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亲子关系讲座宣传资料
亲子关系讲座宣传资料
一、亲子关系在心理学上的定义是?
亲子关系乃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亲子关系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子女出生以后,要依赖父母来养育,要依靠父母,其关系以上下之“纵向关系”开始,随着子女的成长,亲子关系逐渐变成“横关系”,而当父母年老衰退时,这种关系又变成反的“纵关系”,即由子女来照顾衰老的父母。
二、学生与父母相处主要有那些矛盾?
由于学生处在一个最不稳定的过渡期,很多家长的痛苦,亲子的麻烦会出现在这个时间。学生看到父母也有很多缺点,对父母的依赖减少,反抗性情绪增加。加上常在学校,与父母的沟通交流越来越少,虽然很想和父母好好相处,但每次回家和父母总免不了发生争执。这段时期学生与父母的主要矛盾有:
1、学业上的矛盾
2、对待感情(如早恋)方面的矛盾
3、对待兴趣爱好(如电脑、游戏)方面的矛盾
4、交友方面(父母干涉孩子的交友圈等)
5、父母不够尊重孩子的隐私
三、本次讲座的目的是?
1、让学生明白正确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2、态度、情感目标:让学生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培养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并愿意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的积极态度。
3、问题解决目标:学会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四、学生怎样正确地与父母相处?
1、通过阅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了解自身及父母的心理发展特点和状况,有助于理解亲子双方发生冲突的原因。
2、换位思考,理解父母。
3、通过与父母适当地沟通来减少不必要的分歧,增进与父母的情感。爱和不满,要告诉她,她才能知道。
4、与父母说话,或阐述自己的观点,或提什么要求,态度一定要尊重诚恳。只有尊重父母才能更好地理解父母。
第二篇:中学生亲子关系讲座
让家成为一个温暖的小窝
――充满温暖和关爱
在座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
烈日当头,天热,很容易犯困,我先和大家做一个放松活动,人精神了,听讲座的效果会更好。
大家闭上眼睛,按照我的指引,做一个深呼吸,慢慢吸气,吸得越多越好,好,再慢慢的呼气,把心里的浊气和坏情绪都吐出来,慢慢地吸,慢慢地呼。慢慢地吸,慢慢地呼。下边,想象这样一个景象,想的越逼真你就会感到越舒服,效果越好。
想象自己来到了一个小岛,只有你自己,抬头看看天,天很高,很蓝;眼睛慢慢的往下移动,你看到远处的海水湛蓝,一望无际;把视线慢慢拉近,看到近处的沙滩金黄色,很细,很软,赤着脚走在上边,你感到很凉爽,舒服极了。你不由得躺了下来,你感觉从头到脚越来越凉爽了,所有的热气都没有了。你感到非常放松,非常舒服,非常凉爽。好,躺一分钟,我喊睁开眼睛,大家慢慢醒过来,大家会感到身心舒畅。好,一二三,大家睁开眼。大家是不是感觉凉爽、精神多了。
好,下边,开始讲我们今天的主题,如何搞好和爸爸、妈妈的关系。也就是我们习惯上叫的亲子关系。现在,大多数家庭就只有一个孩子,所以这一个孩子承担了过去很多个孩子承担的希望和寄托,所以感觉很累。不是身体的疲劳,而是心累(同学们有没有这种感受啊)。每个家庭中子女的教育与成长已经成为核心的话题。家庭中的亲子教育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直接影响到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的形成。亲子教育在孩子今后取得什么样的成就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我们现在的家长很少有是心理咨询师的,是不是,对科学的心理学知识懂得的少。结果运用了些不正确的办法来处理亲子间的事情,给亲子关系带来了很多的困扰。
亲子关系不协调通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情绪;一个是行为,包括说话,这是言语行为。
