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意见
关于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意见近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各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我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特种设备安全状况保持了平稳态势。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特种设备使用数量剧增,使用范围日益扩大,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安全隐患不断出现,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
例》(以下简称国务院《条例》)和《浙江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浙江省《条例》)的出台和实施,为我市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提供了法制保障。为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省委建设“平安浙江”的战略部署,切实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浙政发[2004]21号),结合我市安全生产工作形势,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目标,努力构建特种设备长效安全监管体系
(一)充分认识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特种设备是国民经济发展以及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做好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不仅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平安建德”战略部署的具体体现。各有关部门和广大企业,必须进一步提高对特种设备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领导,强化安全意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和减少各类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
(二)指导思想。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围绕省委建设“平安浙江”和市委建设“平安建德”的战略部署,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以防止和减少事故为目标,加强制度建设,落实各项责任,强化安全监管,构建体制健全、职责分明、运行高效、管理科学的特种设备长效安全监管新体系。
(三)总体目标。到2007年,努力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检验技术把关、社会监督支持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格局,使特种设备安全状况保持基本稳定,力争不发生重特大事故,伤亡事故率控制在0.8起/万台以下(压力管道为万公里伤亡事故率、气瓶为百万只伤亡事故率),其中锅炉压力容器伤亡事故率控制在0.4起/万台以下,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强化监管,防止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发生
(一)突出重点,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在特种设备普查整治工作的基础上,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要继续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单位和重点设备的安全监管。以化工企业、气体充装单位、客运索道等场所及设备为重点对象,做到定期检查、随时抽查、逢节必查,常抓不懈。继续实施重点监控单位的定期监督检查和注册登记率、定期检验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与事故隐患整治率的定期通报制度。按照国务院《条例》的要求,加强对化工、城市燃气、旅游、建设等行业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并依法实施从安装到使用全过程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
(二)加强防范,提高对面上特种设备事故隐患整治工作的有效性。事故隐患整治是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各有关部门配合,要继续做好工业压力管道、码头吊、罐车、简易升降机、厂内机动厂等特种设备事故隐患的专项整治,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严重事故隐患的处理需要由市政府协调解决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应当及时报告市政府;对不能立即整改的事故隐患,要建立相应的应急防范措施,并明确隐患整改时间表,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对危及安全的严重事故隐患,要采取果断措施,该关停的要关停,该报废的要报废。
(三)依法行政,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市政府要继续认真贯彻实施国务院《条例》和浙江省《条例》,充分发挥安全监管与质量的作用,提高行政执法的有效性。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应严格依法行政,强化监督管理,加大日常检查和查处力度,特别是加强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查处,坚决取缔未经许可擅自从事生产、使用、检验检测活动的企业和单位;切实加强对许可取证单位的证后监管,及时取消已经获得许可但是不再符合规定条件的企业和单位的许可资格。
(四)加强预警,建立和完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各部门、单位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预警机制,完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对重大危险源与重点监控企业、重点设备实施动态监控和预警,制ㄇ惺悼尚械奶刂稚璞父骼嗤环⑹鹿实慕艏贝碓ぐ福杓凭仍头乐故鹿饰:绦┐蟆⒓笆毕鹿室嫉确桨福坏┦鹿史⑸龅揭宰羁斓乃俣取⒆罡叩男适凳┣老站仍畲笙薅鹊丶跎偃嗽鄙送龊筒撇鹗А?br>
三、标本兼治,夯实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基础
(一)进一步完善全过程的安全监察制度。进一步完善对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等环节实行以事前审查为主要手段、以定期检验为技术支撑的全过程安全监察制度。建立健全企业自觉申报、监察协管员督报
第二篇:2012年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整治工作意见
2012年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整治工作意见
为做好2012年全省特种设备隐患整治工作,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工作目标
(一)推动企业建立隐患自查自纠制度,力争开展标准化管理单位的自查自纠率达到90%以上。
(二)推广运用隐患整治信息化系统,认真督促整改隐患,确保严重隐患督促整改率达到100%,杜绝因监察、检验失职引起的设备事故。
二、主要工作
(一)督促企业自查自纠。使用安全管理标准化实施单位都应当建立隐患自查自纠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并将开展隐患自查自纠作为标准化达标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督促企业建立自查自纠隐患台帐,定期上报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建立完善企业自查上报隐患、接受监督指导、整改隐患的完整链条,确保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各地质监部门定期组织对企业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加强使用单位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培训教育,提高使用单位隐患排查治理能力。
