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淮安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08:48: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淮安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淮安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淮安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调研报告

关于淮安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大报告就生态文明建设辟出专章论述,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要认真学习,准确把握,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认识,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

主要内容:一是要加深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认识。二是要加深对“五位一体”总布局的认识。三是要加深对“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认识。四是要加深对“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的认识。

战略部署:一是要全面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二是要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三是要努力提供健康、安全、优质的生态产品。四是要建立健全制度、政策、法规等保障体系。

各项工作:一是要切实加强研究交流工作。二是要积极推进创建促进工作。三是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四是要努力深化内部建设。

淮安市主要做法和成效:

(1)环境质量得到逐步改善

通过“十一五”规划有关项目的实施,全市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各主要河流国控和省控断面水质有较大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基本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2)污染物总量基本得到控制

全市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大幅增长趋势得到了有效控制。工业固废和危险废物的持续利用和处置率进一步提高。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率达100%,市区医疗固体废弃物全部实现集中处置。

(3)工业污染防治成果得到巩固

“十一五”期间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并在全市先后开展了“七整治一夯实”行动,把循环经济理念融入到建设规划中,在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建设中,实行统一规划,整合项目资源,形成企业间的共生网络,使资源得到梯级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4)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进程加快

“十一五”期间,我市积极开展“全面达小康”行动,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纳入“十一五”规划的淮阴电厂集中供热以及市区天然气供气项目已基本完成,楚州区集中供热工程已进入项目可研阶段。

(5)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初步成效

2009年对境内1/3行政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建设,2012年底前,对辖区内所有行政村开展一轮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2009年,全市完成造林面积13.58万亩,年末实有林地面积312.37万亩,中心城市建成区新增公共绿地240万平方米。新

增节水灌溉面积18.69万亩。解决56万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建成8个镇村生活污水试点项目。新建乡镇压缩式垃圾中转站36座,完成农村改厕11.8万座。

(6)生态保护和建设进一步加强

“十一五”期间,我市扎实推进生态市、县建设,2007年生态市建设全面启动。涟水生态示范区建设通过国家验收;建成省级绿色社区1个,市级绿色社区4个;市级绿色学校13所;建成5个市级优美乡镇、12个市级生态村和14个省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点。淮安市六县区生态县(区)建设规划全部通过专家评审。

(7)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完善环境执法程序,环保执法力度明显加强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建立“河长制”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和管理的决定》在全市实行“河长制”分级管理,重点强化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机制。积极开展饮用水源地安全隐患排查,对5个饮用水源地存在的10个问题开展了专项整治。加大了污染源自动监控建设力度,35家国控(市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装置实现与市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联网。

“十一五”期间,市环境监测部门每季度开展28家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监测;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新增监测能力11项,其中有机监测能力10项,已经基本实现饮用水源水质监测109项监测能力。开工建设古黄河饮用水源水质自动监测站。建成涟水县和金湖县空气自动监测站,实现各县(区)空气自动监测全覆盖。

“十二五”期间淮安市环境保护工作发展形势分析

(1)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任重道远。淮安市作为发展中的工业城市,始终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2)水环境污染依然严重每年汛期尤其是枯水期淮河上游客水夹带的大量污染物对湖区水产养殖和淮安市饮用水源水质的影响短期内仍无法解决。(3)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全市大气污染逐渐向复合型、区域性转变。(4)固体废物污染问题依然突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产生量呈上升趋势,处置方式存在安全隐患,处置能力尚待提高。(5)农村环保工作基础薄弱。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低,农村生活环境还没有实现根本性改善。(6)生态破坏未得到有效遏制。

环境保护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1)污染物排放量仍将继续增加,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控制。考虑到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重污染行业还占有一定的比重等因素,预计城市环境改善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控制。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特别是污水处理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集中供热、集中供气和绿化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任务更加繁重。

(2)新生的环境问题逐步显现,潜在的环境危害日趋严重。生物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大量的新化学物质可能成为自然系统中新的持久有机污染物;大量的产品类废弃物和废水、废气处理产生的污泥等非传统废弃物急剧增加。

(3)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不健全,环境建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市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得到加强,但仍然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服务和收费的价格偏低,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得不到应有的经济补偿,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机制还不够完善。

意见和建议:

加强宣传教育,促进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加强法制建设,为规划实施提供法制保障。完善决策机制,提高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的能力。调整经济政策,拓宽环境保护投融资渠道。强化监督机制,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和水平。加快科技创新,构建强有力支撑体系。

第二篇: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为全面掌握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一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市政协根据今年重点工作安排,成立专门调研组,于今年上半年对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到环保、水务、城管、畜牧等部门和部分镇街、有关工程现场进行实地调研,专题召开座谈会,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问题,剖析原因,寻求对策。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逐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市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市、全国首批绿色小康县、全省减排先进县(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省级园林城市,荣获“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

(一)生态经济初具规模。

持续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三次产业健康协调发展。工业化集群化程度不断提高,培植形成了机械制造、新型建材、食品医药、能源、轻纺等支柱产业,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0%。第三产业繁荣活跃,旅游业提档升级,干杂海货等专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7.6%,我市被列入全省50个服务业重点城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市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二)生态保护扎实推进。

深入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全市林地面积达到57.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3%,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4%。加强流域治理和水保生态建设,治理塌陷地1.2万亩、水土面积168平方公里,治理区域植被覆盖率达70%以上,有力促进了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恢复保护了自然生态。

