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音乐《小牧笛》教案
三年级音乐《小牧笛》教案
建国小学田月凤
教学目标:
1、聆听《牧歌》,体会内蒙古民歌风格的特点。
2、有感情地唱好《小牧笛》,唱出欢快情绪与民歌风格。
3、抒发热爱农村、热爱劳动的真挚情感,激发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小牧笛》。
教学难点:2/4拍与3/4拍的节奏转换。
教具、学具的准备:电子琴、课本、录音机(磁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聆听《牧歌》
1、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吗?你能说出几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吗?
这些少数民族大多都能歌善舞,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内蒙古民歌《牧歌》(放视频课件),同学们可以边欣赏边轻声哼唱。
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是啊,悠扬的歌声,再加上这如诗如画的意境,真让人浮想联翩。作曲家沙汉昆就以这首民歌为素材创作了一首同名的小提琴曲,你想不想听听?
2、闭眼,听乐曲《牧歌》。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场景?
师:真美!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三、表演《小牧笛》。
1、导入:看来边唱歌边放牧可真是件愉快的事,这不你们看又来了两个小牧童,请小朋友们听听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他们还是放牛吗?请同学们打开教材18页,听听我们这节课要学唱的歌曲《小牧笛》。(师板书:小牧笛。)
初听范唱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听后回答问题。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的,愉悦的。
(2)他忙还是放牛么?哥哥放羊,我放鹅。
同学们听得可真仔细。可不知你们发现没有,以前我们学过的歌曲只出现一个拍号,可这首歌中却出现了两个拍号,(师板书:2/
4、3/4)你知道这表示什么吗?请你仔细观察教材。师:这表示在这首歌中我们要按照四二拍与四三拍的节奏变换来演唱。想想,2/4拍的强弱规律是
怎样?那3/4拍呢?生举例。
2、节奏练习
(1)师板书: ︱ X︱ X︱ X-︱X0 ‖
XX︱X-︱XX ︱X ‖
(2)拍手练习,乐感真好!
3、能按拍号读一读歌词吗?看教材《小牧笛》曲谱,按节奏读歌词。
(1)用右手敲击桌面打节奏,读歌词。
(突出重点乐句“伴着白云飘飘落飘飘落哟”)
(2)用一分钟记忆歌词。一生展示。
4、学唱歌曲。反复听范唱录音,边听边轻声哼唱,直到能唱准为止,每听一遍都要指导。如:换拍:注意不同节拍中的重音位置。
下滑音:歌曲的结尾有一个记号,叫做滑音记号,歌唱时要快速的滑下来。
情绪:微笑,愉悦的心情,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5、用愉快的心情跟录音伴奏连贯地演唱。
6、分小组演唱,师用电子琴伴奏。
男生唱第一段,女生唱第二段。
师进行评价。
7、表演歌曲《小牧笛》。
前面四句请两个男同学表演领唱(一个扮演哥哥,一个扮演弟弟),最后两句大家一起唱。教师出示打击乐器,谁愿意为他们伴奏?伴奏看书。
五、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过得开心吗?是啊,在欢乐的氛围中,我们共同感受了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到了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就让我们伴着这快乐的歌声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吧!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拜拜!
第二篇:小牧笛教案
《小牧笛》
课题:《小牧笛》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小牧笛》
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小牧笛》,感受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想象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悠然惬意的田园生活。
2、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小牧笛》,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抒发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3、初步了解变拍子,能正确听辨、拍击2/
4、3/4节奏乐句,并能在演唱过程中正确地体现。
4、初步了解我国常见民族乐器——笛子。
教学重点:
能用自然明亮的声音和正确的节拍、速度演唱歌曲《小牧笛》,并能感受不同节拍音乐所表达的不同情绪。教学难点:
了解变拍子歌曲的特点,并能正确听辨、拍击2/
4、3/4拍节奏乐句。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介绍笛子的PPT等 组织教学:
1、创设情境,学生进教室
(此时多媒体播放和牧童相关的音乐、图片)
2、音乐停止,师生问好
一、导入:
师:哪位同学能描述一下,我们进教室的时候,多媒体播放的是什么内容? 师:小牧童的家在农村,家里只有她和哥哥两个小孩,他们非常懂事、勤劳,经常帮父母干些活儿,在干活时他们都喜欢哼哼小曲,吹吹笛子。他们最喜欢唱的一首歌就是《小牧笛》(揭示课题)
师:今天老师还把小牧童请到了现场,小牧童还准备给我们表演一个节目呢,此时,老师知道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了,别急,小牧童还要考考我们呢,我们有没有信心答好,来,看看小牧童为我们准备了什么题目。
二、节奏学习师:同学们,下面小牧童为大家准备了一个节奏练习的题目,大家来看一看,一家四口有爷爷、爸爸、妈妈、小男孩踏着不同的节奏向我们走来,老师要请同学们仔细判断和分辨一下哪条是表现爷爷脚步的节奏,哪条是表现爸爸脚步的节奏,哪条是表现妈妈脚步的节奏,哪条是表现小男孩脚步的节奏,为什么? A.X X︱X X︱ 爸爸的节奏(跺 脚)B.X — ︳X —∣ 爷爷的节奏(摇摆身体)C.XX XX ︱XX XX ︳ 小男孩的节奏(拍 手)D.X X X ∣X X X ∣ 妈妈的节奏(跳 着 跺 脚)
1、认识变拍子
(一个曲子中出现了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拍子,称为变拍子。)
2、听音乐,师用铃鼓拍打节奏,学生思考师拍打时节奏有没有什么变化。(先拍一下,摇一下,再拍一下,摇二下。)
3、学生徒手模仿拍,再用铃鼓拍打,明确变拍子的含义。
三、学唱歌曲《小牧笛》
4、复听歌曲
(1)提示学生注意尾音衬词的处理,下滑音有何作用?
