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老头中的父爱
品评《高老头》中的父爱
陈彦宇
巴尔扎克的《高老头》中,有着一段由一个善良的父亲演绎的悲惨故事,离奇而又黑暗的情节中充斥着太多的冷漠与残酷,也在映射着现实中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很多人读完这部作品后都会情不自禁地去批评高里奥的“育女无方”,称他这种渗在金钱中的爱为“病态的爱”。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没有人能够意识到他们在忘情而又激愤地批评高老头时,也扇了自己两耳光,因为批评的对象已然包括了批评者自身。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几乎所有的读者都被高老头凄惨的结局给深深感染了,目光都集中在“一个可怜的父亲”和“父爱悲剧的代名词”上了,都被一种莫名的愤慨和悲悯之情包裹住了,进而忽略了高里奥将父爱渗进金钱抛向女儿时的具体做法和想法了。那其实是一个男人打被人叫爸爸后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的,没有什么不符合所谓的“育人原则”的举动和思绪,因为其间包含了“爱”这个让人难于诠释的字眼,里面揉陈着一种斩不断、驱不散的情愫。而且它一直从历史的昨天绵延到了现实的今天,甚至可以肯定地说,它还将继续被带到未来的明天。所以这就给我们的思绪带来了新的思考:究竟是“爱”错了还是父亲错了。
首先,我们可以从一个家庭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单亲家庭,且不管两姐妹如何奢靡,但对高里奥而言,站在一个男人一个父亲的立场来说,这是痛苦且艰难的,要又当爹又当妈把两个女儿抚养成人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这里我们先不去讨论两姐妹是什么时候失去母亲的)。况且他还是个商人,一面要打理生意,一面还要持家育女,其中的酸楚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但后世千千万万的读者却基本忽略了这些家庭背景,更别说设身处地的为他想过这些。就算是物质条件更加充盈的今天,又有几个男人敢保证能赶上高里奥的这些作为,又有多少人能说遇到了同样的境遇时,除了给孩子力所能及的关心和照顾外,更多的不是将爱化进金钱里,用金钱和物欲来浇灌孩子的成长?所以我觉得世人对高老头“父爱悲剧”的评价过于偏激了。
其次,从父母对孩子关爱的层面而言。高里奥是两个女儿的父亲,幸运的是他还是一位资产阶级暴发户,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他的家庭条件较好。对父母而言,苦累打拼多半还是为儿女去奠基,尤其是在中国,有几位父母能像比尔·盖茨这些人一样把资产都捐了献了,不留给儿女多少积蓄或者是人脉生产力。现实都变成了再穷再苦,也不
能苦了孩子,哪怕是打工、举债也要为孩子搭个高一点的平台。而家境丰裕的,更不见得就真让孩子去体味贫寒、困苦,受磨练。儿女都成了父母手心里的肉,含着怕化了,捧着怕摔了。所以,高老头这种用金钱来表达和传递的爱,是完全合乎常理和一贯做法的,他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受穷苦被鄙夷,希望她们能更好地立身于上流社会。而且他的这种做法一直被现实中的广大父母秉承着,这只能算作是很多人从成为父母那天起就具备了的潜质。这是一个父亲的心,被摔碎了,那只是儿女的罪过,他所代表和承载的,永远都是一份厚实而质朴的爱。
再者,还可从高老头自身来看。他已经退休了,老了,形单影只的他需要女儿的慰籍。所以,即便是被女儿女婿赶出家门,再从伏盖公寓的豪华间搬到普通间,只要女儿能挽着他的手出入住所几趟,他也觉得满足、不孤单了。这完全只是一个老人最原始最本质最廉价的需求,谁能说他错了吗?他内心其实是非常清楚也非常恐惧的,他时时在害怕,因为他早就清楚女儿所叫的“父亲”是朝向金钱的,而非他这个糟老头子,但又能怎样,自己的活着已经一无是处了,所以他不愿也不敢去承认这个事实,也就只能用所剩无几的金钱来掩盖和延续这份来之不易的虚伪。这只是一位父亲,一位老人最本质的渴求,也是他唯一的寄托和惦念。尽管临死前他发出这样的慨叹:“倘若我有钱,倘若我留着家私,没有把财产给她们,她们就会来,会用亲吻来舐我的脸。”但这仅仅只是他对自己的埋怨,甚至可以说他恨过钱,却没恨过这无情无义的两姐妹。如果再让他活20年,再多给他20万法郎,他也一样还会把钱 “输”给女儿,没有什么原因,这就是人的本性,一种难以改易的东西。所以我觉得,高老头委屈了,世人对他的评价太仓促也有欠公平。
这是一个被谩骂和批评了一百多年的故事,却于无形间一直被批评过的人在效仿和演绎,这就是巴尔扎克,乃至《高老头》的魅力,他嘲讽了19世纪的法国和欧洲,也嘲讽了后世千千万万的读者和父亲。
第二篇:-高老头-的父爱今解
2006年第12期
辽 宁 行 政 学 院 学 报No.12 ,2006(第8卷第12期)
Journal of Liaoning Administration College(Vol.8.No.12)
文学与艺术
“ 高老头”的父爱今解
⒇
朱浩然(温州大学,浙江 温州325035)
[摘
要]
在巴尔扎克的作品 《高老头》 中高老头的 “ 父爱”悲剧是人们谈论得最多的,也是争论较大的。如何看待高老头的父爱,不同时代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看法。本文试图站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用当代人的观点分析、解读高老头的父爱本质,认识其具有的深刻的现实意义。[关键词]
高老头;父爱;悲剧[中图分类号] I106.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053(2006)012—0205—02
