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具体落实考察地点和内容
具体落实考察地点和内容:
例如:在悉尼学习考察。听取了悉尼大学皮特教授关于澳大利亚三级政府的介绍、老年人福利体系的介绍,以及澳洲政府针对老年人提供的优惠政策和规定的介绍;考察了詹姆士•威尔森养老院,华裔相济会颐养院,新南威尔士洲和澳洲首都领地老人和社区服务行业协会,班克斯镇养老院。
例如:在布里斯班学习考察。听取了昆士兰大学克姆•麦尔斯教授关于澳大利亚养老政策的变迁,以及几大政党对于为老服务政策的不同态度和澳洲的养老服务种类,老年人继续教育等问题的介绍。
例如:在墨尔本学习考察。听取了国际老龄联合会凯•弗利克女士关于科学技术在为老服务中的作用的介绍;听取了维多利亚州卫生部关于老龄护理系统、社区为老服务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面临的挑战和改革思路等方面的介绍;听取了澳大利亚年长者协会执行官和律师关于年长者协会在为老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老年人权益保障和如何预防虐待老人等问题的介绍。考察了社区老年送餐服务和老年活动中心,考察了买斯敦地区乡镇为老服务工作和亚拉市社区老年健身中心。
例如:走访了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的保健与老人部,与社区项目老年照料司Tracy Mackey司长,家居项目管理司Samantha Robertson司长,护理人员管理司Poly.Swift司长和社区服务司伊丽莎白佩•利司长进行了座谈。四位司长详尽的介绍了澳大利亚政府对老年福利机构管理、监督、人员培训和考核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并就考察团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解答
例如:参观考察不同类型的老年福利服务机构,有70年历史的教会主办养老院,属于非赢利机构的John Paul Retirement Village Heathcote养老院和公司企业投资兴办的Thomas Holt Memorial Village Kirrawee养老院。
第二篇:全国代表大会时间地点及内容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大会起草和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提出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明确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大会初步规定了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要求党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
党的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从此,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发表了宣言,讨论通过了一系列决议案;在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中国社会性质的基础上,制定了党在现阶段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即党的最低纲领;同时坚持要通过民主革命进一步创造条件,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提出建立联合战线的主张,决定加入共产国际;制定通过了第一部党章。
党的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大会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等文件;确定国共合作,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修订了党章,进一步完善了党的各项组织制度;制定了中央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了党中央组织结构和工作制度。
党的三大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专门研究统一战线问题的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代表大会的召开,促进了国民党的改组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开创了革命发展的新局面,加快了中国革命的步伐。
党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围绕“如何加强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以及在宣传工作、组织工作和群众工作方面如何准备迎接革命高潮”的议题,通过了一系列议决案,对中国革命的对象作了更加明确、全面的规定,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强调了工农联盟问题的重要性。
党的四大全面总结了国共合作一年来的经验教训,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为迎接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做了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
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举行。大会产生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土地问题决议案》;批判了以陈独秀为首的党内右倾错误,提出要争取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大会首次明确提出“集体领导”和“民主集中制”原则,首次选举产生中央监察委员会。党的五大是在大革命面临严重危机的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对党的理论和组织建设有一定贡献,但没能切实回答无产阶级如何争取领导权、建立党的革命武装等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因此,大会未能在危急时刻为全党指明出路,提供坚强有力的领导。
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大会总结了大革命前后的经验教训,提出反对“左”、右倾两种错误倾向;正确分析革命形势,确定了党在新形势下的方针和任务;通过了《政治议决案》等16个文件和经过修改的党章,成为民主革命时期历次代表大会中形成文件最多的一次代表大会。
党的六大是党在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关头举行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对有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议的根本问题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在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大会讨论通过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修改了党章,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会议历时50天,制定了党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政治路线,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使全党在组织上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党的七大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极其重要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代表大会。它总结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20 多年的历史经验,提出建立新中国的宏伟目标,为党领导人民争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基础。
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政治报告的决议和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总结七大以来的经验教训,宣告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明确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是把全党的工作重心适时转移到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上来。通过了新党章,决定实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常任制。
党的八大是党在全国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969年4月1日至24日,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肯定了“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方针和政策,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写进总纲。党的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在党的历史上没有任何积极作用。
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继续肯定九大路线,肯定“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尽管大会在批判极左思潮上有一些积极成果,但大会总的指导方针是错误的,并没有完成它所担负的历史使命。
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77年8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政治报告宣布,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但仍对“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给予了高度评价。党的十一大通过新党章,重申了在20世纪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任务,但没能承担起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以及为实现历史转折制定正确路线方针的任务。
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邓小平在大会开幕词中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大会提出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提出了经济建设的目标,同时也强调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战略方针。
党的十二大制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正确纲领,确定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制定了新的完善的党章,是党的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代表大会,揭开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篇章。
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作出了一系列进一步加快和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
党的十三大总结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新鲜经验,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方面,勾画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决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学概括和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党的十四大是在我国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它对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了战略部署,标志着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提出21世纪前50年“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党的十五大第一次科学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新的世纪。
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总结过去5年的工作和13年的基本经验,阐述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党的十六大是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党和国家的发展进程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大会科学地总结过去,规划未来,以其成功而鲜明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载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史册。
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宝贵经验;强调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阐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党的十七大是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的大会。大会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保证,作出了全面部署。
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科学总结了过去5年工作和10年历程;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系统阐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明确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召开,对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各方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三篇:调研内容和地点--陈东来(定稿)
调研内容
一、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审核管理办法
1、距离规定多少米更好?
