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神的缺失让北大清华打起状元仗5篇

时间:2019-05-14 06:01: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精神的缺失让北大清华打起状元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精神的缺失让北大清华打起状元仗》。

第一篇:大学精神的缺失让北大清华打起状元仗

刁博:大学精神的缺失让北大清华打起状元仗

发布时间:2010-07-22 08:31网友评论 0条 点击查看 进入论坛来源: 荆楚网联想中国彪悍的小y 不只是传说 海信电视我的世界杯“3D”的 武汉卡通人物向市民征集反馈意见 连心家园辛酸却温暖的组织

清华大学招办前几天披露,今年九成省份的理科第一名和近三成省份的文科第一名被清华录取。而之前北大称,全国各省份文理科第一名中,除两成报考香港高校外,六成以上被北大录取。在这对互相矛盾的数据面前,北大和清华谁都不想让步,两校招办的有关负责人均坚称自己的数据“没问题”。(7月21日《北京晨报》)

以高考状元数量的多少来论英雄本来就够可笑的,可没想到代表国内最高学术水平的北大、清华在两方数据打架的情况下,还要硬撑自己的数据“没问题”。在他们看来,状元数量的多少关系学校的“面子”,奔自己来的状元数量多,自然就能说明自己的学校好嘛。两方的数据不小心打了架,把两方都弄了个骑虎难下,当然谁也不会轻易让步的。

大学是否优秀,不是看进来的学生什么样,而要看出去的学生如何。按理说,北大清华招揽了自己都数不清多少的状元,那么他们最应肩负起培养“杰出人才”的责任。可为何会被钱学森的这一问给问倒?他们大张旗鼓地将状元们揽入自己怀中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培养他们的责任应该是多大?

状元的身份只能表明他在某段时期在特定的某一方面是佼佼者,而与学校的好坏根本扯不上关系。相反,如果学校将曾经是佼佼者的棱角分明的状元磨的像鹅卵石一样的平庸,则要面对公众对其培养能力的质疑。前一段时间有一份调查显示:高考状元职业发展并不理想,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考场状元”尚未成为“职场状元”。不知今天在热打状元仗的北大清华是否有“面子”面对这一调查结果。

前一段时间国外曾有一份高校排名显示,北大清华已沦为亚洲二流甚至三流。是什么让他们沦落到如此地步?想想北大清华最近做出了什么。去年有轰动一时的“校长推荐制”,可最终却被证实只不过是为了和清华等高校争夺生源而打的幌子。还有被当做笑柄的北大法学院的绩效工资实施办法。一个个荒唐可笑事件的背后是大学精神的丧失,他们已变的浮躁、急功近利、甚至官场化。这一次的状元数量之争只不过是再次暴漏了他们大学精神的缺失。稿源:荆楚网

作者:刁博

详情请看:http://focus.cnhubei.com/original/201007/t1313249.shtml

第二篇:中国大学精神的缺失

中国大学精神的缺失

中国产生现代大学已经100多年了。清末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出现了第一批新式学堂,新政中废除科举,建立现代学制,中国兴办了更多的大学。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大学精神由有到无,由繁盛到缺失,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一,北洋时期

北洋时期是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草创期,大学精神的形成期,大学数量不多,规模不大,但起点很高。当时的基本格局是公立、私立、教会三足鼎立。把中国大学带到高起点上第一个教育家,就是蔡元培。

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间不到三年,但一直影响到今天。他主张的兼容并包,网罗百家,大学独立,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学生自治,到现在还是我们的愿景。他对大学的定位是:“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今天也不过时。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不但网罗了陈独秀、胡适这样的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也网罗了辜鸿铭这样的文化保守主义的高人。梁漱溟没有大学学历,只有中学学历,但他发表了一篇论文《究元决疑论》显示了学术水平,蔡校长就请北大教印度哲学。

