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会做人从孝敬父母开始
国旗下演讲稿
主持人:
学会做人从孝敬父母开始
“孝”是我国自古至今的传统美德。“孝”字是成功做人重要途径之一,那么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态度恭敬,不顶撞父母;
2、听众父母的教导和正确意见;
3、上学前,放学后和父母打招呼;
4、外出告诉父母地点、时间;
5、吃饭时先请父母坐上座,好菜先让父母吃,为父母盛饭,并用双手端递物品;
6、父母劳动回家为父母斟茶倒水,让父母休息;
7、孩子过生日先想到分娩时妈妈的痛过、爸爸的焦急和养育子女的艰辛;
8、记住父母的生日,到时间向父母表示祝贺,做一件让父母高兴的事;
9、父母生病主动问候,为他们端水送药;
10、生活节俭,不向父母提过高要求;
11、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为父母添麻烦,尽力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12、经常和父母谈心,汇报思想、学习情况;
13、尊敬邻居、诚信友善、助人为乐、关爱社会;
14、出门访友或亲朋到家能主动打招呼;
15、未经父母同意不得在外夜宿;
16、听从、理解家长教育,认真学习文化知识。
2007 年12月17日
第二篇:做人从常识开始
做人从常识开始
谢有顺
很早以前就听过一个故事,是用来形容法、英、德、中四国人的办事风格的:一个人丢了一根针,如果这是一个法国人,他会聚众到街上游行示威,高呼口号:“我们要找到这根针!”如果这是个英国人,他会不露声色地跑到皇家侦探局,秘密请人侦破这根针的下落;如果这是个德国人,他会把房间的地板分成一个一个小方格,然后逐格逐格寻找;而如果这是一个古代的中国人,他会找出一根铁杵来,将它磨成一根针;如果这是个当代的年轻一辈的中国人,他则会先找出一根特大号的铁杵,在记者的摄像机和围观的群众面前大做其铁杵磨针的秀,等到风头出尽,暴得大名之后,再趁人不备设法去弄来一根针,以吹嘘自己大功告成。
谁都听得出这个故事里面的讽刺意味,它的确意味深长。并没有人故意损我们,是我们血液里的东西暗合了这个故事所说的荒谬逻辑。我们从小时候开始,就被教导说,要学习这种将铁杵磨成针的刻苦精神,而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用铁杵来磨针是最笨的办法,既浪费时间也浪费资源,它远没有用钱买一根针来得便捷有效。即便你没有钱,也可以用这根铁杵向别人换一根针(这种便宜生意有谁不愿意做呢?)而省下磨针的时间。这就好比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而从来没有告诉我们,失败在大多数时候并非什么成功之母。还有一个笑话说,老师问学生:“你今天做了好事没有?”学生回答说:“做了,我和小明一起帮一个老太太过马路。”老师说:“很好。”学生却补充道:“不过,那个老太太一点儿都不想过去。”虽说是笑话,却值得深思。帮老太太过马路,捡到东西交还失主,这些本来只要是一个正常人都会做的事情,是基本的常识,有时却被宣传成一种了不起的壮举,久而久之,常识就被人们不知不觉地遗忘了。这种将常识盲目进行精神升华,从而造成真正的常识从我们的生活中隐匿的宣传方式,正在把越来越多的人带到一种不健康的心态之中:大家都在期待道德英雄、精神典范,希望所有的事情都由他们来做,自己则悄悄地躲避作为一个正常人该尽的基本责任。所以,一个单纯用做好事的思想来支撑自身的道德体系的社会,表面上看来,是在提升民众的道德水平,实际上是使每个人都在降低自己的道德要求,并使他们丧失履行自身的道德义务的热情。
有时候,一个人在做好事,后面跟着的往往是一大群爱占小便宜的人。茅于轼的《中国人的道德前景》一书,对这种现象有过精彩的分析。比如,一个人本着善良的禀性,用节假日的时间帮助居民免费修理电器,结果大家都把一些破得无法再用的电器带来,耗费了无数的时间和零件,换来的不过是勉强再用几天,从经济效益上说,不值得;从社会效益上说,也造成了一个人学雷锋众人捡便宜的恶俗局面。所以说,做好事的人虽然值得赞赏,但他们的行为却不值得推广。
【点评】
常识,就字面解释,就是最基本的、都应该知道的东西。做人的常识,顾名思义,就是做人最起码的准则。
老师印这篇文章给你们,目的只有一个,让你们明白21世纪的做人常识,因为时代前进了,标准提高了,内容也先进了。但老师觉得万变不离其宗,也就是说做人,要以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不伤害他人为己任?理应以诚恳务实、不弄虚作假、不哗众取宠为根本。现实生活中,虽不提倡拿一根真正的铁棒,去磨出一根小小的绣花针,但这个古代寓言所折射出的,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坚韧不拔,要具备“水滴石穿”的顽强精神,则应该是永存的真理。它与动脑筋,找捷径,用20%的精力去寻求80%的效果,并不矛盾?因为现在毕竟是21世纪了。同学们,你们说呢?
