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部分煤矿关闭和矿井停产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及思考[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4 04:36: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XX部分煤矿关闭和矿井停产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及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X部分煤矿关闭和矿井停产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及思考》。

第一篇:XX部分煤矿关闭和矿井停产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及思考

2006年4月中旬,XX市统计局有关人员相继走访了市直和耒阳、常宁两市的相关部门,实地察看了两家被关闭煤矿,就煤矿的关闭和矿井的停产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现就调查得到的相关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一、XX市煤矿整顿关闭工作情况

自国办发明电[2005]21号,国务院446号令和湘政办明电[2006]37号文件下发以后,本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指示精神,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进行安排部署,全面提高行政效能,大力开展煤矿整顿关闭工作,对这次省政府明令关闭的全市30处矿井和19处停产整顿的矿井重点所在地耒阳市和常宁市更是加大了督查工作力度,强力关停到位。

这次全市关闭30处不具备安生生产条件的煤矿,全部分布在100个重点产煤县(市)之一的耒阳和200个重点产煤县(市)之一的常宁两市,其中耒阳28处,常宁2处;对煤与瓦斯突出实施停产整顿的矿井8处,其中常宁5处,耒阳1处;对水患严重实施停产整顿的矿井11处,全部坐落在耒阳市。

为了使关停矿井及时关停到位,耒阳、常宁两市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及时宣传政策,营造浓厚氛围。两市先后召开了党委会、党政联席会、政府常务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会、安委会成员单位会、全体矿主会和部门协调会,营造了浓厚的煤矿关闭工作氛围。二是切实强化领导,确保政令畅通。两市均成立了由书记任政委、市长任组长、主管和联系产煤乡镇的市级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高规格的整顿关闭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指导和督促。三是行动迅速,关闭整合到位。全市30处关闭矿井均在3月31日前基本按照省市要求标准处理到位,包括22处资源整合煤矿停产到位和8处应关闭煤矿关闭到位。19处停产整顿矿井正按要求进行停产整顿。四是加大巡查力度,严防违法生产。两市的煤炭局和相关乡镇对煤矿实行定期检查制度,责任到人,并派遣驻矿监督员,实行专人24小时盯守,确保关闭工作取得实效。

二、对当地经济和居民收入的影响

1、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常宁关停矿井共7处,全年减少产量大约15万吨;耒阳关停矿井40处,全年减少产量大约100万吨。按每吨32.5元规费计算,常宁将减少规费487.5万元,耒阳减少3250万元,分别占其财政总收入的1.6%和6.3%,占其地方财政收入的3.0%和9.7%,这还没有考虑由此将出现有利于其他合法煤矿产量的增加和煤价的可能上扬等因素。所以关停煤矿对当地的财政收入影响较少,就全XX市而言,影响不超过1%。

2、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

这些被关闭、停产的煤矿,一般规模较小,生产条件简陋,半机械化作业,从业人员一般在60-70人之间,从业人员月劳动报酬在1000-1500元。就常宁市而言,2006年煤炭行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由于关停并存,减少的劳动报酬按年劳动报酬的一半计算,从业人员和月劳动报酬按中间值计算)减少约340万元,对该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不超过6元,占比不超过0.2%。就耒阳市而言,2006年减少的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约1950万元,对该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不超过22元,占比不超过0.6%。虽然两市关停煤矿对各该市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影响甚微,但对矿井所在地农村居民的影响,却不可小觑。因为,煤矿工人大都是当地居民,外地人较少,有的全家几口人都在煤矿从事采煤、后勤等工作,收入的影响自然很大。就煤矿所在地的村民而言,人均年收入由此将减少1500余元左右。

3、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自从2000年国家对煤矿进行整顿治理以来,煤矿数量大为减少,非法采矿得到了有效制止,资源利用程度大为提高。以常宁为例,2000年前,该市有大小煤矿300余家,通过连续几年整肃之后,到目前为止,只有合法矿井18家,其中县级管理的15家,市级管理的3家。以前那种滥采滥挖,哄抢国家资源,在国营矿周围几十家小煤窑强抢煤炭资源的现象已一去不复返了,周围环境亦大为改观。

这次政府对煤矿进行进一步关闭整顿,对煤矿安全生产投入提出了硬性规定,凡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坚决予以淘汰出局,对非法矿山坚决予以取缔并严加处罚。这些措施的实行,对保护国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对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能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当地环境的保护,都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4、对当地工业发展的影响

这次煤矿关闭整顿,耒阳、常宁全年减少的产量分别在100万吨和15万吨以内,按每吨260元计算,两市各减少工业总产值26000万元和3900万元,占其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在2.5%和0.5%以内,对工业增加值增速的影响分别不超过2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可比价)。从另一方面而言,这次对煤矿进行关闭整顿,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煤炭价格上的恶性竞争,有利于当地煤炭工业有序合理发展,亦有利于各煤矿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利用高新适用技术改造煤炭产业,提高整个行业科技装备和安全生产水平,为提高该行业的发展后劲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整个工业的发展将起到推动作用。

