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二作文:生命的守望
高二作文:生命的守望
高二作文:生命的守望
一(7)班余康玲
当你仰望蔚蓝的晴空,俯视脚下如茵的绿草;看那小桥流水;听那悠扬的歌声„„这是生命的多姿与爱恋的温馨造就的繁华而美好的世界。
人类,经过战斗与病魔的洗礼,迈进了小康社会,但同时,这个和平的世界又给我们敲起了警钟——珍爱生命,注意安全。
如今,社会不断进步,科技不断发展,很多人都拥有了自己的私家车,然而,因汽车发生的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
据国家统计:2003年共发生车祸66.75万起,共死亡10.4万人,伤49.4万人,直接经济损失33.69亿万元;2004年上半年就发生车祸24.46万起,死亡4.95万人,伤21.1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3.14亿元;我国每分钟就因车祸死伤3人。这一个个冰冷的数字充分反映了现在汽车的“疯狂”。交通事故以它极有的“杀伤力”被称为:“世界第一杀手”,而洒后驾车,超载、违章行驶、过度疲劳、无驾驶证驾驶则是它的五大卫前将军。
事实上,发生车祸主要有两大原因:
一、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凑加快了,上班下班都忽忽忙忙的,特别是中小学生,上学前一看不,呀!没时间了,便急忙骑上自行车,飞一般地跑走了,等到了十字路口,看到快红灯了不管三七二十一便冲了过去,甚至就算是红灯,也要去闯一闯,像这样,要是万一发生了什么意外,那可不得了。
二、现在,有些人总怀着饶幸心理,总想到自己不会那么倒霉,没有那么巧的事,所以就一味地放纵自己的汽车,让它全速前进,或是为了多拿几个钱,超载那七八个人,虽然报纸上常常登到某某地方发生车祸,电视里常常看到一位位车祸的受害者,手中的宣传单常常宣传要注意安全,珍爱生命,但是他们还是不吸取那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例,不相信自己会变成车祸受害者。虽说,凡事要往好处想„„
每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同时也是多彩的,它像花一样多彩,像炎焰一样灿烂。为了自己,也为了关心和爱护我们的人,请不要让生命搭上死神的列车,因为,守望生命和爱、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第二篇:守望花开高二作文优秀
守望花开高二作文优秀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守望花开高二作文优秀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守望花开高二作文优秀5篇1静待花开,守望成长。
——题记
雨过,天晴。
已是深秋时节,叶,离开了它的母亲,在空中翩翩起舞,最终投向大地的怀抱。
这条小路走了不知道多少遍,在离奶奶家还有些距离的时候,我便看到那守望者在向我招手。相比同伴,它算是婀娜多姿,倚着青砖,靠着白瓦。我走过去,同它互相问候。
那是一颗梅花树,很早便在这里了,不知道呆了多少年。它见证了奶奶的青春,爸爸的童年,还有我的出生。小时候,我总是拉着奶奶到树旁,一遍遍不知疲倦的问,它什么时候开花?奶奶总是笑着告诉我,等我长大了它就能开花了。可是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日历换了一本又一本,我却仍未看到它开花。
它太瘦弱了所以才不开花,我一直这么认为。
乌云,阴沉,雪落。
考试没考好,这是连续第三次滑铁卢了。
我又走在这条小路上。不敢回家,害怕看见父母满怀希望的眼神,又一次次摇头叹息。
现在已是深冬,刺骨的风呼啸而过。许久没来奶奶家了。
快到的时候,又看见那位守望者,不同的是,枝杈上好像有些什么星星点点的。走近,啊!是花!梅花!那一抹抹红在一片雪白中显得格外娇艳,那似火的腊梅花使寒冬增添了几分温暖。我小步跑到树下,一朵梅花落在了我的肩膀上,触动了我的心。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后来才听奶奶提起,它在很早以前受过巨大的伤害,很长一段时间树枝都是垂落着,奄奄一息,那时大家都认为它可能挺不过那年的冬天了。但那年它竟意外地挺了过去。又过了几年,它慢慢挺直了腰杆,恢复了生机,只是再也没有开过花。
吹拂梅花的不是轻柔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寒风;照耀它的不是灿烂的阳光,而是严寒里的一缕残阳;陪伴它的不是嬉戏交谈的百花,而是一片寂静的雪白。我明白,它是在不断积蓄力量,经历一次次寒冬的磨练,受伤也不停止向前,终于开出了令人赞叹的花朵。是啊,没有一颗珍珠的闪光是靠别人涂抹上去的。生命不就该如此?不经历风雨,又怎能看见绚丽的彩虹呢?