(三)治污减排成效明显。

全面关停拆除机立窑水泥生产线,淘汰水泥产能490万吨。万元gdp能耗、cod、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XX年下降21.4%、29.2%、12.5%,圆满完成“xx”节能减排任务。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先后投资5.4亿元建设了城市第一、第二和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大坞生物医药基地4处污水处理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8万吨,中水回用率68%,位居全国县级市前列。投资1.3亿元,实施了城郭河、界河入湖口等6处人工湿地建设,出境河流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关停小火电14.9万千瓦,对29家废气企业实施了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铺设供热管网68公里,关停燃煤锅炉76台;建设了3家机动车尾气检测站,严禁超标车辆上路,减轻了机动车尾气污染,城区大气优良天数逐年增加。

(四)城乡环境有效改善。

在城区主干道全面推行“水冲路面、机械清扫、人工保洁”三位一体的保洁方式,城区新建垃圾压缩中转站12座,新建改建水冲公厕100余座,完善了环卫设施布局。建设了垃圾处理场,累计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30余万吨。强力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在14个镇建设了垃圾中转站,购置了压缩转运车、垃圾收集车,形成了“村收集、市镇转运、无害化、资源化管理”的垃圾处理模式。

(五)安全体系逐步完善。

投资XX万元建成环境监控中心和监控网络,46家企业和2家污水处理厂安装了在线监测装置,15家重点企业安装了远程视频监控设备。在泉上桥、群乐桥、王晁桥及白龙湾断面建设了4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了自动监测、视频监控、生物监控三位一体的综合监管。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取缔土小企业106家,实施了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家畜禽养殖场的搬迁整治工作,保障了全市饮水安全。

二、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虽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当前生态问题日趋复杂化,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一)生态保护意识还有待增强。

一些地方的个别领导环境保护意识缺乏,在开发与保护上顾此失彼、急功近利,不惜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的、局部的经济效益;少数企业和单位仍存在着重开发、轻保护的思想,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社会公众爱护生态、保护生态的主动性、自觉性还不够强,随意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二)生态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

服务业发展仍滞后于工业,三产增加值占比依然偏低,三次产业比例中,二产为54.6%,三产为37.6%,二产高出三产17个百分点。工业内部资源型产业比重仍比较大,重化工业所占比重达70.7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节能减排任务重,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大。

(三)污染防治形势还不容乐观。

一是大气环境质量仍需改善。由于我市火电、焦化企业较多,加之城市拆迁面广量大,导致大气污染、扬尘污染仍比较严重。据监测,我市城区全年仍有150天pm10超标,冬季雾霾天气时有发生。二是水污染防治形势严峻。河流水质时有超标。5条骨干河流除新薛河水质较好外,另外4条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城河、郭河属城市纳污河污染较重。从目前情况看,我市河流断面水质与环境标准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今年一季度,枣庄通报我市城郭河群乐桥断面水质达标率为零,cod、磷、氟化物均超过地表水iii类水质标准,其中cod超标严重。河道治理任务艰巨。近年来,我市先后对荆河、小清河城区段以及北沙河、十河等部分河段进行了综合治理,五条骨干河道全长167.6公里,已累计治理125.1公里,但是达到20年一遇标准的仅为42.9公里,尚有120公里需统一治理提高防洪标准,尤其是流经城区南部的郭河南支、北支尚未启动治理,河道不畅,污水直排,垃圾遍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形象和周边居民的生活质

城河河道内垃圾遍布(XX.4.7)

北沙河河道被占用(XX.3.28)

量;分布在农村的小型河流、支流、坑塘等本应在改善周边生态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今多数垃圾成堆,变成了“垃圾河”。荆泉水源地保护面临考验。位于水源地保护区内的我市和山亭区少数污染严重的塑料加工、食品加工等土小企业死灰复燃现象严重,隐蔽生产,偷排污水,对全市饮水安全构成很

荆泉水源地上游山亭区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我市荆河河道(XX.3.19)

大威胁。三是农业面源污染逐步加重。化肥、农药用量偏大,利用率低,导致土壤中氮、磷等化学物质过剩、流失,农药残留于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对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了一定污染。秸秆综合利用率低,秸秆焚烧和乱堆乱放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对农村污染造成了不良影响。

文本框:

污水处理厂污泥堆积文本框:

荆河上游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河道(XX.3.28)(四)环保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一是污水管网配套不健全。城区多处污水管网建设时间久,基础资料亏缺,投入资金不足,管网及检查井经常性堵塞损坏,不能及时修缮;建于1999年的荆河、小清河污水渠,老化破损严重,尚有9公里未完成改造,污水外溢现象突出。城区东部、学院西路等区域尚未建设污水管网,导致党校宾馆、山东化工技师学院等处的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荆河;洪绪片区污水产生溢流现象。郭河北支南岸南沙河镇驻地、鲍沟现代玻璃生产基地支管网不配套,未能与第二污水处理厂管网对接,废水直排河道。新建农村社区管网配套设施不健全,生活污水多数直接排放。二是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存在问题。污泥围厂问题严重,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日产污泥300余吨,不能及时有效处置,造成厂内污泥堆积如山。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和大坞生物医药基地污水处理厂,由于污水量不足等原因,无法正常运行。级索镇、滨湖镇污水处理厂尚未开工建设。三是固体废物处理设施不全。目前,我市尚未建设粪便处理场,城区每年公厕、居民小区化粪池清抽粪水约3万余吨,清掏粪便约XX余吨,主要采取简易排放,对水源、土壤和空气造成污染。城区各类餐饮服务业达1200余家,日产餐厨垃圾量约60吨,无法得到有效处理。

(五)造林绿化任务还十分艰巨。

目前,我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24%,距离创建国家森林城市31%的标准,还有不小的差距。森林资源总量仍然偏小,部分山区仍有荒山未绿化;西部平原区森林面积偏小,农田林网带断网破;森林生态系统还不完善,生态防护功能不强。

