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风飞扬——烟台港复兴启示录
逆风飞扬——烟台港复兴启示录
胶东在线消息 她在唐宋时已名扬天下,她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开埠的港口之一„„位于渤海湾“黄金水道”的烟台港经历了历史上的辉煌,也经历了近年来的沉寂,终于,她在强港环伺的激烈竞争中爆发———
背景新闻:港口对一个城市的重要性勿庸赘言。史载,唐宋时烟台港的前身———芝罘海口已成为各种物资的转运口岸。至元代,年进出港口的漕运及其它船舶达千余艘。至清道光年间,已发展成为商业贸易的城镇。1861年8月,烟台港正式对外开征关税,从而使芝罘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开埠城区之一。
1992年12月4日,新华社播发了这样一条消息:烟台港当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006.6万吨,从而跨入了中国沿海千万吨级大港行列。
就在烟台人民欢欣鼓舞之时,谁也没有想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期中,“市场意识”欠缺的潜在危机正悄悄降临到烟台港的头上,并减缓了港口前进的脚步。“百年烟港”怎么了?
随便找一张中国地图,人们就可以发现烟台港的先天不足:北有大连港、秦皇岛港,南有青岛港、日照港,西有实力雄厚的天津港,烟台港由于辐射力弱,地理位置处于明显的劣势。往东北走的船只可以直接停靠大连,往华北运的货物可以直接取道天津,而青岛、日照港显然掌控了晋鲁豫地区的咽喉要道,烟台港与上述港口腹地重叠,竞争压力可想而知。一位客户曾经算过这样一笔帐:同样往济南发货,由于烟台比青岛远131公里,因此他每吨货物要多支付运费10元左右。在这种情况下,烟台港很难找到一个长期的、固定的客户,货源无法保证,出现了“饥一顿,饱一顿”的尴尬局面。
铁路运输瓶颈是另一大劣势,在山东,胶济铁路无疑是运输的主动脉,而从蓝村至烟台段线路只是一条分支,加之青岛港已发展成为亿吨大港,在铁路运输方面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倾斜。同时,烟台地处胶东半岛的东北端,缺乏重车到达,有时只能吃人家的“剩饭”,等候铁路部门调配的空车。
当然,这些大港口虽然占据地利,也不可能将所有的货船“通吃”,像青岛港这样繁忙的港口经常会出现货船靠港排队、货物积压的现象,而货主租船的费用每天高达7万美元,肯定不愿在排队上浪费时间,于是临近的烟台港便成为他们卸货的首选。但是,由于烟台港的水深限制,10几万吨的船进港就完全得看老天的“脸色”,一旦气象条件不允许,只能眼睁睁看着到口的肥肉溜到别人嘴里。
天时、地利,烟台港一样不占,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脚下的路究竟该怎样走呢?角逐在“黄金水道”
今年4月1日,烟台港再次传来喜讯:在刚刚过去的第一季度中,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006.4万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达到546.1万吨,同比增长4.6%;国际集装箱完成83907 t e u,同比增长43.5%,货物吞吐量、外贸货物吞吐量、集装箱箱量等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此刻,距烟台港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006.6万吨整整12年,从一年完成1000万吨到一个季度突破1000万吨,间隔的时间虽然有些漫长,但它毕竟是烟台人以前连做梦都想不到的事。
烟台港集团公司董事长周波对此的解释是:“尽管缺少天时、地利,但我们抓住了人和!”
