结构,在宏观上把握指导性原则的前提下确定好总的经验观点后,围绕着总的经验观点就形成一个独特的“经验场”,即围绕一个中心(总经验观点)从不同角度(具体经验观点)进行辐射。其基本写法大都是在提炼出总经验观点的前提下,再提炼出若干具体的经验观点,作为文章层次标题或层次提领句。如何提炼这些经验观点,不是一两句话能讲清楚的,必须下一番苦功夫去“悟”。通过分析研究,我们发现经验观点有其一定的构成规律,只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就可以帮助初学者快速提炼出经验观点。
1.明确经验观点提炼的基本方向。提炼就是通过对事物的分析、归纳、概括,从表象的东西中寻找出本质,从个别的东西中推导出普遍,把实践的东西上升为理论,把零散的做法化成为系统的经验,使事物更具思想性和指导性。就经验观点的提炼来讲,其思维方向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提炼一种做法。“做法”是经验型典型材料写作的关键。“做法”就是经验,使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做法,是正面经验;导致实践活动失败的做法,是反面经验,即教训。适时推出一些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法,是增强典型经验指导性的重要手段。提炼做法要注意与成效和体会相结合,使做法有支撑点。二是提炼一种作风。从经验中提炼出工作作风,让人们不仅学到工作方法,重要的是透过工作方法,学到一种工作作风,起到长远的作用。如一篇经验材料中,总结出“身到心到,眼到手到,说到做到”的经验,揭示了他们深入实际,抓好 落实的良好作风,不仅念起来朗朗上口,而且针对性很强。三是提炼一种精神。从典型经验所能体现的精神来概括经验观点,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提炼,它能起到鼓舞士气,激励人心,唤起大众,催人向上的作用。如“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2.探寻经验观点的常见模式。经验即“方法”,表现在经验观点上有一定的构成特点,把握这些固有的结构形式,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提炼出经验观点。具体地说,以某项工作具体做法为中心,提炼经验观点的基本形式有以下几种:
(1)“方法目的型”经验观点。经验材料主要是通过介绍某种做法达到某种目的,体现在经验观点上,前半句介绍具体做法,后半句说明这样做达到的目的。例如:“借助多方力量,维护官兵权益”。“借助多方力量”是方法,“维护官兵权益”是目的。目的达到后就转化为成效,其经验观点又演变为“方法成效型”经验观点:“在后进战士身上倾注满腔热情,使„废铁‟炼成了„钢‟”。
(2)“目的方法型”经验观点。与上面相反,前半句交待要达到的目的,后半句介绍达到这一目的的方法或措施。这类经验观点又分两种形式。一是直接交待目的。如“履行新使命新要求,注重提高官兵驾驭新装备的能力”。二是间接交代目的。先指出问题或特点,然后交代解决这一矛盾和问题的方法措施。如“针对一些干部关注的热点受市场浪潮牵引,保卫海疆的职能意识淡化的问题,把党性、责任、使命的口号叫得很响”、“针对市场经 济条件下官兵价值趋向多元化的特点,注重强根固本,打牢„严‟的思想基础”。三是“成效方法型”经验观点。与此相对应,效果出现后,目的变为成效。如“计划落实,列入了重要项目”、“工作落实,摆在了重要地位”。四是“要求方法型”经验观点。如“不以权力而自傲,用人格力量感化人”。
(3)“做法型”经验观点。“做法”是典型经验材料写作的关键。在提炼经验观点时,要简洁明快交代做好工作的方法,一般处于经验文章的各个分层次中。如某团通过建立抓落实责任制,使基层建设取得全面进步的经验中提炼出“责任到人”、“责任到位”、“责任到底”的“三到”做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这种做法型经验观点要突出个性,寻求特色,不能总是落入“抓认识、抓制度、抓领导”等“三抓”、“五搞”的一般概括中,要富有变化。如《用先进思想教育人,在提高战斗力上下功夫》一文的经验观点,没有直接写抓认识提高,抓坚持标准,抓骨干培养,而是提炼成 “小中见大,积极引导,克服不利于战斗力成长的因素”、“就近想远,从严要求,力求在未来战场上过硬”、“以老育新,刻苦磨炼,为战旗增添新的光辉” 的经验观点,很有新意,指导性也增强了。
(4)认识体会型经验观点。典型经验材料写作的基本要求,在于成功“做法”中揭示出规律性的认识,使经验具有全局性、普遍性的指导意义。一般用因果、条件、假设关系式来分析,常用的关联词有:“是”、“只有……才能”、“必须”。如“搞好精神文明 建设,是推动连队全面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只有不断提高政治机关干部的素质,才能发挥出政治工作的生机和活力”,“按纲建连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工作思路”等。
另外,还有作用成效型、认识成效型等等,在提炼经验观点时还要注重“变化”,如“严格标准——由松散走向正规”。经验观点就其表现形态经常出现同一字头反复出现以示强调工整对仗,在此不一一说明。明白经验观点有其一定的结构形式,对于初学者可以对照模式进行模仿,少走弯路,快速提炼出经验观点。
三、深刻理性分析,写好经验解说
从前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经验解说是经验观点和经验实例之间的过渡句,通过对经验观点所作必要解释和说明,展现出令人信服的理性认识后引出事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经验解说有时是对开展工作的原因、目的、依据作必要解释,有时是对采取的方法措施作适当说明,缺少了这一步,它的理论性就不完整,因而影响经验文章的说服力。典型经验材料正是因为有了经验解说,才从感性认识进一步上升到理性高度,进而更好地揭示出工作的规律,所以说它是典型经验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经验解说的说理方式
