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傅雷家书》有感
读《傅雷家书》有感
在灯光下,合上尾页,闭目遐思,欣赏教子之悠远,感触内心之甜美。
傅雷先生笔触纸间,质朴家常,感情纯真,道出爱子心切,浓浓情意,如山间之明月,平静流淌在人间。
孩子,不愿与你分离
梦境中,与你携手
穿梭大街小巷
情意浓浓
孩子,思念的痛
割舍的爱
阵阵酸心
期待你的美满滋生
艺术家最重要的,除了理智之外,还有一个“爱”字。“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傅雷先生曾道。
短短几句,无一“爱”字,却道出了傅雷先生的爱子心切。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天下间的父母亲,从小养育我们,辛劳兼备,用心良苦,一步步将我们抚育成大小伙子(大小姑娘),期待的只是我们有个美满生活。
作为子女的我们,定要理解父母亲的良苦用心,闲暇之时,多陪陪父母。同时,我们也要努力拼搏,让他们看到日后的我们飞黄腾达、快快乐乐,报答他们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情。
不掺杂庸俗
脉脉温情
恳切情意
备至关怀
敲响警钟
鸣声荡漾
爱子涟漪回荡
中国哲学的思想,佛教的思想,都是要人能控制感情,而不是让感情控制。“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当然那是要靠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我既是你妈妈,我们是体戚相关的骨肉,不得不要唠叨几句,加以规劝。”傅聪的妈妈曾道。
母亲的叮嘱,是发自内心的呼唤,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长。用自己的经历经验,提醒孩子少走歧途迷险。不要嫌弃家人的唠叨,他们是我们的亲人,要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听取父母亲的意见、建议。
昨日的辉煌、璀璨
已落尘埃
欣喜成功之时
充溢着饱满的精神
生机焕发
明日依旧夺目、亮丽
放下姿态
挥洒点滴人生
世界上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一气呵成,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非常细腻。我们听了都很高兴,很感动。好孩子,我真该夸奖你几句才好。希望你从此注意整个的修养,将来一定能攀蹬峰顶。”傅雷老师曾言道。
自己儿子的成就辉显卓著,傅雷老师要对儿子的付出予以肯定赞扬。但傅聪仍有不足之处,点出缺点,给予改正建议,让其更好的发展。优势地方继续发扬,劣势地方及时改正。在人生之路上,父母亲指引前行发展的道路方向,给予经验帮助,让我们发展更好的新道路。
追求非完美
完美非追求
完美似水中花、镜中月
可望不可及
梦想的追寻
理想的拼搏
永无止境
第二篇:读《傅雷家书》有感
活细节的道理;我也感觉到,这是一位慈祥的父亲对儿子发自内心的叮咛。
尽管我的感情观尚未成熟,但当读到傅聪妈妈朱梅馥女士说的“眼看你一天天的长大成熟,进步,了解的东西一天天的加多,精神领域也一天天的加阔,胸襟也一天天的宽大,感情也一天天的丰满深刻:这不是人生最美满的幸福是什么!这不是最隽永最迷人的诗歌是什么!”我悟出了成长原来才是人生最幸福事情的道理;我也感觉到这样的话语更像是亲密无间的朋友之间促膝谈心式的沟通与鼓励。
如果说父亲傅雷的信是一座厚重的警钟,时刻提醒在他乡独自生活的儿子,那么母亲的信则如一瓶清香的花露水,不断擦拭着在异国求学的儿子心灵的伤口。“孩子,多来信!”这样的话在信中屡见不鲜,无不渗透着父母对孩子的关切,可这薄薄的信件如何能载得动如此厚重的父母之爱?
我想起了我的一个同学的父母。
我这位朋友,她勤奋、朴素、为人真诚、成绩也十分优异。这一切都源自于她平凡而伟大的父母。
她的父母是普通的职员,两人每月工资加起来不过两千元,但正是这样平凡的家庭造就了优秀的她。
她曾悄悄地告诉我:“我的父母都是小学毕业,没有什么文化,所以他们千方百计地让我学习,我每学年都报好几个补习班,费用都在一千多块,差不多是全家人一个月的生活费。为了让我能有更充足的学习时间,父母在学校对面租了一套月租费六百元的房子陪读„„”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们用他们那春雨般的爱,悄无声息地浸润着我们每一位孩子。春雨汇成大海,在爱的海洋中,我们驾舟前行。无论舟有多大,却如何能载得动舟下的父母之爱。
第三篇:读《傅雷家书》有感
读《傅雷家书》有感
2009102108 蔡绮璇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图书馆里发现了这本书。那时候,是家书两个字深深地吸引住了我。回忆里都是我曾经写给爸爸妈妈的信,就忍不住细细地读了起来,才发现了这其中的奥妙,原来,这不仅仅是一封家书上。《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这本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是中国父母的典范。而我也深受傅雷夫妇对子女的那份爱的感动。更感动于我的父母给予我的那一份爱。
《傅雷家书》中,蕴含着傅雷夫妇对傅聪与傅敏的苦心孤诣的教导,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在信中,傅雷先生最先提到的也是最强调的,是教导一个年轻人应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傅雷先生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以及自身的人生经验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感言天下有哪个做父亲的不是如此这般地寄希望于儿女并教导子女?我的父亲,一名初中的英语教师,也是如此这般教导着我们,希望我们能做国家需要的人,父亲博大的爱,如此令人感慨万千!
