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爸爸教会我成长
爸爸教会我成长
小时候,爸爸教育我们姐弟很严历,从我记事起,爸爸就给我们经常买连环画,成语故事及小人书等,还长年订阅了《中国少年报》,因此,我是看着“知心姐姐”和“小虎子”长大的。那时候只知道“知心姐姐”,不知道她有真正自己的名字,以为就叫“知心”呢,还曾经为人家的爸爸会起名字而羡慕过,还曾经就自己某个兴趣问题给知心姐姐写过信„„后来的后来的后来,直到我四处求学拜师,要走出教育自己孩子的误区时,才知道当年那个我喜欢的要命的“知心姐姐”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卢勤老师!
现在的70后们,大多知道当时人民的生活水平处在什么样的水平线上,当然富裕谈不上,只能是温饱,但是我的爸爸却舍得花很多钱用在对我们姐弟的教育和栽培上,可以说,我的爸爸在我们姐弟小时候可谓是早期教育的先行者了。年幼时,每天被爸爸要求着,如果是看连环画或是成语故事,就要在爸爸下班回到家时,主动把当天看过的给爸爸用讲故事的方式描述下来;如果是唐诗,就要一周背诵一首;如果是少年报上的故事,就要说出自己从故事中懂得了什么样的道理或是总结出文中的中心思想,那样才会看到爸爸的笑脸并得到爸爸的奖励。比如“蒙古包,静悄悄,牧民大爷在辅导„„”及“轰隆隆,轰隆隆,唐山发生大地震,解放军叔叔快救我„„”如今我仍能清晰的记得当时那些连环画的画面上牧民大爷坐在蒙古包的前面,小朋友们围绕在他身旁听讲,远处是一望无际的草原以及当年唐山发生大地震后,被压在倒塌房屋底下的小孩子发出的求助画面„„那些诗画,仿佛故乡泥土里伸出的枝条,屈曲盘旋在我心头,无论经年都根深蒂固的定格在我的记忆深处,多年后,这些无声的画面一直在传递着生命的可贵及至教会我珍惜自己,珍爱他人。
记忆中最深的一次是已经上了小学二年级的我,暑假里被爸爸要求着每天要背诵一个成语故事,要将整个连环画中的故事讲全面。但是小时候比较贪玩,有一天因为在小河里摸鱼,忘记了中午回家吃饭,而这一天爸爸居然提前下班,看到我不在,就找到小河边。那一天轮到背诵的成语故事是“凿壁借光”,当爸爸阴沉着脸问我时,我根本就回答不上来,结果被爸爸打,而且又是在小伙伴们面前,觉得很丢脸。那是我自懂事以来第一次挨爸爸打,当然也是最后一次,因此我将凿壁借光这个成语深深的刻在了心里,终生难忘。
小时候不懂爸爸的苦心,反而很怕爸爸,很怕他下班,很怕他过问学习上的一切事情,就因为他太严历,还从心里很恨过他。但是长大后才明白,应该感谢爸爸对我的严厉,如果没有爸爸的早期教育,我不可能比同龄孩子有那么多的优点和优势,也不可能在少年时失去爸爸这盏明亮的人生航灯后而独自平稳依然骄傲的前行„„
第二篇:感谢你们教会我成长
感谢你们教会我成长
感谢那些男孩教会我成长,感谢那些女孩教会我爱。
转眼又过了一季,春去冬来,北雁南飞,周而复始,年年如是。
今天闲了一个上午,天气阴沉沉的,偶尔吹来几阵凉飕飕的风,太阳丝毫没有露脸的迹象,也许,他,也懒了。
躺在阳台的竹椅上,耳麦中传出郭静淡淡的忧伤的嗓音“住飞机,划过我们曾经做的梦„„”点点思绪变飞往空中,如烟一般朦胧不清。
十一岁那年我来到这个城市
十二岁那年我遇见了你们
十三岁那年我们相处了简单而又平凡的一年
十四岁那年我不再和你们一起毕业
十四岁那年你们经常找我十四岁那年你们推脱老师所顾忌的事情
十四岁那年我离开了那所校门只因你们的推卸
十四岁那年一些女孩在校门口高声喊带道她们等我十四岁那年当我想去逃避这些流言蜚语时,妈妈告诉我“我相信你,孩子”十四岁那年,我又回到那所学校那些女孩笑了,如花灿烂,如阳温暖十四岁那年那些男孩的胆怯与伪装我从头看到尾
十四岁那年我一度的叛逆与假忧伤一概无存
十四岁那年,我有了你们。
感谢十四岁那年,那些男孩教会了我成长,那些女孩教会了我爱。
郑州市62中初二:于露
第三篇:名师教会我成长
名师教会我成长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读后感
2009年7月1日学校给每位新进的教师发了两本关于魏书生老师的书,当我翻开《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这部语言朴实的著作慢慢品味时,心中感慨颇多。书中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冗长的理论说教,但它言词恳切、入情入理,读来浅显易懂、令人心悦诚服。
