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煤炭业转型需破有形资源依赖
煤炭业转型需破有形资源依赖
2013年09月02日来源:经济导报
“叶落而知天下秋。煤炭行业尚处深秋,真正的冬天还没有到来。煤价还将持续下滑,形势将日益严峻。煤企必须上下求索,寻找出路。”在8月31日于泰安开幕的2013中国(泰山)国际矿业装备与技术高峰论坛上,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卜昌森直言不讳。
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局长乔乃琛也在论坛上表示,宏观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使煤炭工业进入发展新阶段,山东煤炭工业自身矛盾更加突出。
“十年黄金(1396.20,-16.70,-1.18%)期,煤炭企业发展主要依靠单纯的产量增加和价格的提高,掩盖了结构性的矛盾,延缓了结构调整的步伐。因此,煤企要尽快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调整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努力实现企业发展规划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相统一。”他说。
下行尚未探底
“1978年山东产煤4200万吨,1991年增长到6000万吨,增幅将近50%。”乔乃琛如是阐述山东煤炭的黄金十年发展速度。他同时坦言,如今煤炭市场进入了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新阶段,山东煤炭工业自身矛盾更加突出。
乔乃琛介绍,这些矛盾主要体现在稳定生产与资源接续的矛盾上———全省煤炭保有储量占全国的2.2%,产量占全国的5%,“三
下”压煤占地质储量的44.9%,剩余可采储量仅能维持20年,村庄等压覆资源严重制约着煤炭生产接续。
另外,开采条件与安全生产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煤矿地质条件、安全隐患、安全生产难度越来越大。
“今年1至7月份进口1.8亿吨,同比增长14.1%,而总金额却下降4.6%。进口煤冲击,国外低价煤炭大量进入,中国煤炭市场‘被国际化’。”卜昌森说。
他对煤炭形势还将日益严峻的观点进一步分析表示,环保、节能减排力度加大,对煤炭行业的约束增强;各类可再生能源将逐步挤占化石能源空间;非常规油气资源成功开发将对化石能源产生颠覆式影响,甚至是致命影响。
卜昌森还表示,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同时世界经济也处于下行期,这些都导致煤炭行情还将持续下滑,煤炭企业的日子更加难过。
据了解,山东有11个产煤市、33个产煤县、199处生产矿井,1.7亿吨核定生产能力,50万的行业从业人员。
煤炭进入市场化的上世纪90年代,山东突出了煤与非煤并重,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实现了产业结构质的变化。1992年,省属煤炭企业非煤产值14亿元,2002年达123亿元,10年间增长了8倍。2012年非煤产值达到1800亿元,占总收入的60%,支撑起半壁江山。对非煤产业的这一进展,乔乃琛认为,煤与非煤并重仍然是今后的重点。当前,发展非煤与提高质量和效益仍存矛盾。非煤产业链
延伸不够,盈利水平不高,产值占总量的60%,利润仅占1.28%,部分项目处于严重亏损状态。
“转型不能玩虚的”
基于以上形势,煤炭企业转型升级迫切。
“成功的企业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转型升级才是走出困境的关键。如果抓不住当前的机遇,做不好今天的工作,明天将会更困难。”卜昌森说。
在卜昌森看来,煤炭行业十年黄金期,使得很多煤炭企业丢掉了过去的优良传统和好经验、好做法,产生了浮躁心态。“回头看一下,今天的困难主要是由于昨天的措施不到位造成的。如今,煤炭价格理性回归,要求企业必须回归理性。”
他表示,在十年黄金期里,不少煤企在项目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但由于缺乏系统的战略规划,在产业发展上“乱撒芝麻盐”,导致“小、散、乱、杂、多”,真正发展壮大的屈指可数。许多煤炭企业在高速增长掩盖下,犯了非理性发展错误,比如战略缺失、投资失误、管理滑坡等,其中,战略缺失的风险远远大于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
卜昌森认为,转型升级是企业无奈的选择,“转型必须实打实,不能玩虚的。”对于煤炭企业来说,转型尤其需要打破对于“有形资源”的依赖,要从更高层次上整合“无形资源”。要不断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
山东能源集团确定的转型发展目标是,从煤炭向能源转变,打破“一煤独大”格局,大力实施“绿煤战略”,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延伸煤、电、油、气产业链条,做“能源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
第二篇:十二五煤炭业如何转型低碳
“十二五”煤炭业如何转型低碳
对于一个富煤大国,中国“十二五”能源发展路径留给人们的猜想并不多:煤炭主体能源地位不变,需求总量继续增加。然而,面对“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国际承诺,作为中国能源主体的“煤老大”在“十二五”期间实现“低碳”转型,显得紧迫而急切。
