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扑救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火灾的调研材料
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建筑业发展异常迅猛,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建筑等越来越多,建设规模越来越大,这给消防灭火救援工作带来了新课题。
一、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蔓延途径多,容易形成立体火灾。竖向管井、共享空间、玻璃幕墙缝隙等部位,易产生 “烟囱”效应,造成烟、火蔓延快速。外部风力作用会加剧火势蔓延
。热辐射和热对流的作用,会引起临近建筑物燃烧;人员疏散困难,灭火救援难度大。火灾中,浓烟、毒气及其他燃烧产物易造成人员呼吸困难,甚至窒息、中毒死亡;内部温度高、烟气浓、能见度低,灭火救援人员难以深入内部,实施有效的人员救助及灭火战斗行动;楼层高,消防移动作战装备器材难以发挥作用;被困人员易惊慌失措,可供疏散逃生的通道少,用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玻璃幕墙碎裂,极易造成地面人员伤亡和破坏地面消防车辆及供水器材,影响灭火进程。
二、地下工程火灾特点
起火点隐蔽。发生火灾时,烟雾很快充满地下空间,深入地下的侦察人员视线不清,加之通道曲折、狭窄、柜台多,起火点难以发现;烟雾浓,久聚不散。可燃物资多,供氧不足,燃烧不充分,发烟量大、烟雾浓。出入口少,空气流通受限,烟雾聚集不散;高温增压,易造成火势蔓延。地下压力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高温烟气在压力作用下,向四周迅速扩散,加热可燃物使其达到着火点,加快蔓延速度;疏散困难,易造成人员伤亡。发生火灾时,大量被困人员易惊慌、拥挤、过分集中在出入口处,易造成人员伤亡;浓烟、毒气等燃烧产物,易造成人员窒息、中毒;灭火救援难度大。浓烟、毒气弥漫,进攻人员视线、呼吸受到限制,深入地下内攻艰难;通道曲折狭窄,水枪射流受角度影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扑救时间长;火场通信联络困难,指挥员不能及时掌握情况。
三、扑救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火灾中应把握的关键性问题
在高层建筑和地下工程火灾扑救中,应立足于现有器材装备,加强第一出动,把疏散被困人员和防止火灾蔓延作为灭火重点,同时充分利用建筑物内固定消防设施,有效控制火势蔓延扩大,在实施灭火战斗行动中,注意做好火场供水和火场通讯,建立火场前沿指挥部,采取正确的灭火战术和灭火措施,夺取灭火战斗的胜利,在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应重点把握六个主要的问题。
正确选择进攻途径。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消防官兵选择的进攻途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整个火灾的扑救,因此说,进攻途径的选择,就直接影响着火灾扑救成败。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可能通过各种渠道向上下层及四周蔓延。要根据火场发展情况,采取相应的堵截措施。当燃烧范围限于某一房间时,可直接接近火点,消灭火灾;当燃烧范围在楼层某一防火区时,应在防火区两端部署力量,力争将火势限制在防火区的范围之内;当某一层发生火灾时,应在其分隔层(段)上下两端部署堵截力量,力争将火势限制在分隔(段)内;当多层同时燃烧,而上部尚未燃烧时,应自上而下地逐层部署力量堵截,如顶部已全面燃烧时,要在燃烧层下部署力量堵截,防止火势转入下层。着火层的堵截阵地应集中于楼梯口、电梯井、竖向管、窗口等开口部位;着火层上层的堵截阵地,除部署在楼梯口、电梯井、等处外,着重要注意防止着火层烟火沿外墙向上层窗口蔓延;着火层下层的堵截阵地,要设在与着火层相连的各开口部位;有竖向管井的部位,要注意落下的燃烧物引起低层可燃物燃烧;充分发挥内部固定消防设施的作用。担任进攻灭火或设防的水枪,首先要利用室内墙壁消火栓设置水枪阵地。开启室内的喷淋、水雾、排烟等设施;科学实施火场排烟。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烟气流动非常迅速,水平方向流速为0.3-0.8m/s,垂直方向可达2-4m/s,所以在火灾发生后,要阻止烟雾“中性面”下降,防止发生“轰燃”形成新的火点。最好的排烟办法就是在顶层排烟,但要注意的是,在排烟同时一定要组织一定数量的水枪设防。总之,火场的排烟工作做好了,也就为火场进攻灭火、救人和疏散物资等工作奠定了基础,火灾扑救基本成功了一半;组织火场供水。首先要利用水泵结合器向室内消防竖管供水,在供水的过程中一定要分清水泵结合器的分区,也就是高低区之分,当水泵结合器损坏的情况下,可利用底层消火栓向消防竖管供水,在使用室内消火栓供水时要利用分水器或自行研制的“逆止阀”,防止停止供水时,消防竖管内的水倒流,损坏车辆。当室内供水无法满足火场需要时,可利用消防车、高压水带沿楼层垂直铺设水带供水。供水时可根据供水高度,采取消防车“耦合”供水,在使用“耦合”供水时,要注意消防车水泵型号是否匹配。但利用铺设水带供水的方式,战斗展开较缓慢,投入的战斗人员较多,如果在登高车较多时,我们可以利用登高车替代部分楼层消防竖管,节省水带铺设的距离和防止水带爆裂;正确实施火场救人,在救人过程中,除了派救人小组深入内部营救被困人员外,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各种救生器
