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运用语法知识解答现代文阅读题
·运用语法知识解答现代文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题的解题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运用学过的语法知识,用语法分析的方法解题,也是其中一种。下面就结合具体题目,谈谈这种方法的运用。
1.运用语法知识解释词语 词语,只有在确定的语言环境中它的含义才能被准确地确定。因此,要正确地解释文中词语的含义,必须充分考虑它所处的语言环境。这当然可以从分析词语所在句中的语法地位入手。例如,1990年高考第28题: 甲和乙的发言中多处使用了“文字”一词,其中三处加了横线,对它们的正确理解是
(1)古人是很讲究文字简洁、干净、利落的
(2)全部否定传统的语言文字、文学
(3)文言文中的词汇和文字表现力等还在不断丰富现代汉语
A.语言运用的风格 B.写作运用的语言 C.记录语言的符号 D.连缀成篇的文章句(1)是一个由“文字简结、干净、利落”组成的主谓短语充当宾语的句子,在这个主谓短语中,“文字”的含义的是通过谓语“简洁、干净、利落”体现的。因为“语言运用的风格”和“记录语言的符号”是无法用“简洁、干净、利落”去陈述的,只有B项中的“语言”和D项中的“文章”可以与之搭配,所以,可以排除A、C两项而认定答案是B或D。句(2)中“否定”的宾语是“语言文字、文学”,在这个短语中,“语言”与“文字”并列组成一个短语后又与“文学”并列。据此分析四个选项,只有C项“记录语言的符号”能与“语言”并列,其它选项自然也可以排除了。句(3)中“词汇”和“文字”是并列关系,同受“文言文中的”的限制。A项、C项与“词汇”这三者各属不同范畴,相互都不可并列,定语“文言文中的”又否定了D项成立的可能,因此,句(3)中的“文字”只能为B项。
2.运用语法知识解释句意 句子的语法构成不同,表达的意思也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进而把握句子意思。例如,1997年高考第21题: 根据文意,对“肠脑中几乎能够找到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所有物质”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绝大部分物质存在于肠脑之中。B.颅脑依赖肠脑中的绝大部分物质进行运转和控制活动。C.肠脑中具有与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所需相同的绝大部分物质。D.肠脑中所有的物质与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物质几乎相同。先从语法角度分析原句。原句主干为“肠脑中能够找到所有物质”;“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和“所有”作“物质”的双重定语,“几乎”作“能够找到”的状语。在此,要特别注意原句中的“几乎”和“所有”所限制的对象。对于A项表述,我们可以把它与原句做比较。“所有物质”在A项中被表述为“绝大部分物质”,“几乎能够找到”在A项中被表述为“存在于肠脑之中”。A项表述的内容与原句意思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故A项表述不正确。B项说颅脑“依赖”肠脑中的绝大部分物质进行运转和控制活动,而原文中没有任何一句表明这一点,颅脑所依赖的应是“应激激素”。B项也是错的。C项表述是正确的,“具有……绝大部分物质”与原文中的“几乎能够找到……所有物质”的意思相同。D项表述把原句“几乎能够找到……所有物质”错误地理解为“所有物质……几乎相同”了。
3.运用语法知识划分层次 在一个段落中,能够表达一个相对集中意思的几个句子可以合为一个层次。要划 分段内的层次,较实用的一种方法就是把陈述对象(主语)相同的句子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层次。
例如,1995年高考第24题:
(1)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
(2)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
(3)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4)过去语文教学的成绩不好,主要是由于对这两点认识不清。
第一自然段由四句话组成,分别标记为(1)(2)(3)(4)。根据作者的思路,该段的第一层应划分在哪里?用“|”在下面的标记符号中表示。(1)(2)(3)(4)本段共四句话,第(1)句话陈述的对象为圣陶先生的最重要的“语文教育思想”。第(2)句中的“其一”和第(3)句中的“其二”很明显是对“语文教育思想”的分述。(1)句与(2)句、(3)句是总分关系,三句话围绕一个意思“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来论述,陈述的对象是“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而第(4)句陈述的对象不再是“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而是“过去语文教学的成绩不好”。话题变了,也就表示层次发生了变化。由此可见,(1)(2)(3)句论述的是一个意思,(4)句是一个意思,其层次划分只能在(3)与(4)之间。
第二篇:现代文阅读题的阅读技巧和解答方法
现代文阅读题的阅读技巧和解答方法
提高现代文阅读效率,并非一日之功,但指导学生探求阅读文章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临场阅读习惯,训练答题技巧和方法,对正确理解、综合分析、鉴赏评价文章是大有裨益的。笔者试以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题为例,谈谈解答此类试题的几种方法和技巧。
1.纵观全篇 把握主旨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因此,阅读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对文章内容的主旨是否能正确把握。那么,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呢?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其次还要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等,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测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这样解题就心中有数了。
1998年高考语文试卷选用了宗璞的《报秋》,这是一篇章法严谨而又情文并茂的散文,而且包含着领悟生活的哲理。它通过玉簪花“探出头来”,香气袭人,提醒人们:秋天来了,而我却是两手空空。其主旨是:时光飞逝,我们要珍惜光阴,抓住现在,抓住人生的每时每刻,有所作为,不能虚度年华。第30题B项:“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赞美那种„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的玉簪花精神。”此题有一定的迷惑性,有些考生一看到原文中有这一信息,就认为正确。殊不知,作者在文中讲玉簪花精神只是顺便提及,并不是本文的主旨,把主旨说成主要是赞美玉簪花精神就更无根据了。
1999年高考语文试卷选用陶行知先生的《创造宣言》。它是一篇演讲稿,富于激情,文章题为《创造宣言》,但不是讲一般的创造,其话题范围是教育问题,是在教育育人这个领域里讲创造。文章列举了古今中外大量创造成功的实例,用事实说话,极有说服力。开头由造神、造人、造石像三种现象引出论点:我们的教育应是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的活人;号召师生共同创造,就要破除种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有破才有立,批驳了五种“不能创造”的理由,自然引出“处处、天天、人人都能创造”的结论;最后对创造之神的呼唤,表达出献身创造的强烈愿望。在这种整体认识的基础上再来解答问题,就有高屋建瓴、洞若观火之感。第24题E项:“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论述教育者需要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本文的主旨是号召师生共同献身创造,时时处处人人都要创造,教育要创造出真善美的活人,以达到教育的最大成功。而“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只是“创造”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它是为“创造”服务的,说它是本文的主旨,犯了喧宾夺主的错误。
2000年的高考题《长城》是一篇散文,富于情感,追求哲理,也不乏含蓄。它以长城为象征,谈的是中华民族在世界大格局中的地位与举措问题。它的主旨在于:反对封闭,提倡开放;反对愚钝,鼓励自信。它从深秋晚景写起,引入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再从历史回到现实,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深化主旨,卒章显志,含蓄而又深沉。第23题第(2)问:“联系全文看,这段文字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回答的就是本文主旨:显示出中华民族的伟大、自豪和自信,能承受改革开放的冲荡。
2001年的高考题《门》是美国作家克里斯托弗·莫利的一篇散文,作者通过对各种各样的门的描写,赋予“门”以象征意义,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其主旨是:人生正是由一次次开门和关门构成的,也就是说人的生命是由一个个重要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构成的。把握了这一主旨,解答第23题第(2)问,要求说明“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在文中的意思,就准确无误了。
2.理清脉络 划分层次
《报秋》全文共九个自然段,一至六段为第一部分,这一部分的感情脉络是:由玉簪花“探出头来”“报秋”引得作者“一惊”写起,随即“怅然”,又想到玉簪花的顽强、谦让、洁净和特有的芳香,归结到“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的失落、不安和焦虑。七至九段为第二部分:从兄长寄来的词中有所领悟,悟出“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的人生哲理,从而坚定“领取生活”的人生态度。《创造宣言》全文共有12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至四段为第一部分,提出中心论点和注意的问题;四至十一段为第二部分,批驳五种“不能创造”的理由,得出结论;十二段为第三部分,发出献身创造的号召。
《长城》全文共有11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文章采用先抑后扬的笔法,一至七自然段,对历史的反思和评价,观点非常明确,感情十分凝重;第八自然段对现实的评说,观点也比较明朗;九至十一自然段对未来的召唤,则比较含蓄。
《门》全文共有八个自然段,第一段是起始段,提出作者的观点,有引起下文统领全篇的作用;第二段承接第一段,说明即使是人们最熟悉的家,也不知门后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第三段介绍各种各样的门,初步提出门的象征意义;第四段介绍各种各样的开门方式;第五段集中阐释门的象征意义;第六段集中阐释开门和关门的含意;第七段进一步阐释人生就是不断的开门和关门的含意;第八段是全文的收尾,进一步阐释关门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把握了全篇的主旨,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再解答后面的问题,就如顺风行船,事半功倍。可是有些考生不在这方面下功夫,走马观花地看一遍文章,似懂非懂,就急于解答后面的问题,结果是欲速则不达,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答错。
3.检索范围 准确摘取
良好的阅读素质不仅体现在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上,还体现在对局部的确认。阅读时,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确定对应的语句,再仔细分析这一段里每一句话的意思,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阅读题一般是从选文里有可能被学生忽略且又不一定真懂的地方抽出来编成各种形式的问题,用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答案要从选文里找,只要认真揣摩上下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语句,大多数题目的答案在原文中是能够“抠”出来的。如《创造宣言》的第21题第一问,“文中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信息的辨别和筛选,只要抓住原文中五个“有人说”段落的中心句,按题目的要求把它摘取下来写进答题处就行了。再如:《长城》第21题第一问,“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价是什么?”只要能根据第2-7自然段的内容,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就能抓住第3、5、7段“所以我说”后面揭示文章段落主旨、观点、情感的中心句,得出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价:①凄婉的历史,②民族封闭的象征,③文化愚钝的标志。
当然,有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直接使用,或语句太长,不合答题要求,或语句含有不合题意的其他信息,这就要根据题意对选出的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表述。再以上述两题第二问为例。《创造宣言》第21题第二问要求回答“作者批评错误观点得出的结论是什么(不超过12个字)”。原文的结论在第11自然段,有21个字,这就要压缩主干,抽取要点,概括复述:“处处天天人人都能创造。”《长城》第21题第二问:“作者又是如何看待现实的长城?”作者对长城现实的看法,与四面八方亿万游人的描写结合在一起,没有独立成段,回答较难一些。但是只要认真阅读,你就能从“现在你敞开胸襟了”、“愿意接待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等语句中,归纳出现实长城的开放,从“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呀,长城!”的语意中,体会出作者在看待现实长城时的自豪与自信。
4.综合分析 全面考察
有些阅读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答案意思说出来,且往往有字数限制。这种题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比较高,题目难度也大。解答此类试题,要吃透答案的内容要点,吃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用规范的语言表达。
《创造宣言》第23题认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为获得这一成功,教育者要注意哪些问题?”第一问若选原文中的话回答:“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就只答对了一半,因为“成功”包含师生两个方面的因素。作者的观点很全面,很明确,强调的是“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第二问综合性很强,七个答案要点几乎分散在全篇文章之中,只有吃透原文,在文章中找到根据,才能概括出“注意”的要点。
《创造宣言》第24题考查对文章的鉴赏评析,B项“作者引用歌德的话„没有勇气,一切都完‟,着重证明惟有大无畏精神才是创造取得成功的关键”。这一说法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创造需要勇气,但“勇气”不是关键,更绝非“惟有”,因为作者在下文明确指出:“这只是一半真理,”“除了大无畏精神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
《门》第21题:作者开头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请根据文意写出“开门”和“关门”的含意。要回答:“开门”和“关门”的含意是什么,并没有现成的答案,须通观全文,先找出相关的句子,然后再加以分析概括。文中与“开门”和“关门”相关的句子不少,但直接阐述“开门”和“关门”含意的段落在文章的六、七、八段,特别是文章的第六段。问题出自文章的第一段,答案却主要出自文章的第六段,这就增加了解答21题的难度,要求考生通过快速阅读,迅速清理文章的脉络,迅速找出相关信息。相比较而言,“关门”的含意好归纳一些,因为文中说道“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着一个结束”,可以直接概括出:“关门的含意是意味着一个结束。”而关于“开门”的含意,相关的句子很多,不易抽取,但是可以参照归纳“关门”的含意,平行比较,得出答案:“开门”的含意是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发现。
5.认清手法 明确作用
现代文阅读,命题者常常从文章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方面出题对考生进行考查。因此,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明确它们的修辞作用,对理解和鉴赏文章很有帮助。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大致考查了如下几种修辞手法:
1.比喻
比喻要贴切,必须有相似点。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越明显,越突出,比喻就越贴切。《创造宣言》第22题,“„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象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初步分析,可以拟出这样几个比喻:刀法、万象、万象同毁、万龙点睛。由此可以推知:“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象”比喻众多的教育对象(学生);“万象同毁”比喻众多的教育对象(学生)被毁;“万龙点睛”比喻众多的教育对象(学生)成才。《创造宣言》第24题A项问:“„合于交响曲之节奏‟,是说集体创作活人之塑像应遵循相互合作与协调原理”是否正确?用“交响曲之合奏”比喻集体创作的“合作与协调”,相似点很一致,十分合理。
《门》的第23题的第1小题,要求说明“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在文中的意思。考查的是对比喻句的理解。这句话是说明人与动物的区别:成群牧放的马既无隐秘可言,又无独立天地;而人有思想感情,有隐秘需求,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天地。比喻的作用就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2.拟人
《长城》第22题:“这篇散文中,⑴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⑵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此题是对文章语言表达技巧、表现形式的考查,第一问要求理解第二人称在便于抒情方面的艺术效果,第二问要求理解人称代词的合理转换,以便使表达更清晰的作用。如果不考虑散文有关人称及表达作用的基本知识,恐怕就难以作出正确的回答。联系我们曾经学过的抒情散文,不少作品都用了第二人称来写。它的特点是,作者直接向对方倾谈,显得亲切自然。这样理解,就能正确回答作者用第二人称写长城的好处是:将长城拟人化,便于与长城对话,便于抒发感情。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这句话承接“人们发现”而来,陈述的对象不再是作者,而是“人们”,写的自然是“人们”的感受,因此改用第三人称“它”。
1993年高考《青菜》第30题:(1)这篇短文是用第几人称写青菜的?(2)这种写法对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3)文中哪些语句用这种人称表述取得了比用其他人称表述更好的效果?此题考的也是拟人手法的作用。用第二人称的写法,起的是拟人化作用,便于直接对青菜抒发自己的赞美之情。
3.反衬
《报秋》第28题:“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作者将“太阳花”和“玉簪花”对照比较,“太阳花”又名“死不了”,但“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而“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二者对比,反衬出玉簪花生命力之强。
4.对比
《青菜》一文,“高高翘起的狗尾巴草”,“自我炫耀的灯笼草”,“凌空悬挂的黄瓜”,与“紧紧依靠大地,朴素沉着的青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孩子们任意拔掉狗尾巴草,摘下灯笼草,在黄瓜上刻伙伴的绰号”,与“在青菜地割草总是那么小心翼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27题:“作者为什么写孩子们拔狗尾巴草、摘灯笼草、在黄瓜上刻伙伴的绰号?”这样写的作用就是通过对比,突出作者对“青菜”的赞美之情。
5.反复
《报秋》第29题:“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1)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2)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这两句都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做这类题,首先要从“语言形式的表达”上分析,那么第(1)问的内容便是“将一个个节气紧凑
地衔接起来。”第(2)问便是“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其次就要分析“表达效果”,第(1)问暗含的意思是“强调时间的飞逝”,或“强调时间过得太快”。第(2)问则是“强化主旨”或“强化中心”、“深化主题”。学生做此类题往往重视“表达效果”,而忽视“语言形式的表达”,这是失分的原因。在这里,“反复”的作用就是强调、突出重点,升华主题。
6.排比
《创造宣言》第24题F项为判断正误题,“作者善于用排比的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气势、说理效果和感染力。”这一说法正确,本文的确运用了大量的排比段,如第5、6、8、9、10段,以及排比句。《长城》第21题对历史长城的评价,在第3、5、7段里也使用了三个排比句。排比的主要作用在于: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气势,突出意思的重心。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明得严密、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用排比叙事可以把事情叙述得井然有序,用排比写人可以把人物刻画得细致深刻。
7.象征
象征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或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的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如《门》第5段直接说明“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是心灵躲避极乐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搏斗的象征。理解了门的象征意义,才能解答第21题“开门”和“关门”的象征意义,才能解答第22题分析“玻璃门根本不是门”的原因。
第三篇:现代文阅读题解答技巧和答题模式
现代文阅读题解答技巧和答题模式(适合七年级)(人教版七年级)教案教学设计
1、基本要领:整体把握,抓住关键语句,在文中找答案
2、步骤:(读文章共两遍)
第一遍:通读全篇,大致了解。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感知文章大意即可;阅读时凭感觉划出自认为重点的词语、句子;[可以稍快]
第二遍:审清题意,回读原文。看一遍题目,确定回答问题的阅读范围,再结合试题(顺藤)找到相关的段、句,截取关键性文字;找出或归纳出答案(摘瓜)。[宜慢,仔细,并回读检查]
最后:理清要点,认真答题。根据答题要求,加工改造,概括提炼。(尽可能利用原文中的关键性文字答题)
一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应分的三个步骤详解: 第一步,通读全篇,大致了解。
第一遍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了解文章大意即可,做到心中有数。那么我们要大致了解文章的哪些东西呢?
1、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哪些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什么话题?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你是怎么看的?
2、了解文章的大致结构,主要思路。了解文章叙述的基本要素是什么(记叙的人物、事情、时间、地点是什么)? 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
材料有哪些?是怎样安排的?
文章是怎样过渡的?弄清文章的线索、顺序、层次等。
3、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主旨。
注意事项:用以下几种方法可以达到上面的目的:
一、抓住文章中关键的词句。文章中关键的词句:标题、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中心句、警句、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句、议论句、反复出现的词句、重点关联词(如段落开头的词:不但„„而且„„
因为
何况
但是
然而
因此)等等,应特别注意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为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注意文章的主旨往往就隐藏在这些句子里。有的散文采用托物言志、象征等手法,相当隐晦,我们也能从这些词句中找到蛛丝马迹。
二、弄清文章的结构。
从结构形式入手比较容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就是说,把结构层次弄清了,也就比较容易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这一点来讲,弄清结构是记叙文阅读的基础。弄清记叙文的结构,可从下面几方面进行。
(l)找出文章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形式有:以时空转移为线索,以一人、一事、一物为线索。
阅读文章要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就能沿着它弄清段落层次结构。
(2)明确文章的顺序。记叙的顺序,要求我们掌握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顺序方法。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如《皇帝的新装》。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插叙:如《羚羊木雕》 阅读时,注意倒叙、插叙的起止点,对找出记叙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结构将有所帮助。(3)理清文章的层次。理清文章的层次是弄清文章结构的重要一环。
(4)把握文章的详略。文章在选择和使用材料时要有主有次,有详有略。
第二步,审清题意,回读原文。
在对文章有了整体把握后,我们再仔细阅读题干,找出每一题的出题点,回读原文,将题干和文章对应起来,那么回读原文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呢?
