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玉树大地震感人文章-玉树地震中的光亮
收看玉树地震的电视报道,那些画面、图像和声音,震撼着我的神经。其中,玉树地震救援相比汶川地震的救援更加科学、理性、系统,媒体报道更加人性化,是欣慰。
香港义工黄福荣,仅仅工作了7天,就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他准备为之奉献青春的地方,而他的这个决定,已经使他不朽。据说,他其时已及时逃范文网[]离受破坏的孤儿院,但当获知还有6名师生压在倒塌的瓦砾堆中后,即奋不顾身冒着余震危险折返救人,最后不幸牺牲。而且,他多年来热心内地公益,本身虽是糖尿病患者,但仍不断帮助低下阶层的有需要人士,特别是内地较贫穷落后地区。他于2002年元旦,自发为香港与内地的血癌病人筹款。前年汶川大地震,黄福荣亦挺身到当地灾区做义工。
格桑花,那个集合社会力量来资助西部贫困孩子,使他们获得接受或改善教育机会的民间非盈利机构,也因为这次地震而广为人知,他们之前默默的付出得到了应有的认可。只有教育,才能改变这些孩子的命运,才能改变西部贫困地区的落后现状,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能够加入到他们中去。
杭州市西湖府苑小学的小朋友,没想到第一次收到玉树小伙伴的来信,竟是在地震以后的第一天,他们急切地寻找29个玉树小伙伴的下落,并“要给他们源源不断的帮助”,学校组织了爱心衣物的捐赠仪式,他们希望这些物资能早一天送到玉树小伙伴的手中。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那些挤破脑袋,愿意花两至三万赞助费把孩子送进双语幼儿园的父母们,课件下载[]那些把孩子的周末交给奥数班、特长班的家长们,也许更应该把孩子送进秉承“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的教育理念,能够和西部、边远山区、贫困地区的学校结对的学校,让孩子从小懂得爱,懂得付出,懂得分享,懂得关注弱势群体,懂得慈善,而不是让孩子从小就以为自己高人一等,或者以为分数万能,权力万能,那样的人,走上社会,不仅仅是高分低能,而是人格上的低劣与残缺,甚至是社会的隐患。
做事先做人,这个人字,要怎么写,值得我们每个人反思。
第二篇:思想汇报—玉树大地震
思想汇报
——玉树加油
敬爱的党组织: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40秒,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地震。截止19日上午八时,玉树地震遇难人数为1944人,失踪216人,受伤12135人,其中重伤1434人。08年汶川大地震震痛了每人的心, 而青海玉树大地震又涌起了无数的悲哀,人们的心再次被揪痛。
地震发生以后,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前往青海指挥抗震救灾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推迟预定行程返回国内,各地救灾队伍奔赴灾区开展救援工作。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于2010年4月17日下午紧急召开会议,全面部署当前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工作。会议强调将抢救生命置于首位,确保灾区社会安定、民族团结、人心稳定。在地震发生的第五日,受灾者安抚方案已经确定:地震遇难者每人补偿8000元抚恤金。重建方案的启动,板房搭建的完毕,都给灾区人民带去了温暖与安心。连日来,在玉树大地上,救援在加速,爱心在涌动,坚强在传递。一个伟大的民族,正在痛苦中感受坚强,废墟上升腾希望,灾难中迸发力量。
我一直认为,作为大学生,应该时刻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并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出发,以实际行动参与到社会建设的行列中去。真正履行作为一位国家公民的责任与义务。近年来的512汶川地震、2010年西南大旱、414玉树地震,在一次又一次的灾难面前,广大青年学生利用便捷的网络平台,传递抗震救灾的讯息、救灾的最新情况,并号召大家捐款捐物,似涓涓细流汇入江河,流淌在无边网络世界,颗颗爱心温暖灾区群众。还有大量青年学生也已经前往青海开展志愿工作。他们正在以实际行动宣示,当代青年完全是值得信任的、是敢担当的、是可以让党和国家放心的。
我入学以来,一直都关注着时事政治,关心着国家大事,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发展和汶川地区的重建工作。而这次突如其来的地震让我揪心,在地震发生不久,我便积极参与学校或是班级的募捐活动,以实际行动支持玉树地区的救灾工作。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并为灾区人民默哀,中国人民的这种团结和博爱是其他国家所敬佩的。曾经在党的带领下,四川人民走出了地震的阴影,重新过上了幸福生活,我相信玉树的灾后重建也能够像四川一样变得越来越好的,让我们为他们祝福吧!灾难过后我们应该更坚强,地震使得玉树的根更深更坚固了,玉树不倒!
