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村一名大学生2012《节水灌溉技术》试题
2012.7节水灌溉技术
1.大多数的国家采用的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的主要措施是(渠道防渗)
2.采用渠道防渗措施,渗漏损失可减少(70%-90%)
3.塑料硬管在管灌中得到广泛应用,埋在地下寿命可达(20年以上)
4.在相同条件下,喷灌所需劳动力仅为地面灌溉的(1/5)
5.几乎适宜于灌溉所有作物和土壤的是(中心支轴喷灌机)
6.适用于穴播的作物是(棉花)
1.沿程水头损失:由于水在管中流动过程中为克服与管壁的摩擦阻力而消耗损失的水头,它是随着流动的长度而增加的.2.小管出水灌:采用具有稳压装置的小管,把水直接送到作物根系集中区进行局部灌溉.3.棵间蒸发:是指植株间土壤或田面的水分蒸发。
4.水稻生态需水:它包括棵间蒸发和稻田渗漏。生态需水主要是为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5.雨水集蓄工程:是指采取人式措施,高效收集雨水,加以蓄存和调节利用的微型水利工程。
1.与一般明渠灌溉相比较,低压管道输水具有哪些优点?
1)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2)节能3)节省土渠占地4)成本较低5)灌水及时,增产增收
2.灌水器有什么作用?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灌水器是把末级管道中的压力水流均匀而稳定地分配到田间的设备。它的质量姨坏直接影响到微灌系统工作是否可靠及灌水质量的高低。它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滴头,微喷头,小管出流灌水器组合,脉冲式微喷灌组合和渗灌管。
3.简述小麦的需水规律
冬小麦全生育 中的日需水量和阶段需水量变化很大,一般来说,小麦出苗后到冬期前分蘖期间,日需水量逐渐有所增加,进入越冬期后逐渐减小,返青后有明显增加,拔节抽穗至成熟期增加到最多,以后又有减少。
4.简述蓄雨型节水灌溉模式的要点.其要点是:平时,可按各种节水灌溉模式进行灌溉,若遇降雨,不仅是当作一次灌水,而对雨水形成的水层,可以超出灌溉水层上限的标准,这不仅多蓄了降雨,减少了灌水量,而且也减少了排水负担。
5.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的主要技术要点是什么?
1)利用农村已有的农用动力机,兼作灌溉动力机械,大大降低了灌溉成本
2)增加流动灌溉的适应性,使农村灌溉事业实现专业化
3)采用先进的局部灌溉技术和非充分灌溉技术
4)使旱地农业实现灌水机械化。
6.管道式喷灌系统管网的布置有哪些原则
1)管道总长度与管径应尽量小
2)保证管网内各处的压力要基本均匀。
3)一个用水单位一根或数根管道,以利于管理
4)管道布置力求平顺
5)在平坦地区支管尽量保持与作物种植和耕作方向一致
6)为了便于管道支管在田间的移动,一般应设置两套支管轮流使用,移动管道的干管应尽
量放在地块的边界上。
7)根据轮灌要求设置适当的控制设备,一般一条支管装置一套闸阀
8)在管道起伏的高处应设置排气装置,低处设置泄水装置。
第二篇:一村一名大学生《节水灌溉技术》2010试题
2010年
一、填空或单选题
1.干旱带为我国最干燥的荒漠区,其年降水量少于(200MM)
2.能就地取材,造价低,施工简便,但抗冻和耐久性较差的是(土料防渗)
3.管材和附属设施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投资约占总投资的(70-80%)
4.喷灌比地面沟,畦灌溉省水(30%-50%)
5.适用地面较平,土地集中连片,地中无障碍的地区的是(平移式喷灌机)
6.适于穴播的作物是(向日葵)
1.综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具体包括农业节水技术,(节水灌溉技术)以及节水管理技术和措施。
2.沿程水头损失的大小与管道的内径,管长,流量(或流速),(管壁的粗糙程度)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3.手提式轻型机组用于喷灌小面积的大田作物,蔬菜和经济作物也可以用于喷灌(庭院作物和绿地)
4.微灌系统通常由于水源工程,首部枢妞、(输配水管网)和灌水器四部分组成。
二、名词解释
1.节水灌溉技术:指工程节水技术,它是综合水农业技术体系中的核心,主要包括开源和节流两个部分。
