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散文 走进澳门——纪念澳门回归十周年
散文 走进澳门——纪念澳门回归十周年走 进 澳 门澳门有个社团叫“利氏学社”(按:“利氏”是指明代从欧洲来到中国传播天主教的著名历史人物利玛窦),2003年11月间,在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的支持下,举办了一次“文化·艺术·宗教——吴历及其心路”国际研讨会。想不到名列“清六家”的常熟画家吴历在澳门这次国际研讨上会受到如此重视,更想不到的是,会议除邀请我参加之外,同时被邀的还有市政协文史委原副主任兼编辑室主任吴正明先生和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常务副院长马卫中教授。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竟然邀请了三位常熟人参加,这可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不用说,我们是沾了吴历这位大画家的光!我不由得回想起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去珠海时曾经乘上游艇绕澳门一游,远眺澳门。回来后我还写过一篇《走近澳门》的散文发在网络文学刊物《榕树下》。文章结尾是:“或许有那么一天,我真的能走进澳门……”现在,这个夙愿终于有了实现的可能,心里真好激动啊!一 澳门掠影经过了好一番的曲曲折折,我和吴正明终于通过了澳门之“门”——从拱北口岸出境——走进了澳门。乍一踏上澳门的土地,我心里不由得一阵疑惑:这就是澳门?在我的想像中,澳门应该是个高楼林立、非常繁华热闹的地方,但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高楼下面狭窄拥挤的马路,是马路边上简陋的候车亭,是一辆紧接一辆靠左行驶而秩序井然的出租车,是比较拥挤的街道上显得有点乱糟糟的人群……跟我们同时过关的一位澳门人士说,澳门就口岸出入处这个地方稍微有点儿乱,别的地方并不这样。果然,后来几天的经历使我感到,澳门其实是个挺不错的地方。澳门范围很小,整个澳门特区由澳门半岛和两个离岛组成,其中半岛只有8.5平方公里,即使加上两个离岛也只有22平方公里,说它是弹丸之地,一点也不过份。因为地面狭小,澳门的街道大多非常狭窄,只有四辆汽车并排那么宽,还不如常熟的县南街宽。但尽管如此,却都用“大马路”来命名,如高士德大马路、美副将大马路、荷兰园大马路、士多鸟拜斯大马路等等,一条友谊大马路算是宽的了,可我们看惯了内地大城市的街道,澳门的大马路怎么也看不出“大”来。除非是填海造地后开辟的新马路,稍微宽一些。也不过是四车道吧。街两旁挤挨在一起的建筑物都是十几层几十层的高楼,就更显出街道的逼仄来。因为高楼似墙,所以在这块南国土地上,一天中大部分时间街道都被罩在高楼的阴影里,阳光直射街道的时间很短,因此虽然大街两旁很少见到树木遮荫,倒也并不感到炎阳烘烤的热度。当然我去澳门是在阳历11月间,早已过了骄阳似火的盛夏季节了。街道上多的是小汽车,用车水马龙来形容一点也不过份。街道本来很狭窄了,街的两侧还歇满了头尾相衔的小汽车,一眼望不到头,有的路段只有中间空出一条通道供车辆通过,两车相交,真可谓“擦肩而过”,有的地方干脆只能让车辆单向通行。虽然汽车极多,但交通秩序却很好,街上听不到汽车喇叭声,也许是不准鸣喇叭的。我想看看澳门的交通警穿什么样的警服,但即使是在窄窄的十字路口,也看不到一个站岗或巡逻的交通警,只有红绿灯在无声地忠实地行使它的指挥权。虽然如此,街道上秩序井然,没有人车争道现象,更看不到为争道而发生碰撞,甚至发生争吵。看到有行人要通过,汽车、摩托车即使行驶到了跟前也会自动停下,让行人走过。要过马路,抬手做一个阻止的手势,所有的车辆就很有礼貌地停下来等你过路。街上除了不计其数的小汽车外,摩托车也很多,往往在街道两旁人行道上停靠,依次排列,放得倒很整齐。但极少见到自行车,我在澳门几天,只看见过两辆自行车在街上驶过。当然街道上也很清洁,没有谁乱丢果皮废物,因此也看不到手执扫帚的马路清洁工。二 弹丸之地 别有风情澳门确实是小,除了街道狭窄外,还表现在这里的公园占地都不大,有的就像常熟的街心花园,就是供行人走累了歇歇脚。有的公园是以人名来命名的,如何贤公园、卢廉若公园、宋玉生公园等,我猜想这些公园也许就是这些人出资建造起来的,或者是他的后辈为了纪念他们出资兴建的,故而用人名来命名。公园都很清洁,不见果皮纸屑,所有的公共设施如露天的凳、椅、艺术小品都完好无损。人们在公园里散步,聊天,给人很悠闲宽松的感觉。怪不得澳门人说,香港虽繁华,但城市太喧闹,真正适合人居的地方还是澳门。澳门多小商店,就像我们这里的小型超市,有的店家只有一开间门面,里面的商品倒是蛮丰富的。看看物价,有的也不算贵,当然也有的比内地要贵些。据说当地有免税商店,商品比较便宜,但我们没有碰到。在澳门几天,什么也没买。因为我觉得像我们这种工薪阶层人士是不应该来澳门采购的。