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农村生态安全与环保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生态安全与环保的调查报告
一. 调查背景与目的众所周知,我们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所以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但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工业及生活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增加,从而使大气,水质,土壤污染日益严重,自然生态平衡受到猛烈的冲击和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粮食生产和人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所以维护生态平衡是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这几年来,许多曾经水草丰美,野生动物种类繁多,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由于人类活动频繁,气候变暖以及缺乏生态建设项目,资金的支持,特别是未能进行整体规划治理,使得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生态危机凸显。
1.草地退化,资源短缺。
2.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
3.水体污染,生物种类减少
这种严重性和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经济和环境保护到底能否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解决环境问题其本质就是一个如何让处理好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从远古天然和谐到近代工业革命对自然的征服与对抗到当代的人类的调整努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矛盾运动和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反映。这些年的实践证明,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二者是可以互相促进的,可以达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了解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发展的现状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并试图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来确保幻境与经济的并行发展对当地环境的现行办法和已取得的成效以及今后经济发展的大体思路进行一系列调查和了解。力求从中做到了解现状,分析原因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一.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了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包括参观,问卷调查,个别采访等方式从而采集到的材料和数据来源丰富,具有极强的说明力,真正做到多角度多方面的研究分析问题,是最后的结论科学而客观,从而使所提出的建议针对性强,可行性好,能起到一定作用。
二. 环境分析
我的家乡杨树林村是一个淳朴的乡村,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没有城市里的乌烟瘴气,更多的是乡土气息,标准的小农经济,绝对的“低碳场所”虽说乡村是一个低碳场所但也只是一个方面,只是在碳的排放方面比较少,但是在能源利用方面远不如城市,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有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经济它的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追求绿色文明,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对于这些理论性较强的东西,我们学生很少知道,村民们更是很少知道,只是知道低碳就是无污染,低排放,低能耗,没有想到还有那么多内在的问题,这也许就是农村发展的一个弊端,没有人关注社会问题,不充分利用新闻消息,但是对于科学发展观,绝大多数人认为是必需的,问及原因的时候他们的回答也很实在,“如果我们都把能源利用完了,我们的后代怎办?”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完全符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转的划时代潮流,是一场设计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业性革命,和老一辈聊天时,我总感到这一点对于老一辈人他们更关心社会的进步,关心社会的发展方向,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低碳,衣服手洗减少了电的使用,并不是没有电,是不愿意浪费电,并且夏天的时候都去河边用河水洗衣服,节约了水资源,吃自家的菜园蔬菜,并且有的都不用肥料,而是用牲畜的粪便,绿色无污染,很少吃肉,有利于减排各家都是独门独院,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冰箱空调的高消耗,没有冲水马桶,山上都是果树,一片绿色,只不过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人来这里开采矿山,破坏了一些树木,并且有些松树都已被砍伐了掉了,因此对我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
