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检验标准
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检验标准
第19部分:水稻插秧机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乘坐式、步行式机动水稻插秧机的整机、传动箱、栽植臂、安全离合器等有关作业安全的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机动水稻插秧机的安全技术检验。
2整机
2.1标牌、编号、标记齐全,字迹清晰。
2.2各运动件应转动灵活,无碰擦、卡滞现象。
2.3静结合面部渗油,动结合面不滴油。
2.4各组栽植臂动作一致,曲柄不在链轮轴上窜动。
2.5分离针与秧门侧隙大于1.1mm,两侧一致;秧箱移至两端时,分离针与秧箱侧臂间隙大于0.5mm。
2.6当各分离针取秧量相同并处于最低位置时,针尖高差小于5mm。
2.7纵向送秧10次,送秧轮应旋转一周以上。
2.8定位离合器应分离彻底,结合可靠。分离时,分离针尖应停留在指定的位置上,曲柄转角的相位差±13°。
2.9各操作手柄灵活可靠,调节机构灵活准确。
2.10各紧固件牢靠可靠。
2.11秧箱与水平角度为±50°,秧箱角度两侧调节平行,不得有扭曲现象。
2.12塑料件外形完整、表面光滑整洁。
2.13推行器行程及推秧器与分离针间隙达到规定要求。
2.14方向盘转动灵活,整机转向角度左右各60°。
2.15发动机功率和耗油符合规定要求。
2.16行走轮的轴向间隙和径向窜动符合规定要求。
3传动箱
3.1各传动部位运转灵活、操纵自如,不得有卡滞现象。
3.2各滑动齿轮和离合牙嵌应移动灵活,拔叉档位准确、可靠、齿轮啮合轴向偏差不大于1mm,不得有脱档、乱档现象。
3.3各轴轴向窜动量不大于1mm。
3.4纵向送秧凸轮应沿键在轴上自由移动,送秧时应保证两轮接触宽度不小于凸轮厚度的80%。
4栽植臂
4.1曲柄转动和推秧器移动自如,密封可靠。
4.2推秧凸轮与拔叉的轴向偏差不大于1mm。
4.3栽植臂上轴承不松旷,分离针双向自由摆动量不大于3mm。
5整机不合格的规定
5.1下列项目中有一项不合格,则判为整机不合格。
5.1.1各运动件转动不灵活,碰撞、卡滞;
5.1.2各组栽植臂动作不一致,曲柄在链轮轴上窜动;
5.1.3离合器分离不彻底,结合部可靠,分离时分离针尖不能停留在指定位置;
5.1.4各操纵柄不灵活,调节机构失灵;
5.1.5传动箱内的各传动部件运转不灵活、卡滞。
第二篇: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
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式样)
编 号:苏字第32020507088号
经营者名称: 经营场所: 负 责 人:
类别及等级: 二级农业机械综合维修
维修范围: 拖拉机、电动机及农机具整车和总成、零部件修理
有效期:自2007年2月18日 发证机关(盖章)
至2010年2月17日 年 月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制
《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填写说明
一、填写要求
(一)证书应当使用计算机打印。暂无条件的,使用蓝黑色或黑色笔填写,做到字迹清楚、字号相当、项目齐全。
(二)除日期和编号使用阿拉伯数字外,其他均应使用汉字。(三)少数民族地区可根据民族习惯使用少数民族文字。(四)统一用小二号宋体字。
二、填写内容
(一)主题:统一印刷“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
(二)编号: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简称起字,表示制证和编号的省份。编码采用11位数字编码,其中前6位用“全国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表示核发证书的县(市、区);第7、8位表示年份简写,如2007年表示为07;后3位用“流水”号,表示本地第多少张证书或第几号农业机械维修经营者。如: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2007年第88张证书,编号为“苏字第32020507088号”。若暂无行政区划代码的,由所在地的省辖市级农机管理部门确定,同时报省农机局备案。
(三)经营者名称:填写个体工商户字号或企业名称。(四)经营场所:填写行政区划地址。
