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南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
湖南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
楚子
2005年第8期 ——他山之石
近些年来,湖南省围绕“发展文化经济、建设文化强省”的决策,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优化了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并已成为湖南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今年6月中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率团赴湖南考察,他深有感触地说,湖南红红火火的文化产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要好好总结学习湖南的经验。
(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湖南省共有文化产业单位4万多家,其中报纸72家,期刊233家,出版社17家,音像制作单位29家,印刷企业5000余家,发行单位16500多家,国办剧团90个,民间职业剧团335个,文化娱乐场所6800多家,网吧11000家,无线电台11座,无线电视台16座,县级广播电视台65座,新闻网站10个。湖南省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
——确定符合省情的发展思路。湖南省委、省政府根据文化资源和文化人才资源的分布情况,明确提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即:进一步扩大规模、完善结构、提升档次,逐步形成“一区三带”(即以长沙为重点的文化产业“中心区”,京广线、潇湘流域和大湘西三个特色文化产业带)和“四轮驱动、两翼齐飞”(以旅游业和会展业的发展为“两翼”,广电、出版、报业、娱乐“四轮驱动”)的产业格局。
——逐步扩大产业规模。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增加。2002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108亿元,比上年增长9.4%。二是集团化运作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全省现已组建了4家省级出版、报业、广电、电影集团,2家市级报业、广电集团。4家省直文化产业集团的总资产超过120亿元,净资产59亿多元,2004年总收入70多亿元。三是一批已建和在建的重点项目壮大了湖南文化产业的整体规模。“十五”期间,湖南文化信息广场、湖南出版物流中心、湖南出版印务中心、卡通数字电视节目生产基地、湖南芙蓉演艺中心、全省书报刊零售网络项目、国研艺苑大厦、湖南日报报业文化城等新的八大文化产业标志性工程相继落成或在建,形成了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规模。
——实施精品名牌战略。近些年来,湖南省初步形成了在全国颇具影响的“电视湘军”、“出版湘军”、“电影湘军”乃至“文艺湘军”等。电视栏目品牌方面,如《湖南新闻联播》、《晚间新闻》、《快乐大本营》、《真情》、《背后的故事》、《谁是英雄》、《金鹰之星》等栏目,己成为广大电视观众认可的品牌。图书系列品牌方面,有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医卫图书、科普图书,岳麓书社的古典文学名著普及系列等。电影电视剧品牌方面,电视剧《雍正王朝》、《还珠格格》等,电影《国歌》、《那山那人那狗》、《故园秋色》、《英雄郑成功》、《毛泽东在1925年》、《郑培民》等,还有三辰影库制作的我国第一部大型科普动画系列故事片《蓝猫淘气3000问》等等,都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一方面,国有经济在媒体传播、出版发行等行业优势明显。目前,湖南过10亿元的企业有两家,过亿元的企业有12家,过5000万元的企业有28家。广电集团、湖南出版集团、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潇湘电影集团、长沙晚报报业集团和长沙广播电视集团等骨干企业正向集团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鼓励社会各界包括个人、企业、社会团体创办国家政策许可的各类文化企业。湖南民营书刊发行业在全国先声夺人。起步较早的长沙民营书刊发行业成为长沙文化产业的六大支柱之一,仅定王台一个书市就有300多家书刊经营户,有从业人员4000余人,年销售额2亿多元,上缴税费近1000万元。湖南省社会部分的娱乐业,从业人员20多万,年总收入超过40亿元。“长沙歌厅”现象享誉全国。湖南三辰影库卡通节目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三大动画集团之一,年产动画占国产动画的53%以上,年生产动画能力在1万分钟以上,2004年版权销售额达8000万元,并带动其它产业发展,形成了一个年销售额达5亿元的产业群。湖南文化民营企业数量众多,提供了60%以上的产值和大量就业机会。2004年,湖南省民营文化创产值80多亿元,吸纳近100万人就业。
(二)湖南的文化体制改革起步较早。20世纪90年代中期,湖南省委、省政府就支持、引导湖南电视、出版业进行改革试点。进入21世纪,湖南又以组建产业集团为契机,进行了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核心的文化体制改革,收到了显著效果。
——组建文化产业集团。自2000年以来,湖南省先后成立了湖南出版集团、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日报报业集团、长沙晚报报业集团、潇湘电影集团和长沙广播电视集团等6家大型文化产业集团。
2000年9月,湖南组建新闻出版集团。省新闻出版局由事业局改为行政局,明确为省政府主管全省新闻出版事业和版权工作的行政机构。与此同时,实行政事、政企分开,将生产经营职能从省新闻出版局剥离出来,划归新组建的湖南出版集团。省新闻出版局、湖南出版集团在一个党组领导下开展工作,省新闻出版局主要负责社会监管与行政执法,湖南出版
集团负责出版生产经营与事业发展,经营管理原省新闻出版局所属企事业单位占有(用)的全部国有资产,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
湖南广播影视集团于2000年12月挂牌成立。集团组建采取平稳推进、分步到位的办法,分四步走:第一步,整合频道资源,成立新的湖南电视台(总台);同时,成立集团物业公司,形成“责权分明、绩效挂钩、统分结合、调控有力”的运行机制。第二步,在湖南电视台(总台)运作一段时间后,使之成为集团的核心层;同时,对潇湘电影制片厂等单位,以及本系统产业、物业的管理等进行全面的整合和改制。第三步,向市、州、县延伸,实现全省广播电视以网络为依托的纵向大联合。第四步,向省外、境外延伸,实现湖南广播影视集团以资本为纽带的横向大发展。实现集团化管理后,逐步对时事新闻和重大典型报道、频道和栏目资源配置、节目和影视剧营销、音像资源配置等进行统一管理;对财务预决算和产业经营开发进行统一管理;对技术制作和技术传输进行统一管理;对重要的固定资产和其他物业进行统一管理;对干部人事及人力资源配置进行统一管理。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于2001年10月挂牌成立。集团为省委直属的事业单位,独立法人组织,实行企业化管理。采取党委领导与法人治理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相对独立的组织结构。集团的最高领导机构为党组,社长为法人代表。除母报《湖南日报》外,下辖6家子报和1家网站。
——深化内部改革。集团的组建为文化企业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大显身手的广阔平台,要在这个平台上有所作为,还必须直面文化市场,积极参与竞争,深化内部改革,创新管理机制。
