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爱心树(最终版)
《爱 心 树》
(小学三年级适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们意识到“爱与被爱”都是幸福的。
2、激发学生的爱心,树立心中有他人的情感,用感恩的心面对生活,引导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
教具准备:
爱心树、课件爱心卡
教学重点:本课教学通过课堂故事感悟,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学会感恩,关爱他人。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感恩之心,付诸于生活实践
教学活动:
一、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礼物,看,这是什么?
生回答:大树
师:喜欢吗?
师:如果大家表现好,老师就把礼物送给大家。
师: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想听吗?
生:想听
师:好,请大家边听边思考问题。
二、感悟新知
1、感悟故事
师讲故事并课件出示问题
问题:A、大树爱这个男孩吗?为什么?
B、你觉得这是一棵什么样的大树?
C、男孩爱这棵大树吗?为什么?
D、这个男孩儿是怎样的男孩儿?
E、如果你是这个小男孩,你会怎么做?
2、、交流汇报
老师发现同学们讨论的真投入,谁想来说一下,你觉得大树爱这个男孩吗?学生回答,为什么?
(预设答案:生:大树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男孩,师:大树都给了男孩什么呢?
生:苹果、树枝,树干
师:只要男孩需要,大树都会满足他的一切要求,所以我们说大树很爱男孩。师: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呢?谁来夸夸他?
学生夸大树:无私奉献、善良、为人着想、有爱心、宽容、大度„„
师:说的非常的好,很高兴大家有这样的认识。故事中的这棵树一直在给予,一直在奉献,直到年老,直到自己变成了一个老树墩,他仍然很快乐,所以付出爱心也是一种快乐呀!如果我们来给大树取个名字,你觉得取个什么样的名字最合适?
学生取名字
师:好,我们就叫他爱心树。(板书)大树为男孩付出了他的一切爱心,那男孩爱这棵大树吗?
生:不爱
师:为什么这么说?
生:因为男孩想要什么就向大树索取。连基本的谢谢都没说,只想着自己。师:说的非常好,男孩是个怎样的男孩呢?
生:自私、贪心、不懂关心他人、只知索取、不知回报
师:是啊,男孩只为自己着想,如果你是这个男孩,你会怎么做?
生:浇水、施肥、陪他聊天等等
师:你想的非常周到,我们不能像这个小男孩那么自私、贪心,得到别人的帮助,要感谢别人,也要去帮助别人。这就是“感恩”。感恩的接受也能感受快乐,也是一种爱。
3、联系生活激发情感
师:生活中,有谁也像这棵爱心树一样给你快乐,给你幸福,给你爱心呢? 学生最先想到爸爸妈妈
师:是呀,在没有比爸爸妈妈为我们付出的多了。你的爸爸妈妈是怎样为你付出的?下面就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爸爸妈妈关心我们的故事,每个小组选择最感人的故事,一会参加我们的爱心故事会。
学生小组交流,小组长负责推选。
师:爸爸妈妈是如此的关心我们,我们又对他们了解多少呢?
4、爱心小调查——你对父母的爱有几分?
师:李老师想做一个爱心小调查,看看你对父母的爱有几分?
爸爸妈妈知道你生日的请举手
你知道爸爸妈妈生日的请举手。
父母知道你最喜欢的东西的请举手
你知道父母最喜欢的东西是什么吗?。师:通过这一个小调查,老师就发现我们对爸爸妈妈的了解比起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是微不足道的。
5、师举事例《扭曲了亲情》,引发学生思考。
师: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已经习惯接受父母的关爱,接受父母的帮助,并且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渐渐忘记了感动,忘记了说声谢谢。
请看:广西贵港一名男子因穿着“土”的父母常到游戏厅找他,令自己“没面子”,遂将父母杀死于家中并继续去玩游戏。出示视频。请看这个人,他长得什么样。学生回答
师:他的身体非常健康,但是他又做了些什么呢?出示视频。
学生观看
师: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学生发言指责这个人的过错。
师:这个人虽身体健康,但心理上却不健康。
师:再看,中央电视台《聊天》节目中的一则新闻:农民陈老汉有三个儿子,只有大儿子小良考上了大学。为了让小良完成学业,年近50的陈老汉和病弱的老伴不得不卖血换钱。连续6年,卖出的血量能装满两个汽油桶。然而,明知父母艰辛的小良自读大学后6年没有回家,整日沉迷于网吧,荒废了学业,直到被学校退学。当节目现场陈老汉含泪呼唤时,满座的学子无不为之动容,而作为当事人的小良竟然对央视记者说:“我爸在电视台这么说我,他有病!他是一个残酷无情的人„„”
教师读。
师:你对他想说点什么?