随着进一步的深入调查,一些事实也都显而易见,虽然我们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免受到城市的干扰,生活垃圾在逐年增加,农业面临污染形势严峻,农产品的污染高居不下,白色污染有增无减,加之村镇机敏产生的生活污水,垃圾污
染,焚烧秸秆造成的大气污染,以及粗放型养殖带来的污染等。农业污染比重逐步上升,秸秆焚烧,影响了大气质量,直接危害着人们的生存健康。农村环境呈现出空间,地表和地下立体污染的态势,造成农产品质低劣,营养缺失,市场竞争力差。农村饮用水安全令人担忧。水源污染导致农民的饮水不符合农村饮用水安全令人担忧。卫生标准,鱼塘,农田污染事件时又发生,价值酸雨频发和区域供水覆盖面不广,农村饮用水安全令人担忧,农村癌症发病率逐年上升,这些都与长期饮用严重受污染然的水密切相关。一是水质达标率极低,水环境质量达不到要求。全市境内受监测的主要河流,不符合水质要求。二是饮用水源地管理不够规范。三是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不强,环保投入严重不足。一方面,农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缺乏对环境保护等公益事业投入的实力。不少基层财政维持吃饭尚且艰难,投入环境优美乡镇的创建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明显不足,直接影响着各地农村生态环境环境保护和生态村的建设的进程。农村基础设施等公益事业投入缺少一些应有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推进生态村生态市建设的重要切入点,更是一项为民谋利的系统工程,努力把农村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 调查建议
根据一段时期的深入调查和了解,我对我们村的环保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1.加强环保体系建设,不断推进环保法制化,是强化环保知识,宣传要充分利用县乡镇党校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对乡村干部农民群众中小学生,进行环保知识宣传。努力做到家喻户晓,形成从关心环保,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2.强化环保法制意识,要按照符合实际的原则,建立健全农村环保的体系,切实做到农村环保有迹可循、有法可依,对农村新建项目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依法严格审批手续。有效控制新污染产生,要运用法律手段,行政的经济的技术手段,综合治理和解决各种环保问题。
3.加大环保管理力度,不断推进环保规范化,严格环保目标考核,要将环保目标细化量化,分解落实到各项人民政府,管理目标责任化,严格考核奖惩,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使用的依据。
4.严格建设项目审批,农村建设项目的审批,有关部门要严格把关,把环保作为并指条件,认真履行职责只要有污染,对生态有破坏,无论什么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对批准建设的项目也要加强全过程监管。
5.严格环境违法处置,对农村环保违法行为,要依法严厉打击,不徇私情,县级乡镇人大要加强环保执法的监督和审查,以促进农村环保工作的有效展开,县级环保部门要适度授权给乡镇环保机构,以加大环保执法工作。
6.突出环保治理重点,不断推进环保实效化,一是突出应用水源保护,要明确专人定期对水源化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对策措施。二是突出生态环境建设,要做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要强化生态执法,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便保证生态不失衡,要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增大绿化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三是突出打造环保品牌要高度重视环保品牌。
7.村民坚持自制,订立村规民约,建设绿色壁垒,结合本村实际,对防治养殖污染作出具体规定,特别是通过村民自治形式在全村规划禁养区、限养区、宜养区。把养殖污染治理的主动权交给了村民,让村民建设出防止污染“绿色壁垒”。
五、调查总结
