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丽人生观后感
电影<<美丽人生>>观后感
今天看了美丽人生,很好的一部片子,深受感动!也将是我终生难忘的一部影片。曾经觉得泰坦尼克是深深震撼我的爱情片,但是美丽人生给我以更强的震撼,伟大的父爱,逆境中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让我体会到“小爱”也能彰显人类的伟大。它给了我人生的启发,人生是美丽的,也许一时会被乌云笼罩,但那并不阻却灿烂阳光的到来,只要我们有坚持的信念。
生活也许并不是童话。你骑着破旧的单车,前面坐着小王子,后面坐着公主,你们穿越狭窄的小街,笑声响亮。小王子聪明可爱,对任何事情充满好奇。他会问,商店门口为何写着“犹太人与狗不得入内”?你回答说:也许因为他们不喜欢犹太人和狗,就像我不喜欢野蛮人,我们明天就在我们小书店窗户上写“野蛮人与蜘蛛不得入内”,因为你不喜欢蜘蛛。呵呵,多么绝妙的回答!
你不仅是一个最善良可爱的王子,更是一个伟大的父亲。突然有一天,你和小王子被纳粹抓走了,因为你们的犹太血统。在阴暗的车上,你说:我们要去参加一个最棒的旅行,我们的快一点,不然就赶不上了,我已经急不可耐了!看,妈妈也来了,她正向火车走来,对我们挥手,瞧,火车停了,火车真是好!尽管小王子觉得疲惫不堪,你却说,我们回来的时候就坐有座位的长途汽车,恩,汽车没有这么拥挤。
集中营的生活惨无人道,你却时时刻刻充满热情和开怀大笑。你说这是一场最刺激的游戏。我们必须服从命令,对大喊大叫的人假装害怕,就会获得积分,最终的大奖是一辆坦克,一辆真正的坦克!还有各种不同的游戏,有藏猫猫,不要让任何人发现你;还有沉默游戏,跟德国小孩子在一起时不要说话。等等。小王子在你为他制造的游戏的世界里毫无痛苦地成长,他享受这场绝无仅有的游戏。
残酷的战争.与之相反,因为经历着苦难,所以活着的人竭尽全力描绘美丽;因为经历了战争,人们才会更加珍惜美丽人生。这不是美丽的人生,可是谁又能否认它的美丽?
一双清澈的眼睛,如泉水清甜,如大海碧蓝,如天空明亮,无邪的双眸,闪烁着好奇与快乐。这样的眼睛属于孩子,天真烂漫的孩子。相信谁也不忍心去伤害一个纯真的孩子,只是,这个世界总是很奇怪。
人们彼此伤害并乐此不疲,伤害的方式有很多,比如争吵,比如打架,比如战争。于是,生命最初的颜色在不知不觉中漫漫消逝了。让一个懵懂的孩子去接受战争,又或者让孩子在战争中过早地失去原色,这不是一个父亲的愿望,绝对不是,所以有了美丽的谎言。或许,这是世界上最完美的谎言;又或许,这是世界上最大胆的谎言;又或许,这是世界上最困难的谎言。只是,基恩做到了。在孩子无邪的眼睛里,一场残酷的种族迫害成了游戏。犹太人的智慧的确名不虚传。况且,以一个父亲的立场,还有什么比保住孩子性命更重要的呢?5岁的孩子,在过生日的当天,被抓进集中营。父亲能做的,只是极力去掩饰这不幸的一切。为什么他可以如此镇定,为什么他可以如此应变神速。性格使然?被迫使然?滑稽搞笑的背后,我看到一个伟大的身影。作为父亲,他要保护自己的儿子。所以,可怕的集中营成了游戏的场所,纳粹扮演反面的觉色,恐怖的规定被解释成游戏规则。每一次危机,父亲都能化险为夷。似乎他在谎言中穿梭自如,游刃有余,只是我们还会发现他的紧张。解释完规则,偷偷擦了擦脸颊的汗,不安的神色一闪而过。面对孩子的始终是笑脸,哪怕劳累了一天,哪怕自己危险重重。要怎么样才可以让儿子深信不移,正面的,反面的,凑巧的,人为的,只要确保儿子相信,什么都可以。于是孩子成了集中营里唯一活下来的孩子。是生命的奇迹,还是一位父亲创造的奇迹? 父亲生命最后的瞬间定格在那个生锈邮箱的投递口。一双眼睛看着,父亲走着滑稽的步伐,回头朝邮筒的方向笑着,调皮的眨眼,他的背后抵着硬冷的枪。
原来,面对死亡还可以如此幽默。我不能想象那一刻,他的心底在想着什么。我只知道,完美的谎言圆满谢幕了。这是一个父亲最后能做的吧。的确无可挑剔。一个伟大父亲用生命诠释他伟大的的父爱!