刚刚结束的全国煤炭工作会议透露,煤企并购重组、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煤炭科技创新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煤炭工业节约化、低碳化的三大推手。煤炭企业主打“兼并整合牌”
全国煤炭工作会议提出,“十二五”期间是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实现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煤炭生产以大型煤炭企业、大型煤炭基地和大型现代化煤矿为主,基本形成稳定供应格局。
“到2015年,我国要形成10个亿吨级、10个5000万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指出。他强调,要用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意志来加快煤矿企业兼并重组。
张国宝说,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是保护和集约开发煤炭资源,转变煤炭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也是煤炭工业一项关系全局的紧迫性任务。
据《中国煤炭工业发展报告2009》披露,地方保护主义、不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并购主体企业所造成的负重难堪、评估标准不统一、政策跟进不及时、重组整合周期长、中介服务不到位等六大因素成为制约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拦路虎”。
尽管困难重重,“十一五”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依然取得重大进步,为“十二五”加快兼并重组摸索出了有益的经验。据国家能源局预计,2010年全国煤炭年产量超过亿吨的企业集团将超过6家,年产量5000万吨到亿吨的企业集团将超过9家。
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方君实说,煤炭生产是一项高耗能的工作。煤炭企业并购重组,是实现矿井大型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以便用尽可能少的能耗、物耗采出尽可能多的煤炭,实现煤炭工业的节约发展。
大型煤炭基地呼之欲出
煤炭的高效低碳化利用呼唤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的建设。
根据“十二五”煤炭工业规划,我国将稳步建设大型煤炭基地,使大型煤炭基地成为能源稳定供应的重要保障和调整煤炭产业结构的主要载体,晋北、晋东、陕北、黄拢、蒙东、神东、云贵、新疆、鲁西、两淮、冀中等14个大型煤炭基地将为国家经济命脉输送主要的能源。
张国宝介绍,神东、陕北、黄拢、宁东基地,将着力推进资源整合、合理布局,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千万吨级矿井群,加快运煤通道建设,保障全国煤炭稳定供应。晋北、晋中、晋东基地,要重点做好整合煤矿升级改造,发展煤层气产业,对优质炼焦煤和无烟煤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蒙东基地、内蒙古东部褐煤矿区重点实施煤电一体化,煤炭主要供应东北地区。
“十一五”以来,我国煤炭资源整合力度加大,煤炭产量逐渐向大基地、大煤矿、大企业集中,为进一步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奠定了良好基础。
据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09年,13个大型煤炭基地产量达到26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7%,预计2010年大型煤炭基地产量将要达到28亿吨左右。2010年全国煤炭年产量超过亿吨的企业集团将要超过6家,年产量5千万吨到亿吨的将超过9家。
“对于过去由多个主体、多个开发的矿区,国家能源局鼓励兼并整合,鼓励大型化、规模化、现代化。”神华集团总经理张玉卓说。“当煤炭资源整合遇到不同声音,国家能源局总是旗帜鲜明地支持整合,推动力度相当大。此外,对于国家规划的煤炭基地,能源局明确了原则上一个矿区一个开发主体的思想。”
煤炭科技奏响“黑白协奏曲”
黑色的煤炭也可以变成一颗颗如珍珠般亮白的晶莹颗粒――这正是今年神华煤制烯烃示范工程生产出的聚乙烯,该工程也奠定了我国在世界煤基烯烃工业化产业中的国际领先地位。
“十二五”煤炭工业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科技创新要取得新进展,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75%以上,千万吨级煤矿达到60处。
如何改变煤炭“傻大黑粗”的形象,实现煤炭工业安全发展、清洁发展、节约发展,煤炭科技创新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张国宝指出,“十一五”期间,尽管煤炭科技有所突破,但总体而言,目前煤炭基础理论研究还很薄弱,很多重大技术亟待突破;虽然煤炭科技水平总体上能适应建立新型煤炭工业体系的需要,但注入煤矿瓦斯、地压防治技术、无人采煤控制技术及工艺等尚不能满足生产建设需要。
同时,国产大型综采、综掘和选煤成套装备可靠性低,自动化、信息化建设总体滞后,矿井提升的控制技术受制于德国、法国等外国公司,适合小型煤矿开采的成套技术装备严重不足,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都成为制约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瓶颈。