通过这次对我们村的调查,我深深体会到环保对农民经济生活的重要性,作为当代大学生,我有责任肩负起国家环保事业的使命,为了自己家乡的环保事业,升职为整个国家的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只有我们团结起来共同面对环境问题共同解决环境危机,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才会越来越好,为我们自己创造一个绿色的家园,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地球上生活得更长久,解决环境危机需要每个人出一份力,不管工人、农民、党员干部、国家领导还是我们学生,都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
第二篇:农村生态与资源调查报告
农村生态与资源调查报告
以余江县管坊为例新农村建设在各地如火如荼的进行中,管坊也不例外。但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人们急功近利,往往过于注重硬件设施的建设,而对农村的生态、环境、资源等方面的保护不足,甚至起到了破坏的作用。此外,在对农民素质的培养,村干部职责的构建,人口的控制等都有不足之处。我详细了解后,对于农村生态与资源两方面比较关注,但是并不是说其他方面问题不严重,在做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后,我返校后在与同学合作之下,制作了如下的调查报告出。
调查方式
我主要以自己初高中在家乡的所见所闻为基础,并就生态与资源问题与以前同学交流了看法,在所有交流看法的同学中从小学到高中不等,甚至有些同学辍学在家,对农村状况比较了解。此外,交流看法的同学中几乎涵盖了各个村,应该说调查范围是比较全面的。另外,在涉及到有关农业作业方面的问题,我主要请教的是我的姑父,他是一个有30多年务农经历的人,应该说对农村通行的耕作方法是比较了解的,也非常有代表性,基本能代表我家乡所在地区的耕种方法。通过上述两个方向的调查,我主要目的是找出农村目前存在的生态与资源方面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调查所发现的问题
1.新农村建设中存在大量为修公路滥伐林木的现象。
当我与同学提到滥伐的现象时,几乎达九成的同学都是提到村集体为修公路整片山林的滥伐,并且没有移植树苗,只是由山上还有的一些小树木自然成长,周期很长,并且树木数量大规模减少。甚至部分同学提到滥伐树木是为了私人利益。同时,也有同学提到所修的公路有些根本就用不到。我在调查时也注意到,在修公路时,村里集体所有的山林之中的林木只要稍微大一点的几乎被伐光,直到我去调查时,也没有再长出几棵像样的大树。反而是那些承包集体所有的林地经营树木的人更会选择的砍伐以求利益最大化,而农村集体所有林地的树木经此一次,几乎把山林中存在的几十年的树全部伐光,只留下了一些只能当柴火的小树。我同时了解到,经过此次砍伐,村民委员会已经把集体所有速递划分地域划归了个人所有,当然此种划分在法律上无效的,但是 农村在此方面几乎没有执法监督者,所以也成了事实。在这片归自己所有的树地上,村民可任意砍伐小树作为柴火,但从没有人会种植树木,对林业的破坏极其严重。
2.开发公路两旁的土地盖房。
在对于土地的利用方面,几乎所有的农村通公路的村庄的同学都提到这点。至于没有公路直接通过村庄的同学也大多提到有填埋池塘盖房,废弃旧房宅基地的现象。在余江那边,公路两旁以耕地居多,林地次之,池塘比较少。对于耕地,目前还不至于被大规模的占用盖房,因为农家人很多都是靠那么一亩三分地生活。据我观察,在我们村通往城镇的路上大概有3公里路程,其中2公里左右路两旁为耕地,目前盖了4栋房,相对来说还不是太多。但对于林地的开发那是非
常严重的,由于我存于我村之上的三四个村庄的公路两旁林地较为平坦,易于开发,经常是推土机工作个几天 就可以开发出几栋盖房所用地。我注意到,我村最近10年新建设楼房25栋,其中有22栋是建在路边,这其中的21栋是开发林地建设的,我家就是其中之一,只有2家是在老房子上拆除重建的还有1家是以前的空置地,因为大家都建在一块地方,所以占用的林地的面积也不是太多。我村往上机个村,开发林地那就非常严重了,并且建筑比较零散,大大浪费了土地面积,几个相邻较近的村大有沿着公路连成一体的趋势。我做了粗略的估计,大概这几年落成的新房八成以上的都是开发的林地,这固然有农民生活水平提高,需要开发来建新房,但老房的宅基地没得到利用却是事实。
3.水质遭严重破坏。
谈到水质这个问题,很多同学纷纷抱怨水污染严重,现在都不敢下河游泳,鱼类大量死亡,一些小溪之中鱼类几乎灭绝。对于这一点我深有感触,记得以前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只要和伙伴一起出去抓鱼,随便找个小溪中的水沟弄干水,都能弄个斤把子泥鳅、黄鳝之类的,而且那时候开春等大人们把耕地开垦出来之后,田里都会有大量的黄鳝,我们都喜欢晚上去拿着黄鳝去夹鱼,一个晚上差不多能弄个一两斤,可如今,小溪里面几乎翻不出一条鱼,水里的泥土也没有一点肥力。记得高一的时候,也是在耕地刚开垦出来,我回家和以前的伙伴去田地里玩,看到一条田边的小溪中密密麻麻的躺着许多刚出土没多久的黄鳝与泥鳅的尸体,真是触目惊心,那种震撼的感觉一直在我心里直到现在都无法消退。水质遭到破坏,在我们那边每年可以种植两季水稻,每一季水稻至少得打4次药水,有时虫害比较严重的话还得再加几次,每次每亩地大概用药300~400ML,而按每亩地666.67平米,耕地水量大概有13.3334立方米,仅一次水体里农药浓度就可达0.03‰,我没有查找出水体自净的能力,但在如此高强度的作业下,年复一年,显然会超出限度,才导致鱼类大量死亡。此外,村民无环境保护意识,对于废水垃圾也都是随意倒入河流,随着生活垃圾的增多,这种做法也是导致水体污染的第二大原因。
4.水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