他爱,爱生活,爱美女,爱家庭。他更敢于表达自己的爱,不计自己所拥有是多么微薄,勇敢地追逐自己的公主。美丽人生,电影如此,我们更应相信我们的人生更美好~
安家玉
1005040418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1004班
第二篇:《美丽人生》观后感
电影《美丽人生》读后感
这部片子已经看过不只一遍了,每看一次,我总会有不同的感受。但无一例外最后留下的都是满心的柔软与感动。《美丽人生》是一部意大利著名的电影作品,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在二战期间,纳粹势力日益强大,恐怖氛围笼罩整个意大利的历史背景下,所发生的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影片不同于其他二战影片中所描述犹太人集中营里悲惨的生活,该片用一种我们从未领略的叙事手法将“纳粹迫害犹太人”这一主题发挥到极致,片中从未有过悲伤或声嘶力竭的哭泣。但却使观影的深刻的体会到浓浓的悲伤。
我不曾想过一个父亲或母亲可以那般伟大,而且是如此独特性的伟大!甚至,我未曾试着去相信!我对自小的一些教育,像父母亲伟大、辛苦一类耳熟能详;长大以后我也看到很多感人事迹报道,相对地,母亲的感人事迹更多一些。对于《美丽人生》,我是很心酸,心里难受得很!回想一下自己当时的表情,是凝固、停滞的。但我也有着些许喜悦,因为剧中最后一刻,黛莉和祖舒华笑得极其地真实、美丽!我想,如此一份快乐,任谁也会敬畏它三分。他们的付出、用心,他们承受的所有,岂是常人能及!基度太伟大,我着实惊讶,叹服!他的境界更高了一层,抑或是境界的独到。在我看来,重点不在他牺牲自己的伟大,却是他与祖舒华相处时的独特思想,以及他的美丽心灵!我曾经一度认为,我理解、体谅了我的父母,而这大多是一如既往的中国教育使然。《美丽人生》让我想回到起点,再度思考,随之进行真正切实的running。但,在父母亲与我之间,我依然在挣扎着!我真的能改变我一直以来对他们的看法吗?我能将他们的爱真正升华起来吗?《美丽人生》,只是让我相信了一份我未曾试着相信的伟大,它,真的很美好!