1、找准了原文中对应题目的相关区域。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
2、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意,1 就能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
3、分析综合,顺藤摘瓜。结合试题(顺藤)找到相关的关键段、句,深入理解文章,分析综合,归纳出答案(摘瓜)。
第三步,理清要点,认真答题。
1、引用原文。题目要求引用原文答题的,直接找出答案认真的写上。
2、抓住对应的关键词句。没有明确要求引用原文答题的,不能机械地照抄原文的句子。一般来说,答案中涉及到的一些关键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我们应抓住这些重要的词句,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概括、重组、归纳。
3、组织好语言作答。先根据分值理清好答几个要点,再作答。答题时要紧扣题意,尽量包含文中对应的关键词句,选用恰当的句式,选取适宜的角度作回答,即如何问就如何答,按照题干要求将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进行排列组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但还有一些题目无法用简单的重组文章语言的方法来回答,那就需要把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起来进行表述。
4、还有一些题目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所以我们要了解这类题错误选项设置的规律(如断章取义、偷换概念、范围不清、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偶然必然已然未然有意混淆),把选项和原文中的相关语句进行一对一的比较,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即可。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模式
一、概括题:
(一)、概括文章内容题:按叙述的基本要素(行为、经历)或小说情节或人物言行或作者的情感变化,筛选材料,组合回答。
示例:
◆请以朱丹的言行为发展线索,概括叙述小说的主要情节。(不超过80个字)(5分)
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作业题 蒲松龄《山市》练习与检测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教学建议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原文、译文及赏析及 中国古代部分月亮诗词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案例 15.《古代诗歌五首》练习与测试题 探索月球奥秘知识竞赛活动方案 ] 相关文章导读
2012-03-06伤仲永(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2012-03-06皇帝的新装(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2012-03-06《安塞腰鼓》(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2012-03-06七年下册级课外古诗(人教版七年级选修)教案教学设计 2012-03-06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秋天》教学设计(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更多关于 的新闻焦点推荐
2012中考数学评析汇总
2012托福备考规划
2012热门国家留学指南
2012剑指高考专题
2012四六级试题答案
新东方支教名师专访
新东方寒假公开课
免费雅思在线测试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
◆请概括叙述“我的奇特经历”。(不超过60个字)
概括的操作思路是:
1、依据中心句进行概述总括。一篇文章内容的具体化,通常表现为围绕某个中心展开叙述、议论或说明,因此,抓住了中心句,它就把握了具体的要旨。
2、通过提炼要点,关键词句进行概述总括。有的文章中,很难找到提示具体内容要旨的中心句,那就需要把有关的要点提炼出来。
3、通过辨认相关性进行概述总括。任何一篇文章的具体内容,都是由局部构成的一个整体,从局部之间的关系入手,即辨认语句之间或语段之间的相关性,是进行概述总括的重要途径。例如朱自清的《春》,全文共有10个自然段,除了①②自然段为“盼春”,⑧⑨⑩自然段为“送春”,③至⑦自然段为“绘春”。为什么说③至⑦自然段为“绘春”呢?③自然段写春草,④自然段写春花,⑤自然段写春风,⑥自然段写春雨,⑦自然段为写迎春。将其统而摄之,我们不难发现作者从各个侧面描写着春天,所以我们可以将③至⑦自然段内容概括为“绘春”。
4、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牵头,就是抓住具体内容的起始;接尾,就是连接具体内容的终结。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其内容的要旨就浮出水面了。请看魏巍《我的教师》第10段。对这段文字的内容概述总括,我们可以把它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连接起来,其内容要旨就概括出来了。它的内容要旨是:慈爱、伟大、公正的蔡老师在那时占据了“我”的心灵。
5若问某一文段大意: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如无中心句)归纳段意: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
(二)归纳中心意思题
1、归纳中心意思的方法 ⑪抓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白杨礼赞》
⑫抓住文中材料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句子。例如《一面》
⑬抓住文章的开头、结尾段中的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一般都是抒情、议论句。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驿路梨花》
⑭通过结构分析归纳中心意思。把文章的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例如《荔枝蜜》
⑮从时代背景入手,好的文章都有时代的烙印,分析作者的写作背景。例如《风筝》
2、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有一套常用的格式: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 „„的感情。
(三)问文章结构题
1、问文章、段落的结构形式:
注意总分式(A总分、B分总、C总分总);层进式;并列式;对比式。
2、问文章线索:注意那些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
3、问文章的顺序。(1)记叙的顺序,要求我们掌握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顺序方法。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如《皇帝的新装》。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倒叙方法先把事情的结局说了出来,便吸引读者急于了解起因和过程,对照就比较显著,给人的印象也较深刻。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一文,采用的是倒叙方法,先把结果写出,再弓!出对母亲的回忆,人题非常自然,而且吸引人。倒叙方法,适用于那些动人的、有特点的结局,必须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顺乎读和写的思路。插叙:如《羚羊木雕》
阅读时,注意倒叙、插叙的起止点,对找出记叙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结构将有所帮助。(2)说明文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现象——本质、原因——结果、整体——部分、概括——具体、特点——用途、主——次、总——分)
4问文章的层次。分析结构层次,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以写事为主的文章: 1.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 2.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
3.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
以写人为主的文章:
1.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 2.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 3.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 4.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
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
1.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空间变化分析;
2.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间变化分析。
5问文章的详略。记叙文在选择和使用材料时要有主有次,有详有略。详写略写是指文章材料的处理。我们写文章,在题目确定之后,就要围绕题目确定的中心思想去选择作文材料,然后把这些材料进行详略处理,使之各得其所,各尽其材。文章写得好不好,很大程度决定于材料处理安排得好不好。材料处理得当,是指在结构上合理安排,分量上有重有轻,篇幅上有详有略。
详细写,充分运用的材料,必须与文章中心思想紧密关联,可以明确地、充分地突出中心思想,这些材料写得详尽、具体、生动,就能加深读者对文章的印象,并为之折服。阅读记叙文必须弄清文章详写什么,略写什么,并从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章的重点和中心。
二、理解、品味词句题
1、注音、解释题:“积累运用”部分一般考查字词的注音、解释,成语和名言警句的背记运用,此类题目要求平时要多积累字词和点滴知识,对于确实未见过的陌生词语可结合语境(上下文)揣摩分析。
2、问指示代词“这、那”所指内容:多从代词前面文字中找答案。
3、问某词能否去掉,或者调换另一词题型解题模式:
A、回答可以还是不可以;(一般情况不可以,特别是书上的原文时)。
B、解释词义,比较两个词含义上的差别,并结合句子分析为何要用该词(强调突出了或限制说明了或修饰限制了+句子具体表达效果,哪个表达效果更好,更能形象或恰如其分地表现某物某特点)
C、不用或调换后,语境有何变化(不用,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或与事实不符或太绝对,用了,体现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或严密。)
4、品味词语:
A、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若没有,则不写这一点。B、表面意义(表面上的意思)和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
C、深层含义(联系上下文、主题、作者意图,蕴涵有什么道理、思想、感情等)肯定了/褒扬了/赞美了/歌颂了或批判了/讽刺了/否定了/反驳了,或者给了我们。。。。的印象、启示,道理等。
5、问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的位置能否调换:
A、能否
B、词语:分别解释两个词,句子:简单概括这两段或两部分的内容
C、词语:为何这样安排先后顺序(强调其中一个或与前文顺序一致或符合搭配习惯,内在的顺序)
句子:指出这两句有什么关系,所以不能调换(若是说明文则看是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或逻 4 辑顺序;若是其他文体则看是并列式或层进式或总分式)
三、理解、品味句段题
1、理解语句、语段的作用:
(要从三方面考虑)
一从结构上,常起A承上启下,过渡、B总领全文,开启下文或C总结上文的作用;
二从写作手法上,常有A开篇点题,B为后文设伏笔、C作铺垫、D深化中心、E点明主旨(画龙点睛)F、衬托G、渲染H呼应、照应I对比J象征K先抑后扬,L预示性作用等特点。
三从内容上(语面的象征义、喻指义
,表现的人物思想性格,点明全文思想意义)
2、谈写作手法和作用
①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作用: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和景物、场景)作用:交代时间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某性格、烘托人物某 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主题
②人物描写:(语言 动作 外貌 神态 心理)表现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
③对比、反问、排比等的作用
突出或强调该对象的××特征,排比:增强了气势。
④比喻、拟人、夸张等的作用
A比喻、拟人的相比两物的相似点;B生动形象地表现(描写)该对象的××特征
⑤象征的作用
象征该事物某种精神(品质、思想)
示例:
◆以下是有关对主人公朱丹的描写,根据文意,分别指出其表达作用。(4分)
① 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暗示朱丹对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深切悼念)
② 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小心谨慎表现出朱丹对民族音乐的挚爱)
3问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议论、说明、抒情。①记叙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有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于人、事、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作者的感情。
②记叙文中恰当的穿插议论往往使文章锦上添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议论。就是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
四、问文章写作特色:可从文章选材、结构布局、语言、立意等角度考虑,要结合该文写作的手法。
1、选材:材料典型、真实,详略得当,表现、突出了中心
2、结构布局:布局合理、巧妙、结构严谨,3语言:朴实或生动、形象、准确;或豪放或婉约;或清新或凝重;或直白或含蓄或流畅,修辞的运用等。
4立意: 思想深刻、新颖,以小见大、富有哲理等。
五、评价、鉴赏人物、文章主旨(谈谈自己对人物、主题的认识)
◆通观全文,筛选重要信息,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答案可以这样组成:由文中××(言或行)表现该人物××的精神(品质 性格 思想 个性)。
◆一般地说,答案由三部分组成,A前半部分简要概括文章内容,可以这样表述:①文章通过„„的叙述;②本文由„„(某件事)写起,运用了„„。
B第二部分概括文章内容中蕴含着的思想意义, 可以这样表述:表现了
揭示了
批判了
赞美了
劝诫„„(某种思想道理)。有时题目就可成为答案的一部分,而且是必须的 5 内容。
C、陈述同意哪种观点,并阐明理由。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联系具体材料展开回答。(03年《橡数之谜》)
第四篇:2008年中考现代文阅读题解答三大要点
中考现代文阅读技巧汇编
中考现代文阅读题解答三大要点
整体把握
现代文阅读试题的设置,是一个由总到分、由分而总或由局部到全局的相对完整的测试系统。它要求考生通读全文,理清思路,把握文章主旨,进而准确答题。我认为,无论哪类文章,都应该读三遍。第一遍速读,整体感知,了解大概内容,归纳主题;第二遍带着考题去读,结合题意的要求,对照原文深入分析,筛选材料中的信息;第三遍浏览全文,落笔答题。这样,主旨清楚了,局部明白了,思路清晰了,才知道每段、每句话在整篇文章中的地位、作用及相互间的关系。主观试题的解答虽然比较灵活、开放,还是有规律可循的,那就是读懂文章、明确题意、紧扣原文、认真答题。
审析题干
每一道试题都有明确的考查目的和要求,阅读是解题的核心,审题是提取信息的关键,揣摩命题意图是答题的一种技巧。答好题目,不仅仅表现在审视文章的内容上,还表现在审准题干上,只有明白题干要求,才能清楚命题意图,也才能正确答题。
掌握审题方法,先要读出问题的显性信息,如“结合原文,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掘题干中所包含的关键话语;其次,还必须挖掘出题干中隐性信息,才能找到答题的命脉,从中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主观题不是无限开放,开放前提下是有适度限制的,既为学生提供适度限制的区域,也为学生创造宽阔的思维空间。正确解题的关键是做到通览全文,认真读题,弄清限制的区域和开放的空间。
准确表述
主观题一般是读写结合题,不仅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是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精心组织好语言是正确答题的重要一环。答题的语言要做到简明、顺畅、准确;条理清晰,通俗易懂;表达富于美感和感染力。值得注意的是,答题语言不能简单化,三言两语,甚至几个词就答完题是不行的,答案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或一段话。
主观题注重题目的开放性和答案的弹性,是考生平时学习的拓展和迁移,能发挥考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考生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更大的创新空间。
希望同学们平时根据以上列出的答题策略,结合具体的题目加以有针对性的训练。这样,在中考时就能灵活运用,解答主观试题就不会成为难题了。
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思路、方法和技巧
不同文体、类型的问题,解答的思路和方式不一样,集中复习训练阶段,同学们更要有意识地进行归纳、总结并融会贯通。这里,仝老师就几种典型考点的答题思路、技巧为同学们作了指导:
1、理解词语的语境义
一是搞清楚词语的本意,二是分析这些词语在文句中的表意作用,三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内涵。
例如:“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鲁迅《阿长与〈山海经〉》)这句中的“震悚”的本意是“因恐惧而颤抖;震惊”联系上下文,它强烈地表现了“我”被深深感动的情感;从而说明了阿长的热心对“我”成长的意义的重大。
2、理解某句子的含义或分析句子的作用
(1)理解句子的含义,首先抓住句子的中心词语,明白句子的表层含义,再结合上下文或主旨,并联系句子的修辞、表现手法等,用通顺、明白的语言把深层含义诠释出来。
例如:“结合具体语境,说说文章第④段中画横线句的含义。”画线句“何必非要看到下蛋的鸡呢?”用了比喻的修辞,形象有趣;再联系上文,“有人看了钱钟书先生的文章后慕名来访”,不难理解它的真实意思:读到好文章并不一定要了解作者,也没必要特意拜访作者。(2007年河北中考议论文阅读《谈“忍”》)
(2)分析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可以从它在文中的位置入手,结合表达方式等来进行。
在文章开头,内容方面上:(议论、抒情句)开门见山,开篇点题(主旨、话题、论点);(描写句)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地点,渲染气氛,定下感情基调等。结构方面:或总领下文,或埋下伏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记叙文),或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记叙文)等。
在文章中间,内容方面:(议论、抒情句)画龙点睛,点明事件的意义,抒发作者的感情等;结构方面:承上启下(过渡);概括分论点(议论文)等。如果句子单独成段,还有强调的作用。
在文章末尾,内容方面:(议论、抒情句)点明(强调)中心,深化(升华)主题(记叙文);归纳总结论点(议论文);照应题目,首尾呼应,使结构完整等。
另外,还应考虑到句子所带的标点符号和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
如:句末带省略号,还有引人联想、思考的作用。
感叹句: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描写事物、表现对象的特征(表现了人物或作者的感情)。
排比,反复:增强语言气势,强调了对象的特点(记叙文、说明文),作者观点,感情(议论文、记叙文),加强节奏感。
反问,设问:强调某些内容,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3、语言连贯题。
常见的题型有:在文段中填补句子;调整句子顺序等。
(1)填补句子,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注意位置,看看所填的句子是提领全段的中心句,还是过渡句,或是结尾总结句;②和前后的句子在陈述对象上、叙述角度上、用语形式上、句式结构上、语气情调上、要保持一致。
(2)调整句序,要特别注意句子间意思的内在顺序(空间方位顺序,逻辑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主到次等),符合人们的认识习惯规律。
4、给文段划分结构层次的常用方法。
(1)记叙文划分段落层次的方法: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词语);按地点的转换划分(找表示地点的词语);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2)议论文,依据文章的整体结构形式(并列结构、递进结构、总分结构)和议论的基本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意过渡词句。
(3)说明文,依据说明的基本思路和文章的整体结构形式;紧扣表顺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
5、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段意和提炼中心。
(1)概括主要内容
记叙文:概括主要内容就是回答问题:“(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主要人物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用简明连贯的语言表达清楚即可。
说明文:主要内容=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对于事理说明文,可从现象的起因(根源)、性质(工作原理、危害性)、解决措施(用途、发展前景)等方面入手,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也可在文中直接找出或概括各段的要点。
议论文的主要内容,即弄清文章议论的问题及其作者的观点。
(2)概括段意
抓段落中心句。一般说来,议论文、说明文的段意是通过中心句来表现的。中心句的位置往往在一个文段的开头(表提领作用),或在结尾(起总结作用),有时也在中间。
没有现成的中心句,就分析文段的层次关系,若有主次,就选主舍次,若是并列,就把几个意思连结归纳出来。
抓文段的强调点。特别是小说、散文等,通过句子之间的关系,找出作者强调突出的内容、感情,用自己的话简明连贯地表达出来。
(3)提炼中心思想
一般是就记叙文来说的。它的基本思路是“通过记叙(描写)„„表现了„„”
首先,应特别注意文中起画龙点睛作用的议论、抒情句子,它们往往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如:朱自清的《背影》篇首“我与父亲不想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句话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又提示全文内容核心,突出了背影,使读者产生悬念,又与结尾句“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想见!”遥相呼应,怀念父亲的主旨清晰可见。
其次,提炼中心还应注意标题的提示,结合文章的背景,分析材料的详略。如:朱自清的《背影》,写回家奔丧,写在南京游逛,都一笔带过,因为这些和主题关系不大;详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和送行的过程,则是为了表现和突出中心。文中几个并列材料的往往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同一个中心。
就说明文来说,在概括各段大意(中心句)的基础上归纳出主旨,是常用的方法。
议论文的主旨就是作者的观点,它在形式上是一个陈述句,必须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它往往在文章的开头或文章的结尾,(注意“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因此”“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有时在文章的中间;有时标题本身就是中心论点。有时可以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分析论据,看它证明什么问题,这问题理所当然就是论点)。
6、关于标题
(1)标题的含义
结合全文的内容、主旨,并结合所使用的修辞等来分析含义。
如“2006年河北中考记叙文阅读《我看到了一条河》有一题: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从故事情节来看,问题中的“河”是实实在在的,“我”看到了它后态度有什么变化呢?结合原文可知,“我”把它当成了最后的机会,坚信自己能赢,并两次强烈要求停车,这些都能体现我乐于寻找挑战的特点,所以说,“河”比喻的是机会,题目的含义是:“我”找到了一次挑战的机会。
(2)题目的作用
记叙文,有的交代主要内容,如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有的揭示(或暗示)主旨,如《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中考语段);有的点明线索,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的交代描写对象,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有的交代故事发生环境,如孙犁的《芦花荡》;有的设置悬念,如《城市给了我们什么》(中考语段)等。
议论文题目往往揭示(暗示)论题或论点;说明文的题目往往交代说明对象或对象的特点。
7、环境描写的作用
(1)自然环境(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展示人物的性格;点明时间、地点,增加事件的真实性;预示人物的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
(2)社会环境(故事有关的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的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等。
8、人物形象特征的分析概括。
(1)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
(2)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人物的活动环境,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概括总结。
(3)分析写作手法的作用。如对比手法,就是突出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
2008年中考现代文阅读技法点拨
阅读文章的一般规律是:由语言形式到文章内容(因文解道),再由文章内容到语言形式(因道解文),循环往复,逐步加深理解。仝老师说,考场上,面对一篇现代文材料,同学们可以通过以下三步阅读理解。
第一步,精读文章,整体感知理解内容和形式。先以较快的速度默读一二遍,明确文章的主要内容(写的什么),领会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即文章的主旨;把握文章的思路(怎么写的)。找到体现作者写作目的、思想感情的关键句(主旨句)、段落的中心句、段与段之间的过渡词句以及前后照应的词句,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表现手法等。这样就会心中有数了。这一步是十分关键的环节,但也是同学们容易忽略的环节。
第二步,研读问题。一字不漏地阅读文章后面的问题,找出题干中的重要词语,明白命题者的意思,避免答非所问。
第三步,细读文段,做好标记。仔细研读问题所涉及到的文章段落或区域,筛选对答题有用的信息,在原文中做好相应标记,以便精心组织答案。
应该注意的是:
1、问题所涉及的范围,有的是文段局部,有的则涉及整篇文章。同学们要抓住题干的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善于准确有效搜索信息,全面地整理出答案。
2、组织答案,最好摘取文中的词语综合整理,尽量少用自己的语言。平时复习训练中同学们要加强这个意识。
中考现代文阅读:梳理知识点有的放矢
中考现代文阅读的考查,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种文体。分析近年来的中考试卷,全国各地对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更加突出,而且题型的设计角度也比较开阔、丰富,相对来说所占分值也较多。
综合考点,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字词句的考查
(1)有关字词的音、形、义。
(2)词句的语境义、深刻含义、作用分析等。
(3)品位语言:记叙、描写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的特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简明的特点以及平实和生动的风格;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概括性、鲜明性和生动性的特点。
2、分析概括能力的考查
(1)记叙文主要考查概括(文章)故事的主要内容、段意,把握主旨(作者的写作目的、思想感情),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把握形象的意义等。
(2)说明文主要考查说明对象(或说明的主要内容)及其特征,找出(或概括出)段落中心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下定义:完整、准确、科学地说明事物;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事物,令人信服;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作比较:突出、强调、使特征更加鲜明;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画图表:直观、清晰地说明事物)。
(3)议论文主要考查论点(包括分论点)、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及其作用。
3、文章思路与结构的分析、理解
(1)记叙文的主要考查点有: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及其作用;记叙的顺序(顺序、倒叙、插叙)及其作用;记叙的线索(如某一件有意义的实物,人物,作者的思想感情,时间,地点的变化,某一中心事件等);记叙的详略(理解材料和中心的关系);情节(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过渡、连贯、铺垫和照应;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以及记叙文中议论和抒情的作用;表现方法(对比、衬托、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欲扬先抑、设置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卒章显志、首尾呼应、明线暗线、联想想象、象征)等。
(2)说明文的主要考查点有: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中间到四周等),逻辑顺序———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局部、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特点到用途等);说明文的结构(总分式、递进式)等。
(3)议论文的主要考查点有:议论文论证的基本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基本结构(引论———本论———结论)、种类(递进式、并列式、总分式、连贯式)等。
4、鉴赏、感悟能力的考查
(1)记叙文:就文中人物、作者的思想感情等,谈自己的体会、启示、认识、感想等;赏析文章的内容、句段、写法等;仿写句子;评价人物形象的意义;赏析、品味描写内容(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等);比较、分析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等。
(2)说明文:结合实际生活领会作品所体现的知识和科学精神;分析说明文中的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的作用;品味词句等。
(3)议论文:填补词句;赏析语言风格(准确严密、凝练含蓄或尖锐泼辣)等;叙述、说明等表达方式的作用(记叙,简洁、概括地讲清楚事实,作为论据证明论点;说明,往往是议论的前提和基础)。
5、积累和运用能力的考查
文段补写、续写等再造活动(记叙文);就论点补充论据(议论文);仿写句子等。
在比较中撷取:比较阅读题例谈
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阅读材料集中起来,比较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阅读方法,叫做比较阅读。它是阅读方法中最佳的方法之一。它能开启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考语文试题中的比较阅读题,大部分是针对体裁或题材相同的两则或三则文段而设计的有针对性的小题,就内容、中心、结构、写作特点、语句理解及表达方式等方面检测应试者的阅读能力。解答这类阅读题的最佳方法是: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在比较中撷取。
具体说来,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求同比较,提高分析归纳能力。
中考语文试题中的比较阅读,无论在题材或体裁上,总有其“同”的一面。找准这一点,就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快捷地理清思路。比如鲁迅的小说《故乡》,塑造了闰土、杨二嫂两个迥然不同的人物形象。闰土木讷、窘迫、迟钝,杨二嫂泼悍、放肆、尖刻、自私。但他们性格产生的原因是相同的,即农村经济的破产。
二、求异比较,强化认知的准确度。
即使是题材或体裁相同的文章,也各有其特点。在比较阅读时,抓住这些不同之处进行比较,可以提高我们答题的准确度。如《麦琪的礼物》中的德拉夫人与《百合花》中的新媳妇进行对比,德拉虽然经济拮据,但精神生活富有,为了给丈夫买圣诞礼物,她卖掉了自己引以为骄傲的美发。在那金钱主宰一切的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真挚、纯朴的感情,犹如黑夜里的一点光亮,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情美。《百合花》中的新媳妇把自己结婚才三天的唯一一条新被子奉献出来,献给了自己并不熟悉的通讯员。新媳妇为摧毁旧制度建立新社会,愿献出一切的牺牲精神是人类最高尚的美。通过这一对比,从而区别开了资产阶级的人情美和无产阶级的人情美。
三、多角度比较,拓宽认知的广度。
构成一篇文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在比较阅读中,可根据命题指令从表现手法、技巧运用、细节设置、线索安排、描写角度、写作背景等方面多角度地解答记叙类的比较阅读题。可从论点提出的位置和方式、论据的选择、论证方法的运用、结构的安排等方面来解答议论类的比较阅读题。可从事物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等方面来解答说明类的比较阅读题。例如同样是以“桥”为题材。《中国石拱桥》是对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所作的科学而生动的说明,是以说明为主的说明文;《北京立交桥》介绍了北京立交桥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是以叙述为主的通讯;《吴门桥》展现了壮阔而秀丽的江南景色,是以写景为主,以描写为手段的记叙文;《母亲架设的桥》以“桥”为线索,叙述了母亲辛勤劳动的一生,抒发了对母亲的热爱与怀念之情,是议论兼抒情的记叙文;《巴黎的桥》叙述
了巴黎的桥多,描写了巴黎的桥美,并由描写有形的桥引申开去,赞颂了中法人民的友谊这座无形的大桥,是一篇熔叙述、议论、描写、抒情四种表达方式为一炉的散文。
总之,比较是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如果我们在阅读时能有意识地探究异同,找出规律,那么就可以提高我们阅读的成效。
破解现代文阅读的六个最佳切入点
孙夫振
风筝飞得再远,也被一根细线牢牢牵住;大树长得再高,也要在树干上生枝长叶。同理,一篇文章通常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主题,常常会围绕着一个主要事件,从头到尾记述同一个人物,或说明同一个事物,或阐述同一个道理。这“同一个”在文中或隐或显,时断时续地出现,如同草蛇灰线,形成脉络,将内容联结起来。这“同一个”,在形式上可能是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句子,也许是一个段落;各层次的语言单位之间相互联系,将全篇编织在一起,使文章成为一个脉络清晰的有机整体。
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常常需要从理清文章的脉络着手,即通过对具体的“词”、“句”、“段”之间内在联系的研究,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深入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切入点一:抓住同质异形的词语
在一篇文章中,表达相同内容的语言形式,时常是变化的。这种同质异形的词语,就成了现代文阅读的一个命题点。例如一些考查对词语或句子含义理解的题目。
例1:【1996年高考全国卷】下面一段中提到的“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所指的一类人是_________.【原文文段】
贝多芬所做的,是把音乐完全用作表现心情的手段,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也正是这一点,使得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不得不把他当做一个疯人。不错,他一生非常保守地使用旧的乐式,但是他给它们注入惊人的活力和激情,包括产生于一定思想、信念的那种最高的激情,结果不仅打乱了旧乐式的对称,而且常常使人听不出在感情的风暴下竟还有什么乐式存在了。他的《英雄交响乐》一开始使用了一个乐式(这是从莫扎特幼年的一个前奏曲里借来的),跟着又使用了另外几个漂亮的乐式;这些乐式被赋予了巨大的内在力量,所以到了乐章的中段,这些乐式就全被不客气地打散了。于是,在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看来,贝多芬是发了疯了。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觉得非如此不可,而且还要求你也觉得非如此不可呢。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文段讲的是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中处理乐式的方法,所引发的当时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的评价。第1、2两句概括地讲这个意思,以下几句具体分析。这就是同一个意思在文中的反复再现。“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所指称的对象,在下文也有再现,但字面上是不重复的,而是以另一种形式出现。我们试抽出每一层意思的要素:前一层说的是由于贝多芬“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a),因而“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b)“把他当做一个疯人”(c);后一层说的是由于贝多芬将乐式“不客气地打散了”(d),因而在“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e)看来,“贝多芬是发了疯了”(f)。
因为:a b c=d e f
又因为:a=d c=f
所以:b=e
那么,“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就是“(当时)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
【答案】(当时)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
切入点二:抓住反复出现的内容
同一个意思的反复出现;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重复,就为命题创造了契机。而要解答好这一类题,抓住了文章的脉络,也就抓住了根本。
例2:【2004年高考江苏卷】从文中看,“草堂的文化意义”指的是什么?
【原文文段】
细雨蒙蒙,落叶飘飘。
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老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
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息处,这和着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一个伟大的灵魂沉吟的处所——杜甫草堂,早已成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草堂公园由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组成,给成都人一个清幽的休息场所,也给远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以精神的慰藉。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观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也太浓重了。“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读清人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人欷歔不已。草堂的文化意义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然而,又让人坚信只要确实灿烂过,也就注定会占有辉煌。
“草堂的文化意义”一语是对上文“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观象台”的高度概括,本质上说的是一回事,也是一种脉络上的反复再现。做好这一类题,主要的任务就是找出它所概括的具体内容,发现与之有内在联系的、能与之呼应的语句,再根据题干的要求,提炼压缩到规定的字数即可。
【答案】杜甫艺术生命的凝结处,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一段历史的观象台。
切入点三:抓住具体语境中的关键词
由于语句间是相互联系的,因而一个词语的意义、性质、用法也必然受与之相关的其他词语的影响。有时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说的可能是相同的或是相近的意思;或者相同的语言形式,也可能表达不同的意思。这样一来,理解词语的意义,不仅要考虑该词语本身,还要考虑与之有各种直接或间接关联的词语或句子。
例3:【2005年高考全国卷I】“我要尽力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这里的“吞咽”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说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原文文段】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本题之所以问“吞咽”一词的含义,是因为它的搭配超常。理解它的含义,也应从它的搭配对象入手。这里它就不是“吞咽”食物的“吞咽”了,由于涉及对象的不同,它的含义要由它所支配的宾语来决定。当它的宾语是“北平的春天”时,“吞咽”只能解释为可以与之相匹配的动词意思:尽情地享受。
至于作者说这句话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能停留在这一句话上,还要通观全文。本文整体表达的感情是对北平春天的热爱,在这一感情主线贯串下,冬末时节,春天还未来时,就说要“吞咽”北平的春天,很明显,它表达的是“在寒冬里对春天的强烈期盼之情”。
【答案】在寒冬里对春天的强烈期盼之情。
切入点四:抓住文段前后的相关信息
一个词语本身的意思有时比较简单,可是一旦放到整篇文章中去解释的时候,就不那么简单了,因为一篇文章中的词语已经不再是孤立的了,它和前前后后的词语、句子,甚至是段落,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要阐释一个词语,就需要在这种复杂的联系中找出直接或间接关涉的语言单位,综合地理解。
例4:【2004年高考全国卷III】根据文意,下列对文中的“足够的力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所获得的空前的改变社会环境的力量。
B.地球上的生物施加给自然环境的反向作用力。
C.环境对地球上生物的作用和地球上生物对环境的反作用。
D.人类在20世纪所取得的足以改变自然环境的力量。
【原文文段】地球上生命的历史也就是生物与它们的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动植物的形体和习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造成的,而反向作用,即生物对其所在环境的实际影响则相对较小。只有到了20世纪,作为物种之一的人类才获得了足够的力量,有效地改变他所在的世界——大自然。
要正确理解“足够的力量”一词,就应回到原文中,找出与之有直接联系的词语。“人类才获得了足够的力量”,表明“获得”“足够的力量”的主语是“人类”;而这个“足够的力量”的作用是“有效地改变他所在的世界——大自然”。通过这个词语在原文中陈述的对象(主语)和涉及的对象(宾语),我们就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所给选项的正误。只有D项中“力量”的主语是“人类”,所涉及的对象是“自然”,这才是正确的。
【答案】D。
切入点五:抓住修饰语、陈述语
不光解释词语类的试题需要从它的修饰语、陈述语等直接相关的词语入手,有些其他类型的题如“概括文章内容”也需要这样。
例5:【2006年高考全国卷II】本文描写的“绵绵土”有哪些特点?