材营救人员。如:缓降器、软梯、举高消防车、救生袋等。在遇有被困人员多且人员比较分散,而专业救生器材不充足时,也可利用大绳与安全带、安全钩配合使用营救有肢体行为能力的人员;建立各种通信方式,保证现场通信畅通。现场通信在灭火救援现场十分重要,如果通信不畅,战术在合理,决策在英明,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尤其是在较大灭火救援现场,参展人员多,力量多,如果现场通信不按规则使用,必将影响整个作战行动。因此,在使用无线通信时,要正确进行组网,严格通信规则。
四、在扑救地下建筑火灾中要把握五个重点环节
快速侦查掌握内部情况。在扑救地下建筑火灾时,火情侦查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地下建筑从外观上很难看到内部火势发展变化情况,不像地上建筑可以通过外部观察,看到火势发展变化和人员被困等情况。所以说指挥员必须要派出多个侦查小组开展侦查,第一时间掌握内部情况,研究作战方案、部署作战任务;灵活运用各种通信手段,确保通信畅通。在扑救地下建筑火灾时,要建立多种地下与地上的通信方式,可利用设立中转电台接力通信,铺设临时电线有线通信等等,保证通信联络畅通;加强个人防护。地下建筑火灾,由于烟气聚集,室内温度高,压力大,因此进入室内作战人员要佩戴好空气呼吸器,并要穿戴好隔热服,作战小组之间搞好配合、互相掩护,同时要保护好空气呼吸器,因为现在配备的空气呼吸器使用温度是-30℃?60℃,而起火后的地下室内温度远远超过60℃;组织好火场排烟排热。要选好排烟口,利用各种排烟设施进行排烟,作战人员可利用喷雾水枪排烟降温,为灭火进攻和营救被困人员创造条件;组织好火场照明。地下建筑发生火灾后,室内能见度低,所以一定要搞好火场照明,每个参战人员都要佩戴强光照明器材。
五、提高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火灾扑救能力的主要手段
灭火救援工作,指战员固然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但是还有通过官兵具体的实际作战行动来体现灭火救援能力的高低。如何提高消防官兵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火灾扑救能力,我认为重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加强单位情况熟悉,制定灭火救援预案,适时开展灭火救援实战演练,充分做好灭火救援准备。执勤官兵必须要加强单位的“六熟悉”工作,掌握建筑的自然情况,尤其是内部固定消防设施情况,疏散楼梯、安全出口,每个消防竖管的方向,管网形式,地下建筑的防火分区等;加强单位人员的自防自救工作。组织单位人员定期开展自防自救演练,提高火灾初起扑救能力和人员逃生能力;加强消防监督。防火部门要加强对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保证室内消防设施完整好用,并要做好高层建筑周围消防通道的监督检查,因为多数高层建筑周围都有附属裙房,有的堆放物品堵塞了消防通道,有的防止车辆进入,设置了栏杆等,一旦发生火灾时,消防车辆难以靠近;开展针对性训练。辖区大、中队要针对每一个高层和地下建筑的结构特点,研究战斗操法,搞好人员分工,提高各作战小组之间的配合能力。尤其是针对地下建筑火灾,开展多个作战小组配合强攻灭火训练。并每年要组织一次高层、地下供水能力测试,确保供水设施好用和便于官兵掌握相关供水参数;加强特殊器材装备配备。如每盘50米以上的高压水带,可便于高层火灾扑救的水带铺设,节省时间和人员。氧气呼吸器或双气瓶空气呼吸器,大功率排烟设备等。总之高层建筑和地下工程火灾扑救难度较大,但我们应该立足各地实际,针对现有器材装备多开展单位情况熟悉和灭火实战演练,多研究一些有针对性的作战操法训练,才能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不然的话,就算有最先进的装备,官兵操作不熟练也发挥不出器材装备的最大效能,实现不了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今年我们总队开展的“学装备、练精兵、为实战”活动,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最有效途径。
第二篇:第一章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
第一章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
一、常见影响消防员行动安全的潜在危险性有哪些? 答:1可燃气体积聚发生“轰燃”伤害
2玻璃幕墙爆裂后形成“玻璃雨”伤害 3举高消防车操作不当致人伤害
4垂直铺设水带固挂不牢或施放脱手坠落造成伤害
5高压供水接口脱节飞脱造成伤害
二、防止“轰燃”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1打开密闭房间门窗前,水枪手应拉下面罩,做好射水准备。
2开门时,水枪手应位于门窗一侧,并缓慢开启一条门缝。当发现室 内温度高、烟雾浓时,应在使用直流水向室内顶棚射水,冲散积聚于顶棚内燃烧生成的气体,大量的水蒸气析出后,方可逐步扩大开门面积,深入内攻;
3外部破拆应位于窗口的一侧,先破高于头部上方的玻璃,当发现温 度高、烟雾浓,应使用直流水向室内顶棚射水,冲散积聚于顶棚的燃烧生成气体,待大量水蒸气析出后方可逐步扩大破窗面积;
4当开门或破窗发现温度不高、烟雾不浓,应视情逐步扩大开门和破 窗面积深入内部侦察。
三、破拆玻璃幕墙的安全措施是什么?