在经验材料写作中,正是通过经验观点统领经验解说,经验解说解释、说明经验观点,增强了经验文章的理性色彩。具体说来,经验解说的说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从背景、依据中陪衬观点。说明开展工作基本状况、采 取举措的依据和原则,使总结出来的经验更符合“上级精神”,更具有说服力。一般放在文章各层次的前言部分。
2.从工作缘由中阐明观点。在介绍经验前,先把为什么要开展这项工作,出于什么原因,达到何种目的说清楚,这样不仅便于介绍工作,而且会引起读者的重视和兴趣。这种说理方法一般处在文章各层次的开端处。
3.从概括做法中说明观点。为了介绍经验,一般都要概括介绍工作中采取的一些步骤、措施、方法和具体做法。有些经验文章通过这种做法性经验解说就可以说明观点,有的还需在这种做法性解说后面再结合具体事例说明观点。这种方式在经验材料中占的比例较大,一般处在文章各层次中部。
4.从作用成效中证实观点。在运用措施方法后,介绍发挥的作用,取得的成绩和达到的效果,以此证实这种经验的正确性,它一般处于经验材料的前言或各层次的结尾部分。
(二)经验解说在说理中应注意的事项
经验解说是一种理性的剖析,不同于泛泛议论,说些众所周知的套话,不能给人以任何启示。
1.不要把经验解说写成简单的“题解”。有的经验观点比较好理解,就不必再作简单的解释说明,以免造成重复。如经验观点 “坚持团结,形成合力”。就不必解释“人心齐,泰山移,力量分散就形不成合力……”可直接概括介绍坚持团结,形成合力的做法,以做法性解说来说明观点。
2.经验解说要富有起伏和变化。经验观点确立以后,经验解说如何进入,有人习惯用“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认识到”。这样的进入,用多了显得过于呆板,还让人产生人为制作的印象,从而影响典型经验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起草典型经验材料时,动笔前要认真考虑几个层次的进入写法,是从开展工作的原因、目的、背景、依据说起,还是从概括做法说起,在表述上要讲究多样化,富有起伏和变化,使经验材料更富有生动的色彩。
四、力求选材典型,用好经验实例
经验实例就是说明和证实经验观点的实际的工作事例以及有关工作成效的依据。正如议论文离不开论据一样,经验材料也缺少不了经验实例。但经验实例不能像议论文中的论据那样可以海阔天空,旁征博引,经验实例仅限于自己当前做的实际工作事例和依据。无论选择什么事例,都要力求新颖、生动。尽可能选择新近发生的事,或用新角度挖掘出来的给人耳目一新的典型实例。
(一)选用经验实例的方法
在典型经验材料中,选择经验实例一定要具有典型性。因为典型实例不仅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具有强大的说服力,而且能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代表事物的发展方向。但是选用典型实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它像沙里淘金,需要占有丰富的材料,从中认真鉴别和提取,研究其本质属性才能获得。寻求实例典型性 的常见方法有:
1.突出时代特色,选择重大的典型实例。这种实例不仅具有浓厚的时代特色,而且让人一看就有震憾人心的效果,说服力、感染力很强。如全国杰出青年海军优秀舰长柏耀平,他上天能驾机,入海能操舰,展现了用现代高科技知识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起来的新一代军人的形象。选择这样的典型实例不仅具有时代特色,而且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2.选择最佳角度,从平凡事例中找出不平凡的实例。上天能驾机,入海会操舰,这样的重大典型实例一般是很少见的。平常人只能做些平常事,但我们可以从平凡事例中选择最佳角度,展现出不平凡的思想及精神境界来表现其典型性。如会用电脑打字很平常,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来思考,人类进入新世纪不是要重新学会写字、重新学会说话、重新学会走路吗?那么把会用电脑打字看作是领取进入新世纪的通行证,让人耳目一新。因为事例就象“多棱镜”,从每个侧面看都能折射出不同的光泽来。所以说在选择事例上,要按照经验观点的要求找准角度,选出有个性的实例来证实经验观点,以达到最佳效果。
3.科学概括,从众多事例中归纳出有说服力的实例。如果既没有重大的典型实例,又不能从平凡事件中找出最佳角度的实例,那么可以通过归纳的方法寻求典型性。个别的、零散的实例并不能说明问题,但是可以紧紧围绕经验观点,从众多事例中归纳出很有说服力的实例。如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但他几十 年如一日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就不简单了。
4.排除争议,发现被假象掩盖的闪光实例。有些工作事例成绩与问题同在,正因为有问题存在而不被人认可,从而掩饰了它的典型性;一个人也是这样,缺点往往是优点的影子,如他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具有开拓精神,很可能给人留下不够稳重的印象,但只要他缺点不影响优点的发挥,我们就不能否定这个人,而要充分肯定他的成功之处。这就需要我们用辨证的眼光来看它的成绩是不是主流,对工作的开展有没有推动作用,如果成绩是主流,对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就要沙里淘金,充分挖掘出它的闪光点,找出其中具有积极意义的典型实例。
(二)选择典型经验实例的注意事项
1.服从经验观点,防止脱节。选用典型实例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扣紧经验观点,使经验实例与经验观点紧密结合。不能闭门造车,先想观点,再找例子,没有合适的例子就乱扭角度,使经验实例与经验观点脱节,造成经验失真。
