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施工现场灭火应急疏散预案
施工现场灭火应急疏散预案
建筑工地是一个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的施工场地,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火灾隐患。特别是在工程装饰施工的高峰期间,明火作业增多,易燃材料增多,极易发生建筑工地火灾。为了提高消防应急能力,全力、及时、迅速、高效地控制火灾事故,最大限度的减少火灾事故损失和事故造成的负面影响,保障国家、企业财产和人员的安全,针对施工现场实际,项目部制定施工现场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一、工程简介:
本工程为贵阳市云岩区渔安、安井片区保障性住房(公租房)E组团项目,建设地点为贵阳市云岩区渔安村。建筑分类为一类,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计按6度设防。整个E组团总共为16栋组成,总建筑面积为302812.4平方米。
二、指导思想和法律依据:
指导思想:施工期间的火灾应急防范工作是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地一旦发生灾事故不仅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而且极易造成人员伤亡。为预防施工工地的火灾事故,要加强火灾应急救援管理工作。贯彻落实“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精神,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方针,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学习火灾原理及灭火基础知识及救援知识。用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防火救援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员工的消防意识。
法律依据:《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具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第三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第四十九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的特点、范围,对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制定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统一组织编制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工程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按
照应急救援预案,各自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
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三、火灾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火灾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有
以下几个方面: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
他人员。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是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由于
重大事故发生突然、扩散迅速、涉及范围广、危害大,应及时教育和组织职工采
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必要时迅速撤离危险区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在撤
离过程中,应积极组织职工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