答:1非必要情况一般不得轻易破拆玻璃幕墙实施进攻和排烟;
2根据高度和风力,要评估破拆玻璃的散落范围,确定警戒区域,设臵安全观察员;
3实施破拆的消防员要做好高空作业的安全保护,带好防护手套;
4要用绳索系住破拆工具,防止破拆工具脱手坠落;
5检查破拆工具的牢固性,防止锤柄分离坠落;
6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必须由外向内进行破拆;
7破拆玻璃幕墙应选择上方两角部位。
四、防止“玻璃雨”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1消防车辆停靠应位于燃烧部位正下方的上风方向,并同警戒区域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2消火栓位于燃烧部位的正下方必须使用时,应用水带代替吸水管供水,并用竹片板等进行覆盖保护;
3严禁消防人员进入划定的警戒区域。
五、举高消防车安全作业有哪些要求?
答:1要了解路基和举高车支腿伸展点的承载能力,尽量避开化粪池、窨
井盖处等;
2停靠位臵应满足梯臂伸展的净空要求,特别要防止触及高压电线; 3利用举高车工作斗作业必须在额定负载内进行;
4利用直臂云梯靠墙疏散人员时,每人间隔5m为宜,并做好相的 保护; 5梯臂没有靠墙时,只能使用固定水枪,不得使用移动水枪射水;
6不得使用举高车悬空吊升水带出水或直接吊升重型器材; 7风力较大时应使用固定绳对梯臂进行保护。
六、直接供水水带铺设的安全要求有哪些?
答 1一次性登高施放水带时,地面人员必须在水带接头(牵引绳)落地后方可接应;
2严禁消防员站在打圈的水带中间,防止缠腿;
3选择牢靠的固定点用绳索对上层分水器进行加固;
4水枪手出水时不得将水枪背带系于颈部,以防分水固定绳断裂移位时发生危险;
5水带垂直部位应选择合适点予以加固;
6垂直铺设水带90度转弯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止磨损和坠落的保护措施。7高层供水应注意哪些?
答:1驾驶员供水时应缓缓升压,防止供水线路受力过大发生意外,并造 成车辆机械性损伤;
2消防员不得位于水泵出水口处、二道分水器出水口处、地面水带接 口处和垂直部位水带的底部;
3停水泄压时,应先开启二道分水器泄水,再开启泵浦出水口; 4二道分水器泄水后,前方车辆先停,直至停靠消火栓的车辆; 5对地面二道分水器要尽可能地进行固定,以防泄压时跳动和移位。【案例1】2000年8月27日,俄罗斯奥斯坦诺电视塔发生火灾,扑救过程中,3名消防员乘坐的电梯因电梯缆绳被大火烧断,3人被困其中,最终死亡。
【案例2】2003年11月3日凌晨,湖南衡阳衡州大厦发生火灾,衡阳市消防支队先后调集4个消防中队、4个专职消防队,共16辆消防车、150余名指战员到场扑救。扑救过程中,因大楼突然坍塌,造成20名消防指战员牺牲。
【案例3】2008年1月2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德汇国际广场批发市场发生火灾,新疆消防总队、乌鲁木齐消防支队先后调集84辆消防车、435名官兵投入战斗。战斗中,乌鲁木齐市消防支队特勤大队一中队副中队长朱晓雷、排长张宇、士官高峰深入楼内进行搜救时,壮烈牺牲。
第二章砖木结构建筑火灾扑救
1、砖的耐火强度是多少?
答:烧结后的粘土砖(泥土)能承受
800--900℃高温,硅酸盐砖(混合料)在300—400℃就开始分解开裂。
2、常见影响消防员行动安全的潜在危险性有哪些? 答:1在坡屋面上行动时有滑落的危险;
(2)上部人员过分集中屋面,会造成局部的倒塌; 3)木条抹石灰的闷顶有随时坍塌的危险;(4)楼板、楼梯有踏空和塌落的危险;(5)楼板因积水过多,存在塌落危险。
(6)当古建筑穿顶和椽梁烧损时,外墙檐口有倒塌伤及外攻人员的危险;(7)架梯登高时,梯首支撑点失去强度造成人梯一起伏倒的危险;(8)燃烧中的建筑局部倒塌时,墙体有随时倒塌的危险;(9)横梁等屋面结构烧损,造成坠落砸伤的危险
10)户外电线或进户线易烧损,存在漏泄电流,造成触电伤害的危险;(11)大口径水枪(炮)和举高车向局部穿顶部位射水时,易造成内攻 人员伤害。
3、防止触电伤人的措施有哪些?