父亲对儿女的爱是司空见惯的人的一种常性的爱,应该年后的今天,再来分析、解读高老头的父爱,应该说有了新的是不足为奇的。但高老头的父爱却引起人们达两个世纪的视角:高老头的父爱更多地体现了人之为人的天性。尽管我关注,显见其有不凡之处。高老头名叫高里奥是法国文学大们说高老头的父爱是在不断满足女儿们的金钱欲望中实现师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 《高老头》 中的主人公,他曾是个有钱的,最后其悲剧结局也是金钱的枯竭导致的,但不能说满足的面粉商人,在妻子死后拒绝再娶,并将自己的全部感情转儿女金钱的需求就是资产阶级金钱至上观的体现,因为即使移到两个女儿身上。为了女儿的幸福,他将铺子出卖,为女今天生活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的人们,对待其儿女不也是儿的幸福将所有的积蓄花光,但女儿们却抛弃了他,让他独经常以金钱为手段吗?花钱为他们办婚事,花钱为他们找工居陋室,饱受屈辱,最后惨死在伏盖公寓的阁楼中。故事虽作,花钱为他们买房治家,建安乐窝,甚至花钱养活成年儿女然不复杂,但这里边表现出的高老头的父爱却是很值得玩味⋯⋯显然这和200年前高老头时代的情景太相似了!这也的:高老头把两个女儿当作天使看待,一往情深、无怨无悔的说明亲情之爱是人的共性,而非某个阶级独有。我们这种判爱着她们,他以女儿们的幸福为幸福,以女儿们的悲伤为悲断也与作者创作 《高老头》 的初衷相吻合:巴尔扎克曾在1834伤。但他对女儿的关心,过多地放在了女儿们是否打扮漂年10月18日给韩斯卡夫人的一封信中就曾表示“ 我要在:亮,玩得是否痛快上,并千方百计满足他们 “ 最奢侈的欲望”。这部作品(即 《高老头》 — 笔者注)里把具有千钧之重的感情即使在自己潦倒遭到女儿遗弃的情况下,仍旧一如既往。这描写出来,没有一种东西,不管它是灾难,是痛苦,还是不义,就是高老头的父爱。自作品问世以来人们对这种父爱就存都破坏不了这种感情。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个父亲,他简直是在争议,并作了许多评论,但由于每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经一个神圣的基督教的殉道者。”[6]并还借主人公之口表示:济、文化情况不同,人们的思想认识的也有很大差距,导致不“ 最美的天性,最优秀的灵魂,都免不了溺爱儿女。”[7]当然,同时代所作的评价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有时还很说是人之天性也并不是要根本否定高老头的父爱中包含的大。笔者站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试图用当代人的观点对这阶级成分,至少追求金钱的,唯利是图的资产阶级的 “ 天性”种父爱进行新解,以期更准确的认识这种父爱的真谛:创造出的 “ 金钱氛围”也在导致高老头悲剧中发挥了重要作
一、高老头的父爱是普适的父爱用,否则子女对父母也应有的亲情天性怎么在高老头的两个以往在国内学者对高老头的父爱分析多从阶级角度进女儿身上根本就不存在了呢?可以合理的推断是被对金钱行,一种是从封建主义角度审视高老头的父爱,如陈昌恒就财富的过度追求侵蚀掉了,是天性的灭失,是 “ 那个钱可以买认为高老头是个封建宗法道德的体现者“ 小说借高老头之,到一切的社会,把这种自然的血缘关系破坏了”。口,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而肯定了封建宗法制的家
二、高老头的父爱是极端的父爱族观”,[1]储月桃也认为高老头爱女儿的实质 “ 仍然不是超阶高老头的父爱之所以成为众多父爱中独特的风景,就在级的东西,而是一个封建家长感情的扭曲的表现”,[2]金嗣峰于其确实存在着罕见的特殊性:极度的溺爱,无以复加的溺则认为“ 高老头虽然精通买卖:,惯于商业投机,是一个家产爱,甚至可以说是荒唐丑陋的溺爱。通常我们说长辈的爱是万贯的大资产者,但他又是刚刚从小生产者分离出来,千百为了孩子们好,为他们的未来和健康成长着想,其爱的内容年来天然尊长的封建伦常思想,还深深地影响着他。”[3]另一是有着正当与非正当的道德、法律标准为底线的。但我们读种是从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角度解读高老头的悲局。许明《高老头》 就会发现,高老头的父爱是极端的溺爱,是无底线炎在 《也谈高老头的父爱》 一文中批驳了 “ 作者竟把这个资产无原则的溺爱,他说 “ 我喜欢替他们拉车,我愿意做她们膝上阶级暴发户写成一个受欺凌,被损害,值得人们同情的对象,的小狗”,到最后这种溺爱甚至发展到了无耻的地步:为了满在这个投机商人身上追求金钱的本性似乎被一股极高的情足两个女儿的情欲,他竟去掉父辈的尊严,殷情地为她们的感所代替了。这样,巴尔扎克就模糊了高老头作为一个资产荒唐忙碌操劳:为了使大女儿有钱跟情夫马克辛偷情,他表者的本来面目”。[4]马明芳也认为 “ 高老头的父爱是资产阶级示愿意去偷,去抢,去卖命甚至 “ 杀人放火”,搞钱给女儿。为拜金主义的父爱,是用最不利于维持宗法观念的资产阶级的了使小女儿能和青年野心家拉斯蒂涅胡来,他竟对拉斯蒂涅表达方式 — — — 金钱和纵容来表达的,这也是造成他悲剧的主说“ 要是有一个男人使我的但斐纳高兴:,我可以给那个男人观原因。”[5]通过以上列举的观点可以看出,对高老头的父爱擦皮鞋、送信、跑腿。”而且他还布置漂亮的房间,让他跟但斐国内学者多是从阶级的角度来进行解读的,而很少从普适的纳幽会、私通。当女儿的卑鄙情欲得到满足时,他高兴得在人性的角度去理解。这应该说是和当时的国情有关系的,这地下打滚;而当女儿的卑鄙情欲一时得不到满足或遭受压抑些评论多发表于上个世纪80年代,正直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时,他又痛苦得像疯子和野人。他这种难以理喻的对孩子的从阶级角度分析解释问题的传统还很有惯性,而人性的、非爱,即使让我们用今天开放的眼光来看待,怕也是难以接受阶级的认识不够,故出现这种情况。而到我们改革开放近30和理解的。这也是高老头成为百年来 “ 父爱典型”之所在吧。[收稿日期]200614
[作者简介]朱浩然(1970-),男,温州大学法语教师,法国里昂三大文学硕士。⒇ 202006年12月Dec.2006朱浩然“ 高老头”的父爱今解:第8卷第12期Vol.8.No.12
对这种极端的父爱我们也只能这样解读:过渡的溺爱的必他的存在,它生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生活好坏。“ 是我把然,因为在高老头的眼中,只要女儿 “ 暖和”了,自己就不觉得她们生下来的,她们是我的!”“ 我的生活都在两个女儿身“ 冷”,只要女儿 “ 笑”了,自己就不会 “ 心烦”。因此他总是以上。”高老头的悲剧也是由此展开的。其三,正确教育对子女女儿们为中心旋转的,所以也就会出现为女儿得到快乐而不的成长至关重要。高老头最终以悲剧收场,还有一个重要原惜丢掉自尊、丢掉为人的原则。虽然我们在今天的社会这种因就是对子女教育的失败。父爱是人类的一种崇高的情感,高老头式的父亲还没有显现出来,但是类似的例子却不鲜它不仅包括父辈对子女们的无偿的给予(精神的与物质的),见:为了儿女们生活得好,家长不惜违法犯罪来谋取金钱、职而且还包括父辈对子女们施以正确的教育、教导,以使他们位;为了儿女快乐家长们自己节衣缩食满足儿女们不合理的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但无偿的给予不等同于溺爱,更不等物质需求等等。可见,长辈对晚辈的爱很容易走向溺爱,走同于放纵。高老头恰恰失败在这一点,他对女儿们的爱已经入极端。不是人之常情的爱了,已经走到了一个极端,走到了娇惯、放