【原文文段】„„半个世纪以前,地处滹沱河上游苦寒的故乡,孩子都诞生在铺着厚厚的绵绵土的炕上。我们那里把极细柔的沙土叫做绵绵土„„
因此,我从母体降落到人间的那一瞬间,首先接触到的是沙土,沙土在热炕上焙得暖呼呼的。我的润湿的小小的身躯因沾满金黄的沙土而闪着晶亮的光芒,就像成熟的谷穗似的„„
我们那里的老人们都说,人间是冷的,出世的婴儿当然要哭闹,但一经触到了与母体里相似的温暖的绵绵土,生命就像又回到了母体里安生地睡去一般。我相信,老人们这些诗一样美好的话,并没有什么神秘。
„„
“这事不该你问”祖母的眼神和声音异常庄严,就像除夕夜里迎神时那种虔诚的神情,“可不能扫粗的脏的。”她叮嘱我一定要扫聚在窗棂上的绵绵土,“那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净土,别处的不要。”
„„
绵绵土是天上降下来的净土。它是从远远的地方飘呀飞呀地落到我的故乡的。现在我终于找到了绵绵土的发祥地。
本题要求概括“绵绵土”的特点。从语言形式上来讲,表现一个名词特点的,通常是出现在它前边的起修饰限定作用的词语,或者是出现在它后边作为陈述语的词语。解答此题,就应从文中找出与“绵绵土”一词有直接关联、修饰或陈述它的词语或句子:①厚厚的绵绵土;②把极细柔的沙土叫做绵绵土;③金黄的沙土
④温暖的绵绵土;⑤绵绵土是天上降下来的净土。
①中“厚厚”只是“绵绵土”的临时属性,而不是它的基本属性,因而答案没有将其列为“绵绵土”的特点。②③中的“沙土”实际上就是“绵绵土”因而“极细柔”、“金黄”也是它的特点。
【答案】细柔,温暖,金黄色,是天上降下来的净土。
七步答好现代文阅读题
文章作者:张五群 来源:《语文报·教师版》高中2009年147期 2009-3-24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不仅考查学生筛选、分析、整合、概括信息的能力,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等方面的能力。教师花费精力和时间帮助学生掌握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鉴赏现代文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要。
按以下七步指导学生进行现代文阅读考前训练,可以让学生在高考中又好又快地答好现代文阅读题。
一、审视题目,感性推断
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前,审视文题不容忽视。学生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前,首先接触到的一定是文章的题目,而文章的题目对学生的阅读有很强的指导和牵引作用。因此,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总结并掌握解答现代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如积累命题常用的表述方式及干扰项的设计思路等,以便解答高考现代文阅读题时能一看题目就迅速根据阅读经验,在脑海中搜索出相关知识和信息,并通过初步定位可能关涉的人、事、物、情等,对文章有一个感性的推断和把握。
二、浏览问题,弄清题意
浏览问题是要了解问题的多寡、设置的方式以及问题的内容。浏览问题时,要仔细分析题干,弄清问题的要求,锁定问题的关键词,以便确定问题在文章中涉及的文段,从而确定阅读应该注意的细节,进而有利于把握文章的思路。学生只有弄清楚问题的要求,才可以有目的有重点地迅速筛选出答题所需的信息,有的放矢地回答问题。
三、携惑阅读,勾画圈点
解答现代文阅读题时,答题前的携惑阅读环节至关重要——关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熟悉程度和理解深度。阅读现代文时,学生应该携带问题,注意力集中,脑海中储存问题及相关文段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学生还要结合问题勾、画、圈、点文中的关键字、词、句,以便在结构和内容上能对文章进行快速整体把握,进而理解文章主旨和解答问题。这样感性接触一遍文章,学生对文章建立起初步总体印象后,就基本上有了解题思路。
四、结合生活,思索品鉴
初读文章后,学生不要急于答题,而是要略微停一下,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细细品味一下文章的韵味,进一步把握文章的主旨,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文章的价值,总结自己对文章内容和表达效果的心得体会,并再度审视勾画圈点出的字词句,作进一步的思索品鉴,赏析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味和推敲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然后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进而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五、重视开篇,斟酌结尾
一般来说,现代文阅读题选文的开篇往往是作者思路的切入点,文章关涉的人、事、物、情等都会在开篇中逐渐明晰,尤其是作者的情感和思绪会在开篇处就定下基调,如或平淡,或愉悦,或低沉,或慷慨,进而在格调上为开启下文服务。此外,现代文阅读题选文的结尾一般都会揭示作者的思考和情感,如或给人以回味无限的余音,或彰显作者积淀已久的哲思,或表现催人泪下的感动等。值得注意的是,学生斟酌结尾时,不仅要品析作者的立意,还要对表达方式、表达技巧、文章语言和行文思路等进行品析。因为,这样做更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六、通观全篇,核对信息
准备答题前,为避免断章取义,学生还应该通观全文,从整体上对文章再进行一次鸟瞰式的审视和品析,以便明晰已经获得的相对模糊的知识和信息,校正不甚准确的知识和信息,进而确定答题的思路和具体内容。这样做可以避免答题出现主观性和片面性错误。
七、筛选整合,完善答题
下笔答题是解答现代文阅读题最后的环节,也是最关键的环节。需要注意的是,答题内容要遵循原文,符合原文的主旨,并尽量在原文中找到恰切的答案。此外,相对复杂的问题,往往需要从圈点出的内容中筛选信息,然后删繁就简进行整合,并以简洁的语句分条列述。当然,下笔时还要尽可能字迹清晰,字体美观大方,并做到卷面整洁,以便给阅卷者赏心悦目的感觉。
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对学生很重要,但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却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掌握一两种技巧或方法就能一劳永逸。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过程是一个学生长期揣摩、领悟、品鉴和积累的过程,需要学生有扎实的语文基础和阅读技巧,更需要学生平时多读多练多思。任何答题经验都不是绝对的,也不会适合每一个人。学生只有在反复练习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和校正,才有可能摸索出一种最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
(作者单位:河南实验中学)
解答阅读理解题的小窍门
解答语文试卷中的阅读理解试题有一些小窍门。
一、反复阅读,感知选文大意
解答阅读理解题阅读是基础。有些同学不论是在平时的练习中还是在考场上,对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选文总是没有耐心仔细阅读,一目十行之后提笔就答题,其准确率可想而知。记住,浮躁是答题的大忌,你必须静下心来,将你面前的选文通读两至三遍,这时你方能去解答文后的试题。通读之后,该文的文体、大概内容在你的脑海中应有个初步印象。
二、明确基本概念,变简答题为选择题
同我们学习理化学科一样,基本概念的掌握在语文学习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同学由于对知识点的把握不牢固,常常会弄出张冠李戴的笑话。
当问到这篇说明文选段采用了何种说明顺序时,有的同学回答采用了“总——分”的顺序,这显然是将说明顺序和说明文的结构混为一谈。如果你概念清晰,起码在回答问题时能找到正确的切入点。问到表达方式,你会知道在议论、抒情、记叙、描写、说明中进行选择;提到记叙文的记叙顺序,你会知道答案必在顺叙、倒叙、插叙、补
叙之中;谈到议论文的论证方式,那定是立论、驳论二者选一。如此一来,似乎不知如何做答的简答题也简化成了选择题,答题的思路更加清晰。当然,语文学习中的基本概念远远不止以上列举的几种,它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有意识地去发现,去积累。采用知识卡片,将平时学到的基本概念记录下来,不失为积累的一种好方法。
三、将问题带回文段中再次阅读
在解答试题时,我们不妨将问题带回文段中,在反复阅读之后,答案有时会清晰可见。同学们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用文中的原文加以做答,这样做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原文的语言有时比我们自己组织的语言要简练、明确、生动。因此,学会在文段中寻找有用信息,是阅读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当遇到考查“这”、“那”、“它”等代词的指代作用时,我们可以用自己所寻找到的答案去替代这些代词,看看文段是否说得通,衔接是否恰当,以此检验答案的正确性。同学们还可以用铅笔将文段中提出问题的句子勾画出来,以明确问题的所在,增强答题的针对性。另外,学会在文中抓中心句,抓关键词也是至关重要的。
四、多做练习,厚积而薄发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一定量的积累又从何而来做题时的得心应手?因此,要注重平时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如同英语学习中强调语感,你也会在语文学习中发现一些规律。
以记叙文为例,记叙文的结尾若是一个议论文段,其作用常是点明文章中心,升华文章主题,在写法上可以称之为“卒章显志”。同样,在记叙文中,若问到文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时,如果文段在文章的中间部位,你可以从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中去思考。当然,答案并不是唯一的,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加以分析。同学们不妨在平时的练习中选取一些有重、难点分析的参考书,最重要的是做完习题之后的反思,尤其是自己做错的题目,一定要好好想想自己到底错在何处,而不是简单的对完答案就了事,这样你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再加上你的耐心揣摩,考场上的游刃有余也就不难做到了。
另外,阅读理解中选取的文段一般而言也是比较精炼的,同学们不妨将它们当做范文来学习,这样不仅提高了阅读理解的能力,也间接地积累了写作的素材,说不定什么时候文段中优美的文句、感人的例子、缜密的论证会为你的作文增辉添彩呢,这岂不是一举两得吗?
怎样理解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正确理解常用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理解和分析一篇文章的基础,也是近年中考试题阅读理解的常见考题。那么,怎样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词语构成的词素,分析推断词义
例句:
鲁迅洞察一切,与反动派进行着不懈的斗争。
句中“洞察”一词,不能望文生义地理解成“洞中察看”,首先要分析理解构成该词语的词素:洞,透彻、深入;察,观察、察看。字面意思就是观察十分深透。然后再结合文句理解,“洞察”一词表现了鲁迅先生远大的政治眼光及其敏锐的观察力。
二、从词语的相互联系中理解词义
每个词语在文章中都不是孤立的,词语之间有着千丝万缕、复杂多样的联系。因此,理解词语,要注意从词语间的相互联系中细细体味在文中的含义。
例句:
1.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2.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例句中“排出”与“摸出”两个词,在一般意义上都有“拿出”的意思,都是描写付酒钱时的一个动作。但通过前后的对比可以看出,“排出”一词形象地表达了经常欠酒债的孔乙己在有了酒资时的得意神气,勾画出了他爱慕虚荣、想做上等人的心理;而“摸出”一词,则刻画了他勉强能付酒钱时的一副寒酸相。
三、从词语所处的语境来理解词义
所谓语境,就是词语所处的上下文。任何一个词语,都有其本来的意义,但很多词语的词义在文章中往往会因为上下文的关系而有所变化。
例句:
1.„„父亲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
2.„„“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
“颓唐”一词的本来意义是形容堕落或精神萎靡不振。但依据词的语言环境来理解,例1中的“颓唐”是形容父亲半生潦倒、家境衰败的惨淡境况,表达父亲在败落境况下的忧患与哀愁。例2中的“颓唐”则是形容孔乙己窘迫的神态,表现了他灵魂深处的疮疤被戳痛时骤形于色的窘态。
四、从词语表达的感情色彩来理解词义
很多词语富含感情色彩,但词语的感情色彩不是固定的,带什么感情色彩,常常取决于它所处的语言环境。例如《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描写在日本的清国留学生盘着长发辫浪费时日的丑态时写道:“实在标致极了。”“标致”一词,本指姿态、容貌的美丽,而在文中应理解为“丑恶、令人作呕”,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丑态深恶痛绝的思想感情。
总之,理解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需要大家冷静分析,认真阅读文段。平时还要多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阅读题中词语理解解题技法
词语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相同的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
2.一个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临时意义或隐含意义;
3.词语或关联词在确定的语境中的选择和使用;
4.指示代词在确定的语境中的指代作用。
那么如何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联系上下文,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例如:谈起读书,人们都希望有个安静的环境,但这又谈何容易!在读到明人李乐句“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时,我好象立即受到一种启迪,悟到关键在自我调整。调整好了,即使身处闹市通衢,不也像没有“五浊”干扰的可独享读书之乐的深山古寺一样了吗?
画线句子中“调整”指()
A.调整好读书的环境
B.调整好读书的心境
C.调整好心情和环境
D.调整好读书的情趣
根据上文“人们都希望有个安静的环境,但这又谈何容易”可知,此处的调整,不是调整读书的外部环境,不是客观上的调整,于是可以否定A、C;根据“调整好了”“身处闹市”也像“可独享读书之乐的深山古寺”可知,这里的调整是指主观方面的,而D项的“情趣”又较宽泛,于是选B.二、结合特定语境,分析词语含义
如何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呢?一是要搞清楚这些词的本义;二是分析这些词在文句中的表意作用;三是联系全段内容理解这些词的内涵。如“一次次浸湿了我枯干的心灵”(王家新《在山的那边》),句中“枯干”的本义是什么?在这里又是什么意思?很显然,在这里,“枯干”形容对理想的渴望。“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海潮“浸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词义通了,句意也就明白了。
三、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词语意思
例如:《为了忘却的记念》:“夜正长,路也正长。„„”句中的“路”的含义是什么?
抓住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和针对性,才能理解“路”是指与反动派作斗争的路,是指争取光明和真理的路。
四、注意感情色彩,明了词语意义
例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实在标志极了”。这“标志”究竟是褒还是贬?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可知作者绝非赞赏清国留学生的风度,而是讥嘲其丑态。“标志”是反语。
五、注意具体细节,把握词语意思
一个词语,除了通常具有的含义外,往往还要考虑其它一些细节来把握它的意思。如考虑是否用了比喻、借代等修辞方法,此外,词义的轻重、范围的大小、适应的对象、搭配的习惯、是口语还是书面语、是普通用语还是特殊用语,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词义。
例如:《故乡》中“我只觉得我四周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苦闷”一句中的“高墙”是比喻的说法,这里既包含着作者对故乡的失望,也包含着和故乡人们的隔膜,而造成这种隔膜的原因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而这正是作者的苦闷所在,也是文章所要揭示的主题所在。
六、分析句子结构,理解词语含义
分析句子的结构有时也有助于理解词语的含义。比如句子中的复指关系就可以互相解释;在表示判断的“是字句”中,主语和宾语可以互相解释。例如:“作家依各自的原则输入语言信息,就会产生各自不同的语言指纹,即风格”。在这句话中“风格”和“语言指纹”可以互相解释。“贾岛的苦吟,实际上是在炼意、炼句、炼字等方面都用了一番功夫”在这句话中“苦吟”和“在炼意、炼句、炼字等方面用功夫”可以互相解释。
最后需特别指出的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一定要总体上把握语境,切不可脱离语境。另外就是要注意多种方法的综合使用。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按三个步骤分析
中考语文的现代文阅读约占50分,对于现代文的考查,一般都是从课外选取阅读材料,考生在阅读练习时可按照“感知———理解———揣摩”三个步骤进行。
首先,考生要对文章整体有所感知。
如阅读记叙文要了解作品的意思和作者的情感;阅读议论文要找到中心论点、分论点和论据;阅读说明文要掌握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鉴赏文学作品时要明确作品中描写的形象和作者的情感。
其次,深入理解文章,根据文体结构正确划分结构。
如记叙文分为时间顺序(写人记事的文章较多采用)、空间顺序(写景的文章较多)和感情发展顺序(抒情性文章较多采用);议论文则按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来安排文章结构,复杂的议论文较多采用总分式(总—分—总、总—分、分—总)这种结构形式;说明文也往往采用总—分、并列、层进的形式;散文则是以一定的线索来结构全文;小说关注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最后,仔细揣摩细节部分。
学会在阅读中结合语境进行理解,体会词语表达的感情色彩;尽量体会修辞的表达效果,运用概念化的词语,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表达。如叙述是为了交代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的前因后果;描写是为了生动表现人物或交代背景和衬托人物心情;抒情是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议论则能起到点明主题的作用。
中考现代文阅读:梳理知识点有的放矢
中考现代文阅读的考查,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种文体。分析近年来的中考试卷,全国各地对整体阅
读能力的考查更加突出,而且题型的设计角度也比较开阔、丰富,相对来说所占分值也较多。
综合考点,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字词句的考查
(1)有关字词的音、形、义。
(2)词句的语境义、深刻含义、作用分析等。
(3)品位语言:记叙、描写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的特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简明的特点以及平实和生动的风格;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概括性、鲜明性和生动性的特点。
2、分析概括能力的考查
(1)记叙文主要考查概括(文章)故事的主要内容、段意,把握主旨(作者的写作目的、思想感情),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把握形象的意义等。
(2)说明文主要考查说明对象(或说明的主要内容)及其特征,找出(或概括出)段落中心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下定义:完整、准确、科学地说明事物;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事物,令人信服;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作比较:突出、强调、使特征更加鲜明;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画图表:直观、清晰地说明事物)。
(3)议论文主要考查论点(包括分论点)、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及其作用。
3、文章思路与结构的分析、理解
(1)记叙文的主要考查点有: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及其作用;记叙的顺序(顺序、倒叙、插叙)及其作用;记叙的线索(如某一件有意义的实物,人物,作者的思想感情,时间,地点的变化,某一中心事件等);记叙的详略(理解材料和中心的关系);情节(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过渡、连贯、铺垫和照应;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以及记叙文中议论和抒情的作用;表现方法(对比、衬托、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欲扬先抑、设置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卒章显志、首尾呼应、明线暗线、联想想象、象征)等。
(2)说明文的主要考查点有: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中间到四周等),逻辑顺序———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局部、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特点到用途等);说明文的结构(总分式、递进式)等。
(3)议论文的主要考查点有:议论文论证的基本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基本结构(引论———本论———结论)、种类(递进式、并列式、总分式、连贯式)等。
4、鉴赏、感悟能力的考查
(1)记叙文:就文中人物、作者的思想感情等,谈自己的体会、启示、认识、感想等;赏析文章的内容、句段、写法等;仿写句子;评价人物形象的意义;赏析、品味描写内容(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等);比较、分析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等。
(2)说明文:结合实际生活领会作品所体现的知识和科学精神;分析说明文中的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的作用;品味词句等。
(3)议论文:填补词句;赏析语言风格(准确严密、凝练含蓄或尖锐泼辣)等;叙述、说明等表达方式的作用(记叙,简洁、概括地讲清楚事实,作为论据证明论点;说明,往往是议论的前提和基础)。
5、积累和运用能力的考查
文段补写、续写等再造活动(记叙文);就论点补充论据(议论文);仿写句子等。
2008年中考现代文阅读:分析论证失误指津
论证过程失误指津
新课标对于语文学习的要求中,特别强调了阅读的整体感知,而分析论证过程是整体感知议论文的重要一环,因此它也成了中考现代文阅读考查中倍受青睐的考点。
下面我们以2007年北京市中考课标卷试题为例,看看在分析论证过程时,需要避免哪些失误。
试题选文为《创新永不言败》(文略),第⑤段内容如下:
⑤创新之路充满艰险,但无限风光恰在险峰之上。王安石曾经说过,世上雄奇伟丽的景观,往往在险要偏远的地方,只有具备坚定信念的人才能到达那里。在艰难险阻面前,“退”是没有出路的,“怯”是难尝胜果的,所以创新者应当有愈挫愈勇、知难而上的豪气。在创新的过程中,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第22小题为:请你简要分析第⑤段的论证过程。
[解答要点]
正确的分析包括三个要点:①首先指出创新之路充满艰险;②然后用王安石的话证明要想创新,就必须具备坚定的信念;③接着提出创新者要有愈挫愈勇、知难而上的豪气,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创新。
[误答扫描]
误答一:首先指出了中心论点,用了王安石曾经说过的话举例论证,说明了创新之路充满艰难,但无限风光恰在险峰之上。
误答二:第⑤段从反面论证创新不言败,列举了王安石的话证明了论点,最后得出总结:创新者应当有愈挫愈勇、知难而上的豪气,才能达到希望的顶点。
误答三:首先引用王安石的名言:“世上雄奇伟丽的景观往往在险要的地方,只有具备坚定信念的人才能到达那里。”其次,说明创新者应当有愈挫愈勇、知难而上的豪气。最后,得出创新之路充满艰险,但无限风光恰在险峰之上,在创新过程中,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的结论。
[失误类型及分析]
失误类型:把观点性语句误认为是中心论点
分析:“误答一”将“创新之路充满艰险”错误判断成了中心论点,导致失分。这反映出一些考生在阅读中不能统观全局的问题,形成了看到观点性的语句便认为是中心论点的定势思维。
失误类型:胡乱套用概念
分析:“误答二”将“创新之路充满艰险”这一多角度论证,错误地理解为反面论证,导致失分。这反映出一些考生对文体知识的理解不到位,容易犯胡乱套用概念的毛病。
失误类型:断章取义
分析:“误答三”首先忽略了文段第一句表达观点的内容,导致要点不全。其次,对于王安石事例的分析,只是重复了事例本身,而没有点明论据与论点间的证明关系。这反映出考生缺乏良好的答题习惯,在阅读中丢三落四,断章取义,且不能对材料进行具体分析。
[对症下药]
分析论证过程,我们要遵循这样的解题思路:先给句子标上序号,看看一共有几句。然后,思考每句的内容是什么,句与句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据此归纳出论证的过程。议论文段最常见的结构是:提出观点——列举论据——分析问题,了解这些结构特点,有助于更顺利地掌握文段的思路。
艺术的认知活动——怎样赏读诗歌
诗歌欣赏是一种艺术的认知活动。读者要借助诗歌的语言为媒介,把握艺术形象,感受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同作者产生共鸣。诗歌欣赏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捕捉诗歌的意境美。意境被称为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欣赏诗歌时,要善于借助丰富的想像和联想,捕捉到诗歌的意境(即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世界的融合),也就是将诗的语言化作生动具体的画面,进而唤起自己的情感。这样将“画”与“情”融为一体,诗的奇妙意境也就捕捉到了。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描绘出一幅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图景,使读者感受到诗人淡泊宁静的心情。又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弹奏一段,语言形象生动,比喻新颖精妙,使飘忽易逝的声音如在读者耳际萦绕,这一段的末尾用“东船西舫悄无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来描写听者如梦初醒的状态,更加烘托出琵琶女演奏技艺的妙绝。成功的音乐反映出琵琶女的感情,也反映了作者的感情,融情入景,加深了对读者的感染。
二、品味诗歌的含蓄美。钱钟书先生曾说过:“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诗歌讲究的是曲折回环,不能把想说的直接说出来,而是借助于意象表现出来,给人以回味无穷之感,其含蓄的内涵,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读起来明白如话,似乎没有什么难懂之处,但我们若用心去体味,便觉得这是千古绝调,其中感情浓烈真挚,诗意含蓄深沉。前一句写送别的环境,点明了地点、时间和景色,此中有何寓意?我们可以想一想,面对着如此春色,在客舍送别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春雨沾湿了地上的尘土,也沾湿了作者的心。“客舍”和“杨柳”都代表离别的意象,何况这柳是如此之青,怎忍心将之折断赠别?此中含蓄之处在于不点“别”而“别”意尽在其中。第二句,初看不过是劝友喝酒之辞,其实也寄寓了作者的无限深情。朴素的语言饱含真挚的情意,两人对饮,举杯浇愁。“要是你出了阳关,就没有朋友像今天这样与你相伴了”,其中的依依不舍,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心,既是劝慰又是白描。读者只有体会诗歌字里行间的寓意,才能感受到诗歌的意境韵味。
三、感受诗歌的音韵美。郭沫若说:“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形„„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因此,欣赏诗时要善于通过反复吟诵等手段,来感受诗的音韵之美,领略其节奏之感。古诗的节奏很有规律,一般说来,五言诗每句三顿。如王维的《乌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七言诗是每句四顿,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新诗也很注意节奏,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四、体味诗歌语言的色彩美、动态美。诗人特别注重锤炼语言,使诗歌显得形象、凝练,富有色彩美和动态美。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上下片分别以“望”字和“惜”字统领七个短句,一笔贯通,气势恢弘。动词“封”“飘”“舞”“驰”,形容词“莽莽”“滔滔”,都极富形象。以“舞”字形容雪披的群山似“银蛇”逶迤曲折,以“驰”字形容白雪覆盖的高原如“蜡象”奔腾耸动,极为传神地把冰封雪盖的群山高原写活了,赋静景以动态,使之生机勃勃。
总之,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含蓄美、音韵美、色彩美和动态美,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从而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和文学鉴赏水平。
现代文阅读方法指导
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由于没有掌握阅读方法,怕做阅读题,乱做阅读题。在考试中,阅读题得分也不很理想。因此,在现代文阅读的训练中,给予学生有效的解题方法,切实提高其解答现代文的阅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注重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捕捉有效的答题信息
对现代文阅读语段,要先从整体阅读,从整体上去把握,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中心论点、写作目的;而后仔细琢磨文章的字、词、句,体味其中的含义,揣摩作者的观点,用“圈、画、勾、点”法做上标记。如果第一遍读不懂,一定要读第二遍第三遍,然后再做题。切不可没完全读懂就做题或者边阅读边做题,这样往往会顾此失彼,事倍功半。请看下面的阅读材料:
如果你能在夜间观赏到海发光,那情景是相当瑰丽的。它似星光万点,又似乳光一片,更似绚丽多彩的礼花。人们称这种现象为“海火”。这种迷人的景象是谁引起的呢?是谁的杰作呢?
有一种海发光出现在航行中的船舶四周及船尾的浪花泡沫里,这主要是由颗粒很小的发光浮游生物引起的。这种浮游生物多呈玫瑰红色,平时凭借其体内的一种脂肪类物质就能微放光明。发光的特点是,由无数白色的、浅绿色的或浅红色的闪光组成。但通常只有在海面有机械扰动或它们受到化学刺激时才比较鲜明。当海上风浪把它们推向砾石海岸时,它们因为受到更大的触动而发光。发出的光就像一束四溅的火花,如“火雨”跌落,一拨接一拨,这样的海发光被称为火花型海发光。
还有一种海发光是由海洋发光细菌引起的。这种光强度较弱,其特点是不论什么海况,也不管外界是否扰动,只要这种发光细菌大量存在,海面就会出现一片乳白色的光辉。这样的细菌多在河口、港湾、寒暖流交汇处,特别是下水道入海处和被污染处最多,这样的海发光被称之为弥漫型海发光。
另一种海发光是由海洋里躯体较大的发光物所引起的,如水母、海绵、苔虫、环虫和蚧贝等。水母躯体上有特殊的发光器官,受到刺激便发出较强的闪光。有些鱼的体内能分泌一种特殊物质,这种物资和氧作用而发光。这种
发光通常是孤立出现的,在机械、化学作用刺激下,才比较醒目。它们发出的海光一明一暗,反复循环,如同闪光灯似的,这种海发光被称为闪光型海发光。
海发光不仅绚丽多彩,美丽诱人,而且最重要的是它与人类的生产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
海发光强的海区能映出黑夜的海景,因此在没有月光的夜晚,当船舶遇到海发光时,能使船长产生错觉,导致航海事故,影响船舶的安全航行。正确掌握海发光可以预知天气,我国辽宁、河北一带的渔民经多年观察总结出“海火见、风雨现”的民谚。鱼游动时所发生的海光,暴露了鱼群的藏身之地,因此,经验丰富的渔民在夜间利用它来捕鱼。
1.请简要概括绚丽多彩、美丽诱人的“海发光”的成因。
2.不同类型的海发光各有什么特点?
3.“火花型海发光”为什么会出现在“航行中的船舶四周及船尾的浪花泡沫里”?
4.海发光与人类的生产建设有着怎样密切的关系?
