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徽社科界学术年会征文:关于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态强省的绿色对策
安徽社科界学术年会征文
关于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态强省的绿色对策
陈兴福(广德县林业局林科所242200)
摘要:分析生态强省中林业的战略位置和作用、林业在生态强省战略中的优势、目前林业生态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态强省的绿色对策:贯彻落实生态强省的指导思想,坚持生态强省的基本原则,让“绿色”成为生态强省、经济转型发展的主色调,刚性指标确保绿化质量,强力推进全民绿色、全面扩绿行动,“绿色制造”推动节能环保,大力推进森林增长,加快推进森林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积极创建森林城市、绿化模范城市和园林城市,大力实施林业产业振兴计划,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加强森林生态保护,加强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积极发展循环、低碳经济。
关键词:林业,生态强省,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对策
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三个强省”的战略目标,其中“基本建成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经济发达、生态家园舒适、生态文化繁荣的宜居宜业生态强省”尤为引人关注,事关安徽崛起,影响民生福祉,意义十分重大。“生态强省”是可持续发展的新支点,是继2003年全省第十次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建设“生态安徽”、2004年出台《安徽生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之后,提出的又一战略目标,不仅明确了生态强省建设的目标要求,而且上升到与“经济强省”、“文化强省”并列的高度。“造林绿化,提高森林覆盖率,是建设生态强省的主要任务和举措”,“建设生态强省战略对林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新支点,赋予林业工作新的历史使命”,“在建设生态强省的过程中,林业不但要先行,而且要勇于担当,敢于充当主力军”。目前全省各地积极响应生态强省建设,强力推进森林增长,掀起了植树造林、绿化城乡、发展林产业的新热潮。
1、生态强省中林业的战略位置和作用林业在生态强省建设中处于重要的地位,起到资源共享、环境保护、生态均衡、产业保障的战略作用,具有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绿水青山、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其他行业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
1.1打造生态强省是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生态平衡的战略举措。林业部门必须坚持加快发展和加快转型并重,更加注重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自觉地推动林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的林业科学发展之路。
1.2打造生态强省是加速实现林业崛起的必由之路。安徽山川秀美,生态优势明显,林业资源丰富,提出打造生态强省,就是要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生态高地,切实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彰显徽风皖韵,吸纳集聚更多人才、资本、技术等高端要素,着力提升林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战略性节能环保、新兴林业产业,建立有利于节约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和体系,推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破解林业资源环境和投资需求等要素瓶颈,建设一批环境治理的重大林业生态工程项目,进一步发挥生
1态资源优势,提升林业产业层次和发展质量,增强林业发展后劲,带动林业经济发展向更高层次迈进,让安徽青山常在、蓝天常驻、碧水长流,实现山川秀美、空气清新和环境整洁。
2、林业在生态强省战略中的优势
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十多年来,我省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万里绿色长廊、山区综合开发、国家项目造林等规划工程,全省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人们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意识明显增强。多年来,我省通过实施退耕还林、万里绿色长廊、长防林工程以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重大林业决策,林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森林增长已成为建设生态强省的突破点。据统计,“十一五”以来,全省共完成人工造林370万公顷,建设绿色长廊2.48万公里,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100个、森林公园60处,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类型多样的自然保护区网络,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得到新的加强,林业在生态强省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彰显。目前,全省有林业用地面积440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38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7.53%,森林蓄积量1.81亿立方米,为生态强省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3、目前林业生态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3.1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目前,安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传统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承受,群众难以答应。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仍没有摆脱高投入、高能耗、低效益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水土流失、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没有得到根本遏制。
3.2生态环境资源配置悖论。在生态环境资源配置中依然存在三个悖论:即环境容量资源日益稀缺与无偿使用、生态保护的正外部性与经济激励不足、生态资本呈现衰退趋势与生态投资严重不足的矛盾。3.3体制制约因素。目前体制存在“各管各的事,各讲各的事,各讲各的理,相互分割,缺乏联系、缺乏沟通、缺乏合作”的局面,建设生态强省仍然面临许多制约因素,尤其是总体上缺乏保障措施和机制支持,规划科学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生态强省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3.4环境资源问题严重。作为国家重点环境治理区域的淮河、巢湖流域环境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根本遏制,沿江江南、江淮丘陵及两大山区的生态恢复任务仍十分繁重,环境状况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加大,环境资源问题非常突出,解决起来难度也非常大。
3.5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相当艰巨。随着“三化同步”进程加速推进,全省能源消费趋势将呈刚性增长,节能潜力空间不断收窄,污染减排控制增量、削减存量难度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相当艰巨,节能环保投入机制、约束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不够健全。
4、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态强省的绿色对策