2、迅速控制事态,并对火灾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
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及时控制住造成火灾事故的危害源是应急救援工
作的重要任务,只有及时地控制住危险源,防止事故的继续扩展,才能及时有效
进行救援。发生火灾事故,应尽快组织义务消防队与救援人员一起及时控制事故
继续扩展。
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针对事故和人体、土壤、空气等造成的现
实危害和可能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检测等措施,防止对人的继
续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及时清理废墟和恢复基本设施。将事故现场恢复至相对
稳定的基本状态。
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和
事故性质,评估出事故的危害范围和危险程度,查明人员伤亡情况,做好事故调
查。
四、成立应急小组,落实职能组职责。
成立云岩区渔安安井保障性住房E组团项目经理部消防安全领导小组和义务
消防队。
(一)、组长及小组成员、职能组: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 :项目副经理
成员:项目技术主管、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等。
职能组 :联络组、抢险组、疏散组、救护组、保卫组、调查组、后勤组、义
务消防队等。
(二)、领导小组职责:工地发生火灾事故时,负责指挥工地抢救工作,向各
职能组下达抢救指令任务,协调各组之间的抢救工作,随时掌握各组最新动态并
做出最新决策,第一时间向110、119、120、公司及当地消防部门、建设行政主
管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和求援。平时小组成员轮流值班,值班者必须在工地,手
机24小时开通,发生火灾紧急事故时,在应急小组长未到达工地前,值班者即
为临时代理组长,全权负责落实抢险。
职能组职责:
1.联络组:其任务是了解掌握事故情况,负责事故发生后在第一时间通知公
司,根据情况酌情及时通知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电力部门、劳动部门、当事
人的亲人等。
2.抢险组:其任务是根据指挥组指令,及时负责扑救、抢险,并布置现场人
员到医院陪护。当事态无法控制时,立刻通知联络组拨打政府主管部门电话求救。
3.疏散组:其任务为在发生事故时,负责人员的疏散、逃生。
4.救护组:其任务是负责受伤人员的救治和送医院急救。
5、保卫组:负责损失控制,物资抢救,对事故现场划定警戒区,阻止与工程
无关人员进入现场,保护事故现场不遭破坏。
6、调查组: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及经济损失等,调查情况及时
上报公司。如有上级、政府部门介入则配合调查。
7、后勤组:负责抢险物资、器材器具的供应及后勤保障。
8、义务消防队:发生火灾时,应按预案演练方法,积极参加扑救工作。
人员名单及分工应挂在项目部办公室墙上,(三)、应急小组地点和电话有关单位部门联系方式:
地点:云岩区渔安安井保障性住房E组团工地内。
电话:***
应急小组长电话:***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急救电话---120火警----119公安----110
五、灭火器材配置和急救器具准备:
救护物资种类、数量:救护物资有水泥、黄沙、石灰、麻袋、铁丝等。数量充
足。
救灾装备器材的种类:仓库内备有安全帽、安全带、切割机、气焊设备、小型
电动工具、一般五金工具、雨衣、雨靴、手电筒等。统一存放在仓库,仓库保管
员24小时值班。
消防器材:干粉灭火器和1211灭火器。国标消防栓,分布各楼层。设置现场
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灯。设置黄砂箱。周围消防栓应标明地点。
急救物品:配备急救药箱、口罩、担架及各类外伤救护用品。
其它必备的物资供应渠道:保持社会上物资供应渠道(电话联系),随时确保
供应。
急救车辆:项目部自备小车,或报120急救车救助。
六、火灾事故应急响应步骤:
1、立即报警。当接到发生火灾信息时,应确定火灾的类型和大小,并立即报
告防火指挥系统,防火指挥系统启动紧急预案。指挥小组要迅速报“119”火警