这些天来,我一直在通过网络关注着玉树的最新情况。我看到了救援队伍的不辞幸劳,看到温家宝总理在地震灾区慰问受灾群众,看到每救出一个生命时的欢欣鼓舞。当然,还有胡锦涛总书记在刚刚复课的板房教室中用力写下的“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这十二个大字,并带着孩子们一起高声朗读的动人情景,使人们的心潮久久不能平息。这十二个字,写在玉树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表达了党和政府的坚强决心,是对各路救援队伍的有力号召,是对灾区各级政府的明确要求,更是对灾区群众的巨大鼓舞。
灾难面前,党员干部是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一言一行,寄托着群众的厚望,一举一动,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全力搜救被困群众,努力救治受伤人员,妥善安排群众生活,迅速修复基础设施,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恪尽职守中体现政治信仰,在无私奉献中践行入党誓词,带领广大群众奋起自救,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灾
后发生的一切证明,越是在危难时刻,我们党的坚强领导就越发挥出中华民族中流砥柱的作用;越是在危难时刻,社会主义制度动员社会一切力量为人民服务的优越性就越突出;越是在危难时刻,中华民族就越团结坚强!只要我们团结一心,相信一定能够渡过每一个难关。
不久就是汶川地震两周年。汶川、北川、青川……这片在强震中满目伤痛的土地,正在重建中再现勃勃生机。将坚韧种在土里,将目光投向明天,在灾难中坚守信心,从痛苦中迸发力量,我们一定能在雪域高原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新玉树。“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
灾难既然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我们就要尽力是它变为我们财富。这次大地震又一次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勇敢,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更加坚定了我的共产主义信念。
汇报人: ****年**月**日
第三篇:玉树地震中的感人事迹有感
十三亿份关爱正集结驰援 震区同胞相信,13亿兄弟姐妹将在这一刻再一次紧紧相依,温暖并护佑着灾难中的玉树
4月14日7时49分,一次7.1级强震,再一次撕裂中华民族刚刚开始愈合的、源自汶川大地震的深创巨痛。
这一次,是青海的玉树,那是格萨尔王的故乡,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保存着中国最美最纯最宝贵的风景和记忆„„
时隔两年,罪恶的地震波,从四川盆地激荡到青藏高原腹地,同样是山川壮美、历史悠久、藏羌文化交融的仙乡,同样是淳厚善良、安居乐业的百姓。据报道,当地85%的民房垮塌,更让人揪心的是,地震发生时,孩子们已经在上课或是早自习,而70%的校舍已经变成废墟,废墟下孩子们的命运更是让人肝肠寸断„„
一个伟大的民族,再一次陷入悲痛之中。
汶川大地震留下的精神财富和救灾经验,让整个中国的救援系统以最快的速度,从震惊和伤痛中清醒,迅速投入抗震救灾的救援之中。
正在美国进行访问的胡总书记,温总理,于第一时间分别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
17分钟后,中国地震网发出准确的地震消息;不到一小时,民政部启动4级应急预案,救灾司赶赴青海;两个多小时后,玉树成立震后应急指挥部„„中国地震局、民政部、发改委、中国红十字会等紧急行动起来,救人救人救人,一切围绕着救援第一要务展开。
更令人感动的是,刚刚走出大地震阴影的四川人民成为反应最快的救援力量。仅仅八小时后,四川携带救援物资的第一支救援队、四川的志愿者队伍都已经出现在灾区,可以想见,对玉树人民而言,这是多么及时且巨大的精神慰藉和有效援助。
这一切,将温暖并护佑着灾难中的玉树。