做上面的试题时,应分两步走。先根据试题要求仔细阅读文字材料,整体把握文章的要旨。然后,在把握要旨的基础上,精心筛选有效信息,准确捕捉答题要点。通读全文后知道,该文章写的是海发光成因、特点及其在生产建设上的作用。第1节引入“海发光”;第2节谈火花型海发光的成因及其特点;第3节谈弥漫型海发光的成因及其特点;第4节谈闪光型海发光的成因及其特点。第一题的答案是分别由第2节、第3节、第4节中的第一句话中得来,即:由颗粒很小的发光浮游生物引起;由海洋发光细菌引起;由海洋里躯体较大的发光物所引起。第2题仍然要在第2~4节中捕捉有效答题信息,第2题的答案是:“火花型海发光”的特点:由无数白色的、浅绿色的或浅红色的闪光组成,放出的光就像一束四溅的火花,如“火雨”跌落,一拨紧接一拨:“弥漫型海发光”的特点:发光细菌大量存在时,海面就会出现一片乳白色的光辉:“闪光型海发光”的特点:一明一暗,反复循环,如同闪光灯似的。第3题谈的是“火花型海发光”,答案当然是要在第3节中去找,看完第3节你就会发现“火花型海发光”是因为:颗粒很小的发光浮游生物,在海面有机械扰动或受到化学刺激时才发现比较鲜明的光。第4题是就第5节和第6节提出的问题,第5节是过渡,提示下文是讲海发光与生产建设有着密切关系。然后就可以在第6节中找出或概括出答案:影响船舶的安全航行;可以预知天气;便于渔民在夜间捕鱼。
二、审题要仔细,寻找答案要缩小、找准答案的“发源地”
审题不清势必影响答题质量。如有些题目要求从整体上概括,有些要求从内容上理解,还有些则要求从结构上和内容上分析,也有要求从正反两方面作答。看清了要求,才能有的放矢。问题总是围绕某一方面提出的,根据问题的具体要求,在原文中捕捉答题的有关信息,这是因为构成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的上下句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有的问题可以通过对上下文的综合分析,进而从原文里找出现成的答案。有的通过理解选文的上下文之间的关系答题,一般来说,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的上下句,上下句群,上下段落之间,都是有一定关联的。因此,有许多问题需要通过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来答题。以下面一篇文章为例。
[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切莫“拒内” 初中升学考试
2007/3/23 保存本文
免费试听课程
收藏本页
本文题目中的“内”是指“课内文段”或“课文”。笔者的意思是在中考复习阶段,特别是在进行现代文阅读复习时,千万别拒绝对课文的复习。毋庸讳言,新课改实施以来,在现代文阅读考查这一块,课外文段攻城掠地,课内文段几无藏身之地。在中考语文试卷上,课内文段已从1999年尚占半壁河山的44%下降到2004年的6.9%,2005年则不到2%,几近销声匿迹。命题者、初三毕业班的师生对“课文”一词似乎避之唯恐不及,学生对课文只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而把大量时间花到浩如烟海的课外文段中,进行无休无止的训练,由此出现“课文无用论”,并波及初一初二师生。眼下,毕业班基本上已进入复习阶段,笔者在此大声呼吁: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切莫拒绝课内文段或课文的复习。
一、加强对课文复习非常必要
课文,是教材编写者依据大纲或课标在众多文章中千淘万选而来,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例子”,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让学生受到人文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的重要“工具”。其绝大多数是文质兼美的典范篇章。我们的课文,注意充分体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人类进步文化的融合,注意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色彩,能够承担起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以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责任,从而保证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地学好这些课文,就是在初三复习期间也
不能例外。相反,那些课文时文,虽然也经过一定筛选,但毕竟不能与课文相比,可能存在着诸多“硬伤”:或偏长偏难,或有科学性错误,或语言不够规范,或存在思想导向的偏差。对这类文章进行连篇累牍的训练,学生真正的语文素养能否提高大有疑问。与其如此,不如在中考现代文复习期间,眼光“向内”,聚集课文——对这些文质兼美的典范篇章精雕细凿,深刻消化,使之化为培养语文素养的“养分”。然后以此为基础,眼光“向外”,通过对大量富有新鲜气息的时文的阅读补充,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我们不是反对在备考期做课外文段训练,只是提醒备考的师生千万别忽视了培养阅读能力的“课文”。况且中考的命题者也将选择中考现代文阅读材料的眼光转向了课文,力求让学生在考场这一特定场景下重新解读课文,使考生温故而知新,获得新的阅读体验与阅读感悟。
二、近年来中考现代文阅读命题涉及课文的几种形式
1.文段全部来自课文,一般是人物形象生动、语言艺术奇妙、思想感情鲜明的经典段落。如2005年山东莱西卷《想和做》选段,2005年江苏苏州卷《最后一课》选段,2004年福建福州卷《成功》全文。
2.文段全部来自课文,由两篇文章或文段构成比较阅读,或将同一题材不同体裁的文章进行比较,或将同一主题不同题材的文章进行比较,或将同一作者不同内容的文章进行比较。如2004年湖北荆门卷就将《鹤群翔空》选段与《斑羚飞渡》选段进行对比阅读,2003年山东卷也是将《故乡》选段与《挖荠菜》选段进行对比阅读。
3.课内选段与课外材料相结合进行比较阅读,可以比较不同作者对同一现象的观点和情感的异同,也可以比较人物性格描写方法的异同,还可以比较文章的中心、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的异同,可以比较文章的思路与语言风格等等。如2005年贵州黔西南卷将《斑羚飞渡》与《藏羚羊跪拜》进行对比阅读,2002年黑龙江卷将《春》与《春风》进行对比阅读。
4.选择内容、主旨与课文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的课外文章,要求考生以学过的课文为背景解读手中的阅读材料。如2005年江苏苏州卷《被女性化的苏州》,2004年江苏徐州卷《铁树最美的时候》(要求找出《紫藤萝瀑布》的语句进行赏析)。
转贴于:初中升学考试_考试大
如何做好中考说明文阅读题
【考点及解题技巧】
说明文阅读是中考阅读中的必考部分,要做好中考说明文阅读,必须了解说明文的常见考点及解题技巧。
每篇说明文都有一个说明对象,阅读说明文,不管是整篇还是整段,都要首先从整体入手,把握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即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阅读事理说明文,要弄清说明了什么事理。判断说明对象,可先看题目,如《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蜘蛛》,这些文章的题目就表明了要说明的对象,如果从题目中看不出说明对象,就要抓住首括句和中心句。如《向沙漠进军》一文中,“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抵御沙丘进攻的方法是植树种草”,这些首括句都表明了这一段的说明对象。近年来,“概括文章说明的内容”这一题型经常出现,如果不能正确把握说明对象,这类题就很难做好。
一般来说,说明文要说明的要点往往是事物的特征,所以,阅读说明文还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以及文章是从哪些角度介绍的。抓住了这些,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说明方法几乎是说明文阅读的必考内容,说明方法主要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等。说明方法的考法无外乎两种:一是指出文段中使用的说明方法;二是说说文段中使用某种说明方法的好处。第一类试题相对简单,只要平时注意积累,这类试题一般不会出错。第二类试题除了要
判定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外,还要说出使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要解答好这类题不仅要了解具体的语言环境,还要掌握几种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比如,列数字可使说明更准确,更有科学性;举例子可增强说服力;打比方可使说明形象、生动,更容易让人接受等。
说明文的语言具有准确、严密的特点,突出表现在文中所列数据必须是精确的,如果不能肯定的话,则要用“大约”“左右”“上下”“几乎”“可能”等一些修饰语来修饰。对说明文语言的考查也是中考中常见题型,一般考查这些修饰语的作用。解答这类考题时,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重点突出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方面外,说明的顺序和结构在中考中也常有所涉及。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一般来说,说明事物的演变或工作程序的文章用时间顺序;介绍建筑物的用空间顺序;讲道理究原因的用逻辑顺序。说明文的结构则要么是“由概括到具体”(总——分),要么是“由部分到整体”(分——总)。做好此类题要掌握有关说明顺序和说明结构的知识,还要对文段进行整体把握,认真分析每一段的说明内容是什么,哪些段落是起概括作用的,哪些段落是分说,段与段之间又有什么必然联系。
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谈
中考记叙文选文往往是文质兼美、人文内涵丰富、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或叙事性散文或小说等)。
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考生要做到准确答题,必须懂得记叙文阅读答题的基本技巧。
读懂主旨
1.快速把握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考生要明白,作者着力刻画主要人物的目的,往往是在这人物身上体现出自己的思想倾向,而这思想倾向往往就是作品的中心思想。如2006年上海市中考记叙文《孩子和书》,主要人物是“女店主”。把握住主要人物的各种不同的描写,才能体现出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感情或精神品质。要注意的是,并非笔墨多的人物就一定是主要人物。有时作者从侧面描写来烘托、勾勒主要人物的形象,如课文《我的叔叔于勒》中,主要人物不是于勒叔叔,而是菲利浦夫妇,因为文章揭示的主题是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2.快速把握情节。所谓情节,“就是表现人物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抓住了主要情节,就把握住了文章主要的内容。如《孩子和书》中以人物的思想感情为线索,由“热情招呼不买书的顾客”→向顾客推荐合适的书→帮助陷入困境的少年→诗人留言示谢→卖书给孩子们。系列的情节构成事件,刻画了“女店主”的形象与品质,表达了文章的主题。
3.快速概括文章内容。能否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考生在浏览阅读材料后,要学会能以最简洁的语句反映出这个材料主要叙述的内容,这样就会对选文有一个正确的总体印象,以利主题的把握。其方法是“谁做了什么”。如《孩子和书》,主要讲的是“一个曾经陷入困境的孩子成为诗人后向当年救过他的女店主感恩”的内容。考生把握了文章内容后,对完成其他题目会有所帮助。如该文的第17、18题即是。
读懂题意
读懂了阅读材料后,考生还须读懂题目的意思。它问的是什么?从什么角度提问的?题目里蕴藏着哪些考点?读懂了题意,才能正确答题。
1、审读题干的语言。中考试卷命题者可谓呕心沥血设计题目,所以题干语是明确的,科学的。考生做题首先要读懂题干语。下面我们来看《孩子和书》第16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她的‘善良、真诚’在全文中的表现:(1)热情招呼不买书的顾客;(2)_____;(3)______;(4)_____”。让我们来理清题干语的内容:A.“全文”意思是提醒考生根据全文来考虑;B.“表现”意思要具体回答文中相关具体的内容,不能笼统或抽象的答题。C.题目要求回答三个表现,那一定是全文中最为典型的三处;D.题目中出现的第1个答案是为考生提供了回答问题的角度与基本样式,是示范答案,帮助考生从内容和形式上理解和答题。所以审读题干的语言,就是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
2、关注题目的考点。中考记叙文阅读考题仅5—6题,涵盖面却很大,考查知识和能力,既有一定的适度,又讲究梯度。因此,考生如果基础知识扎实,熟悉考点,那么在考试时就会从题目中看懂考点,根据题目要求准确答
题。如《孩子和书》第17题,“„„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说说理由”,这道题目,既考了比较,又考了省略号的作用,还考了人物的思想品质。考生如不熟悉中考语文考点,何以回答?
3.留心分值的设置。2006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总分值为150分,在题量不变的要求下,命题者势必提高各题分值,所以注意分值也不失为一个答题的方法。从今年中考记叙文《孩子和书》的第18题来看,命题者设下一个陷阱:“联系全文,第15段中‘她心里很高兴,也很欣慰’的原因是_____”(6分)。不少考生在这题上失了3分,原因是答题纸上只留了一个空格,考生误以为只有一个答题点。其实关注分值,我们就不难发现,该题一空6分,肯定隐含至少两方面内容,否则该题分值高得离谱了。考生要学会善于识破试题中的干扰素。
解题指导
1.人物描写人物描写通常考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近几年考揣摩人物心理活动的题型有上升趋势。确实,一个行为,一句话,一个神态皆是人物内心情感的体现,从一个人物的言谈举止,一颦一笑中,便能揣摩他的内心世界。这就需要考生根据语言环境来准确认识人物的各种描写。要明白,一个人的心理往往就是他的感情、脾性、品质,而心理的流露自然要通过他的言行态度来表示。有的考生不明白肖像描写(外貌与神态)怎能表露人物的品行,其实,文学作品中的描写,作者都是刻意的、有目的的。如《孔乙己》中对孔乙己肖像的描写:“他身材高大(有谋生的条件),青白脸色(半饥半饱),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时常遭受肉体上的摧残),一把乱蓬蓬的花白胡子(年岁已大,穷愁潦倒)”,鲁迅每一处描写都是来揭示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2.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一般不会作纯客观的描写,“环境描写带有作者浓郁的主观色彩”。因此,环境描写一般起到这么几个作用:(1)往往表现自然条件(氛围)的良好或恶劣;(2)往往交代故事、人物的背景(社会背景、历史背景等);(3)如在文首,往往为后文的情节、人物作铺垫;(4)往往渲染、烘托或反衬出一种氛围,(5)为主要人物的形象、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
3.修辞手法根据《考纲》的规定,中考语文涉及7种修辞方法。我们知道,每一种修辞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如比喻,本体与喻体之间要有相似点,异类才能相比,回答本体的作用时要抓住喻体的特征,结合内容来回答,例:“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与“武器”的相似点是什么呢?“武器”的特征是“攻击他人或保护自己的工具”,由此便明白,本体“马克思主义”对我们思想的作用了。再如排比,排比的作用是增强语势,起强调作用,表达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回答问题不仅要记住这些条件,更要根据语言环境来作答。增强(什么)语势,强调(什么)内容,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各种修辞手法作用不同,考生首先要识记其作用,然后根据文本来回答。
4.答案语言的表述要注意准确简洁。记叙文阅读大多数的答案都是以议论或说明的表达方式为主的,因为这是在剖析事件或人物的“为什么”,所以,回答问题一要准确,二要完整,三要简洁流畅,唯有这样,才能把考生的观点表达清楚。千万不能含糊其辞或简言答之。如“结合文题《穷人的风骨》,说说文章赞颂了一种________的风骨”,正确答案是:“身处贫困处境,仍保持着不轻易接受他人施舍的自尊、自爱的风骨。”这是根据文章内容来揭示主题的答案。有的同学要么过于简单:“人穷志不穷”,要么去摘录文章中的具体描写,要么回答似是而非,这就在表情达意上偏离了方向,自然难以得到满分。
中考语文记叙文知识点众多,其他考点诸如原因、依据、理由、指代、标题的含义(作用)、词序(段序)、结构、概括、归纳、比较、质疑的回答方法、记叙文中的抒情议论等等,往往也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此,不再赘述。
总之,中考记叙文阅读主要考查考生的认读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评价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考生只有努力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才能准确答题。
中考阅读技法
(一)中考阅读技法--如何辨别和筛选阅读材料中的重要信息
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进行概括
时间
教学过程
一、【阅读材料】导向:
1、【阅读材料1】:
对维生素E的生理功能的认识始于1922年。美国生物化学家伊文思,在饲养大白鼠时,发现动物的生育能力需要维生素E。缺乏维生素E,雄鼠睾丸退化,不能形成正常精子;雌鼠胚胎及胎盘萎缩被吸收,引起流产。接着,人们又发现缺乏维生素E可引起肌肉萎缩、贫血、脑软化及其它神经退化性病变。如伴有蛋白质不足,可引起急性肝硬变。近年来,人们对维生素E生理功能最感兴趣的是它的抗衰老功能。维生素E可以抗氧化,对保护线粒体膜上的磷脂有抗自由基的作用,这种自由基对人体有很大毒害作用,需要不断清除,而维生素E具有这种功能,维生素E在代谢过程中起抗氧化作用,是细胞膜及亚细胞结构的膜中磷脂对氧化作用的第一道防线,极易与分子氧及自由基反应,防止磷脂中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对肌体起饱和作用。令人关注的是,最近发现维生素E还有重要功能——防止心脏病。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科学家发现,补充维生素E能防止低密度脂蛋白(即有害胆固醇)转变为攻击动脉内壁的杀伤性化学物质。研究人员还发现,当胆固醇在血液中被氧化时产生毒害作用,损伤动脉并导致斑块形成,继而发生粥样硬化或动脉硬化,维生素E能阻止胆固醇氧化成毒性形式。大剂量的维生素E可中和这些有害的胆固醇,减少心脏病的危险性。
【阅读材料2】:
新风气的代兴也常有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它一方面强调自己是崭新的东西,和不相容的原有传统立异;而另一方面要表示自己大有来头,非同小可,向古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在。例如明、清的批注家要把《水浒》、《儒林外史》等白话小说和《史记》、《汉书》挂钩搭线,西方十七八世纪批评家也要把新兴的长篇散文小说遥承古希腊、罗马的史诗。这类暴发户造谱牒或者野孩子认父亲的事例,在文学史上常有;他会影响创作,使作品从自然的天真转而为自觉的教养,有师承,所以未可忽视。
【训练题目】
1、维生素E共有哪几种生理功能?请依次写出来。
2、文中以“暴发户造谱牒”、“野孩子认父亲”比喻,来说明当时
的现象。(请用文中的语句稍加组织填入空格,不超过20字,注意前后的衔接)
2、揭示目标:
①如何辨别和筛选阅读材料中的重要信息
二、【解析指南】:
1、【自由练习】
2、【解析指南】:
从读物中辨别各种信息的性质,筛选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达到阅读目的、获取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筛选信息,提炼要点,是考查阅读者阅读综合能力的重要方法。
筛选文中的信息,主要是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进行概括,把复杂信息分成几个方面进行提炼,联系上下文,抓明示信息,抓修辞方法和表达方法等,体会捕捉隐含信息。有时候提炼要点比较简单,涉及的范围小,所谓要点,就是文中某个现成的词语或短句,对于这类题,可以采取“直接摘取”的方法,把文中的重要词语或短语摘取出来即可。如果涉及的范围大,提炼要点就可能变得复杂起来,这时,就要采用“对比”、“求同”、“求异”等方法,分清干扰信息和所需信息,然后再把有效信息加以概括,提炼出所需信息来。
三、讨论:
【分析解答】:
阅读材料是科技说明文,介绍维生素E的生理功能,命题意在考查从复杂信息中筛选所需信息的能力。答题关键是要排除无关信息。由于语段内容较复杂,须首先了解语段的说明顺序及层次。依据文中“认识始于„„发现„„”、“接着,人们又发现„„”、“近年来,人们„„最感兴趣的是„„”、“令人关注的是,最近发现„„”等提示语,可确定语段分四个层次,依人们认识的先后顺序介绍维生素E的四种生理功能。这样,答题时便不会有遗漏或重复。然后辨别中心句和解说句,略去无关的信息,便可直接摘取每层中心句中的关键语句作答:“
一、动物的生育能力需要维生素E;
二、缺乏维生素E可引起肌肉萎缩、贫血脑软化及其他神经退化性病变;
三、抗衰老;
四、防止心脏病。”
材料2是学术论文片断,论述文学史上新思潮出现时的一种现象,命题意在考查抓住修辞方法联系上下文体会捕捉隐含信息的能力。试题要求根据比语句抽取信息,首先要理解比喻本身的含义。“暴发户造谱牒”、“野孩子认父亲”都是找本源之意。结合材料可知,新风气有两种观念,一种是同原有传统不相容,一种是向古代找渊源。这个比喻指的是第二种,即“新风气向古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自己的渊源”的现象。
四、自测:
【巩固练习】
菜花
每年春天,旧年冬天贮存下来的大白菜,都近于干枯了,做饭时,常常只用上面的棗些嫩叶,根部一大块就放置在那里。一过清明节,有些菜头就会鼓胀起来。慢慢把菜帮剥掉,里面就露出一株连在菜根上的嫩黄菜花,顶上已经布满像一堆小米粒的花蕊。把根部铲平,放在水盆里,安置在书案上,是我书房中的一种开春景观。
②菜花,亭亭玉立,明丽自然,淡雅清净。它没有香味,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异味。色彩单纯,因此也就没有斑驳。平常得很,就是这种黄色。但普天之下,除去菜花,再也见不到这种黄色了。
③今年春天,因事无暇栽种一株白菜花。去年冬天,小外孙给我抱来了一个大旱萝卜,家乡叫做灯笼红。鲜红可爱,本来想把它雕刻成花篮,撒上小麦种,贮水倒挂。也因没空,就胡乱地把它理在一个花盆里了。一开春,它竟一枝独秀,拔出很高的茎子,开了很多的花,还招来不少的蜜蜂儿。
④这也是一种菜花。它的花,白中略带一点紫色,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它的根茎俱在,营养不缺,适于放在院中。正当花开得繁盛之时,被邻家的小孩,揪得七零八落。花的神韵,人的欣赏之情,差不多完全丧失了。
⑤今年春天风大,清明前后,接连几天,刮得天昏地暗,厨房里的光线,尤其不好。有一天,天晴朗了,我发现桌案下面,堆放着蔬菜的地方,有一株白菜花。它不是从菜心那里长出,而是从横放的菜根部长出,像一根老木头长出的直立的新枝。有些花蕾已经开放,耀眼地光明。我高兴极了,把菜帮菜根修了修,放在水孟里。
⑥我的案头,又有一株菜花了。这是天赐之物。
⑦家乡有句歌谣:十里菜花香。在童年,我见到的菜花,不是一株两株,也不是一亩二亩,是一望无边的。春阳照拂,春风吹动,蜂群轰鸣,一片金黄。那不是白菜花,是油菜花。花色同白菜花是一样的。
⑧1946年春天,我从延安回到家乡。经过8年抗日战争,父亲已经很见衰老。见我回来了,他当然很高兴,但也很少和我交谈。有一天,他从地里回来,忽然给我说了一句待对的联语: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他说完了,也没有叫我去对,只是笑了笑。父亲做了一辈子生意,晚年退休在家,战事期间照顾一家大小,艰险备尝。对于自己一生挣来的家产,爱护备至,一点也不愿意耗损。那天,是看见地里的油菜长得好。心里高兴,才对我讲起对联的。我没有想到这些,对这副对联,如何对法,也没有兴趣,就只是听着,没有说什么。当时是应该超老人高兴,和他多谈几句的。没等油菜结籽,父亲就因为劳动后受寒,得病去世了。
⑨现在,我已衰暮,面对一株菜花,忽然想起许多往事。我又觉得,人的一生,无疑是个大题目;有不少人,竭尽全力,想把它撰写成一篇宏伟的文章;都能把它写成一篇小文。
【训练题目】
1.本文写了哪几种菜花?它们各有什么特点?(3分)
答:
2.文中所写的几种菜花的共同之处是什么?(3分)
答:
3.联系上文来看,在第⑤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将案头的那株菜花称作“天赐之物”?(3分)
答:
4.下列选项中对本文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在第②段对白菜花所作的描写和议论,表达了作者对白菜花的欣赏、热爱和赞美之情。
B.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批评那些竭尽全力,想把自己的一生撰写成一篇宏伟文章的人们。
C.本文的线索就是菜花,采用的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D.文章语言明丽自然,简洁顺畅,颇为耐人寻味。
5.仔细品味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画线的语句,然后用简洁的文字概括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3分)
答:
6.本文可分为四个层次,请用“//”在下列序号间标明。(3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解答】
1、本文共写了三种菜花:白菜花、萝卜菜花、油菜花。(1 分;三种菜花均答对给1分。)特点:白菜花,黄色,无香味;萝卜菜花,白中带点紫色;油菜花,黄色,有香味。(2 分;花色和气味各 1分。)
此题考查的是细心搜取资料的能力,一要细心,二要快速。
2、平凡,自然,朴实,易生易长易开花,无需精心养护。(意思对即可。)
此题考查的是根据特定信息选取所要语句并加以概括的能力。首先要回到原文找到相关句子,如②段的“平常得很”、③段的“一开春,它竟一枝独秀,拔出很高的茎子”(尤其注意“竟”字)
3、①这株菜花是意外所得而非自己特意种植的;②这株菜花的出现既消除了自己因萝卜菜花被毁坏而感到的遗憾,又出乎意料地满足了自己今年对白菜花的欣赏需要,因此,对它的钟爱之情格外强烈。(答对第①层意思给 2 分;答对第②层意思给三分。意思对即可。)
此题有非常之难度,基本只能靠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与对作者情感的领悟去回答。第一步要考虑字面义“天赐”为何意:意外得来之意,第二步就是更重要的要考虑其内在含义:切合自己的情感需求,满足自己的需要。
4、B 此题一要看清题目的“不”字,二要根据自己对文段的理解一一排除。
5、本文写了菜花及与菜花相关的人和事,表达了作者对朴实、自然、平凡的人生的赞美和追求。(文章内容概括 1 分;所表达的思想,能完整回答的给 2分,回答不完整的酌情扣分。)
此题对概括中心训练有素的同学而言,不算难,反之就是很难的题了。两层,一层是对大意的概括,二层是作者表达出来的情感。记住,象征性的文章,物之情即人之情
6、①② || ③④⑤(6)||(7)(8)||(9)(每画对一处给 1 分。)
此题虽是四段,其实是三段的变种开头两段引入,中间两段前四段些现在,后四段写回忆,最后一段写情。
五、自结:
学习本课时你有什么收获?
中考阅读技法
(二)初中升学考试
2007/4/10 保存本文
免费试听课程
收藏本页 中考阅读技法--如何把握阅读材料中代词指代的内容
【阅读材料1】
有意境的艺术形象,必须是独创的艺术形象,▲它①能给读者带来一种新鲜、独特的美感。如王国维所说:“一切境界,无不为诗人设。世无诗人,即无此境界。„„遂觉诗人之言,字字为了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言。”这种独特性既来自内心世界的独特体验,有来自对外部世界的独特发现,▲它②体现着作家充分发展的个性的个体意识,因而绝不会与别人雷同。陶渊明笔下的意境常常离不开菊,▲它③是作者恬淡自然的胸襟的外化;李白笔下的意境往往是酒,它是作者化胸中块垒为不平之气的催化剂;苏轼笔下的意境,常常带月,表现出作者对理想世界的憧憬与追求;陆游笔下的意境时时有梅,显示着作者品格的高傲与纯洁。个人各式的意境各不相同,有“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泛》)的朦胧,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雄阔,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悲慨,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的缠绵等等。
意境是作家对自我、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创造,但是这种创造不是靠镂金错采,刻意雕琢得来的,更不能有丝毫的虚假和做作,▲这是在内容的真实和形式的自然二者结合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独特创造。王国维在强调“真景物,真感情”的同时,提出意境的描写必须做到“不隔”。所谓“不隔”,就是真切自然,如王之涣《登鹳雀楼》,全诗写登楼所见和登楼者的心情十分真实,语言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所创造的意境深刻而独特,可谓千古绝唱。
【阅读材料2】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个领域,甚至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训练题目】
认真阅读材料,指出加▲的代词在文中指代的内容。
1、“它①”是指。
2、“它②”是指。
3、“它③”是指。
4、“这”是指。
5、指出加▲的代词“这样”和“这”在文中指代的内容。
2、揭示目标:
①如何把握阅读材料中代词指代的内容
二、【解析指南】:
1、自由练习【训练题目】
2、解析指南:
为了使语言简洁明快,我们说话写文章,常常要用到一些代词来复指或指代某些内容,如果我们在阅读文章时,能做到熟悉语境,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内容,那么,准确把握阅读材料中代词指代的内容,应该是不难的。
在解答代词指代内容的题目时,同样要遵循“词不例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也就是要弄清上下词、上下句、上下段的语意及关系。简言之,即要注意结合上下文语境。有的代词在句中还作了复指成分,或者处在一些结构复杂的单句和复句中,一般都要对句子进行语法结构分析,辨明代词在文中的位置,进而推断其指代内容。为了做到表述准确无误,在拟答案之后,还应放到原文中进行“验算”,在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使答案的表述既无余赘,也无遗漏。
三、讨论:
题目答案及做法:
两则材料的五道训练题,都是考察分析上下句句意和抽取信息的能力。第1题,似乎可以用“独创的艺术形象”作答。但从上文看,叙述的中心应是“有意境的艺术形象”;从下文看,王国维的一段话是在阐述“境界”(意境)和诗人有个性的艺术独创的关系。因此,答案是:“有意境的艺术形象”更为准确。第2题,直接摘取上句作答则显得过于繁复,而只摘取“对外部世界的独特发现”则又不完整,所以应将“既”“又”领起的两个短语综合起来,表述为“作家对内心世界的独特体验和对外部世界的独特发现”。第3题与第2题相近,答案应为:“陶渊明笔下的菊”。第4题从语境看,“这”应是“这种创造”的简约形式,分析员局的语法结构就更清楚了。原句可简写为“但是这种创造不是„„更不能„„这是„„”,是一个有一正一反两个分句构成的并列复句,两个分句的主语应是相同的。再联系上文,可见“这”应是指“意境的创造”。
第5题,“这样”所指的是上一段所表述的内容,那么作为科学家的马克思有何特色呢?即上段“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个领域,甚至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这”,指代的具体内容,要紧承着“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而来的,若与“这样”指代同一内容,则不能与上下文恰当的连接起来,显然,两个词指的是不同的内容。由“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可见,它不仅是科学家,更主要的还是革命家,所以“这”指的是“作为科学家”。
四、自测:
1、飞船返回舱中有宇航员和珍贵的仪器资料,必须保证它顺利通过大气层安全返回地面,必须为它研究制造一件“避火衣”。
由于宇宙飞船只使用一次,科学家为它(A)精心设计了一件奇妙的“避火衣”,它(B)是用“瞬时耐高温材料”制成的。这(C)是一种由特殊纤维材料或多孔颗粒加上有机物组成的低导热复合材料,这一层材料的厚度经过精心计
算设计,在宇宙飞船不同部位的厚度是不同的。
【训练题目】
第2段中三个加点的词在文中分别指代什么内容?
A.它:
B.它:
C.这:
【解答】
【巩固练习2】
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虐待自己,苟求自己,而是让我们在最痛楚无助最孤立无援的时候,在必须独自穿行洞黑的雨夜,没有星光,也没有月华的时候,在我们独立支撑着人生的苦难没有一个人能为我们分担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自己送自己一枝鲜花,自己给自己画一道海岸线,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然后,怀着美好的预感和吉祥的愿望活下去,坚韧地走过一个又一个鸟声如洗的清晨。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可是如果这种短暂的欺骗能获得长久的真实的幸福,又有什么不好呢?
