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燕山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燕 山 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课题性质: 学院(系):专业:年级:指导教师:学生姓名:
年月日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在当今社会,能源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瓶颈。有必要采用新的制冷及能源再利用的方法来节约能源。在工业生产中,存在着大量低品位的、无法用常规方法进一步利用的废热,通常这部分热量只能排放到环境中去。吸收式制冷和热泵可能实现废热的回收利用。此外,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耗电量远小于蒸汽压缩式制冷机。而且,压缩式制冷机所使用的氟利昂工质对大气臭氧层有破坏作用,而吸收式制冷机常用的工质(溴化锂-水)对大气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是值得发展的替代制冷技术。
在外国,这项技术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最开始是在美国,而现在最先进的技术是在日本。而现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已经基本成型,最近的国内外的研究课题基本都是对其的改良和经济性及热力学性能的分析。它已经属于较成熟的技术,国内也有不少厂商在做这方面的制造,但是,产量及热力学性能均与国外技术有一定差距。
故此,我选择了这项技术做为毕业设计的题目。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主要是设计出一套成型的直燃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设备,并且对其热力学性能进行分析,以到达验证及参考的价值。
在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与之对应的解决方案:
1.设备具体结构缺乏书面资料。应该找其相对应的功能查找、设计,例如:低压发生器,由功能上知道其主要起到是换热,混合作用,于是可以考虑参考管壳式换热器进行设计。
2.在燃烧器设计方面,CFD准备知识难度较大,且未学过。这应主要找其实例及相关的书籍来进行进一步学习。
3.涉及到周边附属设施上,考虑可能会不全面。所以应该找到已经应用的现有产品的看其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及其原理,然后考虑如何改进及应用到自己的设备上。
4.对于材料、加工技术、现有设备等方面的最新技术了解的过少,可能会造成设备的技术无前瞻性。这点只有在尽最大努力获取相关设备、材料等厂商的加护资料和关注现在的产品发展趋势,尽最大的可能来完美这项设计。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主要进行中型直燃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设计。
首先进行各个主要系统部件的设计,即蒸发器、发生器、冷凝器和吸收器;再设计出与之相配套的水泵、管路阀门、法兰等,并确定出这些设备的技术要求、材料及加工应注意事项。紧接着进行燃烧器设计,使用FLUENT及其后期制作工具PROPDF进行燃烧模拟,确定出燃料及炉型具体参数。最后进行可靠性分析。完成以后写出设计说明书,准备答辩。
四、研究工作进度:
1.2.3.4.1~4周:查阅资料。图书馆借阅及网上参考资料。5~8周:热力学计算及初步定型尺寸设计。参考书进行,对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等相关部件设计、计算出相应的流量及热力学参数。9~15周:绘图及正式设计。主要是设计燃烧器及各项尺寸的确定、最后运行状况分析、可行性分析以及可靠性分析。16周:写说明书及最后的整理。整理设计资料,整理设计图,整理报告,写出说
明书。
五、主要参考文献:
[1]制冷工程设计手册编写组.制冷工程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2]崔文富.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工程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戴永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空调技术实用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4]敦庆堂.简明空调用制冷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5]何耀东.空调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6]史美中.热交换器原理及设计.福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7]李惠宇 采用预冷却绝热吸收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的研究 流体机械 2006 34卷6期
[8]张宏岩 迪林曲线图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的应用 制冷技术 2001 第2期
[9]宁铁 冷媒水对废热驱动型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性能影响的仿真研究 流体机械 2006 34卷4期
[10]戴永庆 浅议直燃型与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的性能参数 制冷技术 2005年第4期
[11]黄光团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循环水水质管理 腐蚀与防护 2001 11月
[12]王艳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发生器放热系数的数学模型研究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12月14卷第4期
[13]方艺红 溴化锂溶液结晶原因分析 故障排除 中央空调 2005.01
[14]李珊红 新一代远程控制技木在溴化锂机组上的应用 电工技术 2006年3期
[15]焦永刚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的计算机模拟及优化研究 节能 2005年6期
[16]梁仁建 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冷却水的处理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6月4卷2