影片初始,我就能感受到基度是一个心态极好的人,而且真诚、勇敢!在影片的中后段,他不再有选择生活环境的权力,更何况是小小的祖舒华。在纳粹的阴影笼罩之下,小祖舒华的命运会如何?这不禁让我捏了一把汗!正是在这中后段,他的品行展现得更是淋漓尽致!从坐车赶往火车站的路上,他便开始了对儿子的善意的谎言。”Today is your birthday.You’ve always said you wanted to go on a trip.So here we are!It took me months to plan this whole thing„”看似是简单的几句话,而且与事实完全背道而驰,他却为自己的儿子撑起了保护伞!善意的谎言继续进行,在纳粹营中非人类的生活居然被“高尚”地看做是一场游戏,基度的胸怀不小,对儿子的爱比天高、比海深!在那样令人生畏的环境下,即使不懂德语,他依然勇敢地站出来做翻译,只为儿子讲述这场“游戏”,真是巧妙、机智!基度无法改变祖舒华当时的生活环境,他不悲观,不气馁,从来不让儿子看到、感受到阴暗的一面,而是始终向他传输一切美好的事物!他的智慧真正呵护了一颗幼小的心灵,这很值得人们思考!孩子就是孩子,心智都还不成熟,他们所接触的环境,不只是其成长的载体,更是其成长的关键之关键!首先,孩子生活的周围要有好的榜样。若想要让孩子拥有优良品质,父母要首先做到才行!其次,尽量不让他们感受、看到不美好的一面,像影片里的基度一样,再恶劣的环境也让他描绘得鲜活起来了!相比之下,我们就幸福得多了!试着为孩子营造温馨美丽的天地吧!孩子们需要这样的平和环境。再之,试着引导孩子,而不只是一味地灌输。无论好事坏事,好则引导得更好,不好则引导到好!
总而言之,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爱与母爱更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最感人至深的情感。
第三篇:美丽人生观后感
《美丽人生》:战争阴霾下的月白风轻
意大利著名导演罗贝尔托·贝尼尼的作品。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的意大利。从历史的大视角看,这是一部反映战争的绝佳影片。其一,它没有采用全景式的展示,而是选取几个普通人和一个普通家庭的遭际来反映;其二,即使是选取普通人和普通家庭的遭际来反映,它也没有落入一味着力于渲染那几个人和那个家庭在战争中的深重苦难的窠臼。恰恰相反,那些背负着深重的苦难的小人物在这里演绎出的种种给人最直接的观感是风趣逗乐,之后悲凉的心境才油然而生。联系到故事发生的背景,影片的名字本身就大出观众意料,也颇耐人寻味。“美丽人生”?这与战争似乎是一对天然的悖论。
但你决不能因此就草率地将它理解成一种反讽。就算这样的成分,也是极少的。在我看,这个片名起得十足真诚。影片从头到尾画面明丽流畅,决不在色彩上给观众制造沉闷压抑之感。在前半部,亦即在主人公们被关押进集中营之前,若不留心每一个细节,你甚至会忽略战争这一大环境,只当它是一部爱情喜剧。影片开头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是德军进驻的场面,但这个镜头一晃而过,旋即转为男主角基度眉飞色舞地坐着朋友的敞篷车在乡间小路上奔驰。除德军进驻,在影片的前半部,还有三处暗示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一是在叔叔开的饭店里当侍者的基度冒充一个做视学官的客人去女主角黛丽所任教的学校视察时,校长请他向孩子们讲解他们的种族是世界上最优良的种族。但凡侵略,侵略者们在炮火进击的同时,总会伴随着思想上的煽动、蛊惑与奴役。种族主义的推行便是法西斯的卑劣伎俩之一。
