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平凡坚守铸忠诚
平凡坚守铸忠诚
—— 记潢川县保密局局长杨怀清
□本报记者 姚广义 马依钒
“只有把工作干好了,回到家里,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如果工作没有干好,对我来说,就没有任何快乐可言。”谈起自己的工作,潢川县保密局局长杨怀清显得低调而扎实。可就是这样一位沉静的实在人,在平凡岗位上实现着人生价值,身上折射出敬业进取、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
杨怀清入伍时还不足20岁。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他走过了24个春秋。谈起部队生涯及保密工作,杨怀清如数家珍,充满感情,谈起自己,却少了言语。他的工作笔记扉页上工工整整地写着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句话:“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杨怀清把做好工作当做最大使命。
1999年1月份的《信阳日报》上有一篇题为《可敬:中校救人不留名》的报道,写的就是杨怀清。因公务下乡的杨怀清见一货车撞倒了一位骑自行车的村民,村民当即休克,杨怀清赶紧停下来,一方面安排随行人员把伤者送到附近医院抢救,一方面紧追高速行驶的肇事货车,直到将货车拦住,把司机交至当地派出所处理。当这位村民的家人询问他的姓名及联系方式时,杨怀清笑笑说:“危急时刻,谁见了都会这样做的,我姓啥名谁不重要,抢救病人要紧。”
2000年10月,杨怀清转业至潢川县国家保密局担任局长,一干就是十几年。杨怀清干一行爱一行,从外行变成内行,使潢川县的保密工作一改过去名不见经传,成了全市、全省的先进单位。
杨怀清上任不久,潢川县保密局在思想观念、工作思路、队伍建设、基础设施等诸多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杨怀清与同志们在工作中也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他没有局长的架子,他的办公室大伙儿随时都可以进去坐坐、聊聊。杨怀清对他们说:“叫我老杨就行了,不要一口一个局长的,喊得我别扭。”在这样一个融洽的环境里,潢川县保密局从局长到办事员,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多次荣获省、市保密系统先进单位称号,许多县区慕名来潢川学习取经。
人生之路总是跌宕起伏,醉心于事业的杨怀清压根儿也想不到,病魔竟缠上了他。2007年1月16日,杨怀清正在下乡工作,突然胃就剧疼起来,正值三九天,可他疼得额头上沁出了汗珠,被同事强行拉到了县医院作检查。医生经过会诊,初步诊断胃部有癌变,建议立即到大医院进行确诊与治疗。1月20日,办好了转诊手续的杨怀清与妻子启程去北京肿瘤医院。县保密局的同志不约而同到火车站送他。
癌症确诊了。进行第五次化疗时,杨怀清接到同事打来电话,得知马上就要迎接全省保密科学技术“十一五”发展规划检查。深知部分工作存在薄弱环节的杨怀清找到主治医生,要求多开一段时间的药。不顾劝阻非要回潢川的他对医生说:“到化疗期间我再来,家里的工作我必须回去干。”
12次的化疗直到2007年年底才结束,这期间,杨怀清一直在潢川与北京两地之间奔波,每次化疗刚结束就返回单位上班。2009年12月9日,正在市保密局参加全市保密系统工作会议的杨怀清突觉胃不舒服,到夜晚9时始,杨怀清开始呕吐,连忙服下药物之后才稍有好转。
这些年来,类似情况经常发生,手术及化疗后遗症时时折磨着杨怀清,可工作上的事情他一点都不松懈。“人活着应该做些什么,人死了应该留下些什么。我的思索就是:从事喜爱的保密事业,使我很充实、很有成就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杨怀清这样说道。
第二篇:坚守平凡
坚守平凡,超越平凡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晚上好!很荣幸能作为代表站在这里表达咱们职员、工勤人员爱岗敬业的心声。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让我深刻地领悟到一个道理:无论是崇高的职业、还是平凡的岗位都蕴涵着一门学问,关键看你是否热爱它、坚守它,看你怎样把握它、升华它,从而超越平凡。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坚守平凡超越平凡》。
人生百样,试问何谓“平凡”?平凡并非平庸,平凡是这样一种人生:在平常无奇的生活中踏实工作,把自己的潜力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默默无闻地为集体、为社会作贡献。这其实很不平凡!
