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全优设计】2014年高中化学 课时训练17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新人教版选修4(定稿)

时间:2019-05-14 03:19: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志鸿全优设计】2014年高中化学 课时训练17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新人教版选修4(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志鸿全优设计】2014年高中化学 课时训练17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新人教版选修4(定稿)》。

第一篇:【志鸿全优设计】2014年高中化学 课时训练17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新人教版选修4(定稿)

课时训练17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下列有关AgCl沉淀的溶解平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gCl沉淀生成和溶解不断进行,但速率相等

+-B.AgCl难溶于水,溶液中没有Ag和Cl

C.升高温度,AgCl的溶解度减小

D.向AgCl沉淀的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NaCl固体,AgCl的溶解度不变

+-解析:AgCl固体在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当达到溶解平衡时,AgCl固体生成Ag和Cl的速率必然等

+-于Ag和Cl结合成AgCl固体的速率,A正确;没有绝对不溶的物质,B错误;一般说来,温度升高,固体的溶解度增大,C错误,但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向AgCl沉淀的溶解平

-衡体系中加入NaCl固体,增大了c(Cl),平衡向左移动,AgCl的溶解度减小,D错误。

答案:A

-92-2-102-22.已知BaCO3、BaSO4溶度积常数分别为Ksp=5.1×10 mol·L,Ksp=1.1×10 mol·L,则BaSO4可

作钡餐,BaCO3不能作钡餐的主要理由是()

A.BaSO4的溶度积常数比BaCO3的小

B.S没有毒性,C有毒性

C.BaSO4的密度大

2+2+D.胃酸能与C结合,生成CO2和H2O,使BaCO3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Ba浓度增大,造成人体Ba中毒

+2+解析:BaSO4可作钡餐是因为硫酸钡不溶于酸。而BaCO3能与酸反应:BaCO3+2H

Ba+H2O+CO2↑,生

2+成的Ba进入人体,会造成重金属盐中毒。所以D正确。

答案:D

y-3.溶度积常数表达式符合Ksp=·c(B)的是()A.AgCl(s)Ag(aq)+Cl(aq)

+2-B.Na2S2Na+S

C.Ag2S(s)2Ag(aq)+S(aq)

2+-+2-+-D.PbI2(s)Pb(aq)+2I(aq)

x+2y-解析:由于Ksp=[c(A)]·c(B),即阳离子前的系数为2;Na2S为可溶性盐不存在溶度积常数,故C正

确。

答案:C

4.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石灰乳悬浊液中存在下列平

衡:Ca(OH)2(s)Ca(OH)2(aq)Ca(aq)+2OH(aq),当向此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A.n(Ca)增大

2+B.c(Ca)不变

-C.c(OH)增大

-D.n(OH)不变

解析:当向悬浊液中加入CaO,CaO+H2OCa(OH)2,因为Ca(OH)2已达饱和,随着水的不断反应,还会

2+-2+有Ca(OH)2析出,溶液中Ca和OH的物质的量会减少,但此时溶液依旧是饱和溶液,所以c(Ca)不

变,B项正确。

答案:B

5.某温度下 ,Fe(OH)3(s)、Cu(OH)2(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pH,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2+-

A.Ksp[Fe(OH)3]

B.加适量NH4Cl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C.c、d两点代表的溶液中c(H)与c(OH)乘积相等

D.Fe(OH)

3、Cu(OH)2分别在b、c两点代表的溶液中达到饱和

--9.6-1-解析:b、c两点金属阳离子的浓度相等,都设为x,设该温度为室温,则c(OH)c=10 mol·L,c(OH

-12.7-1-12.73-9.62)b=10 mol·L,则Ksp[Fe(OH)3]=x×(10),Ksp[Cu(OH)2]=x×(10),故

Ksp[Fe(OH)3]Ksp,沉淀要析出,故D正确。

答案:B

6.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提示:BaSO4(s)Ba(aq)+S(aq)的平衡常数Ksp=c(Ba)·c(S),称为溶度积常数。

A.加入Na2SO4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

C.d点无BaSO4沉淀生成D.a点对应的Ksp大于c点对应的Ksp

2+2+解析:A项加入Na2SO4会使Ba的浓度减小;B项,蒸发时,Ba与S的浓度变化是一致的;D项,温度不

变,Ksp不变。

答案:C

-107.已知25 ℃时,AgCl的溶度积Ksp=1.8×1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盐酸,Ksp变大

+-B.AgNO3溶液与NaCl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一定有c(Ag)=c(Cl)

+-C.温度一定时,当溶液中c(Ag)·c(Cl)=Ksp时,此溶液中必有AgCl的沉淀析出

D.将AgCl加入到较浓的KI溶液中,部分AgCl转化为AgI,因为AgCl的溶解度大于AgI的 解析:A项加入盐酸引起沉淀溶解平衡移动,Ksp不变,故A项错误;B项由于不知道AgNO3和NaCl物

+-+-质的量情况,不一定具有c(Ag)=c(Cl),故B项错误;C项当有c(Ag)·c(Cl)=Ksp时,沉淀的溶解处

于平衡状态,不一定有AgCl沉淀析出,故C项错误;D项由于AgCl转化为AgI,是因为溶解度大的AgCl转化为溶解度小的AgI,故D项正确。

答案:D

-12-118.已知:25 ℃时,Ksp[Mg(OH)2]=5.61×10,Ksp(MgF2)=7.42×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A.25 ℃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c(Mg)大