一天之中的有效救援,告诉我们,尽管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中国在汶川大地震之后仍然取得了可贵的进步。比如,及时、沉着而有序的救援表明,汶川大地震留下的精神遗产正在转化为一整套有条不紊的抗震救灾的制度性安排,社会主义中国拥有迅速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抗灾救灾的效率和力量;对任何生命坚决不抛弃,不放弃,举国期待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的发生;同胞相亲,守望相助,显示了中华民族亘古相传的大善与大爱,这善良与爱,将凝聚全国民心。而汶川曾经留给我们的血的教训、泪的经历、与灾害抗争的经验,也将凝聚成抗御灾害的坚固堤防,护佑生命,改写生离死别的天灾剧本。
让我们和两年前一样,迅速擦干眼泪,英勇地直面灾难的挑战,在13亿人伸出的手臂上,让玉树可爱的孩子们和他们的亲人尽快绝处逢生,让格萨尔王美丽的故乡尽快重新焕发生机。请玉树的同胞相信,13亿兄弟姐妹将在这一刻再一次紧紧地、紧紧地相依,我们同悲恸,共命运,我们手挽着手,向突如其来的夺命大灾,宣告一个五千年来压不倒、击不垮的民族,拥有怎样生生不息、万众一心的勇气和信念。
青海长青,玉树不倒!网友们用浓郁的关爱之情抒写的“绝对”,让我们一起见证着民族的力量。
还有一个月,就是汶川大地震两周年祭。
还是一个春天。南方部分地区的罕见旱情还在发展,青海玉树发生的7.1级强震,却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我们民族的多灾多难:地震共造成760人遇难,失踪243人,受伤11477人,重伤1174人,15000户民房倒塌,占居民住房的85%,10万灾民需要转移安置,地震后的24小时内已发生了750次余震„„
我们这个刚刚经受过强震磨砺的民族,再一次在悲痛中把焦虑的目光投向了玉树。
但是——
“多难兴邦,多难砺党”,“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胡总书记的刚强和自信已成为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民族的进步中得到补偿!”——温总理坚毅的神情已定格在人民永恒的记忆中!又是一次重大灾难,我们再一次见证人民领袖对人民的无限关爱。
玉树地震灾害刚刚发生,胡总书记和温总理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同时要加强地震监测预报,落实防范余震措施,切实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受胡总书记和温总理的委托,回 良 玉同志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直接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就在玉树地震发生的时候,胡总书记正在出席全球第一次核安全会议,此后,胡总书记还将出席“金砖四国”第二次领导人会晤,并出访巴西、委内瑞拉、智利等国——这是胡总书记今年第一次出访,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玉树强震,牵动着总书记的心,他推迟了对委内瑞拉和智利的访问,压缩了对巴西的访问日程,并协商决定提前召开“金砖四国”领导人会议并压缩了日程,提前回国。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刚刚宣布,温总理已经推迟原定于4月22日至25日对文莱、印尼和缅甸的正式访问。
人民为大!总书记的话简明朴实而感人肺腑:“在这一困难时刻,我需要尽快赶回国内,同我国人民在一起,投入抗震救灾工作。”
总理带着凝重的神情再次出现在灾区人民面前,“乡亲们的灾难就是大家的灾难,乡亲们的痛苦就是大家的痛苦,乡亲们失去的亲人也是大家的亲人。“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尽百分努力,”决不放弃!”
中 南 海 支撑起玉树不倒的力量!在这样的力量感召下,从北京到边陲,从国内到海外,人们把一腔爱心洒向玉树,守望玉树,十三亿份关爱集结驰援,生动地演绎着我们民族进步的乐章。
两年前的那个春天,十三亿人民喊出了同一个声音:“今天,我们都是汶川人!”两年后的这个春天,我们再一次听到强烈的回声:“今天,我们都是玉树人!”
