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赴滕州二中学习体会
赴滕州二中学习体会
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组织高三老师外出学习参观,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从各个方面和多个角度学到了很多东西,对我的专业成长和进步大有裨益。现把我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学习滕州二中的老师工作态度端正积极,工作热情高,工作责任心强。每一位老师都很平实、很随和,工作及其认真,有条有理,一丝不苟。他们治学严谨踏实,做的每一项工作都是发自内心的付出,都是对学生的高度负责,而不是应付领导的检查。滕州二中有这样一条标语“理解学生,教在心灵;理解老师,勤奋求知;理解自己,塑造人生。”充分体现了学校和谐的人文环境和全校师生学习、工作的心理状态。
二、学习滕州二中的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
听了两节高三的课,感受最深刻的就是“扎实”。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都很深入,很透彻,点拨得很适时,很到位;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很全面,很灵活,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每一类问题都能形成规律,总结出方法。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很强,能将老师的要求严格落实。课堂上老师让学生到黑板做题,学生书写的规范和解题方法的正确让我惊讶。当然这除了跟学生的整体素质较高有关外,与老师平时有意识、有目的的培养是分不开的。“将落实进行到底”这是高三理化办公室用镜框装裱的口号,足见他们教与学的脚踏实地。
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努力的目标。
此次学习,通过听课和与老师交流,感到自己在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以及教育理念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差距,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要加强学习,不断改进,勇于创新,形成特色和风格。
第二篇:赴清徐二中参观学习体会
赴清徐二中参观学习体会
孝义市中阳楼初中宋娟萍
2011年3月14日清晨雨雪交加,我校全体教师驱车前往清徐二中参观学习,从早到晚一天的行程尽管短暂,但清徐二中影像却牢牢铭刻心中。
该校是近年来教改成功的的一所名校,蜚声省内外,它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在清徐二中我们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到各班推门听课,活跃的课堂让我们都感到心情振奋,引起很多思考:一是学生座位面对列坐,其目的在于方便学生间的合作与探究;二是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的作用主要是控制课堂节奏、罗列知识框架、提炼精华要点、点拨学习方法,真正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到了实处;三是我们可以随便踏入任何一个教室观课,无论时间长短,各班学生的注意力并未因外界观摩者的进进出出而有丝毫分散。
在清徐二中我们看到育人的氛围四处洋溢。无论在办公室,教室,还是楼道,校园,都可以看出他们科学民主的管理方式和办学理念以及“爱、善、智、诺、行”的浓郁校风。学校里爱心、善行、诚信、践诺、责任、智慧、学习方法等教育版面随处可见,潜移默化,环境育人,可谓“润物细无声”。
在清徐二中我们看到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异彩纷呈。这里的学生个性张扬,发言大胆,声音响亮,读书细致认真。教室布置各有特色,展示了各种风格的班风班貌,更让人感慨的是学生的多才多艺。这和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培养能力是分不开的。
在清徐二中我们感受到,她坚持“德育为首,素质为本,教学为主,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全面推行“目标引路,自主学习;目标深化,交流探讨;目标展示,反馈评价;目标达成,拓展提升”的四环节活动教学模式,符合教育规律,适合学生特点。把立足点放在学生身上,落实小组合作学习,自我管理,激发了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竞争进取意识,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该校教学质量在太原市长盛不衰的根本因素。
我校作为一所乡镇初中,在现有生源薄弱的状况下,如何创设善教乐学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我们每位教师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因而在课堂教学的改革方面,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借学习清徐二中的机会,扬长避短,从校情和学情实际出发,认真分析教学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课改模式和方案,成为下一步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我们坚信只要更新办学理念,创新工作思路,群策群力,一定会让我校走出困境,步入良性发展的道路。