湖南出版集团在内部改革方面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突出主业,发挥传统优势。继续加强对图书出版、印刷发行、物资供应等传统主业的挖潜、改造和提升工作,进一步强化精品名牌意识,整合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拓展产业规模,使传统出版主业更大更强。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增长点。为打造出版航母,湖南出版集团倾全力投入5个多亿,建设湖南出版科技园。科技园采取“边建设边生产,边生产边创效”的发展模式,吸引了多家高科技公司入园投产,业务涉及e-book、光盘生产、网络出版、生物工程、纳米技术等新经济领域。三是进行资源整合。2002年,原省新华书店及全省新华书店系统组建为湖南新华书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各市、州、县新华书店成为集团的分公司,集团对下属分公司采取法人分级授权经营的管理体制。
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在内部改革中,一是加强频道资源的集中管理。重点整合频道、栏目资源,对各频道重复设置的栏目进行调整,实行频道、栏目准确定位,不断创造新的节目品牌。二是将原湖南电视台节目营销中心成建制划归集团管理。各频道制作的节目和引进的节目及电视剧,由节目营销中心一个口子进出,以加强自产节目的对外推介。三是加强财务的集中统一管理。四是调整广告经营管理体制。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遵循以导向为本、以发展为先、以效益为重的原则,深化人事分配制度、经营管理体制、融资渠道改革,探索产业发展新途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第二篇:加快湖南文化产业发展
加快湖南文化产业发展
杨正午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 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些精辟论断,深刻阐明了发展文化产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结合湖南实际,我想谈谈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几个问题。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的产业,不仅是发展先进文化的物质载体,而且在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任务。发展文化产业,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必然要求,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和现实的客观需要。
首先,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文化产业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既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有力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进入21世纪,文化产业将成为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文化 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20%左右。我国文化产业虽然起步较晚,文化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大,但其发展前景令人鼓舞。文化产业对传统经济乃至整个 经济起着十分明显的优化、改造、刺激和拉动作用。它的市场潜力之大,对国民经济的促进和反哺作用,已经越来越清晰地表现出来。可以说,它是推进经济结构调 整和产业升级的战略产业。
其次,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 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文化建设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更是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手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 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既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同时必须看到,加入WTO以后,国外文 化资本、文化产品和服务将进一步进入我国市场,我们只有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抢占战略制高点,才能与之进行竞争,并使中华文化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走向世 界。总之,我们要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把发展文化产业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第三,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要求日益高涨。发展和维 护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文化产业作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 化产品和服务的经营活动,有着复制性、批量化和标准化的生
产特征,有利于发展大众文化和通俗文化,有利于继承、丰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早在1989年,湖南省委就作出了“发展文化经济,建设文化大省”的决策,引起了文化界、经济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和重视。10多年来,湖南文化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002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108亿元,增长9.4%,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电视、出版、文艺等文化品牌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广播影视业一个品牌栏目带出了一串精品节目,一个品牌频道激活了一批节目生产单位。出版业打造了“湖南人能吃辣椒 会出书”的整体形象。连续三届全国“五个一工程”评奖,湖南都有两种以上图书获奖。连续三届全国书市上,湘版图书订货码洋名列前茅。一大批文化优秀人才脱 颖而出。在近20万文化从业人员中,中级职称以上就达4万人,占23%,还涌现了不少颇有影响的创作、出版、主持等文化名人。这些都说明湖南文化产业发展 到了一个新阶段,并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把中央的精神与湖南实际结合起来。一是理顺思路。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十 五”期间湖南文化产业要适应加入WTO和市场竞争的需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完善结构、提升档次,逐步形成“一区三带”和“四轮驱动,两翼齐飞”的产业布 局。以长沙为重点的文化产业“中心区”,以旅游业和会展业的发展为“两翼”,着力建设京广线、潇湘流域和大湘西三个特色文化产业带,做到广电、出版、报 业、娱乐“四轮驱动”。二是科学规划。在《湖南省文化产业2001—2010年发展规划》中明确规定了整体目标、主要发展方向、主要建设任务和主要措施。