曾经,我伫立三尺讲台,感受过人生的平凡——一身粉笔、满腔热情、呕心沥血、兢兢业业;如今,我是一名普通的员工,更感受到生命的质朴——吃苦耐劳、执着无悔、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如果说一线老师们从事着平凡而又尊贵的花的事业、果的事业,那么我们后勤服务者则愿像那绿叶默默坚守着平凡中的平凡。
同学们,当我们漫步校园,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芳香扑鼻而来的时候,你可曾想过这些绿色生命凝聚了一个年过花甲的园艺工人多少辛勤的汗水?当我们捧着热腾腾的饭菜的时候,你可曾想起我们的食堂工人在操作间忙碌的身影?当我们坐在教室里观看一个个精彩的节目的时候,你可曾知道校园电台的工作人员细致繁忙的制片经过?当我们参加一次次考试、一次次实验操作、一次次文体活动的时候,你可曾了解教务处、实习处、学生处的工作人员是怎样紧张有序地布置张罗„„
其实,在我们职员、工勤人员的队伍中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爱岗敬业的故事。就拿我们学校年轻能干的周会计来说,一看她运动服加平跟鞋的装束,一听她匆匆的脚步,就知道她干的绝非是悠闲的工作。她的工作除了压力大更多的是劳苦奔波,她常常奔波于校外,与教育局、财政局、地税局、审计局、银行、社保、医保等部门联络财务工作,多少次跑累了腿、磨破了嘴又有多少人能体会?即使来到学校里也常常是久坐在电脑桌前埋头核算着一叠叠繁杂的账本。由于长期地伏案工作,落下了肩周炎-1-——“爱岗敬业悉心育人”演讲稿 撰稿演讲陈海燕的毛病,一到阴雨天就会酸疼难忍,动动胳膊就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但她从未对别人说起自己的苦、自己的累,仍是不懈地努力工作。
还有,前不久,在我们身边悄悄离开了一位好同志,他是食堂工作管理人员,今年四月一日他在医院检查得知自己患上了癌症,而且已是晚期,此刻他想到的不是请假住院治病,而是强烈要求回来上班,要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散发生命的最后一份热、一丝光;然而就在五一劳动节这天,病魔夺走了他56岁的生命,默默地结束了短暂而又平凡的人生。
亲爱的同学们,也许若干年后,你会依稀记得你的恩师举手投足间的音容笑貌,你会说得出一连串上过你的课和没上过你的课的老师的名字,但又有谁会忆起那些为学校勤务工作默默奉献的平凡人。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没有因为别人的漠视而淡漠自己的职责,并没有因为别人的忽视而失去工作动力。
记得我刚刚转到职员工作岗位的时候,由于朋友的不解、世俗的偏见,我失落过,委屈过,彷徨过,甚至动摇过,但当我看到身边的同事都在满腔热情地努力工作,看到他们对后勤服务事业的忠诚与执着,我坚定下来。也正是在他们的感染下,我开始努力学习新的业务知识。从文明服务语言的应用到现代化办公手段的掌握,从对业务的陌生到虚心请教、不断钻研,一点一滴都凝聚着辛勤的汗水和收获的喜悦。平凡的生活让我懂得了:任何工作、任何岗位都有专长、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只要真诚去对待,用心去体验,就会有不平凡的收获。
亲爱的同志们,身为学校的一名普通员工,我们虽然没有经历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但我们却有着山一般的壮志豪气、火一般的热焰激情;我们虽然没有驰聘疆场的丰功伟绩,但我们却愿始终默默奉献在服务育人的阵地.正是有了无数后勤人员默默无闻地奉献,才有了学校主业的良性发展;正是有了无数后勤人员无怨无悔地工作,才使得我们的学习、生活环境更加美好!