有个同学说道,需要时缺水,不要时下雨太多。应该说道出了农村现今利用水资源的困境。在我们管坊主要靠一个水库供水,但下面河道长期得不到疏理,宽窄不一,在河道中浪费了很多水,并且水路蜿蜒绵长,可以说很大一部分水资源是浪费在水路上的。另外,各村的池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据我统计,我村之前8个池塘,目前有2个用于养鱼,1个由于越来越浅,且生长水草过多,基本已遭废弃,另有一个已被填埋建房,另外7个还是主要用于蓄水用,但相比几年前,各个池塘面积基本缩小三四成,并且池塘中淤泥堆积严重,使得池塘变浅,严重降低了池塘的蓄水能力,这使得农村农业对于干旱的抵抗能力基本为零。农业基本靠天吃饭,有时是劳夜两三天都放不到一点水。
5.土壤肥力严重下降
随着技术的进步,农民进行耕地作业时对化肥的依赖越来越大,农家肥几乎不用,化学肥料好像屡试不爽。其实这是对地力的透支使用,近年来,土地板结现象非常严重,以前开春时,田野中绿油油的一片,都是撒播的草籽生长出来的农业用草,然后自然死亡成为地肥,而如今,田野中几乎是光秃秃的一片,见不到一片绿意。都是刚开垦完土地马上撒化肥补充肥力。土壤板结的另一个后果是对
水量的需求又加大,土壤本身几乎无法储水,导致经常干旱。
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1.农村领导干部失职。
农村干部作为农村的领导者应当对农村的发展前景有个良好的规划,然而很多领导干部都是反反作为收费者,而对农村建设的监督,农村资源的管理与利用没有起到作用,甚至起到的是更大的破坏作用,如在林木的砍伐上,村干部就未起到作用,反而倾力伐尽了所有能卖的树木,在新农村建设上,说建到焚烧垃圾的焚烧塔的出烟口竟然正对着村内,导致焚烧塔基本废弃不同,在此过程中,村干部就未起到起码的监督作用,事后也未作任何的补救措施。
2.村民生活观念和生活态度变化不对等。
村民对垃圾的处理还是和往常一样变化无任何变化,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塑料袋、干电池等自然不易降解与对生态有严重的破坏作用的商品大量进入平民家中,村民观念却没有转变,依旧是随意倾倒、焚烧,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如今在农村随处可见一堆堆的各种白色塑料袋。
3.上级领导对关乎村民切身利益的工程组织力度不够。
上级领导也有组织各村村民集体修缮水路的,但是很多小溪都不在修筑范围中,更不用说是对农村池塘的修善。农民大多都是自己自足的生活,他们没有余财余力去做这件事,也没有这种意识,这就需要领导者去引导,并提供适当的帮助,然而上级机关组织在这方面组织力度上太小,组织范围也过窄,导致很难解决实际问题。
4.农民眼界过于狭窄。
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年复一年的重复着之前的生产模式,不敢放手去干,粮价上涨时几乎把菜地都用做了种水稻,为了追求者尽可能的高产,拼命施肥,不懂得物质的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导致了对地力的过度消耗。
解决存在的生态与资源的问题的办法
1.严格贯彻村干部的职权与职责。
如今,基层干部出现很多的权利滥用,而农村几乎已成为权力真空地,在对集体林木作处置决定时几乎没有征求村民的意见,完全是村干部做主,而村干部却几乎无任何职责,利益与义务的完全不对等是当今村干部竞争激烈的主要原因。我认为,对村干部应有一个监督机制,严格限制其职权的滥用与职责的不履行,此监督机制应国家机关监督与村民监督并举。村干部对农村事务的管理应尽心尽力。
2.逐步推进生态农村建设
鉴于中国农村人口过多,在生态农村的建设上,不可能这么快在全国推进,我的意见是多发起帮扶活动,在对新农村的建设上提供技术指导。如对于养鸡,养猪,养牛,养鱼以及种地的一体化生产,农民基本没有一点概念,而这个对于
生物方面稍微有点知识的人基本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目前农村的情况是也还有些人是在寻求致富的机会的,只要有人能够提出这条路,并给出具体的指导意见是有人会尝试的,而如果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就能取到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在此节奏下,十几年后农村的生态农村建设基本就能步入正轨。
结语
新农村建设目的在于对环境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然而从农村的现状来看的话,新农村建设依旧任重道远,在此过程中,各阶层都应该抱着共同的目标,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而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而造成对生态与资源的透支。另外,要有一个正确的发展观,不能毫无目的、毫无节制的破坏了我们生活的家园。
第三篇:关于生态环保社会实践的调查报告
关于生态环保社会实践的调查报告
实践时间:2016年2月1日到5日 实践小组成员:张延航 陈恒业 潘小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南阳镇坞里村,在过去的几年里备受关注,《市场报》、《法制日报》、《每日商报》、《东方时空》以及杭州电视台的《十分关注》栏目等均它的癌症高发状况有所披露,坞里村是大众眼中的癌症村。在曝光之后,自中央到地方的各种要求萧山区政府或南阳镇政府的文件纷纷下达,而在对于整治成效及现今南阳镇的环境状况方面,却一直存在着官方和民间的两种说法,这两种说法有着很多出入,一边称环境状况已有根本性好转,癌症发病率已在全国标准以下,另一种称偷排现象依然存在,官商相互,任癌症肆虐。那么南阳癌症村如今究竟是怎么一种状况呢?是政府工作不到位,还是一些媒体为抓眼球在报道上失实呢?