答:(1)火场存在漏电迹象时,应使用测电棒进行检测确认;
(2)不断电影响扑救安全时,应迅速切断电源;
(3)户外线烧损裸露,外部架梯等登高作业时应防止触电;
(4)进户线烧损裸露,漏泄电流会向建筑物传递,应防止触电;
(5)户外电线断落,要防止接触和产生跨步电压的危险;
(6)水枪手射水有漏泄电流感觉时,应果断改用雾状水或间接射流灭火。
4、坡屋面行动的安全要求有哪些?
答:(1)坡屋面行进时应手脚并用,下行时应采用坐姿式;
(2)尽可能靠近屋脊或扶女儿墙行进;
(3)冰雪气候行进时应使用安全绳保护;
(4)在人字屋顶射水时,水枪手要骑跨在屋脊上;
(5)坡屋面射水时,应采取揭开瓦片、插腰斧等方法建立足点;
(6)在坡屋面铺设水带应跨过屋脊,水带垂直部位要作固定,供水时应缓慢进行;
(7)坡屋面上的破拆物与器材要防止滑落伤人。
5、内攻的安全行动要求有哪些?
答:(1)室内视线不清时,须靠墙行走,前虚后实、探步前进;(2)进入结构烧损的室内,水枪射流应先上下左右扫射,以消除不稳定物后再逐步深入;
(3)进入楼梯、楼板已经烧损的室内,要强照明、重探步,防止坠落危
险;
(4)从窗口进入火灾室内要手抓窗框,双脚缓慢着地,待立足稳妥后方可逐步深入;
(5)高温浓烟时,不得盲目进入闷顶;
(6)进入温度不高的闷顶内部时要强照明,并沿龙骨行进;
(7)向闷顶射水,要防止射水过量造成坍塌;
(8)内外结合进攻时,要防止水枪对射伤人;
(9)楼板已经烧损的室内,人员不得过分集中防止坍塌危险。
6、架梯救人行动时的安全要求有哪些?
答:(1)梯脚、梯首、撑脚的架设要稳固,内梯马夹要落档;
(2)下梯过程中要逐档稳步下降;
(3)利用梯子背负救人必须使用救人背带;
(4)要安排地面消防员做好保护接应;
(5)下梯前要用绳索对消防员自身和被救者做好保护;(6)梯子联用救人时,必须做好固挂措施;
(7)当火势威胁架梯或救人时要设置水枪掩护;
(8)架梯位置的选择要防止坠落物。
【案例1】 1996年11月27日零时许,上海市黄浦区一幢4层的老式砖木
结构住宅因一名精神病患者放火,引发火灾,造成房屋倒塌,导致36名居民死
亡。在灭火过程中,1名消防员被坍塌的木楼板压伤。
【案例2】1998年8月10日,上海市南汇祝桥镇东港花苑一幢3层老式砖木结构居民住宅因电气线路原因发生火灾。在灭火过程中,1名消防员因触电而牺牲。
【案例3】2005年7月18日,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东路3号一幢2层的老式砖木结构住宅火灾,因高温浓烟,导致2名居民死亡。在灭火过程中,1名消防员因木楼板塌陷,不慎从2楼跌落受伤,1名消防员被坍塌的木楼板压伤。
【案例4】2007年12月29日,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2383弄92号老式砖木结构住宅发生火灾。现场为老式棚户区,通道十分狭窄,战斗员在架设十五米金属梯时,梯子与架空的电线发生短路碰撞,一名战斗员轻微电击。
第三篇: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组织指挥要点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组织指挥要点
一、处置原则
(一)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应坚持“以固为主、固移结合”的战术原则,第一时间利用建筑消防设施,开展火情侦察、疏散救人、堵截控火、排烟散热等作战行动。
(二)火灾扑救中应始终贯彻“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起火层—起火层上一层—起火层上二层—顶层—起火层以上其他楼层—起火层下一层”的搜救顺序,全力搜救遇险人员。
(三)根据火势发展变化,及时采取“强攻近战、上下合击、内外结合、逐层消灭”的技战术措施,以班组为基本战斗单元,快速控制和消灭火灾。
(四)在灭火救援中应坚持攻防并举、安全为先,科学合理设置阵地,严格安全防护措施,落实火场安全制度,及时组织力量轮换,提高作战行动效能。
二、接警调度
(五)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火警等级宜判定为三级,支队全勤指挥部和战勤保障力量遂行出动,并同步调集邻近微型消防站力量。
火警等级提升在作战力量到场前由指挥中心决定,作战力量到场后由现场指挥员决定。(六)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基本战斗编成宜为4辆水罐消防车、1辆举高消防车、1辆抢险救援消防车。
判定为三、四、五级火警宜分别调派不少于2个、4个、8个基本战斗编成,并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集高层供水消防车、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照明消防车、供气消防车、通信指挥车、消防无人机等车辆装备。三、组织指挥
(七)辖区中队指挥员在出动途中,应及时向指挥中心、起火单位消防控制室和微型消防站,了解、核实现场人员被困情况,查询建筑有关信息,预判灾情规模,进行初战力量部署,明确车辆停靠位置,提示行动注意事项。
(八)辖区中队及增援力量到场后,宜在着火建筑首层大厅、消防控制室、进攻起点层、建筑外部等部位、区域布设力量,明确专人负责,并迅速建立包括微型消防站、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在内的指挥作战体系。
