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类的自然状态——小议霍布斯·洛克·卢梭法学思想

时间:2019-05-14 06:01: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人类的自然状态——小议霍布斯·洛克·卢梭法学思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人类的自然状态——小议霍布斯·洛克·卢梭法学思想》。

第一篇:论人类的自然状态——小议霍布斯·洛克·卢梭法学思想

内容摘要:

十七、十八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人类历史步入近代化进程,社会制度的变革势在必行,对公共权力的追求成为新兴资产阶级的首要目标,而作为公共管理的前身——自然状态的研究,也成为这个时期热点话题,霍布斯从人性恶论提出自然状态即为战争状态;洛克提出“天赋人权”思想,认为自然状态即完备无缺的自由、平等;卢梭从人类起源的角度得出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黄金时代”结论。

关键词:自然状态;自由平等;战争;野蛮人

人类社会的公共权力空间是怎样形成的?作为一个千古之迷,在人类社会历史上至少存在几千年了,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时期,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试图对此问题作出自己的解释,他人性出发,认为人类社会形成大致过程是:由于男女相互间的吸引和需要而产生的家庭,在家庭中除了夫妻关系之外,还存在着主奴即主人和奴隶的关系,数个家庭的聚集而组成村庄,然后再由村庄组成城邦,城邦的出现,就有君主、行政官、法官及相应的公共权力机关,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公共权力,当然,这些只不过是从他的“人是天生的政治的动物”这一命题中引申出来的逻辑推论的结果。那么,在我们人类文明社会形成以前究竟有没有一种自然状态,如果有的话,那又是怎样一回事呢?为此,引发17——18世纪西方学者大讨论。下面,笔者就所学知识作一下简单阐述。

一、旦夕不保的战争状态

如同先哲亚里士多德一样,托马斯·霍布斯也是从人性出发开始探究自然状态的,但与其不同的是,霍布斯提出人生来就是恶的观点:“因而,我把所有人共同的意向,即对权力的永无止境,至死方休的欲求放在首位”由于我们天性中存在荣誉感、骄傲或是虚荣心而变得复杂,所有非肉体或非感观的愉悦,霍布斯都称之为精神的愉悦,所有精神的愉悦直接或间接地源于“自豪感”。自豪基于一个人获得了别人对自己及自己能力的良好评价,评价总是比较别人而言的。每个人都希望别人珍视自己,如同自己珍视自己一样。因而,对藐视和轻视的表示,他随时都准备反击,铲除藐视自己的人,甚至当人们聚会时,也会通过那些笑料寻求这种自豪。霍布斯认为,笑是由然而起的,自豪感引发的,被自己某些举动所引起。“或是会意了别人身上某此畸形的东西,通过比较,为自己击掌喝彩。”他认为“荣誉正是以某权力或优势,尤其是他可能用心帮助或伤害我们的权力 的认同”,他甚至把尊重定义为我们对另类一个人这样的一种信念,他具有为我们自身谋利或伤害我们的权力,但并没有伤害我们的愿望,这种感情的重点不是敬仰和爱戴,而是恐惧。

为此霍布期总结出,三大自然原因——竞争、猜疑以及荣誉感引起人们之间的纷争,使自然的状态真正成了战争状态,这种战争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他这样描述战争状态:“除了凭借自己和发明所提供的,人在没有其他保障情况下生活着,在这种条件下无从发展实业,因而由此获得的成果是不可靠的,因为地球上不存在文明,没有航运,也没有通过海运进口的商品;没有宽敞的楼群;没有移动和搬运沉重物品的工具;没有时间观念;没有艺术;没有通讯;没有社会,更糟糕的是,充满了持续不断的恐惧和暴死的危险;人活得孤独无依,贫困潦倒,污秽不堪,野蛮不化,人命短暂逝去。”

由此,我们完全可以想像出,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都只想保全自己而不顾他人。而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人就得吃、喝,即必须消耗某物或占有某物,在物少人多的情况下,人们不免发生争吵,每个 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就企图伤害他人,你争我夺就必然导致你死我活,由于缺乏一种公共权力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因此人与人这间争斗永无终止,总是处在连续不断中。今天是王五杀死李四,明天王五又被张三杀死,而张三的生命也旦夕不保。因为还有赵