电话,并及时报告上级领导,便于及时扑救处置火灾事故。
2、组织扑救火灾。当施工现场发生火灾时,应急准备与响应指挥部除及时报
警,并要立即组织基地或施工现场义务消防队员和职工进行扑救火灾,义务消防
队员选择相应器材进行扑救。扑救火灾时要按照“先控制,后灭火;救人重于救
火;先重点,后一般”的灭火战术原则。派人切断电源,接通消防水泵电源,组
织抢救伤亡人员,隔离火灾危险源和重点物资,充分利用项目中的消防设施器材
进行灭火。A、灭火组:在火灾初期阶段使用灭火器、室内消火栓进行火灾扑救。
B、疏散组:根据情况确定疏散、逃生通道,指挥撤离,并维持秩序和清点人数。
C、救护组:根据伤员情况确定急救措施,并协助专业医务人员进行伤员救护。D、保卫组:做好现场保护工作,设立警示牌,防止二次火险。
3、人员疏散是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也是最彻底的应急响应。在现场平
面布置图上绘制疏散通道,一旦发生火灾等事故,人员可按图示疏散撤离到安全
地带。
4、协助公安消防队灭火:联络组拨打119、120求救,并派人到路口接应。当
专业消防队到达火灾现场后。火灾应急小组成员要简要向消防队负责人说明火灾
情况,并全力协助消防队员灭火,听从专业消防队指挥,齐心协力,共同灭火。
5、现场保护。当火灾发生时和扑灭后,指挥小组要派人保护好现场,维护好
现场秩序,等待事故原因和对责任人调查。同时应立即采取善后工作,及时清理,将火灾造成的垃圾分类处理以及其它有效措施,使火灾事故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降
低到最底限度。
6、火灾事故调查处置。按照公司事故、事件调查处理程序规定,火灾发生情
况报告要及时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查处。事故后分析原因,编写调查报告,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负责对预案进行评价并改善预案。火灾发生情况报告应急
准备与响应指挥小组要及时上报公司。
七、加强消防管理,落实防火措施:
火灾案例实际告诉我们,火灾都是可以预防的。预防火灾的主要措施是:
1、落实专人对消防器材的管理与维修,对消防水泵(高层、大型、重点工程
必须专设消防水泵)24小时专人值班管理,场地内消防通道保持畅通。
2、施工现场禁止吸游烟,建立吸烟休息室。动用明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证手
续,做到不清理场地不烧,不经审批不烧,无人看护不烧。安全用电,禁止在宿
舍内乱拉乱接电线,禁止烧电炉、电饭煲、煤气灶。
3、建立健全消防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制,与各作业班组、分包单位签订《治
安、消防责任合同书》,把责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地分解到每个班组、个人,落实人人关注消防安全责任心。
4、规范木工车间、钢筋车间、材料仓库、危险品仓库、食堂等场所的搭设,落实防火责任人。
八、救灾、救护人员的培训和演练:
1、救助知识培训:定时组织员工培训有关安全、抗灾救助知识,有条件话邀
请有关专家前来讲解,通过知识培训,做到迅速、及时地处理好火灾事故现场,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2、使用和器材维护技术培训:对各类器材的使用,组织员工培训、演练,教
会员工人人会使用抢险器材。仓库保管员定时对配置的各类器材维修保护,加强
管理。抢险器材平时不得挪作他用,对各类防灾器具应落实专人保管。
3、每半年对义务消防队员和相关人员进行一次防火知识、防火器材使用培训
和演练(伤员急救常识、灭火器材使用常识、抢险救灾基本常识等)。
4、加强宣传教育,使全体施工人员了解防火、自救常识。
九、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火灾事故后要分析原因,按“四不放过”的原则查处事故,编写调查报告,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负责对预案进行评审并改进预案。针对暴露出的缺陷,不
断地更新、完善和改进火灾应急预案文件体系,加强火灾应急预案的管理。
湖南省第六工程公司
云岩区渔安安井保障性住房E组团项目经理部
2012年3月25日
第二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凤庆县隆源公寓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一、职责和义务