老师们、同学们、员工朋友们:为了共创我们职中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一道,用心感受着自己的艰辛与收获,用心思索着人生的奋斗与追求,用心承载着自己的职责与使命!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2010年6月15日
第三篇:无私奉献显真情平凡岗位铸忠诚
无私奉献显真情
平凡岗位铸忠诚
杨帅
各位同事
我的名字叫杨帅,是今年新考入朝阳县法院司法警察大队的司法警察。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无私奉献显真情,平凡岗位铸忠诚》。
众所周知,劳动创造是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恩格斯曾说,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创造,是体力与智力的双重结合。如果我们想把工作做好,离不开在岗位上的热忱与奉献,也只有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地去劳动,发挥出自己的能力与优势,才能够实现自我理想,才能够实现社会的价值。正如苏联导演梁赞诺夫曾在他的电影剧本中写到,劳动会使人变得高尚,而我每天工作去上班,也仅仅是希望,劳动能使我变得高尚一些。
我在没进入到法院工作之前,曾经就职于朝阳市城市道路清扫保洁管理大队,我们的老领导,就是朝阳市环境卫生管理局的副局长、全国劳模、深入基层爱岗敬业的模范夏志国。夏局长作为一名大学生,进入到环卫工作已经十七个寒秋了,他从一名基层的保洁员干起,不管寒冬酷暑,不论官居何位,都时刻坚守在环卫工作的第一线,勤勤恳恳地守护着我们城市的整洁与健康。十七年前,当他刚刚走出校园进入到环卫工作的时候,也曾动摇过,也曾为难过,也曾经一个人坐在山顶上喝闷酒。但当他真正地把这份工作当做一份事业去做的时候,他收获了同事们的帮助与关心,也收获了自己对于这份工作的热忱。他曾说,城市有多大,我的办公室就有多大;马路有多宽,我的工作范围就有多宽。正是这种对于工作不计回报的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指引着他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作为一名亲历者,每当我们冬天扫雪的时候,我们都能够亲眼目睹夏局长亲自奔赴前线参与扫雪的过程;每一个老环卫工都把他亲切地称之为老夏,而每当他们对环卫工作有什么不满的时候,嘴上最常挂着的一句话也是:“你这样不行,我找老夏评理去。”我想,我是幸运的,能够在人生当中的第一份工作里,就遇到了这么好的领导,说得自私点,对于充实自己完善自我,也非常得重要吧!
其实,在朝阳这个藏龙卧虎的地方,有许许多多杰出的人物,都在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生命,谱写着平凡岗位上对于党和人民的忠诚。他们当中,还有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者方永刚,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楷模钱学余,雷锋精神的传承者魏国升,心系百姓服务三农的典范孙立德。除此之外,在支援辽西北的战场上,无数的大学生,投身于农村偏远山区的扶贫与开发工作当中,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体现了对于党和人民真挚的感情,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我想,我们的身边,有着这么多的同志值得我们这些去学习,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热爱我们的工作,不踏踏实实地做好我们的工作。
实话实说,当我进入到公务员队伍当中,首先也有一种对于生活稳定的期待,其次是一个法学毕业生对于政法工作的一种理想与憧憬。作为一名司法警察,我们有着预防、制止和惩治妨碍审判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审判秩序,保障审判工作顺利进行的职责。我想,能够支撑我们把工作做好,最重要也最关键的是要有一种淡泊名利、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比热爱,对法律威严全力维护的精神。人没有理想的指引,没有精神的食粮,就会逐渐枯萎凋谢,腐化堕落。我想,年轻人,就要有个冲劲,有股蛮力,要把自己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工作当中去,这样,才能保持对于工作的执着,才能够认真严肃地完成好党和人民交予我们的使命。生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生命中,能做好的事情并不多,但每做好一件事的时候,那种自我的满足与成功感,都会指引你在未来的生命中再接再厉。我想,进入到法警队,是我人生中地第二个幸运,我们这些新人,对于司法警察工作并不了解,也不知从何下手,而我们法警队的魏哥、韩哥、姚哥、赵哥、霍哥、谷哥,还有我们的杨队和征姐,看到这种情况,从我们来的第一天起,他们就像亲人一样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帮助我们、带领我们慢慢地熟悉工作,在生活上也给予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我想,这正是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集中体现,这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法警队是一个整体,是一个拳头,是人民法院坚强的武装力量。而在这里工作,我感到很温暖,我一定要发挥出我的一切能力,用尽我的一切精力,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不给大伙掉链子。