学生谴责这个人
师:孩子们,我们光指责他们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还应该帮助他们,你想怎么帮助他们。
学生回答
师:所以我们不仅要做一个身体健康的人,还要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三、拓展延伸
师:爱心行动我们不仅要感恩我们的父母,还应感恩其他人和事。
师:接下来,让我们把爱心放大,让这棵爱心树开花结果,你想为谁献出你的爱心,怎么做?
生:为爸爸妈妈„„
生:为爷爷奶奶„„
生:为同学„„
生:为老师„„
生:为大树、青蛙、学校
师:我们需要感恩的还有很多,我们还应感恩我们的祖国,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师:让我们伸出爱的手,把你想说的话、想做的事写在爱心卡上,让我们的爱心在这棵爱心树上传递。
学生活动
四、总结升华
师:大家看,现在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
生:有爱心,结满硕果
师:是啊!现在他变成了一棵正直、向上,健康茁壮的大树,希望我们的成长也像这棵树一样,老师把这棵树送给大家,让他陪我们健康成长。
边院中心小学李雪丽
生1:为父母洗一次脚。
生2:为父母做一次爱心早餐。
生3:我们男孩子比较粗心。但我们也可以为父母扫扫地、擦擦灰。生4:为父母做家务,给他们放假。
生5:为父母买早点.生6:为父母捶捶背、揉揉肩。
生7:父母下班回来时为他们沏一杯热茶。
生8:帮父母洗碗。
生8:为工作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倒一杯茶,揉揉肩,讲讲笑话。
生9:每天好好学习,回家聊聊学习情况,谈谈收获,讲讲感受,给父母一个好心情。
生10:多体谅、理解父母,不与父母争吵,多为父母着想。
生11:学会拥抱父母,说声“谢谢”。
生12: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和烦恼。
生13:学会节约,不浪费父母的劳动成果。
生14:每天反思,学会对父母说“对不起”。
生15:学会尊重、关爱身边的人。多做有心人,及时送上温暖。
第二篇:爱心树
《爱心树》教案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置身绘本情境,展开丰富想象,激活言语思维,强化言语表达,丰厚绘本内容。
2、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的阅读习惯。
3、在阅读中,理解“给予”的崇高含义,感受爱与被爱,懂得感恩。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超前悬思
1、今天的语文课,杨老师给大家读一本书,一本会让人会记住一辈子的书。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呢?让我们先来看看人们对这本书的评价:(出示ppt)
2005十佳童书
美国教育部评选的百部最受教师和孩子喜爱的书之一
这本书,杨老师读了好几遍了,每一次都感动的热泪盈眶,这样的一本书,你们想读吗?
2、这本书的名字就是——《爱心树》,指名读课题。(出示ppt)画面上画了些什么呢?在你眼里,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呀?
3、就是这样一棵大树,他会和这个小男孩发生些什么故事吗?你能猜一猜吗?(生猜)(师相机点评)
4、读书啊,就得这样一边读一边想读着读着,想着想着,你能从文字中,画面上读出更多的东西。让我们一起边读边思,走进这个故事。
二、讲述故事,边读边思,把书读厚
(一)感受快乐
1、师讲述:从前,有一棵树,他喜欢上一个小男孩。看,小男孩来了。他在哪儿呢?(看图ppt)想一想,这会是一个怎样的男孩呢?小男孩来了,他会同大树玩些什么游戏呢?