2+B.25 ℃时,在Mg(OH)2的悬浊液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增大

-1-1C.25 ℃时,Mg(OH)2固体在20 mL 0.01 mol·L氨水中的Ksp比在20 mL 0.01 mol·L NH4Cl溶液

中的Ksp小

D.25 ℃时,在Mg(OH)2的悬浊液加入NaF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转化成为MgF

22+-解析:Mg(OH)2的溶度积小,故其电离出的Mg浓度要小一些,A错;N可以结合Mg(OH)2电离出的OH,2+从而促使Mg(OH)2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Mg)增大,B正确。Ksp仅与温度有关,故C错;D项,由于

MgF2的溶度积更小,所以沉淀会向更难溶的方向进行,即可以生成MgF2沉淀,正确。

答案:B

9.试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下列事实:

(1)FeS不溶于水,但能溶于稀盐酸中;

(2)CaCO3难溶于稀硫酸,却能溶于醋酸中;

-1(3)分别用等体积的蒸馏水和0.010 mol·L硫酸洗涤BaSO4沉淀,用水洗涤造成BaSO4的损失量大

于用稀硫酸洗涤的损失量。2+2+

答案:(1)FeS(s)Fe(aq)+S(aq),加入稀盐酸后,S+2H

述平衡向FeS溶解的方向移动,故FeS溶解。

2+2+2-2-+H2S↑,破坏了FeS的溶解平衡,使上(2)CaCO3(s)C(aq)+Ca(aq),在稀硫酸中生成的CaSO4微溶,附着在CaCO3的表面,很难破坏

-CaCO3的溶解平衡,故难溶于稀硫酸;而在醋酸中,C+2CH3COOH2CH3COO+H2O+CO2↑,破坏了CaCO

3的溶解平衡,故CaCO3能溶于醋酸。

(3)BaSO4(s)Ba(aq)+S(aq),用水洗涤使BaSO4的溶解平衡向BaSO4溶解的方向移动,造成+BaSO4损失;而用硫酸洗涤,H2SO42H+S,S的存在抑制了BaSO4的溶解,故BaSO4损失量少。

-110.(1)在25 ℃下,向浓度均为0.1 mol·L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已知

-11-2025 ℃时Ksp[Mg(OH)2]=1.8×10,Ksp[Cu(OH)2]=2.2×10。

(2)向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和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

-13-10[Ksp(AgBr)=5.4×10,Ksp(AgCl)=2.0×10]

解析:(1)由于Ksp[Cu(OH)2]

-3(2)所谓沉淀共存,就是AgCl、AgBr都有,=2.7×10。

2+答案:(1)Cu(OH)2 Cu+2NH3·H2OCu(OH)2↓+2N

-3(2)2.7×10

11.已知氨水与醋酸的电离程度在同温同浓度下相等,溶有一定量氨的氯化铵溶液呈碱性。现向少量的Mg(OH)2悬浊液中加入适量的饱和氯化铵溶液,固体完全溶解。

甲同学的解释是:

Mg(OH)2(s)

N+H2O

+-2+Mg(aq)+2OH(aq)① +2+-NH3·H2O+H② H+OHH2O③

+-由于N水解显酸性,H与OH反应生成水,导致反应①平衡右移,沉淀溶解;

乙同学的解释是:

Mg(OH)2(s)

-Mg(aq)+2OH(aq)① 2+-N+OHNH3·H2O②

-由于NH4Cl电离出的N与Mg(OH)2电离出的OH结合,生成了弱电解质NH3·H2O,导致反应①的平

衡右移,Mg(OH)2沉淀溶解。

(1)丙同学不能肯定哪位同学的解释合理,于是选用下列的一种试剂,来证明甲、乙两位同学解释只有一种正确,他选用的试剂是(填写编号)。

A.NH4NO

3B.CH3COONH

4C.Na2CO3

D.NH3·H2O

(2)请你说明丙同学作出该选择的理由是。

(3)丙同学将所选试剂滴入Mg(OH)2悬浊液中,Mg(OH)2溶解;由此推知,甲和乙哪位同学的解释更合理(填“甲”或“乙”);写出NH4Cl饱和溶液使Mg(OH)2悬浊液溶解的离子方程式。

解析:因为NH4Cl溶液呈酸性,故有甲、乙两位同学的解释,现在可以选择中性的CH3COONH4溶液,滴入Mg(OH)2悬浊液中,若Mg(OH)2溶解,则说明乙同学解释正确,若Mg(OH)2不溶解,则说明甲同学解释正确。

答案:(1)B

(2)CH3COONH4溶液呈中性,滴入Mg(OH)2悬浊液中,若Mg(OH)2悬浊液溶解,则说明乙同学解释正确,若Mg(OH)2不溶解,则甲同学解释正确

2+(3)乙 Mg(OH)2+2NMg+2NH3·H2O

第二篇: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徐境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2.掌握外界条件对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探究,学会基本探究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分析推理出新的知识,完成“理论—实践—理论”的提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对立统一的思想,培养科学态度,培养探究、思考、合作、交流创新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三、教学难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四、教学方法:实验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多媒体动画展示

五、教学过程

【引课】首先,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化学之美。

【过渡】视频中介绍了沉淀生成以及结晶的过程。进入新课之前,请同学们先来完成ppt上的这几个问题,并将答案写在学案上。1.化学平衡的原理——勒夏特列原理的内容是什么? 2.怎样区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3.什么是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和溶解性?

