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访《大山的呼唤》编剧、导演邹亚林
一部比《红棉袄》更想拍的戏
专访《大山的呼唤》编剧、导演邹亚林
本报记者向微
5年前就想拍
《边城报》:邹导,请问您拍摄《大山的呼唤》的起因是什么?
邹亚林:提起这部戏,跟《边城报》很有些源缘。《边城报》现任社长岳四岳是我的好友,据我所知,田金珍的事迹最先是由他采写和刊发在《边城报》上的。2007年我在凤凰拍摄《红棉袄》的时候,岳社长将田金珍的故事告诉我,我当时就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题材,心里就想着要将其拍成一部影片。因此,这部作品的创作起源与岳社长的推荐,他应该是这部电影的策划人。在我看来,这个故事的戏剧冲突以及少数民族特点都更胜《红棉袄》,为此,当时我甚至想过暂时放下《红棉袄》的拍摄工作,先拍《大山的呼唤》。
《大山的呼唤》剧本在2008年底时就写好了,因各种原因,几经周折到现在才得以拍摄。
全部选用本土演员
《边城报》:邹导,据我所知,这部影片全部选用土生土长的湘西非职业演员出演,您是怎么考虑的?这些角色是怎样诞生的?
邹亚林:本来也想考虑启用专业演员来加盟这部电影,因为专业演员在刻画人物性格上一般会做得更好,但缺点是她们缺乏在这片土地生活的体验,在生活习气上会有和环境有距离,同时,她们片酬太高会给投资带来难以承受的压力。而且,到了中年年龄段的女演员如果还继续活跃在影坛上,基本都是大腕了,其她的就被大浪淘沙淘掉了,可选择的范围有限;其次,也考虑到这部影片的纪实风格定位需要,也一直想沿袭当年《红棉袄》完全启用非职业演员的做法,这些从小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往场景中一站,就让人感到天然的和谐,其本色表演,是专业演员很难做到的。所以,在选择演员上一开始我们就作了两手准备,在北京、长沙、广州我们接触过一些女演员,也有一些非常有名的女演员非常喜欢这个剧本,并表示是考虑到该片的公益性质可降低演出费用,不过再低也„„(笑)因专业演员要么费用太高,要么不是很适合,所以最后就还是更倾向于在湘西本土挑选演员出演,因为他们熟悉这里的一切,无论是生活状态还是背景,都能更真实。
《大山的呼唤》的男一号吴茶山确定得比较早,大概是今年年初第一次来湘西选演员时就基本确定了,他那朴实并带有野性的形象气质具有典型的湘西苗家汉子的特征。
女二号隆玲是腊尔山小学的学生,形象非常好,很漂亮、高高的颧骨和鼻梁,深凹明亮的眼睛很像新疆美女,他父亲介绍这孩子舞蹈曾在县里得过奖,有一定的表演基础。第一次见面时只有一点小小的遗憾——她的肺活量较小,说话声音较小,后来录音师建议让她通过提高音量来阅读进行一些训练,没想到在拍摄时她表现的非常好,并且能做到只要剧情需要,她随时都能自然地哭出来,非常聪明灵气。
女一号就比较头疼,是离开机前一个星期左右才定下来的。此前,在半年的时间里,我来了湘西不下四次,每一次都没找到合适的,心里一直非常着急。后来我找到凤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杨晓珍,是她推荐了现在启用的“沱江织女”龙玉门,这个苗家织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一看到她时,感觉她长得端庄大方,但作为一个湘西人,她1.65的身高个子偏高,生活上某些方面和角色的经历不一样,当时还是有些担心不完全合适。但眼看里开机时间就要到了,我们没有退路,就有些冒险地决定用她。
演员们的表演不亚于明星
《边城报》:邹导,选用非专业演员之前是否会担心在拍摄过程中存在很多困难?演员们在拍摄过程中的表现如何?
邹亚林:用非职业演员我到是在拍《红棉袄》时积累了一些经验,后来在大湘西怀化拍《暑假》时,大部分也用的是非专业演员。不过,没想到这次《大山的呼唤》选的几个角色在戏中表现不俗,可以说不亚于明星的表演。他们几乎没有过度,一开始就进入角色了,完全超出我们的预期。比如男女一号演员在表现剧中的夫妻俩因妻子为筹集拍一部关爱留守儿童的“DV”电影费用,而把家里的钱和贵重东西都背着丈夫挪用和卖掉,因此产生激励矛盾冲突时的爱恨交加情绪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女二号的小演员隆琳非常具有表演天赋,她的感情戏非常出采,能达到要哭就哭。最后一场戏按剧本和导演的要求要她一遍遍地饱含深情、含着泪水呼唤留守儿童的爸妈回来,喊得越多,留守儿童的父母就回来的越多,在表演时,她做到了我的要求-在那里喊得都停不下来了。当时,这个情景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大家纷纷都眼泪盈眶起来。
正因为有了他们出色的表现,所以这部戏只拍了19天便提前完成。之前《红棉袄》拍了25天。
拍摄地选在凤凰有原因
《边城报》:邹导,您一直强调要与故事原型有类似的经历,而《大山的呼唤》女主角的原型生活在花垣县,那您为什么要将拍摄地点选在凤凰县腊尔山呢?