(六)农村环卫整治还任重道远。

我市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才刚刚起步,覆盖面还较小,目前460个居实行了垃圾集中收集、处理,仅占市村居总数量的36.9%。尚未实行城乡

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村居,仍然存在生产、生活垃圾随意乱倒的现象,垃圾占道、垃圾入河、垃圾围村的问题仍很突出。在垃圾中转站建设、垃圾收集运输设备购置等方面资金投入缺口较大,在目前各镇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在资金投入上存在一定困难,亟需建立市、镇街、社会多元投入的保障体制。

(七)生态建设机制还不够健全。

一是生态奖惩机制缺乏。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生态补偿融资渠道和主体单一,主要依靠政府的转移支付和专项基金两种方式。资源开采企业对塌陷地、采石、采砂矿坑恢复投入不足,生态保护得不到有效的经济补偿,生态破坏缺乏应有的惩治,个人或企业破坏生态环境,政府买单的现象严重。二是污水处理管理体制不顺。污水管理方面,当前是住建局负责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的规划建设,市政处负责管网的排查维修,水务局负责纳入污水管网的污水处理厂的巡查监管,市环保局负责排污企业和污水处理企业出水水质的监管,致使部分工作沟通协调困难,难以有效开展。三是生态环境监管能力薄弱。环保部门监察、监测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仅有20余名,难以承担大量的环境监管工作任务;环境应急车辆、通讯、防护等应急设备十分缺乏,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差。

三、加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市委、市政府在3月底召开的生态滕州建设暨环境保护工作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滕州和美丽滕州的奋斗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确保万元gdp能耗比,cod、氨氮、二氧化硫、nox排放量年均减少2.5%以上,出境断面河流水质稳定达到三类水质要求,空气质量二级天数每年增加10天,城市污水处理达到全覆盖,实现全域城乡环卫一体化,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城乡美丽、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政治清明的幸福滕州。

(一)优化产业布局,推进节能减排,构建结构优化、循环高效的生态经济体系。

要以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方向,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要素支撑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促进生态环境优化与经济永续发展良性互动。一是积极发展生态效益型工业。要大力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计划。推进机械制造、煤化工、新型建材、食品医药、能源、轻纺六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植玻璃深加工、不锈钢制品、汽车配套、生物医药、家居装饰、食品加工六个百亿元产业板块,促进工业经济的规模实力和质量效益不断提高。要策划和引进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示范带动作用的科技型企业,促进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加速规模膨胀。要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严格执行环评、能评和“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新增能耗及污染物。发挥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引导与倒逼作用,坚决淘汰重污染高耗能行业落后产能,为产业转型升级腾出空间。要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实施“零增地技改”,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率。大力推进清洁生产,运用税收、土地等政策措施,鼓励产业园区内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横向耦合及资源共享,促进“废物”的再利用、零排放。二是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依托良好的人口、区位、交通优势,努力做好“大旅游、大商贸、大物流、大市场”四篇文章,加快推进微山湖古镇、鲁班文化创意产业园、红星美凯龙家居生活广场、义乌·滕州商城等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层次,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三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要抓住我市被列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机遇,优化区域布局、培育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要扶持培育壮大盈泰集团、东启公司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区,按标准化整建制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要健全完善市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体系,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要鼓励引导广大农户特别是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发展标准化生产,建立一批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培植壮大盈泰立体种养科技示范园等标准化种养示范园。要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种肥同播”、深施肥技术和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要鼓励扶持发展不施用任何化肥、农药的高品质有机农产品生产,使农业“返朴归真”,积极培育一批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

(二)实施污染防治,改善人居环境,构建水绿山青、蓝天洁净的生态环境体系。

一是进一步加强污染防治。要深化水污染防治,让水质更加清澈。全面构建“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确保城郭河、北沙河、界河、新薛河四条河流断面水质达到三类水质要求。要加快城区第三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确保今年年底前建成投入运行;抓紧开展排水管网普查工作,收集整理管网资料,加快维修城区破损管网,新建城区东部、北部管网,确保XX年底前城区污水处理全覆盖。加快级索镇和滨湖镇两处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增铺西岗、级索、东沙河、官桥、东郭、大坞、界河、木石等8个镇51.5公里的污水管网,提高污水收集率;完善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出水管网,确保正常运行。实施好总投资2.2亿元的城郭河、北沙河、界河、新薛河等4条河流的1.5万亩的湿地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郭河下游段治理、北沙河中游段治理、十河官庄拦河闸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综合治理河道16公里,切实改善断面水质和流域生态环境。要深入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让空气更加清新。加快焦化企业和燃煤电厂脱硫除尘治理再提高工程实施进度,开展新源热电公司等3家公司脱硝治理。推进大坞生物医药基地配套设施建设,确保香料企业全部进入基地生产经营,统一治理污染物。加大热力管网铺设力度,增加集中供热面积,关停供热管网范围内、重要路段两侧和镇驻地的燃煤锅炉。对建筑、拆迁等工地进行集中整治,切实减少扬尘污染。强化机动车尾气管理,严禁未进行尾气环保检测或尾气排放不合格的车辆上路行驶。要积极推广秸秆还田、青贮氨化、秸秆沼气、秸秆压块、秸秆发电等技术,建立完善的秸秆田间处理、收集、储运体系,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要加大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力度。彻底关停小蓄电池生产企业。严格化学品风险评估和监管,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和管理,确保所有企业做到危险废物安全处置。探索水泥jt窑固废处置技术,提升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尽快选址建设粪便处理场,解决粪便随意处置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尽快建设餐厨垃圾处理场,切实解决餐厨废弃物环境污染问题。