【训练题目】
写出下面句子加点词指代的内容。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
中考阅读技法
(三)中考阅读技法--语言赏析题解析四步法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道2006年江苏南通市的中考真题:
19.本文语言形象生动而富有表现力。请从画线的三个句子(句子附后)中任选一句作赏析。(可从语言特点、表现手法、表达作用等方面作答)(3分)
选(),赏析:
附:文句摘录
A湛蓝湛蓝的天幕之下,那片坦荡无垠的玫瑰红,红得那么娇艳,那么剔透,那么珠光闪烁。
B我也曾仔细地观察过这纤细的小草,它的根扎得并不很深,但须根极多,密密麻麻地紧紧抓住海滩的泥土,这样,大海无论是惊涛拍岸还是轻柔的摩挲,它都会紧贴在那里,待海潮退去后,继续从容娴静地显露出它的殷红。
C这一望无际的空旷之中没有花香,没有鸟语,只有点缀其间的簇簇芦苇在秋风之中诉说着它们苍凉的妩媚,就连不时掠空飞过的鸥鸟也是静静的,不出声响。
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从以下四步入手分析,即:(1)怎样写的;(2)写得怎样;(3)写出了什么;(4)给读者怎样的感受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例如,句A的赏析可以分解为(1)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2)增强了语言的气势美;(3)写出了在湛蓝的背景下,红海滩的色彩之美;(4)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要将这四点组合成句,就能使自己的回答趋于完美,如:这个句子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增强了语势,写出了在湛蓝的背景下红海滩的色彩之美,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等)。
依照此法,B句可作如下回答:
B句: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碱蓬草的从容和生命力的顽强,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它的喜爱和敬意。
C句:以侧面描写的手法,烘托(或突出)了红海滩周围环境的宁静,极具感染力。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怎样写的”我们应该选取合适的角度,这些角度包括:人称、修辞、表达方式、文章结构、表现手法等等。比如,我们可以根据以上四个步骤为文中的C句作如下解答:运用侧面描写的方式(表达方式——描写的分类角度)烘托或突出了(写得怎样)红海滩周围环境的宁静(写出了什么),极具感染力(给读者的感受或表达的效果)。
四步法回答表达方式的题目是建立在对文章及语句本身初步(甚至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的,这里为你完整地回答问题提供了操作性较强的经验,真诚希望同学们在阅读时能做到笔随心动,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鉴赏能力。
【绝技演练】
像花儿一样等待
感动
①丁香花是哈尔滨的市花,每年春夏之交,整座城市就成了丁香花的海洋。丁香花随处可见,但哈尔滨的丁香有一个特点:她们往往是在人们不经意的瞬间,忽然全部绽放的。这让人们感觉春天是在一夜之间降临到这座城市。在北方,有许多花儿都是这样,像腊梅、杏花、海棠„„这些花儿的花蕾往往会在枝头上挂很长的时间而无动于衷,然后是在某一天或是某一瞬间,便“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花儿开”了。
②花儿为什么要选择一个瞬间不约而同地开放呢,一位生物学家解开了这个谜。
③北方地处高纬度地区,这里冬天漫长,春天短暂。有时,春天即使来了,天气也往往要有很多的反复,白天可能艳阳高照的,而晚上则不时地有寒流侵入,这样,即使在一天之间,温差也极大。A在这种气候中,花儿如果贸然开放,必会被无情的寒风零落成泥碾作尘。B所以聪明的花儿一直处在含苞待放的状态,寻找最佳的开放时机。它们可能会等一个星期,更长时会等一个月的时间,直到四月中旬或者更晚的一个清晨,人们上街时会突然嗅到花香四溢,看到花开满城。北方的花儿,因为善于等待而避开了被冻僵夭折的灾难,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完成了繁衍生息的任务。
④我们应该向那些花儿学习。有些时候,我们只能做一件事,那就是等待,就像含苞的花蕾。这种等待,不是消极邂怠,而是积攒力量;不是徘徊犹豫,而是韬光养晦,一旦时机成熟,便把积蓄的力量全部爆发出来,人生若此,定会如花儿般绚烂夺目,芳香四溢。
摘自《读者》(2006年7月下)
1. 第①段中加点的“无动于衷”一词在行文中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2.做读书卡片是一种很好的阅读积累方法,本文语言隽永,极富情趣,请参照下面示例,从第③段的A、B两句中精选一个语句加以品味,做成一张读书卡片。
读书卡片 编号001篇目:《像花儿一样等待》作者:感动摘句:北方的花儿,因为善于等待而避开了被冻僵夭折的灾难,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完成了繁衍生息的任务。品味:本句以拟人的笔调,赋予“北方的花儿”以人的情感特征,生动地写出了北方花儿等待开放的特点,展现了无限情趣与哲思。读书卡片 编号002篇目:《像花儿一样等待》作者:感动摘句: 品味:
3. 文章末段在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请联系全文作点赏析。
【绝技详解】
1.“无动于衷”一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步骤1),将花蕾人格化,生动地(步骤2)写出了北方花儿静候时机开放的特点(步骤3),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步骤4)。
2.(1)示例解说:本句以拟人的笔调(怎样写的),赋予“北方的花儿”以人的情感特征(或写作“将北方的花儿人格化”——此为拟人手法常用答题语),生动地(与前者一起表达“写得怎样”)写出了北方花儿等待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什么),展现了无限情趣与哲思(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A句详解:①“贸然”一词运用拟人手法(步骤1),将“花儿”人格化,生动地(步骤2)写出了北方花儿颇具思想的个性(步骤3),给读者较大的思维空间(步骤4)。②“零落成泥碾作尘”一语化用陆游名句(步骤1),增添了文采(引用诗句时常用的答题术语),形象地(步骤2)写出北方花儿因等待而受益的情形(步骤3),给人较大的想象余地(步骤4)。
(3)B句详解: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花儿以“聪明”的个性,生动地写出了北方的花儿不到时机决不开放的特点,极具情趣,也表达了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
3.本段文字以议论的笔调,寓情于理(步骤1,表达方式角度分析),深化了文章主题,(步骤2)号召人们学习北方的花儿积攒力量,蓄势待发(步骤3),极富哲理(步骤4)。
【拓展训练】
阅读胡西淳的美文《你就是一道风景》,回答1-5题。
你就是一道风景
胡西淳
①生于世界上,存于宇宙间,你不比别人多,也不比别人少。同顶炎炎烈日,共沐皎皎月辉,心智不缺,心力不乏,只要你勇于展示自己的才华、个性及风采,那么,你就没有必要去仰视别人。你就是一道风景!
②不要隐于云海峰峦之后,不必藏于青竹绿林之中,你就是巍巍山峦的一石,就是苍苍林莽中的一株。所以你没必要敬畏名山大川,没有必要去赞叹大漠孤烟,你的存在,其本身就在解释世上所有的景致;你的存在,正注释着时代的一种风情!
不必去拥挤了,你就站在自己的位置上,③不断地展示你内心世界的丰富内涵,给苍白的四周以绮丽,给庸俗的日子以诗意,给沉闷的空气以清新,每日拭亮一个太阳,用大自然的琴弦,奏响自己喜爱的心曲。
自然美具有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自然性,梅花自有梅花的风韵,红杏自有红杏的丽姿,如今认清自己往往比注视别人更为重要。没必要一味褒扬别人贬低自己,应该果断地站起来,与最佳景观比肩,只要你不懈追求,相信你不比别人差。真的,你行!
④翠竹之秀丽,青松之壮美,杨柳之潇洒,兰草之温柔,自然赋予它们各异的风情,它们都在各自的一片土地上展示生命的光辉。如今我们所需要的不是自谦,而是自信。很久很久了,虚假的谦逊毁掉了个性的展露,模仿、装扮、整容,使人无法认清你的真面目,不知哪个是你自己,那情景似古代砖窑烧出的规格相同的陶俑。
风景这边独好!妙在独字。
我们太忽视这个“独”了。
世上被人们公认的景点都是独特的:埃及金字塔,中国古长城,法国凯旋门,罗马斗兽场„„世上被人们赞誉的美景也别具风采:⑤泰山日出,威尼斯水城,热带雨林,撒哈拉大沙漠„„
大凡能被我们记住的人多富有个性特征:阿Q的“快乐”,鲁宾逊的坚毅,王熙凤的笑里藏刀,奥塞罗的嫉妒杀人„„
⑥让个性伴随你,站着该是一座高山,倒下便是路基;⑦完整时给人启示,粉碎时使人警醒„„你不比别人多,也不比别人少,你不用注视人们的眸光便可知道,你在阳光下用身影发表宣言:
你就是一道风景!
1. 第①句中的“生”“存”,第②句中的“隐”“藏”等动词妙在何处?
2. 简述第③句的表达作用。
3. 第④句中“秀丽”“壮美”“潇洒”“温柔”等词表达效果如何?
4. 第⑤句中的列举有何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列举?
5. 请从写法的角度分别对划线的第⑥句和第⑦句作点赏析。
参考答案
1. 准确巧妙地运用“生”“存”“隐”“藏”等动词,极显作为“人”存在于世间应该具备的气度,使读者自然感受到一处非凡的气势,并受到启迪。
2. 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增强了语言的气势美,生动形象地突现了张扬个性的意义,给读者以强烈的心灵冲击。
3. 运用生动精彩的形容词,在铺排和对比和将自然风物人格化的生动描绘中展示个性之美,语言气势淋漓。
4. 铺陈具有较强的典型性,有山有水,有丛林有沙漠,对比强烈,给人较强的视觉冲击,突出地演绎了独具个性的“风采”。
5. 第⑥句从比喻和对比的角度分析;第⑦句从对比的角度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中考阅读技法
(四)中考常从要素、线索、顺序入手考查对文章思路的理解。
1.弄清记叙的要素,有助于把握事情的来龙去脉。
2.可以作线索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分六类,简称为:物线、事线、人线、情线、时线、地线。线索在语言上往往是有标志的。有的题目本身就是线索;有的是采用某个词语从头到尾反复出现的办法来显示;有的是通过议论、抒情等方式来显示。
3.常见的叙述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在比较复杂的记叙文中也会使用补叙和分叙(对同时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亨进行平行叙述和交叉叙述)。
需要注意的是:在记叙文的四大类中(记人、叙事、写景、状物),写景记叙文和状物记叙文也常常是以“我”为中心,通过“我”的行为、思想感情来组织文章,因此写人、叙事记叙文理清思路的方法大多适用于写景、状物记叙文。
例题点拨
【例题】
①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②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人。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③“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
④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烂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⑤“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广我仍是想,——默默的想。
⑥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门前的麦垄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⑦这同样的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
⑧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1. 从文中看,本文描写的是什么季节?从那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文是以什么作为线索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一题考查的是记叙文六要素之一:时间。答案:秋季。可以从文中“凉云”、“萤光”、“苦雨”等词语中看出。
第二题考查的是对文章思路的理解。答案:作者的思想活动。
【点拨】 选文是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月儿”“凉意侵入”这些景物和感受都是秋季常用的话题。所以第一题不难判断。第二题只要理解文中所描写的几个场景都是作者思想过程的组合,线索也就找到了。
现代文阅读方法指导
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由于没有掌握阅读方法,怕做阅读题,乱做阅读题。在考试中,阅读题得
分也不很理想。因此,在现代文阅读的训练中,给予学生有效的解题方法,切实提高其解答现代文的阅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注重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捕捉有效的答题信息
对现代文阅读语段,要先从整体阅读,从整体上去把握,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中心论点、写作目的;而后仔细琢磨文章的字、词、句,体味其中的含义,揣摩作者的观点,用“圈、画、勾、点”法做上标记。如果第一遍读不懂,一定要读第二遍第三遍,然后再做题。切不可没完全读懂就做题或者边阅读边做题,这样往往会顾此失彼,事倍功半。请看下面的阅读材料:
如果你能在夜间观赏到海发光,那情景是相当瑰丽的。它似星光万点,又似乳光一片,更似绚丽多彩的礼花。人们称这种现象为“海火”。这种迷人的景象是谁引起的呢?是谁的杰作呢?
有一种海发光出现在航行中的船舶四周及船尾的浪花泡沫里,这主要是由颗粒很小的发光浮游生物引起的。这种浮游生物多呈玫瑰红色,平时凭借其体内的一种脂肪类物质就能微放光明。发光的特点是,由无数白色的、浅绿色的或浅红色的闪光组成。但通常只有在海面有机械扰动或它们受到化学刺激时才比较鲜明。当海上风浪把它们推向砾石海岸时,它们因为受到更大的触动而发光。发出的光就像一束四溅的火花,如“火雨”跌落,一拨接一拨,这样的海发光被称为火花型海发光。
还有一种海发光是由海洋发光细菌引起的。这种光强度较弱,其特点是不论什么海况,也不管外界是否扰动,只要这种发光细菌大量存在,海面就会出现一片乳白色的光辉。这样的细菌多在河口、港湾、寒暖流交汇处,特别是下水道入海处和被污染处最多,这样的海发光被称之为弥漫型海发光。
另一种海发光是由海洋里躯体较大的发光物所引起的,如水母、海绵、苔虫、环虫和蚧贝等。水母躯体上有特殊的发光器官,受到刺激便发出较强的闪光。有些鱼的体内能分泌一种特殊物质,这种物资和氧作用而发光。这种发光通常是孤立出现的,在机械、化学作用刺激下,才比较醒目。它们发出的海光一明一暗,反复循环,如同闪光灯似的,这种海发光被称为闪光型海发光。
海发光不仅绚丽多彩,美丽诱人,而且最重要的是它与人类的生产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
海发光强的海区能映出黑夜的海景,因此在没有月光的夜晚,当船舶遇到海发光时,能使船长产生错觉,导致航海事故,影响船舶的安全航行。正确掌握海发光可以预知天气,我国辽宁、河北一带的渔民经多年观察总结出“海火见、风雨现”的民谚。鱼游动时所发生的海光,暴露了鱼群的藏身之地,因此,经验丰富的渔民在夜间利用它来捕鱼。
1.请简要概括绚丽多彩、美丽诱人的“海发光”的成因。
2.不同类型的海发光各有什么特点?
3.“火花型海发光”为什么会出现在“航行中的船舶四周及船尾的浪花泡沫里”?
4.海发光与人类的生产建设有着怎样密切的关系?
做上面的试题时,应分两步走。先根据试题要求仔细阅读文字材料,整体把握文章的要旨。然后,在把握要旨的基础上,精心筛选有效信息,准确捕捉答题要点。通读全文后知道,该文章写的是海发光成因、特点及其在生产建设上的作用。第1节引入“海发光”;第2节谈火花型海发光的成因及其特点;第3节谈弥漫型海发光的成因及其特点;第4节谈闪光型海发光的成因及其特点。第一题的答案是分别由第2节、第3节、第4节中的第一句话中得来,即:由颗粒很小的发光浮游生物引起;由海洋发光细菌引起;由海洋里躯体较大的发光物所引起。第2题仍然要在第2~4节中捕捉有效答题信息,第2题的答案是:“火花型海发光”的特点:由无数白色的、浅绿色的或浅红色的闪光组成,放出的光就像一束四溅的火花,如“火雨”跌落,一拨紧接一拨:“弥漫型海发光”的特点:发光细菌大量存在时,海面就会出现一片乳白色的光辉:“闪光型海发光”的特点:一明一暗,反复循环,如同闪光灯似的。第3题谈的是“火花型海发光”,答案当然是要在第3节中去找,看完第3节你就会发现“火花型海发光”是因为:颗粒很小的发光浮游生物,在海面有机械扰动或受到化学刺激时才发现比较鲜明的光。第4题是就第5节和第6节
提出的问题,第5节是过渡,提示下文是讲海发光与生产建设有着密切关系。然后就可以在第6节中找出或概括出答案:影响船舶的安全航行;可以预知天气;便于渔民在夜间捕鱼。
二、审题要仔细,寻找答案要缩小、找准答案的“发源地”
审题不清势必影响答题质量。如有些题目要求从整体上概括,有些要求从内容上理解,还有些则要求从结构上和内容上分析,也有要求从正反两方面作答。看清了要求,才能有的放矢。问题总是围绕某一方面提出的,根据问题的具体要求,在原文中捕捉答题的有关信息,这是因为构成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的上下句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有的问题可以通过对上下文的综合分析,进而从原文里找出现成的答案。有的通过理解选文的上下文之间的关系答题,一般来说,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的上下句,上下句群,上下段落之间,都是有一定关联的。因此,有许多问题需要通过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来答题。以下面一篇文章为例。
祖母的葵花
我总是要想到葵花,一排一排,种在小院门口。
是祖母种的。①祖母伺弄土地,就像她在鞋面上绣花一样。一针下去,绿的是叶;再一针下去,黄的是花。
记忆里的黄花总是开不败。
丝瓜、黄瓜是搭在架子上长的。②扁扁的绿叶在风中婆娑,那些小黄色,就开在叶间,很妖娆地笑着。南瓜多数是趴在地上长的,长长的蔓,会牵引得很远很远。像对遥远的地方怀了无限向往,蓄着劲儿要去追寻似的,在一种的追寻中,绽放大朵大朵的黄花。黄得很浓艳。
还有一种植物,被祖母称作“乌子”的。它像爬山虎似的,顺着墙角往上爬,枝枝蔓蔓都是绿绿的,一直把整座房子包裹住了才作罢。忽一日,哗啦啦花都开了,远远看去,房子插了满头黄花,美得让人心醉。
最让人喜欢的,还是葵花。它们挺立着,情绪饱满,斗志昂扬,迎着太阳的方向,把头颅昂起,再昂起。小时候我曾奇怪于它怎么总迎着太阳转呢,伸了小手,使劲拉扯那如盘大的果实,不让它看太阳。但我手一松,它弹跳一下,头颅又转过去了,宁折不弯的样子。
凡高在他1888年的作品《向日葵》里,用大量的金黄来渲染葵花。画中,朵朵葵花,在阳光下怒放,仿佛是“背景上迸发出的燃烧的火焰”。凡高说,那是爱的最强光。在颇多失意颇多彷徨的日子里,那大朵的葵花,给他幽暗沉郁的心,注入了最后的温暖。
我的祖母不知道凡高,不懂得爱的最强光,但她喜欢种葵花。在那些缺衣少食的岁月里,院门前那一排排葵花,在我们心头,投下最明艳的色彩。葵花开了,就快有香香的瓜子了。这是一种香香的等待,这样的等待很幸福。
葵花结籽,别有一番风韵。果实沉甸甸的,望得见日月风光在里头喧闹。这个时候,它的头颅开始低垂,有些含羞,有些深沉,但腰杆仍是挺直的。一颗一颗的瓜子,一日一日成形、饱满,吸足阳光和花香。葵花成熟起来,蜂窝一般的。祖母摘下它们,轻轻一敲,一颗一颗的瓜子,就落到了祖母预先放好的匾里。放在阳光下晒,会闻见花朵的香气。③一颗颗瓜子,原来是一朵朵花的魂啊!
瓜子晒干,祖母会用文火炒熟,这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那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我们的童年就这样香香地过来了。
如今,祖母老了,老得连葵花也种不动了。老家屋前,一片空落的寂静。七月的天空下,祖母坐在老屋院门口,坐在老槐树底下,眼睛盯着一个方向看。我想,一定有一棵葵花正在开放,开在祖母的心窝里。
1.上文第3段说“记忆里的黄花总是开不败”。通读全文,说说“我”记忆里的黄花有哪些。
2.联系上下文,从不同方面体会“这是一种香香的等待,这样的等待很幸福”一句中加点词语的妙处。
3.从文中①②③这3句中任选一句,品味句中蕴涵的美或情感。
4.上文第7段写到凡高和他创作的《向日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5.请从下面的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想象合乎情理,描写生动形象,语言准确流畅。)
①祖母摘下成熟的葵花,轻轻敲落瓜子时,跟在祖母身边的“我”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请你联系文章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合理想象,进行描写,不超过60个字。(可描写神态、动作、语言、心理。)
②“如今,祖母老了,老得连葵花也种不动了。老家屋前,一片空落的寂静。七月的天空下,祖母坐在老屋院门口,坐在老槐树底下,眼睛盯着一个方向看。”祖母可能在想些什么呢?请你联系文章内容,展开合理想象,进行描写,不超过60个字。
回答第1题,我们在通读全文后,再回到第3段“记忆里的黄花总是开不败”,分析前后文得出,第3段是第3、4、5段的总写,答案应在第4、5、6段里找,即丝瓜花、黄瓜花、南瓜花、乌子花、葵花。第2题是体会词语,看“葵花开了,就快有香香的瓜子了”一句话自然而然地得出“香香的”表现出葵花子的香味;还可以由“这样的等待很幸福”想到吃瓜子时的幸福快乐;当然还可以联想到“体现了童真童趣”“使用叠音词,朗朗上口,有韵律美”等其他答案。
三、准确提炼信息,用准确、精练的语言组织答案
信息的提炼是否准确,直接影响答题质量的高低。因此,能准确对有用信息加以准确提炼很重要。信息既包括文段内容信息,也包括文体信息。提炼文段内容信息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原文中的相关语句作答。但不是整句照搬,要灵活机智,或摘取词语连缀,或压缩主干调整,或抽取要点结合,从而正确完整地表达意思,完成答题。
提炼文体信息,要求学生细心区分文体信息。在阅读训练时,同学们要注意区分文体。如记叙文中人物的分析、环境描写、情节安排;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等。比如同是分析语言特点,记叙文侧重于分析细节描写、叠词运用、修辞手法等;议论文侧重于词语的意思、语言表达的严密;说明文侧重于表现语言的准确等。再比如,同是排比修辞,在记叙文中的作用是表达强烈的感情色彩,在议论文中的作用是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议论的力度,文体不同,答法就不一样。
《祖母的葵花》的第3题应结合记叙文的文体特点来回答。可从语言特点、思想内容等方面来赏析,可以对3个句子这样回答: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祖母精心伺弄土地,热爱生活。或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祖母热爱劳动,热爱生活。②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绿叶摇摆的姿态和小黄花的可爱情态,表现出作者的喜爱之情。③瓜子是花朵经历日月风光(或吸足阳光和花香)结出的果实;它是祖母深沉的爱的积淀。第4题围绕文章的主旨答题,如“表现了葵花对失意、彷徨中的凡高的鼓舞(注入的温暖);体现了本文的主旨,表现了‘爱的最强光’;赋予葵花更深的内涵,使文章更为厚重;《向日葵》也是作者记忆中开不败的黄花;艺术中的葵花与现实生活中的黄花虚实结合,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加深了文章的意蕴)。”
四、深入探究,表达个人最深刻的体会
现代文阅读题的解答不能只满足文段的信息,还要能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谈谈自己的感悟。探究类问题,要求学生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结合自己的政治、历史等学科知识,甚至是图书馆、网络上搜集的信息和资料,用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如环保问题、人口问题、能源问题、交通问题等。学会探究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阅读中的难点,因此,师生要高度重视。《祖母的葵花》第5题就是希望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写出“我”的快乐和“我”对祖母的爱。指导学生答题要注意:①写出“我”童年的特征,表现出“我”的快乐(或幸福或期待或迫不及待的情形);②能写出祖母对过去生活的回忆、留恋;③祖母对孩子们深沉的爱;④符合祖母的年龄特征。
2007年全国中考阅读题综述
这是我最近应《中学生阅读》杂志之约,对2007年全国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写的一个综述。在学校网上贴出,供老师和九年级的同学们在复习时参考。因文章太长,分两次转贴。
美文·活题·新方向
——评2007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
余 蕾
现代文阅读考查,在中考语文试卷中,一直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因为现代文考查的容量大,比分高,考查形式多,题型变化无穷。几年以前,阅读考查的题目大都出得支离破碎,单纯的语言知识考查使文章的阅读流于形式,阅读题实际上是无“读”可言。在那样的考试影响下,现代文的阅读选文自然必须为所谓的“考点”服务,从报刊上随意引几个断章取义的字、词、句的“语言材料”,拼凑若干题目,是命题者的普遍做法,没有整体感,更谈不上选文的品位和阅读试题的质量。
经过几年的探索,尤其是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现代文阅读试题已经露出了课改的曙光,语文的阅读考查逐渐正位。2007年各地的语文试题,更是普上一个台阶。我们从现代文阅读考查可以感受到一股清新气息。我的评价是,现代文阅读考查的选文美,题目活,较全面地体现了语文课改的新方向。
一、现代文的选文美。
如果我们把现代文阅读考查不简单地当着是一次字词句的复现,通过这种复现去检测学生的机械记忆和运用为唯一目的,而是让学生在这一特定的阅读展示平台,真正享受一次独立阅读的快感,那命题者奉献给学生的就应该是精选的美文。我们欣喜地看到,不少地区都重视了选文的精美。如广州番禺所选的王蒙的《不设防》;江苏镇江所选的刘心武的《让情感的森林永远青葱》;湖北宜昌所选的于丹的《<论语>的温度》;山东临沂所选的《散文百家》里的《回家的花朵》;山东烟台所选的《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江苏苏州所选的《追思滕子京》;湖北武汉所选的一组外国现代文片断:《安妮日记》、奥斯特洛夫斯基《理想与幸福》、约瑟夫·爱泼斯坦《抱负》等,这些文章,文质兼美,可读性强,它们给学生带来的不仅是考试的材料,而且让学生享受到了阅读之旅的愉悦。选文或出于作家学者之笔,思维深邃,文风大气,激活了学生表现的欲望;或行文流畅,语言优美,为学生提供了表达的范例。据此命题,自然少了几分枯燥和僵化,多了几分生动和灵气。
二、现代文考查的试题活。
好的选文为高质量的命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今年的现代文的设题较以往更显得灵活。以能力考查为主要考点的命题意图体现得较为明显。我曾提出16字的命题原则,即“突出能力,注重运用,联系生活,取材课外”。我以为,知识复现的考查不应作为命题的重点。考查能力,试题必然会出得灵活,2007年的现代文考查让我们看到了这一倾向。
如武汉的一道题:
[材料二]中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疾病缠身、十分痛苦的情况下,创造了辉煌,获得了常人难以得到的幸福,靠的是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他的经历证明了[材料三]中哪一句话的观点?
题目虽然不难,但学生必须对几则片断比较阅读之后,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这是不需要自己组织语言进行表述的题,但它考查了阅读中的思维,对文本的准确判断,如果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清晰的思维方法,是难以得出正确结论的。
又如宜昌的一道题:
在读了文中的“我看《论语》的温度,不烫手,亦不冷漠”一句话后问道:如果第 ⑩段中的“《论语》的温度”是指“《论语》蕴涵的道理”,那么“不烫手,亦不冷漠”是什么意思?