三、对一些深层次问题的思考

1、如何防止关闭矿井的“死灰复燃”

全市30处关闭矿井虽然在3月31日以前基本按照省市要求标准处理到位,但仍面临很大的压力,如已关闭的煤矿如果遗留问题没有及时处理好,很可能反弹;22处资源整合矿井,如监管不到位很可能出现非法生产现象。如何防止关闭矿井的“死灰复燃”?首先是吊销所有的证照,实行先关闭后整合;二是多部门密切配合,对关闭煤矿停供电,停供公用工程,停供原材料;三是加强巡查和处罚力度,严厉查处行政慢作为、不作为和乱作为行为;四是拿出一定资金对被关闭煤矿进行合情合理的补偿,并在适当的时间内到位。

2、如何堵住规费的征收漏洞和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两市的规费征收仍存在一些漏洞,如本地拉煤车冲关拒交规费现象时有发生,很难做到应收尽收。按保守估计,两市煤矿年销售原煤不低于800万吨,据此计算,应收规费2.6亿元,实收1.68亿元,少收0.92亿元。

现在收取规费,是经过设卡对运煤车按装载量收费,对矿主毫无约束力。如何将规费收取与煤产量挂钩、与煤矿销售收入挂钩,与煤矿总储量和回采率挂钩,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所以对煤矿这一行业一定要实行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而安全生产抵押金是进入该行业的最低门槛。要提高矿产资源税率,实行以储量为基数和回采率挂钩的矿产资源税费,并征收到位。

3、要高度注意小煤矿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问题

全市煤矿大都属于小煤矿,平均资源回采率不足50%,资源浪费严重,与资源浪费相伴随的是小煤矿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问题。这些问题包括:1)煤矿开采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占用;2)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煤炭矿区的废污水主要包括矿井水、洗煤水和矸石淋溶水等;3)煤炭开采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形成的大气污染主要是来源于矿井瓦斯和矸石自然释放的气体。所以在我们重视煤矿安全问题的同时,政府部门也要加强煤矿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的治理力度,拿出专项资金进行治理。

4、要重视矿工的基本利益,保护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各级政府在制定决策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矿工的利益,“以人为本”、“以矿工为本”,努力提高矿工的工作条件,完善矿工的社会保障体系。

5、要提高政府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对矿主和矿工的安全、技术培训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中懂生产、懂技术、懂安全的专业人才比例低,所以十分有必要加强生产、技术和安全方面知识的学习和培训,要多选送一些年青人到高校学习和培训。对矿主和矿工的安全教育仍是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要充分利用培训资源,通过多种渠道普及煤矿安全知识的宣传和培训。要从主要工种中选送一批矿工到高校或职业学校学习,培养一批懂安全、有技术、会管理的煤炭专业人才。

第二篇:煤矿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建设矿井、停产关闭矿井及露天煤矿检查要点

附件六

自治区煤矿隐患排查治理行动

建设矿井、停产关闭矿井及露天煤矿检查要点

一、建设煤矿

建设矿井(含停止施工建设矿井)指已经开工的新建、改扩建煤矿项目。开工标准为井巷工程明槽开挖。

(一)开工手续

1、煤矿建设项目开工前必须取得国家有关部门或地方政府规定的证照和批准文件。

2、编制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应当由建设单位(或项目总承包单位)负责组织编制,并经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会审。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有保障安全施工的措施,确定的矿井一期、二期、三期工程施工顺序,应科学合理,符合有关规定。

(二)资质管理

1、建设单位:建设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煤矿企业,必须经瓦斯防治能力评估,具备瓦斯防治能力。

2、施工单位:必须依法取得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建筑业企业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并严格按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承建相应规模的煤矿建设项目,严禁转包、违法分包工程和挂靠资质施工。承接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水文地质类型复杂和极复杂的矿井,立井井深大于600米、斜井垂深大于200米或斜井长度大于1000米工程的施工单位,必须具有一级及以上矿山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同时具有相应的煤矿建设工程施工业绩。

3、监理单位:必须依法取得相应资质并在相应资质等级范围内承揽业务。

(三)主体责任落实

1、建设单位

(1)建设单位必须落实安全生产管理主体责任,履行安全管理职责。(2)建设单位必须对煤矿建设项目进行统一协调管理,建立安全、技术、工程管理机构,建立健全项目建设期间领导带班下井等安全管理制度,按专业配足安全、技术人员,组织项目施工准备工作,加强对建设项目施工的监督管理。建设单位应当与施工、监理等单位签订安全管理协议,明确各方的安全管理责任,并指定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建设单位要指派安全管理人员现场跟班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3)建设单位应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项目核准文件等要求,做好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重要设备、材料等采购活动的招投标工作,不得规避招标、虚假招标、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招标人、非法转包或违规分包,不得压低涉及安全的工程造价,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