【设问】氯化银作为难溶物,它能否与S2-进行反应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个实验。

【实验探究一】把10g不规则外形的硫酸铜晶体放入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几天后变为了规则的外形,取出干燥称量仍为10g。

【过渡】同学们想想,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进行一个小组讨论。

提示,请大家根据形状发生变化和质量不变来说明。【过渡】:请一位小组代表来分享一下小组的成果。

【总结】:同学们想想,形状发生变化,说明晶体中的阴、阳离子不断溶入溶液,并且溶液中的阴、阳离子也不断在晶体表面析出,因此形状由不规则变成了规则;而质量不变,从微观的角度来看,说明沉淀溶解的速率等于结晶的速率,在饱和溶液中,达到动态平衡。(溶解平衡的建立)这种动态平衡就叫做溶解平衡。什么叫做溶解平衡呢?(得出溶解平衡的定义)

【过渡】类比化学平衡,同学们能否总结出溶解平衡有哪些特征呢? 动、等、定、变再来看一下这个过程,固体溶质和溶液中的溶质有什么关系呢?

【过渡】可溶的电解质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难溶的电解质也有溶解平衡吗?接下来,我们就来进行实验探究二。

【实验探究二】向盛有4ml0.1mol/L AgN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6ml0.1mol/L NaCl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思考】1.反应后的溶液中有哪些离子? 2.溶液中含有Ag+吗?

【过渡】到底有没有Ag+呢?我们如何设计实验,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Ag+呢?请大家根据ppt上的实验药品进行探究。提供实验药品:蒸馏水,KI溶液,KNO3溶液,AgNO3溶液。【实验探究三】:取上层清液少许滴加KI溶液,大家注意观察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有黄色沉淀生成。

【设问】:黄色沉淀是如何生成的?说明了什么? 【得出结论】:黄色沉淀是AgI,说明溶液中还有Ag+ 【设问】:Ag+又是从何而来呢?

【回答】:说明在AgCl沉淀中还有Ag+和Cl-存在。即Ag+和Cl-不能进行到底。也就是说AgCl在溶液Ag+和Cl-存中存在两个过程:一方面,在水分子下,少量Ag+和Cl-脱离AgCl的表面溶入水中;另一方面,溶液中的Ag+和Cl-受AgCl表面阴、阳离子的吸引,回到AgCl的表面析出沉淀。在一定温度下,当沉淀溶解速率和生成速率相等时,得到AgCl饱和溶液,建立溶解平衡。

【过渡】: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同学们能否试着写出AgCl溶解平衡的方程式呢?

【练习】1.写出AgCl沉淀转化为AgI沉淀的离子方程式。2.书写Mg(OH)2的溶解平衡的方程式。【过渡】溶解平衡与化学平衡一样,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发生移动。类别化学平衡,同学们能否总结出影响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因素呢?

【回答】温度,浓度。【分析】 【练习】

【总结】

1、我们知道在电解质的溶液中,不管是易溶的,微溶的,难溶的电解质都存在着溶解平衡。

2、溶解平衡同其它化学平衡一样,遵循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

3、我们还学会了溶解平衡方程式的书写,掌握了影响溶解平衡的因素。在方法上学会了实验探究的方法。【作业】教材67页,1,2题。【教学反思】:

第三篇:《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学设计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溶解平衡的应用,并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决沉淀的生成、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转化问题。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分析实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根据实验现象,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及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沉淀的生成、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转化

三、教学难点:沉淀的转化

四、教学方法:实验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

[引入] 我们在第二章学习化学平衡时知道电解质的溶解与结晶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状态,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将一块缺角的硫酸铜晶体放入硫酸铜饱和溶液中,有什么实验现象?

[提问]实验现象是什么?

[学生回答]晶体重新变规则,质量不变。

[过渡]这个实验说明了电解质的溶解与结晶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状态。硫酸铜是一种可溶性的强电解质,那么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 是否也存在溶解平衡呢?

[板书] 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一、溶解平衡

[思考与交流]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完成思考与交流的问题。

1、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的界限是什么?难溶物的溶解度是否为0?

2、生成沉淀的反应能否真正进行到底?当AgNO3与NaCl反应生成AgCl沉淀时,溶液中是否含有Ag+和Cl-?到什么状态认为沉淀完全?

[总结]绝对不溶的物质是没有的,难溶与易溶并无严格的界限,习惯上将溶解度大于10g的叫易溶、1g~10g的叫可溶、0.01g~1g的叫微溶、小于0.01g的叫难溶。

生成沉淀的反应并不能完全进行,在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通常当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时,认为沉淀完全。

[过渡]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在生成、科研、环保等领域有很重要的应用,大家知道有些牙膏为什么含氟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有关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的内容。

[板书]

二、沉淀反应的应用

[讲述]沉淀的溶解平衡也是动态平衡,满足平衡移动的规律,通过改变条件使平衡移动,使溶液中的离子转化为沉淀,或沉淀转化为溶液中的离子。下面我们先学习沉淀的生成。

[板书]

1、沉淀的生成 [思考与交流]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完成思考与交流的问题。

1、如果要除去某溶液中的SO42-,你选择加入钙盐还是钡盐?为什么?

2、希望沉淀进行的完全有什么措施?