4.1贯彻落实生态强省的指导思想。“以增强生态竞争力为核心,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着力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完善体制
机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走出安徽特色低碳环保、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强省。”(《安徽省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
4.2坚持生态强省的基本原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初步建成生态美好家园,全面建立绿色消费模式,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加快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体系和发展方式,进一步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创建一批低碳生态城市、森林城市和生态强市(县),力争所有设市城市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6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美好乡村。
4.3让“绿色”成为生态强省、经济转型发展的主色调。要因地、因人、因资源、因产业、因产品制宜,补生态,补环保,补资源,保护生态,治理环境污染,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加强生态村、县、市、示范区、生态省建设,在一个“绿”字上做足文章,树立绿色、科学的招商理念,不断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形成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产生集聚效应,全面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园区和企业建设,让“绿色”成为全省林产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主色调。
4.4刚性指标确保绿化质量。着力实施好碧水、绿色、洁净、美化和蓝天五项工程,切实加大长江、淮河水系和城区山塘、水库、湖泊的生态保护力度,特别是绿色植被和水质保护;应按照生物不同特性统筹规划、设计、施工,保证绿化的总量和质量,并对绿地建造使用后的质量进行评估,将“绿化质量”上升为约束性刚性指标;在城市规划中引进与应用“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理念,统筹布局绿地、小区、庭院、公园,营建防护风景林带,配置必要的“生态廊道”、“生物通道”,更好地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
4.5强力推进全民绿色、全面扩绿行动。充分利用石质山地、废弃矿山、易旱易涝地、江湖河滩等未利用地和废弃地造林绿化,继续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提高适龄公民尽责率,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实施森林增长行动,在全力抓好退耕还林、长防林、抑螺防病林、油茶造林、外资项目造林等重点工程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丘陵增绿突破工程以及森林城镇、森林村庄、森林长廊建设等工程,高标准完成绿色长廊示范工程建设任务,发挥好林业重点工程在生态建设中的骨干和带动作用,加快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组织实施林业科技专家服务“千村百镇”活动,扎实推进绿化标准化工作。
4.6“绿色制造”推动节能环保。以传统制造技术为基础,结合环境、材料、能源、控制等新技术,加强有关绿色制造、材料、设计、工艺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尽量选用无毒、低能耗、少污染材料和可再生、可回收材料,倡导清洁生产,提高环保准入门槛,优先发展投资强度高、无环境污染、高附加值及高利润的绿色产业,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以破解资源环境等要素瓶颈,提升林业产业层次和转型发展。
4.7大力推进森林增长。林业部门要借“森林增长”指标列入省辖市、县级政府目标考核体系这股东风,推动各地把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绿水青山、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真正纳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推进“千万亩森林增长行动”,实施丘陵增绿突破、山地造林攻坚和平原农田防护林提升三大工程,重点建设湿地公园,将绿化触角伸向过去不
宜造林的地方,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引进公司、大户入驻绿化事业,突破造林瓶颈,大手笔、高规格实行规模造林,打造宜居生态城,加快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发达的林业产业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让青山绿水成为打造宜居宜业的闪亮点和休憩娱乐的优美生态环境,给安徽大地抹上绿彩,增添盎然生机和活力。
4.8加快推进森林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源、良好的生态条件、环境质量和物种的多样性、较强的可更新资源恢复能力,大力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全力实施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加快推进森林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建立健全林业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类型多样的自然生态保护网络。
4.9积极创建森林城市、绿化模范城市和园林城市。牢固树立和提升“绿化为民,宜居宜业”的发展理念,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为目标,打造“城市园林化、乡(镇)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见缝插绿广泛造林,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发展,打造城市靓景,实现森林共建共享,让森林走进城市、城市拥抱森林,开辟市民公园,鼓励市民捐资在公园里栽植认养树木,拒房地产开发而转为造林增绿,建设城市新的“绿肺”,为城市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和投资环境。
4.10大力实施林业产业振兴计划。通过编制林业产业发展规划,推动林业三大产业快速发展,大力发展以经济林和林下经济、苗木花卉等为代表的林业第一产业并作为第一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推行林药、林菌、林菜、林牧等立体开发、循环利用模式,积极培育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色林业产业村镇、特色经济示范点和高效林业示范户,建立起以龙头企业带动基地、以基地建设联动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建设现代林业产业园,继续加快推进以森林公园为主、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为辅、森林旅游人家为补充的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努力把森林生态旅游与休闲服务业发展成为“三产”的龙头,让林业产业发展为林农插上致富的翅膀,为打造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安徽奠定坚实基础。
4.11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依托和发挥安徽的生态环境优势,树立生态理念,弘扬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社会,完善生态体制,打造生态政府,为安徽和谐社会建设、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产业等在更高层次的融合提供创新平台和发展空间,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升发展质量,综合治理传统工业文明带来的诸多问题,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推进林业转型发展,打造林业生态、绿色和有机产业优势品牌,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重视生态文化、生态旅游和生态创意产业的发展,实现更高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4.12切实加强森林生态保护。按照“谁保护谁受益”、“谁改善谁得益”、“谁贡献大谁多得益”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制定响应生态强省、加快林业生态建设的总体规划,推进生态强省林业示范基地、重大项目和示范区建设,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推进水土流