那晚,我反思了自己,收拾好心情,决定重新出发,绝不轻言放弃!
静待花开,花……开;守望成长,我们,都在不断成长。
守望花开高二作文优秀5篇2校园里的那株蓝花楹开花了。
我原本应当朝圣般低头前行,就像在梦中一样,直到走到那株蓝花楹下,才恍然抬头被一树的紫花惊醒。但在不经意间,我唐突了它的美丽。
直目望去的漆红跑道旁,它微微前倾着一顶硕大的树冠,见不到一点绿色,有的只有旁边两顶树携带的绿叶,凌空挂在一起。它的树冠似乎全被紫花增满,就只带着一种出乎雍容华贵的颜色,以完胜的姿态站在那里。
周围的建筑也是素色的,唯有漆红的跑道和它相顾相惜,它微微前倾,似乎要述说着什么,又似乎在炫耀着身上的花朵,慢慢地靠近才见到了被风叼落了一地的花:跑道上的许许的点缀,台阶上的层层扑撒,带着点浪漫的气氛它把开花的梦想遗留了一地,我捡起了一个,站在树旁。
它的树干带着棕黑色的苍老,像是几米画册里的那些树,树枝在空中滋生蔓延,把持了这片天地,带着点童真,也带着深远,突兀地找到所有喜欢树的感觉,我怀着就像是几米画出来的梦一样。
树本来是可以开口说话的,但它欲言又止只是努力让花开得更盛,用另一种话语来告诉人们,不轻易把自然的秘密全盘托出,但每个爱美的孩子都懂得。
听到了风的声音,我在树下抬头,看见榕树、相思树的叶子和蓝天一起成了背景,还衬着许些淡淡的白云,蓝天楹在这里展开了它的生命舞台。属于它自己的叶子只有稀疏的几簇,每一回落尽了叶子,每一回开遍了繁花。在这个美丽的季节,勇敢地舍弃,孤注一掷,无怪它的花语:在绝望中等待爱情,虽败犹荣。
找到一个地方坐下,我把捡来的那朵紫花放在手心端详。喇叭似的开口,五片花瓣都连在一起,花瓣内侧长着细细的绒花,我凑上去闻到了一股淡淡的像是被啃过的花粉味。
树是如此坚决地走完一生,发芽又落叶,花开又能花败,一遍一遍地重复着同样的动作给不同的人看,在这一个花期,我见到了最美的它,为爱情小心开放。我闭上了眼,细细地想着树可能说出的'海誓山盟,直到离开前才又深情地回望那一地的落花,那时会有一句两句浓缩的话,但无关爱情。
蓝花楹那样编织的世界里,总是简简单单地就找到些许感动,我守望下一个花开。
守望花开高二作文优秀5篇3王子经过五月花公主人窗前用一个微笑破解了魔法。——题记
写下上面这段话的时候,心里一点淡淡的怜惜,公主多么忧伤伤啊,可是有王了为她破解魔法,也很幸福吧!那个暗夜的公交车上,我坐在最后中排队靠窗的位置上时,也是这么想,我抱着我的语数外的参考书,虚弱地把头靠在车的窗框上,我看见车窗外流动的人,幸福地、匆忙地行走,一辆辆车子在橘黄的灯光里川流不息,那个夜里,坐在公交车,头靠在窗框上的我成为这个城市里最寂寞的风景。
也许我人生最本质的地方,有悲观因子,就像爱几米的画一样,那些童稚的画儿,短小却美好的文字,总能引起我情感的暗涌,那画里的那些寂寞的小人儿,就像活在一个个童话里,那里面有最美好的结局和最寂寞的人,我想我永远也不会是活在那个美好的故事里,我被关在学习的巨塔里,我只希望父母能放松他愉瓣愿望,那样就好了。