[总结] 加入钡盐能使SO42-沉淀更完全,因为硫酸钡溶解度更小,若希望沉淀进行的完全,可使生成物的溶解度更小,加入的沉淀剂过量,使溶解平衡尽可能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常用方法有调PH值法和加沉淀剂法。

[过渡] 那么如何使沉淀溶解呢? [板书]

2、沉淀的溶解

[实验探究] 教材第63页实验3-3,完成表格

[讨论] 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根据“思考与交流”分析找出使沉淀溶解的规律。

[讲解] 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对于处在水中的难溶电解质,只要不断降低溶解平衡体系中的相应离子浓度,平衡就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沉淀溶解。常用促进沉淀溶解的方法有:加水稀释法、加强酸法和加盐溶液法

[过渡]对于有些沉淀用酸或其他方法都不易溶解,如水垢中的硫酸钙,那怎么办呢?我们可以设法将其转化为另一种比较容易溶解的沉淀再处理。

[板书]

3、沉淀的转化

[实验探究] 教材第64页实验3-4和3-5,完成表格 [讨论] 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根据“思考与交流”分析找出沉淀转化的过程?如果将实验中的试剂添加试剂顺序颠倒会产生什么结果?沉淀的转化规律是什么?

[讲解]沉淀在溶液中存在着溶解平衡,溶液中有少量的离子,当加入一种能与溶液中的离子结合成更难溶的沉淀的离子就能使得沉淀的溶解平衡不断的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直至完全溶解。沉淀转化的实质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溶解度小的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

[引导]沉淀的转化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的应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和最后的“资料”。

[总结]通过阅读,大家会发现含氟牙膏防治龋齿的原理实质上是利用了沉淀的转化。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满足平衡移动的规律,了解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在工业生产等方面的应用,请同学们完成一下练习

[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度为0 B.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C.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 D.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

2、在2mL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Cl和NaI溶液中滴入几滴AgNO3溶 液,发生的反应为()

A.只有AgCl沉淀生成 B.只有AgI沉淀生成

C.生成等物质的量的AgCl和AgI沉淀 D.两种沉淀都有,但以AgI为主

[作业] P67:1、2、5

[家庭实验]请同学们运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移动原理,分析水垢的形成原因及溶解办法,并设计实验方案除去。

提示:水中溶解碳酸氢钙、碳酸氢镁和硫酸钙等。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板书设计]

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一、溶解平衡

二、沉淀反应的应用

1、沉淀的生成

2、沉淀的溶解

3、沉淀的转化

第四篇:“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应用”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03-0043-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基于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第二部分“沉淀的溶解和转化”,侧重于如何运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解决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也使学生通过学习更为透彻理解在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原理,认识沉淀转化的本质。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已初步理解并能描述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已了解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特征和影响平衡移动的几个因素,以及溶度积常数。同时,学生也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合作、交流、表达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及结果作出初步分析、推理、归纳的能力。教学目标

3.1 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能够运用平衡移动的观点对沉淀的溶解、转化过程进行分析。

②知道沉淀转化的本质并能够对相关实验的现象以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解释。

③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2 过程与方法

①初步建立解决沉淀溶解平衡问题的一般思路,尝试运用微粒观、动态观、定量观分析沉淀溶解平衡的相关问题。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

②以数据和拓展阅读材料让学生明确沉淀转化的条件和在实际中的应用。使学生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通过探究实验和引导分析尝试运用师生合作探究、查阅资料等分析沉淀溶解平衡的相关问题。

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生产、生活中与沉淀溶解平衡有关的某些现象的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对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②通过沉淀的溶解和转化及其应用知识的学习,认识其中蕴涵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和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4.1 教学重点

沉淀转化的基本原理(实质、方法、解决沉淀溶解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

4.2 教学重难点

沉淀转化的实质

5教学方法和手段

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

小组合作讨论、学生探究实验、多媒体课件展示等

6设计思路

本节课采用实验、讨论和理论分析推理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设计实验 合作探究→分析推理 总结规律→ 方法导引 学以致用→巩固新知 拓展提升”等环节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讨论、分析、归纳出沉淀溶解和转化的基本原理、实质和方法,形成解决沉淀溶解平衡相关问题的基本思路,并对相关实验现象以及生产生活、科学研究中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解释。

本课将教材中沉淀溶解和转化的两个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实验,教师给出实验用品,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以小组的形式交流方案,最终得出实验方案。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小组协作完成实验。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的意识。

7教学过程

7.1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引入]情景1:多媒体展示一组人体肾结石图片,并对肾结石的主要成因作一简短说明(主要成因:饮水少,天气炎热等原因造成尿液中ca2+浓度增高,ca2+与尿液中的草酸盐和磷酸盐等结合生成难溶电解质cac2o4和ca3(po4)2。)

情景2:多媒体展示一组龋齿图片,视频播放一段含氟牙膏广告。

[设疑]问题1:日常生活中预防肾结石形成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问题2:龋齿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含氟牙膏为什么能防止龋齿?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从生活事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节知识的学习。

7.2 设计实验 合作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并书写氢氧化镁沉淀溶解平衡的表达式。

mg(oh)2(s)mg2+(aq)+2oh-(aq)

[提问]若使氢氧化镁沉淀溶解,可以采取什么方法?依据什么原理?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原理:根据勒夏特列原理,使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方法:设法不断移去溶解平衡体系中的相应离子mg2+和oh-,使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如加入酸等。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好铺垫。

[设疑]如何设计探究实验使氢氧化镁沉淀溶解呢?

[布置探究任务]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提供的试剂(蒸馏水、盐酸、饱和nh4cl溶液、naoh溶液、mgcl2溶液、na2co3溶液、fecl3溶液酚酞试液),分组讨论,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学生] 分小组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纠正,并提示学生进行对比实验设计)。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代表发言,全班交流实验方案。

[投影]实验方案:分别向少许等量的氢氧化镁沉淀中加入蒸馏水、盐酸、饱和nh4cl溶液、fecl3溶液和na2co3溶液。(见表1)

[学生]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观察并将实验现象填写在学案的实验记录表中。写出氢氧化镁沉淀溶解的化学方程式。

mg(oh)2+2hcl=mgcl2+2h2o

mg(oh)2+2nh4cl=mgcl2+2nh3?h2o

[提问]如何应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释实验②、③中发生的反应,并从中找出使沉淀溶解的规律?