做这道题,必须读懂原文,对《论语》有了初步的认识,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论语》的道理)既不艰深,也不浅显。这是一道表述文字不做统一要求的试题,只要意近即可。此题更具有灵活性,不仅要读懂,还要能用简单的词语进行表述。
再看山东临沂的这道题:
从文中看,作者对一朵蒲公英有着一种不寻常的感情,你在生活中是不是也有最钟情的事物 ,选择你钟情的一种事物抒发你对它的感情(50字左右)
这是阅读《回家的花朵》后的一道模仿片断表述题,此题有读写结合的导向作用。它考查了两种能力,一是在读中捕捉作者的感情以及作者表达感情的方式,二是学以致用,善于牵引,选取恰当的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这其实并不是新题型,但因为阅卷难以把握分寸,所以在以往的考试中常被忽视。07年此类题目又被重视,不少地区的考卷上都已出现,值得关注。
镇江有一道阅读题也出得灵活:
结合全文内容,写出“让情感的森林永远青葱”的具体做法。
这是阅读《让情感的森林永远青葱》后,要求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重点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此题没有
设置“统一答案”,只是在评分说明里列出了5个评分要点。答这样的题目,并不是可以信马由缰,因为题干文字已做了暗示:“结合全文内容”,写出“具体做法”,所以是活而有度。
山东烟台选了一篇与教材内容有关联的阅读文章《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无论
课内还是课外,学生对诸葛亮应该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所以据此命题,可以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我们来看其中的一道题:
阅读文段④中划线的句子,用简洁的语言填写下表。
A句:具有远大的志向;B句:
;C句:
;D句:清正廉洁,坦然无私。(原题是以表格形式呈现)
这是一道内容概括题,它要求学生首先必须对原文有关语句做准确理解,再调动自己的词汇积累,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这比那种按课文内容的记忆填空要高出一个层次,是把知识转化为了能力,从而体现了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表达。A、D两句由命题者填写,为学生的填写作了提示。
语文知识随文考查,使基础知识的考查实用化,更具运用价值,自然也使知识的考查更趋于灵活。我们不妨来看看湖北宜昌的两道试题:
1、《诗经》曾对后世语言产生过深远影响,如“桃之夭夭”、“蒹葭苍苍”、“杨柳依依”这类词语,至今读来仍琅琅上口,韵味悠长。请在你所积累的词汇中另写两个和它们结构相同的词语。
2、第②段中画波浪线部分与一句写杏花的古诗意境十分相近。请写出这句诗。
这是在阅读《<诗经>撷英》后出的两道题,题1考的是词语积累,答案有明确要求,评分的答案示例有“白雪皑皑、细雨霏霏、凉风习习”等,但学生所选词语却根据各人的积累而不同。这样通过阅读考查知识积累,见此而联想到彼,使记忆的考查也变得灵活了。题2是一道背诵题,答案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自从宜昌实施开卷考试以来,这种根据语境背诵的题型不断出现,所给的语境也随文而异,可以说,使背诵这样的传统考题越来越富有生命力,题型也越来越丰富多彩。我曾说过,动态的理解背诵必将取代僵化的死接句的背诵,因为在语言交流和写作运用中,脱口而出地使用名句,都是在动态中进行的,人们欲看得更远,便脱口吟诵“更上一层楼”,看到长江滚滚东流的恢宏气势,便脱口吟诵“大江东去„„”,正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里是不需要等着上下句进行接对的。给上句写下句只是一种背诵的强记方法,考背诵,最好随文进行。
读各地中考现代文的试题,我看到了这样一种命题倾向:试题在向能力考查转向,题目趋于灵活。这样的考查理念,有利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有利于语文教学逐步走向开放。
三、现代文的考查体现了考试命题的新方向。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语文课改的深入,语文考试的改革已经引起大家的关注。我
一直认为,语文考试不应仅停留在语文知识复现的考查上,它应为学生搭建一个知识、技能、智力、审美情趣、思维习惯、思维方法、创新意识等语文综合素养的展示平台。多年以来,知识复现的考试,虽然也有其作用,但它确实在某种程度上遏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阻碍了语文教学的改革。千百万学生为追求同一个“理想”的考分,不得不在那些“给予”他们的“同一”的让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概念符号、语言标签里苦苦徘徊。他们本应有自己的观点,考试却总不给他们表现的机会。他们只能按“标准答案”一点点死记,一次次死考,结果自然是一点点忘记,一点点丢掉。2007年各地的现代文考查,现代文的选文普遍重视向课外延伸,而且设题灵活,引进了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主动”、“独立”、“自由”、“自主”地阅读、思维和表达。不少题目难度适中,区分度有致。题目稳健而不拘谨,灵活而不随意,平实而不俗气,雅致而不玄乎。应该说,较好地体现了现代文考试命题的新方向。
从各地命题趋势分析,我认为现代文阅读题将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1、选文将更多地关注经典美文,尤其是与课文有关联的作品,以及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短文精篇。
2、对文章整体阅读的考查将有所加强,零碎的断章取义的题目将会逐渐淡化。
3、基础知识随文灵活考查将会增加,这种考查会与文章的理解结合起来。例如字、词、句、语文常识、背诵的考查。
4、标准化的试题将会越来越少,不给“统一答案”的试题将越来越受到命题人的重视。
5、初步审美鉴赏能力的考查将在现代文阅读考查中得到进一步完善。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7~21题。(23分)
不设防
王 蒙
①我有三枚闲章:无为而治、逍遥、不设防。“无为”与“逍遥”都写过了,现在说一说“不设防”。
②为什么不设防?因为没有设防的必要。无害人之心,无苟且之意,无不轨之念,无非礼之思,防什么?谁能奈这样的不设防者何?
③不设防的核心:一是光明磊落,二是不怕暴露自己的缺点。
④有人要我题字,我最喜欢题的乃是“大道无术” 四个字。鬼机灵毕竟是小机灵。小手段只能收效于一时,小团体只能鼓噪一阵。只有大道,客观规律之道,历史发展之道,为文为人之道,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设防,只是小术,叫做雕虫小技。靠小术占小利,最终贻笑大方。设防就要装腔作势,言行不一,当场出丑,露出尾巴,徒留笑柄。设防就要戴上假面具,拒真正的友人于千里之外,终于不伦不类,孤家寡人。|
⑤不怕暴露自己的缺点,乃至敢于自嘲,意味着清醒更意味着自信,意味着活泼更意味着真诚。缺点就缺点,弱点就弱点,不想唬人,不想骗人,亲切待人,因诚得诚。不为自己的形象而操心,不为别人的风言风语而气怒,动不动就拉出自己来,往自己脸上贴金。自吹自擂,自哀自叹,自急自闹,都是一无所长毫无自信的结果,都实在让人笑话。
⑥从另一方面来说,不设防是最好的保护。亲切和坦荡,千千万万读者和友人的了解与支持,上下左右内外的人了解与支持,这不是比马其诺防线更加攻不破的防线吗?
⑦之所以不设防,还有一个也许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原因:我们没有时间。比起为个人设防来说,我们有更多得多、更有意义得多的事情去做。把事情做好,这也是更好的防御和进攻——对于那些专门干扰别人做事的人。
⑧因为不设防是不是也有吃亏的时候,让一些不怀好意的小人得逞——乱抓辫子乱扣帽子的时候呢?
⑨当然有。然而,从长远来说,得大于失,虽失犹得,不设防仍然是我的始终不悔的信条。
(选节选自王蒙《我的人生哲学》)
17.作者认为“不设防”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8.根据文章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6分)
⑪文章第④段中“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这“问题”所指的是:。
⑫第⑤段中“都实在让人笑话”,如果不让人“笑话”,就应该做到:。
⑬第⑥段中“这不是比马其诺防线更加攻不破的防线吗?”这“防线”的含义是:。
⑭作者坚守的“信条”,其内涵是:。
19.请简要分析第②段语言的特色和表达效果。(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提出“得大于失,虽失犹得”的问题,你同意看法吗?请你联系亲身的体验,谈谈你的感受。(6分)
21.本文第⑤段中有“自吹自擂,自哀自叹,自急自闹,都是一无所长毫无自信的结果,都实在让人笑话”的句子,请仿照此句式进行仿写。(3分)
语文阅读理解总结
2007高考终于告一段落了,我也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不过,这几天来非常教育中心咨询中考的学生和家长又多
了起来,也有很多家长给我发邮件,希望我能够就今年的中考谈谈看法。北京市的中考安排在下个周末,很多考生开始出现一些考前的问题,这方面其实和高考的考前调节类似,大家可以参考我这方面的文章,我就不再单独撰文了。
前天,我的一个学生小强来找我咨询,他的成绩很不错,二模成绩525分。但是有一个明显弱项,就是语文的阅读理解。只此一项竟然丢掉了20多分,翻开卷子一看,可以说是“满目疮痍、伤痕累累”。通过和他一起分析卷子,我给他制定了几条很好入手的、语文阅读理解的宗旨,今天介绍给即将中考的考生和家长朋友们。
1、注意抓住关键词;一篇文字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往往就是关键词。同学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围绕关键词来组织答案。例如:在小强的答卷中,有一首关于燕子的散文诗,其中,多次提到了“故乡”,那么,故乡就是关键词,答案就要围绕故乡来组织,于是很容易写出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思念故乡”。
2、要以尊重原文为主,不要超出原文范围想象;在中考的阅读理解中,尽量用原文的意思,不要随便超越原文,否则,很可能出现偏差。例如:原文中只是介绍一件事情,尽管有一些褒义在其中,你也不要轻易写出“敬佩”这样的意思来,通常情况下,这种答案不符合要求。
3、注意上下文的情感和逻辑变化;这方面非常重要。任何一篇文章,即使是说明文,往往都有情感成分,如果我们能够在读文章的同时,体会和把握一下作者的情感变化,那么,在阅读理解的时候,感觉就会非常立体。其中,逻辑的作用也是很关键的,为何要写这一段,它和下一段有什么联系,对于大家理解文章很关键。
4、要发挥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其实,形象思维对于同学们各科的学习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们目前的教育体制和模式却简单地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分开,一进入初中,大家就只能枯燥地学习各科理论。这方面在语文中的表现尤其突出,文学作品中“精、气、神”的内容根本就没有得到重视,语文变成了纯粹的“文字”的学习。这不仅对于长期培养我们的文学修养不利,而且对于我们在考试中拿高分也是一个致命伤。因此,建议大家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把自己想象成导演,把文章看作剧本,在头脑中将它勾勒出来,让剧情再现,这样,你对这篇文字的把握会上一个境界。
5、注意上下文的位置和关系;通常概括性的问题,如文章的主旨大意都在首段或者尾段;一段文字在段落中的位置也往往和作用一一对应;单独成段的句子一定是要表达一种作者要强调的元素等。
好吧,关于语文阅读理解就给大家总结到这里,祝愿孩子们中考顺利,万事如意!
2008年全国中考试题精选——散文阅读(1)
(一)乡间的庙会
林莽
①在华北的农村,有一种传统的习俗,每个村子每年都有定时的庙会。相邻的村子不会同时举行,在相对的农闲时节,它们各有自己的节日。
②每逢庙会时节,村里张灯结彩,空地上的戏台是用苇席搭的,台口用彩绸装饰,大红大绿的别有一番情趣。五十年代的乡村还没有电灯,几只比马灯大许多的汽灯挂在戏台上,把乡村里平淡的日子都照亮了。
③庙会一般是三两天,每家都有亲友从四面八方的村子里赶来,他们套了牛车或牵了毛驴儿,穿上节日里的衣裳,篮子里的饽饽是点了红点的。这种走亲家人们称它为“上庙”。穿了新装的孩子们把村子装点得鲜活了起来,商家和小贩们也赶了来,为乡村里的节日增加了另一种氛围。卖艺的,卖衣服和布匹的,还有卖居家用品和各种农具的。我记忆最深的是吹糖人,卖芝麻糖和甘蔗的。庙会是比人们重视的春节、八月十五等传统的节日更具交往性和商业性的。
④在乡村的那几年,我和大人们赶过几次庙会。一早起就等着来接的车了。在乡间的土路上,木轮的大车上铺了苇席和棉被,女人和孩子们摇晃在上面,听着木轴发出的吱呀声和车把式悦耳的吆喝声。车把式们抱了结着红缨子的鞭子,有的跟车走在路边上,有的坐在车辕上。拉车的牲口也在脑门上结了红缨珞。人们相互应答着,这是一年一度的乡村里的节日,它点缀着质朴而平和的乡村生活。
⑤五岁那年家乡的庙会在我记忆里留下了终生难忘的两件事:一是自己买了第一本书;另一件是第一次看了“鬼戏”。
⑥那是一本薄薄的小人书,一毛二分钱。书中讲的是战国时的故事,书名叫《一鼓作气》。我被封面上的战旗和战车吸引,天天拿着从庙会上买的木刀木枪,编撰着从戏台上看来的故事。那是我的第一本书,我把它保存了许多年。
⑦庙会上最吸引人的是唱戏了,河北梆子那嘹亮的唱腔和急促的伴奏声划过夜空,老远就能听见了。无论春夏秋冬,台下总是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人。孩子们为了看得清楚,很早就用条凳占上了地方。开场锣鼓响过三遍,戏才真的开始了。往往开头总是一两段折子戏,然后才是正戏。最吸引孩子们的不是戏的内容,而是那些奇异的戏剧服饰,武将的靠背旗和长长的雉鸡翎,花旦的凤冠,还有丑角的花脸。许多戏的内容都已经忘光了,惟有一场鬼戏至今还深深地印在脑海中。那戏的名字叫《狮子楼》,讲的是《水浒传》中的故事。戏台上的汽灯都调得很暗,台上用酒点上了几簇鬼火,那蓝色的火焰后面不时地闪出武大郎青色的脸。我至今还记得,因为恐怖我紧紧抓住了大人的手,那几簇蓝色的火焰跳动得几乎让灵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⑧乡村的生活在孩子们的心中是平静的,它那明媚的阳光、土地与炊烟般的质朴让孩子们无所牵挂。白天和夜晚把孩子们的心截然地分开,那是不同的两个世界,在我们的想象中,夜将神秘的事物掩盖起来,那些黑暗中大地的絮语,那些闪动的遥远的星星,使我们总是充满了幻想。
⑨不知为什么,在乡村的记忆中,我总有一股无名的哀伤,即使在高亢的戏剧的唱腔中,我也能听到它的存在。它幽幽地飘荡在大地上,或许,这就是华北原野上的“燕赵悲歌”,它神秘地在人们心中无尽地盘桓,已有几千年。(有删改)
(北京市)
1.本文写的是乡间庙会,简要说出全文围绕“庙会”行文的思路。(每空须有“庙会”二字)(3分)
答: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对“路上”景象的描写生动形象,富有情趣,试举一例进行分析。(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看,庙会以哪些主要内容“点缀”了“质朴而平和的乡村生活”?你怎样理解作者今天对“庙会”的认识。(不超过150个字)(5分)
答:
答案:
1.介绍乡间庙会
回忆儿时赶庙会的经历
由庙会引发的思考
2. 女人和孩子们在大车上摇晃,而且是听着悦耳的吆喝声摇晃。这样,不仅写出了他们因路不平坐不稳二摇晃的情形,又写出了他们去赶庙会时的愉悦心情。
3.答案:走亲戚、做买卖、看戏。
理解(要点):
1、作者今天对庙会的认识比儿时对庙会的认识更加深入,作者为多少年来农民生活的贫乏而感到哀伤。
2、体现了作者对农民生活状态的关注与同情。
(二)脚步声(节选)
陆文夫
我走过湖畔山林间的小路,山林中和小路上只有我;林鸟尚未归巢,松涛也因无风而暂时息怒„„突然间听到自己的身后有脚步声,这声音不紧不慢,亦步亦趋,紧紧地跟随着我。我暗自吃惊,害怕在荒无人烟的丛林间碰上了剪径。回过头来一看:什么也没有,那声音来自于自己的脚步。
照理不应该被自己的脚步声吓住,因为在少年时我就在黑暗无人的旷野间听到过此种脚步。那时我住在江边的一个水陆码头上,那里没有学校,只有二里路外的村庄上有一位塾师在那里授馆,我只能去那里读书。那位塾师要求学生们苦读,即使不头悬梁,锥刺股,却也要“闻鸡起舞”,所谓闻鸡起舞就是在鸡鸣时分赶到学塾里去读早书。农村里没有钟,全靠鸡报时。“雄鸡一唱天下白”,那是诗句,实际上鸡叫头遍时只是曙色萌动,到天下大白还有一段黎明前的黑暗。我在这黑暗中向两华里之外的学塾走去,周围寂静无声,却听到身后有沙沙的脚步声,好像是谁尾随着我,回头看时却又什么也没有。那时以为是鬼,吓得向前飞奔,无论你奔得多快,那声音总是紧紧相随,你快它也快,你停它也停。奔到学塾里上气不接下气地告诉塾师,塾师睡在床上教导我说:
“你不要怕鬼,鬼不伤害读书人。你倒是要当心人,坏人会来剥你的衣裳,抢你的钱。”
老师的教导我终身不忘,多少年来我在黑暗的旷野中行走时从来不怕鬼,只怕人,怕人在暗地里给你一拳,或者是背后捅你一刀。不过,这种担心近年来也淡忘了,因为近年来我很少在黑暗的旷野中行走,也很少听到自己的脚步声。
是的,我听不到自己的脚步声已有多年了,多年来在繁华的城市里可以听到各种各样奇妙的声响:有慷慨陈词,有嘁嘁私语,有无病的呻吟,也有无声的哭泣;有舞厅里重低音的轰鸣,也有警车呼啸着穿城而过„„喧嚣,轰鸣,什么声音都有,谁还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
要想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好像必须是在寂寞的时候,在孤苦的时候,在泥泞中跋涉或是穿过荒郊与空林的时候,这时候你才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脚步声:那么沉重,那么迟疑,那么拖沓而又疲惫;踯躅不前时你空有叹息,无故狂奔后又不停地喘息。那种脚步声能够清楚地告诉你,你在何处,你是从哪里来,又欲走向何处。
(摘自《北京文学》2001年第10期)(天津市)
注释:①剪径:旧时指拦路抢劫。②塾师:指旧时的私塾先生。
1、文中使用典故和引用诗句,请根据提示填空。(2分)
⑪“闻鸡起舞”典出《晋书》,说的是祖逖早起舞剑的故事。后来演变为成语,其含义是______________
⑫“雄鸡一唱天下白”最早唐代诗人李贺的《致酒行》,原为“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唱天下白”;后来毛泽东在《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中化为“
”,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第三节画横线句子的含义。(10字以内)(3分)
3、文中写了作者少年时和现在两次被自己的脚步声惊吓。根据下面提示,具体分析这两次的“怕”有何不同。(3分)
① “怕” 的对象不同:
②“怕” 的程度不同:
③“怕” 的感悟不同:
4、文中第一节文字写湖畔山林的寂静,第五节文字侧写城市的“喧嚣”“轰鸣”,这是怎样的写法?这样来写有何用意?(3分)
写法是______________;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末画波浪线句中的“你”指的是谁?其中“从哪里来”说的是过去,“在何处”说的是现在,“走向何处”则指向未来,将这三点贯连起来,你认为作者的所谓“走”路,指的是什么?(4分)
“你”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⑪形容胸怀大志的人,读书或工作非常勤奋 ⑫一唱雄鸡天下白(2分,每空1分)
2.坏人比鬼更可怕(防坏人应甚过防鬼)(3分,恰巧即可)
3.①少年时怕的是鬼,现在怕的是人
②少年时怕鬼一路飞奔,现在害怕只是回头来看
③少年时怕后知道“鬼不可怕”,现在怕后明白“我已经好久没有听到自己的脚步声了”
(3分,每点占1分)
4.对比(比照、衬托)城市的“噪”和山林的“静”形成对比,噪中显静,说明我们只有心静才能自省(3分,第一问占1分,第二问占2分)
5.“你”指的是读者,泛指现代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当然也包括作者
这里的走路,指的是探索人生之路
(三)年轻的国旗
①这是由陈九[注]先生讲述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②小镇只有一所大学,不大,但哪个国家的学生都有。中国来的一共五名,巧了,全是女生,名付其实五朵金花。珍妮是她们的头儿。五朵金花同吃住同进出,像一家子出来的。其实本来就是一家子。
③学校每年春天搞一次隆重的国际街坊节。在小镇主要街道、广场上,让各国来的师生穿上自己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当街展示自己国家的食品和工艺品。到那天,各界名流与方圆多少里的男女老幼都会来凑热闹,在此欢歌笑语,尽情玩乐。
④五朵金花耐不住好奇,头天就跑上街看街坊节的准备情况。她们要挑选有利地形,来个穿旗袍炸春卷,外加毛笔字,够中国的吧?几个姑娘这儿走走那儿看看,嘻嘻哈哈,踌躇满志。突然,一个姑娘说,好像,我好像没看到中国国旗。广场上空飘满各色国旗,赤橙黄绿青蓝紫,她们一面面数过,就没中国的,咋回事?
⑤姑娘们一下懵了,她们此刻感到国旗对自己竟如此重要。珍妮的脸涨得通红,跟国旗那么红。现在只有一个办法,找校长当面问清楚。找校长?对。珍妮拔腿要走,等等,咱们一块儿去。姑娘们捆成一捆儿,碧草蓝天,斜阳映着她们匆匆的背影。
⑥白发苍苍的校长先生面对为何别国的国旗都有,却偏没中国国旗的提问,很显窘迫。是吗?让我了解一下,保证尽快答复你们。好,珍妮说,明天是街坊节,我们就在这儿等。五朵金花走出办公室,在门前的草坪上坐下来。天角渐渐泛红。
⑦春日黄昏那么短暂,像脸盆里的水,洒洒就没了。当校长走出办公室,夕阳已在天边闪烁。校长对姑娘们说,校董们大都同意悬挂中国国旗,并为这个疏忽向中国同学道歉。明天一早,你们会在广场上看到中国国旗的。真的吗?真的。
⑧那本该是个安详的夜晚,人在心愿满足后睡得最甜。万万没想到,珍妮她们突然接到校长秘书的电话。秘书说,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一面中国国旗——我只是说,我找不到中国国旗。如果我借你一面你会挂吗?珍妮问。你有?对,我有。当然,当然挂。好,一言为定,明天一早广场上等我。
⑨你有国旗?姑娘们把珍妮围起来。咋不早说?害我们紧张半天,死多少细胞!珍妮红着脸低下头,憋了好一会儿才说,对不起,我没有。可我不信就找不到一面国旗!姑娘们立刻打电话到北京,到纽约,到所有可能有国旗的地方,最后终于联系上位于波士顿郊外的哈佛大学中国同学会。怎么给你们?电话里的人问珍妮。麻烦你把国旗放在你家门前的信箱里,我这就去取。珍妮,你疯了?珍妮笑笑,开车单程五小时,争取九小时赶回来。你们明儿一早直接在广场上等我,别忘帮我带好旗袍和化妆盒儿,咱广场见。
⑩不知那一夜姑娘们是如何度过的。特别是珍妮,迷过路吗,吃没吃罚单,饿不饿,打盹儿了没有?可以确定的是,太阳升起时,广场上的中国姑娘是五名,一个也不少。珍妮把鲜红的中国国旗交到校长手里。就在校长秘书升旗的瞬间,姑娘们一字排开,请校长为她们在国旗下合影。一,二,校长喊着。等等!珍妮挽起身旁两位姑娘的手臂,接着,她们每个人都相互挽起手臂。现在可以了,校长先生。
(11)清晨很美,像一支奏鸣曲,随风飘荡。
[注]陈九:华裔作家,现为纽约市政府资深雇员。(上海市)
1.第②段加点词“名付其实”中的错别字是___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2分)
2.请具体说明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⑦段的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
4.珍妮两次“脸红”的原因各不相同:第⑤段中“珍妮的脸涨得通红”,原因是
;第⑨段中“珍妮红着脸低下头”,原因是
。(4分)
5.从全文看,对标题“年轻的国旗”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年轻的姑娘们让国旗在异国的小镇上第一次升起
B.年轻姑娘们的行动表明她们就像那面飘扬的国旗
C.国旗在小镇的清晨升起,为小镇增添了勃勃生机
D.国旗是祖国的象征,寓示着伟大祖国的勃勃生机
6.姑娘们为国旗所付出的努力,哪一点最令你感动?说说它对你的成长有什么启示。(80字左右)(8分)
答案:
1.付
副(符)
2.⑪引出下文的作用。⑫交代国际街坊节的背景,为下文做铺垫。
3、比喻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日黄昏的短暂
4.为没能见到自己国家的国旗而难过
自己冒失说有中国国旗
5.D(年轻的中国姑娘对祖国执著的爱让人们看到了年轻中国的希望)
6.略.(四)别踩疼了雪
朱成玉
(1)我和女儿在焦急地等待着一场雪的降临。
(2)雪,只在女儿的童话和梦境里飘过。我一直这样认为:没有触摸过雪花的女孩,永远做不了高贵的公主。我领她到雪的故乡来,就是要让她看看雪是怎样把人间装扮成宫殿,把人装扮成天使的。
(3)带女儿来北方,就是为了让她看雪。因为我无法为她描述雪的样子,而-t~x.是那么渴望看到它。
(4)雪开始零星地飘起来,我和女儿激动得手舞足蹈!
(5)它多美啊,轻盈、飘逸、纯洁,让人爱不释手。
(6)女儿伸开手掌,发现,我们的手掌虽可以接住雪花,但雪花却无法随我们的爱意时间停留。它只亭亭玉立了那么—会儿,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7)但女儿并没有收拢她的手掌,她依然执著地积攒着手中的白色花瓣。雪渐渐大了些,女儿小心翼翼地捧着她的雪花,她说把她带回去,在妈妈的坟墓旁边堆一个大大的雪人。
(8)女儿的话触动了我。原来,女儿一直嚷嚷着要来北方看雪,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她的妈妈。
(9)我不忍提醒她,我们永远也无法将雪花运到南方去。我总是提醒自己:孩子的心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不要弄脏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
(10)女儿没有见过她的妈妈,在她出生的那一刻,她的妈妈便因为难产离开了我们。仿佛一切都有预感一样,在妻子的日记里,我看到了她写给自己未出生的孩子的信。她说:即使有一天她离开了人世,她的魂魄依然围绕在孩子的身边,春天她就是早上第一缕吻着孩子脸颊的阳光,夏天她就是那大树底下的阴凉,秋天她就会变成一朵朵云彩,冬天的时候她就会变成雪花„„
(11)每当女儿问我她的妈妈在哪里的时候,我就会对她说,你妈妈离开这个世界了,但她爱我们。春天的晨光,夏天的绿阴,秋天的云朵,冬天的雪花,这些都是你妈妈变的,她一刻都没有离开我们。女儿记住了我的话。在春天,总是太阳刚一露头就醒了,她说妈妈在唤她起床呢;夏天,她总是习惯把书桌搬到那棵大树底下去做作业;在秋天,她总是趴在窗台上,托腮凝望天上的云。我知道,她那颗小小的心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怀念着母亲。
(12)可在冬天的时候她找不到与母亲的联系了,因为南方没有雪。
(13)这就是她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啊!
(14)雪花在天空舞蹈!