(2)复听时教师用双响木为歌曲伴奏,学生可用身体律动、指挥图示或自己创编的动作表达歌曲强弱拍的变化。
(3)请学生回答歌曲尾音衬词加下滑音的作用,并试唱。
(衬词从高音“re”自然向下滑唱,表达内心赞美,体现民歌的风格。)
6、按节奏朗读歌词
7、教授歌曲
(1)教师随伴奏范唱,学生默唱。找出其中难点,并解决 多媒体配合歌词播放乐谱(2)教师伴奏,学生跟琴唱。(3)师生齐唱
8、引导学生思考,2/4和3/4拍表达音乐的不同情绪特点。(2/4拍音乐往往比较欢快活泼,3/4拍音乐往往比较优美舒展)
四、拓展知识
放《小牧笛》的视屏,让学生看看视屏中小牧笛吹的是什么,然后用多媒体放介绍笛子的PPT,让学生了解中国名族乐器---笛子。
五、小结:今天我们学唱了歌曲《小牧笛》,并且了解了变拍子,了解了笛子,收获真大,最后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演唱一遍《小牧笛》。
第三篇:小牧笛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引导学生用欢快、优美相结合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两个农家少年情谊,表达了热爱农村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
2、通过趣味的节奏练习,掌握变拍子节奏,引导学生做到2/4拍与3/4拍歌谱衔接自然通顺。
3、通过欣赏《牧歌》,引导学生感受由于速度的变化,引起音乐形象的变化。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教学难点:
1、歌曲中2/4拍与3/4拍的情绪衔接。
2、歌曲中的四度音程要唱准 教学准备:
钢琴、课件、黑板、录音机。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参与法、复习法、游戏法、练习法)
1、师生问好后律动《我是草原小木牧民》 师:刚才我们跳的是什么? 生:《我是草原小木牧民》 师:这是我们在第二课的时候,学的一首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并知道了一些放牧的知识,这一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农村的放牧生活,请听!意图:用复习法自然、直接的导入新课。
2、播放《小牧笛》伴奏,师激情导语:
随着悠扬的笛声,我们仿佛来到了田园山庄。你瞧!一幅牧童放牧的美丽画卷,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那么,今天就来学唱一首有关放牧的歌曲《小牧笛》。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情境、点名课题并板书。
3、节奏练习:
在学唱歌曲之前,老师想先给同学们出一个脑筋急转弯,看看谁反应最快? ① 听辨拍子并打出节拍
× ×∣× ×∣和∣× × ×∣× ×-∣
② 师将歌曲中的难点节奏整合,并板书让学生带歌词加节奏朗读。×× ×∣×× × ∣×× × × ∣ × × × —∣ × × × ×∣ 小牧 笛 吹吹 歌 哥哥 放 羊 我放 鹅 两支 歌 儿
× × × ×∣× × × ×∣× ××∣× × ×∣ × —∣× 0∣ 一样 美 哟 伴着 白云 飘 飘 落 飘飘 落 哟
意图:将歌曲中的难点在游戏中逐步解决,化难为易。
二、新歌教学。
(一)学唱
1、一听歌曲。
师:歌中唱到了什么内容? 生:关注歌词。
师:歌中唱到了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肥羊、白鹅、还有一对可爱的小牧童,同学们,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多么美的放牧情景!意图:了解歌词大意。
2、二听歌曲。
师:你感觉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 生:(欢快、优美)
意图: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3、三听歌曲。
师:你能听出来歌曲有几种拍子吗? 生:两种,有2/4拍,还有3/4拍 意图:培养聆听习惯。
4、四听歌曲。
师:我们一起来打节拍。生:拍出强弱规律。
师:你能带上感情和节奏来朗读歌词吗?
生:用清晰的咬字,按节奏朗读歌词,需读出重拍来。意图:体会每小节的重拍。
5、认识高音re’
师:看来歌词和节奏没问题了,那老师来唱歌谱,你们听那个音出现的最多? 生:re 意图:导入讲解五线谱,认识高音re’。
6、识谱教学:
师:再唱一遍歌谱,请同学们拿出书翻到25页,给每一句第一个音涂上你喜欢的颜色,生:做柯达伊手势体会音高。意图:引导学生识谱。
7、模唱:
生:跟琴用“lu”或“li”模唱旋律。意图:熟悉歌曲旋律。
8、突破难点:
师:你们能跟上伴奏小声唱吗?试试看。
你觉得什么地方还不太会唱,说出来我们一起解决。生:练习变拍子处的填词和四度上下跳处的音准。意图:采用范唱、对比、听辨等方法突破难点。
(二)唱会
1、自学填词 师:伴奏
生:分两组自学填词。A第一段,B第二段。比一比那组学的快又准。意图: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2、熟唱歌曲:
生:集体演唱两遍。
师:强调音色、音准、重拍。
意图: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演唱技巧。
3、师范唱歌曲,讲下滑音(拓展上滑音)
师:同学们唱的不错,掌握得也很好,老师也想把歌曲唱一遍,请同学们再认真的体会歌曲的风格,注意听哪个地方最能体现民歌的特点?