澳门一般使用澳门币,虽然人民币有的店也用,但因为商品标价都是澳门币,用人民币要折算成澳门币价,而且还关系到找零,大多数店觉得麻烦,所以先要问你有没有澳门币,如果你没有,便会指点你到兑换店去用人民币换成澳门币或者港币。我们去的那阵,人民币对港币的比率是108.7比100。后来到香港,看到人民币与港币之比是106比100。在澳门这种兑换店随处可见。我们看到有的商店门口贴有“欢迎使用人民币”的纸牌,但出租车司机一般都只收澳门币和港币。虽是弹丸之地,却别有风情。澳门称得上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是西方文化最早登陆中国的地点。自十六世纪以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和桥梁。西方的天文学、数学、地理学、物理学、建筑学、医学以及音乐、绘画等艺术,多是通过澳门而传入内地的。在这里,中西方不同的语言、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建筑风格、文化风俗经过冲突、结合、相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漫步澳门街头,进入眼帘的是异国情调的建筑,有西方的洋楼,有南洋的建筑,当然也有本土的古宅大院。一些市政建筑和宗教建筑,很好地体现了西方的建筑艺术,保护得相当好。澳门是个美丽的花园城市,有优美的自然景色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可游览的地方不少,由于这里是东西方文化的一个结合点,东西方的人文历史、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等在这里交汇结合,形成了很多独特的景观,比如,这里的博物馆就很多,除了建于1998年的澳门博物馆外,还有众多的专题博物馆,如海事博物馆、艺术博物馆、葡萄酒博物馆、大赛车博物馆、林则徐纪念馆、消防博物馆、国父纪念馆、土地暨自然博物馆、翡翠玉器博物馆等,在宗教方面则有仁慈堂博物馆、天主教艺术博物馆、圣物宝库等。在这样的弹丸之地集中了这么多的博物馆,不管它占地是大是小,应该说,博物馆的密度是很高的。你要全部参观,恐怕化上整整一天的时间也看不过来。在澳门街头,随处可见高鼻子蓝眼睛的西方“洋人”,在我们的眼里,他们的面貌好像差不多,实际上除了澳门回归后仍留下来的葡萄牙裔外,欧美各国的人士都有,有的已在此地定居,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更多的则是来此旅游观光的游客。因此,这里语言除了汉语外,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英语、法语等相杂,餐饮方面也是中西风味俱全,以适应不同的口味。但我们面对诱人的餐饮广告,哪敢问津。在整个会议期间,倒是一日三顿吃西餐,不过西餐虽然富有营养,天天吃也叫人倒胃口。小小澳门,竟有两千多个社团,其中有个苏浙沪同乡会。邀请我们来开会的利氏学社,社长和副社长用的是中文姓名,实际上都是西方人。会议的主持人也都是欧洲人。三 在中美《望厦条约》签订的地方1840年鸦片战争后,吃了败仗的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而同样有野心的美国政府则趁火打劫,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另一个不平等条约——中美望厦条约。这是清道光二十四年亦即1844年的事。那年7月3 日,美国专使顾盛胁迫清朝两广总督耆英在澳门签订了中美《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因签约的地点是在望厦村,故又称《望厦条约》。条约共34款,附有《海关税则》,规定美国享受协定关税、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这个条约的内容比《南京条约》又有了扩大,还规定准许美国人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楼,设立教堂、医院;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沿海各港口“巡查贸易”。巧得很,我们开会的地方就在一个名叫“望厦宾馆”的地方,在一座小山丘上。第一次坐澳门的出租车,我们用普通话说要到“望厦宾馆”,那个司机就是听不懂,与公司通话,也回答说没有这个地方。我们连忙拿出字条,司机一看就笑了,原来他说“望厦”的发音就像说“忙豪”,当然音调有点变异。从“望厦”这个地名,我们马上就联想到了上历史课时学到的记载中国人民耻辱的中美《望厦条约》。一问,果然当时中美两国的谈判就是这里进行的。现在,望厦山上还保留着一尊大炮,供人参观。但真正签订不平等条约并不是在这里,而是在一座叫“普济禅寺”的寺院里。前来与会的章文钦先生是广州中山大学历史教授。就在我们与会的第二天,他特意抽出半天时间陪我们游历了澳门几个主要景点。