2004年,随着港口体制改革的进行,烟台港正式下放到烟台市管理,市委、市政府把港口建设作为全市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来抓。董事长周波、总经理纪少波则审时度势,向全港干部职工发出总动员:烟台港要想不被挤出枢纽港的行列,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冲破思想的牢笼,转变观念,跨越发展。他们确立了发展壮大港埠业,招商培育临港业,做大作强物流业,搭建港口贸易平台,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构筑以港口为中心,港、工、贸、物流协调发展的战略。
矿石、化肥、粮食一直是烟台港的三大骨干货源,为让这些大宗货源得以巩固,鸡年春节未过,集团公司主要领导就马不停蹄分头走访交通部、铁路部门及大货主、大船公司,落实今年的生产计划,主要领导亲自跑货源。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季度全港煤炭、粮食完成63.1万吨和53.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94.4%和282%。在全国外贸进口化肥同比下降2.6%的情况下,烟台港进口化肥同比增长102.7%,居全国沿海港第二位,市场占有率提高到15.5%。
在全力争取货源的同时,烟台港多年经营的“装卸品牌”也显现出绵绵不绝的内功,他们加强生产衔接与配合,努力压缩车船货在港停时,1———2月份每艘船舶在港停时较去年同期减少0.57天,泊位利用率同比降低5.7个百分点,火车平均在港停时减少0.2小时。令人叹服的是,如此高效的装卸,全程几乎避免了包装袋破损和货物撒漏,甚至在成千上万个雪白的尿素袋上竟找不到一个脚印。
奇招迭出破“瓶颈”
疏运是一道长期困扰烟台港生产的难题。特别是最近三年,铁路运力不足,火车疏运量逐年减少,去年更是降至近年来最低点。货物到港后不能及时转运出去,使港口堆货量直线攀升,到去年年底,港存货物一度突破了500万吨。
为最大限度地掌握市场主动权,烟台港联合公司创新思维,广开疏运渠道,在尽力争取车流到港的同时,加大公路、水路疏运力度,有效缓解疏运难的局面。一季度全港完成吞吐量1000余万吨,但港存货物数字一直维持在200余万吨。今年3月,联合公司将公路转运变成疏运的突破口,成立了公路疏运科,负责公路运输计划的编制、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考核以及现场生产的组织管理。为简化货主进港提货手续,3月21日,联合公司又成立了公路运输服务中心,将物流中心、调度室、货商公司、公安局警卫大队等6个部门合署办公,为货主提供费收、作业安排、办理进出港证明以及引领到达提入货地点等“一站式”服务。以前货主提一次货要跑6个部门,需几个小时,如今几分钟就搞定,极大方便了客户。一季度公路疏运完成195万吨,占疏运总量的53%,同比增长40.6%。
对粮食、化肥等港口费用较高的货类,烟台港则加强与铁路方面的沟通,加大直取比重,实行优先发运。
“大豆”带来的启示
大豆会给港口带来什么启示呢?
这个“大豆”,指的是益海(烟台)粮油工业有限公司,这是由烟台港、新加坡丰益中国投资私人有限公司和济南康惠油脂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兴建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新加坡丰益中国投资私人有限公司是亚洲食用油以及相关产品的最主要的加工商和贸易商,近年来在中国已先后成立合资企业30余家,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
2000年,新加坡丰益公司又将目光投向烟台,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调查,决定在烟台建设一个主要从事大豆和其它粮食深加工的工厂。2001年4月3日,烟台益海公司正式开工建设,于2002年3月峻工,在一片滩涂上拔起一座现代化的粮油综合加工基地。
为确保充足的生产原料供给和成品仓储,公司还拥有容量7.2万吨的立筒仓及与烟台港39号泊位相配套的皮带机输送系统。从美国、巴西、阿根廷等世界著名的粮油作物产地进口优质的原料,通过海上运输,船舶抵港后,可以经过筒仓皮带机直接输送到立筒仓储存,减少了陆地运输的中间环节,节省了运输成本,降低了亏耗。
可以说,“大豆”为烟台港带来了稳定货源,不论是原料进口,还是货物出口,烟台港都成了当然的转运枢纽。“大豆”的成功无疑透出了这样的信息:烟台港要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必须大力发展临港工业,走招商引资的路子。
沧桑百年,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与韩国、日本一衣带水,位居全球最具活力经济圈的烟台港迎来又一个春天。目前,烟台港投资2亿元、浚深-17米的老航道改造工程正在加紧施工;投资4.5亿元、水深-20米的西港池三期工程第二阶段将于10月底竣工。同时,西港区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可以预见,焕发出勃勃生机的烟台港,将为烟台市的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第二篇:风雨中飞扬的彩虹修改论文
风雨中飞扬的彩虹
——班主任管理中的困惑与对策
陕科大附中高中部 王毅
这些年来,担任班主任工作所经历的风风雨雨,让我深深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艰辛,因此,今天我想首先谈谈班级管理当中几个突出问题:
一是集体观念淡漠导致个人行为散漫。长期以来,由于家、校联系脱节,家长整天忙于自己的工作,无暇顾及孩子,至于对孩子的教育完全流于形式,甚至于错误地认为对孩子的教育那完全是学校的事情,是班主任老师的事情;学校方面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片面强调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而放松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认为只要学校切实抓好教育教学工作,整体升学率上去了,就会一好百好。于是家校双方相互依靠,从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集体观念的教育和引导,以致学生个人行为散漫。这种散漫的行为习惯不仅会影响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更对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潜在的压力。
二是大局意识缺失导致人生航向错位。前段时间,全国各地相继出现涉日涉稳事件,这在我门班学生当中或多或少也掀起了一丝波澜。在此期间,大多数学生思想比较稳定,无过激行为,但也有个别学生不思学习,做不到守土有责,脚踏实地地去学习,现在终于等到了可以尽情释放的机会了,所以,一事当前,爱出风头,张扬个性,显摆自己。其实,他们这种放任自流的做法,不只是自由散漫的个人行为,而是是非观念淡漠,明显是大局意识缺失。这种行为往往会给学生自身造成意想不到的影响,同时也给学校管理工作提出严峻考验。
三是审美标准异化导致自我形象损害。时下有不少学生很舍得花时间,花钱物去美化自己的仪表,穿金戴银,涂脂抹粉,极力为之,却忘记或淡化了透视自己的灵魂,对落满败叶,布满污垢,长满斑点的心灵漠然视之。有些同学自认为自己那样做是追求美的一种表现,无可厚非。有了这样的思想认识,平时自然就是追求时尚,可以打扮,戴戒指,戴手链,似乎就成为他们所认为的情理之中的事情。这种审美标准的异化,势必会造成自我形象的损害。
四是家庭关系变故导致学生心理失衡。家庭是温馨的港湾。在这里孩子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感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爱。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父母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以至于家庭气氛很不和谐,孩子游离在关系几近崩溃的父母之间,名为有父母亲,实则父母双方没有一个人对孩子尽到完全意义上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孩子在这种环境里生活和成长,其成长过程中的家庭教育基本上流于形式,孩子幼小的心灵早早就没有了家的温暖和爱的阳光,这怎能不导致孩子成长中心理的失衡呢?
