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精诚团结 求真务实 为民办实事
精诚团结 求真务实 为民办实事
圳源村是武冈市邓元泰镇最偏远的一个村。地处武冈、城步、绥宁三县交界之地。温差较大,地理条件差。十一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1487人。耕地面积有二千五百多亩,其中水田面积一千八百二十六亩(有600多亩天水田),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发展环境差,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原来两委班子工作协调性较差,之所以形成了原来村级工作被动的局面。面对这样一种境况,两委班子反复深思,群众在期盼我们,要当好圳村的带头人,来改变圳源村的面貌。
要有新思路,要有创新意识。两委班子得更新认识自己。都身为共产党员,有责任宣传好党的方针、政策,执行好党的方针、政策。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加快圳源村的发展,我们任重道远。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两委班子的思想意识领域有了一个飞跃。针对村里工作的实际情况,村支两委班子认真做调研分析。在学习活动中,我们积极开展党员自评。原来思路不广、办法不多、没有树立科学发展观,都局限在用老方法、老思想开展工作,致使在实际工作的操作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做出事来,群众的满意度不高,上段工作的结果,直接影响下班工作的开展。有了新的理论和思路,我们村支两委班子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认真规划村里工作,制订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比如,村务公开半年一次,“一事一议”则坚持党员和相当比例的群众代表参加,集思广益,来做好事情。坚持党务公开。村上财务制度
谭得是很细的,每个收支细数两委班子成员都必须清楚,每个月月底由村理财小组参加做一次帐收支公开。每年年底公开年内帐目,能够长时间运用“四义两公开”的工作法去解决村级事务。村级事物公开透明了,在群众中开展工作也就不难了,有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就是碰到辣手的工作也能迎刃而解。几年来在村级事物处理过程中,基本做到了无违规上访。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2009年通过全村群众的努力,修建了二千五百多米长的标准水圳,维修了五处山塘水库,使800多亩农田能够旱涝保收。2011年通过“一事一议”村民代表大会决定,2011年秋,两委班子又在政府申请了两个项目,群众期盼多年的农网改造项目正在落实,预计2012年2月底基本实施完工。三组吃水坝水圳改造740米,解决了三百余亩干旱田的灌溉。2011年12月底修建完工。2011年年底两委班子又重新做出2012年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规划,8—11组一条近二千八百多米水圳改造纳入规划,作为群众的主心骨,群众的欲望,两委班子尽最大的努力去满足。多次群众代表大会提议,村上要修个活动中心,两委班子要有个的办公场所。党员、组长及群众代表大会一提议,两委班子立即做出了初步的申请方案和资金预算方案。2010年11月向市委组织部申请了修建活动中心,我们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通过不懈的努力,从多方渠道筹措资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向群众摊派一分钱。2011年2月,造价十六万多元的村活动中心建成了。在筹建过程中,虽然有过许多的辛酸苦辣,但看到群众满意的实事,向群众承诺的是实话,做起事来群众不会为难你,而是力挺你。近两年来,特别在争先创优活动中,两委班子更是精诚团结,扎实肯干。2011年7月,我们的村支部委员会被上级政府评为先进基层组织。2011年我们出色完成党和政府交给我们的工作任务。2011年新型农保,我们村的参保率达98%多,参合率也达98%以上。从宣传发动到工作实施,村支两委班子成员,逐户逐个做了详细的工作,耐心帮助群众透彻理解新农保的政策和重大意义,宣传到位了,工作做到家了,群众也就自然接受了,理解和信息我们的工作了。
做基层工作,我们有付出和奉献精神。常听某些人说:“村干部我还不想干。”但我们是这样去想的:村干部不是你想不想干的问题,关键是群众要不要你干的问题、政府对你信任不信任的问题。村官不大,但责任重大,工作繁重。面对的是群众,只要真诚对待群众,群众自然会真诚对待你。几年来,我们两委班子,在处理民事纠纷时,我们始终坚持原则,公道正派。真正做到了矛盾不上交,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组。遇到问题,总是在第一时间处理和化解矛盾。这方面工作,我们村两委班子得到历届政府领导的认可。所以,在综合治理工作中,我们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近几年内无重大民事和刑事案件发生,民风文明。我们两委班子一向主张分工合作,互相协调。在工作中,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团结一心。做事民主,从没有武断自主现象。处理每一桩大小事情,两委班子认真研讨,达成共识再实施工作。从不拉帮结派。有了相互信任、相互的支持,在工作中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们也有自信。计划生育工作难做,但我们两委班子在村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时,保持经常性的工作,每个月村上要开一次计划生育工作会议,总结前段,规划下段工作,紧抓不放。控制人口出生,稳定低生育水平,达到人口出生率正常比例。宣传到位,跟踪服务到位,上门随访到位。2011年我们村计生工作取得了好成效,大多数村民改变了上蝗婚育观念中,有了新的婚育观念,绝大多数村民在支持谋生工作。
“精诚团结,求真务实,为民办实事。”是我们两委班子共同口号和准则。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家园,改变圳源村的面貌,等待我们的任务是:与日俱增,开拓进取,圳源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第二篇:为民办实事
2014年为民办实事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站严格按照上级为民办实事要求,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任务,现将我站2014年1-12月份为民办实事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任务下达情况。自治区下达我县2014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任务为开工10座,续建37座,完工15座。
二、建设完成情况。2014年须开工的10座小(2)型水库,截止12月底,已完成招投标项目16座,已开工项目16座,开工率160%,合计下达投资计划2145万元,累计完成投资400万元,完成投资占下达投资计划的18.6%。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上半年工作主要是水库除险加固续建工程,第二、第三季度项目建设时处于主汛期,因而部分工作未达到预期目标。