(五)负责人:填写个体工商户户主或企业法定代表人姓名。(六)维修类别及等级:根据申报和技术条件资格审定填写,如:“二级农业机械综合维修”、“农业机械专项维修”。
(七)维修范围:根据申报和技术条件资格审定填写,按《农业机械维修业开业技术条件》(NY/T1138-2006)等级标准规定的范围划分如:“拖拉机、电动机及农机具整车和总成、零部件修理”、“喷油泵和喷油器修理”。
(八)有效期:自证书有效之日起至满三年日期,如:2007年2月18日审定,则有效期为:2007年2月18日至2010年2月17日。
(九)发证机关:由县级农机管理部门盖章。
(十)监制机关:统一印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制”。
第三篇:农业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农业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1、为加强对农业机械的监督管理,正确驾驶、操作农业机械,确保安全、优质、高效、低耗地完成农机作业,特制定本规程。
2、凡驾驶、操作各种农用拖拉机、自走式农业机械、农用动力机械以及与其配套的作业机械的人员,均应遵守本规程。
3、遇到本规程没有规定的情况,驾驶、操作人员及作业有关人员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作业。
4、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必须经专门培训,领取驾驶证或操作证后,方准驾驶或操作农业机械。
5、驾驶、操作人员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饮酒后不准驾驶或操作农业机械 ;
(2)不准在患有妨碍安全作业的疾病或过度疲劳的情况下驾驶或操作农业机械;
(3)驾驶或操作农业机械时,不准离开规定的驾驶或操作位置;
(4)不准赤足或穿拖鞋驾驶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及用踏板操纵离合器、制动器、转向等机构的农业机械;
(5)驾驶或操作农业机械时,不准吸烟、饮食、闲谈或有其他妨碍安全作业的行为。
6、农业机械必须保持技术状态完好,机容整洁,并按农业机械技术文件规定认真做好保养和保管。
7、拖拉机和各种内燃机启动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检查有无润滑油和冷却水,并按规定添加;
(2)二行程汽油机,在燃油中应按规定比例加入机油润滑;
(3)检查和添加燃油时,严禁烟火;
(4)检查轮胎外表及内部气压应符合规定;
(5)变速杆、动力输出手柄须放在空挡位置;
(6)液压悬挂系统分配器手柄,整体式须放在“下降”位置;分置式、半分置式须放在“中立”位置;
8、拖拉机和各种内燃机的启动
(1)手摇启动时须五指并拢,紧握摇把;
(2)电动机启动时,预热器使用每次不得超过40秒;
(3)电动机启动每次不得超过技术文件规定的时间,两次间歇不少于2分钟,连续三次启动不着火,应查明原因再启动;
(4)不准无冷却水启动;
9、电动机作动力的,须遵守下列规定:
(1)配电线路应遵守农村安全用电规定,严禁裸线送电;
(2)用电设备须有可靠的接地;
(3)停止作业后,应关闭总电源。
10、拖拉机和农用动力机械固定作业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水冷却发动机启动后,必须低速空转预温,待水温升至60℃后方可负荷作业;(2)使用皮带轮传动时,主、从动皮带轮必须在同一平面,传动皮带应保持合适的张紧度;
(3)使用动力输出轴时,动力输出轴和机具间的联轴节应用插销紧固在轴上,并有防护罩;
(4)传递动力前要查看机具周围,确认安全后先低速传递动力,待一切正常后,方可提高转速;
(5)经常观察仪表,检查水温、油压、充电是否正常;
(6)发动机冷却水箱沸腾时,必须停止作业,不准立即打开水箱盖;不准骤加冷水。待发动机温度降低后再打开水箱盖加水;
(7)发动机、电动机工作时出现异常声响或仪表指示不正常时,必须立即停机检查;
(8)严禁超负荷作业,夜间作业照明设备必须完好。
11、拖拉机和自走式农业机械起步前须环顾四周,发出信号,确认安全后方可起步。手扶拖拉机起步时,不准在松放离合器手柄的同时操作一边转向手把。
12、拖拉机挂接农具和挂车,须用低挡小油门,农具手应避开拖拉机和农具间易碰撞和挤压的部位。
13、拖拉机和自走式农业机械倒车时,须察明机后情况,确认安全后,方准倒车。视线不良的,应有人协助了望,指挥倒车。
14、拖拉机和自走式农业机械在高速行驶时,不准用单边制动作急转弯。轮式拖拉机在道路上行驶时,左、右制动踏板须用联锁板联锁在一起。