先从情绪谈起,如果回家爸爸妈妈脸色不好或者怒气冲天,和父母的关系自然亲近不了。为什么呢,因为人喜欢正面的也就是积极的情绪。比如我们祝福人家,都是怎么说啊,是不是说祝你快乐,祝你爽歪歪,祝你天天娃哈哈,祝你心清气爽对不对。有没有那个说我要祝你伤心的、祝郁闷的、祝你上火。为啥呢,因为积极的情绪带给人的是活力,坏情绪没这功能,而人活着就需要活力,好比汽车对汽油的需求。
另一个就是行为,父母常常唠叨;不信任自己,偷看自己日记了,天天想在每件事上控制管束自己;动不动就拿别人和自己比;动不动就训斥一通;更有甚至,做得不够好,被老爸拳打脚踢。同学们有没有这种经历啊。
追根溯源,方能标本兼治。那我们先分析一下为何会有这两方面的表现: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没能满足父母的需要。当然这些需要里,有一些是不合理的。所有心理活动都有这样一个过程。需要或者说需要未能满足――动机――行为。打个比方,今中午你没吃饭,肚子饿了,这就是未满足的需要,那就会产生去买饭或者做饭的动机,也就是想法,在这些想法的引导下,会产生相应的行为,去买饭、到饭店吃或者做饭。如果爸爸妈妈对自己有需要,在这里会表现为一种要求,要求考多少分,要求表现的那个谁一样多才多艺,懂事,之类的。
如果这个心理活动在动机的层面上停住了,只是有买饭的想法,而不去买,那就因为肚子饿而产生的坏情绪,发怒,自怨自艾,迁移怒火,这种情绪也会伴着行为出现。动机促使行动产生了,而行动又失败了的话,比如没买到,饭店关门了,也会表现出上述的种种情绪和行为困扰。
大家看,不管是那种负面影响,都是因为合理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缘故。在这里为何要在满足前边加个定语:合理呢。因为,如果你想午饭吃恐龙肉或者东北虎肉的话,估计不好满足。所以需要首先要合理,也就是要求的事情是合理的,可行的,这才有满足的可能。如果天下父母都要孩子成为朗朗,姚明等人,这个需要就是不合理的。
咱们今天讲的亲子关系,也是这样。亲子协调的,是因为得到了合理满足,所以身心舒畅。没有得到满足的,便会产生很多的负面的困扰,表现为亲子关系紧张、淡漠、对抗、甚至解除亲子关系,老子不认儿子了或者儿子不认老子了,都是。
在这,我先给大家讲一下四个关键期,每个人成长有四个心理发展期。听完这个,你就觉得父母实际上是很需要你从现在开始去照顾的。
第一是两岁以前,是依恋期。这时候,父母就是自己的天,是自己的神。
第二个阶段是分离期,分离期主要在2-5岁期间完成,5岁前后孩子的分离期,就是孩子开始把兴趣从家庭转向了社会、幼儿园。前面的依恋期老黏在一起,到这里,孩子独立的本领大涨,期望能自己做些事情了。和父母的关系变为引导和被引导者。
第三阶段是青春期,青春期是人的第三个重要的心理发展期,在青春期中人们形成的审美观、爱好、价值观、友情,这些都是在青春期阶段形成的。青春期一般是指13、14岁-
17、18岁这个阶段,在心理学上,它又称为青年初期,相当于教育学上的中学阶段,以身体的急速成长为特征。青春期基本决定了人一生的情绪、爱好、价值。青春期之后有5-6年的青春后期,从心理学来讲是一个最不稳定时期,我们经常把这个阶段称为过渡期,因为很多青少年犯的错误都是在这段时间出现,这段时间青春期刚过,青春期时没有完全的形成自我接纳和认同,而成年期还没有到,这段时间就是一个过渡期。很多家长的痛苦,亲子的麻烦会出现在这个时间,包括出现网络依赖的孩子在这段时间很难改变。他年龄小时可以改变,在孩子13-14岁,家长只要改变一些方法改善和孩子的关系,可以影响孩子改正过来,但是过了这个时期孩子很难和家庭交流和形成有效的互动。这时候,父母的形象一泻千里,这时候的和父母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所以很多人在这个时候开始和父母激烈的冲突,实际上因为感到父母管得太多,想通过这种战争的方式,重新划定地盘。
第四个阶段是成年期,18-25岁是一个人形成他的社会责任感、信仰、包括他愿意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工作,娶什么太太、嫁什么男人等,在这个阶段基本上形成了。
而在脑发育方面,又有如下的特点。
七岁后左脑开始发育,所以这时候才让你上学,学习数学等逻辑方面的知识。俗话说:七岁八岁狗也嫌,因为这个时候体力不错了,但还不太懂事,所以会做很多让爸爸妈妈觉得不好接受的事情。
15岁以后是左脑的高速发展期,这时每个人都喜欢模型,喜欢推理,这时候孩子学数学变得非常轻松,对数学、物理学非常轻松,为什么在中学有物理学,因为我们的学科是以