2.确保真实准确,防止虚构。真实是典型经验材料的第一生命。无论是用事例、数例或有代表性的话作为实例,都必须确凿、真实。对于不能肯定的实例要反复调查、核实,切不可为了实例的典型去编造,去合理想象。材料不真实,贻害无穷。我们在选取经验实例时还要经得起历史检验,防止过分突出典型而产生的副作用,不利于典型经验的宣传和推广。
3.力求简洁精当,防止冗长。经验实例典型意义决定于“质”,不取决于“量”。实际写作时,要求我们从本质上去认识实例的意义,不繁杂地记叙事例的过程,也不堆砌事例,而是要用简洁精当的语言表达出经验实例的典型性、成效性,根据经验观点的需要精选实例,以一当十。
第四篇:经验材料的写法
经验材料的写法
岁末年初,经验材料又多起来。如何写好经验材料?一般来说,经验性总结的写法大致是:
1.基本情况介绍。包括地理位置、概况、采取措施及取得成效(属于高度精炼、几句话总结完)。要求开门见山,属于文章的眼睛,别人看后就对本文介绍什么有个大概的印象。
2.主要做法。做了哪些工作,采取了什么措施等,一般包括加强领导、强化宣传、针对性措施等,属于文章的身体。这部分要求题目一定要新颖、对称、能够很好地总结下面要表达的意思——别人看主要看题目,内容基本不看。
3.存在问题。这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因为强调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客观存在的东西,空、大。一般来说像宣传不够、关心不够等客套话不要写——为什么不到位,这说明你工作没有做到家。
4.下一步打算。和第三部分一样,一般情况下没有新意。
例文:
完善体系 创新机制
——积极探索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新方法
流浪乞讨人员处于社会的边缘和底层,加强对他们的救助与管理,既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省委、省政府所在地,总面积24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8万,流动人口30万,是**市乃至**省的窗口。(基本情况介绍)由于辖区面积大、流动人口多、地段繁华,流浪乞讨人员比较集中。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国务院《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在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中推进救助机构网络化、救助管理社会化、救助服务多样化,探索出了一套以社区为基础、以机制为保障、以安置为重点的救助管理办法,(主要做法浓缩)有力地保障了辖区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了良好的市容环境和社会秩序。(取得成绩)主要做法如下:
一、完善体系,健全机构,建立系统化的救助管理网络
为了保证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区十分注重组织机构的落实和条块之间的协调配合。
(一)构建了区、街道、社区三级救助网络。全区建立区级救助管理站1个、街道救助管理所12个、社区救助管理点148个,与市政府救助站自上而下形成了一个功能完整的救助系统。其中,区救助管理站由财政拨款,民政局专人负责,指导协调全区流浪乞讨人员的接收、救助、教育和转送。街道救助所由居民科长兼任所长,负责组织、协调所辖区域内的救助管理事务。社区救助点由社区主任负责,是整个救助网络中力量最强大的部分,成员包括社区干部、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巡防队员、楼栋长和离退休人员,主要承担对社区内流浪乞讨人员的巡视、告知、引导和临时性救助任务。此外,各街道办事处还在繁华地段、交通要道等重点区域建立了救助观察点,一旦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及时采取救助措施。
(二)营造了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区委、区政府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纳入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工作的政策措施,成立了由民政、公安、财政、卫生和执法等相关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协调解决救助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全区形成了民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街道社区具体落实的统一组织体系。
二、以人为本,依托社区,建立社会化的救助管理机制 流浪乞讨群体多属老、幼、残、弱、病,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白天流浪于市,夜晚散布于隐蔽之处,再加上其因心理上的自卑而不愿主动求助等因素,给救助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来关注、关心、关爱流浪乞讨群体,努力建立社会化的救助管理机制。
(一)把社区作为救助的主要平台。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在全区148个社区深入开展了救助管理工作进社区活动,以社区为单位,分片管理,力求将救助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城市的每个角落。各社区结合不同的情况,将巡防队员、楼栋长和广大低保人员动员起来,组建了专职救助队,队员轮流上岗,划片巡查,责任到人。目前,全区参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巡防队员已有1000多名、楼栋长1500多名、低保人员800多名。一些基础比较好的社区救助点还设立了触摸屏和专题网页,将政策法规、救助原则、救助程序、救助热线予以公开,方便群众查询。