失综合防治工程建设,强化大别山区、皖南山区等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生态功能,加强生态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培育有影响力、竞争力的绿色特色产品和生态产业,推动形成健康、文明、绿色、节约、尊重自然、爱护生态和参与环保的良好社会氛围和文明观念;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健全财政专项补助政策、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制度、分类补偿与分档补助相结合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破解资源环境、投资需求等要素瓶颈,实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构建资源保障体系,促进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协调互动。
4.13加强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增强全球一村、造福后代、生存环境、生活质量、生态道德、共同责任意识,从科学决策、经济模式、注重实践、自主创新、宣传教育、人才培训、招标体系、依法行政、投入机制、现代管理等10个方面加强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将循环经济原理“渗透”到生态强省建设六大体系即生态经济、资源保障、环境承载、城乡建设、生态文化、能力建设体系中,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实现生态系统、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4.14积极发展循环、低碳经济。突出强化循环经济三大功能、四个要点、五项设计,即优化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强化循环经济能力建设,突出构建循环经济产业、生态环保和社会事业,搞好规划、环境、住区、产业和景观设计;让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深入人心,大幅提高政府绿色产品采购比重,提高绿色建筑比重,积极开展低碳森林城市试点,建立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敢于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支柱生态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新型产业化路子。
作者简介:陈兴福(1964.11~),男,汉族,大专文化,无党派,毕业于安徽省黄山林校、农业大学林学专业,林业高级工程师,中国林学会及竹子分会会员,省作协会员,广德县林学会会员,有5部专著、5项省级科技成果、60多篇学术论文。主要从事竹类科研、林业科技推广与成果转化、学术著述等工作。工作单位:安徽省广德县林业局林科所,陈兴福,242200,电话:0563-6059195,***邮箱:cxfcxf1964@163.com
第二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黄冈绿色崛起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黄冈绿色崛起
孙璜清
2011年第4期 ——生态建设
黄冈市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主要城市之一,生态环境资源、人文资源十分丰富。近几年来,为培育和发挥生态环境比较优势,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我们从创新战略入手,在创新载体、创新发展模式、创新体制机制上狠下功夫,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加快了黄冈绿色崛起进程。2010年全市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较2009年削减1065吨,削减率2.78%,二氧化硫排放量较2009年削减168吨,削减率0.8%,圆满完成了任务;黄冈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由2007年的283天,上升到2010年356天,优良率达97.5%。
以发展战略创新引领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也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近几年,是黄冈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传统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承受,群众难以答应。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确立“生态立市”发展战略,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保护与发展并重,质量与效益并举,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全面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们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各专项规划衔接配套、同步推进。同时,根据全市总体战略布局和功能区定位,确立了“一区两带”的发展战略,即建设黄冈临港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带、大别山旅游经济带,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全市环境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治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化覆盖率明显上升,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为建设生态强市奠定坚实基础。
以载体创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我们把探索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作为突破口和着力点,以生态建设“大工程”带动“快治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大力推进黄冈长江生态文明示范带建设。在充分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在沿江七县市区建设“黄冈长江生态文明示范带”,并以此为依托,大力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统筹推进新一轮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我们确立了通过三年努力,实现“一带”兴“五带”的总体建设目标,即通过建设黄冈长江生态文明示范带,形成“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带、生态经济林示范带、生态旅游文化示范带、基层党建示范带、农村环保体制机制示范带”。制定了《黄冈长江生态文明示范带建设规划》,并成立了黄冈长江生态文明示范带暨脱贫致富奔小康试点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领导小组,强力推动,合力共建。目前,黄冈长江生态文明示范带规划文本已经修改完毕,进入技术审查阶段。这项工作得到了中央部委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环保部和省委、省政府将黄冈长江生态文明示范带及英山脱贫奔小康试点县作为全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并纳入重点支持项目。