六、孙七企图谋害他,而赵六与孙七也可能彼此之间互为仇敌。总之,人对人的战争、凶残、仇杀成了人类生活的主要内容,是每人个想躲也躲不开的一种生活状态。这样的一种自然状态实在太可怕了。

二、秩序井然的田园状态

与霍布斯的凶残、仇杀的战争状态截然不同,在洛克的笔下所展现的自然状态,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并且也是“平等的状态”,自然的自由得自于自然的平等。“再明显不过的是,同种同类创造物,不加区分地生来就具有同样的自然优势,和同样的官能,也应彼此平等,而不应相互间有隶属或属从关系”在这种自然状态中,人人都是自由的,人人都可以用自己认为 合适的方法,决定自己的行动。比如说:张三喜欢打猎,李四喜欢捕鱼,那么,张三就去打猎,李四勿需干预。这完全是张三个人的自由,李四呢?他就去捕鱼吧。张三不想打猎而要去捕鱼,也勿需征得李四同意,因为张三也勿需 干预,这完全是李四的自由。当然,如果张三不想打猎而要去捕鱼,也勿需征得李四的同意,因为张三完全有这样的自由;同样,如果李四不想捕鱼而要去打猎,也勿需征得张三的同意,他也完全有这样的自由,在这样的一种自然状态下,人人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不享有多于他人的权力,一切权力和管辖都是相互的,张三与李四完全平等,张三无权强制李四实施某种行为,李四也无权强制张三实施某种行为。

但尽管自然状态是一种自由状态,“它却不是一种放纵状态……自然状态自有约束每个人的自然法”。人的自然的自由不应被理解为不受任何法的限制,因为“在有能力制定法的创造物的所有状态中,无法的地方也就无自由”“人的自然的自由只受法的统治”“除了自然法而它没有任何其他的限制”。洛克认为,在这种自然状态中,人们处置自身及其财产的权利不受限制,但是,他无权毁灭自己和他所拥有生命及财产,除非他能找到比保护其生命更重要的目的,在其《政府论》中,他高度的肯定了造物主,认为所有人都是全能、无比聪明的造物主创造的,大家都是他的仆人,奉命来到人间,为他做事,是他的财产,是他的创造物,每个人的生命只能由他决定,不由得人类自己。而理性即自然法正是上帝意志

第二篇:读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读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人类的进步史也就是人类的堕落史;而私有制的确立,是造成人类不平等及后果的关键。”

—— 【法】卢梭 不知你可曾有过这样的一种感受,就是从学生时代痴迷的文学艺术渐渐地不能满足自己对真理的渴求。因为那些零碎的故事在我看来仅仅就是一段段故事而已,在增进了自己写作的文笔之后变得了然无味,或是嬉笑,或是伤悲,年深日久发觉只是消遣时光而已。我一直觉得写作这件事情是又要有内在的“气”的,生活的历练和打磨让作者的心生出老茧,然后才能触摸到生活的坑洼不平。这点好的作家是办得到的,但进而为何而写作,你的文字为什么理念立言却并非人人都可做到了,历史可以告诉我们,只有少数的智者才有机会洞悉到风云的变幻,纵横古今领略世事变迁。这少数人里有个人,他名叫让·雅克·卢梭。

我们都觉得我们的生活有众多的不平等,这“不平等”三个字似乎也囊括着“不公平”,“不善良”,“不美”等含义,总之是指一切不合乎真善美的原则的事物,但不公平的也许不仅仅是假恶丑的,甚至会是一些堂而皇之,令人无比信服的“正确”的事情。细心的你也许曾发现过,诸如大众电影《哈利波特》的结局里,正义虽然战胜邪恶,但为什么赫敏却没有嫁给哈利呢?有人曾撰文指出这是作者心中存在着贵族与平民不可逾越的鸿沟,你是否会信服呢?反观现实中,为

什么公司里干活最多的员工的工资仿佛永远也比不上指挥他的上司,尽管他的上司可能什么也没做?在我们习以为常的种种事情当中,在我们以为真理的信条中,其实不平等早以穿着“真善美”的华丽衣服站在舞台的最中央,享受着镁光灯的光环,让人崇拜,接受,追逐。于是,你我不禁思考这是为什么?人类的不平等究竟从何而来?这本《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便是指向这一追问的著作。