(二)把社会作为救助的强大后盾。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救助活动中来,各街道办事处广泛招募辖区爱好公益事业的群众或在校学生,组织志愿者队伍,登记入库,动态管理,定期在周末和节假日协助开展救助政策宣传和街头救助工作,建立了一支庞大的以社区群众为主体、以广大志愿者为补充的救助队伍,全区各主要干道、重要场所、重点部位、人口密集区、流浪乞讨人员栖身地都安排了分包人员,救助工作做到了24小时不间断,重点部位不疏漏。
(三)把政府作为救助的主导力量。除了制订政策、强化指导、搞好协调之外,区政府和各个相关部门在整个救助工作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民政部门以各级救助站点为阵地开展救助;公安和行政执法部门将救助融入本职工作之中;卫生部门及时对救助对象进行病症医治;财政部门确保救助工作的资金投入;街道办事处在区政府的统一指导下积极主动地组织救助活动。今年上半年,我区***街道办事处投入200多万元,在辖区人员流量大、治安管理难、市容管理乱的区域安装了摄像探头,架设了光纤网络,建成了智能信息服务中心,主要担负治安防范监控、市容环境管理和社会救助三项任务。街道救助所工作人员随时可以在中心视屏上看到辖区各处情况,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立即进行救助,被社区群众誉为“千里眼”和“顺风耳”。该网络启用三个月就先后发现、救助街头流浪乞讨人员16名。
三、注重实效,分门别类,开展多样化的救助管理活动
食、住、穿、医是流浪乞讨人员的四大难题,关键是解决他们的生活保障问题。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因人定策,分类救助”。
(一)将本地流浪乞讨人员纳入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属于城市居民户口的,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属于农村居民户口的,纳入农村特困户救助;符合五保供养政策的,给予五保供养待遇;属于未成年人的,在给予最低生活保障的同时妥善安排其接受教育;符合本区城乡重大医疗救助条件的,按规定给予医疗补助。例如:***街道办事处以前有十几个曾有过乞讨经历的困难户,区政府及时给他们办理了低保,并在生活、医疗、教育和住房等方面给他们提供了基本保障,使他们再也不愿外出流浪乞讨。
(二)对外地流浪乞讨人员妥善安置。对户口不在本区,属于痴呆傻和患有疾病且说不清户籍的,积极联系市救助站,通过市民政局送到福利院安置;对于户口属**市范围、本人要求回乡生活的,联系当地民政局,及时护送回乡;户口属**市以外的,统一安排其返乡。今年上半年,全区已安置外地流浪乞讨人员300余人。
(三)帮助有条件的流浪乞讨人员自食其力。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流浪乞讨人员也不乏身体健康、有劳动能力、自愿参加就业者,只是他们的劳动技能比较低下。根据这个状况,我们有针对性地挖掘适合他们特点的就业岗位,一些苦累脏的工作,一般人不愿意干,把流浪乞讨人员进行简单培训,安排到这些岗位,既稳定了社会秩序,又使他们生活有了着落。例如***街道办事处安排了一支由流浪乞讨人员组成的废品回收队,统一在派出所备案、统一分配楼院、统一将废品回收到指定地点,效果很好。目前,我区共有30多名流浪乞讨人员走上了物业管理、保洁清扫、家庭保姆等工作岗位。比较知名的是一位名叫**的男子,之前因为受骗,不好意思回家而成为流浪汉,在**流浪了一段时间被送到**市救助站。我们了解情况后主动把他接过来,认真进行了上岗培训,并把他推荐到一家知名饮食公司**啤酒广场工作。经过个人的努力,现在,**已经从一名流浪汉一跃而成为该广场物业项目部经理。(以上几点为主要做法)
通过以上工作,全区的流浪乞讨人员减少了,强讨强要的现象减少了,以乞讨为业的行为减少了。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立足于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努力探索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新路子。(下一步打算)
以上总结属于通路性质,可以说是一个模式。好处在于很多人写、读、用,弊端是落于俗套,给人印象不深,不能直截了当地表达意思。下面,介绍一种写法,也许别人早已采用(如果是这样的话算我班门弄斧),效果不错。
1.与上面一样。省略。
2.直接写运行模式:由哪些构成因素,每个构成因素是什么。这样让读者一看题目就被吸引,有耐心读下去,比较独特、新颖,能够抓住人心。
3.政府在该项工作中的作用。该项工作中政府干了些什么,怎么样。作用无非是提供信息、提供服务等。
4.该项工作的推进措施。在推进工作中,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无非是三个层面:试点、分工协作、社会参与等。
下面是例文:
居家养老为主 社区养老为辅 机构养老为补充
构建多层面的城区社会化养老新格局