生:剩最后一句。
师:讲下滑音的演唱技巧,并拓展上滑音进行对比。意图:将枯燥的乐理知识趣味化。
4、熟唱歌曲:
①师生接龙唱 ②分组接龙唱
③ 女接龙唱(按节拍)④集体带感情唱。意图: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达到唱熟的目的。
(三)拓展:
1、聆听:播放《牧歌》主题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师:它的速度怎样? 师:它的情绪怎样? 生:草原„„ 生:慢的 生:优美„„ 意图:为下一环节和下节课作铺垫;
2、会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小牧笛》
师:请同学们尝试用不同的速度去演唱歌曲,你体会一下音乐的形象有何变化? 生:同学们用快、慢两种速度进行对比演唱,并说感受。
快速——急促、热闹。慢速——悠闲、自由。
师:同一首音乐旋律,由于速度的不同,音乐形象也发生了鲜明变化。意图:体会速度的变化带来不同的感受。
三、小结:
师:同学们,你们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在你的音乐字典里又收集了什么?
生:学会了一首歌曲、认识了下滑音记号、了解了一些有趣的放牧生活、知道音乐的速度变了,音乐的形象也会发生变化。
师:看来你们的收获可不小,这节课我们体会了放羊、放鹅的欢快与优美的情绪,下节课我们感受放牛乐趣,请同学们预习《小放牛》页内容。同学们再见!生:老师再见!在《小牧笛》歌声中走出教室。意图:小结本课内容,将内容延伸到下节课。板书设计:根据内容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
小 牧 笛
×× ×∣×× ×∣×× × ×∣×× × —∣×× ××∣× ××∣× 0∣ 小牧 笛 吹吹 歌 哥哥 放 羊 我放 鹅 伴着白云 飘 飘 落
情绪: 欢快 优美 ↘ 下滑音
↗ 上滑音
拍子: 四二拍 四三拍
●○ ●○ ○
意图:突出重点、激发兴趣、将音乐与美术有机结合。
第四篇:小学音乐第五册《小牧笛》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第五册《小牧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牧笛》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富有情趣的儿童歌曲,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农村孩子赶羊、放鹅的热闹场面,抒发对热爱劳动、热爱农村的真挚感情。【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小牧笛》,感受民歌风格和农村孩子开朗活泼,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
(二)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用朴素、明亮的声音歌唱带有民歌风的歌曲《小牧笛》,结合2/
4、3/4拍指挥图示,巩固、掌握2/
4、3/4拍节拍规律。
2、认识变拍子,理解变拍子的节拍特点。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
1、自由组合、自主学习,通过2/
4、3/4拍指挥图示、击拍方法、不同形式的演唱,了解变拍子的节拍特点。
【教学重点】注意不同节拍中的重音位置,掌握不同拍子的变换,做到节奏准确,情绪饱满。【教学难点】了解变拍子歌曲的节拍规律,并能正确运用2/
4、3/4拍指挥图示指挥歌曲的演唱,用打击乐器的伴奏表现歌曲。【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今天天气真好,老师想带同学们去郊外走走,看看在郊外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学到什么?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
(播放录音《郊游》,老师带领学生边律动边走进教室。)
设问:这是什么歌,是几拍子的歌曲,你知道它的强弱规律吗?歌曲的情绪怎样? 学生讨论、交流,师小结:
《郊游》是一首四二拍的歌曲,强弱规律:强
弱,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
(继续出发!再次播放《郊游》,老师带领学生拍击节拍,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四二拍的强弱规律。)
2、师:看,是谁在田野里忙碌?
(播放录音《小蜻蜓》,师带领学生继续律动。)
设问:这是什么歌,是几拍子的歌曲,你知道它的强弱规律吗?歌曲的情绪怎样? 学生讨论、交流,师小结:
《小蜻蜓》是一首四三拍的歌曲,强弱规律:强
弱
弱,歌曲的情绪:优美、舒展。师:我们一起帮帮小蜻蜓捉捉蚊子吧,再次播放《小蜻蜓》,老师带领学生拍击节拍,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二、学习新课
1、师:现在我们来到小河边,听,你们听到了什么?
(播放《小牧笛》)
设问:歌曲的内容是什么?情绪怎样?(抽生回答)
2、复听《小牧笛》,师带领学生拍击节拍。
设问:歌曲的节拍统一吗?有变化吗?怎样变化的?
3、学习音乐知识:变换拍子。
4、再听《小牧笛》,学生拍击节拍,师引导学生注意不同节拍中的重音位置,掌握不同拍子的变换,做到节奏准确。
5、师带领学生用“啦”哼唱歌曲旋律,注意节拍变换时的衔接。
设问:歌曲的结尾处有一个音乐符号,你看到了吗?想认识它吗?
6、学习音乐知识:下滑音。
(1)讨论:最后一个衬词为什么加下滑音?该如何正确表现好它?(2)老师唱出几种不同的“哟”,让学生比较哪一种最好。(3)回答:加上下滑音唱法的优点?(更富于民歌风味)
7、再唱旋律,注意唱好节拍变换间的衔接和下滑音。
8、学唱歌词,注意吐字要清楚。
三、歌曲感情的处理。
1、歌曲的情绪有变化吗?怎样变化?