第三篇:赴昌乐二中学习体会3
赴昌乐二中学习体会
——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未来
滕州五中语文教研组
4月11日,我们滕州五中35老师远赴山东昌乐二中进行了参观和学习。昌乐二中始终坚持“把每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为培养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特别是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的打造、学生自主管理的探索、大德育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及海量阅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学习中,我们结合学习内容、观察到的现象、听到的报告交流各自的收获,交换对工作的思考。现将感悟及学习体会汇报如下:
一、亲情式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和谐中自由快乐成长
昌乐二给我们感受最深的便是,课堂充满了亲情、热情和激情。校园中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之间总是充满了尊重、平等、和谐、轻松和快乐,整个校园都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在昌乐二中的校园,教师不再是教室里的绝对中心和权威,教师由过去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等角色转变为引导者、合作者、观察者,教师能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每位老师和学生都在深深的感动与被感动中学会了更多的付出和感恩,也让每个人都在家庭式的亲情关系中成长为一个懂得“爱”的人。
二、学科高效学习研究小组使学生在合作中快乐成长
昌乐二中在学习和管理上从2007年尝试高效的学习小组制,在不断的探索和改进中取得了理想成绩。他们提倡小组成员之间团结协作,荣辱与共,要不断的锻炼合作、交往等经验。在学习上他们互相借鉴,讨论探究,真正体会到“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在生活上,他们互帮互助,真情相待,真正感悟到了朋友的含义;在常规上,他们学会了承担责任,真正体会到了“小组荣辱,我的责任!”,通过每周、每月、每学期的小组综合评比,他们真正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才能共赢!”。
三、“271高效课堂”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快乐成长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素质教育的“牛鼻子”。没有课堂的彻底革命,任何改革都是蜻蜓点水,课堂革命的出发点和革命的最终目标,在于改变学生学习状态,实现学习效益的最大化,让学生会学、学会,在课堂上享受到生命自由
奔放成长的快乐。昌乐二中探索的“271高效课堂”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主动参与,积极展示,大胆质疑,真正体会到了自主学习、高效学习的快乐。在昌乐二中,我们看到在他们的课堂上,老师给予了学生更多的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予了学生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把握;给予了学生更多的条件,让他们自己去创造。这样的高效课堂真正启迪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交流、学习和思考。
“271”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把每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教育是对人的成全,全人教育,目中有人,在民主和自由的环境中成长心灵;“271”高效课堂的一个核心:以学生为核心,两个目标: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的培养,两个重点:导学案编制和学习小组建设。
素质教育的重心应该并且只有落脚在课堂上,才是持久的素质教育。所以,“271高效课堂”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人;一个具有积极、乐观、正值、阳光心态的人;一个对人友善、宽容、真诚和积极与同伴合作的人。
走进课堂,学生的表现就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是一个“动”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交流的课堂,是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他们或站立,或俯身,或书写,或讨论,场面热烈,积极投入,那份学习的热情和自信,感染了在场听课的所有教师,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启迪。