2、师讲述:男孩儿每天会跑到树下采集树叶,做成皇冠,想象自己就是森林之王。他也常常爬上树干,在树枝上荡秋千,吃树上结的苹果。同大树捉迷藏。累了的时候,就在树荫里睡觉。小男孩爱这棵树,非常非常爱他。大树很快乐。(1)大树为什么会这么快乐呢?(生答)
(2)小朋友们,这是一本图画书,阅读的时候,咱们就得边看图,边读文字。仔细看看图,你一定能体会到大树此时此刻心情的快乐。(出示大树的形态图)
孩子跑到了树下,大树那柔嫩的枝条,就像„„
小男孩采集树叶做成王冠,大树的枝条„„
小男孩爬上了树干,大树的枝条„„
小男孩和大树玩起了捉迷藏,大树的枝条„„
小男孩累了在树下睡觉,大树的枝条„„
小结:透过这一幅幅画面,我们走进了大树的内心,感受着在它心底流淌着的快乐。边读边思,就得这样借助画面插上想象的翅膀。(板书。)
(二)品味“给予”
1、师讲述:但是,时光流逝,孩子逐渐长大,大树常常感到孤寂。画面上只有这孤零零的大树了,小朋友们,看看图画,说说你所看到的所想到的吧。(生交流)大树的树枝交叉着下垂,那么落寞,枝条底下的树干上,分明是男孩小时候与大树最亲密时刻画的爱心,然而爱心仍在,却惟独不见男孩的踪影。
2、师讲述:有一天,男孩来看大树,大树说:“来吧,孩子,爬到我身上,在树枝上荡秋千,吃几个苹果,再到阴凉里玩一会儿,你会很快活的。”孩子说:“我想买好玩的东西,我需要些钱,你能给我一些钱吗?”“很抱歉。”大树说,“我没有钱。我只有树叶和苹果。把我的苹果拿去吧,孩子,把他们拿到城里卖掉,你就会有钱,就会快活了。”于是,孩子爬上大树,摘下了树上的苹果,把它们拿走了,大树很快乐。很久很久,孩子没有再来看望大树······大树很难过。后来有一天,孩子又来了,大树高兴地摇晃着肢体,对孩子说:“来吧,孩子,爬到我的树干上,在树枝上荡秋千,你会很快活的!”“我有很多事要做,没有时间爬树了。我需要一栋房子保暖。我要娶个妻子,还要生好多孩子,所以我需要一栋房子,你能给我一栋房子吗?”“我没有房子,森林就是我的房子,但是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砍下来,拿去盖房,你就会快活了。”于是,男孩就把大树的树枝砍下来,把他们拿走,盖了一栋房子了。大树很快乐。孩子又有很长时间没有来看望大树了。当他终于又回来的时候,大树非常高兴,高兴得几乎说不出话来。“来吧,孩子,”它声音喑哑地说,“来和我玩玩吧!”“我年纪已经大了,心情也不好,不愿意玩儿了。”孩子说,“我需要一条船,驾着它到远方去,离开这个地方。你能给我一条船吗?”“把我的树干砍断,用它做船吧。”大树说,“这样你就可以航行到远处去,你就会快活了。”于是孩子把树干砍断,做了一条船,驶走了。大树很快乐,但是心坎里却有些……
(1)小朋友,男孩来了,他没有再和大树一起玩耍,他来干什么了呢?(师边讲述边擦去大树:大树上那红通通的苹果没有了,碧绿青翠的枝条没有了,挺直的树干也没有了,这时它剩下了一截矮矮的老树墩了)
(2)可它还是很快乐,这又是为什么?你知道原因吗?可此时,大树的心坎里还有些什么呢?
3、又过了很久,孩子又来了,在他与大树的对话中,有了这样一句话:“非常抱歉。”你猜,这句话会是谁对谁说的,为什么?