2/4拍旋律的活泼轻快,3/4拍部分比较优美舒展。
2、师:当羊儿长得肥又壮,鹅儿下蛋多又多时,两兄弟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我们要用怎样的感情去唱?(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心儿甜甜的)。
3、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拓展。
1、根据歌词内容,启发学生自己创造设计表演唱。自己找伙伴商量研究,形式上也可让学生自己处理。
2、抽生表演。
3、评价与自我评价。
五、总结:今天小牧童带我们来到美丽的农村,学唱了富于民歌风味的歌曲《小牧笛》,知道了这是一首变拍子歌曲,学会了下滑音的唱法,在课堂中,我们不仅掌握了新的本领,又了解了牧童们的生活。希望大家回家后与自己的父母分享这一动听的歌曲,分享牧童们的快乐。【教学反思】
《小牧笛》是一首变拍子歌曲,变拍子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知识,是作曲者根据需要,在同一首曲子中运用两种拍号。多媒体的教学设计,加上歌曲教学前的拍击节奏,较好的解决了本堂课的教学难点——变拍子。在演唱这首歌曲时,既要注意2/4拍旋律的活泼轻快,又要把3/4拍部分唱得舒展连贯,结束小节的衬词“哟”是发自内心的赞美。学生在学会歌曲后,自己辨别加下滑音和不加下滑音的唱法,从而体现歌曲民歌风味。我在教这首歌曲之前,遵循听觉领先的原则,尽量创设情景,营造气氛,让学生反复的听,熟悉乐曲,当大多数学生都有强烈的想唱这首歌曲的欲望时学唱,降低了学习难度。因为小学生的模仿能力非常强,只要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难点自然而然的就解决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以活动的形式加强学生的感受力,让学生体验这两种拍号用在同一首歌曲中的不同之处,能在活动中掌握并正确地表现出来。这样的教学安排淡化了音乐知识的教学,体现了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提倡学科综合等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在教学方法上,我打破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歌曲教唱模式,而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设多种情景,和学生一起学唱歌曲。使学生在聆听和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获得了愉悦的感受和体验,也使他们能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无穷乐趣,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五篇:小牧笛教学反思
篇一:《小牧笛》(第一教时)第二单元 牧笛声声 唱——《小牧笛》(第一教时)
设计者:崇明县实验小学 严春香
【设计思路】
知识点的教学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理性的知识点要以充满乐趣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牢固地掌握新的知识,巩固旧的知识。在本课教学中运用多种活动方式熟悉变拍子节奏、感受体验变拍子给歌曲带来的不一样的丰富的情绪特色。【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牧笛》 2. 活动与创造2:为歌曲伴奏
【教学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小牧笛》,感受小牧童同您生活的快乐,抒发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2.在学唱歌曲《小牧笛》的过程中,结合2/
4、3/4指挥图示,巩固、掌握其节拍规律。
3.能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小牧笛》,认识变拍子,并能用正确的节拍,合适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教学重点】
能用正确的节拍速度和节拍韵律演唱歌曲,做到节奏准确,情绪饱满。【教学难点】
选择节奏型准确地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节奏卡片、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听赏《牧笛》第二主题片断,再次感受音乐的悠扬委婉。用“lu”哼唱主题。
二、学《小牧笛》
(一)感受歌曲情绪 1.听范唱说一说歌曲的情绪
3.了解变拍子的概念:在乐曲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拍子交替出现,称作“变拍子”。变拍子可能是有规律地循环出现,这时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拍号并列标明。
(二)活动与创造2 1.复习2/4 3/4 拍的指挥图式 2.根据歌曲的拍号划指挥图式。
3.用双响筒与小鼓配合、铃鼓与小铃配合根据活动与创造2 所示节奏为歌曲伴奏。
4.自由创编节奏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学唱《小牧笛》
1.分成三部分分小组用口琴学习歌曲旋律 2.跟着钢琴把三组旋律连接起来 3.听录音范唱,轻声跟唱 4.轻声朗读歌词
5.运用师生对唱、分段演唱、小组接唱各种形式演唱歌曲 6。全班齐唱歌曲《小牧笛》
四、课堂小结 【教学流程图】
【教学反思】
本课运用了指挥图式、乐器伴奏、拍手跺脚等多种方式来进行变拍子的体验训练,但是由于初次接触变拍子,学生们往往还是不能很准确地掌握变拍子的变化时间,所以在教学中要更加注重情绪变化的体验,从情绪体验来感受变拍子,理解变拍子对歌曲的作用。
资源信息表
第三单元 牧笛声声 唱——《小牧笛》(第二教时)
设计者:崇明县实验小学 严春香
【设计思路】
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唱歌也是表现音乐的重要方式,是对歌曲的再创作,歌曲演唱体现了歌唱者音乐表现能力和对歌曲的理解。所以在本节课教学中首先从让学生充分理解歌曲内容和变拍子所达到的艺术效果着手,感受体验歌曲意境,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创编、处理、表现歌曲。【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小牧笛》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牧笛》,感受歌曲流畅的旋律、张弛有度的节奏、民歌风的曲调,激发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2.在感知体验、合作表演、乐器演奏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中,学会歌曲的演唱,感受并表现歌曲的民歌风味。3.用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小牧笛》,唱准大跳度音程和变拍子节奏。【教学重难点】
学唱歌曲《小牧笛》,感受歌曲流畅的旋律、张弛有度的节奏、民歌风的曲调,体验歌曲情绪。【教学准备】 1.补充资料