15、拖拉机和自走式农业机械的驾驶室或驾驶台不准超员乘坐,不准放置有碍安全操作的物品。拖拉机和自走式农业机械在作业或行驶中,驾驶员和随机人员不准上、下。
16、拖拉机和自走式农业机械在上、下坡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不准曲线行驶、急转弯和横坡掉头;
(2)下坡时不准换挡;不准空挡、熄火或分离离合器滑行;
(3)手扶式、履带式拖拉机在下坡时转向,要注意操向,必要时反向操作。
17、拖拉机和自走式农业机械停机后必须制动。发动机熄火后必须关闭电门,取走钥匙。不准使用分离离合器的方法停车。
18、气温低于5℃时,拖拉机发动机或内燃机熄火后,使用非防冻液的冷却水,必须待水温降至70℃以下再放尽,并加挂“无水”牌。
19、拖拉机和自走式农业机械停机后,发动机未熄火并未加制动前,不准到机具底下检查、修理和保养机器。
20、拖拉机和自走式农业机械作业转移在道路上行驶,必须遵守国家和本市道路交通法规,并服从交通警察的指挥。
21、拖拉机和自走式农业机械在乡村道路上的行驶规则,遵照国家和本市道路交通法规执行。
22、田间、场院机械作业需遵守下列规定
(1)农业机械进行田间作业前,驾驶、操作人员应熟悉工作地段的道路、桥梁和障碍物等情况。
(2)作业前应认真检查农机具的技术状况,拖拉机和农具联接要安全可靠,各紧固部位不松动,各传动部位转动灵活,润滑良好。
(3)农具手须坐(站)在规定的操作位置上,其他位置不准坐(站)人。悬挂式农具上不准坐(站)人或堆放物品。
(4)作业时,应经常注意农业机械和配套农具工作情况;不准用手、脚清除机具上的泥土、杂草,不准调整和排除故障。需要时须在停机和切断动力后进行。
23、使用液压悬挂系统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分配器操纵手柄不能定位时,不准使用;
(2)不准随意拆掉铅封、调整安全阀开启压力和滑阀的自动回位压力;
(3)分置式液压悬挂系统,一般采用“浮动”位置进行作业;悬挂无限深轮的农具作业时,可用“浮动”位置下降农具到需要的位置后,再将手柄扳到“中立”位置;当悬挂农具靠自重不能入土或需要强制入土时(推土机),方可将手柄放在“压降”位置,待达到入土深度后再扳到“中立”位置。
(4)整体式液压悬挂系统除液压输出外,禁止将外手柄置于液压输出位置,也不得用外手柄来提升农具;在使用里手柄时,须先将外手柄置于扇形板下方。操纵液压泵偏心轴离合手柄时,必须将离合器踏板踏到底;
(5)停机后应将悬挂、半悬挂农具落地放置。
24、使用动力输出轴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动力输出轴与农具间的万向节须设防护罩;
(2)在挂非独立式和半独立式传动时,须先将变速杆放在空挡位置,然后接合动力输出轴挡位;
(3)使用同步式动力输出轴挂倒挡前,应先分离动力输出轴;
(4)检查农具或发动机熄火时,须先将动力输出轴动力切断。
25、犁耕(中耕)作业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机组作业时,落犁起步须平稳,不准操作过猛;
(2)转弯、倒退时应先将犁升起,不准转圈耕地;
(3)在坡地上作业时,须调宽拖拉机轮距,不准急速提升农具。
26、旋耕作业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起步前不准将刀片猛放入土中;
(2)转弯或倒退时,须将旋转耕作机升起;
(3)工作状态提升时,须降低转速,不准提升过高,万向节两端传动角度不得超过30度;
27、播种作业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多台播种机联结作业时,各联结点必须刚性联结,牢固可靠,并设置保险链;
(2)播种机开沟器落地后,拖拉机不准倒退;地头转弯时须
升起开沟器和划印器,不准转圈播种;
(3)水稻直播机启动时,须将离合器手柄放在分离位置,变速杆放在空挡位置;田头转弯时,须升起播种地轮,不准转圈播种;
(4)播拌药种子或兼施化肥时,机手须穿戴好防护用品,作业后须洗净与药物、化肥接触的身体部位;
(5)作业时不准用手或其他工具捅拨排种轮、排肥盘等排除故障,需要时须停机进行;
(6)播种机运输时,须将划印器放到运输位置,升起开沟器。复土器不准拖耢,箱内不准装存种子或化肥;
(7)镇压器牵引运输时,时速不准超过5公里。
28、田间、场院运输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只准由轮式拖拉机拖挂挂车进行;履带式拖拉机和其他自走式农业机械不准从事田间、场院运输;
(2)挂车与拖拉机的联接必须牢固可靠,并应安装防护网、保险链、保险销;