还是赶紧从故事中去找找答案吧。学生自行阅读。又过了很久,那孩子又来了。“非常抱歉,孩子,”大树说,“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的了。我没有苹果了。”“我的牙齿已经老化,吃不动苹果了。”孩子说。“我没有枝条了,”大树说,“你没法儿在上面荡秋千了——”我太老了,不能再荡秋千了。”孩子说。“我也没有树干,”大树说,“不能让你爬上去玩了——”“我很疲倦,爬也爬不动了。”孩子说。“真是抱歉,”大树叹了口气,“我希望还能给你点儿什么东西……但是我什么都没有了。我现在只是个老树墩,真是抱歉……”“我现在需要的实在不多,”孩子说,“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坐坐,好好休息。我太累了。”“那好吧。”大树说,它尽量把身子挺高,“你看,我这个老树墩,正好叫你坐在上面休息。来吧,孩子,坐下吧,坐在我身上休息吧。”于是孩子坐下了。大树很快乐。
(1)交流:在故事中哪些句子让你感动?或许说你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哪句话?评点:读书就得像你这样擦亮智慧的眼睛边读边思。
(2)故事结束了,画面定格在了这儿。男孩已经是白发苍苍,一身疲惫;他就坐在这棵原本挺拔的老树墩上。此时,男孩子也许在回忆„„此时,男孩也许在向大树倾诉„„此时,男孩也许在„„(生交流)
(3)就这么一边读一边想,把这本薄薄的故事书读“长”了,读“厚”了,读“深”了。
三、扣问心扉,掩卷深思,把书读薄
1、不过,会读书的孩子不但能把书读厚,还能把书读薄。从这本书中,你读出了什么呢?你能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说一说吗?
2、小结:读着,想着,你看,这本书薄了,变成了一个词,一句句子,深深地印在了我们心里。老师更希望这棵满载着我们大家思想智慧的爱心树能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板画)
四、流泻心声,笔录所思,把书读活
1、请问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一个人,像大树一样给予了我们很多很多东西,我们却还没有回报过一点点呢?在书的封底,有这样一句话,(出示)看了这本书,孩子会更爱妈妈。现在,你理解这句话了吗?(生交流。)
2、小结:或许,我们的妈妈真的就像这一棵大树,默默无闻地给予了我们许许多多的关怀,让我们感受到了幸福、温暖、快乐!
3、现在你有什么话想对妈妈说的吗?请你大声说出来吧。
4、听着大家的交流,老师也很感动,我也做了首小诗,跟大家分享一下“有这么一棵大树,春天倚着她幻想;夏天倚着她繁茂;秋天倚着她成熟;冬天倚着她沉思;这棵树就是我们亲爱的——妈妈!(师配乐朗读)
5、让我们一起来祝福天下的妈妈,用我们心底最最真诚的心声祝福天下所有的妈妈都身体健康!一生平安!