篇二:小学音乐第五册《小牧笛》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第五册《小牧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牧笛》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富有情趣的儿童歌曲,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农村孩子赶羊、放鹅的热闹场面,抒发对热爱劳动、热爱农村的真挚感情。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小牧笛》,感受民歌风格和农村孩子开朗活泼,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
(二)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用朴素、明亮的声音歌唱带有民歌风的歌曲《小牧笛》,结合2/
4、3/4拍指挥图示,巩固、掌握2/
4、3/4拍节拍规律。
2、认识变拍子,理解变拍子的节拍特点。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
1、自由组合、自主学习,通过2/
4、3/4拍指挥图示、击拍方法、不同形式的演唱,了解变拍子的节拍特点。
【教学重点】注意不同节拍中的重音位置,掌握不同拍子的变换,做到节奏准确,情绪饱满。
【教学难点】了解变拍子歌曲的节拍规律,并能正确运用2/
4、3/4拍指挥图示指挥歌曲的演唱,用打击乐器的伴奏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今天天气真好,老师想带同学们去郊外走走,看看在郊外能看到什么,听到什
么,学到什么?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
(播放录音《郊游》,老师带领学生边律动边走进教室。)
设问:这是什么歌,是几拍子的歌曲,你知道它的强弱规律吗?歌曲的情绪怎样? 学生讨论、交流,师小结:
《郊游》是一首四二拍的歌曲,强弱规律:强 弱,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继续出发!再次播放《郊游》,老师带领学生拍击节拍,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四二拍的强弱规律。)
2、师:看,是谁在田野里忙碌?(播放录音《小蜻蜓》,师带领学生继续律动。)
设问:这是什么歌,是几拍子的歌曲,你知道它的强弱规律吗?歌曲的情绪怎样? 学生讨论、交流,师小结:
《小蜻蜓》是一首四三拍的歌曲,强弱规律:强 弱 弱,歌曲的情绪:优美、舒展。
师:我们一起帮帮小蜻蜓捉捉蚊子吧,再次播放《小蜻蜓》,老师带领学生拍击节拍,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1来到小河边,听,你们听到了什么?
是什么?情绪怎样?(抽生回答)
2师带领学生拍击节拍。
统一吗?有变化吗?怎样变化的?
3变换拍子。
4学生拍击节拍,师引导学生注意不同节拍中的重音位置,掌握不
到节奏准确。
5“啦”哼唱歌曲旋律,注意节拍变换时的衔接。
处有一个音乐符号,你看到了吗?想认识它吗?
6下滑音。
个衬词为什么加下滑音?该如何正确表现好它?
不同的“哟”,让学生比较哪一种最好。
滑音唱法的优点?(更富于民歌风味)
7意唱好节拍变换间的衔接和下滑音。
8、学唱歌词,注意吐字要清楚。
理。
1二、学习新课、师:现在我们(播放《小牧笛》)设问:歌曲的内容、复听《小牧笛》,设问:歌曲的节拍、学习音乐知识:、再听《小牧笛》,同拍子的变换,做、师带领学生用设问:歌曲的结尾、学习音乐知识:(1)讨论:最后一(2)老师唱出几种(3)回答:加上下、再唱旋律,注
三、歌曲感情的处、歌曲的情绪有变化吗?怎样变化?
2/4拍旋律的活泼轻快,3/4拍部分比较优美舒展。
2、师:当羊儿长得肥又壮,鹅儿下蛋多又多时,两兄弟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我们要用
怎样的感情去唱?(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心儿甜甜的)。
3、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拓展。
1、根据歌词内容,启发学生自己创造设计表演唱。自己找伙伴商量研究,形式上也可
让学生自己处理。
2、抽生表演。
3、评价与自我评价。
五、总结:今天小牧童带我们来到美丽的农村,学唱了富于民歌风味的歌曲《小牧笛》,知道了这是一首变拍子歌曲,学会了下滑音的唱法,在课堂中,我们不仅掌握了新的本领,又了解了牧童们的生活。希望大家回家后与自己的父母分享这一动听的歌曲,分享牧童们的快乐。
【教学反思】
《小牧笛》是一首变拍子歌曲,变拍子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知识,是作曲者根据需要,在同一首曲子中运用两种拍号。多媒体的教学设计,加上歌曲教学前的拍击节奏,较好的解决了本堂课的教学难点——变拍子。在演唱这首歌曲时,既要注意2/4拍旋律的活泼轻快,又要把3/4拍部分唱得舒展连贯,结束小节的衬词“哟”是发自内心的赞美。学生在学会歌曲后,自己辨别加下滑音和不加下滑音的唱法,从而体现歌曲民歌风味。我在教这首歌曲之前,遵循听觉领先的原则,尽量创设情景,营造气氛,让学生反复的听,熟悉乐曲,当大多数学生都有强烈的想唱这首歌曲的欲望时学唱,降低了学习难度。因为小学生的模仿能力非常强,只要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难点自然而然的就解决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以活动的形式加强学生的感受力,让学生体验这两种拍号用在同一首歌曲中的不同之处,能在活动中掌握并正确地表现出来。这样的教学安排淡化了音乐知识的教学,体现了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提倡学科综合等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在教学方法上,我打破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歌曲教唱模式,而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设多种情景,和学生一起学唱歌曲。使学生在聆听和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获得了愉悦的感受和体验,也使他们能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无穷乐趣,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篇三:小学音乐第五册《小牧笛》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第五册《小牧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牧笛》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富有情趣的儿童歌曲,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农村孩子赶羊、放鹅的热闹场面,抒发对热爱劳动、热爱农村的真挚感情。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小牧笛》,感受民歌风格和农村孩子开朗活泼,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
(二)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用朴素、明亮的声音歌唱带有民歌风的歌曲《小牧笛》,结合2/