对此,我们寒期社会实践小组专门两次走访了南阳镇,实地了解情况,走访当地了村民和坞里村、南阳镇的政府官员。
我们的寒期社会实践小组成员有:张延航(青岛理工大学14级自动化本科)、潘小兵(青岛理工大学14级自动化本科)、陈恒业(青岛理工大学14级自动化本科)。
2月1日,我们一行三人第一次来到南阳坞里村,根据媒体上的了解,我们先走访了南阳坞里村的环保卫士韦东英女士。
走在坞里的村中小道上,向着村民们打听韦东英的名字住处,村民们都比较热情,让我们感觉她没有像英雄那般高高在上,而只是这个小村庄中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农妇,打听她的消息就如在一个普通的一个小村中找一位亲戚那般自然。不多久我们就来到了韦东英的家中。在讲明了我们的来意之后,韦东英把我们引进了屋,并特意用纯净水让我们解渴。韦东英称,这里的河水井水都已经遭受了污染,村民都只能引用自来水。而南阳安装自来水却是近几年的事,在没有安装自来水之前,村民们虽然知道井水河水已经遭受污染,却不得不饮用。但是如今还是有一些比较贫困的人家,为了省下点水费而不得已用井水。这就直接导致了坞里村的村民癌症频发。
讲到这里,韦东英非常的激动,也非常的气愤,她称,在这个村子里,前几天就有一个去世,而今年到八月份为止,村子里已经有七个人因为癌症去世了,而今年村子里死亡人数总共是十人,其中一名是正常老死,其余两名则是意外淹死的。所以这样统计下来,这个村子因癌症死亡的人的比例已经高达70%,这样的状况不能不让村民们感到恐慌。
她称后天市环保所就要来验收南阳环境整治项目了,但是就在我们去的前一天却还有人在钱塘江边偷排污水。在谈话过程中,韦东英年逾九十的婆婆一直陪在我们身边,老人默默无言,却不时拿手帕抹拭眼角,看着此情此景,我们无比心痛。
从韦东英家出来后,我们的心情都非常沉痛,我们无法想像村民们是如何在这样一个每个月都有人因癌症而去世的村子里生活的,我们更无法想像我们的政府怎么能坐视让自己的村民就这样在癌症的恐惧中相继去世而不多给予一些关怀。
但是,步行在村子中,有一点要肯定的是,仅对比前几年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坞里镇的环境的确有一定好转,至少我们闻不到传说中的那阵阵恶臭,天空也是比较澄明清朗的。
之后我们打算去前几天刚因癌症去世的沈小花家看看。据韦东英称,她曾经在南阳镇镇政府工作,但是最后还是免不了因癌症去世的遭遇。
然而当我们好不容易打听到沈小花家,到达的时候,大门却是紧闭的,据周围邻居称她们家的人都外出了。我们便在附近的一位阿姨处作一些休整。在与阿姨的攀谈中,我们了解到村民对于村委会的不满,村民普遍认为村委会之所以对一些污染企业坐视不管或者惩治不力,完全是因为村委会与企业之间存在着一些暧昧关系。而对于村委会的选举,村民则称其中存在着猫腻,甚至有的村民则称,村委会的选举完全就是形式主义走过场,村委对于选举过程完全就是一手遮天。对于这一状况,在先前的与韦东英的交流中,我们也有所体会,韦东英称,她因为气愤不过村委们的所作所为,甚至打算参加这一届的村委会选举。但是村委会的选举黑幕重重,甚至连买票的状况都已经为大家所普遍接受。而她的一位亲戚,也因为卖票的事情和韦东英产生了矛盾。当韦东英去要求参加竞选的时候,就以没有资格为由被拒绝了。据我们之后了解的情况是,韦东英为南阳镇坞里村的合法村民,有资格参加村委会竞选。对于这一事件,我们只是听韦东英所叙述,也没有得到村委或镇政府的认同,但是,就村民的反映来看,坞里村的村委的确存在这一些让人疑惑的地方。
午饭后,我们走访了坞里村村委会。我们以采访新农村建设为由,来到了村委办公室。坞里村村主任朱柏泉接待了我们。
村主任称如今坞里村的环境已经大有好转,各项环境指标已基本达标,排放已完全达到国家级排放标准。会造成空气污染的企业已基本上停产或搬到别处去了。在南阳范围之内已经看不到污水排放入钱塘江的现象。
而对于我们所提问的坞里村的癌症高发状况,村主任称,省疾控中心已经检测过了,坞里村的癌症发病率并没有比别的地方高多少,没有像一些媒体所报道的那么高。但是,村主任也承认,就整个萧山区而言,像南阳这样比较东部的地区的确要比南部及北部的地区癌症比例少高一点。这主要是由于东部地区百姓生活压力大,并且东部百姓又比较勤劳。并且村主任称,造成坞里村村民癌症频发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村民的日常饮食习惯不合理,村民大都比较喜欢吃霉菜头等食物,而菜头在腌渍过程中,会有一些致癌物质产生,这就诱发了癌症。但是据我们了解,吃霉菜头是萧山这一带农民一向的传统,虽然霉菜头中的确含有一些致癌物质,但是,不可能是坞里村癌症高发的主因。
同时对于我们追问的化工厂与癌症频发之间的关系问题,村主任称,关系总归是有一点的,但是并不是主要原因。
最后村主任称,现在在村子里患有癌症的村民绝对不超过五个,并且对于我们所了解的今年已经有七位村民因癌症死亡的数据,村主任一口否定,称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村主任补充道,这些死亡的人大都不是坞里村的,而是附近赭山街道的,因为坞里村和赭山街道两个村子的群众是住在一起的,根本无法以地理来划分,而往常人们所统计的坞里村癌症死亡人数其实都是坞里村和赭山街道村两个村的。
但是,据我们了解,以去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坞里村有村民1503人,而坞里村和赭山街道的村民总计也不过2000来人。由此统计这一带的癌症发病率还是比较高的。
之后就村主任对于今年癌症死亡人数不实这一情况,我们又特地走访了几位当地的村民。其中有一位大妈向我们透露,今年坞里因癌症死亡的人数的确是比较多的,虽然她不能肯定究竟是多少人,但是,她可以把她所知道的人报给我们。但是,当我们询问村民对于化工园区和癌症发病率之间的关系时,村民的反映却让我们有些意外。他们称化工园区的建立,的确使得最近几年村中因癌症去世的人数增加,大多死亡的死因均是因为癌症,但是,村民对于将工业园区搬离南阳或者停产等的反映并不强烈。