[学生]分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分析] 加入盐酸时,h+与oh-中和生成水,使c(oh-)减小, mg(oh)2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 从而使mg(oh)2溶解。加入nh4cl时,nh4+与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nh3?h2o(nh3?h2o在水中比mg(oh)2更难电离出oh-), 使c(oh-)减小,mg(oh)2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 从而使mg(oh)2溶解。

[投影小结]沉淀溶解的原理:根据勒夏特列原理,使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沉淀溶解的方法:设法不断移去溶解平衡体系中的相应离子,使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

设计意图:本实验的设计是将教材的实验3-3和实验3-5合二为一,并将其改为局部开放的探究实验,其设计目的:(1)节省了课堂实验的时间;(2)学生根据教师提供实验试剂,设计③、④、⑤三个实验方案,以探究mg(oh)2能否与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反应?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也增强了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的欲望。

当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到白色的氢氧化镁沉淀可以转化为红褐色沉淀时,与学生原有的认知发生冲突,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思维保持积极的活跃状态。同时,为引入下一个问题沉淀的转化埋下伏笔。

[过渡]实验④白色的氢氧化镁沉淀中加入氯化铁溶液后,为什么会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实验⑤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后,为什么白色沉淀无明显溶解现象?能否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设疑]一种难溶物转化为另一种难溶物的实质和条件是什么呢?

[追问]agcl、agi、ag2s三种难溶物质间能相互转化吗?

[布置探究任务]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提供的试剂(硝酸银溶液、碘化钾溶液、氯化钠溶液、硫化钠溶液,以上溶液浓度均为0.1 mol?l-1)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 分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实验方案,形成以下三个探究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见表

2、表

3、表4)

[投影]方案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学生]合作完成实验,边做边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学案记录表。小组派代表汇报实验现象。并尝试性分析实验现象。

[投影]方案1: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慢慢转化为黄色沉淀;黄色沉淀又慢慢转化为黑色沉淀。

方案2:产生黄色沉淀;后沉淀不再变化。

方案3:产生黑色沉淀;后沉淀不再变化。

7.3 分析推理 总结规律

[提问]请利用沉淀溶解平衡的相关知识和所提供的溶解度数据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或提出质疑。(组间交流)(已知25 ℃时agcl、agi、ag2s 的溶解度分别是1.5×10-4 g、2.1×10-7 g、1.3×10-16 g)

[引导分析]

方案1中的沉淀转化过程为 agcl →agi →ag2s

agcl(s)ag+(aq)+ cl-(aq)

agi(s)ag+(aq)+i-(aq)

ki(s)= i-(aq)+k+(aq)k2s(s)=s2-(aq)+k+(aq)

agi(s)ag2s(s)

agcl(s)+ i-(aq)agi(s)+cl-

s(agcl)=1.5×10-4 g s(agi)=2.1×10-7 g

2agi(s)+s2-ag2s+2i-

s(agi)=2.1×10-7 gs(ag2s)=1.3×10-16 g

[结论]沉淀转化的实质: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沉淀转化的条件:难溶电解质转化成更加难溶的物质。

[追问]沉淀物间的转化是否与其溶度积常数有关?(已知25 ℃时,agcl、agi和ag2s的ksp分别为1.8×10-

10、8.3×10-

17、1.6×10-49)

[学生]对照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溶度积常数大的沉淀转化为溶度积常数小的沉淀。(提醒:溶解度和溶度积常数ksp均能反映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但两者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

[投影小结]沉淀的转化

实质: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是一种特殊形式,尽管原有的沉淀并没有完全转化为可溶物的形式)

规律:一般来说,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物质能转化为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物质。溶解度相差越大,转化的趋势越大。

设计意图: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分析推理等得出沉淀转化的原理、实质和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中注意将感性认识与理性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判断相结合,充分利用知识的逻辑进行分析推理、层层递进,促进了问题解决。通过学生设计探究实验,讨论实验方案并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了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和团队精神。

[设疑] 当两种难溶物溶解能力差别不大时, 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化为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物质?

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是制备可溶性钡盐的重要原料,但baso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那么,工业上该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的呢?(已知25 ℃时,baso4和baco3的ksp分别为1.1×10-

10、5.1×10-9)

[引导分析] 工业上用饱和na2co3溶液处理即可转化为易溶于酸的baco3。

baso4(s)ba2+(aq)+so42-(aq)

+

co32-(aq)

baco3(s)

总的离子方程式为: baso4(s)+co32-(aq)

baco3(s)+so42-(aq)

从溶解度数据可知,虽然baso4比baco3更难溶于水,baso4的ksp稍小于baco3的ksp。但在co32-浓度较大的溶液中,baso4溶解于水中的ba2+ 能与co32-结合形成baco3沉淀。转化过程是用饱和na2co3溶液处理baso4沉淀,待达到平衡后,移走上层溶液;再加入饱和na2co3溶液,重复处理多次,使绝大部分baso4转化为baco3;最后加入盐酸,ba2+即转入到溶液中。

[结论]当co32-的浓度达到so42-浓度的一定倍数时,就可实现由baso4转化成baco3沉淀。

[投影小结]一定条件下,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物质能转化为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物质。

设计意图:尽管baso4比baco3更难溶于水,baso4的ksp也稍小于baco3的ksp,但工业生产中可以采用一定的条件使baso4转化为baco3。通过创设此工业生产情境,与学生的已有认知形成冲突,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7.4方法导引 学以致用

沉淀的转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渡] 沉淀的转化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哪些应用?