2.砌石防渗:是指用浆砌料石,块石,卵石,石板,以及干砌卵石挂淤进行防渗。
3.出水口:是指把地下管道系统的水引出地面直接灌溉农田,它不连接地面移动软管。
4.微灌:是一种按作物需水要求,对水加压和水质处理后通过低压管道系统及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特制
灌水器,将水和化肥以微小的流量准确,及时地输送到作物根系最集中的土壤区域进行精量灌溉方法。
三、简答题或论述题
1.分析地面灌溉的优缺点
优点:田间工程简单,投资少,能源消耗低,易于实施。缺点:灌溉均匀度低,浪费水量大。
2.在确定轮灌方案时,应考虑哪几个方面
1)轮灌的编组应有一定规律,以方便运行管理。
2)各轮灌组的工作喷头总数应尽量接近,从而使系统的流量保持在较小的变动范围内。
3)轮灌编组时,应使地势较高或路程较远的组别喷头数略少,地势低或路程较近的组别喷头数略多,以
利于保持增压水泵始终工作在高效区。
4)制定轮灌顺序时,应流量分散到各配水管道,避免流量集中于某一条干管配水。
3.简述棉花的需水规律
从棉花的苗期,现蕾到花铃期,由于气温逐渐升高,棉株叶面积系数逐渐增大,故日需水量逐渐增多,整个花铃期的需水最多。开始吐絮以后,由于气温降低,植株蒸腾强度降低,日需水量又减少。
4.北方地区所采用的浅湿灌溉的田间水分控制标准有哪些
1)插秧和返表期浅水保持30-50MM浅水层。
2)分蘖前期,孕穗期,抽穗开花期浅湿交替,每次灌水30-50MM,田面落干至无水层时再灌水。
3)分蘖后期晒田
4)孕穗期,抽穗扬花期浅湿交替,灌水后水层深10-20MM,至土壤含水率降到田间持水率的80%左右
再灌水。
5)黄熟期停水,自然落干。
5.当前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包括哪几个方面
1)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形成机制
2)要抓好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的落实
3)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价格收费机制。
4)推行科学的水价分类和水价制度。
5)整顿水价秩序
6)改革供水经营管理体制,理顺上下游水价关系。
6.合理的地面灌水技术必须满足哪几个方面要求
1)保证将水按拟定的灌水定额灌到田地里,使全部灌溉面积的土壤湿润均匀,计划层土壤有足够的水分,并根据需要调节土壤的通气和温度状况。
2)保证灌溉水有最高的利用率,严格防止田面泡水,串罐,流失和废泄现象,并尽可能地避免深层渗透
3)做到不破坏土壤团粒结构或使其降价到最小程度,使灌水后土壤保持疏松状态,以减少地面蒸发。
4)灌溉是农业增产措施的主要环节之一,因此,所选择的灌水技术应适应于新的农业技术措施,并紧密
地与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在机械化耕作的情况下,还应与农业机械化相适应,保证罐后能及时进行中耕等作业。
5)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并有可能逐步使灌水工作机械化和自动化。
6)做到简便,经济,投资费用少,便于普及推广。
第三篇:一村一名大学生《节水灌溉技术》2009试题
节水灌溉技术试题 2009年7月
1. 节水管理技术:根据作物的实际需水要求和可能的水源条件,在节约用水的原则下,及时、适时地满足作物对水分的要求,达到节水又增产的目的。
2.渠道防渗工程技术:杜绝或减少渠道输水损失的各种工程技术和方法。它是节约灌溉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3.给水装置:给水装置是低压管道输水系统的田间灌水装置。通常所说的给水装置是指给水栓或出水口。
4.喷灌均匀度:指在喷灌面积上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是衡量喷管质量好坏的主要指标之一。它一般用喷洒均匀系数来表示,一般0.8以上为宜。
5.作物灌溉制度:是指作物播种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和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等。
6。稻田用水量:它包括泡田用水量和大田水稻全生育期内的灌溉用水量。大田生育期灌溉用水量,是补充降雨量对生育期内需水量之不足。
1.简述低压管道输水系统中管网布置形式有哪几种?)