(4)对于资源整合项目,建设单位要向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提供水文地质补充勘探资料,重点查清采空区分布区域、面积及积水、积气等情况。

(5)煤矿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瓦斯、煤层自燃倾向性、煤尘爆炸危险性、水文地质类型等条件发生变化,原设计的开拓方式、开采工艺,提升、运输、— 1 — 通风等主要生产系统以及首采区、首采工作面布置等需要变更,或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存在重大缺陷、影响安全施工,需要修改设计的,应当立即停止施工,委托原设计单位对初步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进行修改,报原批准部门审批。其中,涉及项目核准文件所规定的建设规模、重大技术方案等有关内容调整的,还应当事先以书面形式向原核准部门报批。矿井瓦斯等级、水文地质类型升级,应当重新考核施工单位的资质和业绩,确保施工单位具有相应的资质和能力。

(6)建设单位应当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责任,编制完善应急预案,按规定建立救援队伍或签订救援协议,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和设施;加强管理人员及全体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通过定期演练,使作业和施救人员掌握相关应急预案内容,具备应急处置能力。

2、施工单位

(1)施工单位对煤矿建设施工安全承担主体责任,上级管理单位承担领导责任。施工单位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明确安全、技术负责人,加强对施工项目部及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按照批准的设计组织施工,并对工程质量负责。

(2)施工项目部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项目部领导和管理人员现场带(跟)班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各工种操作规程、应急救援预案。

(3)施工项目部必须配备满足施工安全需要的装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矿建、机电、通风、地测等工程技术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项目部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并持证上岗。

(4)保证建设项目安全投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按照国家规定足额提取和使用安全费用,满足安全施工需要。提取的安全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在竞标时,不得删减,列入标外管理。

(5)施工单位要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及时排查并消除事故隐患。发现重大事故隐患的,应当立即停止施工、从危险区域撤出作业人员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

3、监理单位

(1)监理单位对煤矿施工质量和安全等承担监理责任,应当公正、独立、自主地开展监理工作,配备与建设项目监理工作相适应的足够数量的监理工程师和监理人员(不得少于4人)及监理设备。要明确项目监理机构人员的分工和岗位职责,制定和落实项目监理规划、实施细则,严格监理程序。

(2)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并监督落实,开展工程质量现场巡视检查和工程情况监理。对存在事故隐患的,要及时下达整改指令并报告建设单位;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立即停止施工,并监督施工单位予以排除,待隐患消除后方可恢复施工。现场监理人员应当认真填写监理日志并做好监理报告。

4、设计单位

设计单位是否按规定派驻了现场服务人员,并按规定开展工作。

(四)各大系统 — 2 —

1、通风系统

矿井必须采用机械通风,并遵守下列规定:

(1)主、副(风)井贯通后,应尽快改装通风设备,安装建井风机或地面主要通风机,实现全风压通风;

(2)低瓦斯矿井施工二期工程,建井风机可根据实际情况安装在井下,但必须制定安全措施,实现全风压通风,确保通风安全;

(3)高瓦斯、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不得将建井风机安装在井下,且在进入二期工程前,必须形成地面风机供风的全风压通风系统;

(4)矿井进入三期工程前,地面主要通风机必须投入使用并保持正常运行,实现全风压通风。

2、抽放系统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在揭露突出煤层前形成瓦斯抽放系统,高瓦斯矿井必须在进入三期工程前形成瓦斯抽放系统。

3、供电系统

高瓦斯、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及水患严重的矿井进入二期工程、其它矿井进入三期工程必须形成双回路供电。

4、排水系统

井巷施工各阶段的临时排水系统,应在矿井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矿井必须优先建立永久排水系统,在永久排水系统未形成之前,不得施工三期工程。

5、安全避险系统

建设单位要会同施工单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技术保障措施,并按规定的施工顺序组织施工,按工程进度逐步完善“六大系统”并投入使用。

6、消防系统

建设单位应结合生产、生活供水,建立消防管路系统,保证足够的消防用水。消防管路可以与防尘供水系统共用。

二、自愿停产停建煤矿

指业主自愿停止生产、停止建设的煤矿,包括两类:一是自2014年以来一直未生产、未建设且目前没有恢复生产、建设意愿的煤矿,二是2014年内自愿停止生产,并符合《关于改、扩建和停产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办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新煤安监发﹝2014﹞119号)要求的煤矿。