前些日子,我在花盆里种下颗黑色的不起眼的种子,我偏爱他们,因为他们会在春末夏初的时候开出细小但很繁茂的粉色小花,它们会在晨风里摇曳他们细碎的花,每一朵都那么小,却是那么顽强,它们不想放弃生活,但事不随人愿,它们之中往往有很多不能成活,只能在培育生命的泥土里永久沉睡,有时我觉得我像那些小小的种子,我现在还睡在泥土里,我并不知道自己在今年的六月会开出小小的、却顽强的花,还是会一直沉睡。
我坐在家里的写字台旁做作业的时候,看见那个有黑色泥土的花盆和旁边尘封了许久的安妮宝贝,我已很久不愿看她,我抬起头,看见淡淡的去影落在我的书上,我想我既不能隔着防盗网亲吻蓝天,也不能转身从门走出去,去寻找我想要的自由,我能做的,就是静静地做作业,看书,守侯花开。
守望花开高二作文优秀5篇4四月的芳菲弥满庭院,杏花树下,落英如雨,凌乱的飘着天使的泪。
我只身雨中,湿淋淋的。
中杏树静立,这是它第一次开花,竟未想凋零的这般快,较早的结出了酸涩的果。
我在树下站立,一直以为我会如蝴蝶恋上春天般,尽享每一片花瓣的美,生生世世。可最终守望中失去了往日的颜色,幻想还未尘封就以随风破灭。春天明明葬了童话,却还是那么的不着痕迹。月色皎洁如明镜,照着我憔悴的面容。苦笑,原来我不是公主,又怎敢奢望倾城之恋。风儿尽吹,辗转伤痛。
依稀记得,那个下午,阳光明媚,我在那扇门后小心的窥视着你,静静地。一如我想,你走过,笑面如玉带着温暖,将我送进一个花开的世界。万物俱静,唯有你我。庭院是这般狭小,你就在门外,步步留下含香的空气。你扣住我的心,轻易地,如你小口柴扉,却让我带上了解不开的相思扣,环环相连,困我于漫漫花季。
月光柔美,我在这头。庭外,是你飘逸的身影,渐行渐远;庭内,是我不灭的等待,望穿秋水。相思如水,你在彼岸。
见你,内心是欣喜若狂,可还是假装镇定,全不在意。却在下一秒于你走过之处栽种一株小杏树。我要让它开满繁花,然后傻傻地等你走过。
终于杏树开花,那扇门就在眼前,内心的声音告诉我:走过去吧。可当我踏上去时却发现,这条路没有尽头,两个方向,天南地北,你我背道而驰。原来早已注定是这般结局,你只拂袖离去,独留我在原地,两眼噙泪。
春日依暖,纵杏花展露的笑颜,然茫茫人海却再也寻不到你的身影。曾经的咫尺化天涯为距,不见你的日子如历经生死别离,那段院墙成了断垣,挡不住的风凋了碧树,残了花枝,渐宽了我的衣带。
再次见你,你的肩膀以非我能依偎。你是王子,注定陪伴你的是穿着水晶鞋的公主。你的城堡不再对我打开,其实,又何曾对我打开过呢?踏着破碎的花瓣一步一步向你靠近,即使是说不尽的满腹柔情,也只脱口而出:“来世再会。”只因今生注定无缘。
暮色四合,庭前花已老去。斜吹,是昨夜的残风;跌落,是满地的繁花。我不用睁眼,却已看见风景支离破碎。
春去春来,与你挥手作别于此。时间流淌的日子里,我在庭前静坐,守望下一个花季。
守望花开高二作文优秀5篇5心中泛起了微波,遥想着那片将要盛开的花海,记忆中的芳香令我平静。静静的,我守望花开。
——题记
含苞欲放的时候,我遇见了你,我亲爱的老师。离开您将近一年,你还好吗?还依旧像我记忆中的模样吗?