卢梭在展开正式的讨论之前,先假设了一个理想的前提,即抛开人与人之间基因,地域,智力的高低与否等自然原因,假设所有人类均处于最原始的程度,个体之间没有任何差别。然后,基于这一假设开始逻辑推理的演进。

和那个年时代的多数思想家一样,卢梭也带有一种“崇古”的思想倾向。他认为人类在原始的自然状态下是健康的,幸福的,因为劳作使其有健康的体魄,鸿蒙未开的大脑不会思考幸福是什么东西,没有幸福自然也就不曾有痛苦,一种宁静的“幸福”,如同是一个零,而现代人常常陷于各种苦恼之中,如此是一个负数,零虽无意义,但起码比负数要好吧。接着人类由于生存的需要产生了一些小聪明,这些小聪明让人类在与动物之间的竞争之中感到了一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第一次让人类产生了“你我”的区分,“我”意识的出现,这便是智力的发端。然后,因为不同个体劳动收获之间的差别扩大,这又使“他(她)”的概念出现。为了吸引异性的注意力,使得自己的生命可以得到延续,于是人会拼命地想办法去做看起来自己很强大,很了不起的事情,这个过程便锻炼了智力,智力的发展又使个别的差别

进一步扩大,这样便是不平等的人性发源之处。

众多个体的智力整合在一起便是一个群体的文明,这个群体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社会。“文明社会的真正奠基人是这样一个人,他第一个圈起一块地,并想到说:“这是我的!”而且他居然能找到一群头脑简单的人相信他。”在社会层面上,不平等的起源来自于私有制的确立。当个人拥有仅属于自己的私人财产权之后,他第一个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去保护它。于是聪明的富人以正义之名,利益得失为诱饵,欺骗大多数的弱者缔结契约,这便是法律。法律让社会中的各个群体的利益等到了暂时的平衡,至少看上去是这个样子,所有人都有所得,相安无事。渐渐地,“人们已经习惯于依附,舒适,安乐的生活,再也没有能力打碎身上的枷锁,为了维护自己的安宁,他们宁愿带上更沉重的枷锁。”但处于社会权利上层的富人,他们因其既得利益而拥有更大的能力去左右司法,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就像是赌纸牌,穷人与富人是对手,不管两者手中的牌如何,富人都可以直接托出大量的筹码,逼得穷人连看对方底牌的机会都没有,便不得不退出了。而且,“法律作为一种规定,它自身的约束力弱于欲望,它只能限制人们而无法改变人们。”“即使没有政府的干预,人与人之间也会产生声望与权威的不平等。因为一旦结成社会,人们就开始互相比较,从邻居们持续不断的交往中,人们发现了他们之间的种种差异。”

卢梭很悲观的认为,从根本上说,人类一旦开始思考,不平等便随之而来了,而且不平等是与人的智力发展,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成正比的,也就是文明的程度越高,不平等便越剧烈,直到末日的最后

一秒。这是一个很难接受的论断,马克思曾经试图靠设想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来解决公平的问题,但那样实际上是靠“你有我也有”的方法来满足欲望,但除非人人都长得一摸一样,加上物质应有尽有,极大丰富,否则仍旧免不了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此外,在人类惰性无法克服的前提下,物质极大丰富的时候,人类可能早已沦落为其他生物或机器豢养的宠物,那么,新的不公平又开始了。

这便是我读卢梭之文后的所记所感。

第三篇: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读后感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读后感 1

算是读书史上第一次拜读一篇长篇论文了。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一本书,而是卢梭面对法国第戎学院一个标题回复的论文。从最原始初始的自然人类状态,通过语言、工具、群居等关键节点推演到最后儿童指挥老者,白痴操控智者的现代文明。学术的严谨和深厚的逻辑推演能力让我咋舌,看来我以前误解了两百多年前的法国启蒙思想了,以为还是很原始的愚民觉悟了是否应该有权利选举,而非世世代代被国王当作个人财产一样治理。仅就卢梭的一篇论文就彻底打消了我这个幼稚到极致的误解,这些思想家是极其严谨有深度有建设性的,考虑到当时的政治经济特别是薄弱科学技术环境下,能够有这样在今人仍旧佩服的学识能力,在那个时空环境中绝对属于一骑绝尘了,更别提这样的一骑绝尘有一连串,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孔狄亚克等等,划时代的大革命诞生于法国这么看来真是顺理成章了。