二是大力推进低碳产业园建设。为打造低碳产业园区、企业,我们对园区实行绿色审批,目前,全市12个省级开发区(工业园)通过规划环评,优化了园区产业布局,实现了集约化发展。着力推进黄冈化工园区互动发展试点、龙感湖循环经济及生态农业示范区、武穴市田镇“两型”社会建设循环经济试验区、团风县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黄州区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区等循环经济产业园和再生资源基地建设,大力推进低碳产业园建设。通过产业的聚集和延伸,推进船舶制造、华夏窑炉、武穴医药化工、蕲春李时珍医药化工、团风钢构、麻城汽配、英山茧丝绸等七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发展,着力培育食品饮料、农副产品加工、节能灯具、森工、陶瓷等重点产业发展。加快实施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和清洁生产审核技术指南,建立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技术支撑体系,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节能环保技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和升级,实现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继续开展环保专项治理活动,建立淘汰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建立清洁发展机制,加快蕲春生物质能发电、龙感湖秸秆发电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建设,开展麻城市全省低碳经济试点。鼓励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培育符合国家产业导向、市场前景广阔、具有持续发展优势的产业。
三是大力开展“碧水行动”三年计划。从2009年起,我们对全市主要河流、湖泊、水库进行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着力改善重点水域环境质量。第一批选择对市区和各县市区城区影响较大的23个河、湖、库进行综合整治,实行“一域一策”。在全国首创了河湖库长制,由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该治理水域的“河长”、“湖长”、“库长”。黄冈市委书记、市长分别担任长河河长和遗爱湖湖长,迄今遗爱湖已投资3亿多元,实施截污、清淤、生态修复等工程,水质明显改善,遗爱湖的景观、调节小气候等功能大大增强。长河整治已制定规划,并争取到环保部、水利部长河综合整治专项资金扶持。目前,总投资3.3亿元资金已部分筹措到位,工业点源污染、河内高密度养殖、河水无序开发已得到有效整治,流域生态环境修复项目进入招标阶段。
四是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创建工程。我市在已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的基础上,继续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文明城市、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四级联创”活动为主题,以实施“碧水、蓝天、绿地、宁静、达标”五大工程为目标,以生态县市、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创建活动为载体,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创建工程。2010年共投资3.4亿元建设市区市政工程,大力实施内湖、内河环境综合整治,污水、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整治,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餐饮业油烟、噪声污染治理,城区绿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一系列工程。
以发展方式创新带动生态文明建设
我们把探索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式作为转型的关键,以转变发展理念为先导,带动发展模式创新,提升经济发展层次,努力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一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不断探索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坚持抓示范带动、抓政策激励、抓技术创新、抓整顿规范,总结推广武穴祥云、大别山火电厂、伊利、华新等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初步建立起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产业大循环的新格局。武穴市围绕建设“两型”社会循环经济试验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先后建成了广药多效蒸发、祥云“两水”闭路循环、华新低温余热发电、祥云磷石膏综合利用等一批循环经济项目,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同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重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黄州区的深港纺织变烧煤为烧谷壳,年降低成本700多万元;浠水县的福瑞德通过实施显热和潜热回收、循环节水等技术改造,年节煤1.8万吨、节水1000多万吨、减少废水排放1200万吨,增效1500万元;黄梅县的中康粮油用加工的谷壳发电,年降低成本200多万元。
二是打造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抓手,生态农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大力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推广平衡施肥技术,畜禽粪便实行无害化处理,保障农产品安全;通过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平原绿化和绿色通道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实施罗田七道河、红安盐店河、麻城院子河等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防治水土流失;开展小矿山整治,关停129家,整合200家小企业,矿山资源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特色生态农业蓬勃发展,建成了满足黄冈伊利乳业发展有限公司鲜奶需求的“千头牧场工程”、黄冈晨鸣林浆纸一体化项目配套建设365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罗田13万亩规模以上板栗基地、英山15万亩茶叶基地等。
三是构建生态旅游产业格局。为建设黄冈大别山红色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把生态经济与旅游经济紧密结合,依托黄冈名胜古迹,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加快发展旅游经济的决定,着力构建全市“一心三区”旅游产业格局,即以黄冈市区为中心,加快建设以红安、麻城为主体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区,以罗田、英山、浠水、武穴为主体的大别山生态旅游区,以黄州、团风、蕲春、黄梅为主体的文化宗教旅游区,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完善一批旅游接待服务功能,全市正在建设465公里生态旅游公路,争取省级环保专项资金600万元用于12个景区建设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延长旅游产业链条,创新运作模式,成立大别山旅游开发公司,举办大别山旅游节会。同时,积极开展区域性旅游合作。
以机制创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我们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活力源泉和持久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活力、释放潜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
一是创新管理体制。我们以创新完善管理体制为突破口,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组织领导。成立黄冈市生态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部门联动工作机制。整合项目管理模式,通过出台文件、制定规划、成立领导专班等形式,指导并规范各项目的实施,以项目建设为带动,加快全市生态体系的建设。同时,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市、县和乡镇逐级签订《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责任状》,目前12个农村生态环保试点已逐步铺开,计划在全市5万人以上的48个乡镇设立环保派出机构。