(九)全勤指挥部到场后,应迅速接管指挥权,明确指挥位置,划分战斗区段,标绘现场作战力量部署图,实施统一指挥。
在进攻起点层或首层大厅设置前沿指挥点,负责指挥协调各楼层内攻作战行动;在建筑外部设置总指挥部,负责指挥各前沿指挥点的作战行动、协调力量集结、火场供水、安全警戒、战勤保障和外攻作战行动。每个楼层、每个区段均应明确专人指挥,并提前确定紧急撤离信号和路线,备有紧急救助小组。(十)根据现场情况,视情架设中继台、利用通信指挥车或消防电话等方式进行通信联络,确保通讯畅通。
四、设施应用
(十一)现场指挥员充分利用消防控制室进行火情侦察,通过“两屏、三器、两柜”,掌握火势发展变化和建筑消防设施动作情况,实施灾情研判和决策指挥,详见下表:
类别
途径
要素
两屏
视频监控屏
1.观察烟气流动,人员疏散情况
2.观察防火门启闭状态
3.观察喷淋系统动作情况
图形显示屏(消防设施)
判断起火部位和火势蔓延趋势
三器
火灾报警控制器
1.核实起火部位和火势蔓延情况
2.观察消防设施动作时间
消防联动控制器
1.观察消防设施动作状态
2.视情手动启动消防设施
消防应急广播控制器
1.观察应急广播动作情况
2.视情通过广播引导人员疏散
两柜
消防电源控制柜
1.观察消防电源所处状态
2.视情手动切换备用电源
消防水箱液位显示柜
1.观察消防水箱液位
2.估算室内消火栓系统用水时间
(十二)优先使用消防电梯,实施登高作业、救助人员和运送器材,明确专人进行管控,并采取防水导流措施,避免积水流入电梯井。
如联动控制器处于手动状态,可通过控制开关迫降并使用消防电梯。使用电梯时,严禁直达、穿越着火层,并应避免冲撞、倚靠电梯门,防止发生变形。(十三)优先启动楼梯间、前室等部位的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保障疏散搜救、内攻灭火等作战行动。
在确保排烟路径安全的前提下,利用机械排烟设施实施排烟、控烟时,可手动或远程启动打开排烟阀,启动排烟风机。严禁人员位于排烟路径的下风口处,防止烟热对流伤害。(十四)优先利用室内消火栓系统出水灭火,并根据给水形式、管网直径、消防泵流量等情况,合理确定出枪数量,保证射流持续有效。
当室内消火栓系统与喷淋系统共用供水管路时,可根据现场情况,视情关闭局部楼层喷淋信号阀,保障灭火用水。(十五)通过水泵接合器加压供水时,应区分功能和供给范围,保证阀门处于开启状态,其中高区补水压力不应大于2.5MPa,低区补水压力不应大于1.6MPa。
五、疏散救人
(十六)将人员信息核实贯穿于灭火救援全过程,充分利用消防应急广播系统、消防电梯、避难层、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室外疏散楼梯、专用救援窗口、举高消防车等途径和手段,加强对起火层和充烟、隐蔽区域的人员疏散与搜救,做到全覆盖、无遗漏。
(十七)视情分开设置人员疏散内攻灭火路线,避免形成对冲。
本着“能下尽下”的原则,一次性将被困人员疏散救助至安全区域;对一时无法转移至安全区域的人员,可以视情转移至上风窗口、平台或避难层伺机救助。(十八)对已确认收索完毕的房间和楼层,应在醒目位置进行统一标识,避免重复搜救。
灾火后应组织人员对火场进行彻底清理,防止遗留盲点。六、灭火攻防
(十九)在着火楼层下两层作为进攻起点层,并在进攻起点层下一层设立力量集结点,做到人装同上、一次到位。
预先选择与着火层结构布局相似的下部楼层,组织官兵进行熟悉,做好内攻灭火准备。(二十)依托防火、防烟分区设置水枪阵地,合理组织实施梯次进攻。
进入室内灭火前,应对房门采取限位措施,保持低姿、缓慢开启、控制射流,防止突发险情伤害。同一层面选择2个楼梯同时进攻时,做到相向进攻、攻防同步、上下设防。(二十一)查明建筑外墙结构及材料,判断火势有无向上蔓延的趋势。
如攻防高度可控时,可采取举高消防车射水、移动水炮等方法阻截火势;如超出车辆装备可控高度时,可组织力量从上至下分层布控、阻断火势;如火势接近建筑顶部时,可利用屋顶消火栓出水灭火。(二十二)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一般不宜破拆外部玻璃幕墙进行排烟。
如需破拆时,应根据现场火势、风力、风向等情况,合理选择破拆位置与时机,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防止烟火蔓延扩大七、车辆作业
(二十三)初战力量到场后,应合理选择车辆停靠位置,主战车辆应部署在灭火救援行动展开的主要方面,原则上靠水带铺设一侧停靠,并为后续力量和举高消防车预留通道、位置。
全勤指挥部到场后,应根据交通道路状况和现场作业需求,明确人员、装备、车辆集结区,防止发生拥堵。消防车辆应与着火建筑保持一定安全距离。(二十四)举高消防车停靠应考虑作业场地承重、架空管线等情况,使传感器处于自动报警状态。
作战任务未明确时,严禁盲目展开,严禁在梯臂上附加铺设水带实施供水。(二十五)举高消防车优先布置在有被困人员待救的作业面。
实施外部进攻时,应从上风或侧上风方向靠近救援位置,工作斗不得正对封闭外窗,不得盲目向建筑内部射水。八、高层供液
(二十六)室内消火栓系统无法使用时,应迅速建立移动供液线路,优先选用压缩空气泡沫等灭火剂,减少水渍损失。
(二十七)施救高度低于100米时,宜优先采取沿楼梯蜿蜒铺设水带,蜿蜒铺设水带长度=垂直高度×2.2;
超过100米时,宜优先采取沿楼梯缝隙垂直铺设水带,水带固结必须安全、可靠。(二十八)建立移动供液线路受阻时,可充分利用举高消防车半固定管路实施供水,投送人员和装备,提高灭火救援行动效能。
(二十九)建立移动供液线路时,应在地面设置用于停水、泄压的分水器(宜为螺旋开关式三分水)。