我是您看着成长起来的,如果自喻为含苞待放的花朵,那您当之无愧是最美的养花人,为我除草,为我施肥,也曾为我剪去那些偏离了的侧枝。
在二中的那四年,是我生命中永远存在的四年,我无法细数四年中都发生了什么,但当您说起没见发生过的事时,我都全然记得。
四年中有很些变动,由于我们这一级是众老师口中的多灾多难的一级,是最躁动的一级,是最不被看好的一级;第二年,第三年的时候,有些老师想退出,不想收拾所谓的“烂摊子”。但您始终不离不弃,尽管我知道,您的家庭里出了变故,您最可爱的孩子离开了您,生活中的烦心事足以成为您扔下我们的理由,可您选择了留下,既然迎来了我们,也坚持顺利送走我们。记得您和我说过,您不管别人怎么看待我们,你始终相信您的学生是最棒的,您说过,您舍不得我们,我们又何尝舍得您呢?
舍不得,因为我记得。我记得您对我的谆谆教诲,我记得您对我的殷切希望。大约七年级左右的时候,那段时间班里很乱,学习气氛很低很低,我几乎就要随波逐流,您抓住了我,您看见了花枝上长出了侧芽,您努力留住了这支花朵。您告诉过我,“乱世出英雄”,殊不知,您才是真正的英雄!
那年花开,我看到,笑的最灿烂的人是您。每次做出些成绩,你都会为我们感到自豪。在您那里,我们就是您的孩子,又有哪个家长不由衷的希望自己的孩子绽放光彩呢?
你是那位曾经守望花开的使者,您带给了我花开的季节!您成就过我的芬芳。
思绪回到今天,回到这个已经离开您的今天。似乎花期已过,似乎还未绽放,但,亲爱的老师,我已经会为自己施肥,懂得为自己梳理枝叶了。您放心,我永远记得那怡人的芳香,我永远不忘您陪我一起花开的日子。下一个花开的季节即将来到。
静静地,我们守望花开。
第三篇:高二作文:生命
高二作文:生命
高二作文:生命
大千世界中,茫茫宇宙间,人的生命稍纵即逝,而它却应如露珠、流星、烟花一般,虽短暂,却晶莹、光辉、灿烂
一.体味生命
生命的花,任命只惊慕它现时的明艳,殊不知当初她的芽渗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渺小的沙,想要变成光华滑耀眼的珍珠,就必须在蚌中磨练,经历的各种痛苦后,成为美丽的珠;这些都是生命的滋味,体味到千种万种的痛苦后,我们又尝到了甜的味道。直接放到口中的糖,我们并不觉得太甜,但当我们先尝到苦味后,哪怕是带有一丝的甜味,都会让我们觉得那是甘露
二.赞美生命
松生峭崖而撑苍穹,梅傲霜雪而飘暗香,兰生幽谷而芳香迷人大翼垂天九万里,苍柏拔地五千年
我赞美这些生命,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抛弃了对恶劣环境的抱怨,只愿默默但却伟大地完成自己生命的过程
三.生命
生命总是美丽的,不是苦恼太多,只是我们不懂得生活;不是幸福太少,只是我们不懂得把握。春去春会来,花谢花会开。而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就因为这个,再多的挫折我们能面对,再多的痛苦我们能承受!我们要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抓紧生命中的每个细节,细细咀嚼每次幸福与痛苦,我们会发现生命原来如此美好。我们对生命的执着的追求,不会因风雨的侵袭而凋零,不会因时光的流逝而淡漠!我们会把握这上苍所赐与的机会,也许是唯一的一次。恩爱仇怨两面刃,荣辱成败都为名。春夏秋冬谁能定,风风雨雨总要晴。让我们把自己短暂的一生装扮得充满美妙与快乐,让我们体味、赞美,把握自己美丽的人生吧!