三是完善政策。我省相继出台了三个文件,即《关于落实文化经济政策的意见》、《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和《湖南省“十五”期间发展文化 产业的若干意见》,在土地、税收、分配、人才培养等方面,给文化产业以鼓励和支持。四是增加投入。各级政府加大对文化产业投入力度。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 来,全省文化产业投资额近300亿元。长沙金鹰影视文化城经过近几年的配套建设,现已形成整体规模,完成投资近25亿元。湖南出版科技园已完成投资5亿 元,建成了占地1400多亩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世界之窗、毛泽东文学院、湖南大剧院、田汉大剧院、新闻大厦等一批先进文化设施相继建成,有力地改善了文 化产业的硬件条件。五是整合产业。在尊重客观实际和企业自主权的基础上,我们适时推动文化经营单位向集团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从1998年开始,先后组建 了湖南影视产业集团、湖南出版集团等4个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改善了文化产业的内部结构,提高了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当然,湖南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人们的文化意识还比较滞后,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还不完全一致,社会平均文化消费水平偏低,拉动作用不 大;文化产品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有些脱节,出现了盲目追求“贵族化”的文化经营现象,致使一些地方高档次文化产品无人问津,而中低档次文化产品又不能满 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创新严重滞后,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僵化的文化管理模式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 的桎梏。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认真加以解决。三
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认真思考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问题。
第一,明确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和主攻方向。根据湖南省资源特点、产业基础和市场前景,我省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思路是:努力把长沙建成区域性文化中心城市; 加快发展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文化娱乐业、体育竞技业等四大产业;集中力量建设影视产业、出版印刷、体育竞赛和出版物流等四大基地,加快培养壮大湖南 广播影视集团、湖南出版集团、《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等十大产业集团;高水平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开发形成一批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力争到2005年,全 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15%,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到80万人。到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600亿元,占GDP的7%。文 化从业人员达到150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的4%。通过10年努力,使文化产业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重要主导产业和新兴支柱产业,把湖南建设成为文化事业繁 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市场活跃、竞争力强、影响面大的文化大省。
第二,加快文化产业体制创新。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强化文化行政部门宏观调控、公共管理和行业管理职能。切实抓好监督、评估、执法和服务,坚决 克服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弊端,扩大文化产业单位的经营自主权,进一步确立文化产业单位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企业与事 业单位分开、经营性机构与非经营性机构分开的原则,对现有文化单位进行科学分类。对文化公益事业,如图书馆、博物馆,重要的新闻媒体,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 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等,政府要予以支持和保障,切实加强管理;对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要逐步改制为企业或实行企业 化管理,向市场要效益,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加快各类国有文化企业体制和运行机制转换,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 企业制度和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内部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积极进行体制创新试点,创办文化产业开发试验区,提高试验区自身造血功能,实行滚动 开发,增强发展后劲。
第三,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首先要建设良好的人文环境,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发展文化产业的宣传力度,提高干部群众对发展文化产业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 识,消除一部分同志对文化产业的疑虑和误解,把思想和行动真正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发展文化产业的正确决策上来。在市场环境方面,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 市场管理机制,采取专项治理的办法,坚决消除腐朽的、有害的文化毒品和文化垃圾,坚决打击盗版、造假等侵权行为,有效保护知识产权,整顿和规范文化产业市 场秩序。在政策环境方面,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充分发挥现有政策的作用。在加快政策扶持、政府引导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多元化的文 化产业投融资机制。在法制环境方面,主要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理顺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能分工,避免多头管理、重复审批、完善和加强文 化市场监管,集中打击走私影片放映和非法出版物,依法保护文化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第四,切实加强文化产业队伍建设。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收入分配机制,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对现有的文化经营骨干不仅要给予应 有的政治待遇,而且要给予适当的经济报酬。对有突出贡献的,可试行年薪制、承包工资制、奖励工资制等多种形式,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抓紧培养一批熟悉市场 经济规律,懂经营、会管理的专门人才,同时要特别注意培养造就和引进懂科技、会管理的创新人才、策划人才、外向型人才和网络科技人才,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 发展积蓄人力资本。要改进人才管理和使用制度,建立规范的人才流动管理机制,全面推行聘任制、签约制,积极推广文艺人才代理制。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 业,促进管理的社会化和科学化。