泄压时,首先开启地面分水器泄压,同时缓慢降低车泵出水压力,待垂直供水线路余水排尽后方可停泵。九、安全警示
(三十)内攻搜救、灭火必须以班组形式展开,严格个人安全防护措施,预先明确进攻路线和作业时间,可采取设置安全导向绳、救生照明线等方法,防止发生方向迷失。
(三十一)进入起火、充烟区域前,应有效依托防火分隔设施,采取必要的出水掩护措施,防止轰燃、回燃、热对流等伤害。
并及时组织人员轮换休整,防止战斗减员。(三十二)严禁人员位于车泵出水口、分水器接口、垂直铺设水带下方等部位,防止水带脱口、爆裂伤人。
严禁在安全警戒区域内随意走动,防止玻璃雨等高空坠物伤人。九、安全警示
(三十)内攻搜救、灭火必须以班组形式展开,严格个人安全防护措施,预先明确进攻路线和作业时间,可采取设置安全导向绳、救生照明线等方法,防止发生方向迷失。
(三十一)进入起火、充烟区域前,应有效依托防火分隔设施,采取必要的出水掩护措施,防止轰燃、回燃、热对流等伤害。
并及时组织人员轮换休整,防止战斗减员。(三十二)严禁人员位于车泵出水口、分水器接口、垂直铺设水带下方等部位,防止水带脱口、爆裂伤人。
严禁在安全警戒区域内随意走动,防止玻璃雨等高空坠物伤人。第四篇:在建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问题的调研对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高层建筑数量日益增多,在建高层建筑亦随处可见,以**市为例,截止2009年3月,已有高层建筑1755幢,其中在建高层建筑294幢。
在建高层建筑工地大多位于城市中心,一旦发生火灾势必造成较大影响,由于诸多原因,在建高层建筑火灾时有发生。2006年11月10日11时14分,**省**市人民中路在建**大厦(26层,地上24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98米,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发生火灾,**市消防支队共调集五个中队、28辆消防车、165名官兵赶往灭火,经过1小时紧张扑救,终将大火扑灭。起火部位位于建筑物东南角约13至16层处,火灾主要烧毁建筑外部脚手架上的防护网及竹制踏板及玻璃幕墙固定架。2009年2月9日晚 20时27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的中央电视台新址在建的附属文化中心大楼工地(共30层,高159米,建筑面积103648平方米)发生火灾,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有一名消防员因吸入大量有毒气体经抢救无效牺牲。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在建高层建筑火灾发表一点浅见。
一、在建高层建筑建筑特点及周围环境
(一)建筑物周围有防护网,外部可燃物多,施工的脚手架和安全防护网大多用可燃材料做成,绝大多数外墙节能保温夹层易起火燃烧。
(二)建筑内部情况复杂,行动不便。由于施工需要,施工现场存放大量施工材料,存放物杂乱无章,影响行动。
(三)建筑工地临时建筑较多,如仓库、食堂、工棚等,这些建筑大部分采用竹子、木材、油毡、泡沫板等可燃材料搭建。
(四)周围地形复杂,建筑材料堆垛多,没有良好的环形车道。
(五)消防设施缺乏。建筑物本身的消防设施未建成,施工场地大多采用临时水源,水压严重不足,且未设置消防水池。建筑工地消防器材普遍配备不足,存放位置不明显,部分灭火器材失效。
二、在建高层建筑火灾原因
(一)生活用火不慎
首先是高层建筑工地施工用电、用气、用火量大,而内部设施一般达不到防火要求,临时布线过多、过乱。特别是冬季,有些施工人员甚至烧木材取暖。其次是施工现场木料、模板、防护网、装修贴面材料、油漆等易燃、可燃物品较多,而一些小型工地为了方便,往往就地烧火做饭,容易引发火灾。
(二)违反安全生产制度
许多工地电焊、电工等特种工操作人员缺乏专业培训,有的是无证上岗,施工时操作不规范,甚至是违规操作。在电焊、气焊作业时,会飞迸出大量火星和熔珠,焊接部位、切割部位温度较高,如果没有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遇可燃物易产生阴燃,很容易酿成火灾。
(三)电气设备设计不当
施工现场用电量大,但由于建筑工地用电是临时性的,导致安装极不规范,电线私拉乱接现象严重。由于电线移动频繁,致使绝缘层破损,易引起短路而引发火灾,更为严重的是许多配电箱安装随意,有的甚至用普通木箱,存在火灾隐患。
(四)缺乏初期火灾报警设备
在建工地的火灾探测系统尚未建立或不完善,使初期火情不易被察觉。同时,由于正在施工,楼梯间、电梯井等未封堵,成为火势蔓延的途径;多数工地外设的脚手架、防护网易形成立体燃烧。
(五)消防意识不强
单位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能力较弱,消防安全意识不强,国家消防安全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未得到很好执行。
三、在建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
在建高层建筑的建筑特点既有一般高层建筑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