2004级9班韩萌
评语:文章采用蒙太奇式结构法结构文章,三部分内容步步深入又浑然一体,写出了自身对生命的独特感悟。小作者在谈及作文的感想时说:芸芸众生中平凡的我,经历了十六个季节的轮回,有一天无意中推开了生命的奥秘之门,开始慢慢体味生命。文章奏响的就是作者真切的心灵之音,体现了当代高中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高尚情怀。此外,文章语言清丽、凝练,富于感染力,可见作者有一定的文学功底。
指导教师聂娇
第四篇:守望生命的渡口
守望生命的渡口
在幽静的小路上,一排接一排的枫树无穷的绵延到远方,在那萧瑟的秋风之中,那火红的枫叶却还不知疲倦地在那空中盘旋飞舞,尽情的展现他们对秋天的无比眷念与不舍,每一次的飞舞都无言的诉说着春去秋来季节更替的不变规律,又用火红的颜色提醒着我们不要在这冷寂的季节忘记了生命本应该有的激情---要拥入大地母亲的怀抱----矢志不渝。
我独自一人骑着单车,随着车轮快速的转动,闻着那淡淡的枫叶的味道,目不转睛的看着远方的风景,只渴望在黄昏到来之前去看一场带有金黄余晖的日落,独自享受那一份属于自己的静谧。
十几年的求学生涯,大多奔走于乡村与小城镇,远离信息于文明奔腾汹涌的圣地,但又不甘于精神世界的落寞与贫血,于是便在学海路上蜗行摸索。
遥想高中三年,奋斗努力了,逝去年华;高考之际,思索中,众人纷纷倒下。而今再忆,愁绪不羁,时光如常,绮梦依旧在。
我喜欢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一生渴望远离世俗的喧嚣,觅得心灵的空灵与澄澈,然而他也仅仅在分析自我生命要义之后,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给我们留下了一些难以理解人生之谜。我自知是无法同海子相比的,可是我也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可我到哪里才能找到那所房子呢?
青春像一块湿湿的帕子,轻轻一拧,就所剩无几了。迈入大学之后,终于破茧成蝶迈出了第一个门槛,面对一个新的环境,满心都是对大学的希冀,已成年的我们又燃起了青春的热火。我将自己心中那个隐秘的愿望放在自己的左心房,每天都于无数次的来来回回之中思索着,每天在新北两个校区奔走着,学习着;每周六的10点都是我与家人通信的时间,每次那长达三到四页的信纸,都承载着我对家人的深厚情感而化作一只鸿雁飞到远方亲人手中。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忘掉八九常想一二,于是所有的烦劳都一扫而过,心里也就霎时开朗,乌云散去,与阳光相伴而行。每一次写完信之后,一阵又一阵的愉悦之感便浸润了我那干涸的心田,欣喜便化作甘甜的泉水滋养心灵的土地。每一次我从校门口经过都情不自禁的凝视我投信的那个邮箱,有的时候我甚至早上去了一次,下午又去,那个住在门口的大叔都时常以一种好奇的目光看着我弄得我不好意思而逃之夭夭,也正是在这种守望之中,我不停地找寻着生命渡口处的诺亚方舟,不停地找寻着生命航线的罗盘。
这种守望也许正如那些高僧打坐修禅面壁一样,日复一日,找寻生命的真谛与要义,我将守望下去,泅过生命的后花园寻一片生命的野百合,求得生命的经书涅槃永生。
守望是一种情结,守望是一种追求,守望是生命旅程中打破孤寂的一阵驼铃,一生守望无怨无悔。
第五篇:用生命守望马克思主义阵地
用生命守望马克思主义阵地
——“七○后”教授王强的人生追求
二○○九年八月六日,第一阶段化疗后,王强依然坚持在书房继续撰写《中国共产党
“劳资两利”政策研究》。资料照片
“我希望你替我研究下去,我这儿的资料你用吧。”
这是他临终前发出的一封短信。
“贾老师,我还想写本书,如果我能活下去,我希望我们能合作,如果活不成,我希望你替我研究下去。”
这是他临终前发出的另一封短信。
留下这短信遗言的是王强,江苏省盐城师范学院经济法政学院教授。生前,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共党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遗言里提到的“贾老师”,是盐城师范学院老师贾后明。看到短信,贾后明泣不成声。
王强病逝时,只有42岁,与病魔苦苦抗争4年,把工作延续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病榻上的王强常说:“我深爱着我们的党、我的研究方向,我现在还有时间,对我们学科建设还可以思考,我的知识不能带到棺材里去,得让它们传承和发展。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要用活着的每一天努力工作。”
