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常考实验

时间:2019-05-14 03:19: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化学常考实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化学常考实验》。

第一篇:高中化学常考实验

【高中化学常考实验】

1、酸碱中和滴定:例:用0.1mol/L HCl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 实验目的: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测定未知碱(或酸)溶液的浓度

实验药品:标准液(0.1mol/L HCl)、待测液(未知浓度的NaOH)、酸碱指示剂 实验仪器:酸式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或碱式滴定管)实验原理:c(HCl)c(NaOH)V(NaOH)V(HCl)

2、中和热的测定:例:NaOH与HCl反应的中和热测定

实验目的:测定酸碱中和反应的中和热

实验药品: HCl溶液:0.50 mol/L50mL

NaOH溶液:0.55 mol/L50mL

实验仪器:环形玻璃搅拌棒、温度计、烧杯2个、碎泡沫塑料、量筒 实验原理:中和热:

3、实验室制取乙烯:

实验目的:用乙醇制取乙烯

实验药品:无水乙醇、浓硫酸

实验仪器:圆底烧瓶、温度计、酒精灯、铁架台、导管、橡皮塞、碎瓷片

浓硫酸实验原理:CH3CH2OHCH2CH2H2O 170℃

4、乙酸乙酯的制取:

实验目的:制取乙酸乙酯

实验药品:无水乙酸(冰醋酸)、无水乙醇、浓硫酸、饱和Na2CO3溶液 实验仪器:铁架台、酒精灯、试管、橡皮塞、导管

CH3COOCH2CH3H2O 实验原理:CH3COOH+CH3CH2OH浓硫酸

5、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测定CuSO4·xH2O中x的值

实验药品:硫酸铜晶体

实验仪器:天平、酒精灯、坩埚、三脚架、泥三角、干燥器

实验原理:CuSO4xH2O====CuSO4 + xH2O

测定:CuSO4xH2O质量m

1CuSO4质量m26、蛋白质盐析:加热

7、焰色反应:

实验目的:测定金属元素灼烧时的火焰颜色

实验药品:稀盐酸

实验仪器:铂丝、酒精灯(钾元素焰色反应时:蓝色钴玻璃)

8、石油分馏:

实验原理:利用沸点不同将石油进行分馏

9、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步骤:(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装瓶贴标签 所用仪器:(由步骤写仪器)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注意事项:容量瓶:容量瓶必须注明规格;使用之前必须查漏(分液漏斗与滴定管使用前也要查漏)

10、Fe(OH)3胶体的制备

步骤:向沸水中加入FeCl3的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化学方程式:Fe+3H2O =Fe(OH)3(胶体)+3H

强调:等号;胶体而不是沉淀;加热 3++

11、喷泉实验

实验原理:氨气极易溶于水,少量的水即可溶解大量的氨气(1:700),使烧瓶

内压强迅速减小,外界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上面的烧瓶,实验现象:产生红色喷泉(氨气溶于水形成碱性溶液,酚酞遇碱显红色)

实验关键:①氨气应充满 ②烧瓶应干燥③装置不得漏气

实验拓展:CO2、H2S、Cl2 等与水不能形成喷泉,但与NaOH溶液可形成喷泉

12、氯碱工业:

实验原理:电解饱和的食盐水:

电解2NaCl2H2O2NaOHH2Cl2

13、铝热反应:

实验操作步骤:把铝热剂(干燥的氧化铁和适量的铝粉)放在纸漏斗中,在混合物

上面加少量氯酸钾固体中,插一根打磨过的镁条,点燃

实验现象:立即剧烈反应,有红热状态的液珠,落入蒸发皿内的细沙上,液珠冷却

后变为黑色固体。

化学反应方程式:Fe2O32Al2FeAl2O

3注意事项: 要用打磨净的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否则难以点燃。高温

14、电镀:

电镀的原理:待镀金属制品作阴极;用镀层金属作阳极,阳极金属溶解,成为

阳离子,移向阴极,这些离子在阴极上得电子被还原成金属,覆

盖在镀件的表面。

电镀池的组成:阳极反应:M – ne-=Mn+(进入溶液),阴极反应:Mn+ + ne-=M(在镀件上沉积金属)

15、粗铜精炼:

电解法精炼炼铜的原理:

阳极(粗铜):Cu-2e=Cu、Fe-2e=Fe

阴极(纯铜): Cu+2e= Cu

问题的解释:粗铜含有Zn、Ni、Fe、Ag、Au等多种杂质,其中Zn、Ni、Fe

等也会同时失去电子;银、金等杂质,以金属单质的形式沉积

在电解槽底,形成阳极泥(阳极泥可作为提炼金、银等贵重金属的原料)。2+--2+-2+

16、实验室制取氯气

17、实验室制氨气

18、实验室制乙烯

反应原理:C2H5OH CH2170℃

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脱水剂

浓硫酸CH2H2O

注意事项: a、向乙醇中注入浓硫酸;边慢注入,边搅拌

b、温度计水银球插到液面以下

c、反应温度要迅速升高到170℃

19、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注意事项:

a、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和乙酸的混合液;

b、导气管末端不要插入饱和Na2CO3液体中,防液体倒吸。

c、饱和Na2CO3溶液作用:①吸收乙酸,便于闻于乙酸乙酯的香味 ②溶解乙醇 ③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分层,观察乙酸乙酯

20、卤代烃中卤原子的检验方法

NaOH溶液,加热33实验步骤:卤代烃混合溶液沉淀 水解加HNO至酸性加稀HNO

实验结论:若为白色沉淀,卤原子为氯;若浅黄色沉淀,卤原子为溴;若黄色沉淀,卤原子为碘实验原理:卤代烃只有卤原子,并无卤离子,与AgNO3不能反应,故必须使卤代烃中的—X转变为X,再进行检验 要点:加入硝酸银溶液之前,须先加入硝酸酸化中和掉混合液中的碱液方可。

21、醛基的检验(以乙醛为例):

方法1:银镜反应:待检验溶液银镜 水浴加热

加稀氨水继续加稀氨水—加银氨溶液银氨溶液配制方法:AgNO3溶液白色沉淀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为止