三、高老头的父爱是可引以为戒的父爱纵的地步。古人云“ 子不教:,父之过”,高老头对女儿们的溺我们今天评价200年前书中人物 — — — 高老头,分析其合爱与放纵的教育方式最终也铸就了他自己的命运悲剧。理与不合理的一个目的是研究作品,分析作家,而另一方面尽管高老头的故事已经很久远了,但其留给人们的思索我们也可以对书中的警示引以为戒:尽管200年过去了,世还没有完,毕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情况,一个时代也有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人性的东西并没有根本的变化,父母一个时代的思想、观念,未来的解读也必然会体现那个时代对子女的爱还在,这种爱走向极端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而且方方面面的特色。◇由于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金钱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拜金主义,金钱万能的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注释想也开始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这就出现了类似高老头[1]陈昌恒.《高老头》 与 《懵教官爱女不受报,穷庠士助时代的不良社会氛围,在这氛围里人性中的天然的爱很容易师得令终》 之比较[J ].外国文学研究,1990 ,2(121-异化为金钱的附属物,就如高老头悲剧造就离不开对金钱的125)极端崇拜的诱因一样。那么如何避免高老头的悲剧再在我[2]储月桃.也谈高老头父爱的实质[J ].艺谭,1983 ,3们今天发生呢?从高老头身上汲取一些教训是很要意义的:(122)其一,爱要讲道德讲原则。如前面所述,高老头可以尽其所[3]金嗣峰.高老头创作的真实性[j ].外国文学研究,能满足女儿们的任何要求和愿望,而不管其是否合理是否违1988 ,4(29)法是否道德,显然其父爱已经丧失了基本的原则,这是一个[4]许明炎.也谈高老头的父爱[j ].安庆师院学报(社十分深刻的教训。其二,不管何时自我总是要有的,丧失自科),1984 ,4(93)我,也就丧失灵魂。高老头在卖掉面粉店后就成了无所事事[5]马明芳.巴尔扎克笔下西方社会异化了的人际关系的闲人,精神随之变空虚了,而为寄托空虚他自然而然的把[J ].渝州大学学报(哲社),1992 ,1(56)注意力集中到了妻女身上,在妻子死后,女儿也就顺理成章[6][7]叶成青.关于高老头的 “ 父爱”的再认识[J ].外国的成了他的唯一的精神寄托。对这唯一寄托他自然会倍加文学研究,1995 ,03(89)珍爱,因为这个寄托是他生活的唯一支柱,它的存在支撑着[责任编辑:一然]
(上接第204页)苕春芳,都表现了仙界的悠闲自在,时间节片汪洋大海。小杯中竟有如此大的容量,正是把神仙世界里奏的舒缓漫长;同时,人世间则千年如走马,海尘生山下。贺极小的空间,转变成凡人世界极大的空间,小中容大,大纳之诗 《梦天》 一首与此命意相同,结构也类似。末尾也是通过天于小,创造出一个神奇瑰丽,新颖独特的意象来。其实,在李界遥望发现 “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这些都鲜贺诗中,时间与空间往往是同时存在的。时间的无限性,几明形象地表现出了两个世界时间流逝节拍的非等速,表达了个并存空间的大小相即,圆融回转和其时间流逝节拍的非等诗人的情感:借用人世岁月的迅速流逝,自然景物的巨大变速性是结合在一起的,形成了不同的时空系统,表现出了人化反衬天上美和乐的永恒,感慨 “ 人生流光之促”。李贺其它世的变幻和生命的流逝。如 《浩歌》、《天上谣》、《梦天》、《官诗作,如 《浩歌》、《古悠悠行》、《苦昼短》 也表达了这种感叹:街鼓》 中都有这种意味的体现。另外,在其他唐人诗作中,也“ 今古何处尽,千年随风飘”。存在着这种时空观,只不过都没有李贺诗的鲜明突出。如白
二、李贺诗歌的空间观念居易 《酬吴七见寄》“ 谁知市南地,转作壶中天”。刘望 《九嶷同这种认为神仙世界的瞬间相当于人世间漫长时间的山》“ 仙家日月蓬壶里,尘世烟花梦寐中。”李商隐 《谒山》,时间观相一致的是,李贺诗中突出表现了一种认为神仙世界“ 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的极小空间相当于人世间阔大的空间的空间观。这种空间春露冷如冰。”观的形成是以两种不同空间尺度为基础的。具体说来就是总体说来,李贺诗中表现出的时空观念是非常独特的。几个空间小可容大,大可纳之于小,层层相选,重重成不尽,他的坎坷经历,对现实的失望,和由之而来的对现实超越的圆融回转,相即相入。这在 《梦天》 一诗中表现得最为明显,渴望,使之形成了自己的时空观念,并借助于一定的艺术手《梦天》 后四句写到:段,诸如幼想、想象、夸张、渲染和神话传说的运用表现出来,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形成其诗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后人不断研究探索。◇遥望齐洲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这几句写由月空俯看人世间的情景“ 黄尘”二句暗用麻,参考文献姑对王方平所说“ 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又水浅于1
叶葱奇著《李贺诗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往日会时略半耳”(葛洪 《神仙传》)。这是指沧桑之变。“ 遥2
徐传武译注.《李贺诗集译注》.山东教育出版社,望”是说由月中俯视,九洲大地细若点点烟尘。取由高而下1992这样一个角度落笔,在写法上与前人阮籍 “ 泰山成砥砺,黄河3
刘衍著《李贺诗校笺证异》..湖南出版社,1990为裳带”《咏怀诗》()相似,均是从极高俯视,巨大山川变为渺4
孟二冬著《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北京大学出版小。而李贺的视点更高,神洲大地都成为了烟尘。且在意象社,1998构成上,李贺也高于阮籍,他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时空观念:5
李浩著.《东轩书趣文丛-大唐风度》.华文出版社,“ 一泓海水杯中泻”,月宫与九洲悬隔既如此之大,小小的一1997杯水倾下去,不是应飘洒得不见踪影了吗?不,它却成了一[责任编辑:正元]
206
第三篇:论高老头的父爱形象
论高老头的父爱形象