蔡先生为什么能够站得高,成为开中国大学风气之先的人物?他有四个条件,第一,他是清末进士,是深通传统文化的学者。第二,他是革命元勋,光复会创始人,同盟会上海分会负责人。第三,他是先当教育总长,后当北大校长。第四,他留学德国法国。留学德国很重要。当时世界高等教育最先进的不是美国,而是德国。19世纪,德国不但产生洪堡这样伟大的教育家,同时也出现威廉三世这样的君主,他提出了这样的理念:“大学是科学工作者无所不包的广阔天地,科学无禁区,科学无权威,科学自由。”帝政时代的德给大学充分的财政经费,保证教授有很好的生活待遇,但绝不干预大学的自我管理和学术自由。直到希特勒上台以前,德国的大学水平是最高的,诺贝尔获奖者是最多的。希特勒上台以后,迫害犹太人,犹太知识精英大批流亡,流亡到七十多个国家,美国的民间社会很发达,收留其中的四分之一,美国给他们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天地,使他们有机会成为原子弹之父、氢弹之父、电子计算机之父,把美国的大学推上了世界领先水平,从而保持国家的领先地位。所以,李工真说,德国模式是国兴科教,美国模式是科教兴国。

北洋时期是武夫当国,领导人像走马灯一样,你上我下,政局很不稳定,民生无保障。但主政者对教育、对思想文化基本上不控制,不干预。蔡元培怎么办学,不需要请示谁。

1926年北京发生的三一八惨案,本来是国共两党发动的政治抗议活动,但政府卫队打死了请愿的学生,段祺瑞还是赶到现场,面对死者长跪不起,之后又处罚了凶手,从此终生食素,表示忏悔。

1928年以后,进入国民党统治时代。蒋介石比北洋军阀强势,他主张以党治国,国民党政府主张党化教育。但是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对大学的控制是有限的。要求大学开设党义课,讲三民主义,大学并不认真对待。当时大学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大学的校长、教授在政府面前,没有失去尊严,放弃独立。蒋介石派罗家伦当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是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留学归来,比较强势,要在学校实行军训,遭到抵制,只好走人。后来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是教育家,他对大学有一个著名的概括,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他尊重教授。清华大学他主政时间最长,成就最高。

西南联大时期,冯友兰曾代表西南联大校方致教育部陈立夫部长一封信,很能说明当时大学和政府的关系:

敬悉部中对于大学应设课程及考核学生成绩方法均有详细规定、其各课程亦须呈部核示。部中重视高等教育,故指示不厌其详,但准此以往则大学将直等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一科,同人不敏,窃有未喻。夫大学为最高学府,包罗万象,要当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岂可刻板文章,勒令从同。世界各著名大学之课程表,未有千篇一律者;即同一课程,各大学所授之内容亦未有一成不变者。唯其如此,所以能推陈出新,而学术乃可日臻进步也。如牛津、剑桥即在同一大学之中,其各学院之内容亦大不相同,彼岂不能令其整齐划一,知其不可亦不必也。今教部对于各大学束缚驰骤,有见于齐无见于畸,此同人所未喻者一也。教部为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大学为最高教育学术机关,教部可视大学研究教学之成绩,以为赏罚殿最。但如何研究教学,则宜予大学以回旋之自由。律以孙中山先生权、能分立之说,则教育部为有权者,大学为有能者,权、能分职,事乃以治。今教育部之设施,将使权能不分,责任不明,此同人所未喻者二也。教育部为政府机关,当局时有进退;大学百年树人,政策设施宜常不宜变。若大学内部甚至一课程之兴废亦须听命教部,则必将受部中当局进退之影响,朝令夕改,其何以策研究之进行,肃学生之视听,而坚其心志,此同人所未喻者三也。师严而后道尊,亦可谓道尊而后师严。今教授所授之课程,必经教部之指定,其课程之内容亦须经教部之核准,使教授在学生心目中为教育部之一科员不若。在教授固已不能自展其才,在学生尤启轻视教授之念,于部中提倡导师制之意适为相反。此同人所未喻者四也。教部今日之员司多为昨日之教授,在学校则一筹不准其自展,在部中则忽然周智于万物,人非至圣,何能如此。此同人所未喻者五也。然全国公私立大学之程度不齐,教部训令或系专为比较落后之大学而发,欲为之树一标准,以便策其上进,别有苦心,亦可共谅,若果如此,可否由校呈请将本校作为第某号等训令之例外。盖本校承北大清华南开三校之旧,一切设施均有成规,行之多年,纵不敢谓为极有成绩,亦可谓为当无流弊,似不必轻易更张。