他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对澳门历史、社会、人文、风俗的了解,成为陪同我们参观游览的最理想的导游。他引导我们第一个游览的地方就是市区内的普济禅院,因为供奉的是观音,所以也称观音堂。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好多热带的奇花异草,了解了好多有关的人文史迹。章教授特意把我们领到东园,在那里,我们看到有一座方形石亭。据他说明,这座石亭前那张圆石台,就是当年中美国两国签订不平等的《望厦条约》用过的石台。这是一张很普通的花岗岩石台,圆形独脚,四周放着四张石凳,并用铁链围着。我们看到石台面上面划着一条线,把台面一分为二,但奇怪的是,这条线并没有划在石台的中间,而是略微偏向一边,看起来石台被分成了两个不等积的半圆。章教授解说,当初清政府虽然处于劣势,不得不与美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但仍放不下“泱泱天朝大国”的的架子,在谈判桌上划了不对等的一条线,耆英坐在大半圆这一边,而让美国政府代表坐在小的半圆一边,以示自己代表东方天朝大国,而对面是西方洋夷小国。明明是已到了丧权辱国的地步却还在签约台上斤斤计较什么谁大谁小,这种高傲自大的行动,自欺欺人的做法,真是可笑得很。这张石台,也就成了腐败的清政府打肿脸充胖子的一则笑话,永久的被后人耻笑。石亭里壁竖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南海陈樾撰的碑文《普济禅院石案记》一文,落款时间是民国三十二年十月。碑文中说,普济禅院创于明天启间,院之东园广数亩,中置石案,道光二十四年中美订五口贸易章程三十四款,即于此石案签定,谓之“望厦条约”…… 如今,这里成了向国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地方,每一个有爱国情结的中国人,当他来到这里,总会回想到当年那段屈服于列强的屈辱历史,看看今天站起来的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扬眉吐气,挺直了腰板说话,使人不由得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四 “吴历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望厦宾馆的会议大厅里,主席台的正上方挂着长方形的会标牌,会标牌上印着吴历头戴斗笠的半身像和他的一幅山水画,以此为背景,分行写着“国际研讨会”、“文化、艺术、宗教”和“吴历及其心路”三行中文,以下则是三行英文;主席台两侧,分挂着吴历的另外两幅山水画。研讨会就在这里举行。前来参加会议的除了国内几所大学的历史系、艺术系、社会学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外,还有英国、美国、比利时、葡萄牙、意大利、俄罗斯、芬兰等国的研究吴历和中西方文化交流史的学者。他们在会上宣读了有关论文。“吴历是清初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这是这次会上所有与会者的共识。我不知道常熟有哪一位历史人物能享有如此殊荣。我们常熟人都知道明清之交的吴历是个大画家,名列“清六家”。但说实话,我们中很多人并不了解吴历在世界艺术领域里的地位,其实远比我们十分崇敬的王石谷老先生要高出好多。遗憾的是,至今常熟的博物馆里没有一幅吴历的图画,也没有谁对他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写出过有独创见解的长篇大论,只有已故美术理论家、教育家温肇桐教授写过有关吴历的资料性小册子。倒是澳门,对吴历尤其重视,把他看作是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伟大的艺术家、杰出的诗人和著名的天主教传教士。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大学里有人专门在研究吴历,研究他的画,研究他的诗歌,研究他与宗教的关系,研究他在中西方文体交流史上的地位和作出的杰出贡献,以及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在国内,也有一些大学有人在专门研究吴历,对吴历的评价很高,其中中山大学的章文钦教授对吴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他所笺注的澳门诗词中,就收有吴历的《澳中杂咏》三十首,另外,他的有关吴历的一部专著即将问世;他还准备将凡是能收集到的或者看到的吴历的画汇编成册。相比之下,在吴历的故乡,当代常熟人好像有点愧对这位先人。当我坐在会场里,听到“吴历”这个熟悉的人名和“常熟”这个亲切的地名在那些讲着不同语言的学者的口里一遍一遍吐出时,心里不由自主地激起一种自豪之情。