讽刺的是,在影片中,给孩子们讲解意大利种族的优越性的基度恰恰是法西斯分子们所鄙视的犹太人,而且基度胡说八道的内容恰恰充分暴露了种族主义的无稽与荒诞。
意大利人比犹太人的种族优越?优越在哪里呢?是因为他们有两片高贵的耳郭,还是因为他们有一只精致的肚脐眼?二是在黛丽与她的未婚夫举行婚礼之前——婚礼正好在基度叔叔的饭店举行——在饭店门外,基度的叔叔抱怨他心爱的坐骑身上被那些种族主义者刷上“犹太马”的标记。然而,就是那匹“犹太马”,紧接着成为基度抢亲的好帮手。一匹“犹太马”和一个相貌丑陋的犹太侍者,不费吹灰之力地夺走了享受高官厚禄的意大利人的女朋友,这也是对种族主义者以及势利眼们(如黛丽的母亲前面的表现)的绝妙讽刺。
在另一处时代背景的暗示,小主人公祖舒华已经出世并已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童了。祖舒华指着种族主义者店门前的警示牌问父亲为什么“犹太人与狗不得入内”。为不使儿子蒙上作为犹太人的恐惧与自卑,基度轻描淡写地告诉儿子,那是因为他们不喜欢犹太人与狗,并机智地反问儿子最不喜欢的是什么,得知儿子最不喜欢的是蟑螂之后,他告诉儿子自己最不喜欢的是生番,然后煞有介事地说赶明儿在自家书店(其时,他已开了一家书店)门外也钉一只牌子,写明“蟑螂与生番不得入内”。在这里,基度对种族主义者的不屑与调侃可见一斑。
战争显然不是这部电影的主题,然而,它主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呢?我不愿意笼统地归纳出一个枯燥的概念,只想从纯感性的角度出发,说说它给我最深刻且先入为主的印象。先说基度对妻子的爱吧。影片开头的乡间之旅,使基度邂逅了黛丽(那个此后被他称作“从天而降的公主”的平凡女子),并一见钟情地对她产生了爱意,之后的多次颇富喜剧色彩的偶遇巩固了他对她的爱,终于从她不得已的婚礼上将她带走。
不得不提一下的是,基度和黛丽从那匹“犹太马”上下来之后,有一个巧妙的镜头处理。先是两人前后走进一扇门,出来的则是他们活泼乱跳的儿子祖舒华,数年美好安稳的幸福时光一带而过。在集中营中,基度幸运地遇到了他的旧交,一位德国军医,曾是基度叔叔饭店里的客人,因为痴迷于猜谜,而基度又长于此技,故对他特别赏识。蒙那位德国军医的庇护,基度得以在德军的餐厅里做侍者,正是有此机遇,有才有一段感人至深的细节。乘递送碗碟的闲暇,基督打开了放在墙边的唱片机,并将唱片机的喇叭筒转向窗外。他知道,黛丽一定可以听到。唱片的内容正是他俩都曾听过的一出歌剧。身临险境,竟不忘捕捉片刻的浪漫情调,对生活的热爱,对妻子的眷爱,“有过于此乎”?当然,这也透露出基度的机智——音乐也可以用来报讯。
听到那段音乐,黛丽得以确定丈夫至少在那时还好端端地活着,终于可以略微舒一口气。影片末尾基度之死,直接与他对妻子的爱有关,虽然黛丽最终得以保全,基度并没有起实质性的作用,但他所做的努力本身,就足够使众多丈夫引为榜样了。一个巧妙的镜头切换,小主人公祖舒华登场了。
在整部影片里,相比于基度对妻子的爱,他对儿子的爱则演绎得更加淋漓尽致,催人泪下。基度对儿子的爱,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美丽的谎言体现出来的——在“美丽人生”之中,谎言焉能不美?——“蟑螂与生番不得入内”,在基度那些美丽的谎言里,只不过是牛刀小试。