1、烟、火蔓延途径多,容易形成立体火灾。在建高层一旦发生火灾,大部分呈敞开式燃烧,建筑物本身的消防设施未建成,无防火、防烟分隔,火灾极易蔓延。据测定,在火灾时,一座高度为100米的高层建筑,在无阻挡的情况下,烟气顺竖向管井扩散至顶层只需要30秒,瞬间整幢建筑即可形成“立体火场”。
2、内部情况复杂,灭火和疏散困难。在建高层楼梯无扶手,楼面孔洞多,电梯井道口无护栏,楼面穿管预排的凸出物多,物品堆放杂乱无章,易造成坠落、跌倒伤害。且建筑物本身大多无防火、防烟分隔,整幢大楼充满烟雾,进攻人员从进入内部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往往到达起火楼层时,气瓶工作时间已所剩无几,灭火救援的时间受到限制。
3、外围脚手架和防护物易垮塌。脚手架和防护物多为可燃物,一旦发生火灾,在一定时间内,会失去承重能力易造成垮塌。在风力的作用下,起火的脚手架碎片四处飞散,对灭火人员造成威胁,严重影响灭火救援行动。
4、扑救难度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建高层建筑施工现场通道狭窄,由于受到场地的制约,房屋、棚屋之间,建筑材料跺与垛之间缺乏必要的防火间距,甚至有些
第五篇: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的技术战术应用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的技术战术应用
摘要:众所周知,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是比较大的。由于楼层较高,一旦发生火灾,住在高层的居民往往来不及安全疏散,容易导致居民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特别是在当前城市建筑楼层越来越高的当下,重视消防问题,探讨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的技术战术应用问题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关键词:高层建筑 火灾 技术应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大城市的医疗、教育、交通等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大城市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机遇、更宽阔的平台,吸引着大量的人群涌入。但是城市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为了满足越来越多居民的居住需求,高层建筑应运而生,相对于低层建筑来说,高层建筑的火灾发生率、火灾扑灭难度更大。这就需要消防人员因地制宜,积极探讨和学习新的消防知识,将科学的灭火技术和战术应用到实践当中去。本文结合当前高层建筑的消防现状、火灾扑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对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的技术和战术应用进行调研。
一、高层建筑消防基本情况及现状
2017年6月在杭州发生了举世震惊的千万豪宅纵火事件,虽然消防官兵尽力扑救,但事件还是造成一位成年女性和三个孩子死亡的惨剧。这次事件再次引起人民群众对高层建筑消防的关注。笔者查阅了公安部消防局通报的中国高层建筑火灾的数据。数据显示,全国拥有8层以上、超过24米的高层建筑34.7万幢,百米以上超高层6000多幢,数量均居世界第一。最近十年之间发生的高层火灾数量达到了惊人的3万余起,死亡将近500人,直接经济损失约16亿元人民币。仅仅2016年一年就有1269人在住宅火灾中死亡,占火灾致死总数的80.21%。并且高层建筑火灾致死率也在逐年上升。在全国23.5万栋的住宅中已经设置自动消防设施的仅有53.8%,高层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完好率小于50%。
二、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及火灾扑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难度大
高层建筑特有的烟囱效应使得高层建筑一旦失火,火势蔓延非常快。很多在低层建筑中发生的不容易蔓延造成火势扩大的小型火灾,一旦发生在高层建筑中火势将会很快失去控制。这是由于高层建筑内的竖井、电梯、楼梯、竖向管道在火灾发生时具有烟囱效应,不利于消防人员及时扑灭火灾。高层建筑内部人员众多、建筑结构复杂,火灾发生时往往产生大量的具有刺激性的浓烟,可见度降低,容易造成人群恐慌。建筑物的高度很高,在火灾发生时,消防人员进入到高层将会耗费大量的体力,导致消防人员战斗力急剧下降,影响扑救效果。
2.2供水问题
扑灭高层火灾需要大量的供水,据国外研究,扑灭高层建筑火灾每秒出水量应当在一百到几百升之间。但是,我国高层建筑消火栓箱供水量仅有几十升。在高层建筑灭火实践过程中,消防人员常常因为消防水带承压强度不足、消防车供水高度不足而丧失灭火良机。
2.3消防人员灭火环境问题
高层建筑多建在城市的繁华地带,相邻建筑比较多、消防车通道往往被私家车侵占,火灾发生时正是建筑物人员大量下楼的时间,通往火灾发生地点的交通要道、楼梯等被人群侵占,不利于消防人员及时到达现场开展灭火作业。