心智发展等级来设计的。
16岁以后是左右脑平稳的发展期,这个发展期很缓慢,16岁以后人类的智力结构差不多完成了。就走下坡路了。
咱们心理学上有句话,孩子是父母的老师。因为人大脑从17岁左右,开始走下坡路,父母3/4的脑细胞是不活动的,而你们不是,每个细胞都跃跃欲试,充满青春活力。从这方面讲,你们的反应能力、速度比父母要优秀的多。因此,在这个方面深刻的怜悯父母,要多体贴父母,让着父母点,好比你一岁时不能走路,父母就抱着你走一样,父母老了,你也要好好照顾他们。但在社会经验上呢,不行。所以呢,要没事找事,多体验,多学习,这样离超越父母就不远了,也就又一次完成了人类的进化
下边讲几个具体方法,这些方法的宗旨是,满足彼此合理的需要,让各自的身心愉悦。第一,将父母对自己提出的不合理的要求,改变成合理的你们能做到的,你们可以和父母做客观的沟通来达到,也可以寻求专职心理咨询师;另一个就是改变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父母的合理的需要。从这两个方面着手,亲子关系就能够达成和谐了。从你们角度能做到的,改善亲子关系的方法有:
一、做个有用的人。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能够对爸爸,妈妈、同学、朋友有用,有
相当的价值。你就是个重要角色,重要人物了。这样,父母的一个合理的需要
就得到满足了这样,对你微笑就多了,亲子关系就好了。
二、灵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中国有句老话,叫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就
好比遇到不同语言国家的人时,你要用不同的外语和别人交流。否则,岂不对
牛弹琴。对待自己的爸爸妈妈也是。如果你的爸爸妈妈是慢性子的,你就可以
粘一点,这样他们就比较容易相处了。急性子的呢,你要作出调整,否则,节
奏不合拍,就出现混乱了。满足爸爸妈妈各自的不同的合理的要求,亲子关系
就会是和谐的。
三、要学会没事找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心理学已有的研究证明,最好的学习方式
是体验式学习,这种方式的好处是,体验了一遍,学过一遍之后,基本就深深的刻印到身上了,想忘也忘不掉。而且,随着这种知识的增多,你就变得更成熟和富有创造性了。同时,在做事的过程中,你才能把自己的价值体现出来,才能让自己获得茁壮的心智成长。然后,你就有更多的能力让父母的需要得到
满足。你表现的很棒,父母还有什么动力怀疑你,唠叨你,控制你呢。
四、要知道屁股指挥大脑的道理。这个屁股,不是生理意义上那个,而是心理学上
讲的社会角色,比如你们在学校是中学生,在家里是女儿或者儿子,在同学关
系中是同伴是朋友。你所扮演的不同角色,有不同的扮演规则,这个要搞懂了。
知道自己的角色了,并按照自己的角色做事,那你的这个角色扮演就是成功的,否则,就会惹出麻烦。亲子关系中的角色扮演也是如此。不能用孩子的角色来
和老师相处,不信你问你们班主任一月要五百块钱花,看看他给你不。在家里,你可以撒娇,发脾气,但你要向班主任撒娇试试看。
五、学会使用剥离法对待生活中的人和事。因为,人无完人,做一件事情也很难做
到完美。猴子再漂亮,也有一个红红的屁股。那怎么办呢?欣赏猴子的灵性和
皮毛的赏心悦目,足矣了,屁股么,不是主要看点。用剥离法,将事物好的方
面,自己乐于接纳的留下,不好的那些内容,当作是碎片,一口气吹掉,或者干脆忽略掉。这样,你满眼里看到的都是积极的,美好的,你的情绪自然好,心理自然健康,亲子关系自然也就如鱼得水。我们善于从周围的人和事里汲取积极的成长的元素的话,我们就会成长的更快,更好。如果老是从人和事里边汲取消极的元素的话,生活会很郁闷,是成长的一大阻碍。不妨从今下午开始,用剥离法重新看待自己的爸爸妈妈老师同学,试试效果如何。
上边讲到的几个方法,大家可以多用多练,否则,再好的拳谱,不勤学苦练的话,也只能是花拳绣腿,用的真事上就不好使了。
将我们今天所学到的一些观念回家和父母讲讲,以后有机会给你们的父母也做讲座,让他们能够理解你们,更好的关心爱护你们,共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我也希望能够和同学们共同成长,一起进步,活到老学到老。
谢谢大家。
提问时间。
李献友
200906
第三篇:亲子关系的讲座
亲子关系的讲座(1)
李子勋
有感朋友们对我的批评和鼓励,我想以后尽量抽时间更新我的博客。我的身体不好,一般希望不被太多的事烦恼!