“十二五”期间,加强煤炭科技薄弱领域的突破,打破制约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技术瓶颈,是我国煤炭工业实现清洁低碳化转型的重要推手。
第三篇:服务外包业转型需体现核心竞争力
2012年5月12日,深圳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提出将加大对服务外包产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并出台“一揽子”举措鼓励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对于重点领域的服务外包骨干企业,最高可获300万元人民币奖励,同时通过多种方式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融资便利,对使用外贸发展资金专项贷款以及获得相关担保的服务外包企业,可按规定给予贷款利息30%、实际支付贷款担保费50%的支持。
进入21世纪以来,作为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产物和新趋势,服务外包呈蓬勃发展之势。发达国家继通过直接投资向发展中国家大规模转移制造业生产能力之后,正逐步以服务外包的形式向具有成本、人才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转移服务环节,服务外包也因此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兴主流方式和跨国公司实现全球资源配置的重要商业模式。
从服务外包的规模增长速度看,尽管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全球服务外包的规模有所下降,但2010年服务外包产业已开始走出低谷,步入回升阶段。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IT服务支出的年均增速保持在3.5%左右,2011年全球服务支出约为8400亿美元。
另一方面,自2006年以来,我国出台了许多推动服务外包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在全国设立了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的服务外包产业从无到有,得到了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领域逐步拓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加强。国内服务外包企业发展迅速,在企业规模、人员、资质认证、业务结构等各方面均取得了很大提升,同时产业领域不断延伸,业务逐步成熟和完善。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2012-2015年中国服务外包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1年前三季度,我国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200.1亿美元,同比增长65.7%,其中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145.1亿美元,同比增长65.6%。
2008-2011年以来中国服务外包行业发展情况(单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服务外包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但从外部环境来看,随着信息技术普及以及各国服务业开放程度提高,服务外包进入门槛明显降低,我国承接服务外包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
目前,包括非洲、拉美、太平洋岛国等地区的一些经济欠发达国家也开始加入服务外包大军,在低端业务领域,接包竞争趋于白热化。前瞻产业研究院服务外包行业研究小组认为,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无疑是我国扩大服务外包规模的重要障碍之一。
与此同时,内在因素也不同程度地制约我国服务外包的发展。
目前我国服务外包仍位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是项目类型集中在软件开发及测试、数据录入等领域,而从设计到整体解决方案、研发等高端业务领域则很少或者说几乎没有涉及到。这与国内五福外包企业的专业技术能力不足密切相关,这也直接影响了我国服务外包行业发展空间和利润空间的提升。
在后危机时代,任何产业发展都要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服务外包产业也不例外。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服务外包企业的成本构成中,人力资源成本为最大支出,约占企业营运成本的60%,市场支出约占25%,而技术研发投入份额较小,仅占4%。未来随着产业的进一步升级发展,企业必须摆脱过去单纯依赖人力成本的发展模式,而专注于整体能力的提升,从而对技术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服务外包产业“金字塔”结构示意图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服务外包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虽然从产业升级及可持续发展等角度来看,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亟待向高端转移,但前瞻产业研究院服务外包行业研究小组认为,服务外包企业在制定企业发展及业务转型战略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自身的核心价值及产业定位,不能受利润等因素驱动而盲目的拓展高端业务,避免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企业可选择规模导向、技术导向式、专业化发展、专注特殊细分领域等不同的发展路径。