1、井口已经完全封闭的煤矿

检查要点:核查各井口封闭是否完整、可靠,工业场地是否存在安全问题和事故隐患;从业人员是否遣散,是否存在私自打开井口偷偷入井现象等。

2、未封闭井口,保留通风、排水、瓦斯检查作业的煤矿

检查要点:核查证照情况;通风系统、排水系统、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供电系统、提升系统;各密闭是否完整、完好;必要的机构和人员配备情况;各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安全措施及落实情况;火工品情况,从业人员是否遣散,是否存在擅自启封密闭,偷偷生产情况等。

三、关闭煤矿

指2014年以来予以关闭的煤矿,包括两类:一是依法应当关闭的煤矿,二

— 3 — 是煤矿业主自愿闭坑的煤矿。

1、已关闭矿井是否已经关闭到位。

2、待关闭矿井停产措施是否到位,关闭工作计划是否明确,是否按计划实施。

四、露天煤矿

1、采剥台阶高度、平盘宽度、排土段高,道路的宽度、坡度、转弯半径,最终边坡角、工作边坡角等主要技术参数是否与设计相符。

2、是否建立了岩移永久性观测线(网),对边坡进行定期观测;是否对非工作帮定期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和评价;是否制定防治边坡滑动的安全技术措施。

3、是否建立地面、采场防灭火系统,是否制定了防灭火措施;是否建立防排水系统。

4、汽车运输道路是否根据具体情况(弯道、坡道、危险地段)设置反光、限速、道口等路标;是否进行洒水降尘,是否按规定设置护堤。铁道运输道路、信号等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5、穿孔设备是否配备除尘设施并正常使用;是否按规定对生产性粉尘进行监测。

6、爆破工作是否符合相关规程、标准等。

7、排查组认为其它应该排查的内容,如证照是否齐全,安全管理体系是否健全,管理机构是否完善,管理人员配备是否齐全等。

第三篇:紧货币政策对农村金融经济影响思考

去年以来,央行启动紧缩货币政策,多次对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进行上调,这一宏观调控政策实施以后,对基层支农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此,我们深入**县支农金融机构和部分企业进行了专题调查了解。

一、宏观调控对基层金融经济的影响

(一)压缩了中小企业利润空间

从紧货币政策实施后,对纺织业和房

地产业等行业影响最大。一是纺织行业:以县内某知名纺织厂为例,该厂现有员工100余人,年产棉纱1600吨,去年每吨利润可以达到1000元,而今年受籽棉收购价格上涨(由年初的1.2万元/吨上涨到1.26万元/吨)、员工工资、各项税费等成本增加,每吨利润只能维持在300-500元左右,利润空间被压缩了50%。二是房地产行业:以县内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为例,该公司年房产开发能力在10万平方米左右,销售利润率由去年的20%,下降到现在的10%。从紧货币政策从今年逐渐开始受到影响,将房价从虚高的状态压了下来。主要影响有:一是降低市场需求。这种需求降低并不是真正市场需求减少,而是居民消费心理发生了变化,部分购房户持币观望,期待房价继续下跌。二是降低利润空间。购房需求的降低,房价就很难再上涨。目前**县房价虽然基本稳定在每平方米1380元左右,但经过打折和附房产赠送等商业活动的开展,实际上房价还是下降了。三是减缓了企业发展速度。虽然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对部分企业的生产不会带来较大影响,但因利润空间被压缩从而延长了企业发展的周期。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一步突出

去年县支农金融单位对中小企业发放信贷资金0.5亿元,到今年7月底仅为0.2亿元,投放速度比去年有所减缓。受从紧货币政策影响,今年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突出表现在信贷投放计划额度太少等方面,部分金融单位只好采用收缩支农小额贷款和短期贷款,以此增加中小企业黄金客户的信贷投放。目前向支农金融部门提出贷款申请单位有中材牛力、三尖农牧等,总金额为1.2亿元左右,面对如此浩大的资金需求,支农金融部门也是一筹莫展。

(三)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县内某支农金融部门存放央行款项由去年年底的2.5亿元,增加到今年6月底的3.6亿元,可用资金减少0.9亿元,县内可用资金约5000万元,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一是利润倒挂。央行连续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形成信用社利润倒挂。按央行存款准备金率计算,2007年该单位利率倒挂557万元,到今年上半年已经倒挂366万元。二是准备金上调,有资金不能用于发放贷款。去年底该单位存放央行存款准备金余额为2.2亿元,到今年6月增加到3.1亿元,增加了0.9亿元。三是贷款风险有所增加。受纺织业、房地产业等行业利润空间减少和生产成本增加的影响,企业还贷能力有所弱化,从而增加了信贷资金风险。四是对农产品收购影响较大。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较快,相应扩大了农产品收购资金的规模,而从紧货币政策又限制了农产品收购资金的及时足额发放。