(二)部分项目施工进度缓慢。由于受征地、青苗补偿、财审等因素影响,部分项目施工进度滞后。
(四)明年工作计划。一是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并及早下达。二是加快推进项目实施进度,特别是施工进度滞后的项目,保证按时按质完成。
水库安全管理站 2014年12月24日
第三篇:为民办实事
小水镇人民政府
2011年9月29日
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我镇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为谋”,扎实推进为民办实事工作。通过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强化监管,各项考核指标顺利进行,使实事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完成情况
今年,通过全镇共同努力,目前,各项指标任务进展顺利。具体情况如下:
1、完成乡村道路硬化6.5公里;其中豪坡村3.1公里,白毛村3.4公里;
2、镇自来水厂已竣工;
3、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0811人,参保率为82.58%;
4、农村低保、五保录入工作已接近尾声;
5、林权发证100%完成任务;
6、镇区垃圾焚烧场已建成;
7、小水镇卫生院改扩建主体工程完工;
8、镇文化站主体建至二层;
9、完成30个站点农家书屋建设。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民办实事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涉及面广、任务艰巨。在领导小组的带领导下,上下联动,齐心协力,各项为民办实事工作顺利进行。在党政联席会上,领导小组专门听取实际进展情况,督促领导干部到现场检查工程进展情况,并将实际困难反馈到为民办实事考核办公室。
(二)落实工作责任。为有力推进工作,确保全面完成任务,我镇做到“六到位”(领导精力到位、项目分解到位、资金落实到位、政策兑现到位、部门配合到位、工作落实到位)。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促进工作落实。一是目标责任明确。镇党政联席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区为民办实事工作,镇为民办实事考核办按照省、市考核办要求,制定专门工作方案,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为民办事实工作,明确工作任务。二是任务分解迅速。全镇立足于早计划、早部署、早安排,召开了为民办实事动员大会,把为民实事目标任务落实到具体项目、具体村和具体责任人。三是激励措施过硬。为加快实事工作推进和落实,我镇将为民办实事完成情况纳入镇村干部考核,对没有完成目标任务或完成质量不高的单位和个人严格兑现奖罚,对完不成任务的干部实行行政问责。全镇上下全力配合,搞好服务,形成了为民办实事的“绿色通道”,确保了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
(三)强化监督管理。为民办实事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能急功近利。一是严格实事办理程序。每件实事都严格按照规范的程序和标准,确保实事办理实效。对实事涉及的项目工程,实行阳光操作,通过严格的工程招标和质量标准,从源头上杜绝“豆腐渣”工程。对已完成的项目工程,严格按照工程验收制度组织专家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标,切实做到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二是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及时将实事办理的有关情况予以公布,特别对实事的具体内容、相关政策、资金流向、工程进度、工作成效等外界予以公布,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镇财政吃紧、村民收入低、配套资金筹集困难等原因导致通村公路建设进度较慢,建议市政府在资金上给予扶持,以全面完成我镇为民办实事任务。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是进一步广泛宣传,积极营造浓厚的为民办实事的气氛,采取各项措施,不断优化项目建
设环境。二是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强项目建设者的调度协调。三是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为全镇为民办实事投资投劳,缓解资金困难。
第四篇:为民办实事
(一)进一步落实居民健康电子档案管理录入
截至12月28日,共建立电子居民健康档案38.6014万份,建档率77.05%;目前建档率未达标,原因是镇海建档(60.80%)、拱辰建档(63.09%)没有达到市下达78%建档率目标。
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档案36568份,建档率9251%,免费为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36568人,体检率100%;高血压管理25657人,管理率34.14%;糖尿病管理7686人,管理率21.40%;重性精神疾病管理1523人。
第五篇:为民办实事自查报告
为民办实事自查报告
——沅江市粮食局
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6]16号)“要按照产区保持3个月销量、销区保持6个月销量的要求,核定和充实地方储备粮规模”的规定和国家发改委等4部委《关于下达地方粮食储备规模指导性计划的通知》(国粮调[2008]128号)、湖南省粮食局等4部门《关于下达市县储备粮规模指导性计划的通知》(湘粮调联[2009]37号)以及益阳市粮食局等3部门《关于下达市县级储备粮规模计划的通知》(益粮调联[2009]30号)的要求,为切实加强我市政府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我市已落实县级粮食储备4500吨,圆满完成了益阳市人民政府下达的储备粮任务。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出台《管理办法》,早在2009年底,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由沅江市粮食局、财政局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沅江市支行三家联合发文,出台了《沅江市县级储备粮管理暂行办法》,将县级储备粮的计划、储存、动用、监督检查及法律责任进行了确定,使县级储备粮的管理有章可依。
二、确定储粮企业。因我市已无国有粮食企业,我们组织粮食、财政、农发行对几家大型粮食龙头企业进行了考察,于2009年底前,确定了“湖南卢青年米业有限公司”为我市县级储备粮储存企业。
三、下达了储备计划。根据益阳市人民政府下达的我市县级储备粮4500吨任务,市人民政府要求在今年早稻上市结束前全部落实到位,并与“湖南卢青年米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县级储备粮承储合同》。
四、督查落实到位。早籼稻收购结束后,我市组织粮食、财政、农发行下到“湖南卢青年米业有限公司”,就储备粮食的数量、质量等进行了检查,4500吨县级储备粮已全部落实到位。
2010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