摘要:高老头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期,靠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他成了资产阶级暴发户,他非常疼爱两个女儿,甚至已经超出了寻常人所能理解的范围,但是他对女儿的爱却并没有换来应得的回报,最终孤伶伶地死在了公寓。他的形象是一个悲剧,一个父爱的悲剧,而早成这个悲剧的原因则是他那畸形的父爱、不单纯的动机和社会所流行的资产阶级金钱原则,这样他的形象就成了一个被金钱毁了的父爱的典型形象,而巴尔扎克也正是通过对他这种典型形象的描写来揭露资产阶级的罪恶,有力的抨击了资产阶级的金钱原则。
关键词:金钱 父爱 形象 畸形 典型 悲剧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它一向被认为是《人间喜剧》的序幕,曾被选为世界十大小说之一。文章主要写了高老头为了对女儿的爱付出了所有到最后却没有得到丝毫回报,最终孤伶伶死去的悲剧一生,通过对高老头悲剧形象的描写,作者批判了建筑在金钱基础上的父爱和亲情,对金钱至上、人欲横流、道德沦丧的社会给予了有力抨击。
高老头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他出身微寒,年轻的时候以贩卖挂面为生,后来当上供应军队粮食的承包商而发了大财,他非常疼爱他的两个女儿,为她们聘了最优秀的教师对她们进行读书、习艺、骑马等高雅的家庭教育,又让她们打扮的珠光宝气、花枝招展,后来为了讨好她们有给了她们每人八十万法郎的陪嫁将她们嫁给了社会上体面人物,大女儿阿娜斯大齐嫁给了雷斯多伯爵,作了贵族夫人,而小女儿但裴娜就嫁给了银行家纽沁根,当了资本家太太,从而也踏进了达官贵人家的门槛,而高老头为了不失女儿们的体面,又卖掉了自己的店铺,住进了人们称之为“私人救济院”的伏盖公寓,但是他的两个女儿却并不因此就停止对她们父亲的压榨,仍然在挥金如土之后不停的向高老头伸手要钱,可怜的高老头节衣缩食,由最好的房间换到了最低等的房间,甚至变卖了最后一点财物来满足女儿们的要求,但他的女儿们却在榨干父亲的所有钱财让老人变的一贫如洗的时候再不让父亲登门,到最后高老头得了中风症弥留死亡之际想见他两个女儿最后一面都被推辞掉了,而高老头也就这样带着满腹的遗憾孤苦伶仃地离开了人世。
高老头生活的时代背景极其复杂,他生活在大革命时期、拿破仑帝政和波旁王朝这三个朝代新旧交替、积聚动荡的时期,同时这也是资本主义的一个新的时代,而金钱又恰恰是这个时代的时代标记,但父爱作为过了时的宗教法制残留感情也是存在于大多数人的心中的,而这两个存在在时代发展的同时又构成了一种新的矛盾,导致社会上存在了一种畸形的心态,而我们的高老头就是这种心态的受害者,在这种社会心态的影响下,就产生了他超阶级的父爱。
高老头的父爱形象,我们可以归纳为两点:
一、作为小市民出身,他的宗法观念是浓厚的,他对女儿的爱无疑是希望维系小市民的那种天伦之乐的生活情趣;
二、高老头又是一个新派人物,他对上流社会的生活仍然垂涎三尺,但他也深知自己年老体衰,无力参与抗争,而他身边则有两个既年轻又美貌的女儿于是他寄希望于两个女儿,希望通过她们,实现再度跻身上流社会的宏愿。他的父爱,对女儿的宠爱,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此的。
高老头非常疼爱他的两个女儿,甚至可以将满足两个女儿的各种幻想作为自己人生的一大乐事,他请了优秀的教师培养女儿高等教育应有的才艺,面对女儿的各种要求他也是全力的去满足她们,给她们请做伴的小姐,甚至在女儿们十五
岁的时候就给了她们自备马车,极尽全力地去让她们过奢华的生活。在这个时候,高老头对女儿的爱也是一种安慰,一种未来的希望,在这里他种下了自己的希望之树,期望他的女儿们能在以后帮助自己过上想要的生活。等到他的女儿出嫁的时候,高老头就给了女儿们“随心所欲挑选丈夫”的权利,就这样他的大女儿阿娜斯塔齐为了做贵族太太选择了嫁给一位伯爵,小女儿但裴娜则因为喜欢金钱而嫁给了一位银行家,高老头在这个时候又展现出了他对女儿们超乎寻常的父爱,他用自己一般的财产给了女儿们做陪嫁,给了每个女儿八十万法郎,这都是令我们震惊的,但是更令我们震惊的是由于地位显赫的女婿认为他的面粉生意有失体面,加上他自己也觉得自己的身份有辱女儿的门面,为了女儿,他竟然盘出了铺子,搬进了肮脏、颓败的伏盖公寓,这不能不说他对女儿的爱是疯狂的,而他的女儿们在结婚后生活依然是骄奢淫逸,头脑又十分简单,导致财产都被无耻的丈夫牢牢控制,就在她们因为追求享乐欠下许多债的时候,高老头又一次体现了他的父爱,尽管这个时候他已经被女儿逼的日益穷困潦倒落魄,但他还是倾尽自己的所有去满足女儿的要求,甚至还可以为女儿找情夫当中介人。在高老头的生活中,对女儿的爱成了他唯一的乐趣和安慰,他把女儿视为“天使一般”甚至是崇拜的偶像,只要谈到女儿,他原本毫无生气的脸也会容光焕发,“女儿随便丢给我一个微笑,世界就给镀上一层金光„„,仿佛天上掉下一道美丽的阳光似的。”“你觉得这些小生命的每滴血都是你的血,是你的精华„„她们眼神有点不快乐,我的血就冻了,你终有一天知道,为了她们的快乐而快乐,比你自己快乐更快乐”“我爱我的女儿,还胜过上帝爱人类”。高老头对女儿的爱无疑是疯狂的,但在他耗尽最后一点积蓄,也即将耗尽生命之际,女儿们却忙着争权夺势,寻欢作乐,再也不肯来看他一眼,即便这样,他对女儿的爱还是不曾减少,他还是忍着疼痛思念女儿,倾诉他对女儿的爱:“她们还少不了我呢,„„她们需要钱,我可知道去哪里挣”在眼看着女儿的确不来时,他哀叹着:“倘若我有钱,倘若我留着家私,没有把财产给她们,她们就会来了,会用她们的亲吻来舔我的脸!”“所有的爱都被我对她们用尽了,他们对我不能再有爱了,做父亲的应该永远有钱,应该笼络儿女,就像对付狡猾的马一样。”他甚至还埋怨自己“一切都是我的错,是我纵容她们把我踩才脚下的。”他还呼吁社会“为了父亲的死,应该订一条法律”,虽然他也曾几次“恶狠狠”地咒骂女儿“简直是些下流东西,流氓婆”“把她们抓来!叫警卫队,叫军队!”“将来他们的孩子会替我报仇的。”这些咒骂不能说不狠,但恰恰反衬了高老头对两个女儿的深深的爱,每次咒骂之后,高老头马上就会否认自己咒骂过她们:“谁说的?你知道我是疼爱她们的!”骂过之后想到的是去为女儿挣钱,把女儿的不孝怪罪到女婿身上“是我女婿不准她们来的呀,杀死他们!杀死雷斯多!杀死纽沁根!他们是凶手!” 从这些语言之中,都透露出高老头对女儿的浓浓爱意,这是高老头从内心深处发出的,也正由于这些存在于他内心深处的爱我们才能看到高老头对女儿的深厚感情。此外,高老头岁女儿超乎寻常的热烈父爱还有许多动作、行为表现如:高老头偷偷跑到街角去等女儿们的马车出现,嗅女儿的信纸,吻女儿的脚,用头蹭她的裙裾,他把自己完全沉浸在只爱女儿的的狭小世界里,别人只有在提及和他女儿有关的事情,他的眼睛才会发亮,才会精神百倍,否则他就对周围的人和事表现出漠不关心,迷迷糊糊,本人也显得老态龙钟,这种种的现象,都战线出高老头对女儿超常的感情,也正好体现了巴尔扎克所说的“无比巨大力量的感情”
高老头的父爱形象是一个被金钱毁灭了的父爱的典型形象,而我们可以知道一个人在意识行为上的表现是由这个人的内在心理与性格决定的,所以高老头所