最叫人叹为观止的是,他把一家人的集中营之难说成一场积分游戏,并且前前后后,以一张如簧巧舌把它编造得天衣无缝。被粗暴的士兵推跌上火车,拍拍屁股站起来,竟嘻嘻哈哈地对儿子说,这是一次早有准备的生日旅行;一本正经地冒充懂得德语,把德国军人残酷的集中营规矩翻译成可笑的游戏规则;干完一整天超强度的活,疲惫不堪却强打精神告诉儿子他们在游戏中积分领先……再铁石心肠的人,看到这些场景,想必也无法做到无动于衷吧?还有最感人肺腑的。已经被德国兵抓住押去枪毙了,为了不让儿子害怕,他竟边迈着夸张的步子,边满脸堆笑地对藏在墙角铁匣子里的儿子挤眉弄眼,好象是去接受奖赏似的。
当然,影片表现的不只是基度的爱,相反,爱在那里是无处不在的。黛丽对丈夫的爱同样令人震撼。爱一个人,爱到愿意为他放弃自己的生命,有多少人能做到呢?电影中的黛丽几乎毫不犹豫地脱口骗德国兵说自己也是犹太人。她愿意和丈夫一块受难,乃至一块赴死。进集中营之后,由于没能和孩子在一起,黛丽对儿子的爱表达得非常含蓄,但丝毫不逊于孩子的父亲。如果看到她愁容满面近乎失魂落魄地在衣服堆里翻检儿子的衣服的镜头,我相信你会同意我的看法。那堆衣服是以洗澡之名骗进毒气室的老人和孩子脱下的,因此翻检儿子的衣服的举动,即是对儿子生命的极大关心。没有找到儿子的衣服,黛丽露出了宽慰的笑容。
祖舒华还处在懵懂无知的年龄,要正面表现他的感情颇为不易。影片很明智地避开了这一点,采取另一种更合适的方式。
看到影片的最后,因一段简短的旁白,观众恍然大悟,整个故事,原来都源于祖舒华成年后的回忆。而片名叫做《美丽人生》,也就是说,在祖舒华的心目中,那一段回忆是美丽的。那么,他究竟对那些往事怀着怎样的感情,就不必我饶舌了。即便是陌生人,也是相互爱着的。例如,基度的难友们非但没有揭破他对儿子的谎言,而且还尽量配合他。试想,在生命危在旦夕的境况之下,一般来说,人的情绪应该恶劣到极点,能做到这一点,尤为难得。在这篇评论的末尾,我想稍微提一提我从里面挖掘出的两个隐喻。影片靠前的部分有这样一个场景。基度和他的一个朋友并肩躺在一张床上。他的朋友很快沉如梦乡,而他难以入睡,于是他向那位朋友请教迅速入睡的秘诀。那位朋友告诉他,叔本华认为意志控制一切。对于叔本华的哲学,我直言自己一无所知。所以无法判断叔本华真有这么一个观点呢还是只是片中的一个噱头。
不管怎么说,意志控制一切,这句话贯穿了整部影片,并成为故事得以如此发展的先决条件。试想,在法西斯横行的年头,在黑如地狱的集中营中,何来美丽?所谓美丽,除非是从心而生,亦即意志控制的结果。所以,“美丽人生”,实则是通过意志控制得来的美丽人生。换一种对待人事的态度,怕是要整个儿颠倒过来,变成“悲惨世界”了吧?另一个隐喻关于基度编造的积分游戏。基度哄儿子说集中营的生活是一场积分游戏,并坚信己方一定会胜出,届时将得到坦克作为奖品。诚然,这无疑是一系列绝妙的美丽谎言,但到最后联军的坦克缓缓朝祖舒华开来时,我的心不禁为之触动,省悟到它还有深一层的寓意。把集中营的折磨比喻成一场游戏,这本身就包含着对法西斯莫大的嘲弄与鄙夷,游戏的胜利也就暗示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而游戏获胜的奖品坦克则是消灭法西斯的工具——倘若我们输了,坦克也将彻底摧毁我们。基度在整场游戏(或者战争)中的心态始终是乐观的,这是构成“美丽人生”不可或缺的要素。
伟大的品质不仅仅是独善其身,还能够主动地影响你身边的一切。像主人公一样浪漫的人能够更达观地看待生活,有节奏地向前开拓。他们总是闪闪发光,好像有燃不尽的热情和乐观,有他们在,你会感到又光明又温暖。
第四篇:美丽人生观后感
美丽人生观后感
一个平凡犹太人的不平凡的人生故事给我们的启迪
首先,总结一下,整部电影主要讲了一个中下层的犹太人——圭多的恋爱和结婚后与儿子在纳粹集中营中生活以及最后死亡的故事。主人公圭多其实不算是一个伟大的英雄人物,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平凡犹太人,但是他的可贵之处在于拥有一颗美丽的心灵,所以活出了一段精彩感人的美丽人生。圭多的美丽心灵包含着许多优秀的品质,比如机智,幽默,乐观,善良,勇敢等等,这类品质往往是许多优秀人物的共同之处,所以本篇文章不做过多赘述。我主要就该电影所引发的两个现实意义加以说明。