(二)加强现场安全监察。科学制定5%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监察计划,重点加强对群众投诉举报、存在严重隐患、分级分类为C类的使用单位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落实各项
安全作业规章制度和安全隐患整改。同时把重点时段、重大活动期间和节假日的安全检查作为现场安全监察的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实。现场监察重点检查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是否做到“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安全附件是否完好,是否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所使用的特种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是否得到有效治理。现场监察工作要按照《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规则》要求,严格规范现场检查程序和记录,建立现场安全监察工作台账,确保检查过程、内容可追溯。
(三)完善隐患整治督查制度。各地要明确隐患整治责任人、整治程序、整治目标、结果报送要求,确保严重隐患督促整改率达到100%。加大力度督促使用单位及时整改隐患,对检验中发现的一般隐患由检验机构负责督促整改,严重隐患应当报告安全监察机构督促整改,重大隐患由安全监察机构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加强与稽查部门密切配合,完善联动机制,坚决依法查处隐患排查整治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处罚和隐患整改到位闭环。大力推行“一岗双责”机制,及时向当地政府、安委会、上级质监部门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报告企业违法情况、事故隐患情况,建立重大隐患由政府分级挂牌督办公告制度;逐步实行安全约谈制度和警示通报制度,对违法企业、违法案件,通过适当渠道进行通报。
三、工作要求
(一)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各地要加强对隐患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抓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责任落实。建立和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机制,从监管设备为主向监督企业落实安全责任为主转变,加强对企业建立并执行隐患排查整治制度的监督,督促企业落实安全责任。合理界定并落实安全监察、稽查、检验、使用单位各方的责任,明确安全隐患的发现、处理、督查、确认、上报等各环节的责任部门、责任人和相关要求,保证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有效得到整治。
(二)动态监管,提高实效。运用隐患整治信息化系统,建立全省统一的隐患动态台帐,强化过程监控和数据统计分析,实现隐患整治预警和实时监控,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安全监察机构和检验机构对发现的隐患及处置情况,应当及时输入动态监管信息化系统。各市局每月通报隐患整治情况,省局特设局每季度通报全省隐患整治情况。
(三)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各地要及时向当地政府报告特种设备安全情况,争取政府对特种设备隐患治理工作的支持;加强与有关部门、机构和社会团体的沟通协调,加强信息交流,形成隐患整治合力。加强舆论宣传,增强使用单位做好隐患治理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争取赢得全社会的支持和认同。
注:特种设备隐患分为一般隐患、严重隐患和重大隐患。严重隐患是指《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规则》
(国质检特函〔2007〕910号)第二十条规定的隐患情形;重大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或逾期未整改的严重隐患;一般隐患是除严重隐患、重大隐患以外的不符合规定的设备隐患。
第三篇:2011安全工作意见
2011安全工作意见
各村(居)委、公司、企事业单位:
安全生产事关发展,稳定大局,涉及人身财产安全,影响到城市安全运行,为了促使我镇安全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为“十二五”规划发展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现结合本镇安全生产实际,制定2011安全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统领安全发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思想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狠抓事故预防和隐患排查治理,深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规范生产秩序,为我镇新一轮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2011安全工作意见。
二、总体目标
确保不发生有严重社会影响的较大安全生产、火灾、交通责任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确保不突破区安委办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确保全镇安全生产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三、工作措施
1.强化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
生产目标管理考核,继续推行安全生产责任签约制度,注重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在企业推行安全生产承诺制度和安全事故责任问责制,依法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健全各项制度,提升事故防范和处置能力,建立企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
2.强化安全监管,排查治理安全隐患
强化监督检查,继续深化和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对容易引发事故的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点环节,不间断地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要健全发现机制,针对隐患动态性、经常性、反复性的特点,认真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控制、第一时间上报。要健全责任机制,对发现的隐患从六方面做好落实,即落实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安全保障措施及应急预案、要健全整改机制,对各类安全隐患实行动态跟踪整改,加强责任追踪、问效、问责。要健全督查机制,实施隐患分级治理和动态监控,落实责任单位、督办人、督办措施、整改完成时限,确保隐患真正得到消除,规划方案《2011安全工作意见》。
3.强化宣传教育培训,全面增强安全意识
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加强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2011年重点抓好事故多发,特别是死亡事故发生的单位开展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安全技能知识教育培训,继续强化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通过岗位培训,推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有序、健康发展。采用各种宣传形式,以“5.12”民众防护宣传、“5.25”交通文明宣传、6月“安全生产月”宣传,“11.9”消防宣传日活动为契机,大力传播文化建设,倡导文明理念,并组织开展演练活动,提高民众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4.强化各项专项整治,提高安全生产预防能力