二是创新投入机制。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资金纳入公共财政预算优先安排。在生态项目建设上,力求“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做到“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从2010年起,每年安排财政资金用于生态文明建设,并通过采取财政贴息、投资补助、政府投资股权收益适度让利等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社会和民间资本、外来资本和金融信贷投向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发展。
三是创新减排机制。实施污染减排联席会议制、按月核查制、季度通报制、半年预警制、考核制等“五制联动”工作机制,紧紧咬定工业污染防治不放松。按照“不欠新账,还清旧账”的原则,强力实施取缔一批、治理一批、把关一批、监管一批的“四个一批”工程,有力推进了全市污染减排工作顺利开展。全市淘汰关闭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高耗能、高污染的小造纸、小水泥、小钢铁、小印染、小酒精、小粘土实心砖企业110户。全市企事业单位污染治理投资过3亿元,补建污染防治设施146台(套),基本杜绝了污染直排现象。强化新建项目环评和“三同时”执行力,两项制度执行率达到100%,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坚决不批,全市已否决制革、炼焦、印染、电镀等15个不符合环保要求总投资过10亿元的项目。
四是创新考核机制。制定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创建标准,出台《黄冈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建立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将环境质量、污染物总量减排等生态文明指标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和离任审计范围。将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与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等资金安排挂钩,与各类评优创先挂钩。建立问责制度,加强督办和考核验收,对因行政不作为或作为不当,完不成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实行问责。对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生态环境事故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地方、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对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作者系中共黄冈市委常委)
第三篇:省环保厅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改革情况汇报
省环保厅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改革情况汇报
近年来,省环保厅认真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部署要求,扎实推进生态环保制度改革,努力形成符合中央要求、具有XX特色的生态环保制度体系,切实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一、落实环保责任。
一是落细环保工作责任规定。结合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要求市县对照《XX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出台相关责任规定,把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层层级级、环环相扣地落实下去。二是强化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针对中央环保督察组移交的11个问题责任清单,配合相关部门逐一核实,根据《XX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提出初步处理意见。三是建立省级环保督察机制。计划从今年起,用2年左右时间对各设区市督察一遍,重点督察地方党委、政府落实国家和省环保决策部署、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情况。四是推行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考评。根据中办国办下发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以及国家发改委等4部委印发的有关文件,会同省发改委、省委组织部、省统计局研究制订《XX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实施办法》及配套目标指标体系,进一步强化绿色发展的鲜明导向。二、健全环境经济政策。
一是完善水环境资源“双向”补偿制度。将全省补偿断面由“个提高到112个,分类提高补偿标准,进一步强化“谁超标、谁补偿,谁达标、谁受益”的导向,筑牢防治跨界污染的经济“闸门”。把太湖流域总磷补偿标准提高到其他地区的2倍,引导流域各地把工作重心放到除磷脱氮上来。二是落实与污染物排放总量直接挂钩的财政政策。会同省财政厅制定出台《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财政政策相关指标考核办法》《污染排放统筹资金收取、返还及环境质量达标奖励实施办法》等配套文件,对全省54个市、县(市)开展总量减排和环境质量考核。三是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对在重点生态功能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禁止开发区内发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着力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不合理局面。三、改革审批制度。
一是大力推动简政放权。除法律法规及环保部明确规定由省级审批的外,其他项目环评审批权限全部下放到市县。取消危废省内转移审批,将危废经营许可证审批权限下放至设区市。二是强化战略环评、规划环评,简化项目环评。会同连云港市认真总结战略环评经验,大力推进成果转化和应用。积极参与长三角战略环评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支撑。推行园区规划环评,按照“三线一单”要求,从环保角度为产业发展划框子、定边界、拉清单。开展“区域环评+环境标准”取代项目环评试点,进一步提升人区项目审批效率。三是深化排污许可制改革。将排污许可制作为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加快推进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四是优化环保审批服务。积极推行“网上批、快递送、不见面”,省本级6月底前、市县12月底前全部实行网上审批,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轻松办事。牵头起草“多评合一”的指导意见,将能评、环评等13个评估事项由串联方式调整为并联,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一是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制定《XX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各地各相关部门的监测事权,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的立体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满足环境管理和社会公众需求。二是落实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指导各地落实定期巡查、问题查处和沟通反馈机制,切实把环境“监管网”织密织牢,真正发挥日常监管作用。三是推行环保信用评价制度J修订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办法,细化评分标准,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扩大评价结果应用,不仅与信贷融资直接挂钩,还实行惩罚性水电价,有力促进了企业持续改进环境行为。环保部充分肯定XX做法,并在全国推广。出台环评中介机构信用评价及管理暂行办法,对严重失信的中介机构,除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外,整改期内不得承接省内环评业务。五、保护生态环境。
