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铺小学防地震应急演练具体实施方案用
陇西县东铺小学防地震疏散演练方案
一、演练准备
领导小组检查演练的各项准备工作。班主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既要严肃认真又要正确对待。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其他教师听到预警信号立即到岗(个人具体职责见防踩踏预案)。
二、应急响应(应急疏散)
(一)第一阶段:黄平校长指挥:由门卫人员鸣放预先警报信号,所有工作人员迅速到位,防爆器鸣10秒;鸣放预先警报信号时各班按照本班预案立即组织学生进行演练。具体为:三楼六(3)从前后门撤出站到多媒体教室前,六(1)撤到六(2)教室前、六
(2)不出教室。二楼五(1)四(1)分别站在二楼楼道内,五(2)四(2)不出教室。
二、三年级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带到学校前院东西两边,其中三(2)从后门撤出。一年级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到学校后操场安全处。第一阶段演练结束后二、三年级各班带回教室,其中六(1)、六(3)五(1)、四(1)在楼道等待立即准备第二阶段整体演练。
(二)第二阶段:第一阶段演练结束后,再次鸣放警报信号,发放紧急疏散警报。广播播送:“老师同学请注意,现在是防踩踏演练,请大家不要紧张、恐慌,迅速、有序地离开教室,疏散到学校和操场的安全处。”前教学楼撤离顺序先撤一楼,再二楼最后三楼。一年级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到学校后操场安全处。各班撤离到指定安全位置后班主任组织清点人数并上报到何军平。
特别提示:
1.本次演练时间不确定。
2、必须在各楼层拐弯处和楼梯口重要位置设名疏散安全员,防止学生疏散行动时踩踏挤推等意外情况的发生。具体为:
三楼:左转弯贾志良、右转弯刘惠萍。
二楼:左转弯吴凤兰、右转弯白晓玲。
一楼:左边巩振华、右边柴继红。(楼梯疏散老师职责:做好本楼楼层疏散安全工保证学生的安全,防止拥挤踩踏现象发生。)
3、特异体质及其他不宜参加演练的学生学校应提前妥善安排。
4、上室外课的班级由老师负责将本班学生带到安全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听到预警后立即寻找自己的学生并负责安全。
三、应急结束
警报解除,发放解除警报信号。
黄校长对本次演练活动进行总结讲话。
疏散演练结束,各班主任向现场指挥报告清点的人数;卫生委员学生打扫卫生。附:有关说明:
所有教室的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按指定的路线以最快的速度集中到指定的位置;撤离必须按要求从一楼到三楼和指定的班级顺序撤离;全队保持队列疏散。
教学楼:一楼:二三年级依次从教室迅速集中分别到前院左边和右边(本教室前面)。二楼:四五年级下楼不拐弯分别到前院的左边和右边。
三楼:六(1)、六(2)从右楼梯下,六(3)从左楼梯下中途不转弯迅速集中到前院右边。
秩序负责;
1、黄平总负责,何军平具体负责。
2、前院秩序由蒲红斌、王维斌、崔红民负责。
3、操场由党珺、曲慧负责。
注:不详事宜请参阅东铺小学防地震预案。
2013.8.25
第二篇:地震应急演练实施方案
三场学校地震应急演练实施方案
为提高全校师生在密集场所的应急避震能力,进一步深化全校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保证全校师生在地震临震预报发布或地震发生后,快速、有序、高效地实施地震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三场学校地震应急预案》,更好地展示全校师生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成果,按照县局地震减灾办公室关于开展地震应急模拟演练的安排意见,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演练机构设置
学校成立演练指挥部。成员如下: 总指挥:于景民 指挥部下设4个小组: 抢险救灾组 组 长:何学武 副组长:王德林
成员:杨俊生、刘生英、李爱君、肖建新、孔令平、樊明、黄举卫。主要职责:
(1)抢救被埋压人员、重要财产、档案等;(2)抢修被破坏的供水、供电等重要设施,尽快恢复学校基础设施功能;(3)及时运送重伤员和救灾物资;(4)负责可能发生的火灾预防和扑救。
应急疏散组 组 长:杜民学 副组长:张永强
成员:各班班主任、代课教师和各年级组组长 主要职责:
(1)破坏性地震或强有感地震发生时,具体负责师生就近避震,并组织有序、快速疏散;(2)制定学校震时疏散方案,确定疏散场地、路线和紧急情况下保护师生安全的必要防护措施;(3)组织师生开展避震、疏散演练;(4)妥善安置受伤师生,做好受伤人员统计、上报工作。
医疗救护组
组 长:三场医院负责人 副组长:赵正年
成员:三场医院医护人员。主要职责:
(1)准备必需的药品、器械和设备;(2)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立即进行现场救护;(3)部署救护力量,妥善安置和转送重伤员;(4)做好学校卫生防疫和水源管理,防止疫情发生和蔓延。
安全保卫组 组 长:李志杰 副组长:谢军德
成员:李国伟、马喻、陈学国、王强、谢军芬、肖爱红、林志慧。主要职责:
(1)制定学校安全保卫措施及方案;(2)破坏性地震或强有感地震发生后,负责重点部门(部位)的安全保卫保护工作;(3)维护学校治安,严防各种破坏活动;(4)迅速检查了解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存储场所受损情况,清除次生灾害隐患。