1.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明白一切的机会都是创造出来的,天上不会白白掉馅饼。相反,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主动利用一切可用条件,创造机遇,而不是沉浸在我很优秀或我很清高的,机会会主动投怀送抱的空想主义之中。
为什么要说这一点呢?因为通过这几年的大学生活,我发现绝大多数的本校大学生,都有一种优越感,这导致他们习惯于看高自己,习惯于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创造。(或许这是绝大多数名牌大学生的通病)举个简单的例子,现代大学生为什么单身率这么高?(比如我们班大四了就只有2,3个有对象)不是因为没有合适的人,而是因为他们懒和过高看待自己,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总期盼着对方来结交自己,而不是自己去主动追求,实在是可惜。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电影中的圭多是如何主动追求他的心上人多拉的。
首先,圭多在路途中首次偶遇了多拉,在这次偶遇中,他已然被美丽的多拉所吸引,此时只能说这是上帝的恩惠吧,让他们2个相见了。后来,在城镇中,他俩又碰到了,并且撞了个满怀,只能说上帝对圭多太好了。第三次相遇是在圭多在城中和同伴散步的时候。如果到此为止,你就得出圭多和多拉的恋爱是运气,那里就错了。我只能说,这三次相遇算什么,和我们很多人每天都能和班上或学校里的人相遇相比,和现代通讯你可以随时和你想见的人说话相比。并且,在这三次相遇中,多拉仅仅是对圭多有好感而已,再者,多拉当时因该已经有了男朋友的,还有,多拉是中产阶级或贵族阶级,而圭多只是中下层角色。从这些角度看,尽管有运气,但要想得到多拉,还远远不够。你知道吗?圭多通过前期偶遇知晓多拉是附近学校教师,在饭店做服务员时,得知督查要到学校去时,为了再次和多拉见面,便遍盗用了督查的身份,冒充督查去学校,在多拉面前好好表现自己,令多拉激动一番。并且在此次冒充中,问了多拉一个私人问题—她周末喜欢干什么,从而为下次见面埋下伏笔。你知道吗?周末,圭多为了见多拉,便去了她去看戏的剧院找她,不过此时他只能远远看她,因为多拉是和男友一起来的。戏结束时,下起了大雨,圭多趁多拉男友取车,便立马借了他同伴的车,冒充他男友的车,让多拉进错了车,注意电影中此时圭多是没学过开车的,但他还是冒着危险这样做了。后来,车坏了,圭多在送多拉回家的路中,向多拉表白了,到此为止,多拉已经被他打动,但并没有表示。你知道吗?在多拉的订婚宴会上,当圭多得知多拉要和别人结婚后,都失了魂了,但他已然没有放弃,故意去给多拉的餐桌送餐并弄翻食物来引起多拉注意,果然,多拉看到了他,于是两人在桌下时,多拉让他带自己走。于是,出现了喜剧的一幕,圭多骑着马在多拉和别人的订婚宴会上取得了自己的心上人。至此,我们可以看出,除了前期的相遇,后面一切的相遇,都是圭多精心的安排,只是在多拉不知道。可见,在这份爱情中,起关键因素的是圭多的后天努力和创造,是他的主动追求,从而赢得了这份跨越阶级的爱情。倘若,圭多和我们一样,只是一味地等待,而不是充分利用一切条件创造机遇,恐怕早已失去娇妻了。
这是,整部电影给我的第一个启示。