五、总结读书方法——边读边想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不仅收获了一个故事,获得了一种启迪,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学会了一种读书的方法,那就是边读边思。我今天把这个我很喜欢的故事于大家一起分享了,那么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请说说你的原因。
六、作业
1、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把你想对妈妈说的话写下来,并做成卡片,送给妈妈。
《爱心树》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完之后,我觉得总体感觉是思路还算是很清晰的,教案设计得不错,只是落实不到位,有几个地方是过于形式,没有抓到“痛处”。
一、思路比较清晰,教学环节层次性比较强。我在本节课设计了一下几个环节:激趣导入,超前悬思;讲述故事,边读边思,把书读厚;扣问心扉,掩卷深思,把书读薄; 流泻心声,笔录所思,把书读活;总结读书方法——边读边想。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要求,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第一部分,导入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他们的热情很高涨,通过人们对书的评价以及我自己说出来的感受,把他们带入了一个故事的开头。第二部分,有两个小节,包括“感受快乐”和“品味给予”,通过设计的问题“大树为什么会快乐呢?”和“此时此刻,大树的心坎里还有些什么呢?”充实课堂。第三部分,主要是解决“从这个故事当中,你读到了什么?”这个问题。第四部分,有“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和“我们一起交流”。最后一部分,就是简单的总结读书方法——边读边想。
二、整个教学流程设计到位,但是落实不到位,给人的感觉是过于形式化,主要表现在教师在每个环节都很拘谨,放不开,所以导致在课堂上很多本来说是亮点的地方,最后到没有体现出来,真是遗憾。首先,我的思维放不开。这个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方面,比如讲到“大树把它的苹果、树枝和树干都给了小男孩的时候,大树还是很快乐,可是它的心坎里还有些什么呢?”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按照问题的设计直接问了,学生很难去揣摩这个角色,要是我换了问法:你看到这个画面,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或许这样让学生不要去猜大树心里是怎么想的,而只是说,从学生自身出发,根据画面想到什么就什么。
其次,我的情感放不开。这节课,本来是一节很好的感恩课,让我们对妈妈更好点,要很浓的情感渲染。在整个过程当中,我没有做到抑扬顿挫。更重要的是,我设计的分享小诗的环节里,我应该配乐去朗诵,但是我当时忘记了,纯粹是为了读而读,目的没达到;我等到跟学生一起读的时候,我才配上音乐,此时我眼角真的有泪花。此外,在“此时,男孩也许是在向大树倾诉„„”这个时候,教师要是能表演一下,表演男孩在向大树倾诉的情景会很好。
最后,我的学生放不开。整节课下来,我说的话太多了,很多时候可以让学生说到点子上,说到透。我很怕学生说不到,然后我就说出来了,其实我错了,应该放开学生,让他们大胆发挥。比如,在我问到在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一个人,像大树一样给予了我们那么多东西?很多学生都举手了,但是我忽视掉了,本来是呼之欲出的答案,没有想到被我自己一按ppt,答案出来了。
三、本节课理解“给予”的时候,我着力去渲染“母爱”,事实上,这个范围应该更加广泛,比如是长辈、教师之类的„„还有当有一个学生说出了“老师给予了我们那么多,我却还没有还一点点东西给老师”,其实这是个契机,教师要是好好引导,好好利用这一个机会,很有发挥的余地,可是我浪费掉了,可惜可惜。
四、在这节课上,我没有进行到环境教育,这也忽视掉了,其实当小男孩去砍枝条、砍树干的之后,大树只是剩下这么一个矮矮的树墩了,这个时候,应该进行适当的环境教育,教育学生要爱护我们的森林,爱护环境。
第三篇:爱心树
《爱心树》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爱心树》是美国诗人谢尔·希尔弗斯坦创作的一部轰动世界文坛的经典作品。文章向我们讲述:大树给予男孩成长中所需要的一切,而自己却不图一丝一毫的回报。男孩从大树的身上享受着一份又一份的快乐与幸福,直到风烛残年,身心俱惫,仍然可以在仅剩的老树墩上休息,作者用简单的线条和充满诗意的文字,创作了一则生活寓言——这则寓言在施与爱之间,也在爱与被爱之间。故事情节简洁,却给我们留出广阔的想象空间;拥有丰富的可开掘的素材。设计理念: 这是一本文字与图画都非常简单的图画书,所以教学也应该尽可能的回归这种简单。老师静静地读,孩子静静地听,让每一个画面和每一个文字都能深深地烙进孩子们的心田。当然,阅读更需要能关照孩子们的的真实世界,让他们在书的世界和生活的世界中获得情感的润泽、精神的滋养和成长的拔节。
【教学目标】:
1.借助绘本阅读,在观察,想像,游戏中,让学生享受阅读的情趣,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大树的无私奉献,了解爱的真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赏读封面
1.孩子们,你们一定认识许许多多的树吧,你知道吗?每一棵树都有一个故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认识一棵特别的树,是一棵什么树呢?出示封面。学生读课题。
2.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看谁的发现最细致、精妙。(学生自由说说发现了什么)(主要是题目、作者)
3.交流:(预设,随机讲解)画面内容:一棵大树弯着身子,正在把一只红苹果给一个穿着背带裤的小男孩 „„ 这幅画其实是一本书的封面。书本的封面告诉我们这么多讯息,以后我们看书时,可别忘了看封面哦!这本书名叫《爱心树》。树上写着英文——意思也是爱心树。书本里面有图画有文字,它们共同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在这里,图画是图书的生命,也就是说图画自己也会讲故事。这样的书叫绘本。我们看绘本的时候可别忘了一定要观察图画哦。一本好的绘本会让我们越看越想看,百看不厌。
过渡:其实,这棵大树给予小男孩的远远不止一个苹果,那么她还给予小男孩孩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二、阅读绘本
(一)读读说说,感受的大树与小男孩相亲相爱的快乐 1.课件:从前有一棵大树,枝叶繁茂、树干粗壮。
2.(第二页)有一天,她喜欢上了一个小男孩。
问:你能从图中找到小男孩吗? 问:看着这只小脚丫,你想这会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顽皮、可爱„„)
3.瞧,小男孩来了!