对网上消息说我认为王朔心理只有18岁的言论感觉不安,发表一个声明也是为了避免麻烦。现在被众多朋友注意到了,我的目的达到了,所以我删去了。我想把去年的亲子讲座的文字资料陆续登出来,欢迎朋友和同行们的指正!
一、怎样保护孩子
现在做父母,基本都只有一个孩子,不像教育了7、8个孩子的爸爸妈妈那么有经验,其实孩子和孩子是不一样的。有几个关键点要提醒大家注意:我是学家庭治疗的,主要是在临床,掌握一种系统式的家庭治疗,注重的是一种关系。我们常常观察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是一种怎样的互动,他们的语言,他们存在的规律是什么。于是我们发现,最重要的不是父母亲跟孩子关系的表面现象如何,而是在表面的互动下的关系层面和他们内在的心理需求。
随便讲一个故事。我的门诊经常会接待这样的孩子:大多是男孩,这些男孩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小时候得过比较重的病,如癫痫或其他病,因而就被高度保护。因为爸爸妈妈会害怕这个孩子受到任何危险,比如小时候孩子得一些流感、肝炎,或其他疾病,这个孩子就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成长了,因为爸爸妈妈必须要过度保护他,不让他遭受任何的危险。
这样的孩子在特殊的保护下,令他们失去了很多能力,虽然他在父母亲的帮助下生活很好、学习很好,可是到了青春期(15、16岁),都会出现一些麻烦,这些麻烦就是刚才有一位家长所担心的--跟周围的孩子没法交流,无法得到一种智慧性的情感。于是爸爸妈妈就拼命的帮他补偿,因为他不是去鼓励孩子去承受因长期处于高度保护下失去的应有的发展(如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而是更加保护,使孩子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陷入困境。比如这个孩子跟某一个孩子发生争执,妈妈就去找老师谈,出面找对方的家长谈。通过这样的保护,看起来是让这个孩子顺利的小学毕业、初中毕业,可是到高中基本上不行了,因为高中的孩子,你的保护就失效了。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一个孩子到了青春期,15岁、16岁、17岁已经社会化了,他们处在夹缝里面,这样的孩子基本上最后都成为精力等等的残疾。小时候为了保护孩子,爸爸妈妈是对的,但是保护到什么时候?什么事情应该保护,什么事情不能保护?
我们常常在思考这个问题。从当前国际潮流来看,家长应从三方面来关心孩子。第一,身体发育。假如这个孩子有疾病,差不多孩子就拥有了某种特权,这个特权就是爸爸妈妈不得不怎么样,这是偏颇的。第二,孩子的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包括学习和社会能力、运动能力、音乐与艺术的修养。第三,个性的成长和心理发育的完成。这三个方面其实都是相通的,因为身体的健壮、身体健康的孩子往往心理发展顺利,有病的孩子,因为过度需要帮助,就有补偿关系,这个补偿就使孩子不去发展种种能力。
前天我看到一个孩子,已经30余岁了,一直不能够很好的生活,从17岁开始就一直在看心理医生、吃药,有各种各样的病。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当这个孩子不在他妈妈身边,而是在一个陌生人身边的时候,他挺正常的,他可以跟