二是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

要强力推进“森林城市”创建,全力打造“绿之城、水之乡、文之邦”,努力实现城市园林化、镇村生态化、水系风景化、山区林果化、农田林网化、道路林荫化,力争到XX年完成创建目标。要突出抓好城市绿化,积极实施北辛公园、杏坛广场等增绿增花工程,开展林荫路、林荫公园、林荫庭院、林荫停车场等大绿化活动,真正让城市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要抓好水系绿化,整合林业、水利、交通、农业、城建、旅游等项目资金,重点搞好“秀美荆河”建设,高标准搞好小清河市民休闲长廊建设,尽快启动城郭河生态景观长廊建设,贯通城市水系,完善配套设施,彰显生态休闲亲水特色。继续抓好沿河、沿湖、沿库造林,对五大河流两岸和境内水库周边,建设护岸林、护坡林、水源涵养林。要抓好山丘绿化,大力实施荒山绿化、破损山体治理和山坡地经济林基地建设。要抓好通道绿化,突出抓好京台高速公路、东木路等道路绿化项目,提升绿化美化品质。抓好平原绿化,积极实施连片面积100亩以上的平原造林工程,大力开展农田林网化建设。抓好镇村绿化,大力推进村旁、宅旁、水旁、路旁等“四旁”绿化。要加强水土流失和小流域治理,搞好生态湿地修复和采煤塌陷地治理,对生态退化严重地区进行生态修复重建。要加强微山湖湿地等风景名胜区、莲青山等森林公园的保护和建设,在重要水源涵养区、生物多样性丰富区、重要土壤保护区等区域,规划建立一批生态功能保护区。

三是进一步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要搞好环境卫生专项治理,坚持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每年集中1—2次的时间,开展大扫除、大清整活动。各镇街、各部门要组织发动广大干部职工和群众,对辖区内脏、乱、差问题进行彻底治理,在清脏治乱上有一个立竿见影的效果。要大力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尽快编制完成《滕州市城乡环卫一体化总体规划》,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全面推进“村收集、市镇转运、集中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力争利用三年时间实现规范运作、全域覆盖。要进一步研究推动城乡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目前我市对生活垃圾的处理采用的是填满处理方式,虽然成本低,但占用场地大,而且容易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焚烧处理垃圾可以处理实现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可以有效缓解土地紧张的问题。因此,建议我市尽快考察论证,早日新上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真正做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三)强化宣传教育,形成统一共识,构建善待自然、和谐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

要采用生态教育、环境宣传、文化熏陶等多种手段,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一是加强生态文明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积极宣传环保国策,宣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曝光非法排污和破坏生态的典型案件,定期公布城市空气质量和重点流域水质,通过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二是开展各种社会活动,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生物多样性日”、“水日”等载体,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广泛深入开展保护生态、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公众参与度。三是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继续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对照创建指标,不断完善提高软、硬件建设,力争XX年创建成功。各镇街要积极创建设国家级、省级生态镇、环境优美乡镇、绿化示范乡镇。要积极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计划,推进文明幸福村、环卫一体化示范创建活动,每年评比表彰一批先进示范村。要在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创建一批生态文明示范单位、学校、企业、社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广泛深入开展。

(四)坚持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构建双向约束、权责清晰的生态制度体系。

一是建立组织保障体制。建议成立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对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事项进行统一部署、综合决策、协调行动。镇街、部门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形成工作合力。要改革环保管理机制,对镇街环保所试行“垂直化”管理,由环保部门统一管理。对镇街土小企业清理取缔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切实增强镇街工作责任意识。二是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镇街目标考核指标体系,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指标分解落实到各镇街和有关部门,逐级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重要依据。进一步完善镇街差异化考核工作机制,在考核发展速度的同时,加强对发展质量的考核;在考核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考核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三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形成污染者付费、保护者受益、治理者获利的机制。要积极争取并用足用好上级生态补偿资金,设立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保障改善民生等。特别对近年来新增生态公益林,全部纳入市级生态公益林补偿范围,落实管护人员和管护报酬,强化管护措施,确保造林绿化成果。四是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各级财政要优先安排生态文明专项资金和工作经费,并逐年增加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资金投入。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投入的综合作用,采取财政贴息、投资补助等政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绿色信贷产品,扩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积极推行市场化运作模式,鼓励各类主体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凡是可以引入市场机制、实行产业化的项目,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投融资机制。要改革环卫收费模式,借鉴泰安、薛城等地区水务部门代收垃圾处理费成功经验,实行自来水代收,增收生活垃圾处理费。要加强环卫队伍建设,各镇街均要组建环卫所,配备领导力量和专业人员;村级配备专职保洁员,市、镇财政给予工资补助,保证工资发放到位、队伍长期稳定。五是建立应急防控机制。督促有关镇街、部门、企业制订应急预案,建设应急处理设施,有效遏制环保群体性事件和重大事故的发生。加强危险化学品、造纸、医药制造等重点行业企业的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建立风险源信息库。加强对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监管监测,实行生态安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第三篇: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一、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形式,是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人与自然和社会关系上的具体体现。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为主旨,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注重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追求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关系协同进化,以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环视今日中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科学发展之路,已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的行动纲领,将生态建设放到了文明的高度,而后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他说道,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说明我国对生态建设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也越来越重视。