吴历是筑成常熟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深厚基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对得起他。我们向研讨会递交的论文是《吴历故乡杂事考辩》。在临去澳门之前,我特地和博物馆的周公太到虞山上寻找到了外国传教士的墓地,为埋葬于此的比利时天主教传教士鲁日满的坟地拍了几张照。鲁日满在西方宗教界很有名,受到人们的尊崇,据说比利时出版了《鲁日满全集》。他是吴历入教的引领人,死在太仓而葬在常熟虞山。我拍的墓地照以投映方式在会上作了介绍,引起了与会者很大的兴趣。五 妈祖庙澳门除了有众多的洋教堂之外,还有许多供奉中国神祗的庙宇遍布各处,有观音堂、莲峰庙、莲溪庙、康公庙、谭公庙、菩提禅院、北帝古庙、天后古庙等。其中最著名的是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有五百多年历史的妈祖庙。人们说,到澳门不去参拜妈祖庙,等于没有到过澳门。传说妈祖是福建莆田一位渔民的女儿,在中国,特别是在东南沿海,妈祖被认为是海上渔民的保护神,因此受到人们的普遍崇敬。流传下来的有关妈祖的故事,已完全把她神话化了。据说大陆最大的妈祖庙在福建的莆田,而在台湾,妈祖也是人们顶礼膜拜的神祗。有一年,莆田的妈祖像出巡到台湾,引起台湾全岛的轰动。如果摈弃其中的迷信成份,那么,妈祖就是中华儿女共同崇拜的偶像,妈祖文化是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澳门的得名也与妈祖有关。几百年前当第一批葡萄牙人登上澳门土地时,问当地土著居民,这是什么地方,当地人见他们手指一座庙,便回答说“妈阁”,于是,葡萄牙人就误以为这里的地名就叫“妈阁”,后来,就成了澳门的正式地名。妈祖庙位于一个海湾的沙滩上。澳门所有的庙宇都占地不大一样,妈祖庙也很小,但当我们走近这座庙的时候,却分明感受到了浓浓的本国风情。庙门上的匾清楚地写着“妈祖阁”三个字,但在澳门的旅游介绍和人们的口头上都把它说成是“妈阁庙”。庙虽小,人气却很旺,除了来澳门的游客,更多的是当地的民众,来此烧香祈祷。因此小小的一座庙宇里整天青烟缭绕,熏得我有点受不了。里面的泥塑妈祖已不是古代渔民女儿的模样,而是装扮成了一位雍容华贵衣着华丽的贵妇人,有点像戏里的女皇了。也许这就是人们心目中妈祖应该具有的形象吧。我们常熟曾经也供奉过妈祖,就在老的燕园里,现在是找不到痕迹了。澳门庙宇里烧的香很有特色,除了我们常见的线香之外,更多的是盘香,就像我们夏天用的蚊虫香,当然不仅其颜色是土黄色的,香盘也很大,起码在一尺开外。一盘香盘成后,以中间一点作支点挂起来,于是那小手指粗的土黄色香条就一圈一圈盘旋而下,仿佛是一座圆形的金字塔。这样的一盘香可以燃点很长时间。庙里大殿上往往挂着很多这样的盘香,看上去别有一番情趣。后来到香港,也看到这样的香,才知道这是南国寺庙里的一大特色。澳门人很崇敬鬼神。每处小庙都是香火常年不绝,天天旺烧。在热闹的大街上走着走着,不经意间会发现一座很小的庙宇,就夹在民居或者商店之间,小庙门前往往燃着香,祭供着一堆水果。就像美国纽约有自由女神像一样,澳门在路环岛的驻高点叠石塘山山顶上有座高达19.99米的汉白玉妈祖像,据说是世界上最高的妈祖像。六 大三巴牌坊由于葡萄牙人在几百年前就占领了澳门,澳门成为西方宗教传入中国的一个重要立足点,所以教堂很多,有主教山教堂、圣母雪地殿教堂、花地玛圣母堂、七苦圣母小堂、圣方济各圣堂、圣雅各伯小堂、圣弥额尔小堂、圣安多尼堂等,大大小小共有近二十处。澳门的天主教信徒有二万余,足见这里宗教的影响是巨大的。“到澳门而不看大三巴牌坊,等于没有到澳门”。这句话我很早就听人说起过,因此,一到澳门就想早一点去看看久慕大名的大三巴牌坊。还是章教授,特地把我们引领到大三巴牌坊下。说起大三巴牌坊,这是圣保禄教堂的前壁遗迹。这座教堂本是一名意大利籍耶稣会神父设计,由日本工匠协助建起的,从1602年奠基,到1637年全部竣工,共耗费白银三万两之巨,这在当时可谓耗资巨大了。当年吴历就曾经在这座教堂里修学过。圣保禄是译音,有作圣柏禄的,当地人发音念成“三巴禄”,简称“三巴”。吴历在此写的诗就取名“三巴集”。1835年1月26日黄昏,教堂失火,一直焚烧了两个多小时,只烧剩了一座前壁,就是保存至今的大三巴牌坊。现在的大三巴牌坊,不仅是澳门的名胜,还是澳门历史的见证。大三巴牌坊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我随着游人走上牌坊前的石级,忽然间,一种虔诚之心油然升起。我抬头仰望着这堵揉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东方建筑的风格而成的牌坊,欣赏着它那中西合壁、精细雕刻的人像和物体。几百年前的康熙朝中叶,“远从学道到三巴”的吴历,他每天就在这座大门里出入。在这远离家乡的南粤边陲,他为了学习异邦的宗教教义,刻苦地学习与中国文字完全不同的艰涩难懂的拉丁文。他在诗中记下了学习的艰难:“灯前乡语各西东,未解还教笔可通。我写蝇头君写爪,横看直视更难穷”。