4、3/4拍指挥图示,巩固、掌握2/
4、3/4拍节拍规律。
2、认识变拍子,理解变拍子的节拍特点。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
1、自由组合、自主学习,通过2/
4、3/4拍指挥图示、击拍方法、不同形式的演唱,了解变拍子的节拍特点。
【教学重点】注意不同节拍中的重音位置,掌握不同拍子的变换,做到节奏准确,情绪饱满。
【教学难点】了解变拍子歌曲的节拍规律,并能正确运用2/
4、3/4拍指挥图示指挥歌曲的演唱,用打击乐器的伴奏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今天天气真好,老师想带同学们去郊外走走,看看在郊外能看到什么,听到
什么,学到什么?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
(播放录音《郊游》,老师带领学生边律动边走进教室。)
设问:这是什么歌,是几拍子的歌曲,你知道它的强弱规律吗?歌曲的情绪怎样? 学生讨论、交流,师小结:
《郊游》是一首四二拍的歌曲,强弱规律:强 弱,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继续出发!再次播放《郊游》,老师带领学生拍击节拍,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四二拍的强弱规律。)
2、师:看,是谁在田野里忙碌?
(播放录音《小蜻蜓》,师带领学生继续律动。)
设问:这是什么歌,是几拍子的歌曲,你知道它的强弱规律吗?歌曲的情绪怎样? 学生讨论、交流,师小结:
《小蜻蜓》是一首四三拍的歌曲,强弱规律:强 弱 弱,歌曲的情绪:优美、舒展。
师:我们一起帮帮小蜻蜓捉捉蚊子吧,再次播放《小蜻蜓》,老师带领学生拍击节拍,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二、学习新课
1、师:现在我们来到小河边,听,你们听到了什么?
(播放《小牧笛》)
设问:歌曲的内容是什么?情绪怎样?(抽生回答)
2、复听《小牧笛》,师带领学生拍击节拍。
设问:歌曲的节拍统一吗?有变化吗?怎样变化的?
3变换拍子。
4学生拍击节拍,师引导学生注意不同节拍中的重音位置,掌握
做到节奏准确。
5、师带领学生用“啦”哼唱歌曲旋律,注意节拍变换时的衔接。处有一个音乐符号,你看到了吗?想认识它吗?
6下滑音。
个衬词为什么加下滑音?该如何正确表现好它?
不同的“哟”,让学生比较哪一种最好。
滑音唱法的优点?(更富于民歌风味)
7意唱好节拍变换间的衔接和下滑音。
8意吐字要清楚。
理。
1变化吗?怎样变化?
2/4轻快,3/4拍部分比较优美舒展。
2得肥又壮,鹅儿下蛋多又多时,两兄弟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我们要(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心儿甜甜的)。
3歌曲。、学习音乐知识:、再听《小牧笛》,不同拍子的变换,设问:歌曲的结尾、学习音乐知识:(1)讨论:最后一(2)老师唱出几种(3)回答:加上下、再唱旋律,注、学唱歌词,注
三、歌曲感情的处、歌曲的情绪有拍旋律的活泼、师:当羊儿长用怎样的感情去唱?、有感情地演唱
四、拓展。
1、根据歌词内容,启发学生自己创造设计表演唱。自己找伙伴商量研究,形式上也
可让学生自己处理。
2、抽生表演。
3、评价与自我评价。
五、总结:今天小牧童带我们来到美丽的农村,学唱了富于民歌风味的歌曲《小牧笛》,知道了这是一首变拍子歌曲,学会了下滑音的唱法,在课堂中,我们不仅掌握了新的本领,又了解了牧童们的生活。希望大家回家后与自己的父母分享这一动听的歌曲,分享牧童们的快乐。
【教学反思】
《小牧笛》是一首变拍子歌曲,变拍子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知识,是作曲者根据需要,在同一首曲子中运用两种拍号。多媒体的教学设计,加上歌曲教学前的拍击节奏,较好的解决了本堂课的教学难点——变拍子。在演唱这首歌曲时,既要注意2/4拍旋律的活泼轻快,又要把3/4拍部分唱得舒展连贯,结束小节的衬词“哟”是发自内心的赞美。学生在学会歌曲后,自己辨别加下滑音和不加下滑音的唱法,从而体现歌曲民歌风味。我在教这首歌曲之前,遵循听觉领先的原则,尽量创设情景,营造气氛,让学生反复的听,熟悉乐曲,当大多数学生都有强烈的想唱这首歌曲的欲望时学唱,降低了学习难度。因为小学生的模仿能力非常强,只要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难点自然而然的就解决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以活动的形式加强学生的感受力,让学生体验这两种拍号用在同一首歌曲中的不同之处,能在活动中掌握并正确地表现出来。这样的教学安排淡化了音乐知识的教学,体现了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提倡学科综合等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在教学方法上,我打破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歌曲教唱模式,而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设多种情景,和学生一起学唱歌曲。使学生在聆听和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获得了愉悦的感受和体验,也使他们能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无穷乐趣,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篇四:小学音乐第五册《小牧笛》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第五册《小牧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牧笛》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富有情趣的儿童歌曲,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农村孩子赶羊、放鹅的热闹场面,抒发对热爱劳动、热爱农村的真挚感情。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小牧笛》,感受民歌风格和农村孩子开朗活泼,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
(二)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用朴素、明亮的声音歌唱带有民歌风的歌曲《小牧笛》,结合2/
4、3/4拍指挥图示,巩固、掌握2/
4、3/4拍节拍规律。
2、认识变拍子,理解变拍子的节拍特点。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
1、自由组合、自主学习,通过2/
4、3/4拍指挥图示、击拍方法、不同形式的演唱,了解变拍子的节拍特点。
【教学重点】注意不同节拍中的重音位置,掌握不同拍子的变换,做到节奏准确,情绪饱满。
【教学难点】了解变拍子歌曲的节拍规律,并能正确运用2/
4、3/4拍指挥图示指挥歌曲的演唱,用打击乐器的伴奏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今天天气真好,老师想带同学们去郊外走走,看看在郊外能看到什么,听
到什么,学到什么?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
(播放录音《郊游》,老师带领学生边律动边走进教室。)
设问:这是什么歌,是几拍子的歌曲,你知道它的强弱规律吗?歌曲的情绪怎样?