表现出来的畸形父爱也是与他心理与性格上的畸态有密切联系的。高老头在内心深处有一股极高的情感,他娶的老婆是他崇拜赞美、敬爱无边的对象,他为拥有她而骄傲,他们过了七年圆满幸福的生活,后来他的妻子不幸早逝,他的高尚情感首次受到了重大挫折,于是他就将所有的爱都转移到了他的两个女儿身上,在他们身上实现自己情爱的目标。虽然高老头在社会上是个资产者,顺应时代,追逐金钱,但是到了家庭中他却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时代落伍者,他一直保持着对逝去妻子的一片痴情,后来又转移到了女儿身上,满足她们物质和金钱的需求,却只要求她们跟自己亲热一下来作为回报,后来就只是希望和她们在一起,想方设法去接近女儿,他这变了异的父爱已经达到了病态的、疯狂的地步,无法自控,“好象赌棍离不开赌场”,这个时候高老头对女儿异乎寻常的爱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爱的激情,这时候他的父爱不再是纯粹的父爱,已经成了父爱情爱的混合,但是他却丝毫不觉,完全失去了自我,他的存在只是为了爱女儿,否则就会质疑活着的意义,逐渐地将自己对女儿的爱异化成一种病态心理,而他的性格更是进一步扭曲了他的这种爱,作为一个具有浓厚封建宗法观念的商业资产者,一个资产阶级暴发户,一个凶狠的掠夺者,高老头是通晓生意经的,但是他的生意经却不能应用于家庭生活中,他是不通晓资产阶级的人生哲学的,因此,他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将血亲之爱与金钱挂上了直接关系,他将金钱看得十分重要,认为没有金钱世界末日就要到了,对金钱的盲目崇拜让他认为金钱可以买到一切,甚至可以买到对女儿的爱,所以他对女儿的爱大部分也都是用金钱堆砌出来的,他用金钱去维系父女之间的感情,让他这种父爱的内容边成了满足女儿的物质生活,用金钱来满足女儿的一切欲望,在这里,他没有真正尽到作父亲的责任,他,没有用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方法去教育女儿,使她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他自己节俭,却纵容地给予女儿奢侈的享受,给女儿养成挥霍和向她们的父亲索取的习惯,只教给女儿怎么样被人爱,却没有教导女儿怎样去爱别人,为了该女儿找钱,他愿意杀人放火,当他无力替女儿还债时,他觉得惭愧死了,手头没钱给女儿时,他说:“不中用了,再不能说是父亲了!”在他的人生哲学中,金钱和父爱是可以直接划等号的,而就在他行将就木时,他想到的还是赚上几百万,继续买女儿的爱,高老头的这中畸形心理和性格最后也导致了他的女儿们变成了自私自利的拜金主义者,变成了无情、无耻、丧失道德伦理只崇尚金钱的资产阶级贵妇,而他最后也钱尽情绝,成了拜金主义的牺牲者,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其用金钱换取父爱的畸形心理和性格所造成的。
高老头为了自己对女儿的爱是疯狂的、变态的,他甘愿舍弃自己的一切,只是为了求得女儿的幸福,但是他却成了一个悲剧,成了一个通晓资产阶级生意经却不通晓资产阶级人生哲学的资产者的悲剧,因为最后他没有得到女儿的一点点感动、温情的回报,我们只是看到了他那两个过惯了骄奢淫逸生活的女儿永无止尽的搜刮他的钱财,当他被榨干后便被她们无情的拒之门外,他的女儿过着奢华的生活,而他自己却在肮脏、阴冷、寒酸的伏盖公寓中节衣缩食,直至最后孤伶伶地死去。高老头的一生是一部时代的悲剧,也是封建宗法制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这一新旧交替时期社会现象的反映,他沉溺于父爱,为了女儿倾尽所有,但在这个无情无义的金钱社会却没有得到一丝一毫的回报,正式他的父爱反衬出女儿的无情无义,反衬出这个社会的残忍冷酷。他的悲剧形成并不是偶然的,相反这是由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首先,他对女儿的爱是不明是非的疯狂溺爱,已经发展成了一种超乎寻常的畸爱,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高老头令热人惊心动魄的伟大感情,但是他的这种努力付出却并没有得到丝毫回报,甚至还得到了种种
无情的对待,这些悲剧的产生无疑是由于高老头自身的原因形成的,他将自己父爱的内容更多的变成了满足女儿的物质生活,他自己节俭,却纵容地给予了女儿奢侈的享受,这种在金钱上的给予和宠爱,从女儿小的时候就已经存在“我一向对她们百依百顺,小姑娘想入非非的欲望都给她们满足。十五岁就有了车,要什么有什么。”在女儿长大了要结婚的时候他的这种纵容和溺爱又变本加厉起来,给了她们每人八十万法郎的陪嫁,后来即便在高老头贫困潦倒的时候他对女儿的这种纵容和宠溺都没有丁点改变,尽管女儿对他熟视无睹,冷漠无情,但他为了给女儿找钱,甚至愿意杀人放火,为了女儿高兴,甚至可以不择手段帮助她们通奸偷情,到了最后临死的时候,高老头还想“拥抱她们”“再看她们一次”,还担心着“她们的财产遭到了危险,又是落在怎样的丈夫手里!”而面对不孝的女儿,他还替女儿辩护:“求上帝,说女儿一想孝顺。”“归根到底,她们没有罪!朋友们,她们没有罪的!请你们对大家都这样说,别为了我为难她们。一切都是我的错,是我纵容她们把我踩在脚下的。”在这个时候他还是念念不忘他的两个女儿。高老头在家庭生活中是笨拙的,他对女儿的盲目的爱让他不知如何去做,最后只会用金钱来表达,来笼络女儿的感情,但他由于对女儿畸形的爱却忘了保存自己的实力,在将女儿培养成满脑子“金钱万能”的资产阶级荡妇之后,无力再给予她们更多的金钱,这就导致了这份父爱的虚假和不牢靠。因此,可以说高老头自身这中畸形的父爱是造成悲剧的原因之一,这完全是他自食其果。其次,高老头的父爱也并不仅仅是对女儿的爱那么单纯,他作为一个新派人物,对上流社会的的生活垂涎三尺,但是他深知自己无力争夺,于是他就将所有的希望放在了女儿身上,这就使得他的父爱又带有阶级的复杂性,他怀着向上怕的虚荣心,通过百万财产将两个女儿送进了上流社会,在这里,他是希望自己也能够乘机插足其间,安享天伦之乐。虽然他认为父女之情胜过金钱,但他又相信金钱的力量,在临死前还说:“钱能买到一起,买到女儿”,结果却是原本高尚的感情变的庸俗、不纯洁了,他的这种父爱无论从动机上还是行为上都是偏狭、自私和虚伪的。正如他自己在弥留之际的叫喊:“我是一个糊涂蛋,糟了报应,女儿们七颠八倒的生活是我一手造成的,是我惯了她们,”也正式由于他的这种不单纯的动机,进一步加深了对女儿的宠溺,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了悲剧的命运,这也是导致其悲剧的的一个重要原因。最后,高老头的悲剧形象的形成还是有着极为深刻的社会原因的。高老头生活在资产阶级社会,那是一个金钱至上的时代,一个人类最真诚的亲情缺失的年代,那个时候社会奉行利己拜金原则,金钱毁灭了人性,无情地渗透到家庭的至亲骨肉之间,破坏着家庭关系。