邹亚林:其实早在拍《红棉袄》时,我便看中了凤凰县腊尔山镇骆驼山村五、六组的风景,那时就想着一定要在那里拍一部戏。这个地方实在是太漂亮了。在我看到那么多的湘西山村里,这里是最精典的:依山傍水、非常非常美丽——骆驼形的山峰下,依山而建的古村落,黄泥巴土建筑高低错落,非常和谐,完美的体现了中国传统诗画中的“小桥流水人家”美学境界,而以黄泥巴土坯堆建起来的民居,是湘西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
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村落受到了破坏,在湘西,现在已经很难再看到这样保护得比较好的原生态的村庄了。
呼吁大家关注留守儿童、宣传湘西精神
《边城报》:邹导,据我所知,您不仅是美术系出生,还经常自己当编剧,您觉得这对您当导演会有哪些帮助?您希望通过这部影片向观众表达些什么?这部影片的特色和看点在哪里?
邹亚林:电影是一种视听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是在用画面讲故事,这对搞美术出生的人自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据我所了解,国际上有一半以上大师级的导演便是搞美术出生。能写剧本的本事大概是因为在家乡时便有几个爱写东西的友人的缘故。这样一来,我占了太多的优势了。比如,我写的时候,便会考虑到画面所需,写出来便能拍。这也是为什么我的作品投资不高,却能拍出许多非常漂亮的画面的原因所在。
这部影片主要想通过影片呼吁大家关注、帮助留守儿童。我国现在已经有6000多万的留守儿童,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缺乏亲情的关爱,这必须引起极大的关注,否则将成为社会的大问题。另外,我想通过田金珍的善良和朴实,展示湘西人的精神。因为田金珍的精神,就是湘西人、湖南人的“霸蛮”精神,当然这种“霸蛮”是积极的。
这部影片的画面一定非常好看,展示的全是原生态的湘西苗族文化,影片全部使用苗语,这是最大的特色和看点。
下一部影片可能在张家界拍摄
《边城报》:邹导,作为一部比《红棉袄》更想拍的影片,您对其有着怎样的期待?《大山的呼唤》完成后,近期有没有新的拍片计划?您是否会考虑拍摄更多有关湘西的影片?
邹亚林:《大山的呼唤》是我的“湘西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前两部分别为《红棉袄》《暑假》),相对前两部各方面都有所进步,当然对它充满了期待。
目前暂时没有具体的计划。今后还会拍更多有关湘西的影片,因为自己是湘西人,对湘西有着深厚的感情。
其实在我心里有酝酿要在大湘西张家界拍摄一部跨国爱情片的想法。
希望家乡越来越好
《边城报》:邹导,《大山的呼唤》其实就是对家乡湘西的宣传。那么,您这次回到家乡,对家乡有何评价?您对家乡的未来有着怎样的期待呢?
邹亚林:家乡的变化的确很大,经济上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矮寨大桥的建成,极大提升了湘西在外界的形象。我在家乡期间,曾听当地政府领导说起,如今湘西投资增长很快,一百亿以上的项目就有好几个。家乡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但是,作为一名艺术家,我还是希望家乡的政府及相关部门在经济建设的同时,拿出一些措施,保护一些传统的东西,比如我们的特色建筑。这次回到家乡,在我拍摄地的河对面,便有近70%的水泥房已经取代了古老的黄泥巴建筑。
说到对家乡未来的期待,我很矛盾。一方面希望家乡能够在经济发展上取得更大的进步,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另一方面,我希望湘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保留
自己的特色,这也是湘西目前提倡的文化旅游产业上的一大特色,比如山歌、赶边边场等等,如果丢失了,我们的文化旅游产业便没有了意义,也就失去了在外界的竞争力。我很希望有机会能与家乡政府领导进行对话,一起研讨如何保护、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
邹亚林简介
邹亚林,男,1961年,湖南人。2007年北京电影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美术师出身的编导。
主要作品有《红棉袄》、《暑假》。此外,他分别在电影《至高无上》,电视剧及电视连续剧《红舞鞋》、《百姓记者》、(获中国国家电视金鹰奖)电视连续剧《往事如烟》、《都市无梦》、《中关村风云》任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