第五,整合文化资源,优化资源配置。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和依托。只有全面开展对文化产业资源的调查、评估、规划,运用市场机制整合资源,才能做到合 理分工、协调发展,避免重复建设、无序竞争和资源浪费。因此,现有文化产业集团公司要进一步规范运作、完善功能,不断做实做强做大。在充分尊重企业自主权 的前提下,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兼、购、并等形式,帮助条件成熟的文化企业实现战略重组,推动文化产业向集团化、规模化方向发展。鼓 励、支持和扶持中小文化企业发展,形成大中小文化企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格局,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对不同层次文化产品的需要。除此以外,还要积极推动文化 产业与高新技术的结合,运用现代市场经济信息传播和营销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促进文化产品的流通。着力用高新技术手段改造传统文化,开发新兴文化产业。加 强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推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数字化、网络化建设。
第三篇:如何发展文化产业
一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发展文化产业,也要与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样,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二要积极主动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要围绕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依法运营的富有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区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同特点,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要鼓励非公有资本依法进入文化产业,支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发展。通过改革,不断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营造有利于发展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三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要确定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门类,推动国家数字电影制造基地建设、国产动漫振兴工程、“中华字库”工程等一批具有战略性、引导性和带动性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加快发展和集约化经营。主要包括:发展影视内容产业,提升生产能力,增加数量,提高质量,满足多种媒体、多种终端发展的需求;推动出版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从主要依赖传统纸介质出版物向多种介质形态出版物共存的现代出版业转变,从主要依赖区域性市场向综合开拓国际国内市场转变;发行业重点发展连锁经营、现代物流和网络书店等现代出版物流通系统;印刷复制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印刷、特色印刷和光盘复制业;广告业要扩大规模,提高媒体广告的公信力;演艺业要发展演艺经纪商,加强演出协作网络建设;娱乐业要重点发展电子娱乐业,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健康向上和技术先进的新型娱乐方式,创新娱乐业态;文化会展业要发展各类综合及专业文化会展,重点支持覆盖全国并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产业要发展以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内容产业,加快发展民族动漫产业。
四要增强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总体规模还比较小,文化产品的进出口存在很大逆差,文化及相关产业创造的增加值还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约3%,而西方发达国家这一比重普遍高于10%。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新文化“走出去”的形式和手段,实施“走出去”重大工程,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提升我国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积极推动中华文化面向世界、走向世界。
第四篇:文化产业经验介绍
文化产业经验介绍
文化系统的“清贫、清苦、清寒”是个不争的事实,但干部职工思想的“贫穷”却更为严重,裹足不前求稳定,依赖政府 “等、靠、要”的思想大有人在。局党组全面、深入贯彻了全省文化产业工作会议精神,要求文化系统全体干部坐下来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还结合赣州的实际,对我市市直文化单位产业发展进行了分类指导。各单位负责人结合全省文化产业工作会议 的有关精神,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畅谈了本单位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对文化产业如何在当前条件下实现跨跃式发展作了深入探讨。一
一走出去取经,更加鼓足勇气、坚定信心。为开阔视野,学习发达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突出特色、彰显个性、注重整合、立足市场的产业开发模式.
二静下来消化,研究新对策、形成新思路。局党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发展对策,逐步形成了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思路:一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新型的产业运作和引导机制。二是盘活存量资源。三是加大政策性投入,扶持一批对提升城市品位和文化产业有拉动作用的文化项目。如优化产业发展环境,降低文化产业准入门槛,扩大市场准入,通过开放图书、音像、报刊发行领域,经营性演出完全市场化运 作,公益性文化项目社会化运作,政府投资的文体设施经营权向社会资本开放等多种改革措施,把演出市场、图书发行、音像连锁、文化设施建设等向国企、民营企 业和外资开放,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投资主体,为文化产业发展增添了后劲和活力。