在崇尚金钱万能的资产阶级社会,“崇尚的父爱”是斗不过金钱的,资产阶级撤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在资产阶级这里,婚姻都会变成交易,而婚姻背后也可能蕴藏着罪恶的阴谋,高老头的两个女儿就被这种社会风气所感染,成了当时社会拜金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的典型人物,当高老头有钱时,她们对高老头的照顾是“多么周到、体贴”,“好爸爸,上这儿来;好爸爸,上那儿去,她们家永远有我的一份刀叉。”“她们陪我坐车子上戏院,我在她们的晚会里爱待多久就待多久,她们承认是我的女儿,承认我是她们的父亲。”她们“恭恭敬敬瞧着我,就像恭恭敬敬瞧着钱一样。”但是当高老头的财产所剩不多而搬到伏盖公寓时,他在女儿女婿家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先是遭到女儿的白眼,女婿的侮辱,后来竟很难登上女儿的家门,只能偷偷摸摸的看女儿。在财产被榨干后,临终前想见女儿一面也不可能,高老头“呼天抢地地哭泣”也唤不回女儿的到来,只能长叹一声说:“唉,爱了一辈子的女儿,到头来反给女儿遗弃。”这些都是赤裸裸的体现了
当时社会欲望横流和金钱至上的风气,在这个时代,所有的道德、情感已经沦丧,社会已经成了一个靠金钱维系关系的社会,而高老头的父爱不管是多么高尚,为情感付出了多少金钱和心血,他的女儿都是不会感激和回报他的,相反地甚至无情地去剥夺和压榨他,高老头是金钱关系的受害者,同时他也是实施者与受害者的统一,也正是由于这种种的原因才最终导致了他悲剧形象的产生。
巴尔扎克在塑造人物的问题上,是主张强调特性,也强调共性的,使文章的典型个性化,个性典型化,同时又主张典型人物的应该把那些多少和他类似的人的性格特点集于一身。高老头的性格是典型化的,所以被称为近代的“李尔王”,他的形象在巴尔扎克的诸多作品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高老头作为巴尔扎克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物,更成了一个时代的典型,他不仅是那个时代与时俱进的资产者,有着那个时代人追逐金钱的本能和自私自利的共性,同时他也是宗法制社会父爱的典型。整部小说由高老头绝望的父爱构成了最强音。高老头对女儿的纵容和溺爱在他自身看来他或许是幸福的,因为他在为自己爱的人付出,但是在外人看来却是既可怜又伟大的,他将父爱看成是自己的“欲念”,用“欲念”充满了自己的整个世界,最终导致了自己悲剧形象的产生。
在《高老头》中,巴尔扎克通过对高老头形象的描写,以高老头和拉斯蒂涅的故事为两条主要线索,又穿插了伏脱冷、鲍赛昂夫人的故事。几条线索错综交织,头绪看似纷繁而实际主次分明、脉络清楚、有条不紊。作品以叙述高老头被女儿榨干钱财遭抛弃为中心情节,以拉斯蒂涅为中心人物,通过他的活动穿针引线,将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联系起来,将贵族沙龙与资产者客厅连结起来。随着高老头之谜在拉斯蒂涅眼前展现、解开,情节步步推向高潮。伏脱冷被捕、鲍赛昂夫人被弃、高老头惨死,拉斯蒂涅都是目睹者、见证人。社会的丑恶证实了他接受的反面教育,高老头埋葬之日,也是拉斯蒂涅的青年时代结束之时。几条线索紧密交织、环环相扣、步步深入,起着互相深化、互为补充的作用,从而深刻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描绘了一个典型的父爱形象,同时也广泛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对伏盖公寓和鲍赛昂府的强烈对比,还有高老头女儿的穷奢极欲与高老头的贫苦窘困的对比等一系列对比,更深刻的描写了高老头的悲剧形象,这些在刻画文章的主题方面也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在父爱形象的塑造中,巴尔扎克完全是按照自己的人生理念来进行人物塑造,他总是把人物的性格放在一定的生活环境中来研究它的具体的发展过程,他深信人是环境的产物,对什么样的人就应该安排什么样的环境,在《高老头》中,他创造了精致而又富有特征的典型环境更加深刻的刻画了人物形象。他借助于物质环境的描写,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生动地刻画了高老头父爱的典型形象,同时他也是用高老头的父爱来反衬出金钱的罪恶,将颓败、粗俗和寒酸的伏盖公寓与巴黎上流社会的条件相对比,并着重描叙了物质环境如伏盖公寓、公寓的周围、城市、街道以及室内装潢和日常生活用具等,用这些鲜明的对照来突出高老头父爱的典型形象,通过对高老头父爱形象的典型塑造,来警示后人,来揭示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生活心态,并揭露了资产阶级社会金钱的统治作用和拜金主义的悲剧,控诉了金钱败坏道德、腐蚀社会的罪恶,同时也刻画出统治阶级的卑鄙与丑恶,有力的抨击了金钱至上的资产阶级道德原则。马克思、恩格斯曾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统治地位的地方„„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联系了。”而高老头的这一悲剧形象也正好是这一精辟论断最好的说明。
致谢
本文从拟定题目到定稿,历时数月。在本论文完成之际,首先要向我的导师申伟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申老师给了我许许多多的帮助和关怀。申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待人平易近人,在申老师的悉心指导中,我不仅学到了扎实的专业知识,也在怎样处人处事等方面收益很多;同时她对工作的积极热情、认真负责、有条不紊、实事求是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非浅。在此我谨向申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同时,我要感谢我们学院给我们授课的各位老师,正是由于他们的传道、授业、解惑,让我学到了专业知识,并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如何求知治学、如何为人处事。我也要感谢我的母校菏泽学院,是她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让我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姿,为我的人生留下精彩的一笔。另外,衷心感谢我的同窗同学们,在我毕业论文写作中,与他们的探讨交流使我受益颇多;同时,他们也给了我很多无私的帮助和支持,我在此深表谢意。