一是优化生态红线区域。在2013年率先划定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基础上,组织各地进一步优化调整,新增保护面积约1600平方公里。二是加强生态保护特区建设。根据省政府出台的《苏北苏中地区生态保护网建设实施方案》《关于推进生态保护引领区和生态保护特区建设的指导意见》,组织盐城、宿迁编制具体实施方案,计划对盐城珍禽、泗洪湿地2个保护区的管理体制作出调整,将涉及的部分乡镇从原有行政区整体剥离,组建“特区”管委会,赋予经济、社会等管理权限,实行财政单独核算,重点考核生态保护指标。第四篇: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推进生态强省建设的意见
皖政„2012‟106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推进生态强省建设的意见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和《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加快城乡造林绿化步伐,大幅度提高森林覆盖率,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强省,现就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生态强省建设,统筹城乡林业发展,努力扩大森林资源总量,提升森林质量,逐步建立起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屏障,为建设美好安徽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2.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立足大林业、大生态、大
二、目标任务
3.总体发展目标。
到2016年,全省新增森林面积10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3%,其中,2013年新增240万亩,2014年新增280万亩,2015年新增280万亩,2016年新增200万亩。
4.区域发展目标。到2016年,所有县(含市、区,下同)森林覆盖率达到或超过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平均水平(20.36%)。山区平均森林覆盖率达到67%以上,丘陵和平原地区平均森林覆盖率达到22%以上。
5.林业经济发展目标。到2016年,全省林业总产值达2000亿元以上,山区农民林业综合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三、建设内容
6.优化森林布局。实施丘陵增绿突破、山地造林攻坚、平原农田防护林提升等三大造林工程,促进丘陵、山区、平原三大区域林业全面发展;开展森林城镇、森林村庄、森林长廊等三项创建活动,让森林进城、入村、绕路、依水、围田,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建成一批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和森林长廊。
7.实施丘陵增绿突破工程。以江淮丘陵地区及江南、沿江、沿淮丘陵地区为重点,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和血吸虫病综合治理,大力开展陡坡开垦地、丘陵岗地和江滩、湖滩、河滩造林、城镇周边绿化、水源地
建一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森林村庄,促进美好乡村建设。
12.开展森林长廊创建活动。以铁路、高速公路和国省道沿线,以及长江、淮河、新安江、怀洪新河等江河沿线和巢湖等湖泊周边为重点,按照两侧绿化宽度各不少于50米、有条件的地方应达到100米的标准,加大绿化、美化、彩化力度,创建森林长廊,打造绿色景观。到2016年,建成森林长廊示范路段5000公里。
13.大力发展林业经济。坚持市场配置资源,在改善生态的同时,着力培育民生林业。加快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突出发展名特优新经济林、森林生态旅游、竹藤花卉、森林食品、珍贵树种和药材培植、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林下经济等新兴林业产业,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和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努力建成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现代林业示范区和产业示范基地。
四、千方百计增加林业投入
14.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力量为主体、金融部门积极支持、全民广泛参与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投入机制。落实“谁造谁有、合造共有”、“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鼓励林业加工企业和种植大户特别是龙头企业投资造林绿化,以及农民以地入股与企业、大户合作造林,建立商品林基地和企业原料林基地,及时依法给予造林经营者颁发林权证。鼓励利用各类森林资源,大力发展种植、养殖、相关林
林长廊、实现创建国家级、省级森林城市目标的市、县给予奖补。
17.加大金融支持造林绿化力度。各金融机构要开发适合林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大力推进林权抵押贷款,简化审批手续,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利率,拓宽林业融资渠道,满足各种造林绿化主体贷款需求。加大林业贷款贴息比例,在贷款期内,对造林项目贷款每年给予2个百分点的贴息,对农民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造林小额贷款每年给予3个百分点的贴息,由市、县在省林业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中统筹安排。
五、保障措施
18.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切实把开展造林绿化、促进森林增长、加快生态建设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建立并落实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行政首长负责制。省政府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市、县政府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19.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各地要扎实有效地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捐资、认建、认养、义务植树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省军区、省武警总队负责组织驻皖部队、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复转退军人营建“八一林”、“双拥林”等。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
员会审批后实施。
22.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严格执行林木限额管理、凭证采伐、凭证运输、凭证经营加工和林地定额管理、征用征收审核审批制度等,加强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森林资源稳步增长,保护生态安全。切实加强乡村现有自然生态的保护,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生态,以及各类保护小区、村庄片林要严格保护,保持自然风貌。在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期间,除经济林之外,低产低效林应以补植补造和封育为主,原则上不得开展以人工更新造林为主的大面积皆伐改造。
23.加强林业队伍建设。各地要进一步加强林业机构特别是基层林业站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一支精干、高效、务实的林业队伍,落实人员及相关保障,充分发挥林业部门政策宣传、造林绿化、资源保护、科技推广等职能作用。各级林业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自身建设,更好地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不断提高依法行政和服务林农水平。
安徽省人民政府 2012年10月7日
第五篇:促进群众增收 推进富民强县 加快建设生态美百姓富实力强的新阳城
促进群众增收 推进富民强县