反应方程式:Ag+NH3·H2OAgOH NH4+

AgOH2 NH3H2O==AgNH32OH2H2O

银镜实验注意事项:(1)沉淀要恰好溶解(2)银氨溶液随配随用,不可久置(3)必须水浴加热

(4)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用稀HNO3清洗

方法2: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待检验溶液生成砖红色沉淀加热至沸腾

2%的CuSO溶液4到6滴新制氢氧化铜4Cu(OH)2悬浊液配制方法:10%的NaOH溶液2ml新制Cu(OH)2悬浊液

注意事项:(1)Cu(OH)2必须是新制的(2)要加热至沸腾(3)实验必须在碱性条件下(NaOH要过量)

22、蔗糖与淀粉水解及产物的验证: 实验步骤:

加稀硫酸加NaOH溶液至碱性检验葡萄糖蔗糖溶液水解后溶液(含葡萄糖和稀硫酸)碱性溶液 注意事项: 水浴加热

在验证水解产物葡萄糖时,须用碱液中和,再进行银镜反应或与新制Cu(OH)2悬浊液的反应。

第二篇:高中化学教材常考实验总结

高中化学教材常考实验总结

化学实验在高考题的比重是越来越大,目前高考实验命题的特点有二:一是突出考查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能力,二是突出考查实验探究能力,这一点在考试大纲中已有明确要求。课本实验往往成为考查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命题的载体。

一、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以配制100mL1.00mol/L的NaOH溶液为例:

1、步骤:(1)计算(2)称量: 4.0g(保留一位小数)(3)溶解(4)转移:待烧杯中溶液冷却至室温后转移(5)洗涤(6)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离刻度线1— 2cm 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在同一水平线上

(7)摇匀:盖好瓶塞,上下颠倒、摇匀(8)装瓶贴标签:标签上注明药品的名称、浓度。

2、所用仪器:(由步骤写仪器)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3、注意事项:

(1)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线且标有使用温度和量程规格,只能配制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另外使用温度和量程规格还有滴定管、量筒)

(2)常见的容量瓶:50 mL、100mL、250mL、500mL、1000mL。若配制480mL与240mL溶液,应分别用500mL容量瓶和250mL容量瓶。写所用仪器时,容量瓶必须注明规格,托盘天平不能写成托盘天秤!

(3)容量瓶使用之前必须查漏。方法:向容量瓶内加少量水,塞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五指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如不漏水,正立,把瓶塞旋转180后塞紧,再倒立若不漏水,方可使用。(分液漏斗与滴定管使用前也要查漏)

(4)误差分析

(5)命题角度:一计算所需的固体和液体的量,二是仪器的缺失与选择,三是实验误差分析。

二、Fe(OH)3胶体的制备:

1、步骤:向沸水中加入FeCl3的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操作要点:四步曲:①先煮沸,②加入饱和的FeCl3溶液,③再煮沸至红褐色,④停止加热

2、涉及的化学方程式:Fe+3H2O =Fe(OH)3(胶体)+3H 强调之一是用等号,强调之二是标明胶体而不是沉淀,强调之三是加热。

3、命题角度:配制步骤及对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三、焰色反应:

1、步骤:洗—烧—蘸—烧—洗—烧、该实验用铂丝或铁丝、焰色反应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是物理性质、Na,K 的焰色:黄色,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某物质作焰色反应,有黄色火焰一定有Na,可能有K6、命题角度:实验操作步骤及Na,K 的焰色

四、Fe(OH)2的制备:3++01、实验现象:白色沉淀立即转化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

2、化学方程式为:Fe+2OH=Fe(OH)24Fe(OH)2+O2+2H2O= 4Fe(OH)33、注意事项:(1)所用亚铁盐溶液必须是新制的,NaOH溶液必须煮沸,(2)滴定管须插入液以下,(2)往往在液面加一层油膜,如苯或食物油等(以防止氧气的氧化)。

4、命题角度:制备过程中的现象、方程式书写及有关采取措施的原因2+-

五、二价铁 三价铁的检验

六、硅酸的制备:

1、步骤:在试管中加入3—5mL饱和Na2SiO3溶液,滴入1—2滴酚酞溶液,再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稀盐酸,边加边振荡,至溶液颜色变浅并接近消失时停止。

2、现象:有透明的硅酸凝胶形成3、化学方程式:NaSiO3+2HCl= H2SiO3↓+2NaCl(强酸制弱酸)

4、NaSiO3溶液由于SiO3水解而显碱性,从而使酚酞试液呈红色。

七、重要离子的检验:2-

1、Cl的检验:加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若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或先加硝酸化溶液(排除CO3干扰),再滴加AgNO3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有Cl存在2、SO4的检验:先加入盐酸,若有白色沉淀,先进行过滤,在滤液中再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即可证明。若无沉淀,则在溶液中直接滴入BaCl2溶液进行检验。

3、命题角度:检验方法、除杂、沉淀洗涤及相关纯度的计算

八、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2---2-

九、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收集:向下排空气法(管口塞一团棉花,避免空气对流)

3、验满:①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试纸变蓝,说明氨气已收集满 ②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出现大量白烟,则证明氨气已收集满

4、干燥方法:碱石灰干燥(不能无水氯化钙)

5、装置图:固体和固体加热制气体的装置,与制氧气的相同

拓展:浓氨水或浓铵溶液滴到生石灰或烧碱中制氨气,或浓氨水直接加热也可制氨气

6、命题角度:因氨气作为中学化学实验制取气体中唯一的实验,其地位不可估量。主要角度为:反应原理、收集、干燥及验满等,并以此基础进行性质探究实验。

十、喷泉实验

1、实验原理:氨气极易溶于水,挤压胶头滴管,少量的水即可溶解大量的氨气(1:700),使烧瓶内压强迅速减小,外界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上面的烧瓶,故NH3、HCl、HBr、HI、SO2 等气体均能溶于水形成喷泉。

2、实验现象:产生红色喷泉(氨气溶于水形成碱性溶液,酚酞遇碱显红色)

3、实验关键:①氨气应充满 ②烧瓶应干燥③装置不得漏气

4、实验拓展:CO2、H2S、Cl2 等与水不能形成喷泉,但与NaOH溶液可形成喷泉

十一、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

1、实验原理:Cu+2H2SO4(浓)CuSO4+SO2↑+2H2O2、现象:加热之后,试管中的品红溶液褪色,或试管中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将反应后的溶液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溶液由黑色变成蓝色。