三、坚持分类指导,不断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解放文化生产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在文化产业发展上,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切实抓好文化系统自身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文化系统发展文化产业,要根据文化系统的实际情况,实行分类指导。一是对公益性事业单位,如图书馆、博物馆等,发 展文化产业就是发展经营性、创收性的部分。要把经营性、创收性部分从单位中剥离出来,单独核算,以效益为中心,不断增强自身活力,并为事业的发展提供支 持。二是艺术表演团体,要面向市场,创作生产能够赢得观众、赢得市场的剧目和产品。对剧目生产要搞市场调查、市场分析。要充分发挥演出中介的作用,用优秀 的剧目,来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在这方面,提倡大家大胆创新,可以与其它单位合作,对剧目进行包装,改变过去演出越多赔得越多的现象。同时,也要抓好其它 方面的创收。三是对国有文化企业和企业化管理单位,他们本身处在市场中,他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应适应市场的需求。要加快股份制改造,逐步建立现代企业 制度,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运作,依靠市场发展壮大。
(二)积极 扶持民营文化产业。民营文化产业是整个文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亮点。在重视和支持民营文化产业发展上,一是要研究制定优惠政 策,放宽
市场准入条件,为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二是要及时总结推广优秀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发挥示范、龙头作用,鼓励更多的优 秀民营文化企业脱颖而出。三是今年适当时机,省厅将召开各个门类民营文化经营者的座谈会,征求他们对发展民营文化产业的意见和建议,完善有关配套措施。
(三)发展文化产业,要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发展文化产业和发展文化事业的关系。抓好文化产业发展是为了发展文化事业,只有文化产业发展好了,才能 为文化事业的繁荣提供经费和资金保障。二是要处理好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体制改革的关系。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根 本目的,是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体制,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改革的深化,能够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又能够进一 步推动改革,为改革创造有利的条件。三是要处理好发展文化产业与运用高新技术、现代经营管理手段的关系。只有加快高新技术、现代经营管理手段在文化产业领 域的运用,才能实现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才能加快产业升级,提高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安 阳是七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文化底蕴深厚。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优势,构建独具特色的安阳文化气质和内涵,使之转化为产业优 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是当前必须认真解决好的一个重要课题。调研组现根据本次考察情况,结合我市实际,就我市“文化兴市”战略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立多元投资体系,打响文化精品名牌。加大文化建设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改革投入方式,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投资和管理,广泛吸引外资、民资和其他社会 资本投入文化产业领域,形成政府投入、社会投入和自我发展的文化投入机制。选准、扶持一批重点工程为突破口,打响8张特色品牌。一是以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龙头,打殷商文化牌。二是力争在红旗渠故乡林州,建立国家级干部培训基地,打培训牌。三是培育代表殷商文化的青铜器、甲骨文仿制品产业群,打旅游纪念牌。四是对内黄二帝陵进行深度开发,打祭祖牌。五是开发汤阴里城这一东方宝典,打周易牌。六是加大对国保单位灵泉寺的开发,把160岁老寿星吴云青座化之地建成道家长寿练功基地,打道教文化牌。七是对岳飞庙、马氏庄园、韩琦昼锦堂进行深度开发,打名人牌。八是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把殷商文化节办成持久性的大型活动,打交流牌。
(二)、发展特色区域文化,塑造城市文化形象。充分利用我市特有的文化资源,实施特色文化工程。以殷墟、红旗渠以及甲骨文、《周易》、岳飞等文化资源为纽带,加大 对我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文化遗址以及民俗文化的研究、开发与利用,加强特色文化建设,重点突出对内黄农民画、麦杆画、汤阴剪纸、曲沟抬阁等优秀民间特 色文化的挖掘、整理、培育、创新和发展,逐步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文化新形态。另外,确定城市文化形象和环境主题,逐步建成我市的博物馆、文字博 物馆、美术馆、科技馆、文化活动中心和会展中心等一批标志性文化建筑。文化广场、文化街、文化带的建设要与城市的规模和品位一致、协调,形成合力,增强城 市文化的竞争力和辐射力。
(三)、制定落实有关政策,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要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靠法律、行政、经济等综合手段来支持它的发展,尽快制定全面具体的文化政策,使其覆盖文化产业的主要领域,尽快制定鼓励非文化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和股份制企业创办文化产业的政策。要明确文化开放领域的市场准入标准,准入程序和管理 办法,降低文化产业准入的门槛。对文化设施建设要实行优惠政策,包括免费提供建设用地或减收土地租金,减免建设中的各种税费等,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组建大型文化企业。一是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调控监督、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自主运行的文化管理体制,实现政府从“办”文化为主到“管” 文化为主的职能转变。二是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改革文化经营体制,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通过联合、兼并、重 组等方式,组建大型文化企业,采取合作、合资、租赁制、承包制、股份制、托管、拍卖出售等方式,搞活中小型文化企业。三是积极稳妥地推行我市文艺体制改 革。组建艺术有限公司,创新艺术团体的经营机制,以股份制方式运作,促进艺术生产集约化、社会化。四是改革人事管理体制,全面推行聘用制。建立符合文化企 事业单位性质和运行特点的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的人事管理体制,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的人才资源开发和管理转变。