一是开展建筑工地和流动作业场所的专项整治,针对建筑施工、流动作业安全事故高发的特点,集中开展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安全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广告安装、管道疏通、建筑物拆除、设备安装等从事建筑施工,流动作业的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建筑,严肃追究违法责任,遏制事故高发事态。二是全面开展危化企业、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特种设备、安全许可证,无证操作、擅自安装等专项整治,对非法经营、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土制特种设备的单位坚决予以取缔。三是开展公众聚集场所、集贸市场的专项整治,针对聚集场所、集贸市场外来人员相对聚集,消防安全隐患突出的特点,在消防通道、消防安全设施、可燃物搭建、违章建筑“三合一”现象,用电、用火、用气等方面集中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四是开展物流货运、液化石油气等非法经营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章停车和擅自灌装液化气等违法行为。通过一系列专项整治,切实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生产预防能力。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深刻吸取“11.15”重特大火灾事故教训,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分析本地区、本部门安全生产状况,制定解决问题方案措施,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狠抓事故预防和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别是较大事故的发生。
2.提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大局意识,提高对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正确把握经济发展与安全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理念,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到突出位置来抓好。
3.明确工作任务,强化措施落实。
要结合实际,各单位要明确全年安全生产工作目标任务,抓紧制定并完善本单位安全工作实施方案,实施步骤,要有针对性,实效性地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明确工作要求,人员分工,完善考核奖惩机制,使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4.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各单位要以科学发展统领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整理”的工作方针,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以人治向法制,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提高对安全生产的综合监管能力,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抓紧研究制定相互配套,有机衔接、推动落实的工作制度。要着力把安全监管责任落实于督促和推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安全监管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将各项制度措施落实到位,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的发生。
第四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程序
1.0目的:
本标准规范特种设备的管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0 范围 全公司 3.权责
EHS:负责特种设备监督管理工作及法定检验。仓库:负责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采购部门:负责特种设备的购买。HR:负责特种作业人员培训。4.内容
4.1特种设备采购、安装、大修与改造
2.1 采购部门选购特种设备时,应选择具有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资质的生产厂家,保证所采购的特种设备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环保要求
2.2仓库在进行特种设备安装、大修、改造时,应选择具备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资质的施工单位。
2.3仓库在安装、大修、改造特种设备前,EHS携资料到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安全管理按照施工管理相关文件执行。
2.4特种设备安装、大修、改造后,其质量和安全技术性能,首先由施工单位自检,自检合格后,向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指定的监督检验部门提出验收检验申请,验收检验合格后,施工单位持验收检验报告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到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办理注册登记等手续。
2.5特种设备安装、大修、改造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应将特种设备的技术文件和有关资料移交公司相关部门存档,并报至EHS备案 3.特种设备的使用及管理
3.1 新增特种设备使用前,必须经监督检验机构验收检验,取得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到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办理注册登记手续。需要安装的特种设备的验收检验和注册登记手续由施工单位办理,不需安装的厂内机动车辆、移动式压力容器的验收检验和注册登记手续,由EHS办理。
3.2 仓库应将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或牌照固定在特种设备显着位置。3.3 仓库应制定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使用人员在日常管理中加强设备的点检,检查中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及时处理。
3.4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工作。有相关职业禁忌的人员不得操作特种设备,人员资格证书至公司HR备案。
3.5EHS按期组织在用特种设备的检验,特种设备的检验由相关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进行,特种设备的使用部门应做好配合工作。3.6各种特种设备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定期检验。
3.7检验后的特种设备应及时更换安全检验合格标志中的有关内容。安全检验合格标志超过有效期的特种设备不得使用。
3.8特种设备遇到可能影响其安全技术性能的自然灾害或者发生设备事故后、以及停止使用一年以上时,再次使用前由公司EHS联系市质监局指定的监督检验部门对其进行全面检查,3.9标准或者技术规程有寿命期限要求的特种设备或者零部件,应当按照相应要求予以报废处理;仓库进行特种设备报废处理时,应通知公司EHS,同时由EHS到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办理许可和相关手续后方可报废。
3.10特种设备一旦发生事故,使用单位必须采取紧急救援措施,同时报告公司EHS,进行应急救援。
3.11仓库应妥善保管特种设备档案,不得遗失,特种设备档案保管的期限为特种设备的寿命期限。
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
4.1公司内的特种设备作业的范围包括: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锅炉作业、压力容器作业等