3、原因解释:变黑的物质为被浓硫酸氧化生成CuO,CuO与冲稀的硫酸反应生成了CuSO4溶液。

【提示】由于此反应快,利用铜丝,便于及时抽出,减少污染。

4、命题角度:SO2的性质及产物的探究、“绿色化学”及尾气的处理等。

十二、铝热反应:

1、实验操作步骤:把少量干燥的氧化铁和适量的铝粉均匀混合后放在纸漏斗中,在混合物上面加少量氯酸钾固体中,中间插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点燃。

2、实验现象:立即剧烈反应,发出耀眼的光芒,产生大量的烟,纸漏斗被烧破,有红热状态的液珠,落入蒸发皿内的细沙上,液珠冷却后变为黑色固体。

3、化学反应方程式:Fe2O3+2Al 2Fe+Al2O34、注意事项:

(1)要用打磨净的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否则难以点燃。

(2)玻璃漏斗内的纸漏斗要厚一些,并用水润湿,以防损坏漏斗

(3)蒸发皿要垫适量的细沙:一是防止蒸发皿炸裂,二是防止熔融的液体溅出伤人。

(4)实验装置不要距人太近,防止使人受伤。

5、命题角度:实验操作步骤及化学方程式。

十三、中和热实验(了解):

1、概念: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所释放的热量

注意:(1)酸、碱分别是强酸、强碱对应的方程式:H+OH=H2O △H=-57.3KJ/mol

(2)数值固定不变,它与燃烧热一样,因具有明确的含义,故文字表达时不带正负号。

2、中和热的测定注意事项:

(1)为了减少误差,必须确保热量尽可能的少损失,实验重复两次,去测量数据的平均值作计算依据

(2)为了保证酸碱完全中和常采用H或OH稍稍过量的方法

(3)实验若使用了弱酸或弱碱,引种和过程中电离吸热,会使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

十四、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了解):(以一元酸与一元碱中和滴定为例)

1、原理:C酸V酸=C碱V碱

2、要求:①准确测算的体积.②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3、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的构造:①0刻度在滴定管的上端,注入液体后,仰视读数数值偏大②使用滴定管时的第一步是查漏③滴定读数时,记录到小数点后两位④滴定时一般用酚酞、甲基橙作指示剂,不用石蕊试液。④酸碱式滴定管不能混用,如酸、具有氧化性的物质一定用酸式滴定管盛装。

4、操作步骤(以0.1 molL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为例)

①查漏、洗涤、润洗

②装液、赶气泡、调液面、注液(放入锥形瓶中)

③滴定: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当滴到最后一滴,溶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且半分钟内部不变色即为滴定终点

5、命题角度:滴定管的结构、读数及中和滴定原理。

十五、氯碱工业:

1、实验原理:电解饱和的食盐水的电极反应为:2NaCl+2H2O===2NaOH+H2↑+Cl2↑

2、应用:电解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2OH+H2↑+Cl2↑,阴极产物是H2和NaOH,阴极被电解的H是由水电离产生的,故阴极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阴极区溶液呈碱性。若在阴极区附近滴几滴酚酞试液,可发现阴极区附近溶液变红。阳极产物是氯气,将湿润的KI淀粉试纸放在阳极附近,试纸变蓝。

3、命题角度:两极上析出产物的判断、产物的性质及相关电解原理

十六、电镀:--+-1

(1)电镀的原理:与电解原理相同。电镀时,一般用含有镀层金属阳离子的电解质溶液作电镀液,把待镀金属制品浸入电镀液中,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用镀层金属作阳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阳极金属溶解,成为阳离子,移向阴极,这些离子在阴极上得电子被还原成金属,覆盖在镀件的表面。

(2)电镀池的组成:待镀金属制品作阴极,镀层金属作阳极,含有镀层金属离子的溶液作电镀液,阳极反应:M – ne =M(进入溶液),阴极反应M + ne =M(在镀件上沉积金属)

十七、铜的精炼:n+--n+

(1)电解法精炼炼铜的原理:阳极(粗铜):Cu-2e=Cu、Fe-2e=Fe 阴极(纯铜):Cu+2e=Cu

(2)问题的解释:铜属于活性电极,电解时阳极材料发生氧化反应而溶解。粗铜中含有Zn、Ni、Fe、Ag、Au等多种杂质,当含有杂质的铜在阳极不断溶解时,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铜以前的金属杂质,如Zn、Ni、Fe、等也会同时失去电子,但它们的阳离子得电子能力比铜离子弱,难以被还原,所以并不能在阴极上得电子析出,而只能留在电解液里,位于金属活动性表铜之后的银、金等杂质,因失去电子的能力比铜更弱,难以在阳极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溶解,所以以金属单质的形式沉积在电解槽底,形成阳极泥(阳极泥可作为提炼金、银等贵重金属的原料)。

(3)命题角度:精炼原理及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

十八、卤代烃中卤原子的检验方法(取代反应、消去反应):-2+-2+2+-

1、实验步骤

2、若为白色沉淀,卤原子为氯;若浅黄色沉淀,卤原子为溴;若黄色沉淀,卤原子为碘

3、卤代烃是极性键形成的共价化合物,只有卤原子,并无卤离子,而AgNO3只能与X产全AgX沉淀,故必须使卤代烃中的—X转变为X,再根据AgX沉淀的颜色与质量来确定卤烃中卤原子的种类和数目.4、加入硝酸银溶液之前,须加入硝酸酸化中和掉混合液中的碱液方可。

5、用酸性KMnO4溶液验证消去反应产物乙烯时,要注意先通入水中除去乙醇,再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也可用溴水直接检验(则不用先通入水中)。

十九、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制取原理:C2H5OH CH2=CH2↑+H2O2、液液加热型,与实验室制氯气制法相同。

3.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脱水剂

4.注意事项:①乙醇和浓硫酸的体积比为1:3

②向乙醇中注入浓硫酸;边慢注入,边搅拌

③温度计水银球插到液面以下

④反应温度要迅速升高到170℃

⑤该实验中会产生副产物SO2,故检验乙烯时,一定先用碱液除去SO2,再通入KMnO4或溴水

5.本反应可能发生的副反应:

C2H5OHCH2=CH2↑+H2OC2H5-OH+ HO-C2H5C2H5OC2H5+H2O C+2H2SO4(浓)CO2↑+2SO2↑+ 2H2O

二十、乙酸乙酯的制备

注意事项:

1、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和乙酸的混合液;

2、低温加热小心均匀的进行,以防乙酸、乙醇的大量挥发和液体剧烈沸腾;

3、导气管末端不要插入饱和Na2CO3液体中,防液体倒吸。

4、用饱和Na2CO3溶液吸收主要优点:①吸收乙酸,便于闻于乙酸乙酯的香味 ②溶解乙醇 ③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分层,观察乙酸乙酯

5、本反应的副反应:C2H5-OH+ HO-C2H5 C2H5-O-C2H5+H2O C+2H2SO4(浓)CO2↑+2SO2↑+ 2H2O6、命题角度:加入药品顺序、导管的位置、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及考查运用化学平衡提高乙酸乙酯转化率的措施。二

十一、醛基的检验(以乙醛为例):

A:银镜反应

1、银镜溶液配制方法: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ml 2%的AgNO3溶液(2)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加入2%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制得银氨溶液。

反应方程式:AgNO3+NH3·H2O=AgOH+ NH4 NO3AgOH+2 NH3·H2O=Ag(NH3)2OH+2H2O2、银镜实验注意事项:(1)沉淀要恰好溶解(2)银氨溶液随配随用,不可久置(3)加热过程不能振荡试管(4)试管要洁净

3、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用稀HNO3清洗

B: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

1、Cu(OH)2悬浊液配制方法:在试管里加入10%的NaOH溶液2ml,滴入2%的CuSO4溶液4—6滴,得到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2、注意事项:(1)Cu(OH)2必须是新制的(2)要加热至沸腾(3)实验必须在碱性条件下(NaOH要过量)

二十二、蔗糖与淀粉水解及产物的验证:

1、实验步骤: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蔗糖溶液,并加入几滴稀硫酸,将试管放在水浴中加热几分钟,然后用稀的NaOH溶液使其呈弱碱性。

2、注意事项:用稀硫酸作催化剂,而酯化反应则是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在验证水解产物葡萄糖时,须用碱液中和,再进行银镜反应或与新制Cu(OH)2悬浊液的反应。

第三篇:高中化学教材常考实验总结

高中化学教材常考实验总结

化学实验在高考题的比重是越来越大,目前高考实验命题的特点有二:一是突出考查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能力,二是突出考查实验探究能力,这一点在考试大纲中已有明确要求。课本实验往往成为考查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命题的载体。因此,课本实验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针对目前实验在教材中的分布比较分散,学生又难以掌握的现状,我组织了组内老师进行了整理,现发给你们。

一、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以配制100mL1.00mol/L的NaOH溶液为例:

1、步骤:(1)计算(2)称量: 4.0g(保留一位小数)(3)溶解(4)转移:待烧杯中溶液冷却至室温后转移(5)洗涤(6)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离刻度线1— 2cm 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在同一水平线上(7)摇匀:盖好瓶塞,上下颠倒、摇匀(8)装瓶贴标签:标签上注明药品的名称、浓度。

2、所用仪器:(由步骤写仪器)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3、注意事项:

(1)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线且标有使用温度和量程规格,只能配制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另外使用温度和量程规格还有滴定管、量筒)

(2)常见的容量瓶:50 mL、100mL、250mL、500mL、1000mL。若配制480mL与240mL溶液,应分别用500mL容量瓶和250mL容量瓶。写所用仪器时,容量瓶必须注明规格,托盘天平不能写成托盘天秤!

(3)容量瓶使用之前必须查漏。方法:向容量瓶内加少量水,塞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五指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如不漏水,正立,把瓶塞旋转180后塞紧,再倒立若不漏水,方可使用。(分液漏斗与滴定管使用前也要查漏)

(4)命题角度:一计算所需的固体和液体的量,二是仪器的缺失与选择,三是实验误差分析。

0

二、Fe(OH)3胶体的制备:

1、步骤:向沸水中加入FeCl3的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操作要点:四步曲:①先煮沸,②加入饱和的FeCl3溶液,③再煮沸至红褐色,④停止加热

2、涉及的化学方程式:Fe+3H2O Fe(OH)3(胶体)+3H 强调之一是用等号,强调之二是标明胶体而不是沉淀,强调之三是加热。

3、命题角度:配制步骤及对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3+

+

三、焰色反应:

1、步骤:洗—烧—蘸—烧—洗—烧、该实验用铂丝或铁丝、焰色反应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是物理性质、Na,K 的焰色:黄色,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某物质作焰色反应,有黄色火焰一定有Na,可能有K

6、命题角度:实验操作步骤及Na,K 的焰色

四、Fe(OH)2的制备:

1、实验现象:白色沉淀立即转化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

2、化学方程式为:Fe+2OH=Fe(OH)2 4Fe(OH)2+O2+2H2O= 4Fe(OH)3

3、注意事项:(1)所用亚铁盐溶液必须是新制的,NaOH溶液必须煮沸,(2)滴定管须插入液以下,(2)往往在液面加一层油膜,如苯或食物油等(以防止氧气的氧化)。

4、命题角度:制备过程中的现象、方程式书写及有关采取措施的原因

2+

五、硅酸的制备:

1、步骤:在试管中加入3—5mL饱和Na2SiO3溶液,滴入1—2滴酚酞溶液,再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稀盐酸,边加边振荡,至溶液颜色变浅并接近消失时停止。

2、现象:有透明的硅酸凝胶形成

3、化学方程式:NaSiO3+2HCl= H2SiO3↓+2NaCl(强酸制弱酸)

4、NaSiO3溶液由于SiO3水解而显碱性,从而使酚酞试液呈红色。

六、重要离子的检验:

1、Cl的检验:加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若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或先加硝酸化溶液(排除CO3干扰),再滴加AgNO3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有Cl存在2、SO4的检验:先加入盐酸,若有白色沉淀,先进行过滤,在滤液中再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即可证明。若无沉淀,则在溶液中直接滴入BaCl2溶液进行检验。