——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在灾后紧急启动了国家救灾一级响应,中央财政紧急下拨抗震救灾综合财力补助2亿元。民政部紧急从天津、沈阳、合肥、郑州、武汉、成都、西安7个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向青海灾区调拨大量棉帐篷、棉大衣、棉被以及简易厕所等救灾物资,帮助受灾群众解决生活困难。
——相关部门立即从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调运了20500顶帐篷,北京市向玉树地震灾区捐赠10000顶帐篷,青海民政厅向灾区调运了7800顶帐篷,从棉帐篷的总量上来讲,38800顶棉帐篷可以安置10万人, ——解放军、武警部队目前已动用了六千多人的救灾部队,他们已经抢救被埋压群众达到了1000余人,救治受伤群众数千人。安监总局派出了第一批52人救援队伍,公安部消防局也调集了10个公安消防总队的专业救援力量1974人正在赶赴灾区参加救援行动。
——全国各地及时向青海伸出援助之手,北京、上海、广西、辽宁、福建、江西、江苏、甘肃、河北、陕西等省份积极捐款捐物,大力支援青海抗震救灾。
——公安消防部队已调派各类车辆、装备、物资69305台(套、件),总价值1.57亿元。团中央紧急募集300万元救灾款,用于支持地震灾区团组织和团员青年抗震救灾。
——在地震发生不到10小时的时间内,社会救援系统迅速凝聚和运行起来,网友立即通过微博等方式传播前方信息,民间慈善组织迅速开始筹集善款,有企业在第一时间开通网友爱心基金并捐出善款,明星们在组织筹款义演,电视台暂停常规节目滚动播报灾区信息,志愿者也正在赶往玉树的途中。„„
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汶川地震废墟上成长起来的社会力量,“这是前一次深重的国殇给一个民族带来的进步。当灾难再次降临时,我们能明显感受到上一次灾难带给社会的成熟。”——相关评论深刻地揭示出中南海传送出的强大民族凝聚力。
青海长青,玉树不倒!人民伟大,民族万岁!
第四篇:青海玉树大地震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我还清楚地记得,在那个繁花盛开的五月,大地无情的一颤,吞噬了多少微笑和幸福,青海玉树大地震思想汇报。但在震后不到二十四小时的时间内,我们敬爱的温总理迈着他那蹒跚的步伐在第一时间抵达重灾现场,用镇定而亲切的声音传达着党和国家对灾民们的重视与关怀!
一转眼,岁月已在记忆的年轮上留下了两圈深深的印记,然而无情的天灾却再次在善良的中国人心中划破了一道难以愈合的伤口!青海玉树的7.1级大地震,无疑又一次生灵涂炭,让无数家庭破裂,孩子无家可归。凝视着照片上那一双双绝望且迷茫的眼睛,我真想大声质问苍天:“您难道不会心痛吗?”
依旧是那张熟悉慈祥的面孔,温总理代表着我们伟大的党和强盛的国家,出现在满目疮痍的土地上,为当地人民带去了春风般的温暖!他那瘦小却精干的身骨,那痛心却坚强的眼神,那哽咽却铿锵的声音,反映出党和国家的搜救队伍将会不惜一切代价和时间赛跑的决心!“抗震救灾第一位的工作是救人。”是的,温总理的这句话,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的我党宗旨。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先进的党的带领下,一切痛苦和灾难终会离我们远去,思想汇报《青海玉树大地震思想汇报》。在不久的将来,那布满断壁残垣的土地上,也一定会再次出现一栋栋摩天大楼!
看着那支离破碎的土地,灾民们苦涩酸楚的泪水触动着我的心灵。是的,虽然你我相隔千里,但是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
于是,我看见了献血车外排着的看不见尾的大学生献血队伍,校园捐款箱内数不清的学子爱心,无数师生对灾区投去的关注目光…这些都让我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和感动。我相信,社会上有如此多的拥有进步思想的大学生,祖国的未来必定是一片光明!所以,就让我们继续紧跟党和国家的前进步伐,把我们的爱心凝聚成强大的力量,为那些饱受灾难摧残的同胞们送去祝福和慰问,让“爱”与“关怀”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我们手上永远薪火相传吧!