微笑是一种无声的亲切的语言
微笑是一种无声的动人的音乐
第三篇:国旗下讲话:学会做人,从学会感恩开始
学会做人,从学会感恩开始
新智学校 周全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浮躁,我们开始学会用利益来衡量彼此之间的距离,在放纵自私的同时,我们渐渐忘记了什么叫感恩。
我们只顾着朝向即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却遗忘了在前行的道路上还有那么多曾经帮助、扶持和关注我们的人——我们的家人、朋友和同学,忘记了我们应有的感激和感动,世界在忘记中变得冰冷无情。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让我们懂得感恩吧。多一份付出,少一份索取;多一份承受,少一份抱怨;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计较;多一份关爱,少一份憎恨——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生活和学习,请让我们把帮助和鼓励别人当成自己的快乐,请对那些弱者伸出你援助的双手。感恩不是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只是一声问候、一句叮咛,一个笑脸,是发自心灵深处的一种本真。
你若飞翔,清风自来,让我们学会感恩吧。感谢太阳,给我们阳光;感谢风儿,给我们清凉;感谢父母,给我们身心;感谢师长,给我们智慧;感谢同学,给我们真诚;感谢失败,给我们经验;感谢苦难,给我们坚强。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让我们享受感恩吧。感恩会让我们的心灵变得像湖水一样清澈透明,感恩会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冬天将不再寒冷,黑夜将不再漫长,我们的生活定会因此而充满七彩的阳光。
感谢所有同学的聆听,谢谢大家。
2017年12月2日
第四篇:《做人从感恩开始》读后感
《做人从感恩开始》读后感
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我们增长才智,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拓宽视野,提高修养,挖掘自身潜能的有效方法。参加工作以来,本人非常注重学习,今年已先后学习了《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国情备忘录》、《领导干部国学本》、《七个怎么看》、《做人从感恩开始》、《24节气养生法》等书籍。在工作中,我院也高度重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切实把“每月读一本书”活动作为提高能力、营造学习氛围的重要抓手,始终坚持以文立身,深入推进“文化育检”战略,努力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检察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在今年的读书学习中,我对《做人从感恩开始》一书感悟颇深,下面我仅结合自身的感悟,简要谈谈关于感恩做人、用心做事的一些体会。
《做人从感恩开始》从感恩自然、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友情、感恩家庭、感恩社会等几个方面作了阐述。当我阅读此书,细细品味其古今中外的学者们在故事里感念那些感动的感恩文字时,我深深的体会到:我们要怀有一颗感恩之心,以感恩做人、用心做事来回报我们身边一切人和物所给予我们的一切。
“乌鸦有反哺之恩,羊羔有跪乳之德”,“知恩图报”一直是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道德准则!“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自古以来,人类感恩的美德一直在延续。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是一切美好生活的基础。然而,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有不少人取得了一些成绩就沾沾自喜、自认为无所不能,忘记了成就自已的工作、领导、同事、家人、朋友等,使人与人之间,在不知不觉中少了关爱,淡薄了情谊,把这最人性的东西丢弃了,忘记了是这一切才是自已成功的基石。
不懂得感恩的人取得了成绩就只会索取,达不到目的就会抱怨,而抱怨会把感恩越抛越远,就会陷入抱怨---失败---抱怨的怪圈,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远。还有一些人得不到时抱怨,得到了却又不满足,继而继续抱怨。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每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品德。感恩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境界,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准则,是人与人之间凝聚力的内核。当我们在计较自己得到了什么时更应该多考虑自己付出了什么、奉献了什么,我们应该让浮躁的心在感恩中沉淀,学会用感恩的心看待周围的一切,珍惜已拥有的一切,不经意间你会发现,原来生活如此美好,原来成功就在身边!