在昌乐二中,我们看到,当大家走进教室观课的时候,而每位学生能很自觉的答题,大多数学生在专心学习,少部分学生会抬起头来,微笑着看看进来的老师,然后低下头去继续学习。我想这正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出的一种素养,是主动学习的体现,是对一个人人品的体现。也正体现了昌乐二中的考试观:“考试是通过知识考人品,成绩只是教育的副产品。”
四、“三案并举”的导学案使学生在探索中快乐成长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读书、体会、思考,与生活实际挂钩的路线图。导学案的目标不是知识,而是通过学知识引领和激发学生能力的一种形式。导学案的使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学习我们清楚了导学案应包括(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三部分。当然在编写过程中也要体现灵活性、创新性,问题设置要有梯度化,并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以能力立意为原则。只有充分考虑了这些方面,“三案并举”的学案才会真正引领每位学生自主的合作、探究,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所以,271导学案会让我们每位老师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引领者和呵护者。利用导学案保障了课堂真正的高效,真正变教师为导师、变教室为学室、变灌输为探究,使课堂成为知识的超市,使学习成为生命的狂欢。从而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高效学习,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三力”建设使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快乐成长
昌乐二中打造学生的自主学习力、自主管理力、自主生活力,“三力”建设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自主、自治、自理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力建设,真正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是真正的“授之以渔”,从而实现了“教孩子三年,为孩子的三十年负责”的承诺;通过自主管理力,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我的班级我做主”的主人翁意识。
通过“三力”建设,孩子们真正体会到了作为班级主人的感觉,真正履行了自己作为主人的权利和义务,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责任。这种自我发展,主动发展的意识、对于学生今后的深入学习、工作、事业甚至对民族、对国家的发展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所以,在我们看来昌乐二中的教育是一种呵护人的成长、彰显人的个性、关怀人的生命、把孩子当孩子的充盈着人文情怀的教育。
六、铭记终生的“大德育”教育使学生在历练中快乐成长
只有深深体验到的东西才是铭记终生的教育,爱不是教出来的,而是一个人的本能。不管是学习、管理均是“体验”。对学生的爱同样也需要发自内心,不是任何人强迫我们去做或引领去做的。丰富的社团活动锻炼了能力,65公里野营拉练磨炼了意志,课前5分钟演讲提升了口才,海量阅读打造了书香校园,熟练一样器乐懂得享受生活。
总之,去了昌乐二中,感受很多,受到的教育也很多,开阔了视野,接受了最新的教育理念。同时,我们坚信,我们学校的改革能够坚持下去,因为我们学校也有很多负责任、敢于创新的教师,我们做的很多工作也能写成一本书,我们付出的努力也应该得到认同,希望领导的带领下,老师们的努力下,我们的明天更加美好,我们的教育和付出会得到更多的收获。
第四篇:赴平原二中学习体会
赴平原二中学习体会
1月8日上午,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去平原二中进行了学习交流,第一节听了初二2班王敏老师的一节复习课,第二节听了初一11班张燕老师的一届复习课,这两个班都是实验班。
其中王敏老师上的是《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复习课。这堂课她大致分四个环节:环节
一、学生分小组梳理展示本章中的定义、概念、性质和法则,每个小组都有任务,学生梳理记忆的很熟练,这在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语速可以看出;环节
二、对上一节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点拨;环节
三、小组PK。小组间胡出问题进行板演解答;环节
四、当堂达标检测(大约7分钟)
整堂课下来,学生注意力都非常集中,学生在黑板上展讲时,自信、大胆,语言规范。
第二节初二张燕老师的课由于他没有板书课题,但是从他复习的内容看,复习的是七年级上册的前三章的知识。她主要是对这三章中的易错点进行了梳理与纠错训练,易错点点拨到位,分析透彻,基本上都点出了易错的原因和注意关键点。
根据这两个老师的复习课,我就想,复习课该如何上?特别是对初一的学生应如何上复习课?