在最后,我想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句名言收尾,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致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致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第四篇:演讲稿 坚守忠诚
坚守忠诚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坚守忠诚。忠诚是极为宝贵的价值,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我们要坚守忠诚的品质,对党忠诚,对法律忠诚,对人民忠诚,进而很好的为人民服务。
对党忠诚是我们对党的庄严宣誓,坚定立场、拥护党的领导、忠诚于党的事业,是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及法院工作人员都必须坚守的原则和神圣使命。历史上,党的事业曾主要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和流血牺牲,最终解放中国,使中国成为了一个独立、富强、民主的国家。历史告诉我们,忠诚之所以宝贵,是因为一旦千百万人的忠诚联合起来,就会创造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业绩。中国共产党从当初只有几十人的弱小组织,能够创造彻底打破旧世界、建立新中国、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奇迹,就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忠诚的共产党员不怕牺牲、冲锋在前。只有忠诚,才能产生高度的凝聚力,有了高度的凝聚力,我们才能在党和国家的建设中有所成就,党才能很好的完成历史和人民交给的光荣任务,才能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在这样的和平年代,我们国家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各项建设都很快的进程中。在新的时期,我们党的事业主要在于建设好国家,处理好国家高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投身于国家的发展和建设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要踊跃参与其中,对党忠诚,不怕苦,不怕难,在党的领导下忘我工作,把我们的青春奉献给国家、奉献给党,我们一定要做时代的先锋,矢志不渝的为党和国家的建设出力。
法官以服从法律为天职,以枉法裁判为耻辱,以对法律的忠诚和信仰为最基本的品质。法官是一种特殊而神圣的职业,它需要忠诚,拒绝在利益的诱惑下见异思迁、丧失原则,拒绝在邪恶面前畏惧退缩,委曲求全!如果法官在利益的诱惑下背叛了法律,视法律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徇私枉法、知法犯法,他们的行为让法律蒙羞,让法官这个职业蒙羞,让那神圣的天平失去了光彩。然而,更多的法官和法律工作者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忠诚于法律,忠实的履行职责,守护着公平与正义。早在我升入大学读书,刚开始学习法律的时候,我就 1
确立了忠诚于法律的信念,参加工作后到了法院,法律是我一切工作的依据,也是我作为一个法官的价值追求,学法、守法、适用法律,是我工作和生活的全部,法律已经成了我做人和做事的根本,是我此生坚定不移的信仰。惟有忠诚于法律,才能视维护公平正义为己任,以司法为民为准则;惟有忠诚于法律,才能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不断增强办案能力;惟有忠诚于法律,才能在金钱、关系、权势、人情面前坚持原则,使办的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考验,经得起社会的评价,经得起法律的衡量。因此,我一定要忠诚于法律,忠诚于那神圣的天平。
最近有网友在微博中上传了一张名为“坐警车擦鞋”的图片,引起了全国网民的热议。图片内容大概是一辆悬挂福建省牌照的警车停在路边,一只脚从警车里伸出来,一位擦鞋妇女坐在车门口,正在低头擦鞋。这一幕被网友拍下来发到网上,很快就被大量转发。据了解,这辆警车属于福建省的一个县法院。这张不雅擦鞋照深深的刺痛了公众的神经,很多网友谴责这位警察“太大老爷”。在社会公众看来,警车和车上躺着让他人擦鞋的人就是公权力的符号,此人躺在警车让人擦鞋不但涉嫌人格歧视,而且更显特权的嚣张跋扈。如果无法有效地限制特权和特权在社会各个层面的扩张,那么,民主、法治根本就无从谈起。所以,作为一名法院公务员,我们要牢固树立忠诚于人民的信念,我们要永远记得,我们是劳动人民的子女,我们的父辈、祖先都很辛苦,很不容易。我们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社会发展到现在经历了艰辛的付出。我们才刚刚脱贫,也还有很多人在贫困中挣扎,作为一名公务员,我们要体谅劳动人民的痛苦,继续发扬中华民族祖祖辈辈以来勤劳、节俭、吃苦的精神,耐心的接待好每个前来求助的当事人,公平的办理好每个案件。