我们可以这样想像:在教堂的蜡烛光下,吴历与西洋传教士用中西语对话,语不达义时,就用笔谈来补充,横写的西文与竖写的中文,要完全沟通可真难啊!除了语言的不通外,吴历还要努力克服生活上的不适应,吞咽着南国的海味以及异国风味的餐点。他每天要向着耶稣基督祈祷,向冥冥中的上帝忏悔。他还坚定地放弃了对诗画的爱好,甚至将带来的文具也毁弃,“思将旧习先焚砚,且断涂鸦并废诗”,表现出多么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啊!然而他最终没有实现与比利时传教士柏应理同去欧洲的愿望,否则,吴历就可能会成为最早走出国门、走向正处于文艺复兴历史大转变中的欧洲的常熟人。他在这座大教堂里待了三年,最后以一个完全的天主教传教士回到了他的家乡,并成为中国最早的天主教神父之一。他在这里找到了人生的真谛了吗?也许是找到了,也许是没有找到,他最终是以天“天学修士”的身分在上海去世的。他的灵魂是进了西方的天国呢还是进了中国式的阴曹地府?我们不知道。同样,吴历在世界艺术史、宗教史上的地位,我们至今也没有完全了解。我在大三巴牌坊前寻找着吴历的足迹……七 葡京赌场一瞥听说我要到澳门去,单位里的同事开玩笑说,澳门可是世界上大名鼎鼎的睹城,特别是那里的葡京大酒店,更是赌徒云集之所,不妨去赌一把,或许就一下子成了百万富翁也未可知。我回答说,到那里看吧,或许可能会丢个一百块钱,体验一下那里的气氛呢。澳门的星级酒店不少,据资料介绍,五星级的有8家,4星级的有9家,3星级的也有8 家。我们下榻的京澳大酒店坐落于北京街上,是4 星级的,而位于葡京路街口的大名鼎鼎的葡京大酒店则是一家5星级的酒店。那天下午,在澳门的常熟人朱文起先生特地来陪我们游览葡京大酒店。从外形上看,它的建筑风格很特别,圆形的外墙是由一个一个圆圈组连起来的,而它的最高层是圆形的旋转大厅并向上收缩结顶,看上看起来就像一只偌大的鸟笼,也许当初的设计者就是要告诉人们,到里面就像是进了笼子,身不由己了。大酒店共有1000间房间,服务设施高档,有设宴和办展览的多功能厅、购物商场、银行、免税品商店等,有专门供应餐酒、雪茄、面包西饼的专卖店,有提供中式、法式、欧陆式、澳门式、日式以及东南亚美食的18间餐厅,有健身中心、桑拿及蒸汽浴、芬兰浴、按摩室水温调节室外游泳池、科幻世界游戏机中心、夜总会、24小时开放的娱乐场等。自然,能享受这些舒适服务唯一的条件是有钱,有很多很多的钱。对于一般民众和到澳门的旅游者来说,最吸引的是此地的赌场,来此赌一把,或许能发个大财,这是人们的普遍愿望。但我们进来只是想领略一下这里的氛围,以便回去后多一份与朋友闲聊的谈资而已。有人说葡京大酒店的大门像是张开的老虎口,话虽这么说,愿意深入“虎口”的人还是多得无法计算,可见这里对人们的吸引力之巨大。但进出是自由的,不过,澳门的娱乐场所一般都禁止18岁以下未成年进入,而对本地人,则提高到21岁。一进入内,就感受到人气之旺盛,气氛之热烈。我们只看了最底层的赌场。里面挤满了前来一博或看热闹的人,望进去只见人头攒动,每一张赌桌四周总是挤满了参赌者,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一叠叠钞票押在自己选准的位置上,两眼直瞪着,看最后的揭晓。每桌上负责收款、发牌、摇宝的人个个表情木然,对别人的任何情绪都无动于衷,也许他们早已看惯了赌徒们千奇百怪的表现,早已麻木了。这里的赌博方式有“百家乐”,有“廿一点”,有摇骰子,还有其他一些赌博的方式。可能那种叫做廿一点的类似于我们平时也玩的纸牌,而摇骰子的情形我在港台电视剧里看到过。其他的我也看不懂。人们在那里都表现得十分兴奋,但没有忘乎所以的大呼小叫,即使发出一二次惊叹,那声音也是节制的。我是个不会搓麻将,连打牌也不会的人,真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跻身于这样的热闹场所,居然一点也没有被这里的热烈气氛所感染,倒是感到空气浑浊,呼吸不畅,所以只看了两张赌台,就觉兴味索然,在里面至多只呆了十来分钟,便走了出来。在赌厅外面的走廊里,放着一架架专吃钱币的“老虎机”,玩这种赌博机的人也不少。原先未进去时我还跃跃欲试,现在身临其境,反而不想试了。而且我怀里只有坐计程车时找还的几枚澳门币,不想白白丢掉,也不冀望一下子赢来非份之财。据说底层赌厅里的赌博都是下小注的“小来来”,楼上还有供人一掷千金豪赌的大赌场,而且越往上层赌注越是大,在那里有下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大赌注。我们无缘见识上层的专供有钱人寻欢作乐、尽情享受的豪华客房和各种奢华的设施,只在最底层转了转。在底层的赌厅和外围过道里,我看到有年轻貌美的女子不时用眼瞟着周围的人,看那寻觅猎物般游移不定的眼神,我猜想她们可能是妓女,专门在此寻找有钱的对象。偶一抬头,看到头顶上有一台计算收资情况的电子屏幕,上面的统计数字就像水车般一刻不停地向上翻动,也就是说,投入到赌场里的钞票每秒钟都在快速增加,随时进行统计。整个澳门有赌场11家,不久前政府又批准开办了两家。11家赌场年收入的三分之一上缴,据说达75亿之多;另外三分之二,一半是成本,一半是股东分成。