初一新生由于年龄小,且在小学时没有养成好的复习习惯和正确的复习方法,他们不知道怎样去复习,自己复习时只是一味地去做题,很少有反刍梳理,学习的知识不系统,很难进行高效的复习。
所以老师应该引领学生先对知识进行梳理,当然是学生梳理而非老师梳理,任务分给各小组,在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教师对易错点易错题进行展示,学生展讲,教师点拨。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并当堂达标训练。
听后的体会是这两个老师的基本功扎实,课堂设计细致,预设到位,驾驭课堂的能力强,学生主动参与能力强,学生课前准备充分。
第五篇:灵石二中学习体会
此次灵石二中学习归来,我被灵石二中的主人翁式的管理风格和民主式的自主学习所震撼。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这里有一只怎样的教师队伍?这里有一群怎样的学生?我如饥似渴地观察者一切,流连忘返,有太多新颖的东西吸引着我。
初到学校,富有特色的教学楼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楼体外侧用鲜艳的色彩涂鸦出一幅幅富有朝气的画面,使得整个学校色彩亮丽,朝气蓬勃。教学楼内从一楼到五楼共有五个主题系列:习惯与成长、态度与方法、浸润与滋养、激情与梦想、爱心与奉献。顶楼设计为:让历史告诉未来。校园走廊、办公室、会议室到处可见学生的书画等作品。教室的座位编排灵活与主黑板协调考虑,以班为单位的大幅度整队、小环形跑操形式,配合欢快、动感的音乐,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根据安排,首先是参加灵石二中校领导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讲座,由干练清爽的梁素青校长主讲。梁校长把“关注每一个孩子”挂在嘴边,她说:他们的老师喜爱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很可爱,在这里没有差生。梁校长向我们介绍了学校自主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这正是紧随教育改革的步伐。随后,我校老师随机去教室听课,餐桌式的教学模式,自主活跃的课堂,汇集群师智慧的学案都令我印象深刻。
以下几点是这次归来的几点体会:
一、敢为人先,大胆实践
灵石县第二中学是一所八-十轨制的城区中学。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灵石二中大力度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敢为人先,大胆实践的精神是成功办学基础。课改初期,灵石二中顶着来自学生,家长,同行和社会等的多方质疑,顶住压力,坚持改革。这种坚定的信念是我们首先要学习的,我们必须抱着这种信念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才有可能成功,否则只能是半途而废。
二、杜绝形式,系统改革
灵石二中的课改不是形式主义,不是点式的片面改革,而是对整个教育教学管理系统的改革。餐桌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背后是有着全面配套措施作保障的。一次真正的成功的改革,必须是有深厚的力量作支撑的。因此,若是将餐桌式课堂模式照猫画虎搬过来是绝对不会成功的,必须是要将整个改革系统都搞清楚,从学校管理到教师培训到学案编制到学生培训,甚至要将家长培训考虑在内,将课改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个阶层,渗透到每一项活动。切忌急于求成,必须要将每一个保障措施都脚踏实地、确实落到实处。
三、学案引导,自主学习
灵石二中变“教案”为“学案”,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了学校的管理质量和教学质量。学案教学得到省厅的认可和推广。
梁校长认为学案的编制非常重要,并且特别强调每一份学案必须是在一个教研组所有教师的参与讨论下完成的,必定是群体智慧的结晶,切忌任务分割,各干各事。学案的设计分为:“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展示反馈——拓展提升”四大板块,全年级各科各课时均分别使用同一份学案。
当我随机走进初一和初三的课堂观课时,我观察到课堂纪律很好,并且在学案的引导下,课堂气氛民主、学生口头表达流畅、思维活跃,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展示,将小组的荣誉视为自己的荣誉,教师做一些适当的点拨,整堂课都井然有序,生机盎然。
四、小组合作,集体展示
餐桌式的课堂模式,目的就是更好地展开小组合作,无论是学习,展示,还是评价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加强学生合作,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在小组建设上,灵石二中更是经过多年的摸索,总结出一套科学的分配方式,每组由1、2、3、4号不同成绩等级的学生组成,相邻两组1、2号又组成新的四人小组,这既保证了优差相补,又保证了优尖提升,可谓巧妙至极。组内各成员均分配各科管理任务,当然也包括纪律、卫生等日常行为管理,使组内人人有事管。
五、教师轻松,自主管理
“自主学习”是灵石二中的取得的巨大成功,“自我管理”更是将灵石二中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
学校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的细节入手,制定了教室楼道活动、校园活动、课间活动,值日生行为、学习周清、行为周清、自行车管理、宿舍管理等十大文明公约。构建学生自我管理系统,以责任到人的承包制,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功能。每一位学生都有事可做,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管理权,者真正强化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使学生在虚拟的社会状态中树立主人翁意识。这使得学生的主体功能不仅体现于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课外活动、日常行为和德育养成中。
这样的管理方式与教育家魏书生的管理理念不谋而合,也印证了这种管理方式是与有效教育相吻合的,是值得我们尝试和采用的。
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从我做起,着实做好课改的每一项准备工作,鼓足勇气,大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