3、命题角度:检验方法、除杂、沉淀洗涤及相关纯度的计算

2-2---

七、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收集:向下排空气法(管口塞一团棉花,避免空气对流)

3、验满:①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试纸变蓝,说明氨气已收集满 ②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出现大量白烟,则证明氨气已收集满

4、干燥方法:碱石灰干燥(不能无水氯化钙)

5、装置图:固体和固体加热制气体的装置,与制氧气的相同

拓展:浓氨水或浓铵溶液滴到生石灰或烧碱中制氨气,或浓氨水直接加热也可制氨气

6、命题角度:因氨气作为中学化学实验制取气体中唯一的实验,其地位不可估量。主要角度为:反应原理、收集、干燥及验满等,并以此基础进行性质探究实验。

八、喷泉实验

1、实验原理:氨气极易溶于水,挤压胶头滴管,少量的水即可溶解大量的氨气(1:700),使烧瓶内压强迅速减小,外界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上面的烧瓶,故NH3、HCl、HBr、HI、SO2 等气体均能溶于水形成喷泉。

2、实验现象:产生红色喷泉(氨气溶于水形成碱性溶液,酚酞遇碱显红色)

3、实验关键:①氨气应充满 ②烧瓶应干燥 ③装置不得漏气

4、实验拓展:CO2、H2S、Cl2 等与水不能形成喷泉,但与NaOH溶液可形成喷泉

九、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

1、实验原理:Cu+2H2SO4(浓)CuSO4+SO2↑+2H2O

2、现象:加热之后,试管中的品红溶液褪色,或试管中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将反应后的溶液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溶液由黑色变成蓝色。

3、原因解释:变黑的物质为被浓硫酸氧化生成CuO,CuO与冲稀的硫酸反应生成了CuSO4溶液。

【提示】由于此反应快,利用铜丝,便于及时抽出,减少污染。

4、命题角度:SO2的性质及产物的探究、“绿色化学”及尾气的处理等。

十、铝热反应:

1、实验操作步骤:把少量干燥的氧化铁和适量的铝粉均匀混合后放在纸漏斗中,在混合物上面加少量氯酸钾固体中,中间插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点燃。

2、实验现象:立即剧烈反应,发出耀眼的光芒,产生大量的烟,纸漏斗被烧破,有红热状态的液珠,落入蒸发皿内的细沙上,液珠冷却后变为黑色固体。

3、化学反应方程式:Fe2O3+2Al 2Fe+Al2O34、注意事项:

(1)要用打磨净的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否则难以点燃。

(2)玻璃漏斗内的纸漏斗要厚一些,并用水润湿,以防损坏漏斗

(3)蒸发皿要垫适量的细沙:一是防止蒸发皿炸裂,二是防止熔融的液体溅出伤人。

(4)实验装置不要距人太近,防止使人受伤。

5、命题角度:实验操作步骤及化学方程式。

十一、中和热实验(了解):

1、概念: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所释放的热量

注意:(1)酸、碱分别是强酸、强碱对应的方程式:H+OH=H2O △H=-57.3KJ/mol(2)数值固定不变,它与燃烧热一样,因具有明确的含义,故文字表达时不带正负号。

2、中和热的测定注意事项:

(1)为了减少误差,必须确保热量尽可能的少损失,实验重复两次,去测量数据的平均值作计算依据

(2)为了保证酸碱完全中和常采用H或OH稍稍过量的方法

(3)实验若使用了弱酸或弱碱,引种和过程中电离吸热,会使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

+

-+

1、原理:C酸V酸=C碱V碱

十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了解):(以一元酸与一元碱中和滴定为例)

2、要求:①准确测算的体积.②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3、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的构造:①0刻度在滴定管的上端,注入液体后,仰视读数数值偏大②使用滴定管时的第一步是查漏③滴定读数时,记录到小数点后两位④滴定时一般用酚酞、甲基橙作指示剂,不用石蕊试液。④酸碱式滴定管不能混用,如酸、具有氧化性的物质一定用酸式滴定管盛装。

4、操作步骤(以0.1 molL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为例)

①查漏、洗涤、润洗

②装液、赶气泡、调液面、注液(放入锥形瓶中)

③滴定: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当滴到最后一滴,溶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且半分钟内部不变色即为滴定终点

5、命题角度:滴定管的结构、读数及中和滴定原理。

十三、氯碱工业:

1、实验原理:电解饱和的食盐水的电极反应为:2NaCl+2H2O===2NaOH+H2↑+Cl2↑

2、应用:电解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2OH+H2↑+Cl2↑,阴极产物是H2和NaOH,阴极被电解的H是由水电离产生的,故阴极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阴极区溶液呈碱性。若在阴极区附近滴几滴酚酞试液,可发现阴极区附近溶液变红。阳极产物是氯气,将湿润的KI淀粉试纸放在阳极附近,试纸变蓝。

3、命题角度:两极上析出产物的判断、产物的性质及相关电解原理

+

--

十四、电镀:

(1)电镀的原理:与电解原理相同。电镀时,一般用含有镀层金属阳离子的电解质溶液作电镀液,把待镀金属制品浸入电镀液中,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用镀层金属作阳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阳极金属溶解,成为阳离子,移向阴极,这些离子在阴极上得电子被还原成金属,覆盖在镀件的表面。

(2)电镀池的组成:待镀金属制品作阴极,镀层金属作阳极,含有镀层金属离子的溶液作电镀液,阳极反应:M – ne =M(进入溶液),阴极反应M + ne =M(在镀件上沉积金属)

-n+

n+

十五、铜的精炼:

(1)电解法精炼炼铜的原理:阳极(粗铜):Cu-2e=Cu、Fe-2e=Fe 阴极(纯铜):Cu+2e=Cu(2)问题的解释:铜属于活性电极,电解时阳极材料发生氧化反应而溶解。粗铜中含有Zn、Ni、Fe、Ag、Au等多种杂质,当含有杂质的铜在阳极不断溶解时,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铜以前的金属杂质,如Zn、Ni、Fe、等也会同时失去电子,但它们的阳离子得电子能力比铜离子弱,难