(五)、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高安阳的知名度。近几年来,安阳的宣传力度不断扩大,特别是随着“一申四创”工作的展开,安阳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不断提高。但是,这次 我们所到的南方六市,对安阳却了解甚微,有的甚至把安阳当作县级市。有的知道红旗渠、岳飞庙、殷墟、周易,却不知道安阳。有的知道林州、汤阴、小屯,不知 道安阳。根本的原因是宣传力度不够,应改变以往各自为政,投入不足,方式常规的做法,切实加大宣传力度。
(六)、大力培植和发展旅游业。近几年来我市的旅游业得到长足的发展,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但我市旅游业起步晚、基础差,与经济发展的步伐不相适应,要加快发展,一是要进一步挖掘特色。实践证明,没有特色的城市就是没有个性的城市,也就不会有感染力。我市是一个有3300年 历史的文化名城,有着十分厚重的文化底蕴,这就需要在发展城市旅游业中着重考虑本地的历史资源和优势,在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中充分体现 了本地文化特色。二是整合旅游资源。首先要加强景区综合规划,确定景区整体开发的统一思路,促进资源的合理挖掘和优化配置。其次是加强全市总体旅游规划,加强景区间的联系,增强区域空间的通达性,提高全市范围内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三是推动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三权分离”,创新旅游机制。尝试采用股份联 合、整体转让、委托经营、旅游专营等多种方式,推动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提升旅游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第五篇:湖南文化现象调查何为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根本
湖南文化现象调查:何为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根本
编者按
湖南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湖南文化现象”引人注目。连续5年保持20%左右的增速,2009年实现增加值682亿元,占GDP比重达5.2%,增加值总量列全国第七,占GDP比重列全国第四、中部第一。
一个地处中部、经济欠发达、财政与人均收入相对较弱的地区,为何文化产业成绩斐然?《光明日报》 11月18日第九版刊发该报专题调研组撰写的调查报告,对湖南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深度系统分析。报告认为,湖南文化产业的勃勃生机,源自产业发展中的核心灵魂——产业领军者、行业精英以及湖湘文化人脉的价值与贡献;源于以人为本,尊重文化创意及人才价值。现转载以飨读者。
湖南是一个文化大省,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湖南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湖南文化现象”引起广泛关注。据湖南省统计局统计,湖南文化产业连续五年保持20%左右的增速,是湖南六大千亿元产业之一,已经成为全省重要支柱产业。2009年,湖南文化产业总产出达到1594亿元,增加值682亿元,占GDP比重达到5.2%。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湖南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列全国第七,占GDP比重列全国第四,中部第一,人均劳动生产率列全国第二。
湖南的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原创动漫、娱乐演艺等优势版块均已进入全国第一方阵,被誉为“广电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演艺湘军”,上市文化企业数量居全国前列。湖南卫视连续8年在全国各省级卫视收视率排名第一位,打造的《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创造了娱乐选秀新模式并风靡全国;湘版科普图书、音乐图书、古典名著三大品牌在全国图书细分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体坛周报》占据了全国同类市场发行和广告份额的61%;湖南出版集团连续5年进入中国最大企业集团500强,连续4年被列入中国文化企业50强;湖南原创动漫产量连续4年排名全国第一,重点动漫产品和动漫企业排名全国第一;新兴产业蓬勃涌现,湖南青苹果数据中心成为国内最大的电子数据库之一;长沙歌厅文化、酒吧文化开辟了中国式百老汇的大剧场模式;新业态电视媒体零售“快乐购”、青少年职业体验“酷贝拉”等引领潮流„„2006年到2010年,《中国文化品牌报告》发布了222个文化品牌,其中“湘字号”文化品牌31个,占14%。湖南文化不仅全国闻名,“湖南腔调”正在全球唱响。湖南卫视国际频道正式开播,并与阿里巴巴、盛大网络、腾讯信息等著名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探索电子商务与电视内容融合;湖南出版集团与日本角川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其跨区域经营模式下开发的动漫产品将在日本、欧美市场同步推出;金鹰卡通等7家企业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等6个项目被商务部等四部委确定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总数居中部地区第一。
什么原因使一个地处中部、经济欠发达、财政和人均收入相对较弱的地区,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成绩斐然,领先全国?人才,这个文化发展最关键的因素,成为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第一推动力。正是一批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文化领军人物,一批热爱文化、甘于奉献、敢于担当的人才群体,托起了湖南文化繁荣发展的春天。
为全面了解湖南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情况,探求“湖南文化现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光明日报与湖南省委宣传部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有关单位开展调研,形成了这个报告。
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机制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文化产业丰富的高智力内涵,决定了人才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近年来,面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现实需要,湖南按照中央精神,结合全省实际,充分利用省内与省外、国内与国外、体制内与体制外、事业与产业资源,在人才的培养、选用、引进、激励等方面不断探索制度创新,努力培育文化产业人才成长发展的丰沃土壤。