(1)他每天会跑到树下。让我们来猜猜他跑到树下会干些什么?
(2)生说师随机出示画面: 采集树叶: 小男孩用树叶干什么呢?原来,他是用来——生答:做皇冠。呵呵,他想象着自己就是森林之王呢!看到他脸上的表情,你想到了什么词?(得意、威风、神气、骄傲)他还跑到树下干些什么?
3.悄悄地,小男孩爱上了这棵大树,非常非常爱它。问:孩子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小男孩非常爱那棵大树吗?(带给他快乐,无穷的乐趣„„)板书:快乐 问:仔细地观察一下图画,找一找小男孩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大树的爱?(拥抱、刻爱心并写上自己的名字„„)
4.孩子很快乐,大树也很快乐呢!(出示:大树很快乐。)那大树为什么很快乐呀?(小男孩每天来陪伴他,和他一起玩;他给小男孩带来了快乐,小男孩快乐大树就快乐„„)
(二)读文看图,体会大树的孤独
1.过渡:小男孩和大树相亲相爱,这是多么快乐的童年啊!但是时光流逝,孩子逐渐长大。
2.你们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树上多了一个爱心、有四只脚丫了)3.是啊,小男孩长大了,他有了新的(朋友),再也没有来和大树玩耍„„大树常常感到孤寂。
(1)观察图画,你从哪里能够感受到大树很孤寂?(低垂着树枝)(2)你能说说此时此刻大树心里是怎么想的吗?(3)谁能用朗读来表示大树的孤寂?
4.是啊,那个已是青年的小男孩不来和大树玩耍了,大树好孤独、好想念曾经的快乐时光。
(三)朗读感悟大树给予男孩苹果的快乐 有一天,男孩终于来看大树了。可是他不是来和大树玩耍的,而是向大树索取的,那么,他索取了什么,大树又给了他什么呢?
1.老师配乐朗读15--17页。2.交流问题 :大树没有了苹果为什么还快乐呢?(她为男孩解决了困难,用苹果去换钱;男孩快乐大树就快乐)
3.如果是你拿走了大树那么多的苹果,你会对大树说些什么或者做些什么呢?(生:„„)
4.是啊,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是,很久很久,那个男孩没有再来看望大树„„大树很难过。说说你的看书后的感想和疑问,相机引导理解。
(1)怎样看待孩子?(自私、贪心、没礼貌、不懂得回报)
(2)为什么只剩下树墩了,大树还是很快乐?你是怎样看待大树的?(无私、大方、有爱心)(老师板书:无私)
(3)你们能说说大树心里到底有些怎么样吗?为什么?(伤心、孤独、期盼、难过、牵挂„„)
(四)读故事,感悟大树给予男孩树墩的快乐
1.大树现在什么也没有了,她只是一个老树墩了,他多么思念那个男孩啊!那个男孩还会来吗?
2.又过了很久很久,那个男孩终于又来了,这时他已经是一个老年人(板书)(白发苍苍的老头了),他们见面后的第一句话是“非常抱歉”,你们认为这句话是谁说的?为什么?