[17]孙勇 直燃式溴化锂制冷(热)机组微机控制系统 山东电子 2003年4期
[18]王瑞样 溴化锂制冷机组溶液的维护和再生 中央空调 家电科技 2005年6
[19]张全 用热管回收余热作热源的溴化锂冷热水机组 制冷空调 2003年3期
[20]龙剑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溶液热交换器的传热性能研究 2006年6月6卷3期
[21]方自玉 影响溴化锂制冷机制冷效果的分析 2004年 化工增刊
[22]王建国 以溴化锂溶液为工质的吸收式热转换器热力学分析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4年5月44卷第3期
[23]王瑞祥 溴化锂制冷机组冷剂水溢出故障分析及排除 中央空调 2005 07
六、基层教学单位评议意见:
基层教学单位主任
年月日
七、院(系)领导审核意见:
1.通过;2.完善后通过;3.未通过
负责人:
年月日
第二篇: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选题依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出台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解决》,在完善社会经济体制上有了重大突破。尤其是在公有制实现形式上,提出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在发展非公有制上突破了过去的局限。这对现有林区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现有林区经济体制存在很大的问题,极其不适应现有的市场环境,造成现有的林区经济落后。而且,发展没有后劲处于两难境地。一直以来,森工企业都是在计划体制和短缺经济并存的环境下生存。体制、机制、科技诸方面还跟不上社会整体的上升步伐。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xx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快林区发展的决定》为林业的发展改革指明了方向。目前国家正在实行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对政府体制、企业经营机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出了急迫要求,改革社会经济体制以成为改造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首要任务。从当前林区经济运行体制来看,必须改革经济体制。否则林区经济将无法摆脱困境。当前影响我国林区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矛盾有(1)政企不分。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政企合一、企业事业交叉的经济运行体制。而由此导致三方面的矛盾,一是存在一定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如林区、县政府机关、教师同工不同酬,工资差距较大,造成大量人才流失。二是林区建设包括林区基本建设、公益事业、社会事业等,造成重复建设浪费严重。三是国有森工企业承担着庞大的政府经费和社会负担,难以进入市场经济体制进行正常的市场竞争。(2)市场环境有效性不高。森工企业难以作为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竞争。一方面束缚了国有企业的发展,一方面降低了投资者对这一市场环境的信任程度,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生产布局结构不合理。(3)原有的生产布局结构不能适应现在的林区经济发展。(4)国有资产的管理不严。没有对国有资产进行合理的利用,没有人真正关心国家所有者的利益。可行性论述:目前林区经济发展体制改革面临难得的机遇。如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为林区生产布局调整、职工分流提供了有利的政策资金支持;生态保护区建设为林区改善自然资源环境提供了条件;西部大开发为林区基础设施的改造提供了有利条件,改善了职工生活条件,为吸引投资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可以为发展林区经济,振兴林区企业提供全面的经济支持。同时近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实践工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中小企业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拟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
第一部分:现阶段林区经济发展的现状。通过对现有的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阐述进行林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第二部分:现阶段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对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阐述,分析问题形成原因过程以及问题的影响面。第三部分:针对现有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对现阶段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剖析,寻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并从根本上提出解决方法。
第三篇: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选题依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出台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解决》,在完善社会经济体制上有了重大突破。尤其是在公有制实现形式上,提出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在发展非公有制上突破了过去的局限。这对现有林区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现有林区经济体制存在很大的问题,极其不适应现有的市场环境,造成现有的林区经济落后。而且,发展没有后劲处于两难境地。一直以来,森工企业都是在计划体制和短缺经济并存的环境下生存。体制、机制、科技诸方面还跟不上社会整体的上升步伐。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XX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快林区发展的决定》为林业的发展改革指明了方向。