魏书生老师在书中阐述了自己教书18年来,当了17年班主任的经验。他认为自己因工作原因不能倾全部心力于班级工作,就支付给班级管理的时间而言,他是一个不合格的班主任。事实上他一年平均外出开会达4个月之久,从不请人代上一节语文课,他学期之初即进行期未考试,一学期教材他用30多课时就讲完了。他不批作业,不改作文,但他的学生在升学成绩却能比重点中学平均高7.8分。这样的教学成就令我们年轻一辈的教师感到非常钦佩,看来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是教学成功的前提。粗读完这本书,我受到了很多启发,书中有很多实用的方法是值得我去认真学习与实践的。
例如在书中第一章,他谈到作为班主任“要多改变自我,少埋怨环境”。不管是班主任还是课任老师都应该尽心尽力,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生的实际状况,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用我们的爱心和耐心去提升学生的信心。魏老师在书中提到:“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太少。”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信息时代,我们应该多从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找方法,提高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读完魏老师的《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后,作为新老师,我们应该调整自己的工作态度,积极主动地去适应自己的学生,而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来适应我们。只有我们熟悉、适应学生,才能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快乐成长,学有所成。
魏老师长时间在外出差,所带的两个班级班风、学习成绩等各项成绩都好。他管理班级,靠的就是民主,科学和引导学生强身健体。民主是管理班级的基本指导思想,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 不抛弃,不放弃,为每一个孩子创设平等参与的机制,充分的信赖,大胆的放手,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美好的成长环境。科学则是管理班集体的法宝:一起制定详尽而切实可行的“班规”;自愿而明确的“责任到人”;简单而富有深意的“错误说明书”。让规则看守一切,在这样的班级环境里,每个孩子都会学会做人做事的方法,尺度,明白违反规则的后果,奖罚分明,落实到人,为每一个孩子创设了一个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设计的班级氛围。
魏老师在激励、鼓励后进生方面,也可谓是“高人一筹”,他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后进生,原来只考8分,他一步一步鼓励他,给他自信,引导他,使他一步步提高。当他得八分时,魏书
生鼓励他:“你课听不明白,作业也不做,还竟能考到8分,不说明你有点儿天赋吗?”接着魏书生又对他说,“这张卷,除了会的8分,还有哪个不服气啊?有没有不服气的题?”学生就说:“卷子中拼音我能行。”于是学生就狠做拼音的题目。就这样,经过学生的努力,老师的鼓励,分数渐渐地提高了。后来学生竟然考到了及格,真是质的飞跃。在我看来,对于差生来说,其实他也不愿意考这些分数,他的智力本来就差,如果教师一味地责怪他,他会对自己越来越失去信心,成绩更会一落千丈,教师要正视现实,不能指望每个人都智力超群,只能引导鼓励他努力学习,激发他学习的兴趣,使他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这些良苦用心的背后,隐藏着的其实是老师对学生真挚的爱!
教育是一门科学,育人成才是一种精雕细刻的艺术,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讲科学、讲创新、讲艺术,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名师为友,借鉴他人的,总结自己的,在不断的学习中慢慢成长。
第四篇:母校,是您教会我成长
母校,是您教会我成长!