澳门的博彩收入占到全澳门财政收入的一半。所以人们称澳门是“东方的拉斯维加斯”,葡京大酒店里吃喝玩乐购,一应俱全,这里分明是个巨大的销金窟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澳门回归以后,内地游客已成为澳门最主要的游客。从今年7月以来,内地赴澳门的游客就超过了香港,成为澳门第一大客源。今年9月,内地游客的比例更上升到占该月所有游客的约50%。而内地游客到澳门,很少不去葡京大酒店的,当然去的人不一定是要博一记,大多数人是像我们一样出于好奇心去看热闹的。据说澳门方面曾作过问卷调查,游客来澳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澳门有赌场,想博一记的称为“赌博游客”,而不想参与赌博的旅游者则称为“非赌博游客”。在不久前发放的392份问卷中,有191人是赌博游客,占问卷总数48.7%。201人是非赌博游客,占游客总数的51.3%。当然这种分类不一定完全合理,因为即使回答来澳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澳门赌场的游客,很多实际上也进过赌场赌博,按理他们应该属于赌博游客。但要确认游客确实进过赌场并赌博比较困难,因为很多游客不愿直接回答该问题。报上曾经披露过有内地的党政干部用公款来此一掷千金豪赌,这类腐败案子近年来屡有曝光,比如臭名昭著的沈阳慕、马大案中的马向东就多次来此豪赌。我来这里只感受了一下气氛,最终是分文未花而出。如果要说感想,那就是回归后的澳门,这里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人们的生活方式依旧,“舞照跳,马照跑”,大赌场也是照开。中央政府关于“一国两制”的承诺是兑现的。
第二篇:纪念澳门回归十周年 诗歌
纪念澳门回归十周年 诗歌
揽你入怀
你站在乌篷船上用浅笑传达心意
我站在岸边 手里拿着你送的油灯
乌黑的灯身被你擦得亮眼
你说 我不在 就点亮它吧
我不点 像一个圣物似的捧在手里
你说 心是圆的 不久我就回来
于是我等 望穿双目 盼枯了一枝又一枝春花
你说不就 我相信
真想揽你入怀 听你轻喃
我要回来 我要回来
岸边的礁石塌陷一双足印
你呢 你的乌篷船 我的地平线
手里捧的依旧是带着心跳的油灯
拜了又拜 妈祖的娘娘
让她保佑你平安
我怕岁月湮灭我的风貌
怕你忘记曾经的誓言
你说不久 我就净心等待
可为什么百年仍不见你归
真想揽你入怀 诉我的思
我要你回来 要你回来
岸边的风仍不带你的讯息
却吹来腥臭的血味
生存的苦难压抑不了盼你的心
在**中我仍用莲花擦净你的灯
你的乌篷船是不是还很牢固
仍能经受血雨腥风
隐忍离别多少寂寥
海天濛濛一色 书愤多少苦情
你说不久 等待也久不了
真想揽你入怀 温暖漂泊
你就要回来 就要回来
用莲花装扮我的发 一个人等你
暮霭中你摇近了残破的乌篷船
终于 我用眼接住你黝黑的发白的牙
终于 我可以燃亮心灯的蕊 听它的音乐
咫尺的你 硬朗了骨气
我轻扯青丝任它落
我要用它拴住你 一辈子
你说不久 不久的我却等了五百年
揽你入怀 轻吻泪痕
你回来了 你回来了
第三篇:纪念澳门回归十周年演讲稿
纪念澳门回归十周年演讲稿
Macao, a geograputcally small city, a cultural metropolis--culture heritages
of Macao in my eyes.Since the port-opening in the Mid-16th century,Macao, a then small fishing willage, has nowadays become a prosperous metropolis.During the past over 400 years, it has been gradually shaping into a uniqe cimmunity of multi-religion, multi-culture and multi-convention, and also a piece of spectacular culture scenery in our great county.You may say without any hesitation that Macao is a place of tiny area;you may also say that Macao is simply a center of gambling enterprise.But you may have neglected the fact that Macao is also a museum of arts.In this pocket city with only 25.8 square kilometers in total, even smaller than the western district of peking, there lies over 100 ancient historical