(15)天空阴暗得仿佛是大地,大地晶莹得仿佛是天空。
(16)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
(17)第二天清晨,女儿轻轻推开门,小心翼翼地踩出了一行小脚印。她对我说:“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
(18)那一刻,我看到的世界全都是洁白的,包括人的心灵。
(选自《今日教育·读写舫》2008.2)(重庆市)
1.阅读全文,说出女儿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4分)
2.第⑦段加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3分)
3.品味语言(7分)
(1)揣摩下面句中画线的词,说说它的表达效果。(4分)
①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小心,不要弄脏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
②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
(2)第(16)段划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
4.联系全文,说说“雪”在文中有什么象征意义?(4分)
5.文中第10段有妈妈写给女儿的一封信。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也有一位母亲给孩子留下了短信。这位母亲双膝跪地、双手撑地,用脊梁为她三四个月大的孩子挡住了垮塌的房屋。在离世前她用手机给孩子留下短信:“亲爱的宝贝,如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读了这两位母亲的信,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实际作答。(50字左右)(4分)
答案:
1.(共4分)在女儿心中,雪花是妈妈变成的,通过看雪找到与妈妈的联系,以此怀念妈妈。(意合即可)
2.(共3分)引出下文(或“承上启下”,1分),由“看雪”的描绘转入对妈妈的回忆(如答成“爱雪原因的记述”也可)(2分)。或:为后文写她妈妈离世(2分)作铺垫(1分)。
3.(共7分)(1)(4分)①变抽象为具体(答成“形象生动”也可,1分)表现出父亲对女儿梦想的呵护,对女儿的爱(1分);②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雪以生命,表达出女儿对母亲的爱,展示出女儿纯洁的心灵(2分,三点答到一点给1分,答到两点即给满分)。(意合即可)
(2)(3分)人生有再大的不幸(或“困难”、“磨难”,扣“夜黑”。1分),只要我们拥有纯洁的心灵(扣“雪白”。1分),我们就能乐观面对,就能战胜不幸(扣住“压”。1分)(意合即可)
4.(共4分)①象征母亲美好的形象②象征纯洁的心灵。(每点2分)
5.(共4分)评分意见:联系两位母亲的信来谈,话题不偏离母爱(1分);有具体感受(1分);联系实际(1分);语言表述通顺,字数符合要求(1分)。意合即可。
示例:两位母亲的信,让我认识到母爱的伟大。想到妈妈平时对我的付出,我要说:“妈妈,我爱您!”。
(五)神奇的丝瓜
今年春天,孩子们在房前空地上,斩草挖土,开辟出来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小花园。周围用竹竿扎了一个篱笆,移来了一棵玉兰花树,栽上了几株月季花,又在竹篱下面随意种上了几棵扁豆和两棵丝瓜。土壤并不肥沃,虽然也铺上了一层河泥,但估计不会起很大的作用,大家不过是玩玩而已。
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长大。这当然增加了我们的兴趣。但是我们也并没有过高的期望。我自己每天早晨工作疲倦了,常到屋旁的小土山上走一走,站一站,看看墙外马路上的车水马龙和亚运会招展的彩旗,顾而乐之,只不过顺便看一看丝瓜罢了。
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我也并没有想到会有什么神奇之处。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发现丝瓜秧爬出了篱笆,爬上了楼墙。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说它每天长出半尺,决非夸大之词。丝瓜的秧不过像细绳一般粗,如不注意,连它的根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这样细的一根秧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爬在灰白色的墙上,一片浓绿,给土墙增添了无量活力与生机。
这当然让我感到很惊奇,我的兴趣随之大大地提高。每天早晨看丝瓜成了我的主要任务,爬小山反而成为次要的了。我往往注视着细细的瓜秧和浓绿的瓜叶,陷入沉思,想得很远,很远„„
又过了几天,丝瓜开出了黄花。再过几天,有的黄花就变成了小小的绿色的瓜。瓜越长越长,越长越长,重量当然也越来越增加,最初长出的那一个小瓜竟把瓜秧坠下来了一点,直挺挺地悬垂在空中,随风摇摆。我真是替它担心,生怕它经不住这一份重量,会整个地从楼上坠了下来落到地上。
然而不久就证明了,我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最初长出来了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在上面,在三楼一位一百零二岁的老太太的窗外窗台上,却长出来两个瓜。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地猛长,不久就长成了小孩胳膊一般粗了。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担得住呢?我又担心起来。没过几天,事实又证明了我是杞人忧天。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
不知道从哪一天起,我忽然又发现,在两个大瓜的下面,在二三楼之间,在一根细秧的顶端,又长出来了一个瓜,垂直地悬在那里。我又犯了担心病:这个瓜上面够不到窗台,下面也是空空的;总有一天,它越长越大,会把上面的两个大瓜也坠了下来,一起坠到地上,落叶归根,同它的根部聚合在一起。
然而今天早晨,我却看到了奇迹。同往日一样,我习惯地抬头看瓜:下面最小的那一个早已停止生长,孤零零地悬在空中,似乎一点分量都没有;上面老太太窗台上那两个大的,似乎长得更大了,威武雄壮地压在窗台上;中间的那一个却不见了。我看看地上,没有看到掉下来的瓜。等我倒退几步抬头再看时,却看到那一个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身子躺在抗震加固时筑上的紧靠楼墙凸出的一个台子上。这真让我大吃一惊。这样一个原来垂直悬在空中的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那里了呢?这个凸出的台子无论是从上面还是从下面都是无法上去的,决不会有人把丝瓜摆平的。
我百思不得其解,徘徊在丝瓜下面,像达摩老祖一样,面壁参禅。我仿佛觉得这棵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它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它们疯狂地长;它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无论如何也无法解释我上面谈到的现象。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又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丝瓜用什么来思想呢?丝瓜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从来也没有人说过,丝瓜会有思想。我左考虑,右考虑;越考虑越糊涂。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瓜秧仿佛成了一根神秘的绳子,绿叶上照旧浓翠扑人眉宇。我站在丝瓜下面,陷入梦幻。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选自《季羡林散文》,略有改动)
(武汉市)
1.在丝瓜的成长过程中,哪些神奇现象引起了作者的深思?请简要概括。(4分)
答:
2.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线词语的作用。(3分)
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
答:
3.说说作者心目中的丝瓜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为什么?(4分)
答:
4.品读文本,说说作者看待事物的方式给了你什么启迪。(4分)
答:
答案:
1、(1)丝瓜秧生长迅速,细秧能养育出浓绿的瓜叶,充满了活力和生机。
(2)丝瓜能控制瓜的生长,似乎有思想。
如果结合原文答出:(1)丝瓜秧快速爬上了三楼,一根细秧竟养育出浓绿的瓜叶,充满了活力和生机。(2)丝瓜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能让拥有有利地形的瓜疯长,能让悬垂的瓜平躺,似乎有思想。
2、这两个动词描绘了丝瓜主动调整生存状态的动作,表现出丝瓜具有主动性,似乎有思想的特点。
3、在作者心中,丝瓜好像是一位智者,因为它能够从容不迫地应对各种生存环境。(如果答出“是一个充满智
慧的人”,或是“一个有思想的人”等可得2分。如果答出“是一个怡然自得的人”,或是“一个坦然乐观人”等可得1分。)
4、略。
(六)抽打心中的樱桃花
①年少时家中的院子里种了两棵樱桃树。每年春天,樱桃树上总会挂满红得晶莹透亮的樱桃。摘一颗放到嘴里,令人唇齿留香、心旷神怡!
②有一年的春天,樱桃树开满了花,开得比以往哪一年都要多。蜂蝶在樱桃花间飞舞,馋嘴的我似乎已经闻到了樱桃那种特有的香甜味,就连在睡梦中,都是满树的樱桃在冲我微笑。
③一天早晨,我还躺在床上,就听到院子里传来“噼里啪啦”的树枝摇晃的声响。我赶快爬起来,冲到院子里。竟看到母亲正拿着一根竹竿在樱桃花间抽打,其中的一棵好像已经抽打完了,樱桃花像下雨一样落了一地。她正准备抽打另一棵樱桃树呢!
④我赶忙跑过去一把抱住了母亲。任凭母亲如何解释,我都紧紧抱住她的双臂不放手。母亲无奈之下只能住手,她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也好,到了樱桃成熟的时候,你就知道我抽打樱桃花的用意了!”
⑤转眼间,樱桃花落了,两棵樱桃树都结满了青青的樱桃。尤其是我从母亲手中保护下来的那一棵,樱桃结得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我炫耀似的指给母亲看,她笑了笑,摇了摇头。
⑥到了樱桃成熟的季节,那棵经母亲抽打的樱桃树硕果累累,一颗颗樱桃仿佛一盏盏挂在树上的小灯笼。而那棵未经抽打的樱桃树上的果实仍然是一片青绿。我坚持不吃已经成熟了的樱桃,静候着那片青绿变成点点唇红。
⑦ 但结果令我失望,已经成熟的樱桃被吃光了,我保护的那棵樱桃树仍是满树青黄,并且树上的樱桃开始干瘪、变黑、脱落,渐渐的树干上的绿色也退去,变得干枯,毫无生机。母亲告诉一脸失望的我:这棵樱桃树由于在春天花开得太多,又未经抽打,所以结的樱桃也太多。由于水分、营养供应不上,它累死了!
⑧母亲用牺牲一棵樱桃树的代价告诉了我一个道理:。
⑨人活在世上是不能太贪心的,要学会取舍。心中贪念太多,只取不舍的结果,就像那棵未经抽打的樱桃树,最终导致你不堪重负、两手空空;而适当的舍弃,看似是一种失去,但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获得更加丰厚的给予和回报!
(江苏省南通市)
1、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极力状写樱桃花开之盛和“我”对樱桃的憧憬?(2分)
答:
2、第⑤段中,“我炫耀似的指给母亲看,她笑了笑,摇了摇头”,请自己的语言分别描写当时情境中“我”和母亲的心理。(各不超过40个字)(3分)
“我”:
母亲:
3、联系上下文,请写出母亲用牺牲樱桃树的代价告诉“我”的道理。(答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答:
4、根据全文内容,说说标题“抽打心中的樱桃花”的作用。(4分)
答:
5、阅读课文《错过》选段,结合上文内容答题。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赏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事,关键是不能错过预定的站台!
我们预定的到站并不等于人生的终点。但在人生的终点上,我们最好能含笑地说:我虽然错过的很多很多,却毕竟把握了最关键最美好的,这样,“错过”便仿佛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
人生的历程,其意义不只是生命的流逝,还在于要从生命的长河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刘心武对“错过”的体悟告诉我们要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对待“人生的终点”。
请结合以上材料和对《抽打心中的樱桃花》一文的阅读感悟,谈谈你所受到的人生启迪。
答:
答案:
1、极力状写樱桃花开之盛和“我”对樱桃的憧憬,为下文写母亲“抽打”和“我”“护花”作铺垫。
2、“我”:看,我的那一棵果实那么多,幸亏我执意保护;哼!你那棵就少多了,后悔了吧?
3、“只有当你懂得舍弃,你生命的行囊才会装满更多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或“青涩的青春只有经过抽打的磨砺才能够逐步走向睿智与成熟”。
4、概括了全文的主要情节;由物及人,形象揭示全文的主旨。
5、无论是“错过”还是“舍弃”,我们心中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主动“适当的舍弃”。
(七)不能忘却的纪念
黎明,草地上有一层亮晶晶的露水,像闪动着无数可爱的眼眸。一头鹿急不可待地从树林里径直走到草地上。鹿是动物中的唯美主义者。早晨有露水的草地让它的内心有一种很美妙的感觉。它站在草地上,让初升的太阳把它的影子投射到它的蹄子下。它不时地转动着头颅,一会儿欣赏健美躯体的影子,一会儿欣赏修长的四肢,还摆出一些造型欣赏着自己,一双毛茸茸的漂亮的眼睛在注视露水中的自己时也含情脉脉。
有一次天下雪,我到小河里去提水,刚走到河边,从前面传来一声嘶哑的嗥叫,我回头一看,是一头鹿。这头鹿一定饥渴难忍,从树林里走到河边来畅饮一番。鹿连喝水也极为讲究。平时喝从高处流下的涧水,下雪天也会长途跋涉到小河边去喝河中的清水。因此,危险时有发生,它们常常受到猎人的枪击和猎狗的追逐。
我面前的这头鹿同样处于生命的危险之中。它的两只蹄子插入冰中拔不出来,急得它一声声嗥叫。噢,几小时前,饥渴难忍的它跑到河边一头扎入河中畅饮起来,等喝痛快之后才发现两只蹄子拔不出来了。我仔细观察它,发现它长得很肥硕,我断定它是一头两岁多的鹿,这个年龄的鹿,肉最好吃。我抓起两块石头扑过去准备猛击它的头,它连连鸣叫,并躲闪着我的进攻。应该说,它的躲闪非常成功,把头扭来扭去,致使我的进攻连连失败。
我停下来,发现它已经不恐惧了,只是冷静地注视着我。很显然,如果我再进攻它的话,它仍然可以巧妙地躲开。我突然觉得它变得高大起来,从它矫健优美的四肢中透出一股摄人魂魄的力量。它的头上有一对尖利的角,像是威胁似的向我晃一晃,似乎是在告诉我它有这样的武器,可以对我实施强有力的反击。
疯狂的风暴再次在我心中涌起,我又抓起两块石头扑了过去。它突然大声嗥叫着将两只蹄子从冰中拔了出来,冰哗啦一声被弄碎,溅起一片刺目的光芒。突然我变得恐惧了,内心疯狂的凤暴顷刻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代之而来的是一阵寒冷和战栗,我手里的石头掉在了地上。它一跃跳上了岸,但跑了几步后又转身回来了。我以为它要报复我,就赶紧又捡起石头握在手中,它愣愣地看了我几眼,向刚才站立过的地方走去,从我身边走过时,眸子里有一种罕见的平静。它径直走到刚才站过的地方,用嘴把蹄子弄碎的冰一点一点地推进河中,冰面上变得干干净净,只有两只蹄子插入时留下的两个洞眼。我为它的举动感到吃惊。此时此刻,应该说它仍处于生命危险之中,但它却听从了内心的命令,完成了一次唯美的举动。它慢慢地走了,我目睹着它的背影,觉得它身上有一种力量与美的威慑在改变着我的内心。
多少年过去了,我忘不了它在危难时表现出来的冷静、勇敢,以及对美的呵护,那是一片大空,被我珍藏在记忆中,经常映照着我的心灵。
1.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内容。(2分)
①我面前的这头鹿同样处于生命的危险之中。
答:
②疯狂的风暴再次在我心中涌起,我又抓起两块石头扑了过去。
答:
2.文中说“鹿是动物中的唯美主义者”,从全文看鹿的“唯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点简要回答。(6分)
答:
3.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①一会儿欣赏健美躯体的影子,一会儿欣赏修长的四肢,还摆出一些造型欣赏着自己,一双毛茸茸的漂亮的眼
睛在注视露水中的自己时也含情脉脉。
答:
②我突然觉得它变得高大起来,从它矫健优美的四肢中透出一殷摄人魂魄的力量。
答:
4.“我”对鹿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答:
(杭州市)
答案:
1、(1)插入冰中的两只蹄子拔不出来;将受到我的进攻。
(2)用石头攻击并杀害鹿。
2、欣赏迷恋自己身体的美;要喝清澈的涧水或河水;冒着危险清除冰面的碎冰。
3、(1)用拟人的手法,展现鹿对美丽身姿的欣赏,表明鹿是唯美主义动物)
(2)通过“我”的感受,间接表现了鹿的冷静、机智、勇敢,及自我保护的能力。
4、情感变化:由残忍到恐惧,在到敬畏;突出了在危难中要冷静、勇敢的品质和追求美、崇尚美的生活态度。
(八)田野上的白发
刘益善
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采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珊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丁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丁下采,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珊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谊享一事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⑦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⑧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⑨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予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进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⑩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
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11)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
1.简要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3分)
答:
2.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4分)
答:(1)
(2)
3.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4分)
(1)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
答:
(2)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量,艰难地爬行。
答:
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段中“后来满头芦花”一句用乡村常见的芦花来形容母亲的,白发,突出母亲头发斑白的特征,切合母亲农妇的身份。
B.③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C.④段中“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一句,既写出了老鼠的猖獗,又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辛劳。
D.11 段中以“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一句结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地 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22.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3分)
答:
(南京市)
答案:
1.(3分)吃苦耐劳、坚强、乐观、慈祥(意思对即可)
2.(4分)(1)母亲深夜敲盆赶鼠(2)母亲跪在田中插秧(意思对即可)
3.(4分)(1)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田中的秧苗之美,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
或:“立起来”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秧苗的动态之美,而“一行行”“整齐匀称”则突出了母亲此时体力不支和劳累,表现了母亲的坚强。(意思对即可)
4.(2分)D
5.(3分)“白发”是全文叙事线索;“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作者着力描写这一特征,突出了母亲的辛劳,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念。(意思对即可)
(九)父亲的秘密
①假期里,父亲和他八岁的儿子去森林里游玩。他们往密林深处不停地走,不知不觉迷了路。(A)四周的古树遥天蔽日,像一只巨大的笼子将他们困在中间。父亲背起疲惫的儿子,试图走出去。可是他无奈地发现,自己能够做的,只是每隔一段时间,重新回到原地。
②那里有一个废弃的木屋。木屋里也许住过守林员,也许住过伐木工人,现在它空着,破烂不堪,仿佛随时可能倒塌。可它毕竟是一间屋子,这给他们父子俩带来了一些安全感。晚上他们挤在里面,生起一堆火。外面传来野兽的叫声,似乎距他们很遥远,又似乎近在咫尺。儿子呜呜地哭起来,他说我们会不会死在这里?父亲用力拍拍他的肩膀,说儿子别怕,我们会走出去的。可是第二天,他们仍然围着木屋不停地划着圈子。让父亲稍感欣慰的是,木屋外面有一口水井,水井里面有干净的水。他小心地踩着井内壁的缝隙下去,用随身携带的军用水壶,打上一壶水。
可是他们已经没有任何可吃的东西了,恐惧的乌云笼罩着他们。
③第三天,父亲放弃了那种徒劳的尝试。他对儿子说,这里有木屋,有水井,这很可能是一些过路人的临时驿站。我们只要等在这里,就肯定会遇到人„„你留在这里等我回来,我到附近找些吃的。儿子问附近有什么吃的?父亲就笑了,说森林里还能饿死人吗?你难道忘了野生蘑菇很有营养吗?他为儿子打上一壶水,然后一个人离开了木屋。他一边走一边回头对儿子说,守着屋子,千万不要乱走„„等我回来,我们一起吃晚饭。
④父亲并没有马上去寻找蘑菇。他把衣服撕成布条,系在木屋周围的树干上。系完,仔细检查一番,调整了几个布条的位置。他想如果有人经过,就会发现这些布条,再发现小屋,再发现小屋里的他们,并将他们带出森林。他想这可能是他们惟一的机会了,他不敢有丝毫马虎。
⑤那天父亲很晚才回来,他拣回了一小把蘑菇。虽然仍然走不出去,仍然没人发现他们,可是有了蘑菇,他们就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儿子问这蘑菇不会有毒吧?父亲说不会„„在走出去之前,我们天天喝鲜蘑菇汤。儿子问这附近蘑菇多吗?父亲说不多,也不少。儿子说明天我也去拣。父亲说不行,你得守在这里,万一有人经过怎么办?我们的目的是走出森林,不是在这里吃蘑菇宴。父亲朝儿子做了一个鬼脸,儿子发现父亲的脸,有些浮肿。
⑥父亲出去的时间一天比一天长,拣回的蘑菇却一天比一天少。(B)每一次回来,他都是筋疲力尽,脸色蜡黄,像大病初愈的样子。儿子问怎么了?父亲说没事,有些累。儿子害怕地哭起来,他说爸爸,我们是不是真的走不出去了?父亲说不会的,只要我们坚持住,就会有人发现我们„„
⑦终于有人经过。是一位猎人。是父亲的布条把他引到了小屋。猎人把他们带出森林,他们再一次回到了城市。那以后,每次谈起这次经历,父子俩都心有余悸。
⑧家里的饭桌上,从此没有蘑菇。甚至,儿子说,哪怕在菜市场见到了蘑菇,他都想吐。
⑨可是时间会改变一切。十几年过去了,有一天,儿子回家时,竟提回一小袋蘑菇。他告诉父亲,这是真正的野生蘑菇,是近郊的农民在大山里采的,刚才在街边叫卖,他看着不错,就买来一袋。十多年没吃蘑菇了吧?儿子对父亲说,我想您可能都忘记蘑菇是什么味了。
⑩父亲笑笑,没说话。他似乎对蘑菇并不反感。
(11)父亲把蘑菇倒在水池里仔细清洗。突然,他低下头,从那些蘑菇里挑出两个,扔进旁边的垃圾桶里。儿子问,爸您干什么?父亲说,这两个蘑菇,有毒。
(12)有毒?儿子怔了一下,您怎么知道?父亲得意地笑了。他说,还记得十五年前我们的那次历险吗?那几天,我可能尝遍了世界上所有的蘑菇„„
1.父子俩因
而身困密林,第二天,又面临一个新的困难:
。第三天起,父亲为解决这两个困难采取了两个办法:(1)
;(2)。
2.阅读全文后,我们终于发现“父亲的秘密”原来是:。
3.从全文来看,第⑤段中父亲不让儿子跟自已一起去拣蘑菇,这是为了
,更是了:。
4.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作简要点评。
A.四周的古树遮天蔽日,像一只巨大的笼子将他们困在中间。
B.每一次回来,他都是筋疲力尽,脸色蜡黄,像大病初愈的样子。
我选()句点评:
5.父爱如山!大爱无声!读完这篇文章,文中“父亲”的形象一定会触动你的心灵。请写一则字80左右的读书笔记,把你的感悟联想表述出来。
(福建福州市)
答案:
1.迷失方向(迷路)没有任何可吃的东西撕破衣服系在树干上作求援标志 寻找蘑菇充饥(每空2分,共8分,大意对即可)
2.当年森林历险时,父亲几乎尝遍了森林中所有的蘑菇(2分,能答出“尝毒蘑菇,这个意思即可)
3.让儿子守在木屋里等待救援不让儿子发现自己的秘密(每空2分,共4分,大意对即可)
4.开放性题目,无惟一答案。评分意见:(1)能紧扣语句,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理解体验等任意一个角度进行点评,内容充实准确,语言通顺,给3分。(2)能扣住语句,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理解体验等任意一个角度进行点评,内容较充实准确,语言较通顺,给2分。(3)能对句子进行点评,但内容空泛,语言不够通顺,给1分。(4)点评脱离原句内容,不知所云,不给分。
5.开放性题目,无惟一答案。评分意见:(1)感悟真切或联想合理、中心明确、语言通顺,酌情给5~6分。(2)有感悟或联想、中心较明确、语言较通顺,酌情给3~4分。(3)有感悟或联想,但中心不够明确、语言不够通顺,酌情给1~2分。(4)文不对题,不知所云,不给分。
(十)火车6年不到站(10分)
我到武警医院看望哥哥时,意外遇到两个老乡。他们是兄弟俩,弟弟因为车祸住进医院。
“你弟弟住院多久了?”
“六年。”
“六年?”我震惊。
他弟弟能说能笑,只是走不了路,记忆力很差。他记不起任何人,除了他哥哥。
半夜,我听到弟弟说:“哥,什么时候下车,别忘了喊我起来。”
“知道了。”
这样的对话,一晚上至少有五次。第二天,我问起这事,他告诉我,弟弟是在6年前春节回家时被车撞的,出事时,刚下火车,所以醒来后,一直以为自己还在火车上。
他总是趁弟弟睡着的时候,默默地踱到外面抽会儿烟。他从25岁到现在,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全耗在这个医院。
这天,弟弟吃了药,睡得很沉。他找到我,说:“你去不去逛街?”我惊讶地问:“这里有街吗?”他兴冲冲地说:“我带你去。”
从医院走出来,他兴奋地说,他要去买件衣服,很久没有买新衣服了。这里是开发区,很荒凉,过了河才有集市。我们乘船过去,那里只有十几家商铺,他却来来回回逛了好几趟。最后,他买了只烧鸡,说他弟弟从小就爱吃烧鸡。
准备往回走的时候,他看着手表惊呼:“下午4时了,弟弟一定醒了。”我们飞快地往回跑,到了江边,发现一只船停在岸边。他扯开喉咙喊:“开船的呢?”旁边的商店老板说,那人回家吃饭去了,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回来。他很着急,我安慰他:“你弟弟醒来,护士会照顾他的。”他不听,开始脱衣服。
我惊呼:“你干吗?”
“我游过去。”
“天这么冷,你会冻坏的!”
他挣脱我的手,跳进河里。那可是冬天啊!