本文是在申伟老师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申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她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同时,在此次毕业设计过程中我也学到了许多了关于中文方面的知识,实验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巴尔扎克著:《巴尔扎克全集(第五卷)》(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
[2] 柳鸣九主编:《法国文学史(中册)》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9月第1版
[3] 东方烟草网东方烟草报社2004年10月第1520(周刊161)期
[4]万立群《论高老头的父爱》《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05期
[5]朱浩然《“高老头”的父爱今解》《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6]易宋江《高老头和李尔王父爱比较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7]金嗣峰《〈高老头〉创作的真实性》《外国文学研究》1988年第4期。
[8]叶成青《关于高老头“父爱”的再认识》 《外国文学研究,》1995年第3期.。
[9]翁柏青《高老头——拿破仑时代法国资产阶级“贵人迷”的典型》 《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2期
[10] 柳鸣久《巴尔扎克的小说艺术》 《外国文学研究》 1985年第1期
[11] 黄晋凯《巴尔扎克文学思想探析》 《外国文学评论》 2002年第4期。
第四篇:《高老头》
《高老头》读后感
我们的心是一座宝库,一下子倒空了,就会破产。一个人把情感统统拿了出来,就像把钱统统花光了一样得不到人家原谅。
------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是法国著名小说家,他的一生创作出了许许多多经典的作品,他的大部分写作都是以反映法国社会时代为背景,其中,有他写的长篇小说《高老头》,听说,巴尔扎克仅用了三天三夜就写出来这部作品。最近,我用了几天的时间读了这本书,拜读这本著作之前,我还对这个书名有着很大的好奇,高老头有着怎样特别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法国的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整个社会的背景都弥漫着欺骗、虚伪、爱慕虚荣的气息,人们追求生活的浮华,都希望能通过各种方式摆脱自己低下的社会地位,跻身到上流社会,为此,他们会不择手段,只为了满足自身的虚荣。可是到最后,他们往往适得其反,得不偿失,甚至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高老头是当地的一个面粉商,他在法国革命期间,靠着卖面粉的机会大赚了一笔。他有两个女儿,他对她们十分疼爱,在她们结婚的时候,他给她们的分别是六十万、七十万的家产,而留给自己的,仅仅只有五六万,他想着只要够养老就行。可是,这种义无反顾的疼爱真的会得到女儿们相应的回报吗?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父亲身上再也没有她们可以获取的钱财,没有任何价值反而是一个拖累的父亲,很快的遭到了两个女儿的嫌弃。她们不会再舍得浪费自己的一分一秒去看望他,关心他,甚至不想跟他有任何的来往。她们觉得,眼前这个一无所有的父亲,是令人感到可耻的,因为他已经不再富裕了。这两个女儿就好像吸血鬼一般,把父亲身上的血一点一滴的吸干,毫不留情的丢弃......作为一个年迈的老父亲,眼看着自己的女儿如此绝情的抛弃他、嫌弃他,虽然这一切,他心里比谁都清楚明白,但是那又能怎么样呢?即使内心是如此的失望与凄凉,他对两个女儿的爱一丝一毫都没有减少。父爱如山,这大概就是高老头最真切的模样吧!后来,两个女儿逐渐沾染了上流社会的不良风气,变得颓废奢靡,挥霍无度,还在外面欠下了大笔的债务。高老头的反应一如一个慈爱的父亲,没有责备过这两个女儿,他不惜卖掉一切可以换钱的东西,去帮女儿还债,可是他的付出就如石沉大海,没有得到两个女儿的感激,没有让她们醒悟,她们甚至连一句谢谢也没有。其实,读到这里,我觉得高老头的爱是溺爱,他爱的方式是错误的、固执的。爱,也分对错,错误的爱还叫爱吗?不,错误的爱只会引导两个女儿走上错误的道路,因为,她们内心对于金钱的理解已经发生了变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偏离了应有的轨道。
欧也纳.拉斯蒂涅本是一个优秀的大学生,他有着过人的勇气与学识,举手投足之间,都透露着优雅的人格魅力,同时,他也对自己的感情有着美好的向往。可最后,也没能逃离开社会不良风气的污染。当时的社会,人们都渴望金钱,渴望成功挤进上流社会,欧也纳.拉斯蒂涅也不例外。他一直有着一个进入上流社会的梦想,他想尽快一点实现它。于是,他利用父母的钱去挥霍,渴望与一些上流社会的贵族攀上关系,后来,他做到了,如愿以偿的成为了人上人,还与高老头的二女儿交往。上流社会到底怎样精彩呢?欧也纳.拉斯蒂涅这次终于见识到了。那些平日里穿着美丽、高贵优雅的贵妇人并没有表面那样风光,她们的丈夫没有那么珍惜她们,更多的是对她们的打骂、侮辱、无视......家里所有的钱都是被男人控制,女人们无奈,只得到处借钱,好像只有钱才能满足她们心中的安全感与虚荣感。法国巴黎,浪漫的爱情之都,人人都向往,都为之疯狂,都深深迷醉。只有真正身处在其中,才会感受到所谓的爱情的欺骗与挥霍。这里的爱情,不如大把的金钱来得实在。或许,只有高老头旁观者清,看清这迷局,活的明白。欧也纳.拉斯蒂涅最后终于醒悟了,他决心要与这个浮躁虚假的社会来一场较量。
高老头,是当局者,也是旁观者。他在民不聊生,革命爆发的时候,抬高粮价,大赚了一笔,这商人看似冷酷无情;对于两个宝贝女儿,他的态度可是截然不同的。这两个女儿,从小没有接受过什么正式的教育,在人格上,精神上,认知也是有所缺乏的。两个女儿无论干出什么出格的事、错误的事,高老头都是以极其溺爱的方式去帮助她们解决问题。两个女儿经历了一系列挫折的打击,小女儿后来幸运的和欧也纳在一起了,大女儿则是负债累累,高老头再也帮不了她了。高老头没早点看出这个社会人性的冷漠无情,没早点看出这两个女儿的薄情寡义,没早点意识到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人啊!在这个世界上,金钱和社会地位就真的那么重要吗?难道真心与爱就那么一文不值吗?