heritages, which made Macao itself a great museum exhibiting the co-existence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If we comare Macao's night as the Vanity Fair, then at daytime, it transform into a capital of culture, exhibiting Mandarin's House.A-Ma Temple, Holy House of Mercy,st.Joseph's Seminary and Church, Guia Fortress, and so on.Among those ancient architectures, some are Chinese Buddhist.Temples or folk residences, others are western Catholic Churches or opero houses;some are of Arabia of Gothis architectured styles, and others express themselves with features from South European.All these culture heritages, simply and humbly spread among streets, civiliams and all corners of the city, with no single one seating itself in a deep yard surrounded by high walls.From my point of view, the most charming character of Macao's culture heritages does not lie in its temples, churches, walls or fortesses, but in people's beliefs and customs here.Submerged in western culture for over 400 years, people of Macao have never lost their self-identity as offspring of Emperor Yan and Huang.During the period of getting harmoniously together with westerners, people of Macao never gave up beliefs,conventions and rites kequeathed by their Chinese ancestors.Their merits such as honesty, tolerance and diligence convey the information that Chinese culture was never replaced and has passed on unaltere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Travelling around this city, you will not feel any tension, for Macao is not likong HongKong whose people come fast and go in a hurry.You will not feel lonely meanwhile, as heritages of
Chinese culture will accompany you here and there.And you will not feel bored as well, because you may see and hear a basket if stories in this small but lovely city.As an old Chinese saying goes“ One should be as inclusive as the ocean, which is vast because it admits hundreds of rivers.” Macao, like a cornucopia in the past four centuries, has gradually become a geographically small city and a culture metropolis as well.And here and now, I firmly trust that culture heritages in Macao will last for long and will be shinning more brightly in the future.