第五篇:热点专题:青海玉树大地震范文
青海玉树大地震
【背景材料】
2010年4月14日晨,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截至4月20日10时,玉树地震遇难人数为2046人,失踪193人,受伤12135人,其中重伤1434人。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为做好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工作,中国国务院已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副总理回良玉任总指挥。
【理论视点】
【经济生活角度】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玉树地震发生后,中央财政两次下拨抗震救灾资金5亿元人民币,用于抢险救灾、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和生活救济、伤员救治、卫生防疫、学校复课、损毁设施修复等方面。截至17日下午,各省委、省政府援助灾区政府的资金已达2.25亿元。这为保障灾区人民的基本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不惜一切代价抢救受伤群众,充分体现了我国党和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政治生活角度】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宪法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生存权、发展权是公民最根本和重要的人权。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积极抗震救灾,是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
2.我国政府具有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地震发生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国务院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组织抗震救灾工作,抢救受伤群众;同时妥善安排群众生活,迅速修复基础设施;做好宣传舆论工作,加强社会管理,确保民族团结、人心稳定。这充分体现了政府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能。
3.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地震发生后,各级政府积极展开抗震救灾工作,不惜一切代价抢救受伤群众,并妥善安排群众生活,体现了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4.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全面部署当前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工作。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以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在这场营救生命、保障民生的艰巨斗争中充分发挥领导核心、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5.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为妥善及时处理遇难人员遗体,青
海民政厅制定《青海省玉树县“4·14”地震遇难人员遗体处理意见》,强调在处理遗体时要尊重少数民族丧葬习俗,这体现了我国坚持民族平等的基本原则,有利于民族团结。
【文化生活角度】
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灾区广大干部群众奋起自救;灾情也受到全国同胞的关注,大家纷纷献出爱心,用自己不同的方式表达对灾区人民的关心和支持。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生活与哲学角度】
1.规律具有客观性,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同时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地质构造上看,玉树地处青藏高原块体的中部,该板块的地质活动较为强烈,中强度以上的地震在历史上持续不断,因此玉树地震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是客观必然的,需要人们正视它,把握变化规律,按规律办事。人们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提前作好准备,减少因地震灾害而带来的损失;要有与灾害作顽强斗争的精神,团结一致、全力以赴地投入抗震救灾工作中。
2.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大地震的发生给人们生活、国家经济、社会安定等各方面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抗震救灾,正是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题例设计】
1.玉树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挽救受灾群众生命,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上述材料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领导核心②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③党和政府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④党和政府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4月18日,胡锦涛同志前往玉树地震灾区,看望慰问灾区干部群众。在玉树州孤儿学校的板房教室里,胡锦涛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胡锦涛主席说,在玉树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要坚定信心、奋力拼搏,以更加顽强的精神投入抢险救灾,定能克服眼前的艰险,撑起一片生命的绿荫。据此回答2—3题。
2.胡锦涛坚信“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定能克服眼前的艰险,撑起一片生命的绿荫”。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胡主席认识到()
A.任何事物都会由量变发展到质变
B.事物发展的道路虽是曲折的,但道路一定是光明的C.辩证否定就是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D.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3.“要坚定信心、奋力拼搏,以更加顽强的精神投入抢险救灾”。在抗震救灾中,必须要坚持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这是因为()
①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②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③民族精神是取得抗震救灾胜利的决定力量④伟大的民族精神能够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抗震救灾产生深刻影响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及解析】
1.C 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公共服务职能是政府的职能,党是领导核心,不是政府部门不能直接履行这些职能。其他几项都正确。
2.B 坚信一切都会好起来,克服艰险一定能成功,这体现了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但道路是光明的。A说法错误,其他选项没有体现。
3.C 民族精神在抗震救灾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不是决定力量,③说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