29、机动水稻插秧作业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发动机启动时,主离合器和插秧或抛秧部位离合器手柄须放在分离位置;
(2)作业时装秧人员的手、脚不准伸入分插部位或抛秧转动部位清理和排除故障,必要时须熄火停机进行;
(3)运输时须将插秧或抛秧部位离合器分离,装好运输轮和地轮轮箍。30、联合收割机作业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联合收割机作业前,应检查各部件传动链条、齿轮、皮带的安全防护罩、防护网和其他安全装置须牢固可靠,各部调整符合要求;
(2)启动时作业离合器、卸粮离合器手柄须放在分离位置;行走及接合作业离合器前,应检查机具周围和下部,确认安全后方可鸣号、起步;
(3)牵引式联合收割机与拖拉机之间必须有联络信号,拖拉机驾驶员应听从收割机手的指挥;
(4)自走式联合收割机用拖车装运(除吊装外),上下车时拖车应固定,跳板应有足够的宽度,长度应大于高度的4倍,且有防滑装置;收割机上、下使用低速,不准使用转向杆左、右转向操作,操作人员从收割机上下来,站在够得上停车制动的位置进行操作;
(5)收割机工作时,不准调整和排除故障;清除滚筒、割刀、传动轴、搅龙等部位的堵塞或缠绕禾杆、杂草时,必须熄火停机,切断动力后进行;
(6)联合收割机不准在大于15度的坡地上作业;
(7)卸粮时人体不准进入粮箱,不准用手脚或其他铁器伸入卸粮搅龙闸门内清理粮食;
(8)集粮箱粮装满或搅龙堵塞,警报喇叭鸣叫、报警灯亮,但发动机未自行熄火,应马上停止收割机作业,经过30秒以上再切断脱粒离合器和输送搅龙,排除故障后再行作业;
(9)切草机的安装、调整须将发动机熄火;
(10)电器、电路导线的连接和绝缘须良好,不得有油污。夜间作业要有良好的照明设备。加油和排除故障时,不准用明火照明;
(11)联合收割机上必须配有灭火设备。排气管须有灭火罩。严禁在机器旁和成熟的作物旁吸烟;
(12)运输时收割台须提升到最高位置并锁好保险装置,不准在起伏不平的路上高速行驶;
(13)固定脱粒作业时,须拆下拨禾轮和割刀传动装置;
(14)停机后,应切断作业离合器,拉紧停车制动装置,收割台放到可靠的支承物上;
(15)不准用联合收割机拖带其他机具,也不准用集草箱搬运货物;
(16)收割机进行保养或修理应驶离作业区。
第四篇:工人技术等级标准-材料力学性能检验工
材料力学性能检验工
1.工种定义
用抽样检查方式对金属、高分子等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检验。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高分子等材料。
3.等级线
初、中、高。
4.学徒期
两年,其中培训期一年,见习期一年。
初级材料力学性能检验工
知识要求:
1.基础知识
(1)法定计量单位的概念和常用量的法定计量单位;
(2)误差初步知识和数据处理一般常识;
(3)电工和电子技术初步知识;
(4)力学初步知识;
(5)机械制图初步知识。
2.专业知识
(1)常用材料的力学性能检验方法标准;
(2)抽样检验概念,抽样检验分类和有关术语;
(3)常用标准试样的制取技术要求;
(4)材料的力学性能的符号及其物理意义;
(5)常用材料的力学性能检验设备的名称、规格、用途和维护保养方法;
(6)拉伸变形图上比例极限、屈服极限、抗拉强度、断裂强度等参数的物理意义。
3.其他知识
(1)热处理一般知识;
(2)常用计量仪表、量具的使用和维护保养方法。
技能要求:
1.设备使用及技术应用
(1)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常用检验设备;
(2)能发现常用检验仪器设备的一般故障。
2.操作技能
(1)按标准验收或制取常规检验试样;
(2)按检验标准,进行常规项目检验并正确记录检验数据。
3.其他
(1)看懂简单机械零件图;
(2)正确选用试样的工夹具。
工作实例:
1.正确选择材料试验机测量范围,用拉伸试验方法,检验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相对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2.测量检验铝合金板材的硬度。
3.对较软和较硬塑料,分别进行邵氏A和邵氏D硬度测量检验。
4.验收持久试验的圆形试样和板材试样。
5.制备或验收塑料阿氏冲击试样,进行悬臂梁冲击试验。
6.根据金属板材试样的厚度,正确选择固定模内径及冲头直径,进行杯突试验。中级
中级材料力学性能检验工
知识要求:
1.基础知识
(1)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和常用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方法;