街上的人全跑来看热闹:“有人跳河了„„”
我看着河面,他把衣服和烧鸡顶在头上,一点一点地向对岸游去。直到他上岸,我才松了口气。他在对岸向我挥挥手,然后一边穿衣服一边向医院跑去。
两小时后,我回到医院,看到他换了衣服,坐在床上看着弟弟吃烧鸡。弟弟好像哭了很久,一边抽泣,一边吃烧鸡:“哥,我以为你先下车了呢。”
“怎么会呢?要下车,我一定会喊你一起的。”
弟弟点点头:“那我们大概什么时候可以下车?”他肯定地说:“明天就到了。”
我转过头,泪流满面。这路真长,火车一坐就是6年,也许,还要坐很多年„„
(作者魏 岚)
1.有人认为将题目改为“那车一开,就是6年”更贴切,简要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
2.文章重点描写了哥哥担心弟弟醒来,着急赶回医院的情形。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作描写,依次填写在横线上。(3分)
惊呼—→
—→脱衣服—→
—→向对岸游去—→
3.文中两次写到“弟弟”和“哥哥”的对话,试分析第二次对话描写的作用。(2分)
答:
4.对本文分析鉴赏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本文采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线索明晰,情节简单。
B.本文运用了对话、动作等描写方法,人物形象生动感人。
C.文中的“哥哥”非常善良,富有责任感,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D.本文通过刻画“哥哥”这个人物,赞美了不离不弃的浓浓亲情,歌颂了真诚、善良等美好品德。
(湖南长沙市)
答案:
1、示例:①原标题好,因为对弟弟的照顾并未完结,强调这种责任的持久性,突出了哥哥对弟弟的手足深情和高度的责任感。②改后的题好,突出了哥哥6年如一日付出的艰辛,强调“不容易”,难能可贵。(答①好,3分;答②好,2分。开放题。共3分)
2.(3分)飞快地往回跑(或“跑”,或“扯开喉咙喊”)
跳进河里(或“跳”)
一边穿衣服一边向医院跑去(或“跑”)
3.内容上表现出哥哥对弟弟的悉心呵护,不离不弃,突出人物品质,使文章主题更鲜明;结构上与前文第一次对话相呼应(或前后照应)。(答对两点即给满分;答对其中一点,理由充足,表达流畅也得满分)
24.A(第一人称,“我”是“哥哥”行为的叙述者、见证人)
(十一)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2006年山西太原中考试题)
①秋日里,我从遥远的大山往公路边扛木头,一截黑乎乎的用来做拐棍的干枯杨木桩,被我顺手捎回,插在了院子内的土堆上。
②之后,我很快便把它忘掉了。只有母亲,偶尔会把一个湿筐子或一块刚洗出的旧布挂在它上面晾晒,它干裂皱巴的躯体因而浸上了一层湿漉漉的水渍。
③过了一段时间,我突然惊奇地发现,这截木桩的到来,使院子里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前,院子里只有一棵小枣树,孤零零的。风刮来时,是一种寡不敌众很无奈且软弱无力的声音,听了,总叫人感到沮丧。现在不一样了,有天晚上,当尖利的吼叫声将我从梦中惊醒时,我还以为是凶猛的野兽呢。仔细辨听,才知是从杨木桩上发出的声音。它不像枣树那样弯腰曲膝,总想尽力摆脱风的肆虐,把落在自己身上的风再推给别人,结果是被风撕扯得披头散发,没有了往日的形状。杨木桩不慌不乱,静立在那里迎接风的挑战,一副岿然不动的样子。它让风从身边溜过,又吸收着风,让风进入自己的毛孔,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它们是朋友而不是仇敌。
④杨木桩使得落在院子里的雨也仿佛有了灵性。多数情况下,雨会在院子的东西两边布出疏密不同的两种雨幕,每回西边的杨木桩被淋得直往下流水,东边的小枣树却干渴得蔫巴巴的没一点儿精神。母亲心疼小枣树,细心地用木棍围住它,给它浇水,还多次想在杨木桩旁为小枣树再造一个新居,因怕把枣树挪死,才终未为其迁址。
⑤大雪天,小枣树裹着棉絮,被冰雪盖得严严的,几乎看不见任何枝梢。而杨木桩却光溜溜、水亮亮的,冰雪一附上去即刻就化,从不积存。一样的雪,一样的严冬,却是是两种情景。是风有意所为,还是枣树和杨木桩内部的原因?困惑中的我总涌起太多说不清的神秘猜测。
⑥无风无雨的的天气,我总能听出一种声音。这声音隐约而清晰,细微而执著,愈来愈深,就像是一个人在奋力行走;一会儿翻山,一会儿趟河,一会儿在清风丽日下奔跑,一会儿又走在烟雨迷蒙的山间小径------开始的时候,我怀疑是自己的耳朵在作怪,产生了误听。后来,无意中,当我的目光触到杨木桩上那几片嫩黄的叶芽,那饱胀着绿色汁液的肌体时,我似乎也看到那早已扎牢结实得再也拔不出来的根须,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由一截枯木桩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这之间,是一种怎样的生命行走啊。固然是我捡拾了它,但如果它自己就此停止生命的脚步,树便永远只能成为一个虚幻的影子了。
⑦小枣树依旧灰黑着,山风把它的枝梢摧折得七零八落,我轻轻地拍了拍它的枝干。此时,它还在沉睡,在被动地等待着季节的到来,看不出它对未来有什么特别的的打算。这是许多生命共有的选择,是它们共同的生命方式,似乎也不应苛责,毕竟,成长太惨烈,抗争太艰难了。
⑧无喜无忧的杨木桩,静静地指向天空,指向天幕上一颗很明亮的星。我双手搂着它,如同在抚摸一个冬天的童话。
1、作者为什么以“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为题?请结合文章简要回答。(4分)
答:
2、文中的小枣树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描写小枣树的意图是什么?(5分)
答:
3、文章开篇写我将杨木桩“顺手捎回”任意一插的情形,结尾却写“我双手搂着它,如同在抚摸一个冬天的童
话。”这样写矛盾吗?为什么?(5分)
答:
4、杨木桩生命行走的历程是让人感动、令人感叹的。读完全文,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请结合你对生活的认识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答:
(四川成都市)
答案:
1、一是因为文章具体描绘了杨木桩生命成长的过程及作者对此
感受;二是因为作者抒写了从杨木桩生命的成长中获得的一种生命的感悟和启迪。(答对一点得2分,语意相近即可)
2、小枣树是弯腰屈膝、软弱无力的、消极生存的(3分,答对一点得1分),作者描写小枣树的意图在于将小枣树与杨木桩生存的环境条件、生存状态形成鲜明的对比(1分),突出杨木桩的坚毅、顽强、积极向上的特点(1分)。(语意相近即可)
3、不矛盾(1分)。这样写形象地表现了“我”对杨木桩的随意,不仅显现了它的普通与不引人注目,而且为下文写杨木桩的特点和抒发自己对它的喜爱与赞颂之情作了铺垫(1分);结尾这样写抒发了对杨木桩生命成长的惊叹与景仰之情(1分),首尾相扣,突出了文章的主旨(1分)。(语意相近即可)
4、此题是开放性题目,回答能扣住本文,清楚阐发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十二)诊
周海亮
流感说来就来了。好像,城市里每个人都在流鼻涕。这让他的诊所里,总是堆满了人。
诊所不大,靠墙放着两个并排的长凳,人们挤坐在那里,一个挨一个地,等着他开出药方,或在头顶挂一个吊瓶。这场面让他稍有些欣慰。他不喜欢有人插队,正如他不喜欢有人生病,尽管,他是一个大夫。
有时他认为自己好像选错了职业。比如现在,他已经忙了一个上午,面前依然晃动着没完没了的病人,这样他就有些烦躁。后来他更烦躁了,因为他看到一个没有排队的女人,身子有些佝偻、头发已经花白的女人。女人紧抱着叠成筒的被子,踉踉跄跄、慌慌张张地直接挤到他的面前。他看到女人在皱纹间顽强地挣扎出一双浑浊的眼,吸盘般吸附着他的脸。女人说,看病,感冒了。声音沙哑。
他皱了皱眉,用手指着长凳上等候着的那些人,说,都看病,都感冒了。
女人说,我给你钱。
他的眉毛马上打结,他说都给钱,这里没赊账和赖账的。
女人并不理会他的话,她把沾满灰垢的干枯的手伸进自己的胸脯,摸啊摸啊,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人民币,女人说,孩子感冒了,很严重,你快给他看看。女人轻轻拍打着怀里的被筒,露出焦急和紧张的表情。
女人递过来的,是一张破旧的两毛钱。他认为这张钱的年龄,应该不会比女人小多少。
女人小心翼翼地揭无包得紧紧的被筒一角,他歪等头,向里面看了一眼。只一眼,他便愣住了„„
你不要理她。坐在凳子上的一个男人说,我认识她,这附近所有的国营医院和个体门诊,没一个理她的。
他摆摆手,示意男人不要说下去。他轻轻地问女人,孩子病得很重吗?
是的,很重。女人说,你快给他看看,他们都不给他看„„他很可怜,他整夜咳嗽。
还有呢?他问,把听诊器小心地塞进被筒。
不吃饭,有时候发高烧-:.„夜里总是哭哪!女人说。
还有呢?他继续问。
就是咳嗽,发高烧,不吃饭,夜里总是哭!女人重复着。
啊,知道了。他抽出听诊器,是感冒,没什么大问题,开些药吧?
不行呢。女人说,他怕苦,他会吐药的。
那么打个吊瓶?他说。不行不行!女人说他很怕疼的。
你别理她!坐在凳子上的男人又说话了,还有这么多人等着呢!
你闭嘴!他冲着男人吼。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突然变得很激动,你闭嘴行不行?让你等一会儿不行吗?男人撇撇嘴不说话了。
那给他打一针吧。他朝女人笑笑,马上就好,不会痛的。他站起来,把椅子让给女人。他从药架上取下两瓶针剂,仔细看了看标签,摇匀,将封口割开,然后把液抽进一个小的针管。你抱着他,别让他动,打一针很快的。他一边说着,一边小心地揭开被筒,缓缓将一
管药液推进去。不疼不疼的,他轻哄着。
现在你摸摸看,是不是不烧了?过一会儿他对女人说。
好像是呢。女人的表情终于平静下来,嘴角有了些笑。
回去的时候,把被子包严实点,别让他受凉。他叮嘱。
那谢谢你了„„不过明天我还想来,你再给他看一看,行吗?女人说。
当然行。他收下女人推过来的两毛钱。以后呢,女人说,我想每个月都来给他看看„„
绝对没问题的。他笑着,你什么时候来都行。
女人终于走了,心满意足。走到门口,女人回过头来朝他笑笑。笑得他心酸。
他开始给下一位病人开药,挂吊瓶。他心里想着那个故事:单身的母亲和十七岁的儿子„„儿子辍学打工„„摔下脚手架,死去„„母亲疯了,每天抱一个被筒,到处找人给儿子看病„„她总说,儿子刚满两岁„„可是没有人理她„„一个也没有„„没有„„
他想,被子里包的那个干瘪的、脏兮兮的枕头,应该是她儿子枕过的吧。
他流下一滴眼泪。
他想,不管如何,也得把这个诊所开下去。他答应过女人的。哪怕,他仅剩下女人一个顾客。
1.文章的题目是“诊”,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诊”的理解。(3分)
答:
2.文章开头写“有时他认为自己好像选错了职业”。结尾又写“不管如何,也得把这个诊所开下去”。谈谈“他”产生这两种想法的原因分别是什么?(3分)
答:
3.本文主要写了“他(大夫)”“女人”“坐在凳子上的男人”三个人物,你认为本文的主人公是谁?试说明理由。(3分)
答:
4.“女人小心翼翼地揭开包得紧紧的被筒一角,他歪着头,向里面看了一眼。只一眼,他便愣住了„„”
请结合特定的语言环境,在文中藏曲线的句子后补写一段文字。(要求:准确、简明、符合情节发展要求)(3分)
答:
5.在塑造人物方面,本文运用了、、、等描写方法。请选择一处你认为描写人物最精彩的语句,指出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分)
精彩的语句:
描写方法及作用: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一段插人性的文字,请结合上下文,分析一下这段文字在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上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分)
答:
(山东青岛市)
答案:
1.“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解:(1)对流感患者进行诊治。(2)对女人的心理与精神进行诊治。(3)对自私冷漠、不关心弱者、缺乏同情心的社会不良现象进行诊治。
2.作为大夫,“他”不喜欢有人生病,有时没完没了的看病让他烦躁,所以“有时他认为自己好像选错了职业”。后来“他”被女人的母暖所感动,为人情的冷漠、不同情弱者的社会不良现象所震动,为遵守诺言,给,理和精神上以安慰和支撑,所以决定“不管如何把这个诊所开下去”。
3.他(大夫)因为本文主要是围绕“他”(大夫)开故事情节的,通过“他”诊治疾病、心病和社会不良现象,表现了“他”正直、善良、同情弱者、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
4.答案示例:啊!里面竟然是一只枕头,不会是那的母亲吧!
5.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精彩的语句示例:你闭嘴!他冲着男人吼。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突然变得很激动,你闭嘴行不行?
描写方法及作用:通过大夫的语言表达了“她”对那个男人冷漠态度的反感,暗示着对不幸女人的同情和关心。
6.内容上的作用:解开故事悬念,将女人的不幸遭遇出来,唤起读者对女人的同情。
结构上的作用: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波澜起伏。
记叙文阅读技巧
作者:王代福
文章来源:中学生读写
本期主题:
考场兵法大揭秘
◎【考点透视】
记叙文就是写人记事的文章。这类文体是现代文阅读的重点考查对象,它以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为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中心思想也往往通过叙事来表达。记叙文阅读的主要考点有:记叙的要素、顺序、线索、人称,记叙的中心和材料,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等。其主要题型有:①注音填字与释词;②根据句意写词语与根据内容找中心句段;③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文意或文章的要点;④阐释文题的含义或拟写文题;⑤分析记叙的要素、记叙的顺序与记叙的详略;⑥品析重点词、句、段或根据语境理解关键性词句的含义与表达作用;⑦精彩句段的仿写或补写;⑧简析文章的写作特色、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⑨评析人物性格与提炼文章主旨;⑩领悟文章的现实意义以及给人的启示等。
◎【技法指津】
阅读记叙文和解答相关测试题可采用如下技法。
首先,认真阅读文本。在整体通读的基础上,注意理清作者的思路,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你不妨从记叙的要素入手,分析了解中心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样,作者的行文思路就逐渐清晰了,表达的主要内容也就明确了。
其次,弄清记叙的顺序,感悟文章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记叙的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和插叙。有些文章采用倒叙的方式来造成悬念,吸引读者;有些文章在顺叙的过程中插入一些相关的事件和情节,来补充交代一些背景材料和与文章主题有关的信息。
再次,弄清文本的表达方式,并抓住关键性的词句,体味和推敲这些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理解其描述之事、比喻之理、含蓄之情。一篇优秀的记叙文,离不开运用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来叙述和描写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因此,我们阅读记叙文,要结合特定的语言环境,深刻领悟和品味一些重点词句的含义,从而准确地把握文本的意旨。
最后,在整体阅读全文、了解记叙要素、理清线索脉络、弄清记叙顺序、理解内容主旨、明确表达方式、品味关键词句、赏析情景和形象的基础上,还要揣摩、体会作者的态度和观点。有的文章,作者的态度、观点很鲜明,甚至用奔放、激昂的语言直率地挑明;也有一些作品,作者的态度和观点隐含在故事的过程或细节描述或形象刻画之中,需要我们细加揣摩和体会。
阅读记叙文,如果采用上述技法,并明确考点和应试方略,一般就能比较轻松地解答各种类型的检测题了。当然,阅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整体通读时,可采用浏览略读法,了解文本大意即可;解答相关测试题时,可有针对性地采用跳跃精读法和重点句段品读法;解答词句品析或文本感悟类的主观性表述题时,还可采用前后回读法,以便准确把握重点词句的语境义和文本的中心意旨。
◎【特别提醒】
近年来,在中考的记叙文阅读试题中,出现了较多的开放型检测题。这类题分值较高,颇能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是记叙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综观各地的语文试卷,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几种检测类型:一是对词
第五篇:语法知识
句子的成分
句子的成分和短语的成分在内容上是一致的,只是相对来说更复杂一些,一般概括为如下几大类: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例:(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英语)作业。
(注:此例处所标识的主语和谓语均只指向了主谓语的中心词。这是用的中心词分析法,按层次分析法,符号“‖”之前的全部都是主语,之后的全部为谓语。后四类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对前两种的深入划分,是修饰、补充和说明前两者,以组成句子完整语意的成分。后面未做说明时,主要以中心词分析法为标准。)
一. 主语
主语是句子陈述的对象,一般位于句首,回答“谁”或“什么”等问题。主语可分为名词性主语和谓词性主语。名词性主语由名词性成分充当,包括名词、数词、名词性的代词和名词性短语等,多指人或事物。例如:
①. 沙锅‖可以炖豆腐。(名词)
②. 九‖是三的三倍。(数词)
③. 我们‖打算今天去郊游。(代词)
④. 他说的‖是标准的普通话。(“的”字短语
二. 谓语
谓词性主语由谓词性词语充当,谓词性词语包括动词、形容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等。这样的主语是把动作、性状或事情作为陈述的对象。例如:
①. 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动词)
②. 整齐‖比不整齐好。(形容词)
③. 拆台‖比搭台容易多了。(动宾短语)
④. 公正和廉洁‖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形容词短语)
此外,主语还可以有主谓短语充当。例如:
①. 他不参加‖是个好事。
②. 老年人上大学‖已经不新鲜了。
三.宾语
在句子中,动词多充当谓语,但真正单独做谓语的情况(如上面谓语例①)并不普遍,很多情况下,动词后都接宾语。宾语是动作行为所支配和关涉的对象,宾语必须依托动词性谓语中心词存在,宾语一般由名词性成分充当。例如:
③. 他在拍桌子。(名词)
④. 我真不想告诉他。(代词)
⑤. 这间客厅有二十平方米。(数量短语)
有时,宾语也可以由谓词性成分或主谓短语充当。例如:
①. 最有效的防御是进攻。(动词)
②. 获得别人尊重的前提是尊重别人。(动宾短语)
③. 谁说今天不下雨?(主谓短语)
四.定语(标志:的)
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在句中多用来对主语或宾语起描写和限制作用。(往往有“的”字作为标志)
描写性定语的作用主要是描绘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突出其中本来就有的某一特性,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此类定语多由形容词性成分充当,如“壮丽的故宫、绿油油的庄稼、风平浪静的港湾”。
限制性定语的作用主要是给事物分类或划定范围,使语言更加准确严密。这种定语越多,中心语所指的人或事物的范围就越小。一般来说,名词性词语、动词性词语和区别词都可以表限制。例如“颐和园的湖光山色、冬季的阳光、驮炊具和帐篷的骆驼、一块树皮”。
定语有时有很多层,即多层定语。多层定语的一般次序是(从离中心语最远的词语算起):
五.状语(标志:地)
状语是谓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在句中也多用来修饰谓语中心语。状语除了由副词外,还可以由时间名词、能愿动词、形容词(特别是表示状态的形容词)充当;介宾短语、量词短语和其他一些短语也可以做状语。
状语的意义类别可粗分为限制性和描写性两类,限制性状语主要用来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范围、对象、数量、语气等(在副词、介词中有介绍)。例如:
①. 小李[很高兴]地对我说。
②. 大冷天,她脸上[红扑扑]地冒热气儿。
③. 他[用彩笔],[在报纸上],[规规矩矩]地划了一条抛物线。
状语有时也有多层,依定语一样,其次序问题比较复杂,取决于内部的逻辑关系和表意的需要。大致的次序是:条件、时间、处所、语气、范围、否定、程度、情态。例如:
[昨天]许多代表 [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
六.补语(常用标志字:得)
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下面以补语的构成谈谈其组成。
①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与动作行为有因果联系。如:他把眼睛都哭<肿>了。这个字写<错>了。
②程度补语。这类较少,仅限于“极、很”等。如:心里痛快<极>了。这孩子讨厌<死>了。
③状态补语。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使用“得”作标志。如:他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那阵雨来得<猛>,去得<快>。
④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方向或事物随动作而活动的方向,用趋向动词充当。如:远处传<来>了脚步声。人们绝不会轻易把生命交<出去>。
1.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有人物名词:如学生、群众、老头、妇女、同志、叔叔、维吾尔族、酒鬼等;
有事物名词:如笔、杉木、蜗牛、猎豹、奥托、棒球、战斗机、冥王星、思想、中学、物理、过程等;
有时间名词:如上午、过去、将来、午夜、三更、甲戊、世纪等; 有方位名词:如东南、上面、前方、内部、中间等。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及发展变化的词。
有行为动词:如跑、唱、喝、敲、吆喝、盯、踢、闻、听、摸; 有发展动词:如生长、枯萎、发芽、结果、产卵; 有心理动词:如喜欢、恨、气愤、觉得、思考、厌恶;
有存现动词:如消失、显现、有、丢失、幻灭;有使令动词:如使、让、令、禁止、勒令; 有能愿动词:如会、愿意、可以、能够、宁可;有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 有判断动词:如是、为、乃。
3.形容词,表示事物性质、状貌特征的词。
有表形状的:如大、高、胖、瘪、细、壮;
有表性质的:如甜、好、香、漂亮、圆滑、机智、单调; 有表示状态的:如快、浓、满、多、迅速、悄悄
4.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有确数词:如1、2、3、一、二、三、壹、贰、叁、二分之
一、3.45;有概数:如几、一些、左右、以下、余;
有序数:如第一、第二、老大、老
三、初
九、初十。
5.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
有名量词:如尺、寸、里、公里、斤、两、辆、角、元; 有动量词:如把、次、趟、下、回、声、脚、幢、座。
6.代词,能代替事物名称的词。
有人称代词:如我、你、它、她们、大家、咱们;
有疑问代词:如谁、什么、怎么、哪里、为什么、何以; 有指示代词:这、那、那里、那边。
1.副词,起修饰或限制动词或形容词作用、表程度或范围的词。
有程度副词:如很、极、非常、太、过分等; 有时间副词:如已、刚、才、将、要等;
有范围副词:如都、全、总、只、仅等;
有情态副词:如正好、果然、刚好、依然、全然、悄然等;
有语气副词:如准保、确实、不、没有、岂、难道、尤其、甚至、绝对等; 有重复副词:如又、再、还、仍等。
2.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边,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如:从、往、在、当、把、对、同、为、以、比、跟、被、由于、除了等。
3.连词,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如和、同、跟、不但、而且、只要、而且、与其、尚且等
4.助词,附着在别的词后面、独立性差、无实义的一种特殊的虚词。汉语中有结构助词:如的、地、得、所等;有时态助词:如着、了、过等;有语气助词:如呢、吧、吗、哟、哩、呀、啥等。
5.叹词,表示感叹或者呼唤答应的词。如啊、哎、哦、噢、哼、呸、唏、呀等。
6.拟声词,模拟事物的声音的词。如哗哗、轰隆隆、淅淅沥沥、咚咚、噼里啪啦、哗啦啦、滴答、喔喔、旺旺、喵喵、唧唧、叽叽喳喳、啪啪等。
短语和短语的类型
短语,也称词组,是词和词组合成的语言单位。根据其构成方式可以分成:
①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如老师和同学、调查研究、培养和提高、万紫千红、理直气壮、丰功伟绩、是非黑白等。
②偏正短语,词和词按修饰关系构成的短语,由定语或状语加中心词组成。如我的老师、一个顾客、伟大的人民、世外桃源;小心观察、更加坚决、突然发现、非常壮观、相当迅速。
③动宾短语,词和词按照支配关系构成的短语,由动词和宾语组成。如吃晚饭、盖房子、歌唱祖国、顾全大局、关心集体、饱经风霜、理清思路等。
④动补短语,词和词按照补充关系构成的短语,由动词或形容词加上补语组成。如看明白、想得太多、送出去、住一宿、说两句、红得发紫、害怕得要命、好得很、傻呆了、漂亮极了。
⑤主谓短语,词和词按照陈述关系构成的短语,由主语和谓语组成。如心情舒畅、人声鼎沸、春光明媚、好人一生平安、月儿弯弯照九州等。
⑥介宾短语,由介词加上宾语组成的短语。如从山中来、向沙漠进军、为人民服务、因下雨中止、在教室、当太阳升起的时候等。
⑦复指短语,由两个所指意思基本一致的词构成的短语。如故乡四川、伟大领袖毛泽东、酒仙李白、智多星吴用、小明他们、天王刘德华等。
⑧连动短语,由动词或动词短语连用而成的短语。如踢球去、领书去、画蛇添足、守株待兔、买菜回来、打靶归来等。
⑨兼语短语,由一个动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合构成的短语。如叫你不要讲话、让他把话说完、引狼入室、请君入瓮、引人入胜、使羊将狼、放虎归山等。
⑩特殊短语:(1.“所”字短语。如所讲的、所见、所想、所不愿看到的等;(2.“的”字短语。如我们的、看见的、婆婆妈妈的、匪夷所思的等;
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语言单位,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能完成一次简单的交际任务,在语音上有一定的语调,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的语气,在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感叹号表示出来。
1.单句,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包括:
①主谓句(由主谓短语构成的句子),如今天‖星期五。她‖身份特殊。赵州桥‖[非常]雄伟。(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等等。
②非主谓句(由其他短语或单个词构成的句子),如蛇!好漂亮的彩虹呀!快一点吧!禁止吸烟!去吧。嘿!等等。
③特殊单句,句式特点比较特殊的句子。主要是:
(1.把字句:用“把”(或“将”)将动词支配的对象提到动词之前的一种句型。把字句在结构上有:“把+宾语”作状语。语义上,把字句表示主动。主语是施动者,发出动作,处置某一对象。处置的对象是指定的或已知的事物。如:
A 我们把豹子打死了。
B 你简直把我吓死了。
C 不要把自己做的坏事赖在别人身上。
如“我们‖[一定要][把海河]治理<好>。”“狼‖[把羊]咬<死>了。”
2.被字句:用介词“被”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并且表达被动语义的句子。被字句的典型格式是:主语+被+被的宾语+动词短语。语义上,被动句表被动。主语是还艘动者,接受动作。如:
A 凶手被警察抓住了。
B 小鸟被他们吓跑了。
C 玻璃杯被小王子打碎了。树叶‖[被风]吹<走>了。
(4.兼语句:用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主谓句。其主要特点有:它的谓语由一个动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接而成;动宾短语中的动词通常是使令性动词。如:“叫、让„派、使、请、教、劝、命令、禁止、任命、号召、选举”等等。有是还用“有”。如:
A 我请周恩来同志来解释。
B 你让他下午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C 蔚蓝的天宇中正有一群大雁飞过。
2.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句子。
(1.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主要关联词语是: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 的……有的……。如:
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
③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2.承接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常用关联词语有:就,便,才,又,于是,然后,接着,首先(起初)……然后……,从而。如:
①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回到草房。
②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③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3.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如:
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颈是巧妙绝伦。
③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
(4.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分句之间就构成选择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许……或许……,可能……可能……,也许……也许……。如:
①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②我们宁可挨批评,也不能昧着良心去搞假呀!
③武松这一去,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别无选择。
(5.转折复句,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虽然(虽、尽管)……但是(但、可是、却、而、还是)……,但是,但,然而,只是,不过,倒,竟然。如:
①他小小年纪,胆量可不小啊。
②虽然我一见便知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
③我们几个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他竟然一句也没听进去
(6.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两个分句之间是一种假定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常见的关联词语是:如果(假如、倘若、若、要是、要、若要、假若、如若)……就(那么、那、便、那就)……,即使(就是、就算、纵然、哪怕、即便、纵使)……也(还、还是)……,再……也……。如:
①如果老王不能前去,那就让我去吧。
②即使天塌下来,这件事也得继续做完。
③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7.因果复句,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说出结果,可分为说明因果和推论因果。说明因
果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分句说明由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因和果是客观事实。常用关联词有:因为(因)……所以(便)……,由于……因而……,因此,故此,故而,之所以……是因为……。推论因果一个分句提出一个依据或前提,后一分句由此推出结论,结论是主观判定的,不一定是事实。常用关联词有:既然(既是)……就(那就、便、又何必)……。如:
①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
②哥哥嫂嫂既然扔开他像泼出去的水,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
③几房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④由于病魔缠身,两次体检未通过,他只好第二次踏进补习班的门槛。
8.条件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要产生的结果,分为充分、必要、完全等三种类型。常见关联词语有: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不)……,无论(不管,不论)……都……。如:
①衣服只要干净整齐,越朴素穿着越称心。
②只有具备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识,才能昂首阔步于成功的大道之上。
③我们除非预先作了准备,这次行动绝无成功的可能。
④不管人员是不是齐整,我们都得赶往阵地。
(9.解说复句,一个分句说明一种情况,其他分句对这种情况进行解释、说明或总括。一般不常用关联词语。如:
①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蒲团纺,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地站着纺。
②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两种都是主观主义。
(10.目的复句,一个分句表示实现或避免某种目的,一个分句表示为此而采取的行为。常用关联词语有:为了,以便,以,用以,好,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如:
①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
②这段时间校卫要好好检查校园设施,以免出现安全事故。
③答题之前,我们应仔细思考,省得过后又来修改 [条件复句与假设复句的区别]
相同点:前后分句的关系都是条件与结果的关系,都是没有实现的事情。
不同点:条件复句着重于条件,假设复句着重于假设。
只要记住条件复句的几种类型和关联词语就很容易区别了。如:
如果美国政府仍然一意孤行搞对抗,中国政府愿意奉陪到底。(假设复句)
只要美国政府仍然一意孤行搞对抗,中国政府就要奉陪到底。(条件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