1).水源(机井)位于田块一侧。2)水源(机井)位于田块中心3)水源位于田块一侧,控制面积较大且近似方形地块。
2.在较大面积上平整土地,有哪几种简易的设计方法?它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1)方格中心点法,此法适用于非均匀变化的地面坡度,地面凹凸不平,填挖分界线不分明的地段。
(2)方格角点法,此法适用于均匀变化的地面坡度,可以找到填挖分界线的地段。
3.管道式喷灌系统管网的布置有哪些原则?
(1)管道总长度与管径应尽量小。(2)保证管网内各处的压力要基本均匀。(3)-个用水单位由一根或数根管道控制,以利于管理。(4)管道布置力求平顺。(5)在平坦地区支管尽量保持与作物种植和耕作方向一致。(6)为了便于管道支管在田间的移动,一般应设置两套支管轮流使用。移动管道的干管应尽量放在地块的边界上。(7)根据轮灌要求设置适当的控制设备,一般一条支管装置一套闸阀。(8)在管道起伏的高处应设置排气装置,低处设置泄水装置。
4.简述玉米的需水量和需水规律。
平均每株玉米在生长过程中耗水70~lOOkg,其中抽穗至开花期间日均耗水达1.5kg左右。在玉米一生中,发芽出苗期和苗期日需水量少,拔节以后大大增加,抽穗开花期达到最高峰,灌浆期仍需较多的水分,蜡熟期以后才显著减少在抽穗期以前10天毫以后20天的时期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如果这个时期缺水受旱,会对产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5.要大力普及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主要应抓好哪几项工作?
(1)破除水稻深水淹灌的旧习惯,树立水稻科学灌溉的新观念。(2)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普及推广网络。(3)完善田间灌排渠系,消灭串灌串排。
6.简述蓄水工程的作用与分类。
作用:为了对收集的雨水加以储存和进行人为调控利用,解决降雨在时间上分布不均匀和供需错位的矛盾,做到秋雨春用,蓄余补欠。
分类:水窖、水窑、蓄水罐、塘坝和涝池等形式。
7.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的主要技术要点是什么?