(2)误差一般知识和数据处理常用方法;
(3)电工和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4)热处理和材料的力学性能基础知识;
(5)机械制图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
(1)常用检验设备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抽样检验的基础知识;
(3)冲击、疲劳、蠕变、扭转等试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计算公式;
(4)材料加工工艺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3.其他知识
(1)常用材料的种类、牌号、化学成分、性能及用途;
(2)铁-碳平衡相图的物理意义与金属材料的冷、热加工的基本知识。
技能要求:
1.设备使用及技术应用
(1)正确调整常用检验仪器设备;
(2)熟练使用和维护保养常用检验仪器设备,排除一般故障。
2.操作技能
(1)按检验标准熟练进行检验并正确填写检验报告;
(2)能分析检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
(3)正确进行各类常见工艺性能试验操作。
3.其他
(1)分析、判断一般试样的断口;
(2)绘制一般零件图,看懂一般部件装配图。
工作实例:
1.对合金结构钢试样进行拉伸检验,使用试验机上的自动记录装置(变形放大不低于50倍),通过图解法求出屈服极限值。
2.分析冲击试样断口,判断材料脆性转化趋势以及冶炼和热处理质量。
3.将材料的圆形标准试样作扭转检验,通过扭转应变仪,熟练测量扭转强度极限值。
4.根据检验规范,熟练进行不同外径金属管的弯曲检验。
5.分析拉伸试样断口,判断材料的质量问题。
高级材料力学性能检验工
知识要求:
1.基础知识
(1)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方法和单位改制中的换算关系;
(2)误差和数据处理的基本理论知识;
(3)电工和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
(4)热处理和材料的力学性能基础理论知识。
2.专业知识
(1)抽样检验方法标准;
(2)各种常温、高温、低温试验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
(3)先进检验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保养知识;
(4)常用检验仪器设备的选择与配置知识。
3.其他知识
(1)常用检验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的有关知识;
(2)国内外材料的力学性能检验新技术概况;
(3)微机操作应用的一般知识。
技能要求:
1.设备使用及技术应用
(1)安装、调整、使用先进的检验仪器设备;
(2)排除检验仪器设备的故障。
2.操作技能
(1)按标准进行材料的力学性能综合性检验;
(2)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检验测试所产生误差进行综合分析;
(3)设计非常规的特殊试样的检验工夹具,并绘制草图。
3.其他
(1)传授材料的力学性能检验技艺;
(2)能编写材料力学性能检验的操作方法。
工作实例:
1.按标准对标准显微硬度块进行显微硬度测量。
2.根据橡胶国际硬度测量方法,选取适当的测量范围和钢球直径,进行橡胶硬度测量。
3.制备或验收金属量比V形冲击试样,进行低温冲击试验,确定金属材料的脆性转化温度。
4.根据材料的性质和检验条件,综合分析材料屈服点变化的原因。
——————————————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市技术监督局负责起草。
主要起草人陆锦华、戎宗泽、曹彭令。
欢迎来电咨询:江老师 *** QQ在线咨询报名:714638470
第五篇:网格布检验标准
国家现行外墙外保温技术标准(JG149-2003):玻纤网经向和纬向耐碱拉伸断裂强力均不得小于750N/50mm,耐碱拉伸断裂强力保留率不得小于50%,每平方米重量≥130克。而JG158-2004玻纤网经向和纬向耐碱拉伸断裂强力均不得小于1250N/50 mm,耐碱拉伸断裂强力保留率不得小于90%,每平方米重量≥16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