《高老头》不只存在在那个巴黎的旧社会,现实生活中亦如此。希望大家能明白,那些所谓的名与利其实都只是过眼云烟,你得到它们,拥有的也不过是片刻的欢愉,一旦失去它们,你只会感到无穷无尽的折磨与煎熬。每个人最重要的,不应该是丰富的精神支撑吗?在这个浮躁的世界,我们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内心得到一丝平静呢?那些短暂的东西真的比长久的东西更加吸引人吗?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时光,别等到失去之后,才追悔莫及。
第五篇:浅谈高老头
浅谈《高老头》的读后感
前些天,终于读完了《高老头》,读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本书中写出一个父亲——(高老头)高里奥把毕生的心血倾注在了两个女儿身上,但最终却病死在医院黑暗的病房里。直到临死两个女儿谁也不愿来看自己的父亲。在父亲下葬那天,连块埤也是两个大学生当了手表资助的。他以前是那么富有,可结局却如此的悲惨。高老头是个面粉商,在革命期间卖面粉赚了一大笔钱。他在女儿出嫁时一人给了六、七十万的家产,自己只留了五六万作养老金。随着岁月的流逝,两个女儿渐渐对父亲产生了厌恶,把他赶出了自己的圈子。她们以父亲为耻,盼着父亲早一点死去,但表面上却说出种种托词来假意的安慰他。她们像是一个吸汁机,吸干了父亲,把剩下的残品急于扔掉。儿女都是父母养大的,女儿的所作所为,高老头都看在了眼里。这可怜的老头是那么失望、孤独,他为此可以说是已经肝肠寸断了。但无论女儿怎样做,怎样一次又一次的令他失望,他的父爱却是永恒的。当他听说他的女儿在外面欠了大笔债务的时候,他宁愿把自己最珍惜的银饰卖 掉为女儿还债,也不愿让女儿为此伤半点脑筋。那银饰可是他最值钱的东西了!卖了之后,他确实哭了,但他这样做并没有换取女儿的心。
书上曾写过这一段,它的每一句话我记得清清楚楚,因为对我的震惊太大了:拉斯蒂涅克因为与鲍赛昂夫人有所谓的姐弟关系,从而有幸被公爵夫人邀请参加一个舞会。他在舞会上认识了长得高雅、漂亮的纽沁根夫人,也就是高老头的二女儿——苔尔费纳。拉斯蒂涅克在舞会上才真正看到,什么才是名门显赫,什么才是华丽、富有……他与纽沁根夫人交谈了很久,似乎感到已攀上了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正当他得意之时敲开了高老头的房门,在看到房间的那凄凉的景色,一股寒气让他清醒了:房间内简陋不堪:窗上没有窗帘,床上只有薄薄的棉毯,那还是用伏盖太太的旧长裙改做的,柜子已经掉漆了,没有柜门,一张不成样的写字台上放着旧草帽。这冷冰冰的房间看着让人揪心,酷似监狱里的一间凄惨的牢房。让你无法想象的是这样的“家”是两位贵族小姐父亲的住所,它与王公贵族们奢侈、华丽、体面的生活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比呀!高老头看到拉斯蒂涅克,急忙问他两个女儿的情况,还问两个女儿对自己有什么看法。拉斯蒂涅克望着这个好老头儿,真觉得他可笑、可怜!他的女儿过惯了体面、奢侈的生活早已忘记了这个整日思念自己的老父亲。此时的他能说出真象吗?能让这个可怜的老人再次心碎吗?他的鼻子一酸,强忍着泪水编造出一些安慰他的话。他的语调很低,当他抬头看看高老头时,发现他容光焕发,很激动。他能说什么呢?这个好老头平时就受别人玩弄、嘲笑,难道让他知道,他在女儿眼里是那么渺小,一文不值,成了她们的眼中钉,让他那仅有的一些希望与宽慰也要随之而去吗?让他在女儿面前的一点点尊严感也要化为耻辱吗?就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看到这样的父亲,看到他伟大的父爱也会流泪呀!他觉得,这是在欺骗他,但这是一个美丽的谎言。它是一个大学生对这位老人的无限敬意与理解。
最后,高老头病了,他昏迷时还亲切地叫着两个女儿的名字!”他对女儿的爱已经感染了周围的人,却不能融化两个女儿那冰冷的心。直到他死了,两个女儿才来到父亲身旁,同他“告别”。但对父亲的后事却不闻不问,扬长而去。
有人说,高老头的女儿太可恶了。但我认为,如果高老头对女儿的爱转化为教育而不是宠爱,那么女儿现在应该懂得珍惜父爱,应该懂得如何善良、真诚待人。然而,许多人忽视了一点,那就是一个心地善良、毫无城府的人能在上流社会中立住足吗?在那个年代,特别是在巴黎——那个似乎是大浪淘沙、充满杀气的社会中,引用文中一少妇的话——“善良、纯洁就是上流社会中致命的杀手”。如果想在上流社会稳住脚根,你必须身不由己吧。高老头的遭遇是许多当时社会中人们的一个最真实的缩影。他的结局是法国贵族社会失去人性的一种杀戳。他生前的光辉带着痛苦与回忆,永远藏在那座孤独的坟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