[引导学生分析]迁移解决如下问题:

[问题 1]预防人体肾结石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每天饮用大量水,大量饮水可稀释尿液,使cac2o4和ca3(po4)2的溶解平衡向着溶解的方向进行,可以防止或延缓尿结石的形成„„

[问题2] 龋齿的形成原因?为什么使用含氟牙膏可防止龋齿?(已知ca5(po4)3f的溶解度比ca5(po4)3 oh更小)

牙齿表面由一层硬的组成为ca5(po4)3oh的难溶物质保护着,它在唾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ca5(po4)3oh(s)5ca2+(aq)+3po43-(aq)+oh-(aq)

进食后,细菌和酶作用于食物,产生有机酸,这时牙齿就会受到腐蚀,其原因是发酵生成的有机酸能中和oh-,使平衡向脱矿方向移动,加速腐蚀牙齿。

牙膏里的氟离子会与ca5(po4)3oh反应,形成的氟磷灰石更能抵抗酸的侵蚀, 使牙齿更坚固。离子方程式为:

ca5(po4)3oh(s)+f-(aq)ca5(po4)3f(s)+oh-(aq)

设计意图:前后呼应,运用新知,体现学以致用的新课程理念。

沉淀的转化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

[投影]锅炉除水垢

锅炉水垢既会降低燃料的利用率,造成能源浪费,也会影响锅炉的使用寿命,形成安全隐患,因此要定期去除锅炉水垢。水垢中含有的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使之转化为疏松、易溶于酸的caco3,然后再用酸去除。

(1)请分析将水垢中含有的caso4转化为caco3的原理。

(2)写出除去水垢中含有的caso4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已知caso4和caco3的溶解度分别为2.1×10-1 g和7.1×10-4 g,caso4和caco3的溶度积常数分别为7.1×10-5和2.8×10-9)

[引导分析]caso4(s)ca2+(aq)+so42-(aq)

+

co32-(aq)

caco3(s)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总的离子方程式为:caso4(s)+co32-(aq)

caco3(s)+so42-(aq)

化学方程式为:caso4(s)+ na2co3(aq)

caco3(s)+na2so4(aq)

在加na2co3溶液之前,caso4的溶解与沉淀处于平衡状态,加入na2co3溶液之后,co32-与ca2+结合生成caco3沉淀;同时溶液中ca2+的减少又使 caso4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caso4逐渐溶解。只要加入的na2co3足量,上述过程就可连续进行,直至大部分caso4转化为caco3。

[投影]工业废水处理

在工业废水的处理过程中, 常用fes(s)、mns(s)等难溶物作为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u2+、hg2+、pb2+等重金属离子,试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写出fes(s)与废水中的cu2+、hg2+、pb2+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已知:ksp(fes)=6.3×10-18ksp(cus)=1.3×10-36

ksp(hgs)=6.4×10-53ksp(pbs)=3.4×10-28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以上几种难溶物的ksp的大小,应用沉淀转化的规律,写出以下沉淀转化的离子方程式。

fes(s)+cu2+(aq)= cus(s)+ fe2+(aq)

fes(s)+hg2+(aq)= hgs(s)+ fe2+(aq)

fes(s)+pb2+(aq)= pbs(s)+ fe2+(aq)

设计意图:综合运用沉淀溶解平衡知识解决工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深化对沉淀溶解平衡的相关应用问题的认识,了解化学对人类生产、生活的贡献,加深对化学学科价值的理解。

7.5 巩固新知 拓展提升

[布置课后作业]在粗制cuso4?5h2o 晶体中常

含有多种杂质, 根据以下数据(见表5)和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除杂可供选择的试剂:

调节ph的试剂:氨水、氢氧化钠、氧化铜、碱式碳酸铜

氧化剂:hno3、kmno4、cl2、naclo、h2o2等

(注:fe2+的氢氧化物呈絮状,不易从溶液中除去,所以常将它氧化成为fe3+, 生成fe(oh)3沉淀而去除之。)

问题1:如何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fe3+?

问题2:如何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fe2+和fe3+?

设计意图:本题是根据人教版教材练习第2题改编的,将问题分为两部分,并给出了除杂所需的试剂和解题可能用到的一些数据。这样设计体现了思维的梯度,同时训练学生信息加工的能力。本题是一道物质分离题,主要考查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沉淀剂、如何通过控制沉淀剂的浓度使不同的离子依次转化为沉淀等。

8教学反思

本节课围绕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依据教材进行了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从实验着手,设计问题,层层深入,在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增加互动的同时,重视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注意引导学生从直观(实验现象)到抽象(溶解度大小和溶度积常数大小),透过现象,比较、分析、归纳出沉淀转化的本质。

教学过程遵循有效教学的原则,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认知教练”角色,将传统的讲授法与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融合,重视学生的参与,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分析信息、应用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体现了新课程学以致用的理念,体现了化学与生活、生产、医学等密切的联系。

本节课的问题情境都是真实的。教学时由“景”入“境”,形成了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问题情境,问题的内涵丰富,值得思考,具有启发性和教育意义,有效地实现了“问题驱动”。

第五篇:【志鸿优化设计】2014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时训练14]

课时训练14 方山子传 大铁椎传

一、夯基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驰骋(chěnɡ)