-2+

-2+

2+

-以被还原,所以并不能在阴极上得电子析出,而只能留在电解液里,位于金属活动性表铜之后的银、金等杂质,因失去电子的能力比铜更弱,难以在阳极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溶解,所以以金属单质的形式沉积在电解槽底,形成阳极泥(阳极泥可作为提炼金、银等贵重金属的原料)。

(3)命题角度:精炼原理及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

十六、卤代烃中卤原子的检验方法(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1、实验步骤

2、若为白色沉淀,卤原子为氯;若浅黄色沉淀,卤原子为溴;若黄色沉淀,卤原子为碘

3、卤代烃是极性键形成的共价化合物,只有卤原子,并无卤离子,而AgNO3只能与X产全AgX沉淀,故必须使卤代烃中的—X转变为X,再根据AgX沉淀的颜色与质量来确定卤烃中卤原子的种类和数目.4、加入硝酸银溶液之前,须加入硝酸酸化中和掉混合液中的碱液方可。

5、用酸性KMnO4溶液验证消去反应产物乙烯时,要注意先通入水中除去乙醇,再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也可用溴水直接检验(则不用先通入水中)。

十七、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制取原理:C2H5OH CH2=CH2↑+H2O

2、液液加热型,与实验室制氯气制法相同。

3.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脱水剂

4.注意事项:①乙醇和浓硫酸的体积比为1:3 ②向乙醇中注入浓硫酸;边慢注入,边搅拌

③温度计水银球插到液面以下 ④反应温度要迅速升高到170℃

⑤该实验中会产生副产物SO2,故检验乙烯时,一定先用碱液除去SO2,再通入KMnO4或溴水

5.本反应可能发生的副反应:

C2H5OHCH2=CH2↑+H2O C2H5-OH+ HO-C2H5 C2H5OC2H5+H2O C+2H2SO4(浓)CO2↑+2SO2↑+ 2H2O

十八、乙酸乙酯的制备

注意事项:

1、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和乙酸的混合液;

2、低温加热小心均匀的进行,以防乙酸、乙醇的大量挥发和液体剧烈沸腾;

3、导气管末端不要插入饱和Na2CO3液体中,防液体倒吸。

4、用饱和Na2CO3溶液吸收主要优点:①吸收乙酸,便于闻于乙酸乙酯的香味 ②溶解乙醇 ③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分层,观察乙酸乙酯

5、本反应的副反应:C2H5-OH+ HO-C2H5 C2H5-O-C2H5+H2O C+2H2SO4(浓)CO2↑+2SO2↑+ 2H2O

6、命题角度:加入药品顺序、导管的位置、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及考查运用化学平衡提高乙酸乙酯转化率的措施。

十九、醛基的检验(以乙醛为例):

A:银镜反应

1、银镜溶液配制方法: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ml 2%的AgNO3溶液(2)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加入2%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制得银氨溶液。

反应方程式:AgNO3+NH3·H2O=AgOH+ NH4 NO3 AgOH+2 NH3·H2O=Ag(NH3)2OH+2H2O

2、银镜实验注意事项:(1)沉淀要恰好溶解(2)银氨溶液随配随用,不可久置(3)加热过程不能振荡试管(4)试管要洁净

3、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用稀HNO3清洗

B: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

1、Cu(OH)2悬浊液配制方法:在试管里加入10%的NaOH溶液2ml,滴入2%的CuSO4溶液4—6滴,得到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2、注意事项:(1)Cu(OH)2必须是新制的(2)要加热至沸腾(3)实验必须在碱性条件下(NaOH要过量)

二十、蔗糖与淀粉水解及产物的验证:

1、实验步骤: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蔗糖溶液,并加入几滴稀硫酸,将试管放在水浴中加热几分钟,然后用稀的NaOH溶液使其呈弱碱性。

2、注意事项:用稀硫酸作催化剂,而酯化反应则是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在验证水解产物葡萄糖时,须用碱液中和,再进行银镜反应或与新制Cu(OH)2悬浊液的反应。

元素化合物“一网打尽”复习

网络图是尽人皆知的一种知识表征方法,大多数师生在元素化合物的复习中都会采用网络图法。但多数仅停留在如何运用网络图促进知识的结构化,提高知识的保持和提取的质量,其实,网络图也一种有效的单元复习策略和学习策略,在复习教学中,如果能够合理构建知识网络,并引导学生采取以网络为中心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能够起到“一网在胸,全章尽握”的教学效果。

一、网络图的构建

网络图的构建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谁来构建,构建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构建,什么的网络图最有效,这样几个问题。

1.网络图应该有学生来构建。绘制一个完美的网络图,需要花费不少时间,不少教师和复习资料都是替学生先做好网络图,然后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其中的转变关系。这种做法虽然提高了效率,但效果要大大折扣。构建网络图的过程实际上是对知识的精加工过程,由学生自己来绘制知识网络图,本身就是一次知识的复习梳理和结构化的过程。学生首先要盘点所学的主要内容,区分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其次要寻找构建主线,使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建立关系。这实际上要求学生在更高的层次上、整体地理解知识的结构关系,并进行组织、整合。同时,编制知识网络图,还可以使学习者意识并发现对不熟悉的新知识的模糊理解。

2.网络图应该网那些核心知识 不少教师或资料上的网络图,总是尽可能把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能网的都网进去,甚至把其它单元能联系上的也都网进来,结果网络变得庞大繁杂,给人看了很“乱”很烦,学生很难能够将这样的网络图牢固地记住,结果事与愿违,最后连核心知识都未能记住。好的网络图应该突出核心知识,及其核心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删去繁杂的枝节,各单元网络图之间,尤如电路中集成块之间,通过几根导线有序相连。

3.网络图应该简洁精致。心理学研究表明,简洁精致的网络结构能够能够节省记忆资源,有利于精确的保存和提取,繁杂、粗糙的网络图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变得模糊。经验告诉我们,规则、对称、完整的几何图形总是容易掌握。因此,构建的知识网络图要尽可能的简洁、规则、完整。

4.元素化合物知识网络的构建方法 网络图构建的方法因知识特点、学习者的个性而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元素价态不多的元素及其化合物可以采用封闭式的几何结构,多变价的元素及其化合物宜根据化合价由低到高的变化为主线。如下图所示。