1、龙泉驿区整体概况

龙泉驿区是四川省成都市所辖的九区之一,位于成都中心城区东部偏南、龙泉山脉中段,是国务院批准的成都市城市向东发展主体区域、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所在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降水量974毫米,年均气温15.9℃。属都江堰自流灌溉区,西江河、黄水河、芦溪河、陡沟河流经区境。有天然气、煤、铜、磷、石膏等矿产资源。素有“四时花不断,八节佳果香”之美誉,是国务院正式命名的“中国水蜜桃之乡”,全省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区)之一。2011年,龙泉驿区龙泉街道、大面街道、柏合镇、山泉镇、茶店镇被规划为成都天府新区的范围,其发展定位为成都国际汽车城。龙泉驿区因扼蓉城咽喉,居川渝要冲,自古有“巴蜀门户”之称,亦有东出锦城“川东首驿”之谓,是成都至川东南、重庆的必由之路,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境内已拥有沪蓉高速公路(成南高速)、厦蓉高速公路(成渝高速)两条出海大通道和穿境而过的成渝铁路、成昆铁路,正加紧建设的从市中心向东通向龙泉驿区的地铁2号线(及东延伸线)和已经规划完毕的地铁4号线东延伸线,在区内形成了海陆空四通八达快捷方便的交通网络体系。龙泉驿区下辖龙泉街道、大面街道、十陵街道、同安街道、柏合镇、西河镇、洛带镇、黄土镇、洪安镇、茶店镇、山泉镇和万兴乡等12个街镇乡,总面积556.9802平方公里,总人口56万人(2008年),主要方言有西南官话和湖广客家话。

2、洛带古镇为例

2.1、二期整治工程

2007年8月,龙泉驿区旅游局宣布,近期相关部门将再投入1亿元,启动洛带古镇二期整治工程,给洛带注入文化。其工程包括 对八角井街、黄家河片区的综合改造;对古镇核心区特色院落打造、“财神大道、三百神梯”等旅游景点及附属设施建设、南干道延伸段进行建设。此外还将对以古 镇基督教堂为核心的广场片区进行改造,该教堂是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乡村教堂。

目前二期整治项目的规划设计已通过相关部门的评审,施工设计也已基本完成。古镇的一期工程主要是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二期工程则将对古镇注入更多的文化色彩。现已推出女子街,女孩们可以在商店里选自己喜欢的服装,在一处景点拍照留恋。

洛带相关部门正加紧落实成都私家收藏博物馆集群项目,以及国际浓 园公共艺术村项目、福建会馆、湖南会馆和客家乡村会馆、醋博物馆等项目落地情况,进一步做好协调服务,解决征地拆迁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推动项目启动。

洛带镇加快推动古镇至金龙湖景区道路、水杉路、南干道西段启动前各项工作,以此改善旅游景区环境,推动产业发展。

2.2、客家民居建设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引进就业岗位多的项目。全力启动客家民居建设,推动农民向城镇集中。龙泉驿区将结合洛带镇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客家民居点位确 定在成洛大道以北(柏杨村七、八组),总计划用地面积412.8亩,可吸纳约3000户,10000余人。

设计方案于2009年3月通过了龙泉驿区规委会的审查,一期占地面积100亩,净地68.2亩,建筑面积6680余平方米,已完成拆迁、勘测、三通一平和打围工作,2007年5月破土动工,预计 2008年2月主体封顶,6月全面完工。建成后可让已征地“过渡期”农民全部住新房,新征地农民“即拆即住新房”。

3、调查建议(新时期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实现途径)

3.1、从传统产业到生态产业?

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基于对工业文明的反思,生态文明建设内在要求实现从传统产业到生态产业的转型。在我国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的状态下,我们只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的工业化发展生态产业。为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将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走以效益和质量为中心、经济、社会和环境均衡发展的新路子,坚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2、动员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建设生态文明

加大媒体等传播载体的宣传和教育力度。连同“生态文明”的“四个文明”一起抓的新观念是我党对建设现代化国家认识的新升华,是科学发展观的新思维,是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性的新举措。我们应提倡政府和群众两头抓、两手都要硬,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到每一个成员身上,落实到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中。

3.3、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关系?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在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中求发展,又要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荣共存。实现这一设想的关键在于我们党和政府的各级党政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正确导向,建立健全干部绩效考核体系。

二、家乡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十八大报告不仅在第一、第二、第三部分分别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重要地位、重要目标,而且在第八部分用整整一部分的宏大篇幅,全面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从而完整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一、现状及案例分析

安庆石化坐落在安徽省安庆市西北郊,地处长江中下游北岸,占地面积7平方公里。依托航空、长江黄金水道、京九铁路干线和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现代化的立体交通网为安庆石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安庆石化始建于1974年7月,前身为安徽炼油厂,1983年7月1日划归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改称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安庆石油化工总厂,后更名为中国石化安庆石油化工总厂,1998年11月更名为中国石化集团安庆石油化工总厂。2000年2月28日,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下,原安庆石化总厂正式重组为中国石化集团安庆石油化工总厂(存续部分)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上市部分),并从2000年4月1日起正式分立运行。

目前,安庆石化炼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550万吨/年,综合配套能力为500万吨/年;拥有日处理煤2000吨的壳牌粉煤气化、年产33万吨合成氨、58万吨尿素,年产8万吨丙烯腈、7万吨腈纶等生产装置38套;同时拥有吞吐能力50万吨/年的化肥装船码头,20万吨/年的液态烃码头,全长13公里的厂内铁路专用线和一个工业编组站。安庆资产分公司(存续)主要从事为主业服务的公用工程、油品输转、电仪维护、工程管理、后勤服务等业务。主要生产能力为:1台220吨/小时、2台410吨/小时、1台630吨/小时燃煤锅炉,4台5万千瓦发电机组;以及吞吐能力760万吨/年的油品码头、80万吨/年的卸煤码头和日产24万吨的供水系统。

主要产品有以“双环”牌为主的油品、化肥系列,以“黄山”牌为主的化纤系列和以“双铃”牌为主的化工系列等各类优质产品40余种,其中“双环”牌汽油等15种产品获省优、部优称号,“双环”牌尿素、车用汽油、0号轻柴油、液化石油气,黄山牌腈纶短纤维、腈纶毛条、工业用丙烯腈,双铃牌聚丙烯树脂、工业硫磺等9种产品获得安徽名牌产品称号。企业先后荣获了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节能减排先进单位、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信息与统计先进单位、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两化融合优秀实践奖,全国安康杯先进单位、全国职业卫生示范企业、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全国“五五”普法先进单位、改革开放30年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单位、中国企业最佳形象AAA级等荣誉称号。