很多人交谈,他可以买他的书,可以和别人讨价还价。但是只要他妈妈在身边时,他就是一个病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病人,而且露出了很呆傻的笑容。所以,孩子的问题也是母亲的共病,这个病由母亲构成,如果妈妈不在他身边,这个病是不存在的,这就是母亲和孩子形成的共病关系,这个病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他妈妈病得比孩子还重。实际上妈妈替代了孩子的社会功能,她在完成孩子的社会功能。当孩子要和社会接触的时候,他首先要支配他妈妈去做,强迫他妈妈去给医生打电话,让妈妈去跟医生商量需要的事情,总是他母亲去陪他看病,把药买回来,这个孩子可以随意的不吃,实际上妈妈就成了孩子的一种功能。但是如果妈妈继续愿意扮演这个功能,孩子永远不会好。
二,给孩子足够的信息刺激
父母应该具有对孩子心理智力成长阶段和需要的认识,照料孩子的时候内心要知道那些是重要的。现在很多父母希望尽善尽美孩子的教育,看很多书,听很多专家的课,希望找到一个好的教育方法,或者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实际上没有。因为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孩子的心智在发展阶段会出现明显的差异。现在有这样一些观点,一,认为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自己的特色,你不可能用一致性的教育把他教育好,也就是说对别人有益的经验对你的孩子不一定就好。你必须用一种全新的方式看待孩子并愿意伴随着他长大。第二,科学研究过智力早熟的孩子往往成年后都不聪明,正如生长缓慢的树成长的时间长,长得也高大一样。儿童智力需要一个缓慢的对环境的自适应过程,很多家庭心急火燎的帮助孩子拔高语言的读写算能力,小时候是可凸现出自己孩子的优势,但这是一种伪智
力,是父母的智慧被叠加的结果。智力成长也跟建筑一样,地基的结石不仅仅看水泥多少,还要看你混合的基质。研究证明,孩子感知世界的能力在没有学习母语时,是敏锐和自由的。一旦学会母语,开始有母语思维,很多感知能力就退化了,孩子感知的世界被大大缩水。
那么,心理学把人的自我看成是文化内化的结果,或是信息堆砌的结果。在混沌理论问世以后,怎么让孩子的心智发展得好,就需要采用刺激或者是扰动技术。父母不知道孩子的智力怎样,有那些天赋的能力,当然孩子也不知道。而每种天赋都有一个合适的神经发展敏感期,这些敏感具有一种节律性,小的时候适当的信息刺激可以使这种神经通路诞生。比如弹钢琴,很多家长要求孩子弹钢琴弹到九级,其实他早已经不想弹了,恨不得把钢琴砸了。现在认为,刺激达成就可以了,以后孩子会自己做选择。小时候我们让他在运动方面、艺术方面,音乐戏剧,手工雕塑,知识语言方面得到各种各样的刺激,点到为止。如果他有某个天赋才能,五岁前适当的接触可以确保少年或青年兴趣和才能的再现,出现优于他人的发展。
这里介绍一个名词,即初始条件,初始条件不一样的孩子,未来是不一样的。同一个孩子在农村,在一个完全消息闭塞的地方,他10岁以后来到城市,他想成为一个艺术家、音乐家恐怕就不行了,但是要成为清华大学的学生是可以的,因为那个资本在农村也可以得到,智力是足够的。但是对艺术,对政治氛围,对文化的刺激就比较少。如果他在10岁前没有受到足够相关的刺激,他成年后要
发展,不管他怎么刻苦,永远会比同样在城市长大的孩子要慢,发展的成就水平也要低。
孩子得智力需要全方位发展,在十岁以前片面的强调一种能力,可能得到的优势远比失去的少得多。父母要把成长的选择还给孩子,在孩子小的时候为他打好方方面面的基础,而非得一而舍其它,这就尽到了父母的职责。考虑到孩子的天性,父母要故意放慢对孩子的语言教育,语言的刺激和学习让孩子在沟通交流上快速获益,这会让他对其它的信息理解能力变弱,同样人类的语言会附带着思维逻辑和价值系统,也会束缚孩子对自在世界的感觉。双语教育(如中、英)并行可以对孩子敏感到语言系统对认知功能的限制,当然有条件的家庭,在孩子成长期,鼓励孩子用音乐、形体、图画、自然形色、直觉、想象(非语言的,内在享受般的,不指向与人交流的方式)来表达对世界和生命的知觉,可以帮助孩子维持高速的智力与心理成长!