**区是**省委、省政府所在地,也是**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2005年,全区常住人口98.5万,其中60岁以上9万人,占总人口的9.1%,老年人口平均增长率在3.2%以上。为了应对和破解人口日趋老龄化形势下的社会养老问题,**区从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入手,以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加强管理等为主要手段,通过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组建社区托老站、规范社会养老机构管理等措施,率先在**省构建了新型城区社会化养老体系的基本框架,深受辖区广大居民欢迎,引起省内各界广泛关注,取得明显社会效果。基本做法如下:
一、**区城区社会化养老的运行模式:以居家养老为主,以社区养老为辅,以社会机构养老为补充
**区开展城区社会化养老的主要着眼点是现实形势和群众需求。针对当前大部分老年群众养老不离家的传统观念,我们强调养老工作要以居家养老为主要形式;针对当前社区已经成为老年群众主要活动区域的新形势,我们强调养老工作必须以社区为重要依托;针对当前政府在资金、人员投入方面精力的局限性,我们强调养老工作还应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
(一)建立“家庭养老院”,以老年家庭为依托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居家养老的服务对象主要是60岁以上老人。我们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建立专门的养老服务队伍,对生活在社区里的老人,分门别类地定时上门提供生活照料、家务家政、康复保健、文化娱乐等方面服务。服务方式分为两种:一是对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和无人照料的孤寡老人实行政府全额买单,提供无偿服务。其中60岁-70岁的孤寡老人,每天提供1小时上门服务;70-80岁的孤寡老人,每天提供2小时上门服务;8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每天提供3小时上门服务。二是对除孤寡老人以外的其他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采取政府补贴一半,服务对象支付一半的形式。目前政府每小时付酬6元。服务内容包括基本服务和专业服务两种。基本服务包括提供一日三餐饭菜采购、烹饪、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等各种日常生活需求;专业服务包括提供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服务,不仅要满足于让老人吃好、住好,还要满足老人在康复、护理、精神等深层次需求。居家养老服务开展后,在我区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老人含着泪对我们讲,感谢政府给他们送去了“好女儿”、“好儿子”。
(二)建立“社区养老院”,以社区托老站为依托开展社区养老服务。**区共有社区171个。2002年以来,我们实施社区建设“三个一工程”,先后投入资金4600多万元,在各社区建设了社区活动室、图书室、卫生服务站等场所,并对各社区硬件设施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这为社区养老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我们实施“和谐社区建设跨越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开始在全区建设社区托老站。社区托老站在资金投入上,以政府为主,同时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在经营运作上,采取政府补贴和低偿收费相结合的形式,向社区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提供日托、就餐、康复、休闲娱乐、学习等服务,让大部分行动方便的老年人走出小家庭,融入社区大家庭,促进了社区和谐。在人员配备与管理上,以专业服务人员为主、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志愿者为补充,注重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服务质量。社区养老的形式不仅有效地利用了社区内各种资源,同时也推动了社区建设向纵深层面的迈进。
(三)建立“社会养老院”,以社会机构为依托开展社会养老服务。“未老先富”条件下社会化养老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是大部分老年人传统家庭养老思想根深蒂固,对自己的家庭和居住环境产生依恋情感,一般不愿意轻易离开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网络,这导致了社会养老机构的生命力和活力往往不足。但是同时,政府财力有限、精力有限,社会养老机构又不可或缺。针对这个特点,我们对社会养老机构一手抓扶持、一手抓规范。一是对兴建的养老机构在审批、各种手续办理等方面给予最大优惠,对有关手续费用给予减免,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种福利性养老机构。二是对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服务机构实行免税政策,加大对其宣传力度,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鼓励各种社会资源参与。三是严格按照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福利机构管理的有关规定,规范管理,加强监督,确保老年群众的合法权益。目前辖区内有敬老院3所,民办老年公寓7家,安置老人520余人。
二、**区城区社会化养老中的政府作为:搭建“三个平台”、建立“三项机制”