2008年9月份,我和其他许多应届毕业生一样,扛着大大的行李包,带着一脸的稚气与心中无限的向往,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我的大学,这改变我一生命运的摇篮--辽宁科技学院。看到美丽的教学楼,温暖的宿舍,受到指导员老师和学哥学姐们热情的接待,使我深切感受到,这里将是我梦开始的地方。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一转眼,我已由当初那个稚嫩的新生成长为一名“老资格”的学姐。三年的时光,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年龄的增长,更是一笔笔能够让我一生受用的财富以及做人应有的品格。
刚踏入校园不久,我们就进行了正规的军训,接受了热情洋溢的入学教育。经过严格的军训及入学教育的洗礼后,我深深感受到,大学是一个可以让我时刻磨练自己、不断积累资本的好地方。我在大学里受到的第一个教育就是:要做个有纪律的人。刚开学时的军训,不仅培养了我们站军姿、走方队等军容军貌,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学会做有组织有纪律的大学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具备良好的纪律性,才有可能在面对任何复杂问题时做到有条不紊,从而做好自己手边的每一件事。例如叠军被这件事,从中我体会到了做人一定要坚持,要争取让自己尽善尽美。“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只有从平时做起,对待小事认真,将来才有可能担当大任。我们这些坐在同一间屋子里的同学都来自天南海北,曾经班级里数一数二的尖子生、能力生,在这个新环境中也都变成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对手。因此,只有那些对自己的未来有清晰规划而且懂得坚持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是的,这里的一切对任何人都是新鲜而公平的,而机会和成功,往往只垂青那些懂得真正付出的人。而且我也懂得了,对自己将做的事要付出百分之百的热情。无论我们对要做的事情是否心甘情愿,既然做出了选择,就要对它付出绝对的热情。是的,既然自己有了一次机会,就不要错过,就要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积极地去完成。学校里竞选的委员、广播台竞聘的广播员、系里举办的英语比赛等等这一切,我们都可以多多参加,因为我们有积极的心态和向上的动力。有人说,做了也许只有百分之一的机会可以成功,但不做就一定一事无成。同时我学会要接受失败。是的,我们很热情,而且也付出了足够的努力。但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有时候我们的努力并非能完全得到回报,这就使我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倍受打击。那么,就学着去接纳并接受失败吧。成功也许是件好事,但失败也绝非是一件坏事。另外,我学会了对人要真诚,要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曾经有为学生家长,她可以称得上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一次在交谈时这位阿姨告诉我,不论社会有多么复杂,人心有多么难测,要学着相信别人,学会“以心换心”。是的,如果在我们的眼中有的只是黑暗与阴郁,那么我们永远无法看到阳光。要以一颗善心去对待他人,那么别人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你。珍惜我们身边的人和事,珍惜自己的亲情和友情,珍惜我们可以为了未来而拼搏的青春与活力!
三年前我还只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丫头,做事马虎,遇事冲动,经常抱怨。而在经历了三年的大学生涯和洗礼后,我可以很自信地挺起胸膛说:是的,我长大了,成熟了。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我亲爱的母校。是她为我们提供了成才的机会,教我求知,激我进取,陶冶情操,提升品格,让我学会了自立、友爱和坚强。我爱我的母校!无论是曾经那个充满温暖与欢乐的旧校区,还是如今这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新校园。我爱母校给我带来的这一切,尽管这里的学习环境并非数一数二,尽管这里有一些地方并非尽善尽美,但我依然爱她,因为,这里是我梦开始的地方。
第五篇:谢谢你们教会我成长杂文随笔
生活中总有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会让我们热泪盈眶,会让我们难忘终生。