3.这句话到底是谁对谁说的,让我们一起来找答案。(配乐师生合作读第二十四——二十五页)
4.孩子们,这句话竟然是老树墩对男孩说的!大树为什么说抱歉?(先出现左边文字)
5.问:大树只剩下树墩了却还是想给予男孩东西,最后大树想到了什么?(出现右边文字)大树为什么要把身子尽量挺高?
6.看着孩子在自己身上做下来,大树很快乐。问:大树为什么很快乐? 7.你觉得孩子最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吗?引导学生看末页,对比领悟。
三、叩问心扉,倾吐心声
1.孩子们,故事读完了,你觉得这棵充满爱心,无私奉献的大树像你身边的谁?为什么?(配乐思考问题)
2.师:是呀,爸爸妈妈„„他们就是我们的爱心树!他们总是为我们默默的奉献着、付出着,他们给我们快乐、给我们幸福、给我们无穷的爱。让我们为我们亲爱的爸爸妈妈献上一首诗吧!
小结:同学们,我们应该人人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感恩所有对我们付出的人,只有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快乐。
第四篇:爱心树
《爱心树》
内容梗概:
从前有一棵大树,它和一个男孩儿是好朋友。每天男孩儿都跑来和它一起玩,他们很快乐。可是随着时光流逝,男孩儿长大了。大树感到了孤寂。一天,孩子来看大树,“我需要一些钱。”于是大树把自己的苹果给了孩子。后来又一天,长大了的孩子来了,“我需要一幢房子。”于是大树把所有的树枝都给了孩子。又过了很长时间,孩子又回来了„„ 这是一个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推荐理由
在美国教育部举行的调查中,被评为最受教师和孩子们喜爱的100本书中之一。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绘本作家之一,希尔弗斯坦用简单朴实的插图、浅显的文字向我们讲述了爱、成熟与完美。
作者链接:
谢尔·希尔弗斯坦是一位享誉世界的艺术天才,集诗人、插画家、剧作家、作曲家、乡村歌手于一身。作为一名绘本作家,他一生创作无数,他的绘本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仅美国本土的销量就超过1800万册。其他脍炙人口的作品还有:《失落的一角》、《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阁楼上的光》、《人行道的尽头》、《往上跌了一跤》等。
第五篇:爱心树[范文模版]
爱心树
阅读目标:
1、欣赏谢尔的《爱心树》,初步感受他简洁、明了的绘画风格,幽默、温馨、充满着淡淡的人生讽刺的创作风格。
2、认识并了解绘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欣赏绘本。
3、提升阅读品质,丰富精神世界。在阅读中品味成长,感动母爱,学会感恩。读前准备:《爱心树》书籍、实物投影仪
交流过程:
一、预读——怦然心动
1、读封面,感受基调
猜猜今天老师要为大家上什么课?上一堂读书课,说到读书,你们读过哪些书?今天要给大家读一本图画书,请你说说书名——《爱心树》。再看一看,封面上还有它的英文名字是——The Giving Tree。谁来读读,“Giving”的中文意思是什么?(给予)你能从封面上读出“Giving”所表达的意思吗?(插画上是一棵大树,正微微弯曲着身子,碧绿、柔软的枝条犹如一只温软的手,正给一个穿背带裤的小男孩一只红红的苹果。)瞧,同学们多聪明,我们还从图画中读出比文字更多的东西,这就是图画书的魅力,图画书与其他书不一样,在阅读的时候不仅要读它的文字,我们还要从简简单单的图画中读出更多的内涵。
我们继续来看封面,你还能从封面中读出其他信息吗?(图、文都是美国的谢尔·希尔弗斯坦,傅惟慈翻译)
2、读腰封,感受价值
说说你对这本书的第一反应,看到这本书很多同学是不是偷偷地想:老师要带我们读图画书,是不是有点小儿科了?这本书可不简单。
再读读这条黄色的封面,猜猜它会叫什么?在封面的腰部——腰封。(出示腰封)读读各界对这本书的评价
——2005十佳童书
美国教育部评选的百部最受教师和孩子喜爱的书之一
看了这本书,孩子会更爱妈妈
在美国有童书的地方就有谢尔
3、读作者,感受魅力
“在美国有童书的地方就有谢尔。”谢尔究竟有多大的魅力,请你介绍一下作家谢尔。生读作者简介。
真是个与众不同的作家,现在你们最想做的就是——马上读书!