2010年1月18日,作为国家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重点工程,国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得批复后的第一个重大项目,安庆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开工建设,拉开了安庆石化第三次创业序幕。

二、发展循环经济 助推生态安庆

以追求企业有效发展为目标,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安庆石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着力点。该公司作为中央驻皖的最大化工企业,努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着力打造和谐的生态文明,为安庆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安庆石化始终把环境保护工作作为一件头等大事来抓,对于像安庆石化这样特大型化工企业来说,环保工作是重中之重,这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寄托着安庆市人民的重托。面对环保的历史欠账,安庆石化总经理余夕志表示,在“十一五”期间,安庆石化将以一批新建重点项目建设为龙头,坚持“以新带老”、“增产不增污”的原则,采用清洁生产新工艺、新技术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逐步解决环保欠账。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460亿吨经深度处理后可利用的污水被排放,石化全行业年排放工业废水30多亿吨。石化污水和其他工业污水相比排放量大、杂质多、危害大,是最难降解的,所以节水减排已经成为石化企业节能工作的重中之重。为避免石油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威胁到当地群众的健康安全,从2006年开始,该公司先后投资1.48亿元,用于包括污水深度处理、炼油初级污水处理厂恶臭治理等环保项目在内的“三废治理”,建立了水体环境风险控制系统。与此同时,安庆石化充分利用新建项目的契机,“以新带老”逐步解决污水处理场恶臭等环保问题。2007年,在集团公司的支持下,投资1470万元用于丙烯腈装置、原油罐区等8个水体污染防范设施的建设,主要是事故排水的储存、收集,使事故排水控制在围堰、装置范围内,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确保不让一滴事故污水流入长江。全部工程已于2008年11月完工。腈纶废水的治理是困扰国内外业界的一大难题,生产过程中的细微波动都会给处理工作带来困难,经过多方论证,该公司投资900万元引进了先进的涡凹气浮处理工艺,大大降低了污水的COD总量。

截至目前,该公司在废水治理上已经完成的工程主要包括:

一是投资990万元对水质净化厂腈纶污水系统进行技术改造,降低出水COD含量;二是热电部新建干灰回收装置,实现了灰水零排放;三是投资1470万元,完善了水体污染防控系统,增加了事故状态下物料和污染的消防水的收集、贮存、输转能力,保证事故状态下长江水体不受污染。与此同时,为加快“多还旧账,不欠新账”的步伐,该公司积极推进废水治理的在建工程,他们正投资400万对炼油初级污水处理场一级浮选进行技术改造,以进一步提高炼油初级污水处理场的处理效果。

新世纪以来,该公司在“努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着力打造和谐的生态文明”新的环保理念的引导下,紧紧抓住新一轮发展机遇,正在规划实行新一轮废水治理工程,其中包括对炼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深度技术改造,实现部分污水回用;对全厂下水管网系统进行改造,严格实行“清污分流,污污分治”;加强环境监测力量建设和应急监测仪器配备,通过在线仪器实现对污水排放的严格监控,真正的为生态安庆的建设做出了最大的贡献。

三:结论

企业要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责任,争取把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努力引进先进科技,加强环保观念,把环境保护当做政治任务来抓,从而造福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造福美丽中国建设,造福子孙万代。

第四篇: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2012.12.31----2013.1.27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形式,是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人与自然和社会关系上的具体体现。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为主旨,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注重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追求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关系协同进化,以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环视今日中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科学发展之路,已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的行动纲领,将生态建设放到了文明的高度,而后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他说道,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说明我国对生态建设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也越来越重视。

1、龙泉驿区整体概况

龙泉驿区是四川省成都市所辖的九区之一,位于成都中心城区东部偏南、龙泉山脉中段,是国务院批准的成都市城市向东发展主体区域、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所在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降水量974毫米,年均气温15.9℃。属都江堰自流灌溉区,西江河、黄水河、芦溪河、陡沟河流经区境。有天然气、煤、铜、磷、石膏等矿产资源。素有“四时花不断,八节佳果香”之美誉,是国务院正式命名的“中国水蜜桃之乡”,全省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区)之一。2011年,龙泉驿区龙泉街道、大面街道、柏合镇、山泉镇、茶店镇被规划为成都天府新区的范围,其发展定位为成都国际汽车城。龙泉驿区因扼蓉城咽喉,居川渝要冲,自古有“巴蜀门户”之称,亦有东出锦城“川东首驿”之谓,是成都至川东南、重庆的必由之路,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境内已拥有沪蓉高速公路(成南高速)、厦蓉高速公路(成渝高速)两条出海大通道和穿境而过的成渝铁路、成昆铁路,正加紧建设的从市中心向东通向龙泉驿区的地铁2号线(及东延伸线)和已经规划完毕的地铁4号线东延伸线,在区内形成了海陆空四通八达快捷方便的交通网络体系。龙泉驿区下辖龙泉街道、大面街道、十陵街道、同安街道、柏合镇、西河镇、洛带镇、黄土镇、洪安镇、茶店镇、山泉镇和万兴乡等12个街镇乡,总面积556.9802平方公里,总人口56万人(2008年),主要方言有西南官话和湖广客家话。

2、洛带古镇为例

2.1、二期整治工程

2007年8月,龙泉驿区旅游局宣布,近期相关部门将再投入1亿元,启动洛带古镇二期整治工程,给洛带注入文化。其工程包括 对八角井街、黄家河片区的综合改造;对古镇核心区特色院落打造、“财神大道、三百神梯”等旅游景点

