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伊索寓言》中的《读死书和读活书》有感
读《伊索寓言》中的《读死书和读活书》有感
有些人很喜欢读书,语言积累了很多,但是不会运用;有些人学了很多,但写作文时仍然写的不好,这是为什么呢?我在读过《读死书和读活书》后有了答案。
有两个少年在同一个老师那里学习,学成回去后,他让两个少年在拜访他时各给他一砂锅猪油,答应后,学生离开了,在路上他们看见了象的脚印,提议猜猜这头像的一些情况,提建议的那个说这头像的左眼是瞎的,另一个上前一看,果然不出所料。心里很不高兴,埋怨老师偏心。过段时间后,他们一同去拜访老师,聪明的学生的砂锅里是满满一锅的猪油,但另一个的砂锅里猪油却凹陷下去了。那个学生很不好意思,心想明明拿时是满的,怎么这样了。接着他们聊了许多,老师说他教给学生的知识是一样的,又问“你怎么知道象的眼睛是瞎的,你的猪油为什么不下陷?”那个聪明的学生解释后,另一个学生恍然大悟。
学知识就是这样,要多观察,学会动脑筋,要仔细观察事务分析它,研究它。不然即使你学富五车,但是不会运用,那也是枉然。
我更应该学习这种方法,因为我不善于观察,只是看到了表面现象就下结论,不会深入思考,善于动脑,也正是因为这样,我才不会写作文,写不出生动的语句,到现在作文还是平淡无味。现在我明白了我的问题所在,以后我一定多 1
动脑,用我学过得知识分析它,这样才能令我懂得更多的道理。
第二篇:死读书,读死书和读书死
死读书,读死书和读书死
读书人读书成瘾,爱书成癖,日久天长,气场往往与众不同。文雅些说,是书生气;直白点讲,是呆傻气。称泛“书生”,臧否未定;直呼“书呆子”,褒贬自明。好在书呆子不以为忤,反倒乐用张岱语来解嘲:“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话虽这么说,书呆子心里也明白,那些与己有交情者,大多仍属同一类人,毕竟同声方可相应,同气才好相求。
读书人与书,不说前世有因,只见今生有缘,被书启蒙,由书陪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一辈子,不离书。死读书,“死”是态度;读死书,“死”是内容;读书死,“死”是写照。
漫画家丁聪生前一大爱好,就是爱书成癖。其书房名叫“山海居”。“山”指书堆得像山一样乱,“海”指找一本书像海里捞针一样难。尽管如此,丁聪还是明确表态:“明天我要死了,今天我还要买书。”是否如愿,另当别论,书生呆气,已见一斑。更有一位书呆子,暮年买书不断不说,居然与书店老板约定,打算预留一笔钱在书店,委托老板待
其死后,隔些日子就焚点新书给他,以便他在阴间也照读不误。耽书若此,虽是笑谈,闻之却不能不陡生敬意。
有一位外国妇女,姓名、国籍、种族未详,只知她到瑞士苏黎世,是为寻找“有尊严地活着,有尊严地死去”那家尊严协会,请求实施安乐死而来。大限将至,她要求协会工作人员给她一些时间,来读完手头一本书。3个小时后,她读完书上最后一行字,按响电铃,离开了这个世界。不必探究那本书是什么书,也不论那书对她本人有无特殊意义,单是这人生最后细节本身,就足以令人感叹。
和平年代,读书死多属静态;**时期,读书死也可呈动态。梁文道文章《笑话》开头云:“读到一个故事。从前匈牙利有位贵族叫查洛斯特公爵,酷爱读书,生性幽默。革命期间,他也被推上了断头台。押解途中,他仍一边走路一边看书,镇定如常。等到脖子被架在台上,用不着看着路面了,于是他就从容地掏出一支笔来,趁刀子还没落下来前,在刚刚读到的精句下面划线作记号。”脖子都被架上断头台了,眼瞅着人头就要落地,公爵大人还没忘记给书中精彩句子划线,可见在他心目中,生死可以臵之度外,好句子却万万怠慢不得。
公爵往日种种行径姑且不论,仅凭划线这个动作,就可以断定他不光是个书呆子,而且呆到了极致。“天鹅之歌”,知音何在?痴迷如此,谁人能解?书呆子之呆,呆就呆在既不在意外人评价,也不苛求他人理解,自得其乐,其乐融融。
聂震宁在一次图书捐赠仪式上说:我曾经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过。人民文学出版社流传着老社长、现代著名作家楼适夷讲的一个关于读书的故事。在上个世纪 20年代末,楼适夷参加革命后,曾坐过监狱。在监狱里难友们经常传阅一些图书,一方面打发寂寞的时光,一方面抓紧时间学习,为了以后更好地参加革命斗争。与他关在同一个牢房里的一位难友,已经被判了死刑。当一本书传到这位难友手上时,已经是一天的黎明时分,而那天是他被执行死刑的日子,可这位难友在拿到书后却依然抓紧时间读了起来。