好话说完了,因为剩下的,只有但是了。全书的逻辑固然主线清晰,但在我看来避重就轻了,最关键的节点诸如个体活动到群居社交、语言产生的社会要素和技术要点、私有权和支配欲的产生本因等等,我都没有看到直接针对性的见解,当然我理解是基于当时的考古学、生物学、人类基因学、社会行为学全学科的不足导致,实则不能全怪卢梭,可是不知者无罪,知其不知者还要大包大揽全方位论述这个标题就有些不妥了吧。

某种程度上我相当赞同伏尔泰的评价,这是一本全新的反人类力作。人类的认知反映到个体上也是这个道理,在我们一穷二白之时对物质无所追求,视金钱为粪土是由于对于物质的魅力完全没有概念,对于富裕奢华的边都没摸着,有什么权力说是金钱如粪土。不是我对宗教大不敬,但古往今来遁入空门的有几个敢说自己断绝尘世了?在剃度之前你给他黄金万两,美女如云,山呼万岁你确定有万里挑一的和尚敢说“阿弥陀佛”?所以梁武帝的出家我是心悦诚服的,你有了尘世浮华的一切然后放弃,这才叫看破红尘!同理,我对于此文最大的反感就是卢梭的这个逻辑缺陷或者压根叫忽视。人类的最初始自然状态,除了callofthenature,没有一切在现代社会看来负面的迹象,没有对财富的觊觎甚至没有占为己有的概念,没有嫉妒虚荣攀比,没有阴谋诡计暴力迫害,没有对生活的失望,甚至于可以说几乎没有愤怒、绝望、恐惧、怀疑等所有“文明人类”所具有的特征。然而这一切的“纯洁”来源于彻底的愚昧和无知,现代文明固然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但是在拥有了文明带来的物质基础、思想学术进步之后在开化的状态之下再追求和谐、平等、自由、博爱难道不是更高层次的“纯洁”吗?一个黄口小儿的内心平和与一位白发智者的内心平和孰更珍贵?一定要用树叶遮体食肉生番回到出厂状态设置就好了?为什么不能在驾驭自然驾驭宇宙驾驭真理的同时驾驭人性?所以在这方面我完完全全不赞成卢梭的观点。

当然卢梭未解决的问题貌似路漫漫需全人类的智慧共同求索,是人类社会合作组织等创造了语言,还是语言的诞生创造了前者?再者原始人是为何想要通过语言交流?至于有了社会组织后,人类为何会在乎别人的看法,即产生虚荣攀比诸多情感的万恶之源,除了物质方面的考虑,是什么样的内在构造让我们觉得能够统治支配同类的权利是那么得有魔性?其实我隐约感到这种太初原始的无法解释的就是道,天道,上帝,无所谓怎么称呼了,反正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记得在学校学数学物理的时候,整个经典力学体系,包括数学几何等等都是由看似“不能再简单明了”的公理等作为发源的,任凭你纷繁复杂的立体几何、万有引力、开普勒定律等等,只不过从“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条平行线之间垂直线段距离最短”、“能量守恒”这些认识开始的,至于这些产生万物的道,即为什么两点间直线距离最短,或许就是形而上的“造物主”设置的游戏规则。

避免越扯越远,还是到此为止,因为就我目前的知识体系连提出正确问题的能力尚且不完全具备,更不必费心思考可能的真相甚至是通往真相的线索。

活到老,学到老,但求争取此生可以将未知的银河擦拭去哪怕很小一部分。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读后感 2

二百多年前的经典,在今天看来应该容易阅读的,事实上,并不像想象的那般容易,简单的想法往往增添了阅读的困难和难度,因为不重视、不用心,所以阅读存在障碍,这障碍使你欲读却难以流畅的阅读下去。

阅读的障碍,使对这本书的阅读显得跌跌撞撞、踉踉跄跄,并不十分流畅,改变了我对阅读的印象。阅读是对智慧的检阅,也是对逻辑思考的考验,更是对前代哲人思想的体悟……

卢梭之后的达尔文,提出了“物竞天择”的理论学说,进化论成为流行一时的学术;但这丝毫不影响卢梭学说的伟大和对平等自由的向往和探究,正如我们现代人一样,孜孜以求地探究不平等的起源,结果到头来仍然没有一点头绪,“剪不断理还乱”、欲说还休,欲罢不能,整个地头绪繁杂,难以梳理,这正是思想的深刻之处,难以洞察之处,难以言说之处,这是哲学家、乃至思想家穷其一生探究的根本问题。