4.2公司适用的特种设备作业类型及资格定义如下: A.电梯操作:需持有国家或地方颁发的电梯操作证 B.叉车驾驶:需持有国家或地方颁发的叉车证 C.锅炉操作:需持有国家或地方颁发的司炉证
D.压力容器操作:需持有国家或地方颁发的压力容器操作证 E.起重作业:需持有国或地方办法的起重作业证书 4.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1)年龄满18周岁;
(2)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3)初中(含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相应工种的安全技术知识,参加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并成绩合格;(4)符合相应工种作业特点需要的其它条件。
4.4员工进入公司被安排在特种设备作业岗位上,必须持证上岗;若没有相关证书,HR必须在2个月内让员工完成委外的教育训练并取得相关证书后方可让员工上岗,并定期安排特种作业持证人员复审。
4.5外来厂商进厂施工作业涉及特种设备作业的,必须满足4.2的要求,持证上岗。
5.其他
第五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1、前言 1、1制定本汇编的目的 1、1、1为了加强对特种设备生产和使用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1、1、2在全区范围推进特种设备系统性管理工作。1、1、3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遏制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1、2制定本汇编的依据 1、2、1<安全生产法> 1、2、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1、2、3其他国家有关特种设备的规章、技术法规和标准 1、3本汇编的适用范围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和厂(场)内机动车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2、岗位责任制度 2、1主要负责人岗位职责 2、1、1贯彻和遵守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建立、健全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签订<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目标责任书>和<特种设备安全使用承诺书>,层层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组织制定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计划,并监督落实,确保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 2、1、2应当根据单位特种设备情况和相关要求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设置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均应当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特种设备管理工作。2、1、3确保特种设备必要的经济投入和人员保障,定期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特种设备事故隐患,检查方案、内容和情况要记录在案。2、1、4加强对本单位作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定期召开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会议,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和隐患。2、1、5制定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并督促组织开展演练。及时、如实报告特种设备事故,并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分析原因,完善措施。2、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职责 2、2、1熟悉和宣传贯彻有关特种设备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技术常识。2、2、2编制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和相关的操作规程,并负责本单位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工作和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资料的归档工作。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2、2、3建立健全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分层次、分类别地对本单位特种设备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并做好记录检查和纠正特种设备使用中的违章行为,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报告本单位负责人。2、2、4对本单位职工进行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组织开展各种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并根据本单位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组织应急救援演练。2、2、5编制常规性计划并组织落实,做好日常的特种设备定期检修、维护保养,按时申报并配合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做好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工作。2、2、6根据规定,配合有关机构做好特种设备事故报告、调查、处理、汇总和统计工作。2、3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职责 2、3、1操作时,随身携带证件,做好设备运行记录,不脱岗、不离岗,并自觉接受用人单位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2、3、2积极参加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2、3、3严格执行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规章制度。2、3、4拒绝违章指挥。2、3、5发现事故隐患或者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2、3、6应按规定保管好设备的钥匙,在交接班时,做好设备卫生和例行保养工作。
3、特种设备档案管理制度 3、1使用单位必须逐台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3、2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做到一台一档,并由安全管理部门统一保管。3、3安全技术档案应包括内容: 3、3、1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资料(或安全检验合格标志)。3、3、2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3、3、3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3、3、4特种设备的日常运行状况记录。3、3、5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3、3、6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3、4借用、调用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资料,应要有记录,并做到及时归还,做到档案资料的完整性。