在傅雷写的这些家书中,最让我记得的是在其中一封信中如此写道:“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说长道短),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在这么一段话里,我看到了一个父亲唠叨的一面,看到了一个父亲如何给自己的儿子自信。其中的谆谆教导与真情的交流,拉近了儿女跟自己的关系。在彼此间的关系,不仅仅是父母与儿女的关系,也是朋友的关系,也是师生的关系,更是一起奋斗的伙伴。他们并没有看不起孩子的想法,也没有抬高身段来教导儿女,这是多么友爱的一对父母?所以,他们能教出这么优秀的孩子一点也不惊奇。父母与子女间有商有量的感觉,真的很好很舒服,这些家书让我看到了他们这一家子彼此之间的平等与爱意。
一次又一次地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的不得不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在所有的这些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他们独特的教育子女的方法,比如说: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至文革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对傅聪音乐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强调技巧、而后反复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本身,这也就是凡事多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经历也在不断的提高,在傅雷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西二种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养出成功的儿女。傅雷夫妇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都很有成就。
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启迪。读了傅雷家书后,我懂得了许多,我更了解父母了.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育书,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与孩子的一本书,让孩子更了解父母,让父母更了解孩子。读完了这些家书,我心里只有一个冲动----我要马上回家去,跟我的父母好好地吃上那么一餐餐饭,聊上那个几个晚上,玩上那个几天。突然明白了为什么父母不让我走得太远,原来,我的最亲爱的父母,是希望我能常回家看看。傅雷的这些家书,打开了我心里那道门。每个成功的人背后,最伟大的不是什么情人,而是永远对我们不离不弃的父母。
第四篇:读《傅雷家书》有感
家长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
薛飘然家长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印象最深的除了傅雷每信必有的关于音乐的见解和如何做事做人的教导外,最记得的就是他告诉傅聪,进屋脱大衣时要连丝巾一起拿下来,站立着跟长辈说话时,要身体站直两手下垂,以及若把手抄在裤袋里,是很不礼貌的,而把手抄在衣服的口袋里,则更不礼貌。看到这些文字时,我的惊讶甚至大过了我的感动。这是怎样的一个父亲呵!这样的琐事,也要不远万里点点滴滴地写在信中。其间洋溢的仿佛尽是生命爱的乐章。看着这本书,就仿佛傅雷夫妇的音容笑貌都跃然于纸上,就仿佛傅聪的琴声流淌在字里行间。我感到这是博大而精深、感天而动地的一本书。
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因为它的不对外发表,导致了它的随意天然。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人写信更是如此,半点的防范心理也不必有。所以,读信读到后头实际上读的是人。我想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应该就是傅雷吧。“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高尚的父母,成功的儿女——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都很有成就。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启迪。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父亲,每一个父亲都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像傅雷先生那样严格、那样细致、那样富有原则性、倾注那么多心血教育子女的父亲,却是世上不常有、不多见的。
我相信天下的父母心都是一样的,都希望儿女能够有成就,我也是做家长的,虽然对孩子的管教还是很严,但是比起傅雷的耐心和爱心,相差甚远。傅雷的博学多识和极高的个人修养值得我们学习,正是他的言传身教和循循善诱才培养出了杰出的儿子。为了孩子,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向傅雷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傅雷家书》如山间潺潺清溪,如碧空中舒卷的白云,如海上自由翱翔的海鸥,如无瑕的白璧,如透明的结晶体。感情是那样的纯真,那样的质朴。家书因自然亲切而容易贴近读者心灵,家书因饱含真情而生动感人,每当夜深人静我在翻阅家书的时候,总能在幻觉中隐约听到一缕琴声从书页间传出,那是儿女内心深处的琴,穿越千山万水千年万载的空间和时间,永不停息地在我们心头奏响。
第五篇:读《傅雷家书》有感
读《傅雷家书》有感
六年级六班 刘芳芮
杜甫的《春望》中有这样一句诗: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而《傅雷家书》中,体现出的就是这样一种思想感情.这本书就像它的字面意思一样,是由一封封饱含感情的家书组成的.这本书中,大多数是傅雷夫妇写给远在波兰留学的儿子傅聪的家书.这一封封家书中,体现了一位严厉的父亲和一位慈爱的母亲在表达对儿子的关心的同时,对儿子的教育与建议.整本书的语言非常朴素,表达的感情非常真实,让人读起来没有半点虚假的感觉.在儿子傅聪赴波兰比赛期间,这位教子极严的父亲对儿子尤为关心,用语言表达了对儿子的鼓励,以及希望儿子能够用心去弹琴、坦然接受缺点的希望。父子像朋友一般讨论了许多关于音乐方面的问题,真实的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们现在与父母离的很近,不会体会到那种浓浓的、甜蜜的思乡之情.记得我7岁时,身在地球的另一端,才深深地感受到离别的伤痛,思想的沉痛之情.这样的情感,非亲身体会,是绝不会明白的.这本书中有许多父亲傅雷对儿子傅聪说的话,而其中有许多含义深刻.譬如有一段话就让我感受颇深: “你提到perfect(完美),其实perfect(完美)根本不存在的,整个人生、世界、宇宙,都谈不上perfect(完美)……所以perfect(完美)像水中月、镜中花,始终可望而不可即.”傅雷在这一段话中道出了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道理:其实人生并没有很的完美,只要你去用心的做了,竭尽全力的做了,你就已经达到了人所能的达到的最高点。
书中的每一封家书,无一不饱含傅雷夫妇对儿子的关怀之情,每一封家书,都写得格外长,稍一估算,也要有几千个字。在家书中,父亲与儿子无一不谈,从对音乐的喜爱,到生活中的琐事,更可以看出这对父子之间的深厚情谊。
读完这本书,就像书中所说的那样:“家书”中所充斥的,是对自由的向往,对真理的追寻。我们在这本书中所感受到的,是一颗纯洁、正直、美好的心灵;而这本书所表现的,便是父与子之间那种浓厚的感情。通过阅读这本书,会使我们加深对艺术欣赏,以及在生活中,在人生中,为人处事的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