学生讨论、交流,师小结:
《郊游》是一首四二拍的歌曲,强弱规律:强 弱,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继续出发!再次播放《郊游》,老师带领学生拍击节拍,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四二拍的强弱规律。)
2、师:看,是谁在田野里忙碌?
(播放录音《小蜻蜓》,师带领学生继续律动。)
设问:这是什么歌,是几拍子的歌曲,你知道它的强弱规律吗?歌曲的情绪怎样?
学生讨论、交流,师小结:
《小蜻蜓》是一首四三拍的歌曲,强弱规律:强 弱 弱,歌曲的情绪:优美、舒展。
师:我们一起帮帮小蜻蜓捉捉蚊子吧,再次播放《小蜻蜓》,老师带领学生拍击节拍,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二、学习新课
1、师:现在我们来到小河边,听,你们听到了什么?(播放《小牧笛》)
设问:歌曲的内容是什么?情绪怎样?(抽生回答)
2、复听《小牧笛》,师带领学生拍击节拍。
设问:歌曲的节拍统一吗?有变化吗?怎样变化的?
3、学习音乐知识:变换拍子。
4学生拍击节拍,师引导学生注意不同节拍中的重音位置,掌
做到节奏准确。
5、师带领学生用“啦”哼唱歌曲旋律,注意节拍变换时的衔接。处有一个音乐符号,你看到了吗?想认识它吗?
6下滑音。
个衬词为什么加下滑音?该如何正确表现好它?
滑音唱法的优点?(更富于民歌风味)
7意唱好节拍变换间的衔接和下滑音。
8意吐字要清楚。
理。
1变化吗?怎样变化?
2/4轻快,3/4拍部分比较优美舒展。
2得肥又壮,鹅儿下蛋多又多时,两兄弟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我们
唱?(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心儿甜甜的)。
3歌曲。
1启发学生自己创造设计表演唱。自己找伙伴商量研究,形式上
理。、再听《小牧笛》,握不同拍子的变换,设问:歌曲的结尾、学习音乐知识:(1)讨论:最后一(3)回答:加上下、再唱旋律,注、学唱歌词,注
三、歌曲感情的处、歌曲的情绪有拍旋律的活泼、师:当羊儿长要用怎样的感情去、有感情地演唱
四、拓展。、根据歌词内容,也可让学生自己处
2、抽生表演。
3、评价与自我评价。
五、总结:今天小牧童带我们来到美丽的农村,学唱了富于民歌风味的歌曲《小牧笛》,知道了这是一首变拍子歌曲,学会了下滑音的唱法,在课堂中,我们不仅掌握了新的本领,又了解了牧童们的生活。希望大家回家后与自己的父母分享这一动听的歌曲,分享牧童们的快乐。
【教学反思】
《小牧笛》是一首变拍子歌曲,变拍子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知识,是作曲者根据需要,在同一首曲子中运用两种拍号。多媒体的教学设计,加上歌曲教学前的拍击节奏,较好的解决了本堂课的教学难点——变拍子。在演唱这首歌曲时,既要注意2/4拍旋律的活泼轻快,又要把3/4拍部分唱得舒展连贯,结束小节的衬词“哟”是发自内心的赞美。学生在学会歌曲后,自己辨别加下滑音和不加下滑音的唱法,从而体现歌曲民歌风味。我在教这首歌曲之前,遵循听觉领先的原则,尽量创设情景,营造气氛,让学生反复的听,熟悉乐曲,当大多数学生都有强烈的想唱这首歌曲的欲望时学唱,降低了学习难度。因为小学生的模仿能力非常强,只要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难点自然而然的就解决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以活动的形式加强学生的感受力,让学生体验这两种拍号用在同一首歌曲中的不同之处,能在活动中掌握并正确地表现出来。这样的教学安排淡化了音乐知识的教学,体现了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提倡学科综合等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在教学方法上,我打破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歌曲教唱模式,而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设多种情景,和学生一起学唱歌曲。使学生在聆听和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获得了愉悦的感受和体验,也使他们能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无穷乐趣,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篇五:小学音乐第五册《小牧笛》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第五册《小牧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牧笛》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富有情趣的儿童歌曲,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农村孩子赶羊、放鹅的热闹场面,抒发对热爱劳动、热爱农村的真挚感情。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小牧笛》,感受民歌风格和农村孩子开朗活泼,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
(二)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用朴素、明亮的声音歌唱带有民歌风的歌曲《小牧笛》,结合2/
4、3/4拍指挥图示,巩固、掌握2/
4、3/4拍节拍规律。
2、认识变拍子,理解变拍子的节拍特点。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
1、自由组合、自主学习,通过2/
4、3/4拍指挥图示、击拍方法、不同形式的演唱,了解变拍子的节拍特点。
【教学重点】注意不同节拍中的重音位置,掌握不同拍子的变换,做到节奏准确,情绪饱满。
【教学难点】了解变拍子歌曲的节拍规律,并能正确运用2/
4、3/4拍指挥图示指挥歌曲的演唱,用打击乐器的伴奏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今天天气真好,老师想带同学们去郊外走走,看看在郊外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学到什么?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
(播放录音《郊游》,老师带领学生边律动边走进教室。)
设问:这是什么歌,是几拍子的歌曲,你知道它的强弱规律吗?歌曲的情绪怎样?