(1)利用农村已有的农用动力机,兼作灌溉动力机械,大大降低了灌溉成本。
(2)增加流动灌溉的适应性,使农村灌溉事业实现专业化。(3)采用先进的局部灌溉技术和非充分灌溉技术。(4)使旱地农业实现灌水机械化。
8.微灌系统的运行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1)用水管理:根据灌水器的流量大小、出流方式等,决定灌水的延续时间及灌水周期。并在每次灌水后认真做好记录。
2)工程运行管理: 管道运行管理; 过滤器的运行管理;施肥设备的运行管理;
3)设备维修与保养:管道系统的维修养护;灌水器的维修养护;过滤器的维修养护; 施肥装置的养护;
4)经济与组织管理
微灌设备每亩投资约800—1800元,必须维持其相应产出才能吸引农民采用微灌技术。
A选择优良的品种,采用科学的栽培方法,组织畅通的销售渠道,力争良好的经济效益,进而使农民重视微灌技术。B让农民投资购买微灌设备,参与微灌系统管理,使其倍加爱护微灌设备。
C按行政单位或微灌系统成立专业管理组织,按立方米征收水费,负责执行用水计划,做好微灌系统的管理、养护、维修和技术改造工作;指导农民使用微灌系统,争取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严格监督农民执行微灌系统使用权管理规程。
D加强对微灌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微灌使用水平,并积极向农民普及微灌技术。
第四篇: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44INTELLIGENCE························农业节水灌溉技术伊通满族自治县范家灌区管理所张淑平摘要:当前,我国的旱地农业正向粮食生产与环境协调发展、生产和经济同步增长的良性循环转变,但是与世界先进国家节水农业的总体水平相比,我国农业用水与农业生产之间依然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农业节水灌溉科技创新与进步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本文将浅要谈谈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关键词:节水灌溉
一、节水灌溉技术类别
1、喷灌技术喷灌技术是利用成套的动力机、水泵给水加压,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水通过管道输送到灌区,由管道上的喷头喷射到空中散成水滴,均匀地散布在田间进行灌溉。喷灌几乎适于所有的旱作物。
2、微灌技术微灌技术包括滴灌、微喷灌、脉冲灌、涌泉灌等。滴灌又根据设备工作压力不同分为常压滴灌和重力滴灌;根据设备铺设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地下灌溉和地表灌溉。它可根据作物的需水要求,通过灌溉控制、过滤系统及管道和安装在管道上的特制喷水器(滴头、微喷头、稳流器、分水器、滴灌带、喷水带等),将水和作物所需要的肥料、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的根部附近的土壤中。微灌主要用于局部灌溉。
3、渠道防渗技术渠道防渗技术是为了减少渠床土壤透水性或建立不易透水的防护层而采取的各种技术措施。常用的有混凝土衬砌、浆砌、石块衬砌、塑料薄膜防渗和混合材料防渗等。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和机械化施工技术的推进,膜料衬砌的比重日益增强。美国已实现从开挖渠床、铺设塑料膜直到填土或浇筑混凝土保护层都由机械完成。在我国,渠道衬砌逐步由单一材料向复合材料发展,梯形断面向弧形断面发展。探索出许多结构新颖、省材、抗冻、抗变形,防渗效果好的衬砌方法。
4、低压管道输水技术低压管道输水技术是利用机泵抽取井水,通过管道系统把水输送到田间对农田灌溉。水进入田间后仍属于地面灌溉的范畴。管道输水效率高、占地少、易管理,灌溉渠道管道化已经成为各国的共同发展趋势。美国约有50%的大型灌区实行了输水的管道化。日本土地有限,因此非常重视发展管道输水,70年代初,先在旱地灌溉系统中用渠道取代斗、农渠;70年代末开始用大口径管道输水干渠;到80年代中期,全国新建灌溉渠道的50%以上都实现了管道化。东欧各国也十分重视发展管道输水技术,罗马尼亚的灌溉系统中,斗渠以上采用V型渠槽,农渠以下全部采用管道输水。除新建灌区采用管道输水外,亦有不少国家将旧灌区改建成管道输水系统,加澳大利亚南部伦马克灌区,灌溉面积0.412万公顷,1975年改建为管道输水系统后,节约灌溉用水量33%,年运行费减少约22%。国外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已趋成熟,今后的方向是开发性能更好,价格低的新型管材和各种先进量、放水设备及适合于多目标利用的系统与形式。