楼适夷当时还很年轻,心想,等一会儿他就结束生命了,为什么还要读书呢?这个时候读书还有什么用呢?那位难友一直在认真地读,直到狱警叫他的名字把他带走时,才把书放下。多年以后,楼适夷理解了,读书就是人生活的一部分,是生命的需要。
石在,火种不会绝;书在,书呆子也不会绝。读书既是生活构成部分,又是生命需求所在,读书人生命不息,读书不止,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环环相扣,其实并不难理解。
第三篇:书读有感
在世俗的尘埃中混混沌沌,时间久了,自然就心生倦意。无意中又一次读到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顿觉神清气明。忍不住反复吟读,并粗浅解读,希望没有误解五柳先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这千古一唱,耐人寻味,生命智慧,尽在其中。“归隐”可能曾经是许多人的梦想。但是很多人只是在不得意的时候暂时逃避,真正能够像陶渊明一样,饱含深情并坚决地喊出“归去”的,“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从《归园田居》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归隐不是逃避,不是矫情,不是无奈,不是无路可走时唯一的选择。
“归去来兮!”一个“归去”,富含着对故乡、对心灵归属地的确认,“有四方之事”和“**未静”的官场对诗人来说只是“异地”,是“异乡”,是个人精神无法生根的“漂泊地”。在漂泊中,牵挂心灵的永远是故土田园。“田园将芜”,自己的精神又何尝不是近乎荒芜呢?庭院中的松菊似乎也在思念着诗人吧?否则,如何会与诗人一样在思念中日渐憔悴?
“实迷途之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这表明作者的归隐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不是源于外界的“仕途不意”,而是一种深刻的反思,是对前途和命运的理性抉择,是源于对自己本性的思考和保持。在这里,陶氏的“归去”源于“知止”和“自知”的智慧,他的归田之喜是一种智者的喜悦,正是这种智慧,使陶渊明显示出与当时及后世诸多“隐士”的不同。
看,无论是庭中孤松,还是山间闲云,田园的一草一木都值得他留恋往返。亲戚晤谈,弹琴读书可以乐其心;参加春耕,登山巡壑可以快其意。或登高舒啸,临流赋诗。从此,孤寂、惆怅与他绝缘。虽然人生有限,但他既不要求富贵,更不期望仙境,所以只愿眼下时光美妙,自己融入其中,孤往独游,无忧无虑,了此一生。
他已经确认官场的生活是耗费生命,完全应该抛弃。因为“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啊。
所以说,他的归隐是对官场的主动放弃之归,是执著人生寻找真我之归。他不狂放,不沉沦,岁生命和自然满怀真挚和热爱,他所做的是追求内在的生命自由,将心灵寄托与田园,在平凡的现实中将主观情感与自然万物合一,在耕读觞咏中咀嚼人生的真正价值,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大解脱。
任世事变迁,世态炎凉,唯我不变,所求不变,就是顺应天性,放浪于自然大化之中。这一刻,他感到分裂的人格终于弥合,自我在多年艰难的寻求和痛苦徘徊之后蝉蜕而出。人生因此而圆满。
能够找到心灵归属的人都是幸福的,陶渊明也是幸福的。陶渊明的幸福还在于他有个温柔可人的妻子。《归园田居》中并没有刻意写到那个可爱的女人,但是,她的形象却在陶渊明的文字中清晰的凸现。想想,会有多少人对“不争气”、不求上进、不能把官做得更大进行讥讽、抱怨、责备、甚至怨恨,可是这个女人却一声没出,尊重和理解了丈夫的选择,善解人意的安排家里人欢迎辞官归来的陶渊明,让他感到轻松;温酒让陶渊明尽兴,让他感到温暖;处理好家里的各种事务让他无忧无虑……这些事情说起来好像很简单,真正要做到,却又是那么不容易。
滚滚红尘中,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找到寄托自己身心的真正的归属地,找到最适宜自己的生活方式,也不找到有多少人可以像陶渊明一样,有一个熨贴的,知心的伴侣。
“归去来兮!”只是,你找到了自己的家园吗?