冯友兰的信写得比较委婉,但独立精神还是跃然纸上。

从1928年到1949年,虽然中国经常处于战争状态,大学的教学环境经常受到冲击,甚至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教授的待遇也没有保障,像闻一多这样的名教授,为了养家糊口,还要刻图章挣钱。但这一时期大学的精神是独立的,向上的。一批大学的学术水平是很高的,出现了一代真正的学术宗师,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人文科学,奠基人差不多都产生于民国时代。民国时代不但有高水平的国立大学,还有高水平的私立大学和教会大学。南开校长张伯苓,燕京校长司徒雷登,都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家。民国时代的大学精神至今令人向往。90年代到现在

90年代到现在,中国大学精神再度进入误区。有人说是大学失魂,有人说是中国大学之殇,总而言之,是出了问题。

表现之一,是以官治学,行政扩张,权力本位。在大学面前,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越来越强势。从人事任免权、经费分配权、招生权、学位授予权,学术经费的分配权,学术荣誉和奖励支配权,学术职称的评审权,无不由行政部门牢牢掌握。校长的任命越来越不透明,不征求民意,教授没有发言权,完全是上级幕后勾兑。有人曾经认为,现在中国办不出世界一流大学,主要是教育经费不足。我认为这个看法有问题。经费也是双刃剑。二十年前,社科院一些人曾经担心被解散。一般人也是哭穷。高层说,让大家放心,会以项目的形式给钱。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官方这条思路的作用。现在过去将近二十年了,这条思路的作用清楚了。政治权力对学术的既保持了强力控制,同时形成了市场条件下的新特点。毛泽东时代是以杀威棒驯服知识分子,现在在不放弃杀威棒的前提下,以胡罗卜为主。不是由权力直接扼杀学术,而是权力通过金钱的中介来驯化学术。是通过掌控学术经费、学术职务、学术头衔、学术荣誉、学术传播渠道等方式,来掌控和笼络学术界。最终目的还是让学术服从于、依附于政治权力。中国形成了政治精英、经济精英、文化精英三大强势集团联手分赃的局面。政府支配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大批知识人在经济利益的诱导下,逐步放弃独立性,已经形成学界主流宠物化,独立学者边缘化的格局。现在财政经费多了,钱就变成了项目,变成了支配教师围着行政力量团团转的“抓手”。现在“抓手”越来越多,什么211工程,985工程,什么国家级科研项目,一级学科、文科基地,什么长江学者,名堂越来越多,来头越来越大。这些“抓手”攥在官方手里,教师学生就必须跟着他的指挥棒转,弄得大学的普通教师越来越郁闷,失去了教学和科研的乐趣。在这种体制下,教育行政部门手里掌握的钱越多,学风越坏。大楼越盖越豪华,但大师的背影离大学越来越远。图书馆越建越现代,但藏书里文化精品的比例越来越小,文化垃圾越来越多。

这些项目经费,本来都是纳税人的钱。如果这些钱到了NGO手里,可能是雪中送炭,做很多好事善事。但是,这些钱现在掌握在官僚机构手里,他们不受纳税人的监督,这块蛋糕想怎么切就怎么切,想切给谁就切给谁。在这种体制下,蛋糕越大,后果越坏。行政力量控制学术的办法之一叫量化管理。不论是民国时代,还是八十年代,学术评价基本上是同行评价。水平高低,同行心里有杆称。评价过程不烦琐,结果大体公正。一些高水平的学者和成果,可以破格提拔,脱颖而出。现在是数字化管理,把著作和论文按出版单位分为不同级别打分。高水平有创见的成果未必得高分,大量生产平庸的东西照样拿高分。更荒谬的是,谁能拿到政府的社科基金项目,谁得高分。郑也夫说,农民种地还要看收成。