二、朗读——温暖心灵
读本书时,老师将书展示给学生,边读边让每一位同学都能看到插图。边读边做以下引导:
第一面:“从前有一棵大树……”瞧,画家还没有画完整呢!请我们班上的同学来说说,如果你画这棵大树,你还会添上些什么呢?(生想象说)
第二面:这样的一棵大树,“它喜欢上一个男孩儿。”这一页我们能找到男孩的吗?(小脚丫)看着这个顽皮的小脚丫,猜猜它是个什么样的男孩儿呢?(生说)
第三面:瞧,男孩儿来了,教师读故事,我们读文字,更要读插图,大家仔细观察大树的枝条,你能懂些什么呢?
第四——十面:和学生一起读大树给孩子带来的快乐。
第十一面:悄悄地,小男孩儿爱上这棵大树了,第十二面:猜猜看,如果你是小男孩,会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他对大树的爱? 所以大树很快乐。
第十三——十五:但是时光流逝,就是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孩子渐渐长大了,在大树下玩耍了吗?吃苹果了吗?捉迷藏了吗?荡秋千吗?
树荫下有什么不同呢?猜猜它会是谁?树干上有什么不同?刻着的另一颗心,也是男孩给大树的吗?
第十六面:但是有一天孩子来看大树了……教师读。
第十七——二十面:于是孩子爬上大树。。。教师读。突出读“大树很快乐。”瞧现在这是棵怎么样的大树呢?但是大树还是很快乐。为什么只剩树干了还是很快乐呢?学生说。
第二十一——二十二面:师读故事,只留下了孤零零的树墩了。
第二十三面:但是大树还是很快乐,为什么只剩树墩了大树还是很快乐呢?学生说。但是大树墩的心坎里却有些……省略号省略的是什么呢?大树墩心坎里却怎么样?学生说。
第二十四——二十六面:师读故事。
三、交流——叩问心扉
故事我们读完了,我发现同学们听故事时表情在变化着,由开心变成低头不语,你们的心里一定波澜起伏,能说说你的心情吗?
四、倾吐——流泻心声
读了《爱心树》,有没有想到,在我们的生命中,大树是谁?男孩又是谁?
读读童年的男孩,想想童年的你,读读少年的男孩,想想现在的你,读读青年、中年、老年的男孩,想想将来的你?读了故事,你心中是否有千言万语想说呢?你想说些什么呢?想大声地对谁说呢?请你把心中的话写下来?
五、拓展——丰实心田
1、读完这本书,说说你对这本简简单单的书有了新的认识?
再读读各界对谢尔的评价:
一种大智若愚的简单留给人们更多的思考和阐释。--《纽约时报》
“他的富有魅力的作品再次证明了,在艺术上,越简单的东西表达的往往越多,而真理往往用简单的话语便能加以表达。”--《时代》
2、师:《爱心树》图画虽然简洁,但给人留出广阔的想象空间,文字虽然平白,但足以给人带来心灵的冲击,情感虽然忧伤,但却填充了人们心中那份微微的缺憾。心有多重,人生就有多重,爱有多深,人生就有多深。让我们记住撼动我们心灵之树的大师——谢尔·希尔弗斯坦。他还留给我们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阁楼上的光》、《失落的一角》、《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人行道的尽头》。
在我们读着大部头的文学名著的同时,不妨也读一读这些美好的图画书,让童书温暖我们的心灵。
板书:
爱心树
谢尔·希尔弗斯坦
全部的爱
————→
大树男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