1、责任。发生火灾时,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必须及时到场进行,了解火场情况,并组织人员进行处置。
2、义务。工作人员在火灾发生时有及时组织和引导场所内人员进行及时疏散撤离的义务。
二、灭火和应急疏散的程序
1、迅速发出火灾信号。发生火灾时,要及时发出火灾警报信号,提醒场所内的所有人员进行安全疏散。
2、及时进行报警。及时拨打“119”电话进行报警,报警时讲明起火单位、起火单位具体地址、报警电话、报警人、什么物质着火、有无人员被困、有无爆炸或有毒危险、火势发展情况。
3、及时扑救初起火灾。利用灭火器、室内消火栓或可利用水源、沙土等进行初起火灾扑救,减少火灾损失。
4、及时组织人员疏散。发生火灾后,场所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要组织并引导场所内的所有人员及时撤离火场,防止因拥挤造成的踩踏和因盲目逃生造成的中毒、烧伤、摔伤,减少人员伤亡。
5、防止火势扩大蔓延。及时将着火物与可燃物进行隔离,关闭着火场所内的所有门窗,防止因火灾烟气造成火势的进一步扩大,阻止火势蔓延,减少火灾损失。
6、组织人员疏散物资。场所负责人要及时组织人员对场所内的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品、贵重物品等易造成火势扩大蔓延或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损失的物品进行疏散。
7、组织人员现场警戒。场所负责人或公安人员要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警戒,维护火场秩序,疏散火场周围交通,保证消防车辆及时到达,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保证火场灭火和救援行动的顺利。
8、引导消防车到场。报警后,要安排专人到主要路口引导消防车及时准确地到达火场。
9、根据要求协助灭火。消防队到场后,要根据消防人员的要求协助进行火情侦察、救人、灭火和疏散等工作。
三、注意事项
1、迅速切断电源。着火后,要及时切断火场周围的电源,防止发生触电、短路等事故。
2、防止火势蔓延。着火后,要采取各种措施防止火势扩大蔓延,为疏散救人和灭火创造有利条件。
3、进行安全防护。火场逃生人员和进入火场人员要对自己进行呼吸和身体保护,防止中毒和烧伤。
第三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范文
为加强我校消防安全工作,提高对突发火灾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及处置能力,维护师生员工的人身、财产和公共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一、组织机构
总指挥:XXX
副总指挥:XXX
各行动小组分工:
1.通讯联络组
组长:XXX
组员:XXX
2.灭火行动组
组长:XXX
组员:XXX
3.疏散引导组
组长:XXX
组员:全体班主任
4.安全防护组:
组长:XXX
组员:全员值日教师
5.医疗救护组
组长:XXX
组员:XXX
6.后勤保障组
组长:XXX
组员:XXXX
二、报警程序和接警处置程序
1.无论任何人员发现火灾应立即向校办公室报警,并直接向公安消防队报警(119)。
2.报警时要沉着冷静,要讲清楚以下内容:
(1)报警人的姓名、地址、工作单位、电话;
(2)失火的准确地理位置;
(3)能够了解失火的情况,如起火时间、燃烧特征、火势大小、有无被困人员、有无重要物品、失火周围有何重要建筑、行车路线、消防车和消防队员如何方便地进入或接近火灾现场等等;
(4)耐心回答“119”接警人员的询问。
3.办公室接到报警后,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迅速组织义务消防队员赶赴现场,并及时通知事故发生部位的人员或电工切断着火部位的电源;
(2)立即通知火灾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总指挥、副总指挥和通讯联络组,紧急赶往事故现场展开抢险灭火行动,同时核实报警内容情况是否正确,必要时再次向“119”报警,并派专人到校门前道口引导消防车快捷到达事故现场。按本预案(四)的程序和措施组织疏散和扑救;
(3)门卫值班人员在火灾事故期间,严格控制出入车辆和人员。
三、应急疏散组织程序和措施
疏散引导组在发生火灾时,先疏散被火势围困的人员,其次再进行火势周围的物资疏散,同时要注意疏散人员自己的安全,疏散后的物资要放在不影响消防通道和远离火场的安全地点,并安排人员看护,以确保安全。