不平等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平等的社会一直成为人类追求的目标和终极任务。卢梭生活的年代,正直法国大革命的前夜,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等先贤学者从当时社会出发,希望社会摆脱专制社会的束缚和压迫,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

摆脱专制社会的束缚和压迫,追求平等、自由的生活状态,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正是这项崇高的使命感意识,从自己独特的经历出发,从社会现状的洞察,思考人类走向未来的道路从来不乏伟人智士。

柏拉图、苏格拉底的言行,一直践行者对理想国的憧憬;孔子、董仲舒、朱熹、王阳明,从未停止对儒教学术的探究;耶稣和乔答摩悉达多,为人类道德的重塑殚精竭虑,21世纪的到来,对平等和不平等的理解和思考,这样深刻影响着全球的格局和学术。

今天重读这部卢梭的经典之作《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任然能感受到其强烈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感。在现代和后现代的浪潮的冲击下,思考成为现在最为紧迫的问题,也成为最难以解决的难题之一,狂欢化、戏谑化、碎片化和信息化、时尚化让一切的探讨成为多余和累赘,重物质轻精神的时代降临到我们这一代,物质至上、金钱至上,利益至上的时代,可能成全了这一代,也可能摧毁了这一代,这是最好的一个时代,同时也是最坏的一个时代。

平等的探究一直没有停下来,也不可能停下来,除非人类裹足不前或者停止不行,这还是个问题。

致敬卢梭,致敬那个启蒙的时代!

致敬这个时代,致敬为平等不停探索的人们!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读后感 3

我本人看来,卢梭的社会平等论和达尔文的物竞天择可以对比着研究。从历史看,在某些时候,物竞天择某些时候确实为统治阶层提供了理论支持,但另一方面,它又为民主人士所推崇。

不过,这本书主要还是讲得是关于平等,但卢梭本人在开头提出的论点很有意思。那就是不平等究竟是怎么造成的,不平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万物的起源应该是一样的,但不平等的方式却多种多样。有先天的特质,如身体素质,如智力水平。后天的如出生环境,家庭背景。

平等和不平等的产生都是和基于人类人性的发展,想要建立一个真正平等的环境不是要压制人性,更是要顺应人性。不过卢梭在选择推崇这种平等论的时候又用了一种似乎“不平等”的方法,那就是精英理论,在他看来平等是需要“自然法”的推广,而适合推广这一法则的需要足够理性,信仰坚定的人,而这样的人往往存在于知识阶层中的精英人士。

卢梭关于不公平还提出了另外的一个论点,那就是私有制的发展。私有制和孟德斯鸠所提出的契约很有比较点,财产为何会被私有归属于一人,在保护私有的情况下为何又会有不公。不管是武力也好,权力也好,能够造成不公,影响平等最根本,最直接的是对人们财产,尊严的影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财富,尊严无法平衡的情况下,战乱是比较容易发生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那些处于下层的人来说,他们的情况和那些上流的人几乎是平等的。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读后感 4

卢梭生于路易十四逝世前,死于法国大革命爆发前,终其一生皆被笼罩在专制的阴暗年代中。他生于瑞士的日内瓦,常常以日内瓦公民自居,但自16岁为生活所迫逃离日内瓦之后,与法国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法国是当时启蒙运动的中心,而卢梭则是启蒙运动中最深刻的批判者。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以下简称《论不平等》)是卢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在阅读这部距离我们已经有二百余年距离的著作时,必须带着这样的思考:在专制统治业已推翻,科学研究已然证实《论不平等》中关于野蛮人的推测的种种谬误,社会思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今天,再读这部“思辨史学”究竟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在本论中,卢梭这样说道:“让我们抛开所有这些事实,因为这些与我们想要探讨的问题毫不相关。”这说明了卢梭在本书中所描述的人类历史并非事实,而是“有条件的假言推理”。而在第一部分的末尾,卢梭又这样说道:“我承认我将要描述的事件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发生,我只能通过一些推测来作出选择。但是,这些推测,当它们是从事物本质中所能做出的最接近事实的猜测时,当它们是我们得以发现真理的'唯一方式时,便成功地转换成推理的依据。”