表现之二是盲目扩张,学历贬值。新千年扩招的动力是拉动内需。引入收费机制,学费先是每年收几百元,迅速上升到几千元。现在有的二级学院收费超万元。办学只想从家长腰包里掏钱。穷人孩子考上大学,不是脱贫,而是返贫。特别是研究生扩招,现在每年硕士生招四十几万,博士生招六万多。但是中国的人才并没有增加,学生的创新能力甚至下降。这实际上是做了一个局,把中国的学生和家长都装进去了,让他们的大量时间和和金钱白白地搭进去了。社会公认的看法是,现在的博士,整体水平不如八十年代的硕士:现在的硕士,整体水平不如八十年代的本科生:现在的本科生,整体水平不如八十年代的专科生。本科生普遍对学术不感兴趣,硕士生对本学科的学术动向不了解,博士生跟学术前沿不沾边。博士的学术水准和发达国家差距越来越大。大多数研究生,不论博士还是硕士,只对文凭感兴趣,只对文凭背后的利益感兴趣,根本没有学术创新的冲动。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研究生和一些本科生,毕业时已经达到学术领先地位,已经是创新人才。现在的制度安排,拉长了学生受教育的年限。过去,本科毕业,22岁左右,就可以进入专业工作岗位。现在,大批年轻人混到硕士,25岁才能工作;混到博士,将近30岁了,也未必能进入专业岗位。这就把青年人自立谋生的时间推迟了,不少青年人成了啃老族。考不上研究生很郁闷,考上研究生也很郁闷。郁闷又不能不读研究生,因为要是不混到硕士学位,很多用人机构不要你。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用人的学历门槛越抬越高。迈不过这个门槛,就得不到体面的职业。研究生制度完全被透支了,搞滥了。这场学历膨胀游戏的结果是:富了教育界,坑了老百姓。

大学为什么有这么强烈的学历扩张的冲动,一句话,就是利益驱动。教育部把学位授予权当作教育产业链的中心环节,学科评议组、大学、教授和考生之间形成一个设租寻租的利益链条。博士硕士的数量以几何级数增长,学术水平以同样的速度急遽下滑。在这个过程当中,官员和老板两个阶层在职攻读高学位,起了特别恶劣的作用。一些党政要员,公务繁忙,但做官求学两不误。中国的大学不独立,不论人权财权都受政府掌控,本来就要在省长、市长、部长、局长的权力下讨生活。高官稍微动用权力,就可以让大学得到实惠。有些高官虽然不是大学的顶头上司,也是他们的巴结对象。他们相信,只要接近权力,现在用不上,将来可能用得上。以至有教授私下宣称,我招研究生,达不到局级不考虑。九十年代,博士学位在中国很吃香,高官读博士便成为时髦。或许有人会问,既然喜欢博士帽,为什么不离职读书?其实,对他们更重要的是官帽。如果不当官,大学也不会巴结他们了。高官读博士,自然不同于年轻学子读博士,对年青学子的考试要求、课程要求,对高官都成为可有可无可松可紧的条件。有的外省高官,攻读北京某大学的博士,甚至可以不来学校上课,而是提供机票让教授到外省面授。一部分高官的毕业论文,也是秘书代笔,或枪手代笔。

第三方面的表现,就是学风败坏,弄虚作假。教授没有学术冲动,只有利益趋动。学生没有学术兴趣,只有文凭兴趣。学术论文垃圾化。绝大部分学报、学刊,成为学术垃圾场。绝大多数论文,不再是表达新思想、新观点、新发现的载体,而是学位、职称的敲门砖。办刊方以出卖版面谋求经济利益。投稿方出钱买版面,是为了换取学位、职称,再获得经济利益。就是那些符合学术论著外在规范的研究成果,也出现了普遍平庸化的趋势。不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和学术的创新直面真问题,而是绕开真问题无病呻吟,做故弄玄虚的概念游戏。