1.在疏散时,要先疏散易燃物和贵重物资。
2.消防队到达火场后,应听从公安消防人员的指挥进行疏散工作。
灭火行动路线和应急疏散逃生路线同我校防震防灾疏散逃生路线。
四、灭火行动组扑救初期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1.灭火行动组在接到火警后,应迅速赶往失火地点,听从总指挥的统一指挥实施灭火。在总指挥未到达的情况下,就近利用消防水源和灭火器材迅速扑救火灾,防止火势蔓延;
2.灭火行动组人员到达火灾现场时,如发现有人员被火势围困,应先救人,后救火;如发现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受到火势威胁时,应迅速组织人员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转移到安全地点。
3.如起火物为化学药品或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时,应在确定无爆炸危险的情况下,用干粉灭火器、沙子等物品进行扑救,用水将周围的可燃物品淋湿,但严禁用水扑救化学药品或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火灾;如不能确定有无爆炸危险的,应在安全地点做好准备,等待消防部门的指挥人员的调令和火灾现场总指挥、副总指挥的命令。
4.在公安消防队到达火场后,应听从公安消防部门指挥人员的指
挥,配合灭火工作。
第四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
为做好我院消防工作,提高自防自救能力,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扑救和疏散,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员伤亡和降低火灾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及影响,特制定本预案。
一、灭火和应急疏散组织机构
1.成立校灭火和应急疏散指挥部,成员由处置突发事件领导小组人员组成。正副组长不在时保卫部(处)长负责总指挥工作。
2.组织三支义务消防队100人;其中:保安队50人,学生治安服务队30人,教职工20人;分为:灭火组、疏散人员组,抢救物资财产组,引导消防车辆组,安全警戒组,后勤保障组,火场看守组。
接报火警指挥中心:设立在保卫处值班室,“校园3110”报警服务台兼作接报火警指挥中心,保证24小时有人值班,随时接报电话报警和来人报警。校总值班室协助火警指挥中心工作。
二、接报火警及指挥中心职责
接报火警指挥中心:设在保卫处值班室,“校园3110”报警服务台兼作接报火警指挥中心,保证24小时有人值班,随时接报电话报警和来人报警。校总值班室协助火警指挥中心工作。
1.接报火警。接报火警时,要问清发生火灾的部位、起火物、火势情况、报警人姓名及所用电话号码。
2.立即通知保安队赶赴火灾现场扑救。
报火警119,请求消防队来校灭火。(对初起小火,依靠自身力量和灭火器材,确保能够自救的,可不报火警。)
向保卫处领导报告。
向校总值班室报告,请值班人员立即向有关校领导报告,通知后勤部门、火灾所在单位领导前往火灾现场协助扑救、抢险、疏散工作,以及灭火后的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
3.通知保卫处全体人员赶到现场参加扑救工作。
4.坚守岗位,保持与公安消防部门和校内的通讯联络。
三、火灾扑救和现场指挥
(一)灭火指挥
1.起火部位值班人员或领导指挥。发生火灾时,发现起火人员或值班人员及所在部位领导要立即组织在场人员就近利用消防器材进行扑救,同时向保卫部
(处)报告,保卫处接报警电话:65783110;发现火势较大时,同时拨打火警电话“119”,并积极控制火势蔓延和组织人员疏散。
2.保卫处(处)领导指挥。保卫处领导调动义务消防队和保安队,配合校领导组成灭火现场指挥部,指挥各小组进行灭火抢险。
(1)灭火组。主要由保卫干部和保安队员组成。在消防队赶到火场之前,负责进入火场利用各种灭火器材和工具进行灭火。消防队赶到后,协助消防队工作。
(2)救人疏散人员组。主要由保卫干部、保安队员和有关人员组成。负责抢救、疏散火场内人员。
(3)疏散物资组。主要由保卫干部、保安队员和有关人员组成。负责抢救疏散被火势威胁的贵重、危险物品和其他物资。
(4)引导消防车辆组。主要由保安队员和有关人员组成,迎接、引导赶到的消防队车辆进入校园和火灾现场,向消防队员指引室内外消火栓位置,协助打开消防井井盖等。