宣传组 组 长:何新才 副组长:汪建设
成员:张香莲、周玉红、朱玉华、沈毅萍、吕家秀、李春花、扁春。主要职责
(1)宣传普及地震科普知识,增强师生防震避险、自防自救能力和地震应急应变能力;(2)适时宣传报道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模范人物;(3)及时向师生宣传党和政府的应急、救灾决策。
三、应急演练程序
1、地震发生演练:地震发生(锣声)后,每个教室的师生都立即双手抱头,以课桌、墙角为掩体躲避起来。
2、疏散演练:所有师生从教学楼疏散到操场。
3、搭建帐篷与应急厕所演练
4、医疗救助演练
四、演练启动方式 演练开始启动方式:
1、以哨声三短(地震发生)为信号。由总指挥发出。听到“地震发生’’的信号(哨声)后,每个教室的师生要立即双手抱头,以课桌、墙角为掩体躲避起来。
2、三短一长哨声为疏散信号。哨声由总指挥发出。听到疏散信号(三短一长哨声)后,学生们在教师的指挥下迅速从教学楼的不同出口有条不紊地向操场(宽阔空闲地)疏散。
五、疏散演练安排
疏散任务由疏散组负责。
1、三短一长哨声响后,疏散组人员和高年级学生应急救援志愿者应及时赶到现场指定地点,组织疏散学生,以防出现混乱。各年级、各班学生应急救援志愿者负责维持疏散秩序。
各班疏散路线及负责楼内疏散的老师位置安排如下:
教学楼一层:一年级出西门疏散到操场西边,二、三、四年级 学生出北门疏散到操场北边,责任教师:各年级班主任、教学楼二、三层:五年级---九年级学生走东楼梯疏散到前操场,责任教师:各年级班主任
幼儿园走南门,责任教师:幼儿教师
2、教室内学生疏散安排如下:每班靠门的学生立即把门打开,按座次撤出教室,以班为单位有序撤出。学生由正在上课的老师负责疏散,班主任如没课,应立即到班级所在楼层楼梯处疏导学生。在撤离途中,如出现拥挤摔倒,后面学生及楼梯口应立即大声喊“停”同时停止不动,各班老师招呼本班学生停下,等险情排除后,再招呼按顺序撤出。
六、医疗救助演练工作安排
医护组马上开展工作,对受伤的人员进行急救处理,放到担架上,抬到帐篷里,等医院救护车来后送往医院。
一名老师带两到三名学生为一组进行救护,主要救护项目有:头部包扎,腿部骨折,臂部骨折等。
一组:上肢受伤处理
二组:腿部、膝部受伤处理
队员:学生应急救援志愿者
队员:学生应急救援志愿者
三组:头部包扎处理
队员:学生应急救援志愿者
八、应急演练要求
学校在地震应急模拟演练前,各班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防止发生地震谣传或误传,保持社会安定。要对学生进行地震常识、应急避震、自救互救等知识的培训。对所有参加演练的学生进行有关知识的培训,并作精心的准备和布置。听到“地震发生”的信号后,立即双手抱头,以课桌、墙角为掩体躲避起来。“主震”结束并听到疏散信号(三短一长哨声)后,学生们在教师的指挥下迅速从教学楼的不同出口有条不紊地向操场(宽阔空闲地)疏散,到了操场后,大家双手抱头继续保持下蹲姿势。5分钟后,所有师生“安全脱险”,演练圆满结束。
整个演练过程要严肃、紧张、有序,达到预期的目的,起到很好的宣传和教育效果。为今后区域内一旦发生地震,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安全疏散学生积累宝贵的经验。
第三篇:地震应急演练实施方案
辽阳市体育运动学校地震应急演练实施方案
为了确保学校师生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切实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体师生防震减灾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应急疏散逃生的技能,在紧急情况下,能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地组织人员疏散逃生,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尽可能地保障安全,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一、地震应急演练安排
1、内容:
(1)应急避震演练;(2)紧急疏散演练;(3)自救互救演练。
2、对象:全体师生。
3、时间:2011年4月15日
二、演练准备
1、演练前召开动员大会,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分析各校应急避震的环境条件,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
2、演练前学校要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3、根据教学楼的楼层进行详细的疏散通道规划,设计各班级的撤离线路。
三、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四、组织机构
1、成立学校地震应急演练指挥部 总指挥 :徐守杰
副总指挥:蒋国红、李保伟、张华桥、吴猛 成 员 :任课教师
信号员(地震警报员):王晓晨。
指挥部下设4 个组:避震指导组、疏散指导组、医疗救护组、摄像组。
2、避震指导组即教室室内指导组(各班班主任或任课老师1-2名)职责:
(1)“地震警报”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2)“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学校操场)。
(3)班主任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发生意外。
3、疏散指导组即疏散线路沿线工作组