2.现代的普通人物,究竟该如何活出自我,活出美丽的人生。为什么要谈这个呢?因为就绝大多数人来说,都不会成为英雄般的人物,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那么,普通人该怎么活出精彩就具有普遍意义了。其次,在现代物质主义愈发严重的情形下,正确的人生态度意义非凡,可以避免我们物质化,庸俗化。
你看,作为一个中下阶级的犹太人,不富裕,做着服务员的底层工作,从社会阶层来说,正对应着我国千千万万的普通人物。但是,有谁能说他的人生不精彩?这给了我们这些普通人物鼓舞性的力量和启迪----我们也可以这样活出美丽人生。
那么怎么活出美丽人生?就我通过圭多的人生总结出的是:不卑不亢,做一个精神上的乐观主义者和丰富者。作为物质上的弱小者,圭多无论在面对任何人时,都用不卑不亢,幽默风趣的人生态度,从来不会因为物质而降低自己的人格,去唯唯诺诺。这就是他身为普通人,却活出了精彩人生的关键因素,而我们,很多人之所以暗淡的原因。
在现代社会,钱,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社会地位,错误的引导人们认为有钱有权就是精彩人生,这种错误思想使得社会的物质化,价值的庸俗化。你看,在社会各种场合中,声音最响的往往就是这些人。哪些物质上的弱者,往往不敢发出自己的声音,往往在人前表现出怯懦和“低人一等”有时甚至是巴结。我想说,物质上的弱者啊,请抬起你的头颅,扬起你的自信去与人交往,拿出你的乐观去迎接恶意物质主义思潮的冷嘲热讽,只有这样你的人生才能精彩,怯懦巴结自卑绝对活不出精彩。补充一下,我这样说并不是说做个物质上的弱者就好,而是想说物质上的弱者别因物质上的落后降低自己的人格和高度,不卑不亢,积极乐观,你依然可以活出精彩人生,美丽人生!
这是整部电影给我的第二个启示。
后记:其实这篇电影之前就看过,这次老师布置的作业中正好有,所以我就顺便又重温了一下,决定写这个了。
第五篇:美丽人生观后感
《美丽人生》的影评-------美丽的爱情与伟大的父爱 《美丽人生》这部电影是在上心理学影视分析的时候老师给我们看的,当时看到这部电影的名称的时候,脑海里就浮现出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美丽人生?是拥有极尽奢华的物质财富,还是拥有令人羡慕的功名利禄,其实一切的繁华奢靡、纸醉金迷、灯红酒绿,都是一场浮躁的空虚,甚至沾染着无尽的世态丑陋,美丽亦从何说起?然而对于《美丽人生》这个电影名字,我充满了好奇和不屑,好奇它要讲述怎样一个故事,才能和这个名字相匹配,不屑是因为我认为人生根本不可能也不应该用美丽来评价。然而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我感动了,从心里喜欢上了基多,他把不美丽的人生诠释的如此美丽!
这是一部由意大利著名喜剧演员以及导演罗贝托•贝尼尼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也是一部获得第7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佳男演员、最佳原创电影音乐三项大奖的电影。更是一部被意大利以及犹太民族引以为傲的电影。刚开始,我还不知道这些关于这部电影的有关介绍,只听老师说它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但我又从网上查了一下,它还有其他两项奖,可以说这部影片在当时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从电影的一开始就表达出了一个喜剧演员的高超的演艺,或许从这开始他的“美丽人生”就走向正轨了吧!作为一个艺术家,能把自己的演艺和所处的背景表现的淋漓尽致,实在是难得!