二、几点建议

(一)实行特殊的存贷款利率政策。中央银行应当根据基层金融支持“三农”的特点,对存贷款利率应根据不同情况而实行特殊的政策。存款利率:将存入中央银行款项实行优惠利率,可以采用特殊存款,或发行优惠利率的债券等方式,从而改变利率倒挂现象。贷款利率:支农金融机构的核心工作是支持地方经济特别是支持地方三农经济的发展,应树立“大支农”概念,中央银行可以采用差别贷款利率,有效解决县域经济在“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信贷资金的支持问题。

(二)加强窗口指导。应该对支农单位实行特别的窗口指导,改变从紧货币政策“一刀切”的做法,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特点,实行从紧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大支持地方农产品的产出,达到增加农民收入,有效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目的。

(三)对产业施行差别管理。就**县来说,主要是房地产行业。目前**县房价较为合理,可以根据当地实际,适当提高首付款比例,对投资性买房进行限制,对消费性买房应遵循市场规律,采取“一定、两控”措施。所谓“一定”,即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确定地价成本泡沫“临界点”。“两控”,一是指根据地价成本泡沫“临界点”差别控制房地产开发贷款;二是根据房产价格泡沫“临界点”区别对待房地产消费贷款比例,引导房价理性回归。

第四篇:对煤矿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

党的十六大提出“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新兴工业化之路”。煤炭企业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从传统的粗放型煤产业,逐步转变为循环经济综合利用型的生态产业。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利用煤矿现有的煤矸石、煤泥、矿井水等资源优势,使资源良性循环利用,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双赢。本文试从以下四

个方面,对煤炭企业如何发展循环经济进行探讨。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对于煤矿而言,就是要以煤为基础,依托矿区的煤矸石、粉煤灰、矿井水、采煤塌陷地复垦的土地等资源,通过建立煤矸石发电、制砖、水泥生产等循环利用型工业和发展种植与养殖相结合的高效生态农业,使废料和余能多次回收复用,物质合理循环,价值逐级增值,形成各生态链之间互为资源、共耗废料、相得益彰、协同发展。作为传统的工业企业,煤矿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一、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到2020年,要再实现GDP翻两番,即便是按能源再翻一番考虑,保障能源供给也有很大的困难。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以煤炭、石油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难以为继的。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第二、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据测算,我国煤炭利用率若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00万吨左右;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若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就可减少约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若能提高20个百分点,就可以减少排放近4000万吨,这将使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第三、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煤炭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较低,突出表现在:产出率低、利用效率低、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率低。实践证明,较低的利用水平,已经成为煤炭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第四、发展循环经济是煤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目前,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的国有矿山,有2/3正进入“老年期”——440座矿山即将闭坑,390座矿城中的50座矿城资源衰竭、340座城也终将面对矿山闭坑的一天。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下,资源的枯竭带来了诸如“四矿问题”、“四万矿工下农村”的“阜新困局”等社会问题,这归根到底还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低下的结果。因此,煤矿,特别是处于衰老期的煤矿,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选择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把煤矿的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物质资源不断再循环利用,使“自然资源-粗放型工业-产品-污染排放"的线性经济,转变为“自然资源-循环利用型工业-绿色产品-再生资源深加工业-绿色产品”的循环经济。在这方面,一些企业已经先行一步,并已提供了一些经验。

第一、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矿区主产品煤炭为起点的生态工业链,既是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最重要产业链内容,又是发展各种资源综合利用类生态工业链的基础和前提。要使从原煤-精洗煤-煤泥-煤泥水循环-洗矸石-煤矸石和煤泥发电的生态工业链条的经济产出最大,必须加大对煤炭深加工的力度。枣矿集团公司田陈煤矿对其有120万吨生产能力的选煤厂的进行了技术改造:采用两台技术先进的MVS-2035电磁高频激振筛,使洗精煤及其煤泥水的灰分硫分都降到很低水平,并使系统中大于O.25mm及0.25mm左右的低灰精煤彻底回收,杜绝了煤泥水之间的相互污染;进行了细粒级煤泥加速沉淀研究,使用JYA-00药剂自动添加装置,使二耙池溢流水实现清水洗煤(煤泥含量≤5g/L),为确保洗煤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增加了压滤煤泥回收量,月减少煤泥外排量200吨,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第二、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煤矸石发电是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家一直积极推广。对于煤矸石发电,由于燃用煤矸石热值低,导致发电成本高,规模效益难比大电厂,竞价上网没优势,但是国家有优惠政策,如国家税务总局2001年以198号

文件下发的《关于部分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规定,“利用煤矸石、煤泥、油母页岩和风力生产的电力,自2001年1月1日起实行按增值税应纳税额减半征收”。同时煤矿利用煤矸石发电,最大的效应还在于环保效益。建设煤矸石电厂,不仅可以解决煤矿用电问题,更重要的是为煤矿解决了煤矸石污染占地问题,解决了矿井水的问题,可以把把