这样看来,卢梭承认了他的作品同他所批判的先行者的考察一样具有猜测性,但是他对自己的发现信心十足,因为他所作出的是“从事物本质中所能做出的最接近事实的猜测”。当历史无法提供可以将两个历史事件相连接的中间事件时,卢梭选择“依靠哲学,来决定那些可以让两者产生联系的类似事件。”,这些语句足以证明《论不平等》其实是卢梭的一场思想实验,通过思辨来寻求人类不平等的根源与基础,而他所寻求的恰如海神格劳克斯的雕像一般,早已被时间、大海和暴风雨毁去了原有的模样,那么卢梭寻求到的雕像原样又是什么模样呢?

卢梭笔下的自然状态下的野蛮人有两大特性:自我保存与怜悯心。前者,是人类生存的基石,它代表着极为有限的最低生存需求,并使得人类只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后者是人类的天然道德,它使得人类不会对其他人作恶,除非是自我保存受到了威胁。如此一来,“游荡在浩瀚森林里的野蛮人,没有工业,没有语言,没有住所,没有战争,彼此间也没有任何联系。他对同类没有任何需求,同时也没有任何伤害他们的欲望,而且可能一辈子不会单独认识任何一个其他同类。他不为情欲所牵绊,自给自足,只拥有这一状态下应有的智慧与情感”。既然如此,人类的发展似乎就全部被否定掉了,既然“每个人都从相同的起点出发”那么不平等和社会又是如何产生的呢?答案就是“私有财产”。

第二部分的开头就是这样的断论:“谁第一个将一块土地圈起来,并毫无顾忌地说:这是我的。然后找到一些足以天真的人对此信以为真,谁就是文明社会真正的创始人。”卢梭认为私有制是不平等产生根源的第一阶段,因此与其他思想家不同,他主张政治要对人们追求私有财产的活动进行督导,减轻经济不平等带来的危害,并且控制公民的占有欲。不平等产生根源的第二阶段是法官的设立,因为社会一开始是建立在普遍的协议之上,“只有当缺陷和骚乱持续不断地增长的时候,人们才会最终想到将这一公共权力托付给某些个人的危险方式,才会想到委托一些法官去保证人们决议的执行。”不平等产生根源的第三个阶段是合法权力向专制权力的转变,在前两个阶段催生了贫富的差距与强弱的悬殊后,该阶段完成了主人与奴隶的对立,所有的不平等终于抵达彼岸。

当人们进入到社会中,就产生了各种情欲,需求逐渐增加,虚荣变成了每个人的枷锁,所有人都为之劳累着、焦躁着,“野蛮人过着它自己的生活;而社会人只生活在他人的意见中,因此,他也只有在他人的评价中才能找到自身存在的意义。”人类相互间产生依赖之时便是奴役关系形成之时。所谓社会契约是富人和权贵为了控制穷人和被压迫者而使用的狡计,它旨在让过去的篡夺行径变得合法,政治权力促进了经济不平等的合法化。政府依靠同意得以运转,而同意却建立在虚假与谎言之上。专制国家由此“抬起了它卑鄙的头颅。它贪婪地吞噬着国家各个部分美好且健康的东西,直至践踏法律,蹂躏民众,最终在共和国的废墟上拔地而起。”

在二百余年后的今天,重新审视《论不平等》,会发现文中的关于野蛮人的推测早已被现代科学研究所推翻,卢梭所提出的许多论据也不再具有解释力,文中对于怜悯心的论述其实陷入了用道德论证道德的循环论证之困境中。卢梭所认为的存在于自然状态的平等仅仅是一种建立在完全独立的个人和有限欲望之上的平等,这种平等也不具有现实意义。但是卢梭对自我保存和怜悯心两种品质的呼唤和对社会中所产生的各种情欲的批判,以及对饱受不平等待遇的人们的关怀,却是我们应该看到并保存的人文思想。