就在前不久,他的著作——《中国共产党“劳资两利”政策研究》荣获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他的妻子孙卫芳抚摸着这本沉甸甸的书,难掩悲伤:“王强走得太仓促了,所以整本书有些粗糙,如果老天能再多给王强哪怕是10天时间,这本书还会更精彩。”
王强,这位“70后”教授,用生命守望马克思主义阵地,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追求真理、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坚守。
一对对爱情和事业忠贞不渝的夫妻
翻开《中国共产党“劳资两利”政策研究》的后记,一行细腻的文字浮现在读者眼前:“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爱妻孙卫芳一年来为我奔走求医和精心照顾,并直接参与课题研究,与我合作撰写了部分章节的初稿。”
这个从与记者见面开始,就克制着自己的感情,和大家安静交谈的女子,就是王强的爱人孙卫芳。
“我们是徐师大88级的同班同学。”孙卫芳说这话时,神情像极了所有提及学生时代美好爱情便会甜蜜微笑的姑娘。“见他第一面,觉得踏实。”共同的人生理想让两个年轻人走到了一起。
1992年大学毕业,当王强选择在高等教育相对落后的苏北执起教鞭时,孙卫芳果断放弃家乡已安排好的优越工作,毅然随他来到盐城。人生地不熟,白手共起家。20年的风风雨雨,夫妻俩相濡以沫不言苦和累,更是双双把青春托付给了教育事业。平日下班后的时光,夫妻俩大都是窝在书房看书。家中的书房,目所能及之处皆是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书籍,成百上千本,整整齐齐地摆放着。
品茗论道览群书,心有神器济天下。王强喜欢喝着茶,端坐在书房,潜心思考和研究,常常是物我两忘。
但是,这样的日子不幸被打断。2008年11月,王强被确诊患有恶性肿瘤。
孙卫芳痛苦不堪,但她知道:只要他不倒,自己就不能倒!
漫长的住院生活代替了原本温暖的家庭时光。为了完成丈夫编写《中国共产党“劳资两利”政策研究》的心愿,孙卫芳索性把电脑搬到病房,一边照顾爱人,一边把他更新的手稿输进电脑。
所有来看望的人都吃惊于这张特殊的病床,看不到过多的生活用具和食品,几乎所有空间都让纸张、笔、电脑占据了。
身体状况稍微好些时,王强便会要求妻子送他去学校,指导学生论文。
王强头发脱落。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妻子深知他十分注意自己的形象,总是跑遍大街小巷为他买回来各式各样的帽子。
一天,已经不能发声的王强吃力地在手机上按下“笔”,孙卫芳把笔递到丈夫的右手边,却发现他的手不听使唤地拼命往左伸,她把笔塞在丈夫手里,转头奔出病房。这个坚强的女人再也无法控制内心的伤痛,失声痛哭。
她明白,丈夫的癌细胞又扩散了。
那天夜里,躺在病榻上的王强浑身插满管子,难受得死命咬住嘴唇。孙卫芳握着丈夫瘦骨嶙峋的手轻轻哼起大学时代俩人常听的歌。这个大男人哽咽着,眼角渗出泪水,湿热的泪珠滚落在孙卫芳的手掌上。
从那以后,孙卫芳不分昼夜地扑在《中国共产党“劳资两利”政策研究》上,她坐在爱人的病床前,一遍遍梳理他的手稿,一心念想着出版之日尽快到来。
凭着这份对学术和教育事业的忠诚和执著,终于,2010年8月,《中国共产党“劳资两利”政策研究》出版了。
这本倾注了这对夫妻心血和生命的书,不仅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发展史,系统地勾勒出了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中国化的发展脉络,而且拓宽和深化了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研究范围。
这本书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劳资两利”政策的研究,展示了从和谐劳资关系角度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厚重感和紧迫感,为解决当前私营企业的劳资纠纷与劳资冲突提供有益借鉴,对于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阶级、各阶层群众的积极性,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正是其丰湛的理论价值和现实的实践价值,赢得了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顺利获得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记者去采访时,孙卫芳手捧着这本沉甸甸的书,提及那段时光,反复叹息:“时间实在是太短了,如果能再多点时间,我们可以把这本书再仔细校对一下,内容会更精确。”