俗话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做人,要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做事,也应如此。我们要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做好每件事的全过程。因为用心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时时处处皆用心。用心做事,要把事情做好做优,做到尽善尽美,这是做事的最高境界。用心做事就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力求做得最好、最美。这个过程,坚持认真的立场,关注决定成败的细节,一丝不苟。做事要有心、用心、细心、专心、耐心、热心,这样才能在工作中顺心,才能体现自己的责任,也才能把工作当快乐、当乐趣,当做最好的感恩方式。
我们要懂得感恩,不要将拥有的一切都视之为理所当然。我们要感恩自然,给予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给予我们最无私的馈赠;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给我们温暖给我们保护,含辛茹苦地将我们养大成人;感恩老师,是老师的谆谆教导,让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感恩友情,是朋友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不会感到孤独,让我们的生活过的充实而多姿多彩;感恩家庭,是家人为我们创立了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园;感恩社会,给我们创造了施展个人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大舞台;感恩单位,是单位给我们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和发展机会;感恩同事,是大家相互关心、爱护、鼓励、鞭策,才使得我们的生活有趣味,工作有动力……在生活和工作中,更要多一些踏实,少一些计较;多一些准备,少一些盲目;多一些奉献,少一些索取;多一些完美,少一些缺陷;多一些务实,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担当,少一些推诿;多一些认真,少一些糊弄。
感恩做人,是我们的态度;用心做事,是我们的责任。只有感恩做人,用心做事,每天进步一点点,我们才会有归零的心态,在付出中收获,在成长中快乐,也才能体会生活和工作所带给我们的乐趣!
第五篇:做人从感恩开始(最终版)
做人从感恩开始
感恩的心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让我们忘却了感恩,无暇去感恩,于是日子便一下子浮躁起来,变的喧嚣不安。我们需要感恩,需要得到感恩。
父母的爱,朋友的情,师长的教导……,曾经有一股清泉,润泽心田;曾经有一阵春风,唤醒希望;曾经有一个人在你困难的时候,伸出双手。这份帮助,也许是送来的千金,也许是投来的一个小小的眼神,就能让我们从困境中解脱。感动,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在心里发芽。在心的指导下,我们感恩。
感恩是心头的一张邮票,唯有用行动去传递,才是真实而美丽的。真诚甘泉淌心间,诚意火把暖两人。势力的感恩只有另有所图。感恩的心是真诚的,帮助的人已伸出真诚的手,受助的人若衷心感应,快乐和幸福会同时飞向两个人。感恩就像是天上的繁星,彼此真诚的照耀着,温暖着,默默守望,相映成辉。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要明白,锦上添花当然好,雪中送炭更重要。将感恩的心化为柔和雨丝,在她最需要的时候,无声的滋润她。将感恩的心化为准确的晴雨表,然后高举那把伞,在炎炎夏日里为她阻隔如火骄阳。
在以后的日子里,要记住,曾经有个人帮我爱我,让我感激涕零。当日子在指尖慢慢滑落时,依然感怀于心。
爱是纯的,心是诚的。感恩是真诚的,感恩是永恒的,感恩的心便是充实而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