(5)安全警戒组。由保安队员、保卫干部和现场有关人员组成。负责清理火灾现场无关人员和障碍物,为火灾扑救的有序进行和消防车辆顺利进入火场提供保障;保护现场,防止现场遭到人为破坏;在火场有毒气、可燃气体扩散等情况下禁止各类火种,防止爆炸伤人、中毒伤人和建筑构件下坠伤人;对火场疏散出的物资进行监护,防止损坏、遗失;设立警戒线,阻止学生、小孩等围观人员盲目进入火场,防止造成人员伤害和现场混乱,因而影响消防人员正常扑救工作。
(6)后勤保障组。主要由后勤部门人员组成。主要任务是:保障火灾现场供水;关闭火场中燃气管道阀门;按指挥员指令停止火场部位供电;组织医务人员抢救伤员;提供车辆运送伤员和物资;协助运送灭火器材和有关灭火、疏散逃生工具。
(7)火场看守组。主要由保安和有关人员组成。火灾扑灭后,负责火场的看守,防止死灰复燃。同时进行现场保护,等待有关人员现场勘查。
3.消防指挥员指挥。消防队赶到后,校临时灭火抢险指挥部立即将火场指挥权交给消防指挥员,并报告火灾现场有关情况,协助火场总指挥员工作。
(二)扑救原则
1.救人第一和集中兵力的原则。
救人第一,指当火场上如果有人受到火势威胁,首要任务就是把被火围困的人员抢救出来。
集中兵力,就是把灭火力量和灭火器材快速集中到火场,最迅速、最有效地抢救火场中的人员、重要物资(爆炸危险物、档案、贵重物资)和控制火势蔓延、扑灭火灾。
2.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对于不可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首先控制火势的继续蔓延扩大,在具备了扑灭火灾的条件时,再展开全面进攻,一举消灭;要把主要力量放在控制火势发展或防止爆炸、泄漏等危险情况发生上,为防止火势扩大,彻底扑灭火灾创造有利条件。
3.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在控制火势的同时,一般抢救的重点和程序为:营救人员;抢救爆炸、毒害危险物;贵重物资、档案;一般物资。
(三)火灾现场人员疏散与逃生
当学生公寓、居民住宅、学生食堂、图书馆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起火,人员安全受到威胁时,或因发生爆炸燃烧,在建筑物倒塌的现场上或浓烟弥漫、充满毒气的房屋里,人员受伤、被困时,指挥人员必须采取稳妥可靠的措施,积极组织抢救和疏散。
1.稳定情绪,维护现场秩序。立即通过广播、室内电话等音响或喊话等方式,向火灾建筑物内的人员发出警报。通过宣传稳定人员的情绪,告喻最佳疏散路线、疏散方法及疏散中必须注意的事项;同时,按分工,组织在大楼工作的或熟悉大楼情况的有关人员维护现场秩序,组织有序疏散,防止惊慌造成挤伤、踩伤等事故。
2.能见度差,鱼贯地撤离。疏散时,如人员较多或能见度很差时,应在熟悉疏散通道的人员带领下,鱼贯地撤离起火点。
3.烟雾较浓,做好防护,低姿撤离。可向被困人员提供手巾、简易面罩等,用湿毛巾等堵住嘴、鼻,迅速撤出烟雾区。
4.楼房着火,利用现场有利条件,快速疏散。
当楼梯间只是充满烟雾,可采取低姿势手扶栏杆迅速撤出;当楼梯被烟火封住但未坍塌时,还有可能冲出去时,则可向头部、上身淋水,用浸湿的棉被、毯子等物披围在身上从烟火中冲过去;当难以从楼梯、通道冲出时,可通过阳台、窗户攀拉雨水管、绳索等逃生;当确难以逃离时,位于三楼以上的被困人员,应转移到安全地点,向楼外发出求救信号,耐心等待求援,切不能跳楼。同时求援人员尽可能地在地上放置软垫等缓冲物,以防备有人跳楼。
5.自身着火,快速扑打,不能奔跑。
6.保护疏散人员的安全,防止再入“火口”。
四、火灾善后处理和火灾事故调查
火灾扑灭后,学校立即成立善后处理小组和火灾事故调查小组,分别进行善后处理和火灾事故调查及追查有关责任人。
善后处理小组,主要负责受害人员的生活安置和思想稳定工作,以及火灾现场的清理、维修工作。
火灾事故调查小组,由保卫部门组织,主要负责火灾事故的调查,查清起火原因和火灾损失情况。对报警火灾,积极配合公安消防监察机关进行火灾事故调查。
保卫部门负责写出火灾情况及调查报告,报主管校领导。
保卫部门负责查清火灾事故有关责任人,并依据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保卫部门负责写出火灾情况通报,向全校通报,对师生员工进行防火安全教育。
保卫部门负责组织安全大检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加强义务消防队建设和消防设施器材的管理
1.建立三支义务消防队。一是由各部门消防安全员和挑选各重点工种的男青年组成教职工义务消防队;二是由学生消防积极分子组成学生义务消防队;三是校保安队同时是常备义务消防队。
教职工和学生义务消防队,平时是防火宣传员、安全检查员、消防器材保护员,灾时是灭火战斗员,即:平时能防,灾时能战。通过参加学习培训,具有较多的防火、灭火知识和一定的扑灭初起火灾的技能。一般一年组织两次消防学习、培训活动。