剧情也很简单,从刚开始的偶然到最后的必然,都一一的埋下伏笔,故事的曲折性和生动性把人物命运一一的引向高潮。偶然的邂逅了他的公主;冒充视学官对种族的一番调侃;在叔叔的饭店里左右逢源;和“公主”在雨中漫步,又骑着一匹涂有“犹太马”字样的白马带着公主逃离订婚现场;儿子大了,他对儿子说“犹太人和狗不得入内”与“蟑螂与生番不得入内”其实一样;被纳粹抓走了,妻子毅然决然的说自己也是犹太人,跟着他们到了集中营,而他更是对儿子架构了一场精彩刺激的积分游戏,他从德国军官那儿“翻译”了游戏规则,他偷偷跟儿子通过广播问候他的公主,他给儿子找了一群德国小伙伴,他用餐厅的留声机为远在女营的妻子播放他们曾听过的歌剧;纳粹要撤出集中营了,他对儿子说这是游戏的最后一关,将之藏了起来,他冒着危险寻找妻子而不得,却还对那些素不相识的女犯们嘱咐关心;他被纳粹军官抓住,可在儿子的视线范围内像在表演一样做着夸张的动作,为的是让这个谎圆满下,让儿子生存下„„几声枪响,我们知道,基度被杀了,没有血腥,没有绝望,甚至是从容的,像这部片子一直贯穿的那样。爱情是什么?——金钱?权利?全都不是,而是他——基督,是基督的美丽人生的开始。“早安,公主”在片中反反复复出现的这句话,将基多的幽默和他对黛丽的爱表现的淋漓尽致,就连小祖舒华那可爱的一声“早安,公主”都让人觉得幸福。在爱情面前,基督是一个好丈夫,为了能见到多拉,他在默默的寻找机会,在教室中他可以为了她扮演小丑,赢得她的好感;当她快要和他的未婚夫宣布结婚时,他却不顾一切的把她从众人的眼中带走,去寻找他们的生活;在面临死亡时,他却不顾一切的用军队的广播为她带来生存的希望;当他得知战争要结束时,为了能让妻子第一个知道,他不顾自己的用生命去寻找,结果被残忍的士兵发现,把生命献给了这个伟大的爱情。。。
父爱是什么?——父爱是 一座山峰,让你的身心即使承受风霜雨雪也沉着坚定; 父爱是 一片大海,让你的灵魂即使遇到电闪雷鸣依然仁厚宽容。父爱是一道光辉,让你的心灵即使濒临与黑暗也能看见光明大道; 父爱是一阵微风,让你的思想即使沾上肮脏的污垢也能焕然一新。在这部电影里基度诠释的父爱是由外而入,直穿人心,仿佛是心灵的一次洗礼特别是基度在被处死之前向藏在铁窗中的儿子摆出小丑般的走路姿势,这是为了不让儿子害怕,并且快乐的走向死亡,体现了伟大的父爱。最后是儿子和母亲相聚,对母亲说:''我们赢了,我们得到了1000分,我们赢了。”这是最为伤感的一幕,我们为圭多的牺牲而伤心,为孩子的心灵没有受到伤害而感动,圭多死得值得。影片告诉我们痛苦只是暂时的,唯有乐观的人们才能得到美丽人生。
记得一部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爱是我们临死时唯一能带走的东西,它使死亡变得如此从容。”这样的爱,对妻子,对儿子,对整个世界,在死难面前,在战争浩劫面前,是那样伟大,那样触动心灵。
电影中的每个细节都很值得让人品味,每一个细节都会触动人的心灵,它没有让我沉溺在浅层的感动上,更多的是让我从感动中读懂了很多东西。人生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要说一帆风顺,我相信这个对于每个成功的人都是不可能的吧!关键是如何面对逆境,是消极对待还是积极应对,是怨天尤人还是勇于挑战,这是不言而喻的。它会触动深藏在你心中的那根弦...一个有良知、有人性的人都会被影片中的故事打动,也将动情地为剧中忠贞的爱情喝彩,为洁美的母爱和纯真的父爱而喝彩。
心理学经典影视分析期末作业指导老师:谭燕瑜
系部:国际教育交流学院班级:金融与证券2班
姓名:周洲
学号:20112907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