二、巧妙利用网络图复习元素化合物

巧妙地运用元素化合物的网络图,不仅能够复习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同样也能复习它们的结构、制取及其应用。现以氮及其化合物为例进行说明。如我们现在选择第一个知识点NH3进行复习,先在网络图中找到NH3的节点,激活相关记忆,然后按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取-用途为线索进行复习。

1.NH3的结构 氨分子为的电子式为,呈三角锥形。

2.物理性质:氨气极性溶于水,水溶液呈弱碱性,易液化,可以作制冷剂。

3.化学性质:网络图中凡是箭头由氨气指向其它知识点的,都是氨气的性质,箭头指向左右方向的,为氧化还原反应,上下方向的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因此氨气有如下三个化学性质。即碱性(NH3→NH4+)、还原性(NH3→NO)和热不稳定性(NH3→N2)。

4.制取:凡图中箭头由其它物质指向NH3的,理论上都可以用来制取氨气。由图中可以看出,氨气由三种制取方法,一是铵盐的分解,二是铵盐与碱反应,三是N2和H2合成氨。其中第二种方法即使常用的实验室制氨气的方法,第三种是工业上制取氨气的方法。然后,可以再由这两点延伸,复习实验室制氨气的装置、收集方法和干燥方法;工业合成氨条件的选择等。

5.应用:氨气可以直接用作氨肥,也可用来生成固态氮肥(NH3→NH4+),氨气另一个最重要的工业用途就是制取硝酸,即氨氧化制取硝酸(NH3→NO→NO2→HNO3)。在实验室中,我们也通过氨气来检验铵盐的存在(NH4+→NH3)。

以上氨气的性质和用途都可以通过网络图进行复习,同样,硝酸的性质和用途等其它知识点也可采取类似的方法复习。

有时对于一些复杂的工业生产工艺,其流程图我们同样可以在网络图中找到,如根据上面所绘制的铝及其化合物的网络图,由Al2O3出发,向右和向左,我们可以分别找到由铝土矿提取铝的两种方法的流程图。

碱溶法:Al2O3(铝土矿,含Fe2O3、SiO2等杂质)→NaAlO2→Al(OH)3→Al2O3→Al

酸溶法:Al2O3(铝土矿,含Fe2O3、SiO2等杂质)→AlCl3→NaAlO2→Al(OH)3→Al2O3→Al。

第四篇:高中化学常考变价元素及其变价

高中必考化合价

1.分析下列常见物质的化合价

非金属

HNaHCaH2Li2NH其他+1CH4N2H4

ONa2O2H2O2KO2其他-2As2O3CH3CH2OHCrO42-S2O42-

NNH3NH4+N2H4N2N2ONONaNO2NO2

HNO3NH4NO3

SH2SFeSCu2SFeS2SH2SNaS2O3SO2H2SO4

PCu3PPH3P2O3PCl3PCl5P2O5H3PO4

ClHClO4HClOClO2Cl-

BrHBrO3Br2Br-

IH I O3I 2I-

金属

FeFeSFeOFeS2Fe2O3Fe3O4Li FePO4FeO42-

CuCuICu2SCu3P

MnKMnO4K2MnO4MnO2Mn2+

CrCr3+Cr2O72-CrO42-

2.氧化还原反应原则总升高 = 总降低一般向临近价态转化(就近原则)低价阳离子,高价酸根酸根形式不变价态不变前后价态一致肯定不变

N2O5

第五篇:高中化学常考知识点

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化学常考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化学常考知识11、各类有机物的通式、及主要化学性质

烷烃CnH2n+2仅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热分解、不与高锰酸钾、溴水、强酸强碱反应

烯烃CnH2n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聚合反应、加聚反应

炔烃CnH2n-2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聚合反应

苯(芳香烃)CnH2n-6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与氢气等发生加成反应

(甲苯、乙苯等苯的同系物可以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

卤代烃:CnH2n+1X

醇:CnH2n+1OH或CnH2n+2O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主要抓官能团的特性,比如,醇类中,醇羟基的性质:1.可以与金属钠等反应产生氢气,2.可以发生消去反应,注意,羟基邻位碳原子上必须要有氢原子,3.可以被氧气催化氧化,连有羟基的碳原子上必要有氢原子。4.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5.可以与氢卤素酸发生取代反应。6.醇分子之间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醚。

苯酚:遇到FeCl3溶液显紫色醛:CnH2nO羧酸:CnH2nO2酯:CnH2nO22、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应等;

3、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和物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生成的CO2、H2O及耗O2的量是不变的。恒等于单一成分该质量时产生的CO2、H2O和耗O2量。

4、可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如下,但褪色的原因各自不同:

烯、炔等不饱和烃(加成褪色)、苯酚(取代褪色)、醛(发生氧化褪色)、有机溶剂[CCl4、氯仿、溴苯(密度大于水),烃、苯、苯的同系物、酯(密度小于水)]发生了萃取而褪色。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等)(氧化还原反应)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

6.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7、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

(1)酚:(2)羧酸:(3)卤代烃(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4)酯:(水解,不加热反应慢,加热反应快)(5)蛋白质(水解)

8.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9、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醛、甲酸、甲酸某酯、葡萄糖、麦芽糖(也可同Cu(OH)2反应)。

计算时的关系式一般为:—CHO——2Ag

注意:当银氨溶液足量时,甲醛的氧化特殊:HCHO——4Ag↓+H2CO3

反应式为:HCHO+4[Ag(NH3)2]OH=(NH4)2CO3+4Ag↓+6NH3↑+211.10、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

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H2O

11.浓H2SO4、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脱水反应、酯化反应、纤维素的水解

12、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

13、解推断题的特点是:抓住问题的突破口,即抓住特征条件(即特殊性质或特征反应),如苯酚与浓溴水的反应和显色反应,醛基的氧化反应等。但有机物的特征条件不多,因此还应抓住题给的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关系条件能告诉有机物间的联系,如A氧化为B,B氧化为C,则A、B、C必为醇、醛,羧酸类;又如烯、醇、醛、酸、酯的有机物的衍变关系,能给你一个整体概念。