**区十分注重政府在城区社会化养老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型政府职能,从政策、资金、服务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一)积极搭建信息、服务、就业三个平台
一是搭建信息平台。我们对辖区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了摸底,根据不同情况,建立了“空巢”家庭、独居老人、病残老人、高龄老人信息库,将他们的生活习惯、健康状况、家庭情况、子女联系方式、希望得到的服务项目等相关资料输入电脑,一户一档,实施动态管理。同时,将社区各种服务资源、服务工作人员等分类输入**区社区服务网,在全区统一调配、统一使用。
二是搭建服务平台。我们邀请专家对养老服务人员进行了专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老年心理学、老年人起居护理常识、家常烹饪、家居保洁、病人护理等知识。建立了家庭养老服务中心,接受需求登记、服务咨询以及投诉,确保服务质量。实行跟踪服务制度,对接受服务的老年人和服务人员统一建立档案,定期征求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水平,提高服务质量。
三是搭建就业平台。我们在选择服务人员时,强调尽量以下岗失业人员为主,对其进行培训后上岗。这一做法开辟了新的就业渠道,促进了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发展,引到了一举两得之效。
(二)建立政策支持、资金投入、行业管理三项机制
一是建立政策支持机制。区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通知》、《和谐社区建设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明确要求全区各级把社会化养老工作提上重要日程,明文规定了社会化养老工作的各种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既为整体工作的开展明确了方向,又极大地激发了基层的积极性。同时,进一步规范了社会养老机构在简化审批程序、完善服务管理、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规章制度。
二是建立资金投入机制。首先,将为“空巢老人”购买服务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按照人口比例拨给民政部门。今年区财政预算投入100万元。其次,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从今年开始,要用三年时间使全区老年活动室、卫生服务站等社区用房面积达到400平方米以上,区政府每年拿出300万元用于奖励。再次,加大对社区托老站所的扶持力度,在场地选择、手续办理等方面给予优惠;对社会养老机构免征各种税费。
三是建立行业管理机制。我们下发了《关于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的实施方案》,成立了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监督员队伍,开展服务质量跟踪和服务需求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调整服务人员和服务内容,实行动态管理。我们为服务工作人员建立诚信档案,详细登记家庭住址、家庭关系等信息,以消除老人家庭的各种顾虑。我们定期开展评议活动,由老人对工作人员进行满意度测评,对于连续三次满意度在60分以下的工作人员,坚决予以辞退。我们还公布了监督热线电话,随时接受服务对象投诉。
三、**区城区社会化养老的推进措施:循序渐进、分工协作、整合资源
(一)循序渐进——试点先行、分步推进。在服务类别上,我们强调首先从目前急需的居家养老服务抓起、从需求最迫切的群众抓起,然后在社区养老中探索规范化的经营管理机制,再向社会养老机构延伸。在组织实施上,我们强调从经济条件好的街道和社区抓起,逐步在全区推广。
(二)分工协作——民政牵头、条块配合。系统的组织领导体系是社会化养老工作开展的必要保障。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区、街道(镇)、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管理体系和服务实体组织(**区爱心服务队),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在这个体系中,区民政部门是社会化养老服务的主管部门,负责对养老服务进行宏观调控,制定有关政策和进行综合协调,以及养老服务资金进行拨付。街道是居家养老服务和社区养老服务的具体组织者,负责做好服务统计、制定各种规范制度、开展服务评估、监督服务质量以及结算服务费用、托老站日常管理等。服务机构面向老年人直接开展面对面的服务,在民政部门的具体指导和管理监督下开展服务工作。部门和社会机构根据各自不同的职责与分工,共同做好推进工作。
(三)整合资源——政府为主,社会参与。在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初始阶段,要想保证其正常运行,必须以政府投入为主要方式,同时应高度重视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我们目前在社会化养老中的资源整合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政府资源,包括社区活动场所、医疗卫生机构等,属于免费性质。二是公共单位资源。包括大型操场、医院、食堂、娱乐场所等设施,属于低偿和无偿性质。三是居民个人资源。包括居民图书等居民个人资源。
以上是**区社会化养老工作的基本概况,一些做法、措施还处于探索阶段。我们将按照民政部的统一部署,继续加强领导力量,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创新步伐,不断完善新型社会化养老模式,造福辖区老年群众。
如何写好典型经验材料?