5、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是利用农村已有的农用动力机械兼作灌溉动力,配套使用的灌溉设备,以增加流动灌溉的适应性。行走式节水灌溉机不要求田间工程设施,只要有水源就可以实现灌溉。该机都是组装的,装拆方便,所以那里干旱,就可以迅速组装一批灌水机具、配套使用的拖拉机,就可以实施行走式灌溉,以达到补水灌溉的目的。
二、灌溉制度
1、充分灌溉制度当作物在各个生育阶段所需的水分都得到充分满
足,即作物生长发育处于最佳水分环境,配合相应的农业管理技术,使作物产量达到最高,这种灌溉制度则称为充分灌溉,即称为充分灌溉。所谓的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是指灌溉供水能够充分满足作物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要求而设计制定的灌溉制度。长期以来,人们就是按充分灌溉制度来规划、设计灌溉工程,显然不节约水量。
2、非充分灌溉制度所谓非充分灌溉制度就是可供水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作物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要求,实施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目前非充分灌溉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应用也不广泛,主要是由于非充分灌溉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条件性,需要在水源、雨情和墒情的监测、传感和信息处理方面具备一定条件及相应管理权限,把这些技术配套成模式化技术还需要时间。
三、田间辅助措施
1、秸秆覆盖蓄水保墒所谓秸秆覆盖系指利用农业副产品如茎秆、落叶、糠皮或以绿肥为材料进行的地面覆盖。农田覆盖一层秸秆后,一方面可使农田土壤表面免受风吹日晒和雨滴的直接冲击,保护土壤表层结构,提高降水入渗率;另一方面可隔断蒸发表面与下层毛细管的联系,减弱土壤空气与大气之间的乱流交换强度,可以起到抑制土壤蒸发的目的。
2、塑料薄膜覆盖保墒塑料薄膜覆盖栽培技术早期主要用于蔬菜、瓜类和经济作物,随着超薄膜的出现及其成本的降低,塑料薄膜覆盖在玉米、冬小麦、薯类等作物得到广泛应用。地膜覆盖的主要优点是,具有显著抑制田间土壤水分无效蒸发,集水、保墒、提墒;提高耕作层地温,改善作物中下部光照条件,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缩短作物生长期,避免冷冻灾害;抑制杂草生长等作用。地膜覆盖比秸秆覆盖更具有节水
增产的效果。
第五篇:节水技术――灌溉制度节水
节水技术――灌溉制度节水
灌溉制度节水又称节水灌溉技术,理论上提出要根据作物生长期土壤含水量和不同作物生育期干旱减产情况、灌溉水源等,确定灌水次数、灌水时间和灌水量。实际生产中则要根据降雨情况和作物生长。
一、冬小麦的节水灌溉制度在水资源相对丰富地区,冬小麦节水灌溉的重点是严格控制过量灌溉,生育期内灌水次数为3~4次,灌溉时间可根据土壤墒情选择在冬前、返青、拔节、孕穗、灌浆等生育阶段。在水资源不足地区,小麦生育期内灌水次数为2~3次,灌溉时间可选择在冬前、拔节、孕穗和灌浆等生育时期。在水资源严重不足地区,节水灌溉的重点是确保小麦需水关键时期用水和干旱期供水。如水源允许灌2水,应灌冬水和拔节水或灌拔节水和孕穗水。如水源条件只允许灌1水,则应灌拔节水或孕穗水。灌水定额为600~750立方米/公顷。
二、小麦―夏玉米种植地区节水灌溉在常年或干旱年全年灌4~5次水,总灌水量为每公顷2400~3000立方,每次灌水约450~600立方。灌溉时间为小麦灌冬水、拔节水、孕穗水、玉米(谷子)播种出苗水,拨节期结合追肥灌1水,或根据下雨和土壤干旱程度,小麦灌冬水、拔节水、麦黄水、玉米(谷子)灌拔节水、抽穗水。在湿润年,根据雨情和墒情,可减少2~3次,一个生长季每公顷灌溉总量为1350~2025立方,灌水时间可选择在小麦冬水、拔节水、麦黄水或玉米(谷子)播种水、孕穗水。
三、棉花节水灌溉一般常年和旱年灌水2~3次,灌溉总量每公顷为1500~2025立方。灌溉时间为冬灌或春灌和花铃期灌。在雨水多的年份,冬灌或早春灌就可以了。冬、春灌后及时顶凌耙耱,雨后耙耱,加强保墒,播前镇压提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