当世(dānɡ)..矍然(jué).B.著帽(zhù).勋阀(xūn).C.奴婢(bēi).省亲(xǐnɡ).D.两骑(qí).岐山(qí).谪居(zhé).垢污(ɡòu).萧然(xiāo).言讫(qì).精悍(hàn).偕行(xié)仆倒(pū)..解析:B项,著”应读“zhuó”;C项,“婢”应读“bì”;D项,“骑”应读“jì”。答案:A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阳狂垢污

B.善刀而藏之 C.扣其乡及姓字 D.鹊起于前

解析:A项,“阳”通“佯”,假装;B项,“善”通“缮”,修治;C项,“扣”通“叩”,询问。答案:D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A项,均为连词,表并列关系;B项,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C项,介词,在/介词,跟;D项,代词,他的/副词,大概,表推测。答案:A 4.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B.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C.泯泯然不见功名于世者 D.使从事于其间

解析:A项为判断句,其他三项为介词结构后置句。答案:A

二、课内阅读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9题。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余谪居于黄

谪:降职。.B.稍壮,折节读书 折节:改变以往的志向行为。..C.方山子傥见之欤 .D.欲以此驰骋当世 ..

傥:或许。驰骋:纵马奔跑。

解析:D项, “驰骋”在文句中是放开手脚干一番事业的意思。答案:D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A项,均为连词,表递进;B项,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连词,表转折,但是;C项,代词,指陈慥/助词,的;D项,表示……的原因/表示用来……的办法。答案:A 7.清代王文儒评此文说:“隐字侠字乃一篇之主脑。”请选出下面四组中全都是具体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①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④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 ⑤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⑥晚乃遁于光、黄间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⑥ 解析:①③是描述他的“侠”。答案:C 8.下列各项是对文章的分析阐述,正确的一项是()A.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B.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行为表现来丰富其形象。

C.尾段作者以疑问的口吻问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从“岂山中之人哉”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答案是否定的。

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自悲“不遇”。但他方以诗文遭祸,不便直言,于是在文中隐约其辞。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解析:A项,“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错误;B项,“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错误,因为他壮年时“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C项,理解有误,方山子自己就是一个“异人”,当然会同类相求。答案:D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2)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解析:(1)注意“而”和“妻子”的翻译。(2)注意“因”和“马上”的翻译。

答案:(1)(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和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

(2)因而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

三、延伸阅读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3题。

许秀才传

(清)魏禧

①许王家,字君聘,一字乂民,苏州长洲县人也。少好学,以名节自励。甲申国变,王家闻之,悲号不食。久之,奉父母挈家隐居澄河东之姚澄。乙酉,北兵南下,八月下剃发令,王家慨然太息曰:“父母冠我时,祝我为何如人?此发岂复可毁伤耶?”或劝王家曰:“君一秀才耳。未食天禄,奈何遽以身殉乎?”王家曰:“吾已名列学宫,亦朝廷士也。”以父母属妻顾氏曰:“尔善事堂上,吾不能终养为孝子.矣。”父母素知王家为人,亦忍涕谓王家曰:“汝行汝志,勿以我二人为念。”王家乃整衣冠赴河水而死,时年三十有九。

妻顾氏亦挈两女赴河,水浅,人救之不得死。亲戚乃群绕顾氏相与语之曰:“夫殉义,妻保孤可.也。且汝夫以堂上二人托汝,今背其言,陷夫于不孝,虽死,汝夫犹将恨汝。”顾氏泣谢诸亲戚,收王家尸殓之,色如生,衣冠肃然不乱,观者百数十人皆惊叹。

魏禧曰:王会者,笃实君子也。与禧善,长为禧道许秀才事。甲申国变,吴门诸生许玉重饿死于学宫。二许不知同宗族否。何许氏之多奇男子也?禧亦故诸生,方偷活浮沉于时,视二许能不愧.死入地哉?或谓以诸生死国难,及争毛发丧其元为已甚。禧曰:此不可以责望天下士。士苟奋然出

②此,虽圣人不以为过。主上殉社稷,公卿崩角稽颡恐后期。及夫毁章甫,裂缝掖,昔之鸣玉垂绅者,莫不攘臂争先,效仿之惟恐其万一之不肖。于此有贫贱士,不食朝廷升斗之禄,无一级之爵,顾毅然舍其躯命,以争名义于毫末,震天地而泣鬼神,虽夷、齐何以加焉?惜夫穷乡下里匹夫老生之以死殉义者,多有其人,禧不及闻,闻之或不详,而不能为之传也。.(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改)注:①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起义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于景山自尽。是年为干支纪年甲申年,时称“甲申国变”。②毁章甫,裂缝掖:章甫、缝掖均为古代儒者的服饰,此处以“毁章甫,裂缝掖”指清兵入关之后,勒令汉人剃发易服,改变华夏正统。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父母属妻顾氏

属:托付。.B.夫殉义,妻保孤可也 .C.何许氏之多奇男子也 .D.而不能为之传也 .