经验材料写作包括以下几部分:
(1)标题。有多种写法,通常是把典型经验高度集中地概括出来,一般不采用公文标题的写法。这种集中概括出来的标题,既包含正文中各部分典型经验的内容,又不是这些内容的简单重复,可以说就是典型经验的主题。
(2)开头。一般是展示典型经验的背景材料和突出的成果。背景材料包括典型的自然情况、社会背景等,既要写出典型经验出现的环境,又不要冗长、罗唆。成果,要概括写出最为突出之点,并尽可能与背景材料相映衬。有的也把成果放在材料的尾部来写,这要根据具体材料安排。
(3)主体。对典型经验的具体展开,是典型经验材料的核心部分。写作这部分内容,一般是从总体上把典型经验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分成几个部分。几部分都是紧紧围绕标题,服务于标题,说明标题;各部分之间要有内在联系,但不能互相重复,互相包含,要相对独立地处在一个统一体内。
一般来说,这部分内容的表述,应当既要有思想,又应有具体做法或实例,既要有面上的综合,又应有点上的说明,最好还要有一些必要的数字。
写作先进典型材料,应当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事实必须真实、可靠。先进典型材料的先进事迹是否真实,直接关系到先进典型的生命力。只有绝对真实才能使先进典型真正具有教育人、鼓舞人的作用。因此,凡是材料中反映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一定要认真核对清楚,不允许有半点虚假、拔高或拼凑及张冠李戴的情况,不能把道听途说、未经核实的“先进事迹”和“经验”写入材料。如果确实一时难以搞清楚,宁可暂时不写,也不能勉强凑数。
(2)观点和提法要分寸恰当。在叙述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和经验时,要注意摆正先进典型和其他群众、集体的关系。许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的事迹,都不是单枪匹马干成的,是与周围群众和其他集体、单位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因此,讲先进典型的事迹、经验,一定要注意切不可讲那些脱离群众、脱离整体观念的过头话。否则,就不能起到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
(3)文字要朴实、简明。整理先进典型材料,主要是通过实实在在的事实说话。这就要求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一定要善于选择那些实在、贴切的词语。不要过多选用做修饰成分或言过其实的形容词。不要讲空话、套话,硬拉架子做文章。话要说得简洁明了,凡是能用较少的话把事情说清楚的,就不要把话拉长。
第五篇:典型经验材料的写法
典型经验材料的写法
写作典型经验材料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
1.标题。有多种写法,通常是把典型经验高度集中地概括出来,一般不采用公文标题的写法。这种集中概括出来的标题,既包含正文中各部分典型经验的内容,又不是这些内容的简单重复,可以说就是典型经验的主题。
2.开头。一般是展示典型经验的背景材料和突出的成果。背景材料包括典型的自然情况、社会背景等,既要写出典型经验出现的环境,又不要冗长、罗唆。成果,要概括写出最为突出之点,并尽可能与背景材料相映衬。有的也把成果放在材料的尾部来写,这要根据具体材料安排。
3.主体。对典型经验的具体展开,是典型经验材料的核心部分。写作这部分内容,一般是从总体上把典型经验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分成几个部分。几部分都是紧紧围绕标题,服务于标题,说明标题;各部分之间要有内在联系,但不能互相重复,互相包含,要相对独立地处在一个统一体内。
一般来说,这部分内容的表述,应当既要有思想,又应有具体做法或实例,既要有面上的综合,又应有点上的说明,最好还要有一些必要的数字。
一、典型材料的写作过程和要求
一、典型材料的写作过程
(一)调查了解,胸有成竹
典型材料的写作,也象其他文体一样,首先要调查了解。包括普遍调查、重点调查、专题调查、统计调查、个别调查、开会调查、当面调查、背后调查等。在写典型材料之前,主要调查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调查,了解典型的主体事迹。使典型事迹在作者的脑子里形成一个笼统的,然而又是美好的印象,从而产生对典型热爱的感情和写作欲望。
通过调查,了解典型事迹的具体情节。使典型材料中的人、物、事、状,全面具体、生动形象。
通过调查,了解典型的心理活动。典型,非凡是典型人物,在他们创造英雄业迹的过程中,总是有其心理活动。假如把这种真实的心理活动挖掘出来,就能看出典型成长的曲折过程,或者看出他高大形象的思想基础,从而使笔下的典型更真实、更丰满、更令人可信。
通过调查,了解典型的矛盾和斗争。先进人物(集体)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他总是在矛盾和斗争中成长的。这种矛盾和斗争,包括对敌斗争,对人民内部落后现象、错误思想的斗争,对大自然的斗争,也包括典型自我完善过程中的斗争。对这些矛盾斗争了解得越具体、越深刻,典型材料也就写得越成功。
通过调查,还要了解典型同四周群众的关系。一般说来,先进典型在群众中的威信是高的,印象是好的,影响是大的。但也不能排除群众对典型的看法是会有分歧的。这就需要作者进行鉴别,进行分析,听取正确意见,纠正错误意见。
(二)选准角度,提炼主题
所谓主题,从应用文角度来讲,是指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生活现象时,表达出来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看法。典型材料提炼主题的基本方法有:
从典型所具有的材料中提炼主题。主题是蕴藏在众多纷繁的材料之中的,没有材料就不可能产生主题;作者要把调查中得来的大量材料进行一番分析比较,潜心思考,看这些材料贯穿着一根什么样的“红线”,潜藏着一个什么“思想”。作者把这根“红线”、这种“思想”抽取出来,就是这个典型材料的主题思想。