五是经济条件宽松导致进取动力不足。现在很多家庭经济条件优越,于是,家长在对孩子物质要求方面奉行的是完全宽松政策,就像美国最近出台的货币宽松政策一样,宽松货币政策导致更为严重的通胀问题;同样家长对孩子的这种完全宽松政策,满足了孩子的一切需要,孩子有求必应,以致学生中穿名牌带名牌的现象自不必说,甚至于“官二代”“富二代”在我们学生中也大有人在,所谓“我爸是李刚”式的“骄傲与自豪”,让孩子在学业上的进取与拼搏早已荡然无存。
以上既是学生表现出来的突出问题,也是班主任管理中面临的现状和困惑。为此,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经过不懈地努力和探索,我逐步形成了化解此类现状和困惑的相应对策:
一是以情趣化活动为依托,切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班级管理实际告诉我,学生集体观念淡漠,这既有家校联系脱节,双方对学生疏于教育管理之因:也有家长简单粗暴指斥和老师传统训诫之由。对此,我在管理中设计开展了形式灵活、丰富多彩的情趣化活动,诸如“我们有一套”个人才艺比赛、“2人3足阳光伙伴”赛跑活动等等。在竞赛活动中,同学们的个人才艺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同学们的人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尊重。这些情趣化活动的举办,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
二是以爱国化教育为依托,不断增强学生的大局意识。针对涉日涉稳事件中个别学生的言行表现,我没有直接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而是利用班会时间,我把自己精心制作的一个题为“情系中华从自身做起”的多媒体课件展示给本班同学,让同学们明白了什么是黑与白,什么是是与非,什么是真爱国,什么是假和平。通过这节特殊的班会课,同学们深刻地感受到,爱国不是一腔热血的冲动,而是脚踏实地的行动,而这个行动就是发奋学习。
三是以形象化设计为依托,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针对学生审美标准异化导致自我形象损害问题,组织开展“老师同学眼中的我”形象设计活动,活动中我特意邀请了我们学校的从事美术教学的张永宁老师,请张老师给几个重点学生进行自我形象设计指导,经过张老师的指导,一些同学的自我形象设计出人意料地获得了成功,得到了老师和全班同学的充分肯定!
四是以爱心化帮扶为依托,健全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里素质,保持学生的心理平衡,让被帮扶的学生能够以一个阳光般的心态投入学习,我组织学生积极开展“风雨中飞扬的彩虹”爱心帮扶创建活动,引导同学们以各种方式向那些需要关心爱护的同学表达和传递着一丝丝暖融融的温情,譬如让同学们手工制作代表爱心和祝福的千纸鹤、贺卡等等手工艺,送给那些需要关心和帮助的同学们。让这些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爱像春风一样,爱似阳光一般,无处不在。
五是以理想化宣传为依托,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宏伟抱负。针对学生家庭条件优裕,理想抱负缺失,学习动劲乏力的实际,邀请当地著名教育理论专家给学生作感恩主题演讲。通过组织专题报告会,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进取心,让每一个同学对自己充满信心,同时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进而把这种理想和抱负内化为奋发进取的动力,把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中最重要的方面,它承载着学校教育的主体责任。因此有人比喻说,班主任工作当如春风,正所谓“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正因为这丝丝缕缕的和煦春风,学校这片圣洁的园地里,才会百花齐放,教苑飘香。也有人把班主任工作比作知时的春雨,也正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愿我们所有的班主任老师怀揣梦想和责任去经受生命旅程的风雨洗礼,愿我们头顶这片湛蓝的天空飞扬起绚丽的彩虹!