一些校长、院长、名牌教授,陷入抄袭剽窃的丑闻。韩国黄禹锡事件表明,韩国对自己的学术明星没有包庇,学术环境保持着底线。而我们一些部门公然包庇一些明显抄袭剽窃有一官半职的人。反而压制揭露者,批评者,处分揭露真相的报纸编辑记者。把真与假,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都给颠倒了,解构了。这种学术环境,对青年一代的腐蚀极其严重。现在的大学生,研究生,越来越对学术失去了内心的向往,对科学的殿堂、真理的殿堂不存敬畏。求学、做论文,都是一种当下的利益交易。互联网为抄袭和复制提供了方便。研究生教育一个茶壶不是配四个茶碗,而是配几十个茶碗,就是认真的导师也感到力不从心。况且大量的导师本来就不具备应有的学术指导水平和学术责任感。在学术标准普遍弃守的趋势下,个别教授坚持博士、硕士毕论文应有的学术原创性,在评审时对过于低劣的论文说不,反而视为堂吉诃德式的可笑斗士。以后再没有人请他指导或评审。

学术腐败的源头不在学界,只是吏治腐败和司法腐败的派生物。搞腐败都是一些官产学通吃的人物。大学本来可以充当社会的净化器。民国时期,官场腐败,教师医生还是清流,现在已经汇入滚滚浊流。我本来寄希望教育领域比照经济领域的改革,放权松绑,政府把办学的权力还给大学,把教学的权利还给教师,还给学生,让高等教育进入良性循环。现在中国经济领域,民营经济已经超过了半边天,活力最强不是国营企业,而是民营企业。但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公立大学处于绝对强势,民办大学处于绝对弱势。行政部门强行规定,民办大学只能做高等职业教育,不能办研究型大学。大家知道,在美国大学,排在前十名的大学,都是私立大学。私立大学办研究型大学比公立大学水平还高。中国即使不能学美国,让私立大学领先于公立大学,能不能给民办大学和公办大学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过这一轮扩招,已经快到一个槛了。过去中国高等教育是高度供不应求,现在已经趋近供求平衡,等到高等教育供过于求的时候,民办大学可能就没有发展机会了。吉利可以办成一个很好的民营汽车公司,但在中国很难办出一流大学。当然,这也意味着,中国大学泡沫破灭的时间不远了,因为中国持续三十年的一胎化政策,生源迅速减少,近几年考生人数连年递减。大学供需关系一旦过了拐点,就要发生危机。

以上是我对建国前和大学扩招后大学精神的比较。我对现实的判断可能比较悲观。但是我要说,不管现实存在怎样的问题,命运的选择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大学生如果取法乎上,追求真理,追慕先贤,前途仍然是光明的。

第三篇:关于大学精神缺失与重塑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精神的缺失与重塑的调查报告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自身的存在与发展的过程中自发形成并日积月累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的精神文明,是一所大学起兴的活水源泉和推动进步的持续动力。然而,由于社会现代化的一些弊端如市场经济竞争体制的不完善导致大学世俗化,大学精神在无形中受到摧残,“回归大学本原”“重塑大学精神”的呼声不断涌起。

(一)大学精神的内涵以及表现形式

大学精神作为一种人类精神文明的高级形式,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大学精神是指各类大学所普遍存在的优良校风、相对稳定的群体心理优势和精神状态 ,如勤奋好学之风、团结友爱之风、为人师表之风等;狭义的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的特定的人格化和个性精神 ,是最富典型意义的特征.比如“北大之创新 ,清华之严谨 ,南开之笃实 ,浙大之坚韧”便是如此.大学精神 ,是一所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染 力和号召力的反映 ,是大学的理想、信念、情操、行为、价值和道德水平的标志 ,是大学的支柱和灵魂.而大学精神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可见它包括这几个部分:自觉地学术精神、永恒的道德精神和敏锐的时代精神;