第四篇:读《幸福书》有感
读《幸福书》有感
六(2)班罗瑶涵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回答。在饥饿的人心里,一餐美食就是幸福;在寒冷的人心里,一身棉衣就是幸福;在疾病的人心里,恢复健康就是幸福……读完《幸福书》后,我终于找到了打开幸福大门的金钥匙。这本书是由许多作家共同创作而成的,它通过几百个大大小小的故事来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去感悟幸福,怎么样去获得幸福。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物质水平也不断的提搞,但是我们身边的抱怨声也在不断的增加:工作太忙,生活压力太大,小孩不听话……随着抱怨声离去的正是本该属于自己的那一站又一站幸福。读完这本书以后,我想我可以给幸福下一个简单的定义了:珍惜你所拥有的每一样东西,你会发现幸福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心中!
当我克服重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时,我明白了幸福是心中的一个希望;当我帮助别人,看到别人脸上感激的笑容时,我明白了幸福是心中的一份爱。其实,我们就生活在幸福当中,因为在我们的身边有爱我们的父母,关心我们的老师,还有亲如兄弟的同学……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怪兽。要我说,幸福就是坐在妈妈的自行车后面跟她说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幸福就是拉着爸爸妈妈的手一起散步;幸福就是喝一碗妈妈煲的浓汤……
幸福不需要太多的言语去形容,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只有用心体会的人才会拥有,才会感受得到!如果你想要找回你失落的幸福,那就看看这一本《幸福书》吧,它一定会让你的幸福找到回家的路,让你拥有满满的幸福!
第五篇:读《书颠》有感
读报用刊征文
爱书、惜书、做个读书人
河南省济源市邵原镇实验小学 刘芳 联系电话:*** 看到《书颠》一文,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
手捧美文,吟诵许久,还觉得不过瘾,干脆将之摘抄下来,背诵下来。我喜欢白老师写自己买书一段。他老人家平时衣食住行不舍得花钱,出差时坐火车乘火车坐硬座,坐轮船买散席,住旅馆睡加床。一次出差,自己花5角钱买一箱子烂梨吃了一路,归途中却买了500多元的教育教学用书,而且为了省钱,既没有邮寄,也没有托运,自己上车下车应抗回哈尔滨的。这与我自己是何其的相似。想起我买的第一本书,什么名字已经记不起了,只记得是一本作文书,是小学毕业还没有升初中的时候。为了它,我明确地告诉妈妈:我不要新衣服。后来上了师范,正值豆蔻年华的我舍不得买好饭,舍不得买新衣服,更舍不得买化妆品,不多的生活费被我挤之又挤拿来买书。当时买了大量的传世名作,拜读之余,自己也信笔涂鸦,偶有短文发表,其幸福无可言状。
我也喜欢白老师写自己读书一段。他认为,人生的光辉,不是光芒四射的显赫,也不是一掷千金的阔绰,而是因读书而晶莹剔透的灵性,融会贯通的悟性。几句话简直说到了我的心坎里。不由不使我感叹:实在是知心!我更喜欢白老师描写的他读书的感觉“每当落日余晖消失,白天的嘈杂、纷乱退去的时候,四周静谧而美好。沏一杯清香的绿茶,要么慵懒地席地而坐,要么靠在床头,在灯光的笼罩下,手秉一卷好书,鼻翼微微翕动,呼进一缕淡淡的油墨芳香,然后在轻柔的音乐声中,让躁动的心归于沉寂,静静地沉到书中去,沉到哪些美好的文字火深邃的思想中去。在翻开书页的那一瞬间,就开始启动每一个细胞的快感。每每这时,我便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心里充溢着浓浓的喜悦和满足。一书在手,万事皆忘。”多美啊,简直写尽了爱书人的骄傲和自豪!
白老师真是写尽了读书人爱书惜书的感觉。但是有一点我觉得还是没有写出来,那就是书被借走不换的懊丧。相信每个读书人都特别爱惜书,我觉得我尤甚。上师范的时候,我定了一份《语文报》,每一期我都精心保存,到了年终的时候我就把他们装订成了一份厚厚的大书,不擅丹青的我还认真描绘了一张漂亮的牡丹国画作为封皮。可惜的是被我班一个同学借走之后再无踪影,10余年过去了,我仍耿耿于怀。我喜欢中国的古典小说,尤爱红楼梦,但是我买的《红楼梦》被人弄丢多次,害的我光这套书就买了5次。最令人可恨的是有些人爱在书上乱写自己的感受。我爱书,最爱干干净净的书。每当别人来还书的时候,看着书上这儿一行那儿一行的字,我是心疼之极,有苦难言。
爱买书,爱惜书,爱读书,应该是每一个爱读书的人习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