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贡市富台山隧道商场火灾扑灭纪实
自贡市富台山隧道商场火灾扑灭纪实
2005年07月10日09时27分来源:法制日报
案例回放
吴锦宜
自贡市富台山隧道商场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洞体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分为上下两层。隧道穿越自贡市区内一道山梁,上面是内昆铁路和一千多户居民,南邻华丽装饰城,北邻商业步行街,下层是连接自流井区与汇东新区的交通要道;上层原设计为人行通道,1992年改建为商场,商场分为南北两个大厅和东西两个走道,总面积为4178.5m2,共有338个商业摊位和26家家具经营户,商业摊位主要经营二手手机、电子元件等商品。2005年1月3日早上8时,商场按照惯例,开始为经营户进行供电。几分钟后,商场北大厅值班人员闻到一股塑料烧焦的味道,经察看发现北大厅2#、3#、4#摊位的卷帘门上半部的孔洞中有烟冒出,值班人员立即通知商场南大厅关闭电源,并拨打“119”报了警。值班人员开始试图用商场配置的灭火器灭火,但由于摊位的卷帘门是锁闭的,灭火剂喷不进去,烟和火反而越来越大。
自贡市“119”消防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立即调动自贡市消防特勤中队和自贡市消防一中队消防官兵迅速赶赴火灾现场。
消防官兵8时9分到达火灾现场并立即成立了火灾指挥部。此时,火势已烧穿摊位顶棚,并迅速向隧道内蔓延,滚滚浓烟在几公里外都看得见。消防人员经过火场侦查,确认了火场内无被困人员,但由于隧道商场通风口的“烟囱”效应,火势已蔓延到东道105#—106#店面之间的支道通风口处,东道内烟雾很大。火灾指挥部根据侦查情况,迅速分析了火灾的4个特点:一是由于当天的风向和洞内通风口的烟囱效应,火势蔓延快、不易控制;二是由于隧道通风机因停电不能运转,隧道内各种物质燃烧产生的烟雾迅速聚集,烟雾浓,不易排出;三是隧道内温度高,灭火人员不易靠近;四是供电中断,通道狭窄,店面锁闭,给扑救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此,火灾指挥部果断决定采取“控制火势,堵截包围,强行内攻,彻底清理”的战术措施进行灭火战斗。
首先是控制火势,堵截蔓延。根据侦察的情况,消防官兵迅速按照预案展开战斗,在北面,一支带架水枪将北面洞口猛烈燃烧的火势压下,防止火势蔓延上山,并强行打开进攻通道;三条水带干线对火势进行包围堵截,一支阻止火势向西区家具城蔓延,另两支在消灭外围火势的情况下,进入东面隧道内部扑救控制火势;在南面,三支开花水枪深入内部,阻止火灾向隧道南面和向西区家具市场蔓延。
由于火场形势十分危急,急需大量空气呼吸器和灭火战斗人员,火场指挥部立即调动了自贡市消防二中队、三中队、四中队、富顺中队、荣县中队、川西南矿区专职队、晨光专职队赶赴火场增援,增援力量于8点30分以后陆续赶到火场。火灾指挥部还调集了川西南矿区专职队的3台移动式空气呼吸器充填泵,现场设立了空呼器充装区,确保火场空气呼吸器的供给。
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灭火作战的顺利进行,指挥部还迅速启动了自贡市灭火救援社会联动方案,调集了市公安、交警、巡警、武警、医疗卫生力量到场。对隧道北面50米、南面50米范围内的车辆、人员进行疏散,设立警戒带,并实行交通管制,为扑救火灾提供了保障。
11时许,火势终于得到控制,灭火作战转为强行内攻、破拆灭火。参战人员分为9组,从南北两头强攻,消灭火势。他们6人一组,配戴空呼器、通讯设备、呼救器、导向绳、破拆工具,身着隔热服等防护装备,分梯队轮流进入火场灭火。由于洞内的浓烟密布,视线很差,作战人员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情况下,依照强光灯照明,竭尽全力扑灭火灾。在隧道内,破拆人员在水枪的掩护下,冒着高温撬开已被烧得熔化卷曲的卷帘门,灭火人员随即跟上,以最快的速度扑灭明火。许多参战人员从隧道出来时,浑身上下都被浓烟熏得漆黑,但是没有一名官兵叫一声苦,换上刚刚充好的空气呼吸器他们又冲入洞内,投入到灭火作战中。
下午14点40分左右,隧道两边的强攻小组汇合,整个灭火战斗取得了成功,火势基本被扑灭。指挥部命令进行现场清理,扑灭余火,防止复燃。16时40分左右,火灾彻底扑灭。保住了数千万元的人民财产以及横越隧道上方的内昆线铁路交通大动脉的畅通,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火灾损失。事后,自流井区消防大队依法对火灾进行了调查,最终认定该火灾是由于富台山隧道北大厅3#摊位内墙面电源线路短路引起的,并依法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