(二)大学精神缺失的表现

一、事业单位行政化

1学校讲究行政级别。一方面这是国家对大学教育关注的具体体现,重视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单位的制度管理,有利于教育系统化,管理有序化。另一方面强调了大学的官本位意识,也就是金字塔式的等级行政结构,诱导人们追求个人利益,谋官职,贪图高级别。

2管理类似行政机关。中国社会发展到现在,教育制度和体系并没有完善,教育系统的管理方式大多借鉴了数千年中华文明传承过程中的行政管理体系。官僚化,本质集权现象较为突出。大学内部的权力模式是典型的行政主导型。在学生事务的管理和服务方面,自上而下通知传达过程中的严格的制度化违背了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高校同样需要进行‘大部制’改革,压缩管理部门数量,减少管理成本,真正建立以学术为核心的内部管理体制。

3教师追求行政官职。部分老师的学术精神,育人精神是不到位的。比起追求思想知识上的进步和育人子弟,他们更看重的个人利益。写论文,搞项目在一些教师看来,是达到高级行政官职的重要途径。

二、大学追求功利化

1从学校讲:现今高校不能协调好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过多关注经济利益。如:扩大教学规模建立众多校区;调整设置专业;学生服务设施基础过于简陋;租借学校场地谋取其他利益等等。同时,部分高校注重教师论文的数量,忽视质量,由此高校教育质量下滑。加之对冷门的人文学科的不重视,学风建设有待整治。

2从老师讲:部分老师把学术当作了追求其名气和金钱的途径。发表雷人语录,颠覆经典。制造学术垃圾,不顾社会文学生态。

3从学生讲:注重实用技术,热门专业,把考取多的证书,拿到更高的文凭当做拿高薪的敲门砖,只顾混文凭,不注重个人知识涵养的积累与修养,不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形成错误的学习观念和学习取向。更甚者,碌碌无为,思想迷顿。

三、学术研究世俗化

世俗化是指高校“从注重政治与学术,转向强调市场与社会”。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功利主义的影响,大学世俗化的态势日趋明显。

1大学通过办各种形式的辅导培训班和以及与企业公共举办项目来进行“生产自救”。

2巨大的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比如捐款甚至贿赂等)进入大学,影响大学的决策以及教学的质量,造成大学社会印象不断变差,社会评价不断降低。

3大学行政力量介入大学的学术界,“学术自主”的精神受到了冲击。学术的自由民主都要受到行政力量的制约以及扼杀。

四、人文精神日趋淡化

1重实用知识轻人文积累

在就业日益竞争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学习目的日益功利化已经呈现较为明显的趋势。在调 查问卷中,为理想而学习的仅为35.92%,而其他的则是为就业、为家人、为奖学金等等。而大一新生在进行专业选择时,就业前景的好坏已经成为重要的因素之一。除中文、历史、政治、哲学等传统文科专业的学生能较好的掌握一定的人文知识,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知识,人文素养水平却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着文化底蕴不足,文化视野不广,缺少必要的文化艺术修养等情况。调查显示,大部分理工科的学生把课外学习的精力投入到专业相关知识的拓展上,人文累积的自觉性较低。重个人发展轻社会责任

社会快速发展给大学生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大学生学习目标日渐功利、信奉个人主义,讲求个人奋斗,缺乏对社会、他人的关注,缺乏社会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两耳不闻窗外事”是大学生的普遍写照,一个对社会缺乏关心、缺乏责任感的人,就更难讲求勇于承担与积极奉献了。