满腔对教育事业的“傻劲”与“钻劲”
仇春斌是王强的第一批学生中的一个,他至今记得第一次给自己讲课时的王强,面对讲台下的学生和听课教师,紧张得满头大汗。
然而,就是这个起初上课会紧张的小伙子,从站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就把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班里很多苏南的学生初入大学时吃不惯盐城的饭菜,王强便领着他们到自己家中,亲自下厨开伙一周,帮助他们调整饮食;1996年,王强的儿子一出生,他便兴奋地半夜骑着自行车去学生宿舍给班里的孩子们送糖;晚上,总能看到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王老师和班里的学生一同上自习课;越是贫困的孩子,他越是疼爱,冬日里送去自己的棉衣,周末时备上一桌饭菜,即便学生毕业了,他依旧通过网络热情地指导学生写论文,询问他们的近况。
学生总说:人生遇王强老师,足矣!能上王老师的课,简直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王强教的是公共政治理论课,他认为,这门课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教学生做人的道理,因此老师对学生要像父亲对孩子一样掏心掏肺。“本是一门看似枯燥的课,我要让学生知道它的价值。”在家里,王强总是认真地做好备课笔记,一遍遍地念到自己满意才停下;睡觉的时候,他的身体躺下了,可脑子仍在思考问题,一有灵感便立即起身,抓起小纸条就记下„„王强上课深入浅出,激情洋溢,智慧风趣,风格独特,让他总能在各类教学竞赛和评比中崭露头角。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公共政治理论课程的精髓渗透到学生内心,王强花了很多心思。大家都说王强老师的课堂板书,像是一篇结构严谨的学术论文,从标题的设定到要点的语言组织,对仗工整,读起来十分流畅。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只有小学老师才会给自己每次的作业加上批注,王强却一直在坚持。
而在同事们眼里,王强“傻”得让人敬佩。
他常说,“我们的学科,得要有一批人,才能迅速成长起来。”团队强大、满园芬芳,是他更大的期盼。同事向他寻求帮助时,他从不推辞。
经济法政学院教师王志国请王强帮忙修改自己的博士论文。当王志国第二天打开电脑时,惊呆了:1点、2点、3点,邮箱里静静地躺着三封修改稿。“1点多,他把修改好的稿件发给了我;2点多,他竟没有睡,脑子里有了新的闪光点,便又爬起来给我发邮件;再后来,是3点多„„”每提及此事,王志国都十分感动。
王强风格独特、钻研深刻、成果丰富,多家单位想挖他,他却从未动心。2010年,中央编译局的专家来校交流,他们对王强的研究方向和独特的思考很感兴趣,想调他去北京。但王强婉言拒绝:“我就在这儿教书搞研究,不走!”经济法政学院院长刘德林至今都记得王强曾经的倔强。
在王强的带领下,2008年10月,盐城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获批江苏省重点学科;而王强也获得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的项目资助,实现了学校同类项目申报立项零的突破。
2011年10月16日,王强第一次病危。学院党委书记成长春教授立刻赶往医院,处于半昏迷状态的王强用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对他说的第一句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掉了泪:“我现在还有时间,对我们学科建设还可以思考,科研必须围绕国家的课题来开展工作„„”
在生命弱如游丝的时刻,需要多么深厚的情感,多么执著的心志,才能让一个人做出这样的举动。而在坚强地度过了危险期,稍稍恢复后,王强又迫不及待地投身到此前由自己主持的国家级社科项目研究中。魂牵梦萦的追求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王强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共党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他认为,这些理论不能仅满足于小范围的讲授,更要努力实现大范围传播。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他魂牵梦萦的追求。