1、人才培养由单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
与过去大都只注重完成选拔推荐和培训指标相比,现在湖南文化人才培养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在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的基础上,省委宣传部组织实施全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各市州和省直宣传文化单位也组织实施了相应的人才培养工程,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带头人和领军人物。通过选拔推荐、重点培养,开展继续教育、挂职锻炼、跟班学习、境外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大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加强人才能力建设。湖南广电将传统培训方式与现代培训手段相结合,探索引进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拓展训练等方法,注重提高受训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将培训从知识灌输型转变成能力提升型。湖南新闻出版行业2007年就开展了首批领军人才遴选,建立了领军人物培训和管理机制,有针对性地支持领军人物开展学术研究、技术革新,并实施跟踪考察、动态管理、滚动培训。湖南出版集团与圣智、麦格劳·希尔、英国《卫报》等世界领先传媒集团建立交流合作关系,每年选送十余名优秀骨干去学习,加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行业领军人才。在上市公司拓维信息,员工接受培训甚至成为一种“规定动作”,对因工作或任务无法抽身的培训对象,不惜采用“强制脱岗”的举措,从而在公司制度层面保证了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不流于空谈和形式。
2、人才选用由单靠“相马”向借重“赛马”转变
湖南宣传文化系统积极稳妥地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更新用人观念,创新用人机制,特别注重从实践中选拔人、任用人,“相马”与“赛马”结合,借重“赛马”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努力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湖南省文化厅不断改进和优化产业人才管理使用制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文化经营管理人才资源的作用。2009年首次实施面向全国公开招考文化艺术专业人才的“百人工程”;大胆引进著名相声演员大兵,并破格提拔担任省话剧团副团长;根据旅游演出市场需要,通过网络海选“韶山升起红太阳”一剧的毛泽东特型演员。湖南广电坚持以能力和业绩为主要标准,不唯背景、不唯学历、不唯年龄、不唯专业,只看实践。汪涵、仇晓只有中专学历,龙丹妮只是大专,何炅是大学老师,策划《超级女声》的廖珂学的是英语专业,《湖南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演马昊是学化学的„„湖南日报确立了“新闻立报、产业兴报、人才强报”的发展战略,破除论资排辈思想,重业绩,看能力,先后将薛伯清等一批有实践经验和成绩的年轻同志提拔到重要的领导岗位,带出了一批大胆创新、敢闯敢试的人才团队。湖南红网《红辣椒评论》负责人杨国炜,是湖南安乡县一个48岁的普通农民,一无学历,二无职称,但热心网络论坛,在互联网评论领域崭露才华,闯出了名气。2003年,红网打破原有岗位设置,破格直接录用他为正式员工,并委以《红辣椒评论》栏目建设的重任,之后对其重点培养,设立专门津贴,网民戏称他为“湖南史上最牛的农民”。
3、人才引进由“刚性”向“柔性”转变
为应对湖南由于经济、地域的相对劣势,海外或一线城市的人才不愿来发展的现实,湖南在文化人才引进方面确立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理念,不断突破身份、资历甚至地域的限制,人才引进逐渐由“刚性”向“柔性”转变。湖南广电下属的快乐购公司,专门在北京、上海等地成立子公司,就地招聘、延揽
各类人才,使很多优秀人才没有离开一线城市,就能为湖南文化产业作贡献。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合作新模式,邀请原广东漫友集团总经理刘煊伟加盟集团,创立了湖南天闻动漫传媒有限公司,推出的动漫杂志《虹猫蓝兔》首发即突破35万册。湖南日报旗下的华声在线,为了抢占新媒体领域,早在2006年就在北京成立了新闻聚合频道,利用跨地域的优势,吸引了毛钊等一批网络媒体人物、创新人才和营销专家,带来了更多的技术创新、内容创新和资本运作创新。《体坛周报》为了聚集国内外最好的体育信息资源,把总部从长沙搬到了北京,并在国内各大城市设立了分支机构,同时向欧洲、美洲的体育强国派出常驻记者和聘用当地体育记者。在法国《队报》等著名传媒机构,《体坛周报》都拥有自己独立的办公桌,全程参与国际著名媒体的策划、采编流程。
4、人才激励由“单一”向“多元”转变
为更好地激发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湖南对于文化人才的管理,正在由以往单一的精神激励向多元化激励转变。一是事业激励。不断做大做强文化事业和产业,为文化人才施展才华、发挥才智、创造业绩提供舞台,让他们在人生事业上感到“酒逢知己”,干劲十足。湖南出版集团根据首席专家、品牌策划人建立项目制、事业部制,授权其自行组建团队,给予完全的“责、权、利”,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活力和合力。二是薪酬激励。制定与绩效挂钩的待遇和薪酬制度,让人才价值在劳动分配中得到充分体现。湖南日报首创在收入分配上全部实行绩效工资制,每月工资随绩效、业绩上下浮动。以广告发行中心主任为例:完成了目标任务,年薪可达50万元,没有完成则自动下岗,每月只拿几千元的底薪。三是荣誉激励。通过评功、评奖、授予荣誉称号等多种荣誉激励方式,激发文化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省里定期评选“全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表彰为文化强省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四是情感激励。以人为本、以情感人,注重在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进行关心,使人才感受到组织和单位的温暖和温情,从而更加自觉地投入工作。新机制带来的新变化
聚贤育才,万木争春。湖南通过加强和改进文化人才培养工作,壮大了力量,改善了结构,带来了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可喜变化,为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提供了重要支撑。
1、人才队伍迅速壮大
全省文化从业人员和人才队伍数量都快速增长。据湖南省统计局测算,2009年底,湖南文化从业人员总量达97.16万人。省会城市人才聚集效应更加明
显,2006年至2009年,长沙市文化从业人员年均增长15.3%,达到47万人。市州宣传文化人才队伍规模迅速扩大,永州市宣传文化系统体制内人才队伍由1996年的2270人增加到2008年的5233人,12年增长2.3倍;常德市近10年来,报业从业人员年均增长10%,广电系统从业人员年均增长8%以上,媒体从业人员以年均增长7%左右的速度在增长。
2、知识层次不断提高
文化人才队伍中,专业人才比重较大,受教育程度较高,具有中高级职称的较多。全省新闻采编从业人员大学本科学历以上占45%。24家出版社从业人员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73%,中级以上职称占34%,其中高级职称占12%。省社科院专业技术人员研究生学历占66%,中级以上职称占74%,其中高级职称占47%。省会长沙社科理论从业人员大学本科以上占93%,新闻采编从业人员大学本科学历以上占75%,文化艺术从业人员大学本科学历以上占42%,均高于2003年的90%、56%