第四篇:纪念澳门回归十周年演讲稿
纪念澳门回归十周年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拥子入怀——澳门回归十周年
1999年12月20日这一天,澳门在历尽磨难之后回到了祖**亲的怀抱,这是让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为之自豪的。今年,正好是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下面我想朗诵一首诗歌,以此表达对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的欣喜之情。你,本是母亲身边一个天真的孩子。
你,本可以依偎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
你,本应该和你的兄弟姐妹一样,快乐,无忧。
但母亲在那个风云变换的年代。
被列强蹂躏,伤痕累累。
在强盗肆无忌惮的笑声中。
看着你无助的眼神,母亲的心,在滴血。
因为,你是母亲的骨肉,血脉相连的骨肉。
坚强的母亲没有倒下,坚强的母亲也不会倒下。
当阳光再一次,普照大地,母亲勇敢的挺起胸膛。
雄鸡一鸣天下白。
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祖**亲。
在血与火的洗礼后,变的更加坚强。
祖**亲从新焕发了青春。
屹立于民族之林。
你为你的母亲而骄傲,你为你的母亲而自豪。
声声母亲的呼唤,呼唤曾经被抢走的孩子的乳名。
澳门,澳门,澳门!没有什么可以阻挡,阻挡你回到母亲的怀抱。
拥子入怀,分离了整整三个多世纪的孩子,泪流满面。我回来了,我的母亲,我伟大坚强的母亲,我挚爱强大的祖国!从此,不再分开。
亲爱的同学们,历史赋予我们这代人神圣的使命,去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强国。我国着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梁启超曾欢呼:“今日之世界全靠青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雄于世界则国雄于世界。”于是,我们今天的努力被赋予更深刻的含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个世纪前当时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周恩来发自肺腑的呐喊,正是我们努力奋斗的含义所在。同学们,让我们不负祖先、先辈的教诲,同心同德、自强不息、再接再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使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世界强国之列,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五篇:澳门回归十周年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今年是澳门回归十周年的日子,在这些日子里,我心潮澎湃,下面是我关于澳门回归十周年的思想汇报。
首先,在“一国”之内“两制”和谐共存,“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得到了全面落实。回归十年来,澳门同胞真正当家作主,享有比以前时期更为广泛的民主权利,行政长官、立法会、区议会都是通过民主方式选举产生,而且民意基础不断扩大。香港同胞全面行使基本法授予的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积极参与特区管理。十年的辉煌成就充分证明,“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澳门同胞完全有智慧、有能力、有办法把香港管理好、建设好、发展好。
其次,澳门经济繁荣、民生改善,继续保持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澳门回归祖国后,先后遭受亚洲金融危机、国际经济环境的不利变化和非典疫情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但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下,特区政府带领广大香港同胞,沉着应对各种困难,实现了经济的强劲复苏和快速发展。目前澳门经济呈均衡发展态势,运行质量处于二十年来的最好水平,连续三年保持“高增长,低通胀”,股市、楼市畅旺,财税收入创新高,失业率降至新低,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不断巩固。
第三,澳门与内地关系更加密切,展现出同发展、共进步的新气象。中央政府高度关注香港发展,全力支持香港与内地加强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包括实施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支持内地大型优质国有企业陆续来港上市、开放内地部分居民个人赴港旅游、促进粤港合作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
这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两地交流合作不断向深层次、宽领域拓展,两地人流、物流、资金流加快,为澳门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为实现两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创造了条件。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一国两制精神的真正体现,我相信,一国两制在未来的日子里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利器。
此致 敬礼
汇报人: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