最后还是那位大妈告诉我们,其实,化工园区的建立,给村民们带来了比较巨大的经济利益。曾经,这里只是一个小渔村,村民们只是以打鱼为生,这样使得这个地区就比较贫困,自从先前的农药厂以及如今的化工园区建立起来之后,村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这些长也为村民提供了一定的就业。因此,虽然村民清楚身边那么多人因癌症去世是因为化工园区的缘故,如果真的将化工园区从南阳彻底搬离,村民也是不愿意的。
坐在离开南阳的车上,我们百感交集,南阳的癌症发病率高,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即使再怎么掩饰,那些人总会有人记住的。但是化工园区对于南阳的人民而言,却是矛盾的,一边是侵害他们身体健康的毒瘤,一边却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饭碗。
看着窗外的蓝天白云,我们只希望南阳镇政府能下定决心,彻底整治南阳的污染状况,能让老百姓放心大胆的捧好饭碗。
第四篇:积极探索农村生态环保新途径
积极探索农村生态环保新途径
陈丰林
2010年第6期 ——生态建设
近年来,保康县委、县政府立足山区实际,创新工作思路,以推进农村生态建设为突破口,以实施农村环保“四两”工程(即两清——清洁种植和清水养殖、两减——化肥施用减量化和农药施用减量化、两治——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两创——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创建)为着力点,努力探索农村生态环保工作新途径,使保康农村呈现出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风貌。
高点定位,确立农村生态环保工作新思路.保康县地处鄂西北,是一个全山区农业县,属省定国家级贫困县。全县80%的人口在农村,境内工业企业少,最大的优势是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森林覆盖率达到65.2%。近年来,我们因地制宜,高点定位,在全面开展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生态创建的同时,严格按照国家生态村建设标准,积极探索具有保康山区特色的“四园”(生态家园、生态菜园、生态产业园和生态休闲园)模式,扎实开展生态村创建。在创建过程中,对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环境保护较好、有开发潜力的村,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型生态村;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好、建有绿色无公害食品和林果基地的村,鼓励发展绿色产业型生态村;对矿产资源丰富、矿区生态修复较好的村,支持发展矿山修复型生态村;对有深厚民间文化底蕴的村,整合农村唢呐、锣鼓、皮影、剪纸和书画资源,全力打造传统文化型生态村。试点先行,探索农村生态环保工作新途径
针对各村基础不同、优势各异的特点,我们坚持试点先行,探索经验,每个乡镇确定一个试点村开展创建活动。一是生态家园作基础。以“一建三改”(建沼气池,改厕、改厨、改猪圈)为主要内容,全面推进“农户用能生态化、房屋庭院整洁化、农业生产有机化、农民生活小康化”进程。积极引导农户正确开展垃圾分类,帮助农户购置分类处理垃圾箱,建设资源分类中心和垃圾填埋场,最终实行垃圾无害化处理;规划设计农户生活污水处理沟,妥善处理生活污水,彻底解决农村“脏、乱、差”状况;按照“一户一院、一院一景、一景一特”的规划要求,推进庭院绿化和美化,使庭前屋后整洁优美,花草树木错落有序,打造环境优美、村容整洁的生态家园。截止目前,全县试点村沼气使用率达到75%,垃圾分类处理率达到90%,“一建三改”率达到90%。二是生态菜园作保障。顺应绿色、有机、无公害的消费潮流,利用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料为绿色蔬菜的种植提供充足的有机肥料,大力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发展户平一亩有机菜园,既满足村民日常消费需求,又为“菜篮子”提供保障,促进农民增收,还使家禽家畜的粪便污染这一突出问题得到妥善处理。三是生态产业园作支撑。紧紧围绕全县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引导广大农民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在村庄周围、自家庭院或房前屋后种植花草、瓜果树木,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注重保护环境资源,大力发展无公害粮食、瓜果菜生产,逐步形成农业生产与生活的良性循环。不断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各试点村已初步建立起以核桃为主的种植业、以生猪为主的养殖业等生态农业产业体系,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产业支撑。四是生态休闲园作平台。选择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段开辟休闲、娱乐、健身广场,结合村庄总体布局,建设具有山区特色和风格的农村生态休闲园。如尧治河村专门辟地10亩,建设6000平方米的生态休闲园,经常组织开展环保公益宣传、体育比赛、文艺演出、观看电影等活动,生态休闲园已成为村民休闲健身运动的最佳去处、传承民俗文化的中心场所和传播生态文明的良好平台,满足了山区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狠抓整治,展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新风貌