和36%;还有一大批人才获得各类专业技术认证。担负着重要使命和责任的宣传文化人才队伍,是知识密集、专业性强、创新要求高和个性鲜明的人才群体,在社会上知名度和影响力都比较大。
3、人才主体日趋年轻
近几年来,一大批年轻人进入文化领域,使整个队伍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人才年轻化趋势明显,人才活力进一步凸显。如广电系统的中青年人才比例达到70%;新华书店和印刷行业的中青年人才也占到60%,而网络出版业的中青年人才比例占99%。全省宣传文化人才队伍中青年的比例为63%。
4、新型人才崭露头角
随着高新技术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广泛运用,新的文化业态和新兴媒体发展迅猛,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手机广播电视等新兴文化业态,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的新型人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不完全统计,长沙市的网络传播和文化创意等新型人才占整个人才队伍的47%。湖南实践的启示
湖南的探索,适应当前新的形势,为解决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进而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实践经验。
1、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营造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
科学的人才观,是做好人才工作,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前提和基础。在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湖南各级宣传文化部门和相关单位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坚持德才兼备原则的同时,遵循文化产业市场规律,遵循文化人才成长规律,在人才的选用上,“不唯背景、不唯学历”,不用党政干部的标准苛求专业型人才;在人才的管理上,“察其能不恤其失,用其长不用其短”,充分尊重特殊人才的个性,允许人才的适当流动;同时,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尽力为想干事、能干事、干得成事的各类人才提供舞台。这种良好的人才环境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向心力。湖南广电集团著名主持人汪涵面对外界的优厚待遇,曾动情地说:“我不会离开的,这里上有一片蓝天,下有一片沃土。”这“蓝天、沃土”所营造的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是湖南文化产业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2、重视领军人物作用的发挥,以高层次人才引领高水平发展
领军人物贡献大、团队效应突出,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灵魂”。湖南省将领军人物的培养选拔作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通过实施全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等,在政治上进行引导,在工作上压担子,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下大力抓好文化产业领军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造就了谭盾、郑佳明、欧阳常林、覃晓光、龚曙光、唐浩明、陈刚、舒斌、罗浩、贺梦凡、李新宇、梅帅元、叶文智、唐五
一、余德华等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传承、传播和发展湖湘文化的领军人才。同时,面向国内外产业界,采取多种措施引进吸纳。这些领军人物发扬湖南人特有的“霸得蛮、耐得烦、不怕死”的开拓精神,勇敢地杀出一条血路,缔造了湖南文化产业一个又一个辉煌。充分发挥领军人物的示范带动效应,凝聚起一个创新团队,实现一个文化行业的高水平发展——这是湖南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给予我们的宝贵启示。
3、坚持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激发文化人才的创造活力
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使用体制,是调动人才积极性、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保障。湖南注重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从根本上解决文化产业人才队伍
建设面临的普遍性矛盾和问题。近年来面对市场需求,着眼推动发展,先后出台了《湖南文化强省战略实施纲要》、《关于加快推进试点地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若干意见》、《湖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围绕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初步形成了衔接配套、较为完整,符合文化产业人才规律、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政策框架体系,释放了文化生产力的内在活力,为产业的发展增添了强大动力。
4、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培训体系,为产业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抓好人才的教育培训,是实现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因应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现实需求,湖南各级宣传文化和相关文化单位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不断拓宽人才培训渠道。省广播电视台每年邀请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及国外知名大学专家学者讲座交流,培训高层次专业人才;每年安排15名左右业务和管理骨干走出国(境)门,学习国际上先进的媒体运营管理经验。省文联探索出“以活动带动人才培养”模式,近5年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采风和文艺作品展览活动,挖掘和培植文艺新秀。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湖南出版集团等单位分别与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湖南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创办了专业人才培训基地。青苹果数据中心直接与高校共建“青苹果班”,联合定向培养所需人才。“用五到十年的时间,真正打造一个类型丰富、层次分明、结构科学、不断聚集的湖湘文化人才群,从而引领湖南乃至中国的文化建设和文化振兴。”——湖南的这一规划,体现了湖南对于人才培养工作的高度重视,更是其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不断取得突破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