学生讨论、交流,师小结:
《郊游》是一首四二拍的歌曲,强弱规律:强 弱,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
(继续出发!再次播放《郊游》,老师带领学生拍击节拍,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四二拍的强弱规律。)
2、师:看,是谁在田野里忙碌?
(播放录音《小蜻蜓》,师带领学生继续律动。)
设问:这是什么歌,是几拍子的歌曲,你知道它的强弱规律吗?歌曲的情绪怎样?
学生讨论、交流,师小结:
《小蜻蜓》是一首四三拍的歌曲,强弱规律:强 弱 弱,歌曲的情绪:优美、舒展。
师:我们一起帮帮小蜻蜓捉捉蚊子吧,再次播放《小蜻蜓》,老师带领学生拍击节拍,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二、学习新课
1、师:现在我们来到小河边,听,你们听到了什么?
(播放《小牧笛》)
设问:歌曲的内容是什么?情绪怎样?(抽生回答)
2、复听《小牧笛》,师带领学生拍击节拍。
设问:歌曲的节拍统一吗?有变化吗?怎样变化的?
3、学习音乐知识:变换拍子。
4、再听《小牧笛》,学生拍击节拍,师引导学生注意不同节拍中的重音位置,掌握不同拍子的变换,做到节奏准确。
5、师带领学生用“啦”哼唱歌曲旋律,注意节拍变换时的衔接。
设问:歌曲的结尾处有一个音乐符号,你看到了吗?想认识它吗?
6、学习音乐知识:下滑音。
(1)讨论:最后一个衬词为什么加下滑音?该如何正确表现好它?
(2)老师唱出几种不同的“哟”,让学生比较哪一种最好。
(3)回答:加上下滑音唱法的优点?(更富于民歌风味)
7、再唱旋律,注意唱好节拍变换间的衔接和下滑音。
8、学唱歌词,注意吐字要清楚。
三、歌曲感情的处理。
1、歌曲的情绪有变化吗?怎样变化?
2/4拍旋律的活泼轻快,3/4拍部分比较优美舒展。
2、师:当羊儿长得肥又壮,鹅儿下蛋多又多时,两兄弟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我们要用怎样的感情去唱?(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心儿甜甜的)。
3、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拓展。
1、根据歌词内容,启发学生自己创造设计表演唱。自己找伙伴商量研究,形
式上也可让学生自己处理。
2、抽生表演。
3、评价与自我评价。
五、总结:今天小牧童带我们来到美丽的农村,学唱了富于民歌风味的歌曲《小牧笛》,知道了这是一首变拍子歌曲,学会了下滑音的唱法,在课堂中,我们不仅掌握了新的本领,又了解了牧童们的生活。希望大家回家后与自己的父母分享这一动听的歌曲,分享牧童们的快乐。
【教学反思】
《小牧笛》是一首变拍子歌曲,变拍子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知识,是作曲者根据需要,在同一首曲子中运用两种拍号。多媒体的教学设计,加上歌曲教学前的拍击节奏,较好的解决了本堂课的教学难点——变拍子。在演唱这首歌曲时,既要注意2/4拍旋律的活泼轻快,又要把3/4拍部分唱得舒展连贯,结束小节的衬词“哟”是发自内心的赞美。学生在学会歌曲后,自己辨别加下滑音和不加下滑音的唱法,从而体现歌曲民歌风味。我在教这首歌曲之前,遵循听觉领先的原则,尽量创设情景,营造气氛,让学生反复的听,熟悉乐曲,当大多数学生都有强烈的想唱这首歌曲的欲望时学唱,降低了学习难度。因为小学生的模仿能力非常强,只要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难点自然而然的就解决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以活动的形式加强学生的感受力,让学生体验这两种拍号用在同一首歌曲中的不同之处,能在活动中掌握并正确地表现出来。这样的教学安排淡化了音乐知识的教学,体现了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提倡学科综合等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在教学方法上,我打破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歌曲教唱模式,而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设多种情景,和学生一起学唱歌曲。使学生在聆听和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获得了愉悦的感受和体验,也使他们能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无穷乐趣,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