保:养育。何:为什么。传:作传。

解析:C项,何:副词,多么。答案:C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刻画了许秀才“殉义者”形象的一组是()①王家闻之,悲号不食。久之…… ②挈家隐居澄河东之姚澄 ③此发岂复可毁伤耶 ④以父母属妻顾氏 ⑤色如生,衣冠肃然不乱 ⑥攘臂争先,效仿之惟恐其万一之不肖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④⑤⑥

解析:②表现许秀才的孝,⑥是“昔之鸣玉垂绅者”的所为。答案:C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清军的剃发令,许秀才决心抗命殉国。得到父母的支持,许秀才投河而死。入殓时面色如

常,衣冠整齐。

B.在丈夫许秀才以死殉义后,顾氏也带着女儿跳河自尽,被救起后,亲友劝她不要违背丈夫的遗言,让丈夫背上不孝之名。

C.魏禧觉得自己在国破家亡之后未能跟随许秀才以身殉义而苟且偷生,自己的行为不能与两位许姓读书人的凛然大义相比,感到十分羞愧。

D.魏禧认为,那些以死殉义的平民百姓比那些效仿崇祯皇帝殉国的达官贵人更值得后人敬仰与铭记。

解析:C项,“未能跟随许秀才以身殉义”为无中生有。答案:C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尔善事堂上,吾不能终养为孝子矣。

(2)或谓以诸生死国难,及争毛发丧其元为已甚。

(3)以争名义于毫末,震天地而泣鬼神,虽夷、齐何以加焉? 解析:参考译文:许王家字君聘,一字乂民,苏州长洲县人。年少好学,用高尚的名誉节操来自我勉励。甲申年发生了国难,许王家听到这个消息,悲痛地号哭绝食。很久以后带着全家在澄河东面的姚澄隐居。乙酉年,清兵南下,八月下达了剃发令,许王家愤怒地说:“父母自我行冠礼时,向天祷告希望我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头发怎么可以再损伤呢?”有人劝许王家说:“你只是一个秀才罢了。没有得到朝廷的俸禄,为什么就要用自己的生命来殉国呢?”许王家说:“我的名字已经列于学宫的学生名单上,也算是朝廷的人了!”于是把父母托付给妻子顾氏:“你好好地侍奉两位老人,我不能做孝子供养他们终老了。”许王家的父母向来知道儿子的为人,也含泪对儿子说:“你就实现你的志愿去吧,不要挂念我们两老。”许王家于是整理衣冠跳河而死,终年三十九。

他的妻子顾氏也带着两个女儿跳河,因为河水太浅,被人救起来没有死。亲友于是围着顾氏一起对她说:“丈夫为了大义而死,做妻子的应该活下来养育他的遗孤。况且你丈夫把父母托付给你,你现在死了就是违背了他的遗言,让你的丈夫背上不孝之名,即使你死了,你的丈夫仍然恨你。”亲友们将许王家的尸体入殓,(看到)许王家尸体如同活着一样,衣冠端正没有凌乱,百十多个围观者都惊叹不已。

魏禧说:“王会,是一个忠厚老实的君子。和我关系很好,常向我说起许秀才的故事。甲申年发生国难,苏州的许玉重在学宫里绝食饿死。这两位许姓的义士不知道是不是同宗族。为什么许氏家族的奇男子这么多呀?魏禧我也曾经是生员,如今在当世苟且偷生、辗转沉浮,与两位许姓义士相比难道不要羞愧万分吗?”有些人把读书人为国家变故而死和为了保住头发而失去头颅这些事作为过分的事。魏禧我却认为:不能用这种观点来要求和期望普天下这样做的义士。如果他们是出于激愤而做这样的事情,就算是圣人也不会认为这种行为是过分的。崇祯皇帝殉国的时候,文武百官纷纷前来磕头下跪(生怕延误时间)。等到清朝定国,要变更华夏正统之时,昔日的明朝官员们又全都愤怒万分,争先恐后地效仿崇祯皇帝殉国,唯恐自己担上一丁点大逆不道的罪名。在这个时候有许多贫穷低贱的义士,没有接受过明朝廷任何的俸禄和官爵,却毅然地舍弃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在很小的地方争取美名与大义,使天地震撼、鬼神哭泣,即使是伯夷、叔齐这样的贤士又凭什么超过他们呢?只可惜在乡下地方为大义而牺牲的平民百姓有很多,而我魏禧要么没听说他们的事迹,要么听说了又没有详细了解,以至于不能为他们作传。答案:(1)你好好地侍奉两位老人,我不能做孝子供养他们终老了。

(2)有些人把读书人为国家变故而死和为了保住头发而失去头颅这些事作为过分的事。(3)在很小的地方争取美名与大义,使天地震撼、鬼神哭泣,即使是伯夷、叔齐这样的贤士又凭什么超过他们呢?

四、语言运用

14.请从学过或熟知的诗词中选出符合下面要求的诗句,填写在下面横线处。

苏轼,和李白一样,诗文里多月。思其弟,情深却不悲戚,写出“, ”。念其妻,肝肠寸断,“

, , ”。也曾豪情万丈,“, ”。解析:注意题目中给出的“月”,说明诗句都和月相关。填写时,第一句注意“不悲戚”,第二句注意月和“肝肠寸断”,第三句注意“豪情万丈”。

答案: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15.请从下面这段文字中概括出“文化热”应具有的表现特征。(不超过22字)艾君曾经著文讲过,对于“文化热”之说他是不赞成的。文化这种人化的特殊的产品,不是由组织策动能达到“热的本质”的。文化热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思维和理论被广泛认可,让百姓自动自愿参与其中的社会现象。而文化和经济的关系决定文化有时会受到经济驱动,产生一种“虚热”“内发热”,确切地讲是“文化利益驱动热”,这种热只能说是文化内部的分子建构开始活动,还没有表现出热量。

解析:这类题要求回答的内容就在文段中,首先要能准确找出相关语句,但也不能照搬语句,因为题目还有字数限制。因此,还需要具有概括提炼能力。答案:文化思维和理论被广泛认可并让百姓自愿参与。

下载【志鸿全优设计】2014年高中化学 课时训练17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新人教版选修4(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志鸿全优设计】2014年高中化学 课时训练17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新人教版选修4(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