(三)大学精神缺失的原因

中国大学精神的缺失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钱学森先生质疑现在的大学为何培养不出人才?我看一方面是钱老对于人才的要求太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们的管理体制有问题。”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胡显章教授借用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的话说。“现在不少大学重物质轻精神,在教育模式上过于注重职业教育。其实,真正的大学应该更注重学术修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在谈到目前教学评估的缺陷时,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的教学评估主要是在课堂评估,但学生很多时候在课外,真正的评估应该关注学校的影响力以及课堂之外的教育和文化。” 从大学体系看来我国高等学校始终作为政府的附属单位而存在。这种隶属关系,一方面使大学与政府和社会之间不得不按照行政管理的模式运作,另一方面也直接影响和推动着大学内部管理的行政化倾向。

二、市场经济的影响。当前,市场经济给中国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产生了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一些消极因素,导致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缺失和功利主义的泛滥。这些不良的社会价值观念对大学生思想的毒害也是日趋深广。学术上的侵权,复制,以及通过非法手段学术成果已经屡见不鲜。诚信、荣辱正直、责任早就被抛之脑后。有奶便是娘”,不顾人的价值和尊严,成为畸形发展的精神流浪儿。受此影响,大学在一定程度上也弥漫着商业主义的气息,大学特有的精神品质日渐削弱。

三、教育资源的不足 高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始终是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是教育经费不足。高校各种教育设施的建设以及服务设施的更新都需要经费支持。另一方面是社会资源的不足。为了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大学不得不向政府及其他社会资源的拥有者屈从。“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科研院所热衷与企业、知名产品“以能不能‘创收’、能有多大的‘创收’成果,往往成为考量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能力与贡献的一个重要指标。于是,谁给钱就为谁出‘研究成果’,甚至可以做出一些有可能给竞争对手遭致灭顶之灾的‘研究成果’。这样的专家学者就如同亮相荧屏的明星,只要谈拢价钱就能今天为毒奶粉做广告,明天出任专治不孕不育症医院的代言人”。

四、对大学理念的认识不清楚。所谓大学理念,就是指人们对那些综合性、多科性、全

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观念和哲学观点。理性认识,主要是有关“大学是什么”、“大学能做什么”方面的内容,包括大学的含义、大学的宗旨、大学的使命、大学的职能等,是对大学的基本看法和理性审视;理想追求,主要是有关“大学应该是什么”、“大学应该做什么”方面的内容,包括大学的理想、大学的信念、大学的精神、大学的目标、大学的责任、大学的变革与走向等,是对大学发展的构想、追求和展望;教育观念或哲学观点,主要是有关“大学需要坚持什么”、“大学应该把握什么”方面的内容,包括大学教育改革观、大学教育发展观、大学教育价值观、大学教育质量观、大学教育效益观等,是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或理论基础。对大学理念认识的模糊,就会偏离大学给我们人生设置的轨道。近几年,教育部对全国高校提出了“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两个根本性的问题,其目的正是引导高校对大学理念进行再认识、再思考。弄清这两个问题以后,大学也就知道自己应该秉持什么样的大学精神了。

(四)大学精神重塑的必要性

一、从学校这一方面来说,重塑大学精神有有利于校风校纪的建设,摆脱大学行政化体系下不良风气对大学的恶性侵蚀。有利于各高校实现一流的教育质量、产出一流的教育果实 ,和一流的教育理念并且培育出与之相匹配的教育制度,实现教育的和谐化和合理化。从而推动中国教育学术自由民主的发展。对建设教育先进化,思想先进化,入驻世界名牌大学提供了有力的砝码。