化疗使他心力交瘁,可他说:“要是能上课我就上课,身体实在坚持不了,把研究的事交给我,动动脑筋还是可以的。”
自2008年住院以来,他以惊人的毅力在《中共党史研究》、《党的文献》等专业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17篇,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9篇,完成著作《中国共产党“劳资两利”政策研究》。
“他从不图名利,就这样默默无闻地追求自己的理想,用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学习和传播,逐步成长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出色‘行者’与‘译者’。”成长春书记这样评价王强。
党的十七大召开后,学院成立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学生宣讲团,后来,为将党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传播给更多的人,王强建议学院保留这支宣讲团。从2009年初成立至今,宣讲团走遍16个二级学院、走进无数社区和机关单位。
枯燥的理论怎样才能被群众掌握?对这个难题,王强有自己的答案:“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传播者,切忌扮成‘传声筒’。我们要沉下身去,学好‘普通话’,说好‘家常话’。”
宋敏老师至今都记得,那些日子,王强带着大家收集鲜活的案例、制作精致严谨的PPT,一遍遍修改学生的讲稿。为了让理论通俗易懂,王强还练就了一身基本功:与农民,他会唠种田补贴、邻里关系;与工人聊薪酬待遇、医疗保险;与干部说党建惠民、廉政建设„„也正是撷取了这些点点滴滴,王强才能时时迸发出思想的火花。
生病住院后的王强依然时刻关注着团队,每当看到学院网站上更新了团队动态,他都兴奋地给宣讲团的老师和学生送来鼓励和建议。
2008年,学院申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这一省重点建设学科,当时学科组负责人并不是王强,但是组里的任何一位老师都无法否认:“没有他,就没有这一学科的成功批复!”
在申报材料的准备过程中,王强细心至极,他总是将自己负责的板块认真完成后,琢磨整体的进度、一遍遍分析论证、查看材料,提出建设性意见。
一天中午,潜伏已久的病魔悄悄发起了攻击。当时,同事们等他一起接待专家,左等右等,怎么也等不来。终于,王强迟迟出现了,依旧笑容灿烂。同事问怎么回事,他只轻描淡写:“刚才出血不止,现在不怎么出了。没事!”
日历一张张翻过,省重点建设学科被正式批复成立的同时,病魔也在一点一点地侵蚀着王强的身体。在大家的反复催促下,直到11月份,王强才去医院做了检查,最终,确诊为恶性肿瘤。
一个人的生命最无法承受的便是天灾人祸,当病痛如恶魔般吞噬和折磨着他,便是断绝了他所有生的希望。
而在那一刻,王强一心想着的竟还是刚刚成立的学科。申报成功了,怎么去建设?怎么去规划?这些问题在他心里反反复复地思考着。他拒绝学院送他去省医院治疗的好意,“重点建设学科刚刚批下来,各项工作任务很重,我走不开。”
当初的这门二级学科已发展到如今的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而这四年,也是王强与病魔顽强斗争的四年,更是他不顾病痛折磨参与学科建设的四年。
学科组高汝伟老师常去医院与王强探讨工作,也因此,两人成为至交。高汝伟说:“每次我到医院,他期待的眼神和激动的神情,总让我忘了疲惫,浑身充满力量,面对他,我没有理由松懈。”
一次交流中,高老师无意中说到研究工作缺乏诸多材料,他万万没想到,因长期住院治疗而生活拮据的王强,自掏腰包,偷偷买了很多有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书籍送给学科组。
2008年,7个学生;2009年,7个学生;2010年,7个学生;2011年,7个学生„„病榻上的四年,王强的马克思主义教学生涯从未停止。
2012年9月8日,王强结束了生命的旅程。“学科建设方面,有了好的选题要集中往上报。关键是围绕方向,要有积累,我的体会是越走越深。”9月10日,盐城师范学院博士生曹明在王强的追悼会上泣不成声,断断续续地念着9月4日王强给他发的短信,“要物色几个有实力的人才,继续研究下去。”
病榻上指导论文,治疗中完成书稿,这种超乎寻常的授课、立说,让师者的风范长久留存在学子的记忆深处,让学者的品格随着书香远播千里„„
(本报记者 郑晋鸣)