加快建设生态美百姓富实力强的新阳城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年,是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年。立足新的起点、谋划新的发展,就我们阳城来说,就是要紧紧围绕促进群众增收、推进富民强县这一核心,加快建设生态美、百姓富、实力强的新阳城,为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立足新起点、谋划新发展,必须看到,我们最大的问题是农民增收难。党的十八大发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员令,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和核心指标。根据中央和省委、市委的总体部署,县十二届三次党代会确立了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县90%以上的区域是农村。建成全面小康,大头在农村、关键在农民、核心在增收。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我县经济社会有了长足发展。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相比,任务还十分艰巨。应当看到,我县农业基础依然薄弱,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发展依然滞后,是建成全面小康的短板;特别是农民增收依然困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短项。我县山地多、平地少,人均不足两亩地,依靠传统农业增收难度大;受地域文化、传统观念等因素影响,大多数农民不愿外出打工,依靠劳务输出增收难度大;受国家宏观产业政策调整的影响,大量“五小”企业被关停,加之当前又处于煤炭经济转型期、民营经济成长期、新兴经济培育期、集体经济调整期,依靠非农产业增收难度大。没有农民的富,就没有阳城的富;没有农村的强,就没有阳城的强。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把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富民强县,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牢牢抓住、紧紧抓好。立足新起点、谋划新发展,必须看到,我们最大的优势是生态环境美。农耕文明时代平原最值钱,工业文明时代沿海最值钱,现在休闲度假时代山岳最值钱。我们阳城地处太行、太岳、中条三山交汇处,境内山峦叠嶂;全省第二大河流沁河穿越县境76公里,基本常年有水;南部山区有1200平方公里的天然植被,开发价值极高;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1.1%,高于全省33个百分点、全市12个百分点,在北方地区极为罕见。近年来,我们持续推进植树造林,大力推行节能降耗,全面加强生态保护,集中治理沁河、获泽河、芦苇河、西小河,加快建设园林城市和美丽乡村,使我们阳城山更绿了、水更清了、空气更好了、环境更美了。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大自然的恩赐,也是全县干部群众共同维护的结果。它买不来也借不来,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是阳城最具竞争力的优势,是富民强县最大的“期货”。切实保护好青山绿水,充分发挥好生态优势,既可以顺应群众享受绿色生活环境的期盼,把“绿色资源”转化为“绿色福利”,更好地解决“宜居”问题;又可以顺应大众旅游消费结构由观光旅游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移的趋势,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更好地解决“宜游”问题;更可以顺应群众稳定就业、持续增收的愿望,把“山水魅力”转化为“就业潜力”,更好地解决“宜业”问题。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保住青山绿水就是创造金山银水”的理念,坚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谋划发展,努力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立足新起点、谋划新发展,必须看到,我们最大的条件是发展基础好。“十二五”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把“三大战略”作为落实省、市“四化”的主要载体,作为促进富民强县的重要举措,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的基本方略来实施、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陶瓷、蚕桑、旅游业健康发展,园区建设初见成效,大县城框架基本形成,为增加群众收入、推进富民强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扩权强县正处于“深入实施期”、综改试验正处于“加快推进期”、竞逐中原正处于“全面启动期”,加之我县又被列为全省“大县城”建设试点县,为增加群众收入、推进富民强县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我县现存古城堡、古民居、古院落等古建筑1040处,是全国县域均值的11倍、全省县域均值的4.5倍,分布之密集、规模之宏大、特色之鲜明、类别之多样,在全国绝无仅有,为增加群众收入、推进富民强县提供了珍贵的资源。随着张峰水库引沁入阳工程的上马,年可引水3200万立方米,将彻底破解我县工农业用水的制约瓶颈;随着煤层气开发利用的推进,气源不足的问题将得到缓解,“气化阳城”进程将大大加快;随着晋阳一级路的开工,不仅将形成城外交通大循环,拉大城市框架、带动新城建设、缓解交通压力,而且将贯通北留、安阳、演礼、芹池四大工业园区,带动凤城、白桑、演礼、西河四大功能区块,为承载“三大战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阳蟒高速的实施,将强力拉动南部山区旅游大开发,为增加群众收入、推进富民强县创造良好的条件。群众的最大困难,就是我们的工作重点;群众的最大愿望,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增加群众收入、推进富民强县,既是一项紧迫而又重大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顺应大自然、顺应大政策、顺应大市场、顺应大趋势,把“工业新型化、县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和特色农业现代化”作为基本路径,通盘谋划、统筹推进。一是在生态保护中增加收入、富民强县。
生态环境是阳城的品牌,是保障群众持续增收的底牌,必须全力护好这张牌。要形成一个导向,就是要把保护生态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具体明确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努力使各级干部树立“发展经济是政绩、保护生态也是政绩”的正确导向。要强化三项工作,就是要继续抓好增绿、治河、去污。坚持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到厂矿、从单位到庭院、从公路到荒山,全方位、持续式推进植树造林,尤其是要大力发展经济林,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持续抓好沁河、获泽河、芦苇河等主要河流的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广泛开展环境整治,深入推行节能降耗,不断提升垃圾和污水处理能力,确保节能减排的各项约束性指标不断下降。要坚守四条底线,就是要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开发管制界限,确保生态空间不减少,守住生态控制线;要严把环境准入门槛,做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坚决不上,不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项目坚决不上,守住源头防护线;要严厉打击违法超标排污的企业,从重处罚破坏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行为,守住治污达标线;要探索重点流域生态补偿制度,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守住生态修复线。在抓好生态保护的同时,要倍加珍惜古堡民居这一宝贵财富,按照“抢救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的原则,不断引深“全国古堡民居第一县”创建工作,努力使县域内的古堡民居逐步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和修缮。二是在产业发展中增加收入、富民强县。