教务处及所有没任课的教师,教学楼一、二楼楼梯及转角处,每处1名教师疏通紧急撤离学生。训练处、业训处所有在岗教练员,操场营救。职责:
(1)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进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故。(2)处理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3)纠正学生在疏散过程中的错误行为。
4、医疗救护组: 曹雪:救护知识讲解
庄凤梅:医疗器械和药品准备,通知医疗机构 救护地点:篮球场南侧。职责:
传授自救互救知识,准备医疗器械和药品,负责将伤员运送到指定安全区并进行简单救治后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救治。
5、摄像组:办公室成员,负责演练的录像摄影,用影象、图片资料记录演练全过程。
五、演练程序
(一)启动程序(总指挥通过学校广播):各位领导、老师、各位同学,职业中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针对6级左右地震)。
请各班班主任重申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3分钟)(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演练时间为1分钟)
1、指挥部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三响短促哨声)
2、上课教师(演练时为班主任)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的头部和颈部,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3、1分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两响长哨声)。
4、老师迅速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三)紧急疏散演练(疏散演练时间3─5分钟)
1、当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后,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从教室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避震地点集中(篮球场),以班级为单位列队集合。
2、演练各班撤离路线如下: 六年、七年、九年走南侧楼梯 八年、高中走北侧楼梯
疏散组人员应及时赶到现场指定地点,组织疏散学生,以防出现混乱。各班级有秩序撤离后经楼梯下楼到操场集中,并蹲下。各班主任清点人数后向总指挥报告人数。
(四)自救互救演练(时间5分钟)
当信号员发出结束“疏散演练”信号后,进入自救互救演练。
1、内容:(1)止血;(2)固定;(3)搬运;(4)心肺复苏。
2、由医务人员负责指导和讲解上述四类问题的救护方法。
心肺复苏意义及方法介绍:一个人脑组织缺氧4-6分钟就要损伤,超过1 O分钟就会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在4-6分钟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心肺复苏是口对口人工吹气和胸外心脏挤压术的结合,抢救所需的只是一张口和一双手。在120救护车未到来之前,当发现患者已无自主呼吸,抢救者立即将左手掌根放于按压部位,双手叠加,肩部、肘部、腕部垂直,利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下压4-5厘米。连续按压1 5次后,再进行口对口人工吹气。
3、演练心肺复苏的救护方法:从训练馆拿一个皮人,指定心脏部位,请两位男生为全体同学做示范。
4、自救互救演练结束,恢复站队,进入演练总结环节。
六、演练总结
1、请地震应急演练总指挥(校长)总结讲话。
2、宣布演练结束,各班依次退场,返回教室。
辽阳市体育运动学校 2011年3月28日
在学校如何避震和安全疏散
强烈地震发生后,学校是容易受灾害的地方,特别是正在上课的教师一定要沉着冷静,组织好学生的应急避震。首先不要让学生乱跑,应迅速让学生躲在书桌下,用书包护好头部。尽可能离开外墙和玻璃窗,避开天花板上的悬吊物,如吊灯等。讲桌旁,内墙墙角处也可暂避。人员应当分散不要过于集中,最好留出通道。震后应有序地迅速撤离,转移到安全地带。在楼上教室内的同学千万不要跳楼,更不要一窝蜂似的挤向楼梯,这样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伤亡。
一、正确避震方法
1、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2、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
3、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学生就地躲避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房屋。
4、在室内的学生,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旁、墙角或桌下,以保护身体不被砸,尽量不要靠近窗口。
5、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枕头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6、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7、在走廊的同学,也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边。