第四篇:《大教学论》与教育适应自然思想

《大教学论》与教育适应自然思想

时间:2011-06-24 11:23:27 来源:勤思考研网 点击数:916 参考书目历年真题考研大纲免费资料2015辅导班

第一节《大教学论》与教育适应自然思想

一、教育活动与《大教学论》

夸美纽斯生活的时代是捷克民族遭受政治和宗教压迫的时代。1614年,他担任一所中学的校长,开始研究教育改革的问题。

1628年,夸美纽斯随“捷克兄弟会”成员被迫迁往波兰,从此终身流亡国外。在波兰时,夸美纽斯开始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研究。

夸美纽斯的的思想:

在政治观上。在宗教观上。在认识论上。在社会观上。

二、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中根本性的指导思想。它的的提出,主要受到如下几方面的影响。

首先,这个思想的提出是他把文艺复兴以来“引证自然”的思想在教育中的全面运用,力求探索自然法则对教育影响的结果。在他看来,自然不仅是发展变化的,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发展规律,自然的发展规律就是宇宙万物的发展的根本规律。

★★★★★★

第五篇:论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学前教育启示

论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学前教育启示

——杜威自然主义教育论对当今幼教的启示

2010学前教育梁洁梅201010400018

【摘要】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是西方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主张以儿童经验活动为教育中心,顺应儿童的天性和身心发规律而施予教育。而杜威则是基于自然发展的理论,提出的“儿童中心论”等理论思想,在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为人类留下的高贵的遗产,对当今幼儿教育更是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自然主义教育儿童中心主义启示

一、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顾名思义,强调的是教育中的自然适应性原则,主张育适应自然、合乎自然。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其自然规律性,教育应当重点研究童的本性特征,注重儿童身心的自然发展与顺应儿童的这种天性,将其培养“人”。这种自然主义教育核心强调的是对童施加教育时必须遵循儿童本身自然规律的要求,顺应儿童的本性。

详细来说,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意思:

(一)、教育要适应儿童天性的发展

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必须是从保护儿本真善良的天性出发,以儿童经验活动为教育中心,顺应儿童的天性和身心发规律而施予教育,使儿童身心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此外,自然主义教育还提出,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因为从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角度来看,人的“内在自然”的发展是有秩序的,存有规律性可言的。因此教育必须适应不同时期儿童“内在自然”的发展水平与内在规律,依照顺序进行,顺应儿童的天性。

(二)、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自然人

自然主义教育从尊重人的天性和归顺自然主义的理论出发,认为教育首先就要以培养自然人为目标。必须明确这里所讲的自然人是仅仅针对“公民”所言的。在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范畴中,所谓“自然人”,是指身心协调、和谐发展的人,是适应当前社会需求而存在的。自然主义的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依据儿童的身心自然发展来教育、引导人,来切实地指导儿童如何做人,把人教育成为真正的人,要而不是传统教育所培养的那种只能固守某种职业、丧失活生生力量的人。正如卢梭在《爱弥儿》中所言:“从我的门下出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士,也不是憎侣;他首先是人,一个人应该怎样做人,他就知道怎样做人。”[1]从中我们可以窥探出,自然主义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在于培养真真正正的人,而不是在培养一个知识的接收器、技能的训练者。

二、杜威自然主义教育论

杜威指出,由于本质上教育是一种社会过程,因而社会控制和个人自由式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杜威所提倡的“个人自由”是指“理智”的自由。“只有理智的自由才是唯一的,永远具有重要性的自由,也就是说,理智的自由就是对于有真正内在价值的目的能够做出观察

和判断的自由。”而在自由上出现最普遍的错误是,把自由认定为活动的自由,或认定为外部的或身体方面的活动。在学校中,必须强调儿童的自由,同时又要认识到自由的性质,即自由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如果没有自由,儿童就不能正常生长;如果对自由不加以控制,儿童就不会有理智的生长。[2]

杜威主张“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实际上正是对卢梭没有明确提出的政治哲学主张的“深化”。刘晓东认为,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恰恰是杜威教育学说的精华是现代教育思想演进的里程碑,是引导现代儿童教育思想不断发展的旗帜。要实现儿童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我们必须以杜威为师。[3]这个评价是非常中肯的。

(一)、儿童中心主义与民主主义的理想紧密相关,甚至可以这样认为,儿童中心主义就是教育的民主主义

儿童就是目的,儿童决定了学校的使命和学校教育的使命。儿童的发展完全是由他“作为一个人”和“作为一个儿童”决定的,而不是由教育、学校所决定的。教育的目的正是使他成为他“自己”,使他成为一个“人”。因此,教育除了其过程之内没有任何外在的目的,就像社会除了顺应人的本性之外不能强加一个外在的目的一样。