12018年3月23日,周五。上班途中,天空早已堆积起层层乌云,遮天蔽日,让人窒息。按照以往的规律,今天必将下一场大雨。
到办公室刚坐下,主任便问我要不要和他一起下乡?心想着这也是个增长见识的机会,去吧。
第一次坐主任的车,而且车上只有我们俩人,心里那个忐忑和紧张。有那么几分钟,我真想挖个洞把自己给埋起来。
正所谓姜还是老的辣。或许主任早已洞穿我内心的一切,所以一路上他都会找些我比较熟悉话题。天南海北,陈年旧事,传道授业,此时有声胜无声。
驱车到达阳坝村,接待我们的村主任是个年轻小伙儿,大约27、8岁,递烟泡茶,显得格外热情。
他和主任是老熟人,寒暄几句,主任便借来他的摩托车。由于接下来的行程全是山路,小车无法通行,因此摩托车成了最佳交通工具。
山路崎岖陡峭,路面坑坑洼洼,真有点“山路十八弯”味道。一路上,主任只顾全神贯注驾驶着摩托车,因此我俩很少说话。耳边只能听见发动机轰鸣和春风呼啸而过的声音。
2从阳坝村委会出发时还不到十点,到达第一个目的地,我拿出手机看了一眼时间,十一点二十分。一个多小时的奔波,让人不由得细思极恐。
我们步行到赵大叔家里时,房门紧锁,只有一只老猫在柴堆旁打盹。
“赵方合”、“赵方合”。主任铆足了劲,站在院坝中呼喊着赵大叔的名字。
不到两分钟,赵大叔便急匆匆赶了回来。原来,他就在房屋后面的山坡上翻耕土地,准备用来种植党参(一种中药材)。
赵大叔掏出钥匙,打开房门,搬出两个胶凳子。我和主任还没来得及坐下,他又急忙端出瓜子和花生,主任说不必麻烦,时间不等人,而且一会儿可能会下大雨。
趁着赵大叔和主任谈话间隙,我把花生和瓜子给他端了回去。
屋内杂乱无章,只有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昏暗的灯光,堆满了柴灰的火炉,简陋的灶台,台面上还有一副尚未清洗的碗筷。
照理说,对于同样是农村家庭出身的我而言不会有太多感触,但当这一幕映入我眼帘时,内心还是被此景此情所震撼。
经过了解得知,他还有个在铜仁上大学的女儿,今年大二。
这些年他女儿上学的学费,全是靠他一人在家种植中药材或者打零工所挣。“我就是再苦再累,也不能耽误了孩子前途。”说这句话的时候,赵大叔显得格外骄傲。
是的,父爱如山。再苦再累,不能苦了孩子的现在;再穷再贫,不能误了孩子的将来。贫穷和苦难可以蚕食我们的肉体,但它绝不能浇灭我们的意志,腐化我们的灵魂。
我们骑车赶往下一户贫困户家中时,天上下起了小雨。路面湿滑,弯多路窄。一路上,如履薄冰。
到达张大叔家时,已是中午,看样子他刚从地里回来,一双沾满了黄泥的胶鞋,蓝色的工作服上面满是污渍。斑斑点点,与这衣服的色调显然格格不入。
与主任交谈的张大叔
屋前空地上有一位老奶奶,此刻正蹲在那儿磨着弯刀,柔弱的身躯,干瘪的双手,每磨一次,似乎都得消耗她全部的精力。
磨刀的老奶奶
出于好奇,我走到那位老奶奶跟前。
“奶奶,您都这么大岁数,还磨刀来干什么啊?”
“你说什么,我耳朵不太好使,你要大点声我才能听见。”
“我说您准备磨刀来做什么用?”我刻意提高了声音的分贝。
“先磨好,等天气好的时候去山上拾点柴火回来烧。”
“您看您都这么大岁数了,不在家好好休息,山高路陡,万一不小心摔倒了怎么办?”
“没办法嘛,小伙子。你看我家这种情况,这两个娃儿还小,她们的妈妈什么也做不了,全家都得靠她们爸爸撑着,我能帮一些是一些。”
很难想象,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奶奶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在照顾两个孩子的同时,还要拖着一副瘦弱的身躯在荒山野岭中来回穿梭,捡拾柴火。
命运对这个家庭,是如此残酷无情。
临走前,我把那两个小朋友叫到跟前,一人发了一颗糖。我问大一点的那个孩子想不想去上学,没经过任何思考,一个“想”字脱口而出。
原来,贫穷并没有限制她对于知识的渴望。
当她们把糖紧紧攥在手里时,眼神中所流露出的那种喜悦,那种兴奋,那种幸福,让我为之动容。如果这世上真有天使,那便是她们微笑时的模样。
事后才得知,原来那位阿姨,也就是那两个孩子的妈妈,患有先天性精神残疾。曾多次送到道真精神康复中心,一直未见好转,张大叔索性将她接回了家里。
面对这眼前的一切,自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除了在心里默默祝福这个家庭之外,其余的也帮不上什么忙。
只希望那两个小朋友有朝一日插上知识的翅膀,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飞出这座与世隔绝的大山。彻底改变她们自己的命运,改变这个家庭的命运。
我们都知道,在华夏大地,还有很多个像赵大叔和张大叔这般的家庭。
但,他们在面对各种原因所造成的贫困时,没有选择向命运低头,没有选择向贫困折腰。而是选择用勤劳的双手为家人开创一片天地,用不屈的脊梁为家人撑起一片天空!
每一条路都是生活的必经之路。谢谢你们,教会我如何用坚强意志的去面对苦难;谢谢你们,教会我如何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人生。
也许,我们今天的幸福都来之不易。所以,值得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