2010年11月10日
第三篇:展现自我风,让青春飞扬演讲稿
大家下午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展现自我风采,让青春飞扬》。
青春是什么?有人说青春是绚烂多彩的花季,是阴晦而缠绵的雨季,是暖融融的春,是浪漫而炽热的夏;也有人说青春是欢笑时的泪水,是流泪时的微笑,是奋斗时的压力,是沉重的放纵;还有人说青春是一坛醇香的酒,是一束鲜艳的花„„每个人对青春都有自己的诠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答案,正是为了尊重这形形色色的答案与诠释,人们才匆匆走上一条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去探寻属于自己的谜底,破译青春的密码。青春经得起磨练却经不起消磨,经得起开发却经不起挥霍,保尔•柯察金曾经说过:“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我们应该珍惜青春,趁自己还年轻,尽自己所能,在青春舞台上尽情展现自己亮丽而独特的风采,请让青春飞扬,就像无数的星星在星空中发出自己耀眼的光芒。
我们拥有梦幻般的青春季节,对自己充满信心,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我们也应该在青春这朝气蓬勃的日子里,激发自己的创新理念,尽情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让世界变得焕然一新。
青春是无价而短暂的,展现自我是上苍赠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我们应该最大限度挖掘自己的才能,请让青春飞扬,让“展现自己”成为一生中最重要的课程。同学们,让我们好好把握青春,展现自我风采,让青春飞扬吧!
第四篇:2017山东三支一扶申论:让教育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飞扬
2017山东三支一扶申论范文:让教育在互联网的风口上
顺势飞扬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重视教育的民族。古有孟母三迁,为了给孩子营造良好的环境而屡次搬家;今有天价学区房,为了教育节衣缩食换来一张通往名校的通行证。当前,随着“互联网+”的时代浪潮席卷而来,教育也开始搭上这辆顺风车,形成“智慧教育”这一行业新生态,出现在国人的面前。让教育,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飞扬,也成为新的期待。
“互联网+教育”,为整合教育资源搭建了“便捷的桥梁”。“寒门难出贵子”,这样的思想观念,从古至今从来不曾消失过。实际上,这中间凸显的是关于想要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渴望,又折射出贫寒农门的孩子难以通过教育实现阶层流动的无奈。贫困地区的就学率、升学率低,历来是不争的事实,其背后的根源就在于教育资源的不公平。但互联网+教育的出现,恰恰如粘合剂,完美地弥补了教育资源薄弱、教育信息滞后的缺陷与鸿沟。海量的教育资源、优秀的师资力量,可以搭乘互联网的列车,快速地驶进偏远山区,来到每一个渴望学习、向往知识的学子身边。互联网+教育,使得天南地北的学子,能够轻松地接触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进而提升教育水平,最终缩小教育之间的差距。
“互联网+教育”,为突破传统局限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曾经,我们为了听到老师授课,需要风雨无阻,坐在课堂里;如今,我们可以轻点电脑鼠标,对着电脑屏幕,便可坐在家中如沐春风。曾经,我们被分配在一个班级中,就会从头到尾面对同一个老师,无论风格是否适宜;如今,我们可以借由互联网的强大力量,自如地选择课堂,便捷地选择老师,找到最想听的解析。曾经,老师的授课进度有着严谨的安排,听过一遍不会的内容,只能借由课后的时间去补足短板;如今,我们可以自己选择重难点,甚至听讲无数遍,可以暂停、可以快进,根据自己的学习进行灵活安排节奏。曾经,课堂上老师是权威,发表着“一堂言”,学生是信息的接收者;如今,学生是主人,可以借由互联网提交自己的想法、思路,是课堂的创造者。互联网教育,是对传统教育局限的补足,实现了新的创新与飞跃。
“互联网+教育”,为个人造福社会安装了“启动的马达”。互联网+教育,为各种能人达士提供了一个平台,能够充分释放个人潜能,最终实现利他的社会价值。其中,“雅思哥”便于佼佼者。当前很多的年轻人,心怀出国梦,在学习雅思的道路上,也会遇到各种拦路虎。雅思哥能够借由腾讯课堂这一平台,将自己在雅思方面学习的心得体会、学习资料,进行毫无保留且完全公益地分享,帮助无数考生实现自己的梦想,也在整个教育圈形成一种良性的分享、互动模式,从而造福社会,创造出服务他人的社会价值。
从云课堂到三百字团,从微课到慕课,从翻转课堂到蓝轨迹,所有的这些其实都是“互联网+教育”的时代产物。“登高,必先修其低;行远,必先修其近”,互联网+教育的发展,道阻且长。既要能够与传统教育实现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最终完美融合;又要能够彰显出互联网时代之下,独特的教育魅力,相信当互联网遇到教育,会碰撞出新的火花,也会书写出新的教育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