8、在厕所内的同学,也要采取应变措施,就近躲避。
9、在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10、老师要正确指导学生,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及时纠正。
11、学校避震不利位置:
围墙(易倒)、易掉落物器之下、瓦屋顶屋檐下、外侧阳台上下、玻璃窗旁。
二、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1)平时班主任对学生进行预防火灾、拥挤踩踏、地震、交通等突发事故的教育。
(2)班主任教育学生牢记:①遇事不惊、头脑冷静;②判明情况、思考对策;③积极自救、互帮互助;④听从指挥、有序疏散。杜绝:恐慌混乱、相互踩踏。(3)震后教室内学生疏散安排如下:
每班靠门的学生立即把门打开,按座次撤出教室,以班为单位有序撤出。学生由正在上课的老师负责疏散,班主任如没课,应立即到班级所在楼层楼梯处疏导学生。在撤离途中,如出现拥挤摔倒,后面学生及楼梯口应立即大声喊“停”同时停止不动,各班老师招呼本班学生停下,等险情排除后,再招呼按顺序撤出。安排教师到楼梯拐弯、走廊拐角等容易发生踩踏事故的地方进行疏导,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故。最后有序撤离到安全的避震场所——学校操场等宽阔地方并蹲下。
地震后如何自救、互救
一、震后如何自救
地震发生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你的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你要尽量改善自已所处的环境,稳定下来,设法脱险。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搬开身边可搬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不要乱叫,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二、震后积极参加互救活动
(一)救人方法:挖掘被埋压人员时应保护支撑物,以防进一步倒塌伤人;使伤者先暴露头部,清除其口鼻内异物,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二)救人原则:先救近,后救远;先救易,后救难;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
(三)被压者不能自行爬出时,不可生拉硬扯,以免造成进一步受伤;脊椎损伤者,搬运时,应用门板或硬担架。
(四)当发现一时无法救出的存活者,应立下标记,以待救援。
第四篇:铺里小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铺里小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通过地震应急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我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校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地震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要求
为确保演练取得实效,切实抓好演练的各个环节,成立安全自救演练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安全演练方案,对演练的形式、演练的场地、险情信号、演练时间、参加人员、演练实施步骤等作周密安排,落实专人负责安全演练的具体工作,保障安全演练的顺利进行。
三、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领导小组
总指挥: 马晓鹏
副总指挥:宋克明
现场秩序总指挥:马晓鹏
一楼楼梯口:麻克业
楼楼梯口:张金兰
四、地震知识学习各班班主任对学生讲授应急避震与紧急疏散的相关知识。
五、演练准备
1、演练前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分析学校应急避震的环境条件,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 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2、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 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六、演练程序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短暂急促的哨子声)
2、上课教师立即停止授课,立即告知学生发生了地震,要求学生不要慌乱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并尽可能用书包或其他物品保护头部,演练时间为1分钟。(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
特别强调:教师要给学生讲清楚,地震时第一不能跳楼,第二要一切行动听指挥。不能一窝蜂似地往外挤,应在老师的带领下,全班同学一齐行动,把桌椅摆放得有利于避震;与外墙和窗户操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外墙倒塌或玻璃破碎时伤人;避开室内的悬挂物;留一定的通道,便于震时紧急撤离;把年小体弱或残疾的同学安排在方便避震或撤离的地方。震后有秩序的撤离。