目前国家正在实行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对政府体制、企业经营机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出了急迫要求,改革社会经济体制以成为改造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首要任务。从当前林区经济运行体制来看,必须改革经济体制。否则林区经济将无法摆脱困境。当前影响我国林区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矛盾有(1)政企不分。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政企合一、企业事业交叉的经济运行体制。而由此导致三方面的矛盾,一是存在一定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如林区、县政府机关、教师同工不同酬,工资差距较大,造成大量人才流失。二是林区建设包括林区基本建设、公益事业、社会事业等,造成重复建设浪费严重。三是国有森工企业承担着庞大的政府经费和社会负担,难以进入市场经济体制进行正常的市场竞争。(2)市场环境有效性不高。森工企业难以作为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竞争。一方面束缚了国有企业的发展,一方面降低了投资者对这一市场环境的信任程度,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生产布局结构不合理。(3)原有的生产布局结构不能适应现在的林区经济发展。(4)国有资产的管理不严。没有对国有资产进行合理的利用,没有人真正关心国家所有者的利益。可行性论述:目前林区经济发展体制改革面临难得的机遇。如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为林区生产布局调整、职工分流提供了有利的政策资金支持;生态保护区建设为林区改善自然资源环境提供了条件;西部大开发为林区基础设施的改造提供了有利条件,改善了职工生活条件,为吸引投资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可以为发展林区经济,振兴林区企业提供全面的经济支持。同时近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实践工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中小企业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拟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 第一部分:现阶段林区经济发展的现状。通过对现有的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阐述进行林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第二部分:现阶段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对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阐述,分析问题形成原因过程以及问题的影响面。第三部分:针对现有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对现阶段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剖析,寻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并从根本上提出解决方法。
XX年09月20日—XX年1月15日收集资料,拟订论文题目,撰写论文提纲。XX年3月1日—3月30日毕业实习调研。XX年4月1日—4月30日撰写论文初稿。XX年5月7日—5月20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XX年5月21日—6月8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三稿。XX年6月8日—6月18日修改论文,完善论文格式以及答辩前准备。XX年6月19日—6月20日左右进行答辩。
第四篇: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近四十年来,传统的确定性数据(deterministic data)管理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 展,造就了一个数百亿的数据库产业。数据库技术和系统已经成为信息化社会基 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支撑。在传统数据库的应用中,数据的存在性和精确性均确定 无疑。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理解的不断深入,不确定性数据(uncertain data)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在许多现实的应用中,例如 经济、军事、物流、金融、电信等领域,数据的不确定性普遍存在,不确定性数 据扮演着关键角色。
传统的数据管理技术却无法有效管理不确定性数据,这就引 发了学术界和工业界对研发新型的不确定性数据管理技术的兴趣。
由于不确定性数据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可能是原始数据本身不准确或是采 用了粗粒度的数据集合,也可能是为了满足特殊应用目的或是在处理缺失值、数 据集成过程中而产生的),因此,不确定性数据的种类较多,例如关系型数据、半 结构化数据、流数据、移动对象数据等,相应地也出现了许多与数据类型紧密相 关的数据模型。
定义与应用场景相匹配的数据模型是不确定性数据管理的首要任务.在不确 定性数据管理领域,最常用的模型是可能世界模型(possibleworld model)。该模型 从一个不确定性数据库演化出很多确定的数据库实例(称为可能世界实例),而且 所有实例的概率之和为 1.不确定性数据的种类较多,例如关系型数据、半结构化 数据、流数据、移动对象数据等,尽管存在许多与数据类型紧密相关的数据模型, 但是这些模型最终都可以转化为可能世界模型.其中,基于 xml 的不确定性数据建模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半结构化数据模型。
半结构化数据模型(semistructured data model)能有效描述缺乏严格模式结构的 数据。半结构化数据通常可以用文档树来描述。
Dekhtyar 等人提出了一种管理 概率半结构化数据(probabilistic semistructured data)的方法,该方法以关系数据库 技术为基础,支持丰富的代数查询。
更多的工作则是直接以文档树形式描述不确 定性半结构化数据,例如p2 文档模型(p2document model)、概率树模型,以及 PXML 模型、Keulen 等人的概率树模型、PrXML 模型等。