及附属设施建设、南干道延伸段进行建设。此外还将对以古 镇基督教堂为核心的广场片区进行改造,该教堂是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乡村教堂。

目前二期整治项目的规划设计已通过相关部门的评审,施工设计也已基本完成。古镇的一期工程主要是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二期工程则将对古镇注入更多的文化色彩。现已推出女子街,女孩们可以在商店里选自己喜欢的服装,在一处景点拍照留恋。

洛带相关部门正加紧落实成都私家收藏博物馆集群项目,以及国际浓 园公共艺术村项目、福建会馆、湖南会馆和客家乡村会馆、醋博物馆等项目落地情况,进一步做好协调服务,解决征地拆迁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推动项目启动。

洛带镇加快推动古镇至金龙湖景区道路、水杉路、南干道西段启动前各项工作,以此改善旅游景区环境,推动产业发展。

2.2、客家民居建设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引进就业岗位多的项目。全力启动客家民居建设,推动农民向城镇集中。龙泉驿区将结合洛带镇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客家民居点位确 定在成洛大道以北(柏杨村七、八组),总计划用地面积412.8亩,可吸纳约3000户,10000余人。

设计方案于2009年3月通过了龙泉驿区规委会的审查,一期占地面积100亩,净地68.2亩,建筑面积6680余平方米,已完成拆迁、勘测、三通一平和打围工作,2007年5月破土动工,预计 2008年2月主体封顶,6月全面完工。建成后可让已征地“过渡期”农民全部住新房,新征地农民“即拆即住新房”。

3、调查建议(新时期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实现途径)

3.1、从传统产业到生态产业

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基于对工业文明的反思,生态文明建设内在要求实现从传统产业到生态产业的转型。在我国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的状态下,我们只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的工业化发展生态产业。为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将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走以效益和质量为中心、经济、社会和环境均衡发展的新路子,坚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2、动员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建设生态文明

加大媒体等传播载体的宣传和教育力度。连同“生态文明”的“四个文明”一起抓的新观念是我党对建设现代化国家认识的新升华,是科学发展观的新思维,是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性的新举措。我们应提倡政府和群众两头抓、两手都要硬,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到每一个成员身上,落实到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中。

3.3、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关系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在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中求发展,又要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荣共存。实现这一设想的关键在于我们党和政府的各级党政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正确导向,建立健全干部绩效考核体系。

第五篇: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大学生调研报告

题目: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调研区域 璧山县

姓 名 张昱泽

系 别 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 物联网应用技术

指导教师 邓旭

时 间 2014.1.19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生处、院团委制

第 1 页(共 6 页)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信息工程学院 物联网 一班 张昱泽

内容摘要: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城镇发展必不可少的,在环境被发展取代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生活好了,环境却差了。为了了解生态文明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我决定对我的家乡璧山县进行一次调查。在这次调查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二是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 城镇 发展 调查的方法:观察法 网上查资料 相关人员访问法 正文

一、引言

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资源减少,这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有很大的劣势,而生态文明的建设必不可少的。在人们拥有富足的生活后,恶劣的环境会对人们产生很大的影响。随着环境的破坏,污染越来越严重。为了保护地球,保护自己的家。常常有人成立生态环境保护社对不重视生态环境的人进行宣传让我们更加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学会保护它。

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让我们了解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必须性。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它不仅不会阻挡社会的发展,而且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二、人民与政府的态度

(1)人民的态度

在这次的调查中,我还是发现有些人有不文明的行为,比如随地吐痰,在清洁工刚扫的地上乱扔垃圾,喜欢向河里扔垃圾„„

在详谈中,我了解到他们都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或只有浅薄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而这些不文明的行为,有些人是人云亦云,有些人是从小养成的习惯„„

第 2 页(共 6 页)从此可以看出生态文明不仅需要建设,更需要保护。当然,我也发现还是有很多的人了解并知道生态文明的建设,也发现那些不文明的行为正逐步减少。

(2)政府的态度

对比人民,政府的态度更加坚决。璧山县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下足了功夫。1)璧山县确立水生态文明建设新思路

在2012年璧山县积极响应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为生态文明的建设进行了四个“抓”。

① 抓防治,构造水生态安全屏障。② 抓建设,打造水生态样本工程。③ 抓监管,强化水生态管理基础。④ 抓改革,建立水生态有效机制。

2)璧山县璧泉街道“四个加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①、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生态文明建设指导小组,对重大事项进行统一部署、综合决策,采用分级管理、部门协调、上下联动、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职责明确、分工协作,做到责任、措施和投入“三到位”。

②、加强科学规划。统筹全局、高起点、高标准制定、完善、细化具有科学性、指导性、可持续性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生态环境建设、产业发展、落实长效管理机制相衔接,确保建设一片、规范一片、巩固一片、提升一片。

③、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舆论宣传和科普宣传;扩大公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⑤加强活动推进。紧紧围绕“蓝天、碧水、绿地、宁静、田园”为主题的环保五大行动,切实开展“乡村环境整治年”活动,扮靓乡村环境整洁优美;开展“美丽家园”、“文明楼院”、“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张扬城乡居民文明风尚。

3)璧山县强化村镇环境打造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 3 页(共 6 页)①是全面启动生态创建工作。力争通过3年,达到市级生态村(社区)、市级生态镇街、国家级生态镇街创建标准的村(社区)、镇街分别占全县的50%、100%、80%;对获得县级、市级生态村(社区)命名的,分别补助5万元、10万元,对获得市级、国家级生态镇街命名的,分别补助100万元、200万元。