增加收入、富民强县,根本在就业,关键靠产业。要把握新形势、寻求新优势,加速推进产业发展。持续做大特色农业。农业是安农稳农的基础产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要顺应人们“有了温饱更要环保、有了小康更要健康”的生活追求,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发展方向,加快发展蚕桑、干果、食用菌、中药材、小杂粮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坚持用现代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技提升农业,不断提高特色农业的质量和效益。加快推进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基地示范区建设,力争打造一批区域知名品牌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大力培育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基地+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推进特色农业现代化,努力使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持续做强新型工业。工业是扩就业、促增收的主渠道。要持续抓煤炭。全力保障生产矿井生产安全、在建矿井建设安全,努力减少企业负债,积极理顺经营体制,加快整合矿井建设进度,加强煤炭企业目标成本管理,最大限度增加产能、增加效益,充分发挥煤炭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要突出抓陶瓷。按照“扩规模、拓领域、搞研发、提档次、抓配套、畅物流”的思路,力争在增加产能、扩大体量上实现新突破,在工业瓷、高档日用瓷和文化艺术瓷拓展上实现新突破,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研发上实现新突破,在产业链条化上实现新突破,在提升流通效率上实现新突破,努力把“阳城陶瓷”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地域品牌。要大力建园区。坚持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三化同步”,加快建设芦苇河生态经济走廊;按照“先起步、后规范、再提高”的思路,分类推进演礼、芹池、北留、安阳四大工业园区建设,努力把“一廊四园”打造成为创新创业的主阵地、产城融合的承载地。持续做好旅游产业。旅游业是“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可持续发展产业。要围绕建设“全国重要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在巩固“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县”创建成果的基础上,持续抓好特色性、体现差异性、完善功能性、强化基础性,进一步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要规划建设大景区。将城市与村庄、山水与田园、文物与文化、民居与民俗纳入全县旅游产业发展大盘子,借助景区的理念来规划建设,运用景区的手法来美化优化,加速推进县域景区化。要加快打造大景点。就是以皇城为龙头,以“美丽乡村”连片区建设和古堡民居保护、开发、利用为抓手,力争建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蟒河为重点,加快推进二期工程建设,大力开发科普游、生态游、健康游,力争建成国家5a级景区;以析城山为核心,坚持“边开放、边开发,以开放、带开发”,加快发展体验游、休闲游、文化游,力争建成国家4a级景区;以实施“古城复兴”工程为契机,加快推进古城保护和修复,逐步将凤凰古城打造成为新的景点。要努力形成大循环。沿沁河规划建设刘善至磨滩旅游专线,在南部山区规划建设磨滩至董封旅游专线,贯通皇城、蟒河、析城山三大景点,充分展现阳城的大山、大水、生态、文化。要延伸发展大产业。进一步把城乡居民融入旅游产业圈,把旅游产品开发融入群众增收圈,引导广大群众大力发展农家乐,积极开发特色农产品、旅游纪念品,充分发挥旅游业带动就业、富裕群众的独特作用。三是在城乡建设中增加收入、富民强县。
城镇化是推动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带动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正值城镇化加速期。推进城镇化,关键在就地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要抓住被列为全省大县城建设和“美丽乡村”连片区建设试点县的契机,加速推进我县的城镇化。要加快打造“田园城市”。按照“1+5”大县城的总框架和“城郊一体、产城融合”的总要求,全力打造山、水、田、林交相辉映,景、园、人、城怡然相处的“田园城市”。主城区坚持“改旧城、保古建、建新区”的思路来推进。围绕“改旧城”,以“两重点、三整治”为抓手,加快推进重点片区改造和重点工程建设,扎实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街巷景观整治、交通秩序整治,促进旧城提质;围绕“保古建”,全面启动“古城复兴”工程,先期加固修复古城墙,努力使凤凰古城魅力显现;围绕“建新区”,以“一河、两路、三道”为框架,以获泽河为轴线,大力度推进南部新区建设,促进主城区范围进一步放大;延伸建设滨河东路,力争与晋阳一级路、阳蟒高速等骨干道路相贯通;加快推进三条快速通道建设,力争建成演礼快速通道,力争开工八甲口快速通道,力争完成町店快速通道前期工作。巩固提升“两河、六园、一环道”生态建设成果,并在主城区和五大功能区周边规划大面积“永久性”农田,保障农民“自主种植、自主管理、自我经营、自我受益”,鼓励群众发展观光果园、观光菜园、观光花圃,探索打造大地景观,进而实现绿色宜居、现代农业和田园观光的有机统一,努力让城市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富得了百姓。要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坚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以“四清一美”为内容,持续提升示范点建设水平,大力推进连片区建设,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家园,带动产城融合和乡村发展。要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加快实施张峰水库一干渠等重点工程,持续改善城乡供水条件;积极促进晋阳一级路、阳蟒高速上马开工,改造提升县乡公路,加强城乡道路管护,加快构筑城乡一体的交通网络;积极推进县域内煤层气开发,进一步扩大管道供气和清洁能源使用覆盖面,努力建设“气化阳城”;县城加大限价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有条件的乡镇规划建设限价商品房,村庄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基础上改善住房条件,加速产城一体、融合发展。四是在改革创新中增加收入、富民强县。
改革创新是增加收入、富民强县的动力源泉。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扩就业、促增收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推进富民强县的各个领域。要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大原则,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要对标全会精神,全面回顾盘点,对不合时宜的观念要坚决破除,对违背精神的做法要迅速纠正,对顺应政策的工作要加速推进。要跟踪研究上级改革配套措施,加大沟通协调力度,做好对接承接工作,努力争取更多的发展机遇、更大的改革红利。要把全会精神与阳城实际结合起来,把转型综改、扩权强县和竞逐中原作为改革创新的切入点,优先推进有利于群众能够直接得实惠的改革,抓紧推进有利于市场机制更好发挥作用的改革,力争在深化企业改革、发展民营经济、转变政府职能、统筹城乡发展、完善社会公共管理机制、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切实以改革创新的实际成效增强发展动力、破除发展阻力、凝聚发展合力、释放发展活力。五是在教育实践中增加收入、富民强县。
增加收入、富民强县,主体是群众,服务靠干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仅要着力解决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而且要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当前,增收难问题是广大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把解决增收难问题作为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任务,作为检验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全力以赴去推动、积极主动去作为。四大班子领导要结合“三联一住”、“访民生、知民情、解民事”集中走访等活动,深入到所联系的乡镇、所联系的村庄,调查走访、掌握实情,帮助乡村谋划增收之策、破解增收之难。县直各单位和条管各单位要强化服务意识,延伸服务层次,把更多的人才派到农村,把更多的精力用到农村,把更多的财力投到农村,将更多、更优质的资源向群众增收倾斜。各乡镇党委、政府要把促进群众增收作为基本职责和首要任务,结合本乡镇实际,制定具体的增收计划和保障措施,努力使群众收入实现明显增长。村两委干部是农村发展的领头雁,是农民群众的主心骨,更要一心想增收、带头促增收、带领群众快增收。驻阳各企业、县管各企业以及社会各界也都要心系农村、情系农民,积极为群众增收提供帮助、创造条件。当前,要深入开展“科级干部结对帮建农家乐”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