14、烯烃加成烷取代,衍生物看官能团。

去氢加氧叫氧化,去氧加氢叫还原。

醇类氧化变-醛,醛类氧化变羧酸。

光照卤代在侧链,催化卤代在苯环

高中化学常考知识2

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Fe2+——浅绿色Fe3O4——黑色晶体

Fe(OH)2——白色沉淀Fe3+——黄色Fe

(OH)3——红褐色沉淀Fe(SCN)3——血红色溶液

FeO——黑色的粉末Fe

(NH4)2(SO4)2——淡蓝绿色

Fe2O3——红棕色粉末FeS——黑色固体

铜:单质是紫红色Cu2+——蓝色CuO——黑色

Cu2O——红色CuSO4(无水)—白色

CuSO4·5H2O——蓝色Cu2(OH)2CO3—绿色Cu(OH)2——蓝色

[Cu(NH3)4]SO4——深蓝色溶液

BaSO4、BaCO3、Ag2CO3、CaCO3、AgCl、Mg

(OH)2、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Al(OH)3白色絮状沉淀

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

Cl2、氯水——黄绿色F2——淡黄绿色气体

Br2——深红棕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

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CCl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KMnO4--——紫色

MnO4-——紫色

Na2O2—淡黄色固体

Ag3PO4—黄色沉淀S—黄色固体AgBr—浅黄色沉淀

AgI—黄色沉淀O3—淡蓝色气体

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SO3—无色固体(沸点44.80C)

品红溶液——红色氢氟酸:HF——腐蚀玻璃

N2O4、NO——无色气体

NO2——红棕色气体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

高中化学常考知识3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食盐:NaCl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绿矾:FaSO4·7H2O

小编推荐: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干冰:CO2明矾:KAl(SO4)2·12H2O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OH)2CO3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石硫合剂:Ca

(OH)2和S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NH4)2(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Fe2O3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NH2)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

醋酸:冰醋酸、食醋CH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甘油、丙三醇

:C3H8O3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

石炭酸:苯酚蚁醛:甲醛HCHO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蚁酸:甲酸

HCOOH

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麦芽糖:C12H22O11淀粉:(C6H10O5)n

硬脂酸:C17H35COOH

油酸:C17H33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HOOC—COOH

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2和水,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高中化学常考知识4

一、概念判断:

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有电子的转移(得失)

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有化合价的升降(判断是否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的能力),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生成还原产物。

4、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的能力),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生成氧化产物。

5、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与得电子的难易有关,与得电子的多少无关。

6、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与失电子的难易有关,与失电子的多少无关。

7、元素由化合态变游离态,可能被氧化(由阳离子变单质),也可能被还原(由阴离子变单质)。

8、元素价态有氧化性,但不一定有强氧化性;元素态有还原性,但不一定有强还原性;阳离子不一定只有氧化性(不一定是价态,,如:Fe2+),阴离子不一定只有还原性(不一定是态,如:SO32-)。

9、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0、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反应类型的关系: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中有一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

例、在H+、Fe2+、Fe3+、S2-、S中,只有氧化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只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_。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用双、单线桥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

1、双线桥:“谁”变“谁”(还原剂变成氧化产物,氧化剂变成还原产物)

例:

2、单线桥:“谁”给“谁”(还原剂将电子转移给氧化剂)

例: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

1、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

(1)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CuO+C=2Cu+CO2SiO2+2C=Si+2CO

2Mg+CO2=2MgO+C2Al+Fe2O3=2Fe+Al2O3

2Na+2H2O=2NaOH+H2↑2Al+6H+=2Al3++3H2↑

2Br-+Cl2=Br2+2Cl–Fe+Cu2+=Fe2++Cu

(2)化合反应(一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

2CO+O2=2CO23Mg+N2=Mg3N2

2SO2+O2=2SO32FeCl2+Cl2=2FeCl3

(3)分解反应(一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

4HNO3(浓)=4NO2↑+O2↑+2H2O2HClO=2HCl+O2↑

2KClO3=2KCl+3O2↑

(4)部分氧化还原反应: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3Cu(NO3)2+2NO↑+4H2O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5)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反应)

Cl2+H2O=HCl+HClO3S+6OH-=2S2-+SO32-+3H2O

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

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6)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归中反应)

2H2S+SO2=3S+3H2O

5Cl–+ClO3-+6H+=3Cl2↑+3H2O

(7)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不止一种的氧化还原反应:

2KNO3+S+3C=K2S+N2↑+3CO2↑

2KMnO4=K2MnO4+MnO2+O2↑

2、氧化还原反应分析:

(1)找四物: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2)分析四物中亮的关系:特别是歧化反应、归中反应、部分氧化还原反应

(3)电子转移的量与反应物或产物的关系

例:根据反应:8NH3+3Cl2==6NH4Cl+N2,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剂是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是____________;

(2)当有68gNH3参加反应时,被氧化物质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生成的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mol。

高中化学常考知识5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

(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

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气态:

①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

②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CHCl,沸点为-24.2℃)

高中化学常考知识点

下载高中化学常考实验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化学常考实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化学常考实验知识点总结

    中学化学常见气体常用检验方法小结1. H2将待检气体通过灼热的CuO,CuO由黑色变为红色,并将产物导入无水硫酸铜中,无水硫酸铜变蓝,则证明通入CuO的气体是H2。2. CO让待检气体在空......

    高中化学实验总结

    高中化学实验部分总结 一 原则 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高中化学实验教案

    高 三 化 学 组 1 高中化学实验教案 (一)浓硫酸的性质 目的:认识浓硫酸的一些特性。 用品:托盘天平、烧杯、量筒、验温器、酒精灯、玻璃棒。 浓硫酸、玻璃绒(或石棉绒)、硫酸铜晶......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摘要:在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主要方式。然而在我国的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学中,对于实验教学不重视......

    高中化学实验总结

    一.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摘 要】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从重视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创新演示实验的教学方法、为学生亲自参与化学实验创设条件、积极开展化学生活教......

    常考词语

    公务员常考词语辨析大全 1领会:着重指理解、体会。对象常是较抽象的事物,如精神、意思、意义、意图、意味、道理、知识等。2领悟:着重指理解,弄明白。对象常是含义、道理等抽......

    常考名词解释

    1、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2、汉字是记录汉语言的符号,它大约起源于6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汉字是从事社会生产劳动的人们创造的。 3、汉字包括三要素:形、音、义。 4、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