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做好农村生态环保工作的首要任务。近年来,我们以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和村容村貌建设为主要内容,大力开展“四个重点整治”活动,全面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一是围绕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两大难点开展重点整治。对城郊8个村的农户垃圾,统一清运到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对其他村的生活垃圾,引导农户开展垃圾分类处理;对农村生活污水,实行定期管护,清淤通流,确保环境不受污染。二是围绕农村面源污染开展重点整治。设立基本农田保护区,按照生态农业生产要求,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积极推广使用科学的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全面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控制化学合成肥料的施用量,不断提高无公害有机肥的施用比例,有效控制农村面源污染。三是围绕农村畜禽养殖业污染开展重点整治。对全县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四是围绕缺乏规划、乱搭乱建开展重点整治。我们对生态村村落和农户院落进行统一规划设计,保持建筑风格的整体协调。积极支持有经济实力、有迁建意愿的农户,按规划对土坯房、危旧房进行改造;引导经济实力弱、尚无迁建意愿的农户,按安全、实用、美观的要求,采取刷白墙、压屋脊等形式,开展庭院美化活动,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如今,全县农村呈现出山清水秀、路畅物洁、清风扑面的新气象,农村的生活环境质量得到大幅提升,农民对环境状况的满意度和生活幸福指数与日俱增。
建立机制,实现农村生态环保工作新突破
我们通过建立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向纵深发展。一是建立领导机制。强化领导责任,推行齐抓共管,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和行政问责制。县委明确提出举全县之力抓好生态县建设,要求各级领导对生态创建工作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力争
三年内全县80%的村达到国家生态村标准。二是建立投入机制。采取积极向上争取、吸引社会投资、采取资产置换等多元化投入方式,加大农村环保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为生态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三是建立管理机制。为切实加大对生态建设和农村环保的宣传教育管理力度,我县每个村都建立了环保协会,由协会制定章程,把村民在环保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写进村规民约,村民参与管理,并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生态建设和环保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制定相应对策措施,提高村民环保意识,规范村民环保行为,使农民自觉地投身到生态建设中来,先后涌现了一批像尧治河、堰垭、中坪等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典范。尤其是通过广泛宣传大造声势,调动了广大农民参与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的积极性,有力地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作者系中共保康县委书记)
第五篇:农村环保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环保现状的调查报告
我们针对剑侠村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环保意识、法律维权意识进行了一次普查,并为当地居民区开展了一次较为深入的宣传。通过本次宣传,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发现了几点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
本次系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方法。调查总体为村所有农业户口人员。经过详细的实施和分析此份调查问卷,现将本次调查的数据信息进行展示。
基本资料:
一、调查抽样的基本信息
1、性别:男性43%女性57%
2、年龄:18岁以下3%19――35岁44%36――55岁47%56岁以上6%
3、文化程度:小学47%中学41%大学2%
4、职业:农民72%个体商户16%学生6%其他6%
二、生活类信息数据
1、对周围生活满意度:一般满意100%
2、生活周围环境有哪些污染:生活垃圾27%畜禽养殖粪便污染73%
3、是否有遇到环境污染事件:遇到过100%
4、生活来给处理是否分类:有时会100%
5、平日做饭燃料来源:蜂窝煤40%天然气50% 干柴10%
6、认为企业是否给居民带来污染:有企业也有污染11%没有企业89%
7、家中是否有饲养畜禽。粪便的处理方式:有,随便堆放19%有,直接堆放到田中79%其他2%