保安义务消防队,通过培训、训练,掌握较多的防火、灭火知识,熟悉学校各部位有关消防方面的情况(如重点部位地点、室内外消火栓的位置、消防器材的摆放位置、熟悉各楼的出入路线等),能熟练使用各种灭火器材和工具扑救各种类型的初起火灾,会抢救、疏散火场中的人员和物资,具有较高的扑灭初起火灾的技能。一般一年组织4—8次消防学习、训练活动。
2.加强消防设施和器材的维修保养,确保完好、有效。在配足消防器材的基础上,对灭火器材按要求一年检修保养一次,对室内外消火栓每年检修、试水两次,使之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附:灭火及疏散广播词:(各位老师、同学请注意!现××楼内发生火情,请大家保持镇定,携带好个人贵重物品,听从工作人员的指引,从消防通道或就近安全出口撤离大楼,请不要乘坐电梯,不要拥挤,要安全有序地撤离,工作人员将会到现场进行处理。)
第五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一)现场指挥
1、(突发事件)发生后,事故现场最高行政管理人员为现场指挥员,负责指挥事故现场的灭火、疏散、报警;
2、消防、秩序维护人员进入现场后,要视最高行政管理人员为现场指挥员,服从指挥;
3、接到报警后,灭火现场指挥人员要迅速赶至事故现场,担当灭火指挥任务;
4、夜间发生事故,总值班人员担任现场指挥;
(二)报警
1、某部位出现火情时,发现人员以最快速度电话或其它工具向消防控制中心报警,通知上级领导,当班立即赶赴现场,并向公安消防机关报火警。
(三)灭火(1)灭火力量组织事故发生地点所在住宅人员、院内值班人员为第一支灭火力量;(2)灭火设施
1、干粉灭火器、消火栓系统主要灭火工具;
2、灭火工具采用分工负责制,住宅管理范围内布置的灭火器具体要落实专人负责
(四)灭火保障
1、通讯保障:事故发生时,以无线对讲机、电话、应急广播为主要工具,通讯工具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对讲机要备足电源。如地下建筑通讯中断,要采取接力通讯。
2、设备保障:设备抢修组负责切断着火部位电源及其电器设施,维护关、排风设施,保障事故照明和消防用水,根据情况抢修关键设备,并负责想灭火区域输送灭火器材。疏散预案
总指挥:分局局长 何吉人副总指挥: 分局副局长 张勇 成 员:王勤、李松青、伍惠彬、王雄
一、掌握现场情况,作出正确判断;
1、被困人员情况;
2、人员疏散情况;
3、人员伤亡情况。主要责任:1)根据总指挥命令,按照疏散预案,有序疏导,组织被困人员尽快撤离火灾现场;
2)组织疏散执勤人员,进入指定位置,引导被困人员并指示疏散路线和方向;
3)负责安全疏散的全体人员,要尽职尽责,在疏散过程中,对被困人员及时提示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便顺利撤离现场;4)调动机动人员,及时解决疏散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异常和堵塞现象;5)组织人员对爆炸危险物品、贵重物资和影响灭火战斗的物资进行疏散;6)平时要根据安全疏散预案实地演习,使每个成员都能明确各自的岗位和任务。
二、、安全出口、疏散路线
1、各门要处于开启状态,火灾发生后,秩序维护人员根据指令在第一时间迅速将所有安全出口迅速向外打开。
2、疏散楼梯、疏散路线、安全出口采用分工负责制。安全出口的主通道为主要疏散路线,疏散时,疏散路线沿途设专人守侯,负责引导疏散。
3、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疏散责任人员应迅速就位,其它部位疏散人员根据疏散命令在第一时间就位。
4、安全出口、疏散楼梯,疏散路线要落实专人,倒班的部位要落实两套人员。
5、进行事故广播或全场广播。
6、疏散指挥、引导人员在疏散中利用口喊、手提扩音器、手势等方法,向被疏散人员指示疏散路线,出口方向,提示应注意问题,使他们消除恐慌情绪,保持镇静,做到有序疏散
三、疏散措施
1、出纳室(仅限于物业办公区此次不参加演习)根据疏散命令迅速将钱款放置保险箱内,或就地将钱款放置抽屉锁紧。
2、贵重商品进入保险柜。
3、首先疏散受烟火直接危害的人员,其次是疏散受烟火直接威胁的人员,最后疏散大部分人员。
4、安全疏散实行先人员、后物质,先业主、后员工的步骤。
5、变电所、消防控制中心、水泵房、送(排)风机房、为重点部位,未接到命令前必须坚守岗位。
(四)、疏散需要注意事项:
1、不要乘坐电梯;
2、不要重进火场;
3、不要拥挤踏踩人群
4、顺楼梯间向下疏散不要顺楼梯间向上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