3、1分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长长的一声哨子声)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秩序地紧急疏散。
(三)紧急疏散演练
1、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从楼梯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整队。
2、演练各班撤离路线如下:
一楼各班从教室里直出,学前班、一年级在中院避险,二年级在教学楼前避险。
二楼三、四、五、六年级师生经东、西楼道下楼;到操场集中避险。
3、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以班为单位集队,各班应立即清点人数,并向总指挥报告。4、总指挥总结演练 注:演练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
(1)在下楼梯时,不准学生在楼梯处和走廊相互拥挤,避免跌倒。(2)教师应在每层楼梯把守,指挥学生由秩序疏散。
(3)疏散过程中要迅速,自行成队由秩序前进,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
(4)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以防被砸。
(5)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点后,学生要蹲下保护头部。
第五篇:地震 火灾应急演练实施方案
地震、火灾逃生自救演练实施方案
一、演练目的
通过火灾、地震应急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躲避火灾、地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我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火灾、地震来临时,我校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灾害导致的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内容:
1)应急躲避地震、火灾演练 2)紧急疏散演练
2、对象:五(4)班师生。
3、时间:2014年2月25日上午9∶00—9:30。
三、演练准备
1、演练前各班召开动员大会,让学生熟悉应急躲避火灾、地震的正确方法,分析我校的环境条件,阐述躲避火灾、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发生灾情时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2、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四、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五、组织机构(1)领导小组
组 长:李文军
成 员:李静、王静、蔡志蕊、任倩倩、张玉静、苏文静
信号员:骆勇
安全地带指挥:张金平(2)教室室内指导组 班主任:任倩倩 数学老师:袁琳 英语老师:夏玉霞
职责:
①、“灾情警报”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躲避,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进度,处理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故。
②、“灾情警报”解除后,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学校内操场中央。
③、班主任要对本班学生进行编队(两队)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安全地带指挥者安排好场地,指挥好人员,强调蹲下。
六、演练程序
(一)启动程序:各位领导、老师,各位同学,衡德小学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
请班主任重申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5分钟)(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发出“灾情警报”信号(三响短促铃声,下同)。
2、上课教师(演练时为班主任)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由演练负责人有序引导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三)紧急疏散演练
1、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从教室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整队。
2、演练各班撤离路线
各班级撤离到班级门对应的操场中央。
3、各班清点人数,向领导小组报告
4、两分钟后,一声长哨,结束演练,恢复站队。
七、演练总结
1、班主任总结讲话。
2、宣布演练结束,各班依次退场,返回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