矿井水集中处理后的水作为公共用水,通往矸石热电厂、洗煤厂,并在洗煤中通过不断挤压和沉淀循环利用。同时还可以用电厂灰渣和烟囱灰来转化新型建材砖,实现矿区资源优化配置,形成煤炭—电力—化工—建材多元化经营体系,延长产业链,促进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培植煤矿的接续产业。如新汶矿业集团公司华丰矿围绕矸石综合利用,投资4.4103亿元,先后建成了矸石热电厂、矸石砖厂和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使“吃废渣”的工业链覆盖了全矿产出的近九百万吨煤矸石,投资30万元建立了矿井水净化处理系统,年节约地下水资源435Mm3,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合社会效益。此外,应努力找寻过去忽视的油母页岩、煤层气等伴生矿资源,有计划、有控制、集约化开采,以深加工的形式创造效益。

第三、积极推行土地资源复垦。地下资源的开采,带来了土地塌陷等问题,严重的地表塌陷和斑裂造成农田、建筑物等大面积破坏。为恢复矿区生态环境,应应用高压注浆充填等成熟技术,控制地表斑裂和下沉,同时加大力度对已毁土地进行恢复整治,对不积水的塌陷地进行人工整平,对塌陷积水区回填复垦,将以采矿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向工、农、牧、副、养多元化产业结构过渡和调整,发展种植与养殖相结合的高效生态农业。在这方面,淮南矿业集团变土地塌陷赔偿为购买塌陷地,因地制宜的发展生态农业和进行房地产开发,为资源的充分利用走出了一条新路。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要件

发展循环经济,贯彻“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需要以下十个方面的支持。

第一、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灵活高效的多元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各个新的经营单位由单纯的生产者变为自我约束、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独立市场主体,一元化的产权结构变为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模拟法人变为真正法人,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第二、实行一体化管理,成立管理信息中心,使之成为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协调中心、金融中心、项目中心,协调各产业之间的业务。

第三、建立激励制约机制,重大项目实施抵押金制度,负责人按项目总投资额的一定比例交纳抵押金,完成任务的给予重奖,不能按期完成或投资额超出预算成本的扣除抵押金。

第四、慎重制定切实可行的决策,坚持细调研、慢决策、快实施的原则,运用市场机制规范项目建设程序,采用先进合理的技术装备,大力引进适用人才,实行全新的管理。

第五、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行人力资源内部市场化管理,协调并建立利益相关人的良性互动关系。坚持实施全员培训工程,特别是对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建立以师带徒制度,搞好人力资源的接替开发;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和智力引进力度;建立科技人员竞争上岗机制,完善科技创新奖励机制;注重产学研结合,定期邀请有关专家到矿进行技术指导,借用“外脑”求发展;创建学习型企业,促进职工业务素质的提高。

第六、加强技术创新,在经济活动的源头节约资源并减少污染,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生态化和绿色化,在洁净技术方面重点开展机电一体化高效选煤关键技术、细粒煤高效脱水脱硫降灰技术、生态环境的控制等技术研究。

第七、坚持以信息化带动生态工业化,逐步建立综合信息系统、安全生产调度监控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洗煤厂集中控制信息网、矸石热电厂流程控制信息网、人力资源信息网、资金管理信息网、煤炭销售信息网、物资管理信息网等,努力提高企业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八、通过质量、环境、安全、计量四大管理体系一体化运作,实现管理体系相互补充、相互支持、有机结合的整合管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企业信誉,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第九、开辟融资渠道,充分利用国家已出台的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财政优惠政策,同时争取驻地政府的支持,通过自筹、申请银行贷款、寻找融资伙伴、资产重组融资、吸引民营企业投资等多种融资渠道进行筹措资金,保证循环经济决策的顺利实施。

第十、大力建设文明煤矿,如以精细化管理引领具有煤炭行业特点的企业文化建设,以企业文化建设打造“工作学习化、行动军事化、管理精细化、质量标准化、生产安全化、环境生态化”的“六化型”高标准文明煤矿。

四、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坚持的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在企业发展的同时要兼顾资源节约与环境治理。纵观改革开放20余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国民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规模不断攀升;另一方面,传统经济方式下的增长又使我们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与资源代价。据专家保守估计,GDP总量中至少有18%是靠透支资源与环境得到的。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我国目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出环境自净能力:造成水污染的化学需氧量超过70%,二氧化硫超过60%。如果这种靠拼资源、恶化环境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从根本上改变,则经济发展速度越快,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越大,最终将丧失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后劲。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一次质的飞跃。它要求企业、政府抛弃以往单纯追求销售收入、追求GDP指标的陈旧观念,实现健康、全面的经济增长。遵循循环经济理念,发展循环经济,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兼顾了资源节约与环境治理。这种发展模式正是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具有经济发展上的可持续性。