三、生活类信息数据
1、是否使用薄膜,是否认为会产生污染:不经常使用,不会造成污染100%
2、经常使用的化肥有哪些:有机肥13%氮氨74%其他16%
3、经常通过什么方式清除农作物病害:喷洒农药100%
4、用完农药瓶处理方式:打碎深埋10%用水洗净装其他物14%随手扔掉76%
5、农作物秸秆处理方式:直接烧掉7%饲养牲畜81%当作有机肥料9%燃料3%
四、法律类信息数据
1、是否了解环境权:了解2%基本了解84%不了解14%
2、是否了解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了解37%基本了解61%不了解2%
3、是否知道当地环保局或有关部门的具体位置:知道11%大概61%不知道28%
4、是否参加过环保宣传:不经常69%没有31%
5、平时是否会关注环保时间或相关法制建设:经常关注4%偶尔91%不关注5%
6、当你遇到环经污染是会怎样处理:向环保部门反映情况14%找到生产污染的企业进行协商57%顺其自然21%自己处理8%
7、想了解那些环保知识:环境污染案例9%具体的环境法律法规17%生活生产中的环保常识67%其他7%
以上是对该张调查问卷的基本数据分析,通过该张调查问卷。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了环境工作在农村建设的艰巨性和重要性。也使我们深深的感到了危机感。
经过我们的分析和讨论,对以下几个重点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调查分析:
一、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
1、环保意识较差。长期以来,环境保护的重点大都放在了城市、工业集聚地、流域、自然保护区、风景文物保护区等,忽视了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的环保问题。农民很难接受到环保知识、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对环保常识之不多,了解甚少。这方面的意识非常淡薄,自学参与的积极性就更低了。
2、污染问题较多。相当一部分农村,在建房屋、办企业,开采石扬等过程中,随人心欲,忽视环保。有的森林植被破坏后,也不及时采取修补救措施,甚到有的乱拆乱建,乱砍乱伐,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在农村,存在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化肥及农药不合理使用等现象,由此造成了地面水和地下水污染、土壤植物污染、传染病流行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农民生活、农村环境及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二、农村环境污染的成因
1、社会重视不够,一是环保远远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过去,乡镇的工作大多用在了“收粮催款”,计划生育、增加收入上面,几乎无心思去关注环保问题。环保在领导心目中“排不上队,挂不上号”,把其放在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等重要位置来对待就更不现实了。二是宣传教育没有把农村当成重点。县一级的宣传教育重点放在了县直部门及企业,对农村的宣传教育不到位,显得十分苍白。
2、投入严重不足。近几年,各级在环保方面虽然加大了投入,但主要用在了城市生活污染及工业污染治理方面,真正用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及生态保护的投入是极为有限的、有的地方甚至根本没有。这就造成了农村环保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很多实际问题无法解决的状况。
3、制度保障不力。环保机构不健全,管理链条无法向农村延伸,农村环保管理不少地方处于失控状态。
三、农村环境保护的对策
1、强化环保体系建设,不断推进环保法制化。一是强化环保知识宣传.要充分利用县、乡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对村干部、农民群众、中小学生进行环保知识宣传,努力做到家喻户晓,形成人人关心环保、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环保法制意识。要按照“符合实际、便于操作”的原则,建立健全农村环保体系,切实做到农村环保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三是强化环境污染整治。各级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有计划有步聚地治理农村突出污染问题;要引导农民通过“改水、改厕、改橱、改畜禽圈舍、建沼气池”等措施,有效治理农村面源污染,逐步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保障身体健康;要大力推行和发展循环经济,注重农村资源能源的节约及合理开发利用。
2、突出环保治理重点,不断推进环保实效化。一是突出饮用水源保护。二是突出生态环境建设。要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增大绿化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防治水土流失,确保生态安全。
3、村民坚持自治,订立村规民约,建设绿色壁垒。结合本村的实际对防治养殖污染做出规定,在全村规划了禁养区、限养区、宜养区。把养殖污染治理的主动权交给了村民,让村民构建出自己的防治污染“绿色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