根据形势的需要提炼主题。典型是时代的印记,是为促进各项事业的进步而树立的。因此许多典型的树立,是形势任务的需要。当然,从形势的需要写典型,也是在有这种“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不是作者为了赶形势而在那里有意夸大或胡编乱造,人为地创造典型。
根据人们存在的疑难问题提炼主题。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碰到一些疑难问题,使得人们的熟悉变得模糊起来,有时手足无措,这就是常说的“迷惘”现象。为了拨乱反正,澄清人们对一些问题的熟悉,作者要在这些方面提炼主题,写出有说服力的典型材料。
(三)精心设计,布局谋篇
布局谋篇主要包括: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哪些先说、哪些后说,分多少层次,划多少段落,相互之间怎样衔接、怎样照应等等。但最主要的有三个方面。
选好典型事例。典型材料的重要标志是事例生动,事迹感人。因此,一定要把最典型的事例写到材料中去。事例的选择在精不在多。其方法是:先把能找到的事例都找到;从所有的事例中找出一般人难以做到的事例;再从这些事例中找出最能说明主题、最有思想内涵、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例。
选好典型情节。典型情节主要是指对典型的思想、行动、语言,以及事物发生的环境和过程具体说明、叙述、描写。通过典型情节的表述,使听众、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这就要作者正确处理好概述和描述的关系,进行过细的调查。同时,作者还要对被写对象的业务有所了解,对个别深奥的学术、技术项目也要熟悉。
选好典型语言。典型材料中人物讲的话,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人物的语言表达一般有三种形式:人物自白,即一个人自言自语;对话,即两个人对答;会话,即众多的人交谈。在选择典型语言时,一定要选择那些符合人物身份的语言、有个性的语言和让人接受的语言。要防止公式化的语言、生硬呆板的语言。
二、典型材料的写作要求
典型材料,是一项复杂的写作,需要注重的问题也很多,但最主要的有以下三点:
(一)不违心,不造假
典型材料的写作要求有良好的文风,任何时侯都要把“真实”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这是对写作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倘若观点不鲜明,内容不充实,语言不流畅,结构不合理,议论不深刻,这都是可以原谅的,也是可以通过加工、修改来提高的,而唯独不真实是难以弥补的。造成不真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作者的角度来看,一是调查研究不深入,不细致,得来的材料不可靠;二是名利思想作怪。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诸如合理想象、添枝加叶、张冠李戴等问题就轻易出现;三是作者迫于某种压力,违心制造假典型。
(二)不拔高,不夸大
典型材料既不能有啥写啥,又不能想啥写啥。这就需要作者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把调查得来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进行加工。经过这样加工整理的材料,才能问题集中,内容充实,条理清楚,文脉畅通。但是,必须反对材料不够就“添”,思想境界不高就“编”,被调查对象不会捏造就“引”等作法。这种任意拔高夸大的毛病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三)不偏听,不轻信
就大多数写典型材料的人来说,并不是故意去制造假情况,但他们经常吃轻信和偏见的苦头。作者在对典型的事变进行调查时,其材料来源的“源”不可靠,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就会有失实的现象。因此,作者在调查时,做到好话坏话都要听;赞成的反对的意见都要听;领导、群众的看法也都要听。这样调查来的东西就比较可靠了。
三、写先进典型材料注意事项
写作先进典型材料,应当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事实必须真实、可靠。先进典型材料的先进事迹是否真实,直接关系到先进典型的生命力。只有绝对真实才能使先进典型真正具有教育人、鼓舞人的作用。因此,凡是材料中反映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一定要认真核对清楚,不允许有半点虚假、拔高或拼凑及张冠李戴的情况,不能把道听途说、未经核实的“先进事迹”和“经验”写入材料。如果确实一时难以搞清楚,宁可暂时不写,也不能勉强凑数。
2.观点和提法要分寸恰当。在叙述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和经验时,要注意摆正先进典型和其他群众、集体的关系。许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的事迹,都不是单枪匹马干成的,是与周围群众和其他集体、单位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因此,讲先进典型的事迹、经验,一定要注意切不可讲那些脱离群众、脱离整体观念的过头话。否则,就不能起到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
3.文字要朴实、简明。整理先进典型材料,主要是通过实实在在的事实说话。这就要求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一定要善于选择那些实在、贴切的词语。不要过多选用做修饰成分或言过其实的形容词。不要讲空话、套话,硬拉架子做文章。话要说得简洁明了,凡是能用较少的话把事情说清楚的,就不要把话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