第二、必须坚持以循环经济实现企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的良性循环。众所周知,由于环境保护具有成本高昂和公共产品两个属性,往往使得企业把环保投入看成是企业的额外成本和负担,尽管国家三令五申,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企业自身仍不愿意在治理环境上花钱。发展循环经济,可使这种情况则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为循环经济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手段,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变废物为宝,并在经济循环中又产生了新的附加值,而且由于下一级产业链输入的是上一级链条产出的废物,产品还具有低成本的优势。因此,在总体上它不同于单一的环境治理,而是把环境治理有机地融入企业的生产中得到了价值增值,能够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值的双重效果,企业发展与环境治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由相互对立变成相互促进。因此,煤炭企业应担负起社会责任,更新环保观念,从循环经济的角度看待环境保护,分析自身行业与产品的特点,按照经济规律推行环境治理。这样,环境保护才有经济上的可持续性。

第三、必须坚持选择发展相关多元化的产业。在企业的经营中,一元化与多元化的抉择是企业发展历程中永远解不开的死结。一般说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由于想突破单一主业经营规模的限制,总是会选择多元化经营战略,进入其它领域。人们经过分析后发现,凡是从本企业、本行业实际条件出发,选择相关多元化战略的企业,大都比实施盲目多元化,进入与自己不相干领域经营的企业经营更加平稳。循环经济的光明前景就在于,在拓宽非煤产业经营领域时,所选择从事的发电、水泥与制砖等都与煤矿主业有着内在联系。这样他们所经营的各种项目都连在一条有机的产业链条上,企业未来的发展有着坚实的基础,在“做大”的同时也实现“做强”的目标。

参考书目:

1.马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人民日报,2004年11月11日第六版

2.韩青民.《解读“新型工业化道路”》.大众日报,2003年4月13日第3版

3.中国致公党中央“循环经济”考察团.《积极推进循环经济模式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进程》.《中国发展》,2003年第2期

第五篇:大学生三下乡对当地农民影响的调查与思考

大学生三下乡对当地农民影响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有关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报道在各地层出不穷,而有关它对于当地农民带来的影响,对农民的意义以及活动未来发展的方向却很少提及,因而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评述。

一、大学生“三下乡”对当地农民影响的意义

1996年以来,为了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全国各大高校每年的“三下乡”活动都热火朝天,有声有色的开展着。在活动开展的同时,我们也逐渐发现了一个问题,组织单位、学生、媒体都过分注重了活动的本身和形式,而忽略了最重要的效果问题。为此,我们应及时的了解活动对当地农民的影响问题,并从中发现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法。

二、调查结果的统计(一)、文化:

1、对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了解情况(1).您是否听说过大学生三下乡活动?

选择听过的人有69%,没有听过的人只占31%。(2).您以何种方式接触过大学生三下乡活动?

48%的人是“亲自参与过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16%的人是因为“有亲戚朋友参加过”,18%的人是因为“曾经看过大学生三下乡活动”,19%的人是因为“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了解到的”。

2、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对当地农民的影响(1).大学生们的到来对你们生活的影响是? 没有人选择“打扰了正常的生活”,98%的人选择了“丰富了日常的生活内容”,2%的人选择了“没有影响”。

(2).大学生三下乡是否曾经为本地区捐赠过东西? 65%的人知道在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中在本村捐赠过东西,35%的人没有听说过。(3).你觉得这些捐赠的东西怎样? 15%的人认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83%的人认为“虽然数量不多,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3%的人认为“作用不大可有可无”,没有人选择“完全没有必要”。

(4).大学生的支教活动对当地学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95%的人选择了“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和“更加了解了外面的世界,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5% 的人选择了“学生们只是觉得一时新奇,并无长远影响”,没有人选择“根本没有效果”这一选项。

(5).您觉得大学生进行的政策宣传活动起到了什么作用? 3%的人认为“通过这个活动了解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国家方针政策”,67%的人认为通过三下乡活动让他们“对以前简单了解的国家政策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20%的认为“与以前了解的重复的太多,想了解的没有了解到”,10% 的人认为“没有必要”。

(6).你觉得大学生三下乡为当地带来的实际意义是怎样的? 2%的选择“没有意义”,3%的选择“纯属形式主义”,40%的选择“有意义,但效果、作用甚微”,55%的选择了“有意义,且效果很好”。(二)、科技:

1、大学生科技下乡活动在当地进行情况调查(1).以往大学生是否在我村进行过科技下乡活动? 经调查大学生在两地均进行过科技下乡活动,但了解具体情况的大部分是村干部,村

民只有少数知道。

(2).在我村大学生的科技下乡活动是以哪些形式进行的? 以往大学生的科技下乡并没有进行过“设立科技咨询站”这种形式,55%的人选择了“举办科技培训班”,65%的人选择了“对当地进行调研”,46%的人选择了“针对当地情况与当地领导进行探讨”。