从服务渠道的构建来看,企业可通过如下途径启动本土市场:(1)帮助政府和国企买家,逐步建立CIO职位设置;(2)引进国际一流服务外包咨询机构,帮助国内服务买家学会如何外包业务、如何管理供应商、如何控制委托业务的质量;(3)帮助政府和国企建设类似硬件采购的流程、供应商筛选方法、服务评价标准、采购定价机制、制定质量标准、保障买家的知识产权和信息安全、保护买卖双方权益的操作流程。
海外市场部分,为了增加离岸服务外包利润,并与客户形成长期合作关系,越来越多的服务商设立了海外分支机构,希望贴近用户以便快速发掘和响应客户的需求。同时,一些具备健康现金流的企业可直接并购海外公司,领先的上市企业则更可以借助其资金平台的支持,把收购并购作为业务拓展的重要战略之一,这不仅能有效扩大公司的业务范围,实现规模效益,同时也扩充了客户资源,提升了海外交付能力和竞争能力。
服务外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市场占有率,而市场占有率的关键问题是持续的服务创新能力、行业解决方案的交付能力和雄厚的人力资源供应能力。
前瞻产业研究院服务外包行业研究小组认为,服务外包企业在实施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三步走”的流程:首先是彻底转变企业旧有的品牌观念;其次是解决品牌的定位问题,为此企业应当充分挖掘自身服务的核心价值,从而找到清晰而精准的品牌定位;最后才是考虑品牌传播的问题,并从各个利益相关体出发制定一个全方位的品牌营销策略。
本文作者:刘吉伟(前瞻网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请尊重版权:本文知识产权归前瞻网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第四篇:巅峰智业——探讨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产业发展
巅峰智业——探讨伊春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产业发展
2010年7月9日,巅峰智业一行3人应伊春市旅游局的邀请参加了伊春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产业发展研讨会。会议还邀请了国家旅游局、国家发改委等全国各大部委及科研院所的领导和专家,为伊春产业转型升级建言献策,其中的一些建设性的观点,对于公司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和基础支撑研究方面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伊春市,一个因林而生、因林而兴、因林而衰的典型林业资源城市,从很早就开始寻求转型发展之路,伊春市曾委托巅峰智业进行旅游业发展提升规划编制,从发展定位、空间结构、景区建设等多方面规划为伊市旅游业快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城市森林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范例”、“ 绿色伊春” “中国最佳避暑胜地”、“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世界十佳和谐城市”等一系列响亮的称号,见证了伊春转型之路的取得的成就。
在此次研讨会上,首先由伊春市市长王爱文介绍了伊春市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同时也阐述了伊春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表达了寻求伊春高效转型的迫切心情。
随后由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支大林对于《伊春市产业转型与经济发展报告》进行了详细的汇报和解读,提出了伊春转型过程中的产业发展战略。
接下来各位与会的领导和专家们针对报告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伊春经济产业转型要求,各抒已见,开展的卓有成效的讨论。
巅峰智业首席顾问专家有针对性的指出,伊春转型要以旅游业作为其主要的替代性产业之一,伊春的旅游业发展要走出红海,找到蓝海。要从资源上走出红海,明确伊春旅游业最大的资源优势是其生态环境;要从思路上走出红海,要结合当前的环境需求、体验需求、消夏需求、健康需求,突出伊春旅游的主要卖点是养生环境、医药理疗、清凉漂流、生态标记、地方民俗等;要从形象上走出红海,确立“中国林都,康养天堂”的旅游形象。蓝海战略为伊春市的产业转型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
来自全国各大部委及科研院所的领导和专家也分别就伊春的经济转型从产业选择、产业发展理念、产业发展体制、产业转型的动力机制、产业转型与城市发展互动、产业转型与人民生产生活的互动等方面表达了不同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建议,这些观点和建议在为伊春产业转型提供帮助的同时,也有助于集团在产业经济领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