2、动物饲养场和养殖小区的标准如何规定更好?
3、野生动物园和动物观赏场所是否需要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4、牧区散养动物是否需要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5、隔离场的动物防疫条件如何规定更好?
二、动物卫生监督实施办法
1、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职责如何规定更好?
2、采样、抽检、留验如何规定更好?
3、适用听证程序的罚款数额规定多少更好?
调研地点
1、黑龙江省
2、吉林省
第四篇:深入具体碰硬就能落实
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按照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审视我们平凉的市情,提出了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眼下,当务之急是认真研究,吃透精神,狠抓落实。如何抓?王耀东书记说,“一深入就落实,一具体就落实,一碰硬就落实。深入了他不敢哄你,具体了便于检查,碰硬了涉及到责任,所以就能够落实。”
深入就是要吃透上情,摸清下情,上下结合抓落实。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加强对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深入体会、研究,尤其是对新的思路,新的工作,要结合实际深入调查,做到有的放矢,超前谋划,在自身不懈努力的基础上,千方百计想办法、找门路,用百折不挠的精神,创造性地抓好落实。在吃透会议精神的同时,还要摸清本地本部门的实际。各级各部门必须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了解情况,为正确决策搜集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要围绕既定的目标任务,一件一件地去谋划,一项一项地去衔接,真正做到上下结合抓落实。
具体就是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清主次抓落实。在推动经济工作中,要明确主攻方向,紧紧抓住影响全局的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集中精力,全力以赴,狠抓落实。尤其是要能够明确工作的主要矛盾和主攻方向,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突破。同时不仅要抓好重点工作,也要兼顾常规工作,就是要以抓重点促一般、以抓典型带全面,使各项工作都能很好地得到落实。
碰硬就是强化责任,督促检查,完善机制抓落实。在抓落实过程中,要坚持责任到人,防止出现管理上的“真空”。要健全完善抓落实的目标体系,细化分解目标任务,明确工作措施、完成时限和基本要求,提高抓落实的效率和质量。要建立健全完善有效、切实可行的督查工作机制。在安排工作的同时,对督促检查工作作出部署,坚持在督查过程中掌握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形成决策—督查—再决策—再督查的工作机制,切实提高落实效果。
抓落实,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是主体,是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关键。所以,一定要把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好。各级各部门的领导不仅要带头抓决策的制定,更要带头组织决策的实施;不仅要当指挥员,更要当战斗员,做到“抓落实向我看,抓落实跟我干”,做到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同时,要引导基层和群众把抓落实的出发点放到为平凉争先、为百姓造福的事业上,把抓落实的落脚点放到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上,把抓落实的重点放到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关键环节上,使全市上下形成人人重落实、个个抓落实的良好氛围。
第五篇:新闻报道的内容具体格式
新闻报道的内容具体格式
1、标题(居中,宋体加粗,小三号字体)
标题与正文之间空一行
2、正文(宋体,小四字体,行间距为固定值23磅)
3、正文末注明单位与作者(如:材料学院
x x xxx)
4、各类新闻报道包括文字和活动照片(2~3张)的,要以文件夹的形式打包。
新闻文体的类型
◆从写作手法划分:消息、通讯、新闻评论、调查报道
◆从媒介形式划分:文字新闻(报纸、电脑网络);音像新闻(电视、广播、图片)
一、消息的含义:
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的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的报道。
消息是一种狭义的新闻,是新闻体裁中最主要的文体。
二、消息的结构:
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并在文中穿插背景材料。
三、消息的特点:
1、时效性强:采写编发快,时间新、内容新
2、客观地报道事实真相
3、以叙述为主
消息中不允许作者出面议论,不允许作者带有情绪化、倾向性观点。消息不允许作者出面发议论,但并不是说,消息里不能有别人的议论、观点。
4、叙事直截了当,语言简洁明快,篇幅短小一般不超过千字。
四、消息的标题:
标题是消息的眼睛。标题本身就是一条新闻。读者不看正文,就知道消息的主要内容。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实”、“一语破的”、“一目了然”、“一见钟情”的效果。
有主题(正题)、引题(眉题)、副题(次题)三种。
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从一个侧面对主题进行引导、说明、烘托、渲染。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五、消息导语的写作
导语的任务和原则是引导全篇,导出新闻:其写作原则是:概述消息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
一类是直接性导语,一类是延缓性导语。
六、消息主体的写作
主体是在消息结构中继导语后的主干部分,是用具体、翔实的事实材料对导语加以解释和补充,是进一步阐明主题,体现新闻价值的关键部分。
倒金字塔结构:消息主体部分的内容,按照由主到次,由重到轻的次序来安排层次和段落。
时间结构:按照事物、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安排层次和段落。其优点是事件发生发展的脉络清楚,给受众清晰。
应按“时间顺序”或“ 逻辑顺序”写作,但仍然要先写主要的,再写次要的。
活动新闻要有现场感、比赛类新闻要突出矛盾性。
七、新闻背景的含义和作用:
凡是为了进一步解释、阐述、补充、说明报道主题的历史性、对比性、说明性、注释性资料,或是为了对比说明报道内容在整体中的位置的材料,而这些材料又不是与主体中的事实同时发生的,都叫新闻背景。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