(3).调研工作是以何种方式开展的? 85%的人知道大学生是以“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的,56%的人们知道是以“访谈形式进行的”,另有25%的人了解到大学生是“通过村干部直接得到数据的”。

(4).大学生调研的后期工作怎样?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通过村干部了解到大部分下乡小分队都是“把调研结果直接反馈给当地政府”,很少有把“调研报告或论文直接提供给当地政府参考的”,更有一些小分队的活动搞的是龙头蛇尾,走后就没有任何消息了,调查结果也是不了了之了。

2、大学生三下乡对当地产生的影响

(1).您觉得大学生的科技下乡对当地产生了什么影响? 70%的认为“促进了新农村的建设”,1 7%的人认为“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5%的人认为“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只有2%的人选择了“没有影响”。

(2).您认为大学生三下乡对当地的作用是? 没有人认为可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98%的人认为“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95%的人认为“给农民带去了新的思想”,23%的人认为“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的教育”,同样也没有人选择可以“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

(3).您觉得大学生三下乡为当地带来的实际效果是怎样的? 37% 的人认为“不仅有意义而且效果很好”,50%的人认为“有意义,但效果、作用甚微”,1O%的人认为“纯属形式主义”,只有少数的3%的人认为“没有意义”。

三、大学生“三下乡”为当地农民带来的几点影响

(1)丰富了农民的日常生活,满足了农民精神文化需要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我国农村家用于文化娱乐的消费支出不断增长,人均每年已超过7O元。这充分表明,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广大农民群众的求知欲,以及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但从实际情况上看,广大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文化发展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少数边远山区农民甚至很少能看到报纸、杂志。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们在“三下乡”活动中,把一台台精彩的文艺演出奉献给了农民,为农民朋友们带去了一部部好看且有意义的电影,送去了许多有价值的图书。在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中,83%的农民表示大学生捐赠的东西虽然数量不多,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文化下乡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B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丰富了农民的日常生活。对于推动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和活跃农民文化生活,都有一定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帮助农民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三农”问题得到高度重视,农村面貌不断变化。但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攻坚阶段。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民收入,离不开政策扶持,更离不开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和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全面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是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因素。据统计,全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 初中的占49%,J、学及小学以下的占38%,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7%。通过调查问卷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的支教活动激发了当地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了解了外面的世界,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学生是当地的希望和未来的栋梁,带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水平,从长远上看是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文化水平。在“三下乡”活动中,大学生把文化科技卫生资源持续不断的带到

了农村、带给了农民。对帮助农民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发展经济的能力和增收致富的本领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3)通过媒体报道,引起人们对落后地区的关注因为大学生“三下乡”活动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所以也就成为了各地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通过媒体的报道,使越来越多的人们间接的了解到了“三下乡”地区的状况。引起政府和人们对当地落后经济和教育的关注,对社会环境问题的关注和对农村发展出路的关注。

(4)促进当地新农村建设当前,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特别是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农村教育整体薄弱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一些地方还存在学生因贫困辍学的现象,校舍建设等教学设施不足。一些地方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农民看病、就医难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比较突出。在这种形式下,大学生进行的科技下乡,文化下乡,卫生下乡活动,对于改善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改善农民群众生活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四、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建议

1、活动开展前注重调查,坚决不做无用功。在“三下乡”活动开展前,加强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了解农村的发展状况,了解我国的现实国情,针对群众需求,树立群众观点,把农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农民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准备一些能切实有效的活动,增强“三下乡”活动的时效性。

2、坚持持久战术,多设社会实践基地。大学生“三下乡”应坚持持久战术,不应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只有固定一个地点,坚持打时间战和次数战才能突显出一定成果。我们在当地进行“三下乡”一次得不到成果,那我们就去两次,三次,去的次数多了也就会发现问题。只有发现了问题,我们才能针对问题,解决问题。而且这种做法不管是对于支教信息的反馈还是科研调查的落实情况都是很有利的。

3、注意宣传,打造品牌效应。大学生在“三下乡”活动期间多是利用横幅和标语的宣传形式进行活动,这样往往其宣传力度远远达不到我们的预期效果。因此增大宣传力度,发掘新的宣传方式是我们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必做工作。宣传力度的加大,活动对象的具体化可以拉进学生和农民之间的距离,使大学生“三下乡”活动更加深入人心,进而打造出学校“三下乡”的品牌。

4、建立有效的回访机制。对“三农”的帮扶是一件长期的工作,只有时时关注农村的发展,倾情投入到这项伟大工程中,才能不辜负农民对高素质学子的期望与重托。在学生返校之后,各大高校与“三下乡”所到地区的政府或相应单位保持联系,及时反馈“三下乡”活动的效果和问题,加强彼此的交流。

下载XX部分煤矿关闭和矿井停产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及思考[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XX部分煤矿关闭和矿井停产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及思考[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