(二)、儿童中心主义重新定位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教育是培养新人,创造新生活的最好途径。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到“社会在指导青少年的过程决定青少年的未来,也因而决定自己的未来„„这个朝着后来结果的行动的累积运动,就是生长的涵义。”[4]教育与社会生活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教育变革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调;另一方面,教育应该成为社会变革的主要途径,这样才能确保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中心地位,让教育和社会共同为美好生活和民主的社会生活方式的服务。

(三)、儿童中心主义旨在解放儿童,解放成人,是所有人的解放

传统教育的弊端不仅表现为成人对儿童的控制,而且表现在成人之间的相互控制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成人对儿童的控制其根源是成人试图为儿童安排一个舒适的“洞穴”,以便儿童在洞穴中“舒适”的生活。因此,儿童中心主义不仅是儿童的解放,更为根本是成人能够获得自我解放,改变那种已经完成的心态,把自己看成同孩子一样是一个走向未来、走向完善的未完成的个体。

三、对当今学前教育的启示

(一)、加强幼儿园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杜威认为,学校不只是消极地适应现代社会化的变化,而且要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优化,尊重儿童心理的发展水平,使教育过程既有成效,本身又有乐趣。这些观点至今对幼儿教育依然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杜威主张,将教育的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结合起来,克服教育中知识与行为、知识与道德、理智与情感、感性与理性诸方面的对立。这些思想对当今教育的启发意义不是枝节性的,而是具有重大理论价值与全面的实际指导意义。

(二)、幼儿教育就是儿童生活本身

儿童的教育生活是什么?杜威认为,儿童的课堂生活就是儿童的生长。儿童生长自然要依据一定的条件,而这些条件就是儿童的兴趣、本能、需要、依赖性和可塑性以及已经形成的习惯。儿童具有交际、探究、制作和艺术的兴趣与本能,这些兴趣和本能的自然展现,就是儿童生活,就是儿童的教育生活或课堂生活。“开放课堂”、“隐性课程”、“合作学习”等一系列新的教育观念和课堂教学改革思想,赋予课堂生活更丰富的内容。关注课堂生活,拓展课堂生活的空间、内容和形式,已经成为现代课堂教学改革的共同课题。

(三)、形成教师与幼儿共同活动的教学方式

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杜威一直持尖锐的批判态度,他所要做的变革就是变教师讲授、学生静听的教学方式为师生共同活动、共同经验的教学方式,把书本降到次要的地位,活动是主要的,教学也不再限于教室之内。杜威认为,教师在讲台上向学生灌输与现实生活无关、亦不合乎儿童理解力的教科书,儿童则坐在固定的位置上静听和记诵教科书。这种方法是一种典型的以教师、教科书、教室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幼儿、幼儿的活动、教室以外的世界是没有什么地位的。儿童处于消极的、被动的地位,兴趣、爱好受到剥夺和压制,能力发展和主动性受到压抑和束缚,教室如同牢狱,儿童如同囚犯,教师如同看守,书本如同刑具,教学和学习如同服刑,全无半点乐趣。整个教育和整个学校没有多少生机与活力。

(四)、变获取知识为培养智慧的教育目的杜威认为,人的智慧是人的明智的行为与行动的能力,也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提出的教学方法论所体现的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变革,也不仅仅是教学论的变革,而是整个教育观念的变革。这种变革揭示了杜威教育与传统教育理论的根本区别,即以获取知识为目的,还是以培养智慧为目的。传统教育以获取知识为目的并以知识来扼杀智慧,杜威则以培养智慧为目的并以知识来增进智慧。对于活动而言,知识永远是从属的。

与传统教育观相比,杜威的教育观是一种崭新的教育观。他强调学校教育同社会生活的息息相关,强调经验和实践的价值,强调儿童能力的发展,提倡尊重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等,都为教育理论的发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让•雅克•卢梭.《爱弥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姚伟.《中外幼儿教育名著解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 刘晓东.《为杜威“儿童中心论”辩护》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 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下载论人类的自然状态——小议霍布斯·洛克·卢梭法学思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人类的自然状态——小议霍布斯·洛克·卢梭法学思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