二、工作任务分析 我在小组中的研究部分是不确定性数据的模型。项目开启后,我的工作与任 务可分解分以下几个部分
1、学习与整理前辈们在不确定性数据方面的研究成果。这项目工作任务主要 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广泛地收集与了解不确定性数据的相关知识,了解 不确定性数据的轮廓,知道相关的术语、概念,方便以后与别人作相关的交流。
第二阶段是有针对性学习与理整理现有的不确定性数据模型方面的理论知识。这 一阶段,要知道各种模型的概念、所针对不同种类的数据、以及它们优势与不足 之处。第三阶段是把精力放在不确定性数据研究的某种数据的模型上。
此阶段要 做到对相关的模型在较深入的理解,不单要知道他们的定义、优劣、具体应用情 况,还要理解它们在数学上表述、证明。
2、对现有的不确定性数据模型提出自己的见解。主要包括以下一系列的活动:
1)仔细研究现在模型的优点与不足之处;2)与其它组员(还有指导老师以及相 关的研究人员)交流看法,尤其是向其它组员了解在不确定性数据的存储与查询 方面算法知识,为优化工作提供依据与灵感。3)整理所收集到的不确定性数据模 型的资料。
三、调研报告 1 不确定性数据与xml 的发展史 实际上,针对不确定性数据的研究工作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了。从二十世纪八 十年代末开始,针对概率数据库(probabilistic database)的研究工作就从未间断,这类研究工作将不确定性引入到关系数据模型中去,取得较大研究进展。近年来,针对不确定性数据的研究工作则在更广的范围之内取得更大的进展,即:在更丰 富的数据类型上处理更多种类的查询任务。不确定性数据管理技术的典型框架包 含四大部分:模型定义、预处理与集成、存储与索引、查询分析处理。
可扩展标记语言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1〕是一种简单灵活的 文本格式的可扩展标记语言,起源于 SGML(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是 SGML 的一个子集合,也就是 SGML 的一个简化版本,非常适合 于在 Web 上或者其它多种数据源间进行数据的交换。随着 Web 上数据的增多,HTML 的缺点越来越突出。W3C 的成员认识到,必须有一种方法能够把数据本身 和数据的显示分离开来,这样W3C 在1996 年提出了XML 的概念。XML 不仅保 留了SGML 的很多优点,而且更加容易操作以及在World Wide Web 环境下实现。
1998 年,XML 成了W3C 的推荐标准。不确定性数据的发展方向 在传统数据库的应用中,数据的存在性和精确性均确凿无疑。近年来,随着 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理解的不断深入,不确定性数据(uncertain data)得到广泛的重视。在许多现实的应用中,例如:经济、军事、物流、金融、电信等领域,数据的不确定性普遍存在,不确定性数据扮演关键角 色。传统的数据管理技术却无法有效管理不确定性数据,这就引发了学术界和工 业界对研发新型的不确定性数据管理技术的兴趣。针对不确定性数据的研究工作 则在更广的范围之内取得更大的进展,即:在更丰富的数据类型上处理更多种类 的查询任务。
四、方案拟定与分析
1、采用由大到小,由浅入深的顺序进行研究。
不确定性数据对于我来说,是比较新的东西。要想快速把握一样新的东西,并不断深入,从整体上了解它的整个框架,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防止在研究的 过程中迷失方向,同时,从整体上把握了不确定性数据后,也可以更方便更有效 率地与别人进行交流,更有效地从网络上检索到有用的信息。
万丈高楼平地起,把握不确定性数据的整体,就是为不确定性数据的模型研 究打基础。基础扎实,深入研究阶段才能底气。
五、毕业论文撰写提纲 摘要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不确定性数据的背景 1.2 不确定性数据的管理框架 1.2.1 模型定义 1.2.2 预处理与集成 1.2.3 存储与索引 1.2.4 查询分析处理 1.3 不确定性数据的模型 1.4 建模的要求与挑战 1.4.1 庞大的可能世界实例集合 1.4.2 新出现的维度———概率维 1.4.3 不确定性数据管理的理论问题 第二章 可能世界模型 2.1 可能世界模型的简介 2.2 可能世界模型的举例与说明 第三章 针对关系型数据的模型
3.1 Probabilistic ?-table 模型 3.2 Probabilistic or-set table 模型 3.3 Probabilistic or-set-? Table 模型 3.4 Probabilistic c-table 模型 3.4.1 三个简单的表达系统 3.4.2 Probabilistic c-table 第四章 针对半结构化数据的模型 4.1 p-document 模型 4.1.1 模型简介 4.1.2 xml 4.1.3 模型定义的相关问题与解决方法 4.2 概率树模型模型(probabilistic tree model 4.2.1 模型快照 4.2.2 模型的定义 4.2.3 模型的不足之处 4.3 PXDB 模型 4.3.1 PXDB 模型引入 4.3.2 模型定义 4.3.3 c-formulae 4.3.4 模型评价 第五章 其它模型 5.1 针对数据流的模型 5.1.1 针对数据流的模型 5.1.2 一个常用模型的定义 5.1.3 相关窗口的分类 5.2 针对多维数据的模型 5.2.1 关于OLAP 5.2.2 针对多维数据的模型 5.2.3 相关模型 第六章 总结 6.1 内容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六、实施计划 设计总共用时3 个半月左右。
具体安排如下:
2010.3.1——2010.4.11 论文选题,收集资料,并完成开题报告初稿。2010.4.12——2010.4.30 学习与整理不确定性数据的相关资料。2010.5.1——2010.5.15 进入不确定性数据模型深入研究阶段,并完成论文初 稿。
2010.5.16——2010.5.25 修改毕业论文 2010.5.26——2010.6.10 整理好材料,装订好论文,进行答辩准备。
指导教师意见: 签 名:
年 月 日 备注:
1、要有10 篇以上相关文章的阅读量。
2、理、工科开题报告撰写不少于2500 字,人文社科开题报告不少于3500 字,包括论文选题 的背景和意义、工作任务分析、调研报告、方案拟定与分析、毕业论文撰写提纲及实施计 划、文献综述(理、工科可不提交文献综述)等。
3、电脑打印,用 A4 纸,页边距左边 3。2cm,右边 2。54cm,上下边距 2。54cm,在左边装 订;内容为小四号宋体,行距为固定值20 磅。
4、文献综述(按文献综述格式打印)附在开题报告后面一起装订。
第五篇:西南石油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封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
学生姓名 教学院系 专业年级 指导教师 单
位
学 号
职 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