第四篇:讲座资料
讲座资料
一、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孔子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温故知新、有教无类、启发诱导、教学相长
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美德即知识、产婆术(诘问、启发、归纳)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第一部教育学专著(1632)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现代教育学的奠基之作(1806)
二、教育研究的产生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同年,另一位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开始以联想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研究儿童学习生次过程中的记忆和遗忘规律。实验研究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儿童研究运动兴起。当时最显著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尔,他坚持用科学方法研究心理学,并把科学方法应用于研究教育问题和儿童发展问题。
1896年,美国心理学家杜威在芝加哥大学创建了第一个教育实验学校“杜威学校”,实验他的教育理论。
赖伊:德国教育家,实验教育学倡导者。他著名的实验研究是对识字教学的试验。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出版了《智力测验》,并把智力测验的方法直接应用于学校。
1912年,瑞士心理学家克拉帕雷德创建了卢梭学院,是欧洲影响最大、持续最久的一个教育科研基地。
三、我国教学实验
俞子夷(1886—1970)江苏人,早年就读上海南洋公学中院。1909年江苏省教育会选派他赴日本考察单级、单级复式与二部制教学。1913年冬,俞子夷又受江苏省教育司之命赴美国考察。半年中跑遍美国南北,详细研究美国各派教学理论和实验,着重地研究了杜威的实验主义教学实验,回国后,俞子夷做的第一种教学实验叫“联络教材”实验,后来转变为“设计教学”实验。
《黑山县北关小学的语文教学改革》和《黑山县北关小学的算术教育改革》(辽宁省教育厅,1960);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心理探讨——斯霞老师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字教学法》(肖毓秀、罗艰,1962);
1960年5月成立了景山学校,校长、研究人员和教师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外国语学院、北京体育学院、文字改革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北京市几所中小学。1960年开始,实验项目是以学制改革为龙头的多项改革,实验大约集中在1958~1965几年间,景山学校教学改革实验活动的变化,准确地反映了全国教学实验的变化。
第五篇:家庭教育讲座资料
家庭教育讲座资料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教育投资意识的增强,家长们用于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上的支出占有很大的比例,一般来说,凡是孩子提出的要求父母总是想方设法给予满足。除了父母的直接开支外,不少孩子还通过长辈、亲朋等渠道,逢年过节时有了自己的“收入”,手里多少不等地有了属于自己的钱。怎样教孩子花钱?这确实是个新问题。不花不行,乱花也不行。给大家的几点意见。
第一,要告诉孩子钱是通过劳动、付出代价得来的,就像农民伯伯通过劳动获得了粮食丰收,工人叔叔通过劳动生产出各种产品,老师通过劳动培养出优秀学生,自己通过劳动取得了优秀的学习成绩。凡是通过劳动得到的,就属于劳动成果,应该珍惜。钱是通过劳动得到的,来之不易,同样应该珍惜。
第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优良传统。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照样应该坚持这种传统。即使再过十几年、几十年,生活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种优良传统仍然应该坚持下去,发扬光大。要告诉孩子,凡是对人类有贡献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企业家等等,都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楷模,如果他们贪图享受、不求上进、铺张浪费、挥金如土,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同学之间要比品德、比学习、比进步、比文明,而不是比吃喝、比穿衣、比花钱、比阔气。要让孩子知道,该花的钱一定要花,不该花的钱决不去花,这不是“小气”,而是一种优良品质。
第三,家庭财产公开,特别是用到孩子接受教育上的钱要让他们知道。家庭的重大开支,要请孩子参与讨论,增强他们的关心、合作意识,尊重他们的意见,使他们懂得花钱是一件很慎重的事,不能随随便便。同时,要启发、提倡孩子逢年过节时用“自己的钱”买点纪念品、小礼品送给长辈,让他们通过这些小活动懂得回报,学会回报。
吃饭就是吃饭,要集中精力、聚精会神地吃饭,在轻松愉快、和谐宽松的气氛中吃。据说,这样吃饭既能提高食欲,又有益于健康。
可是,有的家长却把饭桌变成第二课堂,常常在吃饭时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今天上的什么课?听懂了没有?”“今天考试了没有?有没有不会的?”除了这些“关心”的提问外,还有不少家长充分利用吃饭的时间,展开了你来我往的“训斥”:“不好好念书,将来是要吃亏的。”“要抓紧时间,要不怕吃苦。”“不懂的要赶快问老师,千万不要自己骗自己。”“一次考试好不算好,每次考试好才算好,千万不可骄傲。”……如果说以上这些“关心”、“训斥”可以理解,孩子还可以承受的话,那么,有些家长专门在吃饭时的批评、训斥就很没有道理。比如,“你为什么总是及格万岁?什么时间才能考个100分?”“你怎么老是长不大?总让大人为你操心?”“你什么时候才能改了懒惰的毛病?”“你天生不是念书的料?”……大人越说火越大,孩子越听越生气,不仅没有起到教育的作用,反而造成了孩子的逆反心理,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不欢而散。
做饭炒菜要看“火候”,火力太大或太小,时间太长或太短,做不出可口的饿饭菜。烧窑炼铁要看“火候”,火力不足或过旺,时间不到或过时,都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教育孩子也要把握“火候”,不分时间、场合,不讲究方式、方法,同样起不到教育的饿作用。什么是“火候”?火候就是时机。抓不住时机,早了或迟了都不行,长了或短了也不行,火候就是说方法,用力过大或过小不行,内容过深或过浅不行。饭桌上批评教育孩子之所以普遍收效不大,原因在于没有把握好火候。
不要把饭桌变成第二课堂,并不是说不要批评教育,而是说饭桌上的批评教育大都效果不佳。既然这样,父母就应该把握“火候”,找准时机,这样的批评教育、关心提醒才是卓有成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