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通辽利君农机修造厂分享围绕生产一线需求 加强农业科技支撑
通辽利君农机修造厂分享围绕生产一线需求 加强农业科技
支撑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党寨镇下寨村是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家洋的基层联系点。8月12日,李家洋来到村里调研并听取村民和基层干部意见。
一到村口,李家洋就认真察看村容村貌,了解全村规划布局。当了解到全村由肥水一体化高效设施农业产业带、奶牛养殖场、精品玉米制种基地和牧草基地组成的“一带一场两基地”的产业布局目前已初具规模时,他非常高兴,兴致勃勃地走进小康楼里村民家中,询问村民生产生活情况;站在日光温室工地,听村干部讲大棚蔬菜和高原夏菜发展情况;爬上奶牛场屋顶,俯瞰奶牛场整体布局和生产情况。当得知奶牛养殖合作社吸纳全村95%的农户入股,总投资达6400万元时,李家洋说,下寨村积极探索股份合作、集体经营的发展模式,带动全村共同富裕,特色鲜明,值得肯定;要把大家的资金用好,不辜负老百姓的信任和期望。
随后,李家洋在奶牛场会议室里与基层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一起座谈,听取意见建议,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困难和需求,共同谋划下寨村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在座谈中,村里的老支书说,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村两委依靠群众一起搞专业合作社,得到了群众信任,大家积极性很高,如果国家能给更多的支持,我们就能提前实现“中国梦”。在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后,李家洋表示,下寨村紧抓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张掖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机遇,以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繁荣稳定为目标,探索出了符合本村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路子。当前我国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规模、技术方式等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科技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作用更加突出。要面向生产一线需求,加强科技支撑,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下一步将推动中国农科院有关研究力量与下寨村开展更紧密的合作,增强下寨村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水平,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促进现代农业更好更快发展。
其间,李家洋还调研了张掖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园、国家超旱生牧草基地等。
第二篇:通辽利君农机修造厂分享当前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及应对措施
通辽利君农机修造厂分享当前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及应对措施
7月份以来,我国大部出现异常天气,总体上呈现“南旱北涝”。从南旱看,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水稻主产区,给水稻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局部地区由于高温热害,导致水稻花粉败育,结实率下降。同时,高温干旱也影响旱地玉米灌浆成熟,一些地区双季晚稻因缺水栽插困难,只能改种。可喜的是,从17日开始,南方高温开始逐步减弱。从北涝看,东北部分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3-5成,造成低洼地块农作物受淹。但总体上利大于弊,特别是东北西部传统旱区玉米、水稻长势明显好于常年,搭起了丰收的架子。
从全国看,虽然遭遇南旱北涝,但秋粮作物总体长势良好,尤其是东北、华北、西北等地降水充沛、光照充足,玉米长势好于去年,加之夏粮、早稻已丰收到手,只要秋粮科技抗灾措施落实到位,夺取全年粮食丰收还是有基础、有希望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秋粮生产,国务院常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秋粮生产。
目前,“立秋”已过,距秋粮大面积收获还有1个多月时间,秋粮生产进入最关键时期。农业部将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集中力量抓好防灾减灾工作。
一是强化政策落实。加强协调,强化责任,尽快把政策落实到位,充分发挥政策效应。病虫防控的补助资金,尽快落实到专业化服务组织,支持开展统防统治。改种补种的补助资金,细化实化方案,尽快落实到村组和农户,支持农民搞好生产自救和灾后生产恢复。
二是强化抗旱防涝。加强监测预警和灾情调度,搞好科学防灾,落实抗灾救灾措施。抓好灾后生产恢复,对因旱涝绝收的重灾区,做好农资调剂调运,指导受灾农户及时改种短生育期农作物;对轻灾区采取综合促成熟技术,力争把损失减少到最低。
三是强化病虫防控。加强病虫监测,及时发布病虫信息,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对重发区实施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坚决遏制病虫暴发流行。17号,我部将在湖北召开南方水稻重大病虫防控现场会,对病虫害防控工作再部署、再落实。
四是强化技术指导。继续组织专家、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因地因时因墒落实抗灾田间管理措施。大力推广良种和抗灾减灾稳产增产技术,扎实抓好3100个秋粮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我部将继续派出由部领导和司局长带队的工作组,分赴各地开展工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