②是着力场镇环境整治。场镇范围内严禁乱搭乱建,场镇管线全部下地或隐蔽,道路硬化率达100%,建成区无裸露泥土,店招店牌规范整治,实施公路沿线、场镇周边绿化1万亩。三是加强村环境打造。强化卫生厕所建设,确保用2年时间,该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推广循环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加强农民新村、农村院落的绿化工作,确保各村(社区)绿化覆盖率提高至40%以上。

4)璧山县着力整治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严格污染控制。全面取缔、整治25个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工业和生活污染源,22家重点污染企业排污情况实现24小时远程在线监控,关停污染企业4家,督促3家实施搬迁,督促整改污染工业企业1132家、养殖场776家,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14个,1—7月县城空气优良天数达201 天。

2、启动生态创建。力争通过3年,达到市级生态村(社区)、市级生态镇街、国家级生态镇街创建标准的村(社区)、镇街分别占全县的50%、100%、80%。三是加大监管力度。检查企事业单位污染源430余家,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1件;处理环境投诉案件434件,群众满意度达95.2%。

三、2013年的计划

2013年璧山县以民生水利为抓手,以活力水城建设为契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突出水环境整治,注重水生态文明建设,围绕城市发展和人民幸福安康,大做水利文章,取得了显著成效。

1、以重点工程为龙头,破解水资源困局。璧山县把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作为破解工程性缺水难题的重要措施,放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铜罐驿长江提水璧山供区工程协调完毕,可望明年开工建设;盐井河水库扩建工程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第 4 页(共 6 页)可望于明年6月前投入试运行;县城主水厂千层岩水厂扩建二期工程扎实推进,日供水量可望由3.5万吨提升至6.5万吨;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投入试运行,日处理污水能力由3万吨提升至6万吨。

2、以水生态文明为抓手,做大生态蛋糕。璧山县积极开展了人为水土流失防治,在山丘地区实施了以整修梯田、建截流、植树造林为重点的综合治理,效益明显。目前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余平方公里,不仅为保护基本农田提供了有力保障,大大改善了部分丘陵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涵养了地下水源。同时以活力水城建设为契机,加快“一河三湖九湿地“建设,努力改善城市水环境。已建成城区璧南河亲水性达标河堤建设6公里,为营造碧波映水的水环境,在城区中央建成了库容分别为39万立方米和98.3万立方米的东岳水库和大岚水库,扩大城区水域面积550余亩。

3、以产业配套为准绳,大兴农田水利。璧山县投入5.3亿元,主打蔬菜、苗木、葡萄基地产业配套,高标准建成以山坪塘、蓄水池、提灌站、节水灌溉、末级渠道为主体的一大批配套水利设施,截止目前已新建小型水源工程295口,新修防渗渠道20.1公里,清淤沟渠1078公里,疏浚河道9.3公里,维修整治山坪塘337口,修复水毁工程385处,整治石河堰21道,新建提灌站5座,维修机电提灌站285座。新增蓄水能力436万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4100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29200亩,产业基地农村群众人均年增收达1560元,全县农民人均年收入突破万元大关。

4、以百姓安全为基准,实施保安工程。璧山县按照“发展规模化、建设标准化、管理专业化、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模式,解决了30个村,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同时投入4200万元,分批实施了18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现了病险水库全部销号,共恢复和新增水库蓄水能力近500万立方米。投入3.31亿元,实施了两段城市重点河段防洪工程和5段镇街堤防工程,提高了区域河流防洪标准、确保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不足之处

第 5 页(共 6 页)尽管政府在生态环境建设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还是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1、生态文明建设宣传不到位

2、生态文明建设完成后,环保设施不理想

3、对河流的清洁不到位,只在于表面清洁,没有阻止人们向河里乱扔垃圾

4、人民没有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

5、有一些人认为生态环境不需要保护,随手乱扔,屡劝不改 „„

五、总结

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是必须认真对待的事,它关乎着我们人类的美好生活。在这个不缺衣不少食的年代,健康生活是人们一个重要的追求。要想生活健康就必须有一个美丽的生活环境,生态文明建设正是建设美好生活环境的项目。但是,美好的环境不只是建设更是保护与关爱,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保护生态环境,关爱生态环境。

第 6 页(共 6 页)

下载关于淮安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淮安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调研文章:浅论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浅论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组成和基础保障,更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强富美高”新XX的迫切要求。通过典型调研、专题研讨、分批座谈等形式,我厅全......

    关于推进“生态汝城、文明环保”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推进“生态汝城、文明环保”建设的调研报告 作者:汝城县农业机械管理局何好生时间:2013年5月8日【摘要】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生态建设的精神,笔者一行围绕汝......

    家乡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家乡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暑期期间,在时间充足的条件下,我对我们家乡安徽省宣城市水阳镇雁翅乡新联村进行的调研活动,本次调研的主题是家乡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科技发展。 我将调......

    家乡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关于家乡生态文明建设的 调研报告 学校:家乡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关键字】 科技进步 生态文明 可持续发展 绿化 一、调查对象与手段 1.对象:市区委会及环境管理局 2.手段......

    家乡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家乡生态文明建设调查报告【关键字】科技进步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暑期我校开展了大学生下乡调研活动,本次调研的主题是家乡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科技发展。我将调研地点选在了***......

    苏州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标题:苏州生态文明建设 调查时间:2013年1月下旬 至 2013年2月上旬 调查地点:苏州工业园区 调查对象及范围:苏州工业园区( 金湖湾花园 ) 生态文明建设实例和数据: 苏州工业园区,以占......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总结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范文总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的重要战略部署和省委五个湖北建设的具体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它不仅关系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家乡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家乡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以安庆石化发展循环经济为例汪佳佳 (黄山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黄山,245041)摘要: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