二、从社会这一方面来说,大学精神的重塑给予更多大学生以社会责任感和负责勇于承担的态度。大学应该是社会的良心 ,应该成为社会的一种矫正力量 ,而不能完全为世俗所左右.因此 ,喧哗、狂躁与轻浮不属于大学 ,急功近利、追求时尚不属于大学.正如弗莱克斯纳所说 :“大学不是一个温度计 ,要对社会每一流行风尚都做出反应.大学必须经常给予社会一些东西 , 这些东西不是社会所想要的(Want),而是社会所需要的(Need).”这样 ,大学才可以保持批判和反省精神 ,引导社会健康地发展.因此 ,追寻大学精神 ,重塑大学精神 ,是激励和推进大学发展的需要 ,也是重铸和升华大学理念的需要。融入社会、服务于社会、推动社会发展当然是现代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封闭保守的大学即使拥有再多的知识其价值也无从体现;片面强调大学为社会服务并因此而放弃大学的本性 ,大学必将失去安身立命之本.因此 ,对于大学而言 ,两全之道就是要努力达成大学与社会之间一种健康的互动关系 ,让基础研究引导社会发展 ,以应用学科推动社会进步.既保持特立独行的大学精神 ,又提供社会需要的人才和成果.只有这样 ,大学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的良心”.要达到如此境界 ,唯有建设开放的大学可以实现 ,不以丧失自我为代价的开放既有利于交融互补 ,更有助于形成共生共荣、相互促进的局面.三、从学生个人这一方面来说,大学精神重新回归给学生注入了更多对生活和学习的信心与活力。杜威认为:“我们的社会生活正在经历一个彻底和根本的变化。如果我们的教育对于生活必须具有任何意义的话,那么它就必须经历一个相应的完全的变革。” 对培育大学精神来说,这段话具有更深含义。大学精神的弘扬有助于树立起积极向上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对社会的依赖与满足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有文凭的同时兼备素质,有理论的同时兼备实践。更好的为社会和人民服务。

(五)大学精神重塑的途径。

1对管理者而言,他们对大学的发展必须具有独特的见解,对大学教育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并具备教育创新的自主意识。对教育改革的积极顺应,对教育成功的热切期盼是管理者应具有的最低思想境界。不容否认的是,我国当前的大学在面临诸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市场化、商业化、物质化和功利化的严重侵蚀。这要求大学领导者对教育的现实制约必须有超越性的把握,引导大学既要适应现实又要超越现实,以符合教育规律的发展思维,弘扬时

代精神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勇于创新,引领大学成为普通百姓向往的高品位文化精神家园。对教师而言,要培育好学生的大学精神,除自身应具备渊博学识外,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大学的教学及科研活动不仅进行着知识的传授、发现和更新,也进行着大学精神的传承。在大学长期发展过程中,学者们高尚的育人师德和价值取向、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在教学与科研活动中日益积淀、传承、丰富和发展,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和他们精神境界的净化都有赖于大学提供的氛围。在教学方法创新上,大学精神主要体现在摈弃填鸭式的授课模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一点,西方大学采取的方法对我们有着很好的启示。在西方大学中的许多社会科学课程都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用自由讨论的方式进行的。

3对学生而言,大学精神的塑造需要学生自主自愿的内在接受与体验,主动了解大学精神的内涵并严于律己,接受古典和传统文化精华的熏陶,加强个人的修养。同时。我们要积极的融入社会,以乐观向上的精神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积极展开学生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育和谐校园文化。

4对社会而言,要给与大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大学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大学需要社会各方面、政府的支持和资助,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重视德教和礼教,重视城市文化生活的建设,在惠及百姓同时营造良好的文化气息和氛围。社会应该从各角度关注大学生的发展,避免大学生发展的畸形化。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享受文化生活的优惠。

第四篇:让大学精神穿透围墙

会有多么

无疑

理所当然

这正是

方便之门一开

说实话

从中

早日

庆幸

老师是记者,学生是校长和副校长,记者就最近大学开始收取观光费的事情采访了诸位校长:

著名 高校 观光者 收费 引发 议论 周围 辐射 无疑 传播 弘扬 悠久 象征 丰厚 营养 财富 骄傲 想象 湖光山色 人文气息 融合 文质彬彬 朝气蓬勃 丰富多彩 多种多样 传达 替代 理所当然 倡导 学力 陌生感 对外开放 精明 炒作 包容 渗透 方方面面 庆幸

下载大学精神的缺失让北大清华打起状元仗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精神的缺失让北大清华打起状元仗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