三、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的技术应用
3.1消防车停车位的选择
我国当前消防控制中心大多位于高层建筑的侧面或者后面,消防车到达现场之后,第一辆车首先就要找到消防控制中心,停靠到既接近消防水泵接合器又便于快速进入消防电梯,开展消防作业的一侧。这样做有利于观察火情,根据火势特点科学研判灭火方式。
3.2科学研判火情
仔细观察高层建筑失火位置、火势大小、询问高层建筑内部构造和使用情况、掌握建筑内被困人员的分布位置、了解建筑内部主要的消防设施位置是消防指挥人员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灭火指挥人员应当严格遵照:调阅灭火预案、外部侦察、询问知情人员、消控中心询情、内部侦察五道程序来及时查明情况,制定灭火路线。
3.3灭火途径的确定
经过大量的实战经验和调查研究,笔者认为消防电梯是消防人员进入高层建筑内部灭火的最佳路径。如果失火的楼层不高,比如在20层以下,消防人员可以从室外、室内楼梯上去。但是徒步登楼容易损耗消防人员的体力。所以,消防指挥人员应当综合考虑火灾危险性的大小和特点,建筑物的内部构造、消防电梯的使用情况等因素,选择最快速、最有效、最安全的进攻途径。
3.4灭火装备的携带
在高层建筑实际灭火操作过程中,进攻起点层一般设置在起火楼层的下面一两层,这是出于对消防人员自身安全的考虑。当建筑物内部的火势不大时,在消防人员经过研判确定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进入建筑着火层进行灭火。进攻起点层不仅是消防灭火指挥的前沿阵地,也是建筑灭火装备的集散地。消防人员应当根据火势的大小和着火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来携带足量的灭火装备。再次,需要注意的是,消防指挥人员应当特别注意正确判断着火物质的性质和特点,例如天津火灾爆炸事故中,消防人员判断有一些物质是碳化钙也就是电石,这种物质遇水会产生乙炔,因此就不能用水来扑救,所以他们就准备了大概几十吨的沙子还有干粉进行扑救。
3.5高层建筑灭火应以人为本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火灾,救人是第一要务。消防人员进入高层建筑物内疏散救人的次序是:着火层——着火层的上一层——着火层的再上层——着火层下层——其它楼层。疏散方式有:广播指挥疏散、消防人员保护引导疏散、进入烟火区域主动搜寻、缓冲器、救生梯等等多种方法。消防人员在烟火区搜寻的时候应当做好标记,避免同一地点重复搜寻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
3.6灭火和排烟
消防人员和设备进入灭火现场,应当第一时间出枪灭火。充分利用现场固定设施为灭火服务。消防车迅速占据周边一切能够为灭火提供服务的水源和消火栓。消防车、曲臂车应当做好垂直铺设水带直接灭火的准备。
在高层建筑灭火过程中,科学排烟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消防人员利用固定设施排烟的时候应当关闭各层楼梯间的疏散门。利用移动式排烟装备的时候,应当将喷雾水枪和正压式排烟机结合起来工作。
四、高层建筑火灾中灭火战术的应用
4.1起火层对灭火战术的影响
起火层的层高和起火位置是判断使用何种灭火战术的主要依据。按照建筑起火燃烧层层高可以分为:建筑上、中、下部起火。按照起火的位置分为:建筑裙房、外墙以及在建高层起火。高层建筑起火,消防人员应当快速进入起火层的下一层和起火层的上一层(如果条件允许的话),采用下部堵截,上下协作的方法进行灭火。
当高层建筑中部发生火灾时,应当采取内外夹攻,上下合计的灭火战术来达到灭火的目的。在建筑内部,消防指挥人员根据起火部位和起火部位上下层进行合理的兵力部署。在建筑外部使用消防车和高压水枪压制火势。4.2消防指挥
消防指挥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火灾扑灭的效果好坏,指挥员到达现场后应当通过外围观察、内部详查等方法快速掌握火灾情况,合理安排消防部署,及时同指挥中心沟通。在后方,指挥员应当有序的安排消防供水和人员转移工作,接应增员消防队伍。总结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消防队伍应当在平时做好实战演习和理论学习、增加火灾训练次数,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才能应对日益严峻的消防挑战。另外及时淘汰落后消防设备,积极引进先进消防器材,充实消防队伍,加强消防宣传,敦促高层建筑开发商提高消防设施设计水平和消防器材质量也是火灾扑救技术、战术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参考文献
[1]邢志祥,高文丽,诸德志,唐永.高层建筑火灾救援力量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技术,2012,(08).[2]郭伟.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对策探讨[N].武警学院学报,2012,(28).[3]孟奕涛.当前扑救高层建筑火灾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措施[J].民营科技,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