4、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制度 4、1每台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为应当填写<登记卡>或<注册登记表>,并按规定向所在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有关资料,办理使用登记,领取使用证后方可投入使用。4、2使用单位使用租赁的固定特种设备,均由产权单位向设备使用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使用登记,交使用单位随设备使用。移动式(或流动式)特种设备,均由产权单位所在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使用登记。4、3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发生变化、长期停用、移装或过户的,使用单位应向原办理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变更登记。4、4使用设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变更登记: 4、4、1在原使用地未办理使用登记的。4、4、2在原使用地未进行定期检验或定期检验结论为停止运行的。4、4、3在原使用地已经报废的。4、4、4擅自变更使用条件进行过非法修理改造的。4、4、5无技术资料和铭牌的。4、4、6存在事故隐患的。4、4、7安全状况等级不符合要求或者使用时间超过限定的。4、5特种设备报废时,使用单位应当将使用登记证交回原办理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予以注销。
5、特种设备验收检验及定期检验报验制度 5、1验收检验及定期检验报验的定义 5、1、1验收检验是指:特种设备安装过程中或重大维修竣工后,由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的监督检验。5、1、2定期检验是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在用的特种设备进行的周期检验。5、1、3报验是指:由使用单位或使用单位所委托的安装维修保养单位向设备使用所在地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法定检验的行为。5、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是申报所属特种设备检验事项的职能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是具体负责人。5、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2015年11月 特种设备相关职责、制度、操作规程、安全管理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特种设备使用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定期检查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
(一)岗位安全责任制度
使用单位应明确以下岗位职责:
1、主要负责人岗位职责
1)使用单位是特种设备安全的责任主体。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特种设备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应制定明确的、公开的、文件化的安全目标,为实现安全目标提供必需的资源保障,并对目标实现情况进行考核。接受并配合特种设备安全监督部门的安全监督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正或者消除。
2)严格执行国家和山东省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有关法规、规章、标准及有关规定的要求。
3)设立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
4)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纳入企业经费计划,并有效实施。
2、安全管理负责人岗位职责
1)安全管理负责人受主要负责人委托,全面负责本单位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管理,组织实施单位的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负责人应当熟悉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和相关安全知识,了解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接受并配合特种设备安全监督部门的安全监督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正或者消除。
2)组织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培训。3)组织制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4)组织特种设备定期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5)负责组织编制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6)负责特种设备突发事件或事故的报告和协助事故调查。7)组织开展本单位特种设备使用安全标准化建设。
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掌握相关的安全技术知识,熟悉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和标准,持证上岗。接受并配合特种设备安全监督部门的安全监督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正或者消除。
2)定期、不定期检查特种设备或纠正特种设备使用中的违章行为,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
3)收集、管理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4)编制日常安全检查计划并组织落实;
5)编制定期检验计划并落实定期检验的报检工作;
6)提出应急救援演习计划,负责组织应急救援演习具体工作; 7)组织实施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
8)配合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检验检测机构实施安全监督检查、检验检测和作业人员考核。
9)传达、贯彻上级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的指示以及法律、法规、标准;
10)明确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使用、维保、检验等)的各个环节及责任人员,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及管理。
11)接到故障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组织作业人员实施救援; 12)实施对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和维保工作的监督。
4、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岗位职责
1)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严格执行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本岗位的设备和安全设施齐全完好。
2)持证上岗,严格按照特种设备操作规程操作有关设备,不违章作业,按时巡回检查、准确分析、判断和处理特种设备的运行中的异常情况,出现紧急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启动应急预案,并向现场管理人员和单位主要负责人报告; 3)拒绝违章指挥;
4)自觉接受用人单位的安全管理和特种设备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 5)积极参加有关安全技术培训,提高水平,确保特种设备安全; 6)按照单位安排,认真参加应急演练,做好应急反应等工作; 7)做好工作记录;
8)按时参加作业人员证件复审。
5、特种设备安全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特种设备安全档案管理人员应当负责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借阅及保管工作,确保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档案齐全完好。
设备处 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