忠于党、忠于法律、忠于人民,三者的目的是一样的,那就是要赤诚无私,公正廉洁,依法办案,尽心竭力为人民服务。一名法院工作人员的忠诚,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党性原则的政治忠诚,源于对法律的信仰和对法律工作的热爱,是我们对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高度热爱的情怀。我们一定要始终坚守忠诚,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始终以党的事业为重、以人民利益为重,在平凡的工作中,践行法律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
第五篇:坚守平凡岗位(模版)
坚守平凡岗位 做当代活雷锋
思源武湖校区
陶冶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每当这首歌在我耳边响起的时候,我的心情像听到国歌一样激动。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有人说,雷锋已经过时了,但是,我想告诉大家,雷锋没有过时,他永远都不会过时,他从不曾离去,他一直在我们身边。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是雷锋同志说的。在我身边,就有一位这样的活雷锋。他,是我们学校的张老师。张老师是我们学校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也是一位班主任。他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出了名的,学生对他又爱又怕。我们学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每天早晨,张老师总是第一个起床,带领学生晨跑。有张老师率先垂范,学生没有敢偷懒的。张老师对学生的关爱照顾也是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冬天,学生需要排队打开水,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张老师总是主动帮学生把开水打好;学生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张老师总是全程陪伴,哪个桌上饭不够,他马上去添,哪个桌上菜少了,他马上去加。张老师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每一个学生。
有一次,一个学生晚上睡觉的时候,突然肚子疼得厉害。张老师闻讯赶到寝室,凭直觉,他意识到这不是一般的肚子疼。他马
上开车把学生送到医院,经医生诊断,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做手术,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但是医院要求先交钱然后才能做手术。他想,这时候通知家长已经来不及了。情急之下,他拿出自己的工资卡,到附近的银行取了钱,交了手术费。手术成功完成后,他才通知家长来医院照顾孩子。家长到医院了解情况后,真是百感交集,恨不得给张老师下跪来表达感激之情。他们握着张老师的手说:“张老师,你是孩子的救命恩人,你是当代的活雷锋啊!”张老师只是摆摆手说:“没什么,没什么,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
在张老师班上有一名特殊学生,叫李浩。他得了小儿麻痹症,双腿行走不方便,上下楼需要别人帮助。李浩的母亲当初送李浩来上学的时候,生怕学校拒绝接收,是张老师主动要求放到自己班上的。那天,张老师对班上的同学说:“从今天起,李浩就是我们班上的一份子,希望大家发扬雷锋精神,奉献自己的爱心,让李浩和我们一起快乐地生活。”学生们是了解张老师的,在张老师的感染下,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放心吧,张老师,我们一定会照顾好李浩的,像兄弟姐妹一样。”当时,李浩的眼里噙满了泪水。又一次,张老师率先垂范,主动扶李浩上下楼,扶李浩上厕所,给李浩辅导功课。刚开始,张老师排了一张帮扶李浩的值日表。后来,那张表不见了,因为同学们不需要按表行事,而是争先恐后地去帮助李浩了。从此,扶李浩上下楼,扶李浩散步,成了我们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成了一块学雷锋的活招牌。渐渐地,其他班的学生也加入到帮扶李浩的队伍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雷锋精神在我们学校开了花,结
了果。每个人都深受鼓舞,觉得干什么都特别有劲。
在我们学校,像张老师这样的活雷锋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工作。像雷锋一样,用自己平凡的双手谱写着不平凡的人生。像螺丝钉一样,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的螺丝钉,需要这样的活雷锋。在此,我向大家呼吁:做一个活雷锋吧,让你的精神更富有;做一个活雷锋吧,让你的灵魂更高尚;做一个活雷锋吧,让你的生活更幸福;我们大家都来做活雷锋吧,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